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聚落乡土公共建筑营造中的生态智慧——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

Ecological Wisdo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Buildings: Case Study of Laundry Pavilion in Heshun Historic Town, Yunnan Province

摘 要:作为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建筑往往蕴含着丰富而鲜活的地方生活经验与生态科学价值。有关乡土建筑的生态适应性文献多数集中在对传统聚落整体以及居住建筑的研究上面,而对其他广泛分布的乡土建筑类型几无涉及。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乡土公共建筑为例,通过对村民自行搭建的洗衣亭之尊重自然和朴素营建技艺的剖析,探讨乡土公共建筑所富含的生态营造智慧,以期丰富与深化对乡土建筑的多样性认知与生态适应性研究。关 键 词:风景园林;乡土公共建筑;生态智慧;洗衣亭;和顺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6-0005-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 2015-12-16; 修回日期:2016-03-03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BAL06B02)资助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heritage of China'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vernacular building contains rich experience of local life and value of ecological science. Most of the literatures on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vernacular building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whol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d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rarely related to other types of vernacular buildings. This paper takes a case study on the Laundry Pavilions of Heshun, located in Tengchong City, Yunnan Province.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vernacular public building by analyzing their respecting natural and frugal construction skills which may enrich and deepen the diversity cogni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in vernacular building research.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ernacular public building; ecological wisdom; Laundry Pavilion; Heshun

魏 成 / WEI Cheng 王 璐 / WANG Lu 李 骁 / LI Xiao 肖大威 / XIAO Da-wei

乡土建筑是指散布于农村地区,富有特色的乡野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民居住宅外,还包括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寺庙、祠堂、书院、亭塔、楼台、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1]。乡土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地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体现了地域个性与文化多元性特征[2]。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在1964年出版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将乡土建筑描述为具有“乡土的(vernacular)、无名的(anonymous)、自发的(spontaneous)、土生土长的(indigenous)以及乡野的(rural)”特性,并指出乡土建筑是一个长期被主流研究所忽略的领域,强调了“人们自行搭建的遮蔽物”等乡土建筑所具有的社会及文化价值,极

其一是乡土建筑所在的传统聚落所蕴含的生态性研究;其二是特定地域乡土建筑与民居的生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宜性的研究。在传统聚落方面,邓晓红和李晓峰[7]对于徽州,刘建浩[8]对于西南,江文婷等[9]对于楠溪江中游,孙杨栩和唐孝祥[10]对于岭南广府地区进行了有关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及生态经验的研究,这些研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传统聚落,视野较为宏观;董芦笛等[11]则将重点集中在传统聚落绿色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宜性及其传统智慧层面,而王婷[12]和张建华等[13]则分别探讨了特定传统聚落(师家沟、朱家峪)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智慧。在乡土建筑层面,丁俊清[14]对浙南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勾勒;刘铮等[15]则集中探讨了河套平原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而对乡土建筑生

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探索[3-4]。

中国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40年代龙庆忠、刘敦桢等对河南、山西、西北及西南等地的民居建筑的调查与测绘,为我国民居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改革开放后,大批学者加入乡土建筑研究,兴起了以“民居热”为代表的地域民居研究,研究视野也逐步从民居建筑本体转向传统聚落、乡土建筑及其与自然、历史、社会生活的关联性等多维视角[5-6]。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的通过,标志着乡土建筑的保护与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国内有关乡土建筑所具有的生态适应性及生态经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层面:

主题 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

主题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

态性探索较为具体与微观的文献,又如盛建荣等[16]对彭家寨乡土建筑生态特征的剖析,王颂等[17]对豫东乡土建筑刘青霞故居生态特征的解析等。

上述文献对于勾勒乡土建筑与生态性的关系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但多数集中在对乡土建筑所在的聚落整体以及民居建筑的分析上,而对于其他广泛分布的乡土建筑类型几无涉及。尽管有少量的文献探讨了乡土生态对于乡村堰坝水利设施的价值与意义[18-19],也局限在乡土构筑物设施层面。为充分认识乡土建筑的生态性与文化多样性,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洗衣亭为例,探讨传统聚落中乡土公共建筑所富含的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生态智慧,以期丰富和深化对乡土建筑多样性的认知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1 作为乡土公共建筑的和顺洗衣亭:分布及其概览

和顺位于滇西边境之城——腾冲以西,自古以来是西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贸重镇。腾冲自元、明时期实施军屯戍边以来,逐步在原古越人聚居基础上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聚居地,是云南少数以汉人为主的边城。中原汉族文化与本地多民族文化以及边境外来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融合,形成了腾冲独特的地景格局,和顺古镇即是这一边城地景格局的缩影与

翘楚。

和顺古镇是由来自巴蜀和江南屯守边防

的汉族人后裔繁衍壮大而逐步延展形成的聚

落,至今有600多年历史,现是云南最大的侨

乡(侨居国外1万多人)。由明入清后,“屯田

制”的废除使得和顺汉人得以摆脱“军田”的

束缚。在人多地少的生存压力、边境交通条件

逐步改善以及中缅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下,大

量和顺民众“下缅甸”“走夷方”,离开家园

外出谋生,和顺也因此逐渐由以农业经济为

主的普通聚落逐渐发展成为以侨商经济为主

的商贸重镇[20]。清末民初时期,和顺涌现出

不少富商巨贾和红遍东南亚的商户(如“三成

号”“永茂和”“福盛隆”等)。

致富后的和顺侨乡游子们不仅纷纷于家乡

兴建家园与祠堂庙宇,还积极进行聚落周边环

境的营造与基础设施建设。中原文化在此与侨

乡商贾文化以及西南边境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着

潜移默化的交相融合,也使得和顺在聚落风貌

塑造中得以兼收并蓄,形成了兼具江南古韵与

滇西边城风情的独特魅力并延续至今。特别是

环绕和顺聚落边界的沿河景观带构成了和顺富

有魅力的乡土聚落景观标志,而沿三合河上分

布的一座座富有乡土气息的洗衣亭,则是这一

标志性景观带上的“明珠”,充分体现了乡土

公共建筑营造中对地方生活经验的理解以及对

生态环境适应性的尊重。

目前,沿着发育于黑龙山,流经龙潭、陷

河湿地再西下的和顺三合河(也称和顺小河)上分

布着9座风格各异的洗衣亭(图1、2)。和顺洗衣

亭,最初叫“河房”,也称“洗衣房”,为和顺

之首创①,主要于清末民初时期修建,多为外出

经商致富的侨乡男人们出资为留守在家的妇女们

修建的能遮风避雨的、号称“最独特、最朴素、

最温暖”的爱心建筑[21]。由巴蜀及江南迁移而来

的汉人在和顺多沿袭宗族礼制聚族而居,主要以

姓氏命名街巷及划分社区,如尹家坡、寸家湾、

李家巷、张家坡等,基本形成了各里巷内以血缘

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的空间格局。而和顺洗衣亭大

多对应并毗邻现有的里巷及闾门,由此洗衣亭实

际上是各宗族社区对乡村生活空间领域的划分,

承担着服务周边社区生活与作为村民公共交流的

可识别性场所的功能[22]。

从清朝末期首个洗衣亭——大石巷洗衣亭

的建设开始,出于对乡村生活空间领域的划分

以及宗族声望的考量,自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以

来,和顺人在村民饮水之源和洗涤之处的龙潭

及三合河上,通过村民自发组织筹资及投工投

劳,用自发的社区能量在洗衣台的基础上或新

建或重建了9座洗衣亭:龙潭、尹家坡赵家、寸

家湾、李家巷、黄果树巷、大石巷、尹家巷、

① 大石巷洗衣亭重修碑记,2010-10。图1 和顺洗衣亭的分布(本研究组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