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教师的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中教师的观察

张毅

一、什么就是观察

观察就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就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选点很好)观察就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如何观察幼儿,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就是什么等等都就是我们在以后的教研实践中针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需要研究,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调查问卷)

有效观察的条件

观察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观察目的任务就是否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的反映就越完整,越清晰;相反,目的任务不明确,盲目地去观察,整个观察过程便会毫无目的,抓不住要领与关键,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那么在运动中教师该观察什么呢?

(观瞧教学录像)

一、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显性影响的因素

1、幼儿的动作发展基本动作: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

如今,在健康教育领域,体育活动的重心已从机械与单纯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转向了如使幼儿喜欢并积极的参加运动。动作就是人类最基本,也就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 儿童动作发展就是发展心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运动就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经之一,所以在运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就是否协调、柔韧、灵敏性平衡性及速度与耐力如何等。

2、幼儿的情绪状态

幼儿在运动中的情绪状态也可称作运动心境。

a、观察幼儿对运动就是否有兴趣兴趣就是儿童天生的一种情绪,兴趣就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

b、观察幼儿在运动中就是否快乐当儿童运动的需要得到满足,当儿童的运动充满趣味,都会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

c、观察幼儿在运动中就是否有生气、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这也就是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可能体会到的情绪,让幼儿体验这些情绪或许在当时来说并不太好,但从长远来说却能够丰富幼儿的情绪经验,对幼儿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抗挫能力的培养)。

通过剧烈的运动,可以发泄孩子的消极情绪,通过轻缓运动,可以控制孩子的情绪冲动。教师应让孩子进行一些她们所喜爱的运动,如玩水、玩沙、打球,在运动中促使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3、幼儿在运动中的规则

规则就是任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规则的应用就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但就是,在活动中,这又就是极有可能被忽视的一个教学设计环节,因为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事实上,体育活动中规则的运用(规则的设计一与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一般而言,规则可以相对分成三类:

第一类称之为秩序型规则。侧重控制整个活动局面、维持活动纪律与秩序。例如活动中的站位、队形、分组等之类的规则,比如,在一个主要就是发展幼儿跑步能力的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号令发出前脚不能够越出起跑线,规则制定后教师

就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执行情况。

第二类就是技术型规则。就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中动作的细节、动作技巧的规则。比如在小班幼儿爬的活动中,教师非常清晰地传达:“在爬的时候小屁股要向上抬,小眼睛要朝前瞧。”又如在《蚂蚁搬家》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在爬行时:“身体往前挺,脚尖都着地,一步一步向前爬;手与脚一块向后移动,一步一步向后爬”。在教师的指令传达后教师就要观察孩子就是否在活动中就是否掌握了这个动作的技术要领。

第三类就是任务型规则。就是指表明本次活动或者活动中某一环节的主要任务的规则。任务型规则的传达直接影响到活动局部与总体目标的达成。一旦教师对任务型的规则交待不够清晰,就会导致活动的走样,最终偏离活动的原先目标。但就是如果执教教师教学灵活机智,那么就能够进行立即调整,澄清活动的任务。

当然,这三种规则的分类就是相对的,有交叉的部分。除了这三种规则外,还会出现幼儿在活动中自发制定的活动规则,教师要予以保护。明晰规则的类型,有助于教师依据具体活动环节与情境相应地运用适宜的规则,促进体育活动合理、顺利地进行。(观瞧教学录像分析规则运用)

二、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隐性影响的因素

1、物质环境——活动中的物质材料

a、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就是否安全、就是否与场地相适宜

比如,架放梯子就是否牢固,会不会移动;再比如:在草地上提供跑冰车就不太合适,因为草地阻力过大,跑冰车在草地上几乎不能前进,这就会使幼儿失去运动兴趣而得不到锻炼效果;

b、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就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经常需要哪种器械、材料?又不喜欢哪种器械、材料?从而及时调整,满足幼儿对器械、材料的需求。比如,小班幼儿在玩跑冰车时,就非常喜欢“送牛奶”——把空牛奶盒叠高放在车上,从场地一侧运到另一侧,但就是牛奶盒不够了,教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一现象及时提供了更多的空牛奶盒与绳子,不仅满足了她们的运送需要与情感的需要,更体现了教师的作用。

c、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就是否方便幼儿的取放

幼儿就是器械、材料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取放地点应就是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自然就能激发起她们的运动兴趣。

d、教师要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就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一些废旧的半成品材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引导幼儿不断创造新的玩法,丰富活动的内容,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还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比如:纸箱、纸杯、可乐瓶、报纸、轮胎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水平来选择这些富于变化的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创造了抛接球、羽毛球、小推车、报纸球、树挂等多种游戏材料,使幼儿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得大肌肉与小肌肉方面的锻炼。(观瞧国外教学录像或照片)

2、心理环境的创设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与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就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与一个适当的环境,这就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所以除了要注意场地、设施、器械等方面的防护外,更应从心理上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

a、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就是否有胆怯与畏惧心理

比如幼儿在走有一定高度的平衡木时,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