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正骨疗法
平乐正骨论治疗肩周炎要略
平乐正骨论治疗肩周炎要略摘要:平乐正骨是我国中医骨伤科领域的著名学术流派之一,平乐正骨第八代传人郭珈宜教授在平衡理论的指导下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介绍了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分别从中药、手法、功能疗法进行论治。
关键词:平乐正骨肩周炎手法,中药平乐正骨是我国中医骨伤科领域的著名学术流派之一,发祥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20余年历史,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享有盛誉。
郭珈宜教授,平乐正骨第八代传人,从事临床工作近30余年。
幼奉庭训,经家传熏陶,又受业于正规中医学院,尤善在平衡理论的指导下治疗今之常见慢性骨关节疾病,其学术思想是平衡为纲、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强调整体平衡与功能之间的联系[[1]]。
在其指导思想下采取中药、理筋手法、功能疗法综合治疗肩周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择要论述如下。
1.病因病机:平乐正骨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五脏平衡失调和气血平衡失调[[2]]。
本病主要表现为肝肾亏虚,生化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筋骨失养,又加之感受外邪乘虚而入“虚邪贼风”,痹阻经络而作痛,筋肌失于濡养,疾病缠绵难愈,体质下降,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表现为疼痛伴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肩周炎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筋肉组织的痉挛、挛缩、粘连, 且与肌腱、关节囊紧密结合,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3]]。
后期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重粘连,其运动由肩胛骨所代偿。
平乐正骨诊疗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分别从中药、手法、功能疗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现择要论述如下。
2.中药论治坚持整体辨证、内外兼治、标本兼顾中药治疗三原则。
平乐正骨自高云峰、郭维淮,就开始精研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对医理及中药性味、归经、功效认识颇深,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将肩周炎根据发病的原因分为气虚型、风寒湿型、损伤型、气滞型四型,分别遣方用药[2]。
2.1气虚型临床表现:多为老年患者,发病缓慢,困痛且日渐加重,最终致肩关节活动受限,重者梳头、吃饭、解系腰带均不能,夜间酸困难忍。
中医整脊学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何独特优势
中医整脊学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何独特优势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
患者常常饱受疼痛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肩周炎的众多方法中,中医整脊学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中医整脊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脊柱是人体的中轴,与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
肩周炎的发生,不仅仅是肩部局部的问题,往往与脊柱的失衡、经络的阻滞等有关。
从诊断方面来看,中医整脊学有着独到之处。
中医整脊医师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体态、姿势,触摸脊柱及肩部的肌肉、关节,判断脊柱是否存在侧弯、旋转等异常,以及肩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度、压痛等。
同时,还会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综合判断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病因病机。
这种全面、整体的诊断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找出肩周炎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关注肩部的症状。
在治疗理念上,中医整脊学强调“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这意味着,不仅要治疗肩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还要调整脊柱的结构,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肩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整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丰富多样。
首先是手法正骨复位。
通过专业的手法技巧,调整脊柱的小关节紊乱,纠正脊柱的侧弯、旋转等异常,改善脊柱的力学平衡,从而减轻对肩部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这种手法治疗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其次是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肩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肩髃、肩贞、肩髎、曲池等。
针灸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
中药内服也是中医整脊学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运用体会
肩部肌 群由 c ~T 神经 支配尤其 是 1 c 的控 制 , 皮层 中枢 的指挥 下 , 调 在 协
完 成 肩 关 节 的 运 动 功 能 。 同 时 肩 部 的 感
碍; 恶性 循 环 , 后 形 成 颈 源 性 肩 周 炎 。 最
《 素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 : 治病 必求
其根本来说是中医学“ 治病求本” 的体现。
熟悉肩颈 的解剖的关系 , 尤其在诊 断 方面要细心 , 颈源性肩周炎常常因颈椎外 伤或颈椎退行 性变 发生错位 而诱发 。尤 其对 于一些 颈椎病 变不 明显而肩部 病变
—
7点, 通常 5天 1 , 次 4次为 1 个疗程。 笔者采用治疗 针刀 和正骨 手法 配合
的使用 , 采用了颈椎病 及肩周炎并用的治疗 方法 , 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针刀 解除了肩颈平衡失调的情况, 解决了部分粘 连, 为下一 步正骨整复 的运用 打下 良好基 础, 通过手法整复 , 恢复 了颈椎内外平衡 , 增 大椎间孔和椎 间隙, 减轻或解除 了对神经 根、 交感神经、 血管等的压迫; 松解神经根及 其他组织包括肩周组织的粘连, 缓解肌肉的 痉 挛 , 活血 通络 、 止痛 的功效 。 达到 行气
正骨的基本知识
正骨的基本知识正骨的基本知识正骨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又称为“骨矫正”或“骨伸筋”。
其技术主要基于解剖、生理学、病理学、推拿按摩和骨折急救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经络学说、气功理论等中医理论。
下面是正骨疗法的基本知识:一、正骨的定义正骨疗法是指通过手法调整、矫正人体骨骼、关节、肌肉等骨骼系统的错位、错位、扭曲、损伤等问题,解除损伤、缓解疼痛和增强健康的方法。
二、正骨的技术正骨疗法是一种手工疗法,常常包括推、压、拍打、牵拉、旋转、推拿等手法,能够调整和矫正人体的各种骨骼问题,缓解各种疼痛和不适。
三、正骨的意义正骨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手工调整人体骨骼系统来缓解疼痛、解决功能问题。
正骨疗法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代谢、神经系统等方面,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正骨的适应症正骨疗法适用于各种骨骼系统的损伤、脱位、疼痛和病变,如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等常见病症。
五、正骨的禁忌症正骨疗法的禁忌症包括:骨髓炎、肺部感染、心脏病、高血压或低血压、骨质增生、肝、胆道或肾脏疾病等情况,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骨治疗。
六、正骨的注意事项进行正骨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正规医院或正骨医院进行治疗。
2.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清楚,了解治疗的详细方法和注意事项。
3.在进行正骨疗法前松开紧身衣服,并卸下首饰等物品。
4.如果您怀孕、年老、体弱,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5.治疗后,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用力。
以上就是正骨疗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正骨治疗,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疼痛、维持身体健康。
肩周炎中药治疗内服外用14验方10个民间偏方泡脚治疗肩周炎4方
肩周炎中药治疗内服外用14验方10个民间偏方泡脚治疗肩周炎4方1 治肩周炎的经验方首先说一下此方来源于河南洛阳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老师的方,本人曾跟随过郭老现我把他治肩周炎的方献出:蒸首乌30克枸杞20克当归20克党参20克柏子仁15克枣仁15克茯苓10克桑枝30克鸡血藤20克路路通30克白蒺黎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本方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或跌打损伤或每遇天气变化而加重等肩周疼痛均可用本方.本人在治疗上述症状引起的肩周痛.具不完全统计56例其中女性40年龄在40-60岁之间其中获显效者45例有效者11例.曾在开此处方给一肩周疼痛患者服3剂效佳,该患者便珍藏此方每遇此类病人便给予此方,治好了好几个病人.方解:肩周炎常见为气血虚弱,外受风寒,内经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方中蒸首乌当归枸杞养血以柔肝, 党参柏子仁枣仁茯苓益气安神, 桑枝鸡血藤路路通白蒺黎活络以除风,所谓:''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2 顽固性肩周炎的特效方法组成: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
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
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专家研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手法和器械等方式,调整和纠正人体骨骼、关节、肌肉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具体的中医正骨技术方法包括推、拍、按、揉、捏、拉、扭等手法,以及拔罐、刮痧、针灸等器械方法。
其中,推、拍、按、揉、捏等手法主要用于调整骨骼、关节和肌肉等方面的问题,而拔罐、刮痧、针灸等器械方法则主要用于疏通经络、排毒养颜等方面。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在治疗骨科、神经科、内科等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疾病,以及偏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痛经等内科疾病都可以通过中医正骨技术方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总之,中医正骨技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具有调节身体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健康等作用,对于那些需要改善身体状况的人来说,非常值得尝试。
- 1 -。
“正骨复位”手法让我告别颈椎病和肩周炎-
“正骨复位”手法让我告别颈椎病和肩周炎-
“正骨复位”手法让我告别颈椎病和肩周
炎
当代健康报2008.10.02
我患颈椎病和肩周炎四五年了。
这几年来,整日头痛、头晕,使我难以忍受。
为治这个病,不知用了多少方法,针灸、服药、理疗都用过,可就是效果不好。
有的医生说:这是老年病,没法治。
实在不行的话,就手术治疗吧!一听手术,我害怕极了。
我知道手术治疗不但风险大,而且会留有后遗症。
在我疼痛难忍、几乎绝望时,我看到《当代健康报》刊登的征文,说山东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正骨科有位原部队大校军医梅金祥主任和李建国主任专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和肩周炎。
他研究的正骨复位手法先后获两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目前国内治疗颈腰椎病最理想的方法。
看到这一消息后,我既激动又怀疑。
激动的是我的病有了希望;怀疑的是又怕上当受骗。
最后我抱着有病乱投医、先试试的态度来到中鲁医院正骨科,我不解地问二位主任:我用了许多方法,怎么就是不能治愈呢?二位主任说:你患的颈椎病,主要是突出的颈椎间盘压迫神经所致。
而一般传统的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使突出的椎间盘回位。
而通过
正骨手法,就可把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复位,突出的椎间盘回位了,疾病就痊愈了。
该手法在治疗时无痛苦、非常安全、不损伤任何软组织。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何使用了这么多方法而不能痊愈,于是决定治疗。
让我没想到的是,手法复位治了一次后,感觉好了许多。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现在完全康复。
在此,我衷心感谢二位主任,是二位主任精湛的医术才使我痊愈。
(张玉华)。
中医骨伤科肩周炎的中医艾灸治疗
中医骨伤科肩周炎的中医艾灸治疗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肩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在中医骨伤科领域,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质量。
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与肩部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其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筋骨失养。
中医艾灸治疗肩周炎,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艾灸所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够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艾灸还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肩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髃、肩贞、曲池、合谷等。
肩井穴位于肩上,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是治疗肩部疾病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可以疏通肩部经络,缓解疼痛;肩髃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具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肩贞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 1 寸,艾灸此穴能够调节肩部气血,改善肩部活动受限;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艾灸合谷穴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增强止痛效果。
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温和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离皮肤约 2-3 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 15-20 分钟;回旋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 3 厘米处做往复回旋的移动熏烤,使皮肤有温热感;雀啄灸则是将艾条点燃后,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熏烤穴位。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和穴位。
肩周炎的最好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肩周炎来说中医按摩是最好的方法了,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对于中医按摩这一块有着很多的很管用的方法。
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利用按摩刺激肩膀周边相关穴位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感。
蝴蝶法:用手尽量的像肩胛骨探,可以像蝴蝶一样挥动“翅膀”。
分组做,每组30到50次。
爬墙法:举起双臂尽量的往上探,像爬墙一样。
如果患肩一侧的手臂抬不起来则可以用另一只手臂抓住患肩向上抬。
分组做,每组30到60次。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进行治疗。
6.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1、前后摆动运动。
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
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
--射频绿色疗法治疗筋伤--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
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
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
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
肩周炎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
肩周炎最好治疗方法是什么我们日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就可能经常容易出现肩周炎的情况,这种情况是相当严重的,肩周炎对于肩部的伤害非常大,可能造成一侧大幅度的倾斜,非常严重,可能大家对于肩周炎最好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肩周炎最好治疗方法吧。
一:理疗,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中频电疗配合针灸按摩最有效二:药物治疗:主要为消炎止痛药(芬必得,一粒,每日两次,氯唑沙宗2片,每日三次,苏打片4片,每日三次)及舒筋活血的中药(舒筋活血片).上药可以同时服用 .副作用是对胃有刺激,患胃病和伴有神经衰弱,可以改服:健脑补肾丸,,小活络丹.颈复康颗粒三:生活上注意,改正坏的工作生活习惯.其次要坚持颈部功能锻炼,如适当的牵引,不是拉直,不是拉钢丝,越拉越直.通过牵引,可以使颈部的肌肉放松.让肌肉痉挛导致的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变的相象得到改善.再通过推拿正骨等手法.效果不错.你可以学着用下巴写米字,效果不错. 再则睡觉枕头一定要低,我建议你将枕头垫在脖子下面睡觉,有一定的程度可以帮助恢复生理弧度.还有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治疗四.牵引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压措施,通过物理形式拉申脊椎,达到减压目的.但有时则会将已形成粘连的组织强行拉开,造成更大的肌体损伤.所以不建议盲目使用.而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除软骨板或清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实行减压.其方法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无异常。
但实际并没有解决纤维组织无力的根本问题。
根据患者具体纤维组织退化程度而定,一段时间后,突出症状即会复发。
也因此也才造成了长期以来患者对手术治疗所反应的复发率高的评价。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肩周炎最好治疗方法,广大的患者朋友都可以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治疗自己出现的肩周炎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高度重视,除了要尽快治疗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肩部。
治疗肩周炎的民间偏方
治疗肩周炎的民间偏方推荐文章治疗小儿感冒的民间偏方热度:治疗前列腺炎的民间偏方热度:治疗静脉曲张的民间偏方热度:民间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子热度:治疗白内障的民间偏方热度:肩周炎相信大家是非常熟悉的,虽然它不是什么大的疾病,但带给患者的痛苦却非常严重。
由于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慢性病非常难治疗,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偏方来治疗。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肩周炎的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偏方1、蛇肉汤。
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
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
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2、桑枝鸡汤。
老桑枝60g,老母鸡1只,盐少许。
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
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3、鸡屎白、麦麸各250克。
共入锅内慢火炒热,加入适量酒精,混匀后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热散后取下。
次日可再炒热后加酒精使用,连用4-5次后弃之。
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本方对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及关节炎均有效。
4、伸筋草、生姜、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
水煎后取汁;再将麦麸300-400克入锅内炒黄,趁热拌入药汁,加醋1汤匙,盛于纱布袋中,趁热敷患处。
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5、利用体操棒、哑铃、吊环、滑轮、爬肩梯、拉力器、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
注意:应在无痛范围内活动,因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功能恢复。
患病原因一、肩部原因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二、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笔 者 20 年 l 05 2月  ̄2 0 0 7年 4月 采 用正 骨 手 法治 疗肩 周 炎 2 l例 , 效显著 , 疗 现报 道 如下 。
一
般 资料
我院 于 2 0 0 5年 2月~ 2 0 0 6年 l 2月共 治疗 乳 汁不 通 、 房肿块 、 乳 乳房 胀痛 的产 妇 3 0人 , 中产后 2天 l 其 2 例, 3天 l 8例 ; 龄 2 ~3 年 l 8岁 。 干预 方法 : 产妇 取 卧位 或 端 坐 位 , 者坐 于患 者 对 术 面, 左手托 产妇 患侧 上肢 , 右手拇 指指 腹依 次按 压 四缝 、
零距 离 接触 , 患者 会产生 一种 安全感 和心 理满 足感 。护 士 在干预 过 程 中与 产 妇 亲 切 交 谈 , 能确 认 患 者 认 知 病
痛, 明确护 理 问题 并 及 时解 决 , 利 于 产妇 消 除 焦 虑 和 有 恐 惧心 理 , 增强患 者 安全 感 和 舒 适度 , 强护 患 和 谐关 增 系 , 高 医院服务 水平 。 提
讨 论
中 医学认 为 膻 中 、 四缝 、 根 、 乳 中府 、 里 等穴 具 有 通 通经 活络作 用 , 过经 络 的传导感 应使 机体 组织 发生 变 通
化, 引起 生理 上 的调 节 , 导致 神经 肌 肉兴 奋 , 到通 乳 、 达 减痛的 目的 。通过 按摩 乳房 , ] 使乳 房变 软 , 乳腺 通 畅 ,
上举 与 后伸均 受 限者 4例 。
治 疗 方 法
神门、 通里 、 灵道 、 海 、 灵 、 泉 、 少 青 极 中府 、 云门 、 中、 膻 乳
根 穴 , 穴 按 揉 l n 大 约 l mi 。 每 mi , 5 n
推青天 河水 : 患者 仰 掌 向 上 伸上 臂 , 者 以右 手 掌 术 沿 上臂 桡侧 自腕部 向肘 关节 的方 向推 1 0次 。 0 按乳 络走 向按摩 乳 房 : 手 托 住乳 房 , 左 右手 四指 并 拢按 乳络 走 向按 摩乳 房 , 指轻 轻按 压乳晕 至乳 汁顺利 拇 排出, 一侧 乳房 大约 5 n mi。
张仲景治肩周炎的古方
张仲景治肩周炎的古方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常常伴有肩胛间疼痛、肩关节僵硬和
活动障碍等症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张仲景是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
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也介绍了一
些用于治疗肩周炎的古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药汤是一种温阳祛寒的汤剂,主要成分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等。
该方具有温阳固表、祛寒解肌的功效,能够改善肩周
炎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疼痛症状。
二. 肩胛骨直接针
肩胛骨直接针是一种通过针灸技术刺激肩胛骨以缓解肩周炎症状的方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这种针刺方法,并且认为它有
效地治疗了多种疾病,包括肩周炎。
该针刺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
三. 桂枝附子细辛汤
桂枝附子细辛汤是一种温经散寒的汤剂,主要成分包括桂枝、附子、细辛、甘草、生姜和大枣。
该方具有温阳祛寒、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减轻肩周炎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 治疗手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介绍了一些用于治疗肩周炎的手法,包括拔罐、刺络、拨筋等。
这些手法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和肌肉,缓解了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肩周炎治疗方法。
总之,张仲景的治疗方法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其中包括用药治疗和手法治疗两种方法。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如果需要使用中药治疗,应该注意中药的剂量和配方,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骨法结合针刺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分析
2 1 治疗 方法 治 疗 组 以冯 氏定 点旋 转 复位 法 [ . 1 ] 先行 正骨 , 然后 针刺 拔罐 。例 如 , 棘突偏 右侧 的旋转 复位 方法 为 : 患者 端 坐 , 部 自然 放 松 , 颈 术者 立 于 患 者身 后 , 手拇 指触及 偏 右 的棘突 , 余 四指扶持 颈 左 其 部, 右手前 臂 掌 面 紧贴 患 者 下 颌 体 , 心 抱 住 后 枕 掌 部 ; 位时 , 复 术者将 抱 头 的右手臂 向直 上牵 提并缓 缓
2 方 法
1 1 诊 断标 准 .
肩 臂疼 痛 , 肩关 节 功能受 限不 明显者 , 必须 符合 以 但 下 部分 或全 部特征 : 部酸胀 疼痛 或活 动受 限 ; 患 颈 令 者 端坐 , 医者立 其 背后 用 拇 指 和食 指 从 上 至 下 触 摸
颈椎 椎体 侧缘 , 有棘 突偏 向一 侧者 ; 用拇 指顶 压偏 歪
棘突, 压痛 明显 , 同时 被 动前 屈 和 后 伸 颈部 时 , 觉 可 察指 下颈椎 中心轴 线 呈 成 角性 活 动 或一 侧 僵 硬 ; 臂 丛牵 拉试验 阳性 ; 问 孔 挤 压试 验 阳性 或拔 颈 试 验 椎 阳性 ; 颈椎 正 侧 位 片 、 斜 位 片提 示 有 颈 椎 曲度 改 双 变 、 间孔 变小 、 间 隙狭 窄 、 体缘增 生 、 椎 椎 椎 项韧 带钙 化等 征象者 , 尤其 是 C 一 。 1 2 病 情分 级标 准 . 因 为肩 周炎 症状 轻重 不等 , 为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期 20 0 8年 2月
新医正骨疗法介绍
新医正骨疗法介绍新医正骨疗法的原理基于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
它认为骨骼和关节是人体的基础支撑结构,对整个身体的运动、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骨骼和关节出现异常,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紊乱,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态。
因此,通过矫正骨骼结构,可以恢复神经传导和血液供应的正常流动,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新医正骨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骨骼和关节相关的疾病和损伤,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炎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调整身体姿势,改善脊柱的曲度,预防和纠正驼背、矮胖等体态异常。
另外,新医正骨疗法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身高发育不良的治疗。
新医正骨疗法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医生会全面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姿势、骨骼和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然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矫正手法和辅助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采用手法矫正患者的骨骼结构,通过调整和拉伸的方式使骨骼和关节重新排列和定位。
此外,新医正骨疗法还可以结合物理疗法、草药疗法和运动疗法,以加快康复过程。
新医正骨疗法相对于传统的骨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无需使用药物或进行手术,减少了对身体的伤害和副作用。
其次,新医正骨疗法可以调整整个身体的结构和功能,而不仅仅是局部的症状。
它能对病因进行全面的治疗,避免了病情的反复和复发。
此外,新医正骨疗法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活力和免疫力,增强自身康复能力,进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新医正骨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骨骼和关节相关的疾病和损伤的康复。
它通过手法矫正骨骼结构,恢复神经传导和血液供应的正常流动,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与传统的骨科手术和药物治疗相比,新医正骨疗法具有非侵入性、全面治疗、增强康复能力等优势。
然而,由于新医正骨疗法属于手法矫正,治疗结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疗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肩周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肩周炎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中医认为,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邪、劳伤筋脉等因素引起。
肩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筋脉失养,不荣则痛。
此外,长期姿势不良、肩部劳损、外伤等也可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二、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肩周炎的方法1、中药治疗内服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调理。
常用的方剂有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以达到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外用中药:如中药敷贴、熏洗等。
敷贴药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熏洗则通过温热的药液熏蒸和浸泡肩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针灸治疗针刺:选取肩部的穴位,如肩髃、肩髎、肩贞、曲池等,通过针刺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改善肩部功能。
艾灸: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可在肩部穴位上进行艾灸,如肩井、天宗等,以增强疗效。
3、推拿按摩手法松解:通过揉、按、拿、捏、拨等手法,放松肩部肌肉,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关节活动: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肩部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如外展、内收、旋转等,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
4、拔罐治疗留罐:在肩部疼痛部位进行拔罐,可吸出局部的寒湿之气,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走罐:在肩部涂上润滑剂,然后用罐在肩部来回移动,以增强治疗效果。
5、小针刀治疗松解粘连:对于肩部有明显粘连、硬结的患者,可采用小针刀进行松解,以恢复肩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6、练功疗法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沿墙壁向上爬,尽量达到更高的高度,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多次。
甩手运动:站立位,双手自然下垂,前后甩动肩部,幅度由小到大。
画圈运动:站立位或坐位,以肩部为中心,缓慢画圈,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上驷院绰班处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本 组 2 4例 中 , 4 2 男 5例 , 19例 ; 龄 4 ~ 1岁 , 均 女 7 年 56 平 5 . ; 史 16个 月 , 均 29个 月 。 24例 均 以肩 关 节 功 3 4岁 病  ̄ 平 . 2
重 的 影 响 …。20 年 6月 至 20 01 0 7年 1 1月 , 用 “ 驷 院绰 班 采 上
治 疗 结 果 , 愈 14例 , 7 .8 ; 转 4 例 , 1 . %; 治 7 占 76 % 好 1 占 83 0 无 效 9例 , 40 %。 总有 效 率 9 .8 占 .2 5 %。 9
Z o g u G s a g C ia O h p& Ta m ,0 8 2 ( 1 :7 W C . gz. m h n g o u h n / hn  ̄ o J r a 2 0 , 1 1 ) 8 1  ̄Cz sz o u w g V e
肩 周 炎是 骨 科 临床 常 见 的 一 种 慢 性 病 , 称 “ 十肩 ” 多 俗 五 ,
简 便 的手 法 来 达 到 治疗 的 目的 。巧 ” 是 “ ” “ ” “ 又 轻 、柔 的综 合 体 现 , 过 “ ” 柔 ” 达 到 “ ” 目的 , 通 轻 “ 来 巧 的 以患 者付 出最 小 的 痛苦 来 达 到 最 佳 的 治 疗 效果 , 最 大 可能 避 免 二 次 损 伤 。 握 了上 尽 掌
手 法 的 力量 要 根 据 患 者 病情 , 结 合 医 生 自身 功 力 运 用 。 巧 , 并
是 利用 医 生 娴熟 的 技 术 , 患 之 间 相 互 配 合 , 最 小 的 气 力 、 医 用
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36例
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36例
梁家伟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9(030)012
【摘要】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正骨手法及按摩治疗肩周炎36例.结果:治愈率89%,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整骨,通络止痛的功效.
【总页数】2页(P1618-1619)
【作者】梁家伟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广州,51017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运用体会 [J], 钟泳坚;范志勇;黄增彬
2.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观察 [J], 周珍花;钟卫军;蔡谦;史云峰;江海
3.正骨手法配合红光照射治疗颈源性肩周炎76例护理体会 [J], 党莉
4.针刀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运用体会 [J], 钟泳坚;范志勇;黄增彬
5.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临床观察 [J], 李丹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周围滑囊、切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简称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等。
常发生在单侧肩部,偶见双侧同时发病。
肩部有损伤史、受寒史和偏瘫史的人发病率较高,病情急性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肩周炎患者的神经长期受到压迫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有麻木感,备受折磨,持续的疼痛会引起肌肉痉挛。
当肩周炎发展到关节周围发生广泛的粘连的时候,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将受到明显的限制,甚至会导致关节僵硬,后果极其严重。
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
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宁波泉生堂
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失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
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
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宁波泉生堂
运动疗法在肩周炎的早期可以改善肩部血液循环,防止粘连,提高痛阈,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后期可以松解粘连,改善及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促进功能恢复。
拉毛巾运动
患侧胳膊从下面向上,另壹只胳膊从上方去拉患侧胳膊,两手拉一条毛巾,動作像在搓背。
画圈运动
准备姿势:垂直站立,双足分开同肩宽。
动作:向前弯腰90°,患侧上肢自然下垂,先做顺时针方向画圈20~30次;还原至准备姿势;再弯腰,做患臂沿逆时针方向画圈活动20~30次,画圈幅度逐渐增加至最大,画圈的次数也应逐渐增加。
中途可间断休息,以不劳累为适。
手指爬墙法
准备姿势:垂直站立,面对墙壁。
动作:双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两臂尽量高举,然后再缓慢回到原处,如此往返数次,每次3~5分钟,1天2次。
捶腰拍肩法
准备姿势:垂直站立,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左手背向后拍打腰部,同时右手掌拍打左肩部,左右交替进行,幅度逐渐增大。
此运动也可在散步时进行,每天做5~10分钟。
身后拉手法
准备姿势:垂直站立,双手后背,用健侧手握住患肢腕部,逐渐向上提拉,此动作也可在散步时进行,每天做5~10分钟。
屈肘摸背
准备姿势:垂直站立,双足分开同肩宽。
动作:患臂屈肘置于身后,手背贴在腰部,手指徐徐向上摸背直至最高限度;患臂放松,手指沿背后慢慢落下置于腰部。
如此反复做5~7次。
耸肩法
坐位或立位,两肩耸动,幅度由弱到强,每天两次,每次50~100 下。
[鉴别诊断]
1.冈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止点处,局部压痛,可触及肌腱增粗、变硬等。
患肩外展60°~ 120°时疼痛加剧,当小于或大于这一范围,则无疼痛。
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肱骨结节间沟处。
少数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肩关节内旋实验和抗阻力实验为阳性。
3.肩峰下滑囊炎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
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外旋为主。
宁波泉生堂正骨
[正骨治疗]
(1)温经活血患者取坐位。
医师站于患侧,一手托住患者上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施㨰法及揉法于肩臂部,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等压痛明显处,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旋外和旋内活动,并拿捏上臂部,约5分钟,以温通经络。
(2)通络止痛患者取坐位。
医师站于患侧,以点按、弹拨法依次点压、弹拨肩井、肩髃、肩前、肩贞、天宗、秉风等穴位,约5分钟,以酸胀为度。
(3)松解粘连患者取坐位。
医师站于患侧,对有粘连部位或痛点视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酌情施弹拨法,以解痉止痛,剥离粘连。
(4)滑利关节患者坐位。
医师站于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做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10次;然后做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及内旋的扳动各3次。
医师施拿捏法于肩部周围,约2分钟,然后握住患者腕部,将患肢慢慢提起,使其上举,并同时做牵拉提抖,反复10次。
(5)松筋整理患者坐位。
医师站于患侧,以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3遍,并牵抖患肢半分钟,自肩部沿上臂外侧向下掌根推2次,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1.运用手法视患者年龄、体质、耐受能力与有无禁忌需轻重得法,高龄、体质弱、耐受力差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慎用重手法。
2.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3.进行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并要求持之以恒,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