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反映答:反映是指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反映特性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
随着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反映的形式也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但是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基础,它含有低级的反映形式,又不等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具有自己的反映特点。
2.意识答: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在劳动中,在用语言同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
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
3.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有意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事物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是借助于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4.意识的觉知性答:意识的觉知性是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状态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身存在,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和谐与否,以及自己对他人和客观事物所抱有的态度、从事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
5.意识的能动性答:意识的能动性功能是指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功能表现在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三个方面。
二、问答题1.试述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答:(1)动物心理的发生在物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动物心理发生的不同反映形式有:①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无生命物质具有最简单的反映形式,只具有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②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有生命物质特有的,与无机物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物反映形式。
感性性使生物体才能得以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新陈代谢机能的正常进行,使个体得以生存和种系的发展。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情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探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围绕哲学和宗教展开。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思维和感知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柏拉图认为思维和感知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感知与经验的联系。
在古印度,佛教和耆那教强调了心灵的控制和平静。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德国,威廉·旧金斯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他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知觉和认知过程。
在美国,威廉·詹姆斯成为了第一位正式任教于心理学的学者,并发表了《心理学原理》一书,成为心理学教育的里程碑。
三、行为主义的兴起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兴起成为一次重大突破。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响应,并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过程。
著名的行为主义者包括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
他们的实验旨在揭示行为与刺激之间的关联。
四、认知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逐渐兴起,并且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主流派别之一。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思维和知觉的作用,通过研究信息加工、记忆、语言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探索人类思维的内在机制。
克里斯蒂安·恩斯特·穆勒、乔治·米勒和诺曼·切斯勒等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现代心理学已经发展为一个多元化且细分化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 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心理学家正在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产生机制,并开发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
2. 睡眠与梦境:睡眠和梦境是心理学中的热门研究方向,研究者致力于揭示睡眠和梦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发展:心理学家对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
它既涵盖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如感知、思考、情感,也包含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领域。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1.心理学的起源:古代哲学思想最早的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阿里斯多德是最早探讨人类思维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人类思想是由感官和经验形成的。
而柏拉图则认为思想是来自于人类灵魂。
在东方,印度的《吠陀经》就提到了人类的思想与内在力量的联系。
2.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初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心理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领域渐渐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旧约翰是最早研究心理学的人之一,他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也就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心理学的研究。
并且成立了第一家心理学实验室。
同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个有名的思想。
3.心理学的分支领域:20世纪初20世纪初,心理学逐渐分化为多个领域。
其中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动力学、人本主义、神经科学等。
这些领域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比如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塑造的,他们偏爱实验的方法,以量化的数据为主。
而认知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类的注意力、记忆、推理等高级心理过程,使用计算机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4.心理治疗的发展:现代心理治疗是指帮助人们解决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问题的方法。
现代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这些方法关注于人的经验,情感和行为,透彻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和个性,并帮助这个人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
总结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它提供了人们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和思维的新线索。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类心理特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我们将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幸福。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也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以后趋于瓦解。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2.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还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
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近40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几乎一统天下,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3.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其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内心体验等方面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改善生活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 古代心理学的雏形在古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和宗教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关于心灵和心理过程的思想,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
古代宗教中的修行和冥想也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联,人们通过这些实践来探索内心的世界。
2.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18世纪末,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的威廉·旧金在他的研究中引入了实验方法,开启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先河。
同时,他也创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3. 心理学的学派和流派自19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强调对外在行为的研究,认为行为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结构主义则关注分析意识和经验的结构。
而功能主义追求研究思维和行为的功能和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则培养了对潜意识和个体心理的关注。
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扩展到了更多的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研究和治疗心理问题,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和教育过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习困难。
工业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于组织和职场,优化工作环境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
5.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脑与行为的关系。
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心理学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如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另外,正向心理学的兴起则侧重于个体的幸福和积极心态。
总结起来,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哲学和宗教的探索到现代实验研究的兴起,再到各种学派和流派的出现,心理学在追求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1、心理过程: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1认识过程:接受、加工、贮存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一定的态度并产生某种主观体验,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3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
2、人格1人格倾向性: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信念等。
这些内部倾向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程度组织自己的行动,并对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2人格特征:表现一个人稳定的典型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3自我意识系统: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本身的一种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
三、心理的发生发展(具体过程见课本)反应性: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所有物质都有。
反映性感应性:感应性是有机体对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的反应能力。
所有生命都有。
感受性:感受性是比感应性更复杂、更高级的反应能力,不仅能对那些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进行反应,而且对没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也能以一定的方式加以应答。
四、动物心理的发展1、感觉阶段:动物心理发展过程的最初阶段。
动物能形成对刺激的个别属性稳定的反应。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基本属于感觉阶段。
2、知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低等脊椎动物后,出现了新的反应形式。
这个发展阶段的动物已经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使得他们能够将刺激的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作整体性的反应。
3、思维萌芽阶段:是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
高等脊椎动物如类人猿的神经系统高的发展,能够对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
动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生物体适应外界生活环境变化的结果。
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而心理现象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得动物神经系统和心理现象相互影响,不断发展,促进了生物体的进化,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无穷的客观生活环境。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哲学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以揭示心理学学科的演进和重要里程碑。
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起源在古代希腊哲学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探索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心灵和心智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在思维过程,柏拉图则认为思想由超越世俗的形式构成,而亚里士多德则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关于知觉和学习的理论。
19世纪初期的实验心理学:希尔和维尔特海默到了19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实验阶段。
威廉·詹姆斯与其他实验心理学家一起创建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对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等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
在20世纪初,进一步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被引入到德国。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使用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感觉器官和感觉知觉的原理。
这段时间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家,如明斯基和居里夫人。
心理分析学:弗洛伊德和荣格20世纪初,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了心理分析学,该学派强调潜意识和个人的内心冲突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卡尔·荣格是另一位对心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分析心理学思想,强调个体的集体无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兴起。
行为主义者相信,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心理过程的结果。
约翰·华生和B·F·斯金纳是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认知革命的浪潮。
简述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简述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摘要: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背景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三、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四、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及应用五、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正文: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两大重要领域。
本文将简要介绍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背景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教育和成长。
在当时,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点,从而意识到需要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于是,儿童心理学应运而生。
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最早的是实验儿童心理学阶段,研究者通过实验方法探讨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随后出现的是心理分析学派,强调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潜意识作用。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开始关注儿童的认知过程,如智力、情感、动机等方面。
近年来,生态学、社会生物学等领域的引入,使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
三、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发展心理学是在20世纪中叶逐渐从儿童心理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分支。
它关注人类从出生到老年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儿童期。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探讨心理发展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因此,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但研究范围更为广泛。
四、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及应用发展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为教育、心理咨询和干预提供依据。
例如,根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制定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案。
五、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动物心理的发生(1)反映与感应性的概念: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它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例子)(2021年词释)有生命的物质(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
(00词释)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的能力。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映。
(2)信号性反映:(02词释)信号性反映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
说明它不仅具有了生命,而且还有了心理。
反映的形式:1. 无机物的反映形式;2.生物的反映形式;3.心理的反映形式(2021年选择)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 B )做出反应。
A.对无生物学意义的刺激;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D. 对无条件刺激2.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01、06填空)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
(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2)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3)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人类心理的发生: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02填空)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1)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A、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必要性: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B、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和足产生分工;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
可能性:手足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
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A、语言产生的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所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咨询作为一门辅助性的治疗手段,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障碍与问题。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
古代心理咨询的核心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那个时代的哲学家和医生们开始意识到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些和心理疾病相关的观点。
其中,希波克拉底是最著名的心理咨询者之一,他提出了“喜乐治疗”(即通过音乐、戏剧和游戏来治愈心灵创伤)的理念。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心理咨询的发展相对缓慢。
直到19世纪末,心理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哲学和生物学区分开来,心理咨询才开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领域。
心理咨询真正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在20世纪。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专家开始着眼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心理咨询的发展受益于这些学科的进步,同时也得益于对心理问题的更深入的研究。
20世纪的心理咨询领域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908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并引领了精神分析治疗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人istic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将个体的主动性和自我实现纳入到心理咨询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不再只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也开始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21世纪,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心理咨询师在不同的领域和专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心理治疗、教育和职业咨询等。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心理咨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被称为“网上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咨询的出现为更多人提供了便捷的咨询途径。
无论是家庭问题、焦虑、抑郁还是其他心理困扰,人们都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和治疗。
这种方式的发展让心理咨询变得更加可及和平民化。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发展表明,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心理咨询领域投资将获得更高的回报,并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帮助。
发展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发展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心理变化的学科。
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关注婴幼儿
发展的先驱者,如洛克、卢梭等。
他们认为先天的能力是发展的基础,但对于发展过程的详细研究还较为片面。
2. 实证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
智力测验和各种形式的行为主义实验。
这时候发展心理学变得越来越实验化,研究着儿童在实验室中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强调对环境刺激的影响。
3. 现代阶段:20世纪中期到现在,重视儿童的整体发展并研
究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这时候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更加多元化,从婴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到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发展变化等,涉及到诸多领域和学科。
总之,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从早期的观察和描述到实验研究再到现代综合性的研究的历程,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对人类的发展与成长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洞察。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旨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探索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心理学的起源、主要学派和理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心理学的起源1. 古代思想家对心灵的探索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开始对人类心灵的本质进行探索,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探讨了记忆、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此外,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体系中也蕴含了对心理层面的思考。
2.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逐渐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离出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理论1. 结构主义学派早期的心理学家威廉·沃德和爱德华·布拉德福德·蒂奇纳尔等人倡导了结构主义学派。
他们使用自我观察和实验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分析心理过程中的基本元素来理解心灵的结构。
2. 功能主义学派在结构主义学派之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功能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关注心理过程的功能和意义,强调心理过程与环境适应和生存之间的关系。
3.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他探讨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疾病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层面的驱动和冲突影响。
4.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和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行为主义提出了许多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主观体验。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心理学增添了人文关怀与尊重的视角。
三、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1.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临床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干预不同群体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帮助人们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机制,以及思维与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古代哲学对心理学的贡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了巨大影响。
柏拉图认为人的思维和行为受到灵魂的控制,他提出了理性、感性和欲望三种灵魂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他通过观察和实验,试图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二、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 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末,德国的威廉·威登特、美国的威廉·詹姆斯等人开始将心理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来检验和验证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派别。
行为主义者认为只有可观察到的行为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他们忽视了内在的心理过程,主张以实验和行为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3. 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从行为主义的狭隘观点中解放出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派别和流派。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们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性的积极面;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探索儿童和青少年期间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2.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人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治疗心理障碍,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探索思维、记忆、学习和决策等认知功能。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和集体行为,探讨群体动力学、态度形成和社会认知等。
5.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关注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健康行为和心理干预。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人类思维、感知和行为的理论。
他们探讨了人类思考和感觉背后的原因,并建立了一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人性论和教育思想,这也可以视为心理学思想的一种。
然而,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主要始于19世纪。
在这一时期,心理学主要集中于研究意识与感知以及思维和思维过程。
德国的威廉·威廉德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的人。
他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人的知觉和感官体验。
同时,英国的弗朗西斯·盖尔顿也对感知和视觉进行了研究。
然而,在20世纪早期,心理学的主导思想转向了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强调对于人类行为的观察,认为心理现象是通过环境因素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的。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包括巴甫洛夫、沃特森和斯金纳等。
其中,沃特森提出了“行为主义”的概念,并且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可观察到的行为上。
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建立了现代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
然而,行为主义的过度强调行为的观察和实验可能导致对于内在心理过程的忽视。
因此,在20世纪中期,认知主义逐渐兴起。
认知主义强调了关于人类思维、知觉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
著名的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包括皮亚杰、舍珀尔等。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信息处理以及人类如何获得和组织知识。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则更多地关注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
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中,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个体差异、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神经机制等问题。
不仅如此,应用心理学也蓬勃发展。
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得心理学的成果可以应用于医学、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总的来说,从古代哲学思想到现代学科的发展,心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0世纪的心理学主要分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个流派,它们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总分:11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 )。
(分数:1.00)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高等脊椎动物√D.灵长类动物解析:2.最蹩脚的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是在他造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人类劳动具有( )。
(分数:1.00)A.概括性B.分工性C.预见性和目的性√D.社会性解析:3.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是( )。
(分数:1.00)A.反应B.反映C.感应性√D.信号性反应解析: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 )。
(分数:1.00)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D.意识活动解析:5.( )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分数:1.00)A.精神分析心理学派B.皮亚杰√C.维果斯基D.行为主义解析:6.(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分数:1.00)A.弗洛伊德B.华生√C.埃里克森D.皮亚杰解析:7.“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特点。
(分数:1.00)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解析:8.有生命物质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 )。
(分数:1.00)A.反应B.感应性√C.信号性反应D.心理发展解析:9.当动物能把某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就意味着有了( )。
(分数:1.00)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解析:10.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 )。
(分数:1.00)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高等脊椎动物D.灵长类动物解析:11.社会文化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1.00)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斯基√D.伊扎德解析:12.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是( )。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探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对于人类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
一、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心灵与心理过程的学者,他探讨了感知、思维、记忆等诸多心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为后来的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学的发展1. 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19世纪末,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
威廉·詹姆斯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致力于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
至此,心理学开始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倡导,逐渐摆脱了哲学的束缚。
2. 心理学的流派与学说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重要的流派和学说。
泛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心理学学派之一,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之后,出现了心理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不同的流派也逐渐兴起,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3. 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工具,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三、心理学对于人类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个体的认识与发展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拓展了我们对个体认识和发展的理解。
通过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2. 教育与培养心理学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了解学习过程、知觉与注意力、记忆与思维等心理机制,有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人们解决情绪、心理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发展。
本文将从心理咨询的起源开始,追溯其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咨询的起源心理咨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早的心理咨询师之一。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帮助人们思考深层次的问题,并解决内心的困扰。
而在古罗马时期,有一位名叫盖伦的医生,他将心理问题与身体健康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强身健体对抗心理疾患”的理念。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心理咨询逐渐向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初,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开始产生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为心理咨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心理咨询逐渐从临床领域扩展到教育、职业、家庭等不同领域。
心理咨询师开始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并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标准和伦理准则,保障了咨询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
例如,对于学习困扰的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学习方法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业成绩。
其次,心理咨询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不良的人际关系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而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沟通技巧、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有效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此外,心理咨询也对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方面,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四、心理咨询的未来发展趋势面对现代社会中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未来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一、意识和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 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 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意识的内容 客体意识 自我意识
23
二、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一)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二)劳动的社会集体性
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研究
关于“裂脑人”的研究同样说明了脑对心理机能的影响。二 次大战中,美国士兵约翰因头部受伤而成了严重的癫痫病人,医 生无可奈何为他切断了连接大脑半球的胼胝体,结果,他的病不 再发作了,但精神却失常了,吃饭时,他一只手把饭碗推开,另一 只手又把碗拉回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教授罗杰.斯佩里 博士闻讯后,给约翰做了一系列实验。将一张年轻女人照片的左 半部和一张小孩照片的右半部,拼成一张照片,采用特殊方法, 使照片的左半部置于约翰的左半视野,右半部置于右半视野。斯 佩里要他指出他看见了什么?结果,他手指年轻女人,口中却果 断地说:“一个小孩!”斯佩里的研究证明了约翰的大脑两半球 隔离开来后,他的思维发生了分裂,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完全不 同的两种思想、两个精神。裂脑人的左右半球互不通信息,行动 不配合。一个半球得到的信息,另一个半球就接受不到。左半球 获得的信息,裂脑人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右半球得到的信息, 却有口说不出。这是因为右半球的信息传不到左半球,而右半球 本身没有言语功能。 斯佩里长期潜心“裂脑人”的研究,初步揭开了人脑两半球 功能,曾获得1981年诺贝尔奖。
(2)布洛卡,法国著名医生(1824—1880)
最先发现大脑左半球前部额下回受到损 害后,患者出现一种语言障碍——不能 说话了,但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这个 部位被称作“布洛卡区”。这个区受损 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就叫做“布洛卡失 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人们由此推 测布洛卡区就是专门控制说话机能的部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考试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物心理的发生的三个阶段,掌握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的概念与标志性生物;熟悉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掌握感觉、知觉、思维萌芽阶段的界限与代表性动物;掌握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心理发展的动力,以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熟悉并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及主张;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动物心理的发生生物进化到一定水平,出现了神经系统,于是最为简单的心理现象出现了。
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一)反映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便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反映是物体相互运动的结果,在反映过程中,往往是一种物体状态的改变可以把另外一种物体的特性再现出来。
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
(二)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
在动物界,最低级的动物是原生动物,然而它们的感应性要比植物复杂得多。
它们都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而这些刺激又和生物体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它们的这种感应性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心理活动。
一个物体具有了感应性,只能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因为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
(三)信号性反应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了心理。
目前研究证实,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也就是说,扁虫具有了心理。
比扁虫更加高级一些的动物,他们具有节状神经系统。
凡是具有节状神经系统的动物,都能建立条件反射。
节状神经系统的动物(如蚯蚓),其神经节越来越大,尤其是头部的神经节,后来就发展成为脑。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的萌芽阶段。
(一)感觉阶段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
这种类型的动物只能对单一性质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
蚂蚁、蜜蜂和蜘蛛等昆虫就是典型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只有感觉这种心理现象。
(二)知觉阶段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
这类动物不仅能够反映刺激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对刺激物的多个属性进行反映。
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已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现代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都属于低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知觉阶段。
(三)思维萌芽阶段处于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是高等脊椎动物。
一般说来,大部分哺乳类动物的心理只是达到了知觉高度复杂阶段。
只有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属于灵长类动物的有黑猩猩、大猩猩等。
哺乳类动物演化到类人猿时,它们的反映活动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即思维萌芽阶段。
类人猿不仅具有多种感觉、知觉以及多种情绪反映,而且能够根据已感知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当动物的心理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就为人类心理产生创造了条件。
人类心理就是在动物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动物心理与人类心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人类心理的发生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当类人猿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时,就发展成了人。
所以说劳动使类人猿变成了人类,劳动使人类的心理得以发生。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1)概括性。
人类如果没有概括性认识,就无法进行劳动。
正是因为按“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这一原理,于是为人类所特有的劳动的这一需要,就产生了人的心理的概括性。
(2)预见性和目的性。
人类劳动开始时,需要预想到以后的结果。
所以,劳动要求从事劳动的人有预见性和目的性,否则,劳动就无法进行。
这一点正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处。
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祖先的手成了劳动的器官,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发音器官发生了质的改变,大脑皮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为人类心理的产生打个了基础,这主要是:(1)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前肢)和足(后肢)产生了分工。
(2)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
劳动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化。
集体劳动对人类心理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
另一方面自己也学会了制造工具的技能。
其次,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最后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思维赖以进行的工具。
1.语言产生的条件。
(1)语言为劳动过程所必需的。
没有语言就不能劳动,语言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
在劳动过程中,已经到了彼此之间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可见语言也是适应劳动需要而产生的。
(2)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需的。
在劳动中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必须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迫切需要一种工具来标志事物的名称和表示一定的过程和情境。
可见,为了保存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也需要语言。
(3)劳动使人有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口腔、鼻腔和咽喉形成了直角,从而加长了呼吸道,同时嘴巴越来越扁平,腮部越来越发达。
从而使人类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人类的大脑中出现了言语中枢,主是言语听觉区(颞叶)和言语运动区(额叶)。
2.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祖先在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
语言一经产生,又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人类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
以词作为条件刺激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之一(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
没有语言符号,抽象思维的结果就无法表示出来,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
(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生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第二,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
第四,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第五,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对于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如果要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作用,就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人类心理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一、概括性“凡是这样必那样”,对客观事物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概括。
例如,人类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些概括性认识:“凡水都可以灭火”、“凡金属都可以导电”等。
概括性是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
二、目的性(预见性)目的性是概括性的必然结果。
概括性是“凡是这样必那样”,目的性则是“要那样就这样”。
“凡是水就可以灭火”是概括性,“要灭火就用水”则是目的性。
目的性是当事物没有出现前,就有所预见,按预见行动。
如果是按事物的现状去行动,就不能说是有目的性。
目的性也是区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在活动中,人类是目的在先,行为在后。
而动物则是行为在先,目的在后。
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是人能够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
动物没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被动的,是受本身生理状态和客观现实情况支配的,而人可以认识规律,使规律为自己服务。
四、社会制约性人类意识的发展服从于社会历史的规律,是为人类改造世界服务的。
即使是反映自然界的规律,也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因此,人类不论是反映自然界还是反映人类社会,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心理,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心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发展。
1.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人们的心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意识内容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2.个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水平不同,使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也不同 3.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也不一样。
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华生在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这种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首先,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
其次,他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思想。
在儿童情绪发展方面,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华生认为,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学方法。
同时,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的标准,要根据不同文化有所变化,不能是统一的。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华生认为,父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具有与团体行为准则一样的行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如果想要采用体罚来培养儿童的心理学良好行为,只会造成不良后果。
这是因为:首先,体罚不及时,达不到体罚的目的;其次,体罚时家长或教师容易失去理智,把体罚当作为发泄自己不满的手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最后,体罚的程度不易掌握,体罚有轻有重,太轻不起作用,太重则对儿童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