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3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案标题:《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生将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有关家乡的信息。

3. 学生将能够展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学习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家乡的特点。

3. 学习如何使用正确的句型表达有关家乡的信息。

教学准备:1. 地图或图片展示家乡的位置。

2. 描述家乡特点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练习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学生家乡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讲解:1. 教师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描述家乡的特点,如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描述家乡特点的形容词和副词。

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点,并用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描述。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和纠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巩固:1.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家乡的特点,并用适当的句型进行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展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拓展:1.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或小组活动,进一步了解其他同学家乡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和交流。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描述能力的提升。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描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别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家乡描述能力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家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运用的正确性。

教学扩展:1. 可以邀请一位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或老师,分享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和感受,拓宽学生对不同地区的了解。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必备4篇)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必备4篇)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必备4篇)我的家在这里教案(1)《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满欢乐,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有趣的地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及生活的地方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满欢乐,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1、观察你生活的地方(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2、绘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

(出示课件)一组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农民伯伯在果园采摘果实、老爷爷公园锻炼身体、人们跳广场舞、小朋友在游乐场玩、清洁工打扫卫生等。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自己看见以上图片的感受。

2.教师:是啊,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不管是劳动还是娱乐,大家都感到很舒心、快乐。

活动一:我的家乡快乐多教师:今天来了两位学生想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1)出示小明的老家图片——田园风光、袅袅炊烟我的家,在乡下。

荷塘里,养鱼虾。

前庭白鹅叫嘎嘎。

后院搭棚种丝瓜。

(2)出示小东的新家图片——高楼耸立、灯火辉煌小区里,高楼多;高楼旁,绿树多;绿树上,鸟儿多;鸟儿乐,歌声多;歌声里,幸福多。

教师:说一说你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的家,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更喜欢小明的家,有些同学更愿意去小东家做客,他们的家乡虽然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虽然地方不同,但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快乐。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东的家)教师:看呀,小明和小东他们来欢迎你们了。

你们要仔细听,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家哦。

小明:我的家住在湖南省永兴县洋塘乡羊乌村,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小东:我家住在幸福小区,请到我家来玩吧。

教师: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家吗?学生交流:能找到小明的家,但找不到小东的家。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1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1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河北”。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学生:(略)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老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讲授新课】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

(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老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学生:(略)(让大家欣赏图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隶总督署”、“沧州铁狮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庙”、“山海关”、“西柏坡”、“清东陵”等。

《我的家乡在这里》优秀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优秀教案
教学难点
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家乡的美。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比比眼力。
师问:谁能从地图当中找出沈阳在哪里?
2、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的家乡在这里》。
师板书(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拼一拼(SMART)
师问:播电视塔:位于沈阳,塔高3055米,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
2、想一想
师问:沈阳在你的眼里是一个怎样地方?
(1).幅员辽阔
*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
*全市流动人口1100多万
*九区一市三县
(2).历史悠久
*“两代帝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我的家乡在这里》
地点
教室
班级
213
学具
1.教师准备:品德书、多媒体课件
2.2学生准备:品德书、图画纸、彩笔
学习领域
绘画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画展示家乡沈阳的景象。
2、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与他人共同分享快乐。
3、能从占地面积、历史文化、风景、民间文化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用不同地域,不同感受来观察、体验家乡的美丽和变化。
*“一宫两陵”——沈阳故宫、沈阳东陵(福陵)、沈阳北陵(昭陵)
*“清初四塔”——东塔、南塔、西塔、北塔
(3).风景秀丽
*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沈阳世博园*沈阳浑河公园
(4).民间艺术
*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
3、考一考(SMART)
4、欣赏优秀作品
学生作业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题目:探索我的家乡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家乡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地理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学关键:1.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会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阅读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说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导入:与学生一起回忆家乡的一些特点,如地理位置、风景名胜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是否全面,是否还有其他不了解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介绍及实践(15分钟)1.研究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实地调查、阅读资料等研究方法,并解释其重要性和适用场景。

2.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践。

比如,一组进行实地调查家乡的风景名胜,另一组阅读相关的家乡地理介绍资料。

三、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20分钟)1.实地调查:学生按照分组情况,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要求学生尽量多的观察和记录,如风景特点、人文景观等。

2.资料分析:学生利用阅读的资料,对家乡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比较实地调查和资料的差异和共同点。

四、观察与描述能力培养(20分钟)1.观察能力培养: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细节。

2.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结合观察的图片和对家乡的实地调查,进行描述和总结。

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条理和逻辑。

五、写作能力培养(30分钟)1.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将观察和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文章要体现对家乡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观点。

2.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注意使用叙述、议论和说明等不同的写作手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准确性。

六、展示与反思(15分钟)1.学生展示:每位学生依次将自己的文章进行朗读或展示。

2.反思:学生在展示后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2.学习用汉语谈论个人经历和感受;3.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等方式,增强语言交流及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家乡的基本情况:位置、面积、人口等;2.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3.自然资源:山水名胜、森林草原、农业资源等;4.个人经历和感受:对家乡的认识、感情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任务型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自主获取信息,进行团队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任务;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问答,提高语言交流能力;3.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自己的家乡,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感情。

二、任务型学习(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任务为观察家乡的地理形态、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自己对家乡的认知、感情和思考。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成员之间可互相协作和讨论,制定调查方案和收集信息。

三、分享讨论(20分钟)学生小组之间拓展信息、分享经验,对各自的家乡进行介绍和评论,并讨论家乡的发展和未来。

四、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五、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其他小组的家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进一步概括和总结课堂内容,提醒学生要加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维护。

五、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体现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我的家乡”主题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了任务型学习法、互动教学法和情感教育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信息分享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了解。

同时,课堂讨论和问答等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家乡的概念,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认识自己家乡与外面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3.通过游戏和问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地理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1.在幼儿心中建立起对家乡的认知概念,对家乡的印象和感受进行梳理。

2.通过比较和分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与周围环境的不同,理解家乡是什么样的地方。

3.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引导幼儿主动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家乡故事。

教学内容及过程:Step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幼儿指出地图中的家乡所在的位置,以及家乡与周围环境的差异。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家乡的认知及感受,如家乡有多大、有哪些有趣的事物等等。

同时引出本次课的主题“我的家乡在哪里”。

Step2: 细节观察(10分钟)老师出示不同地区的照片,让幼儿逐一进行观察,引导幼儿比较自己家乡与这些场景之间的异同。

老师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观察的结果,同时引出“别的地方和我的家乡有什么不同呢?”的问题。

Step3: 故事讲述(10分钟)老师讲述自己的家乡故事,介绍在家乡的生活、风景、习俗等等内容。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呈现多媒体素材的形式,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感受自己的家乡。

Step4: 制作地图(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大写“我的家乡”,要求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家乡地图,标出家乡的位置。

鼓励幼儿勾画自己家乡的特色地点,如公园、河流、高楼大厦等等,让他们肆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Step5: 小组探究(15分钟)把小组分成三五人,带领幼儿去探索他们的班级周围地区附近的环境,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发现的异同,尝试找到与自己家乡相似的地方。

鼓励小组之间分享和交流,共同发现和学习。

Step6: 问答环节(10分钟)回到课堂后,老师通过问题的形式帮助幼儿针对性地回忆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家乡在哪里?有哪些特色?与别的地方相比,有什么不同?”等等。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我的家乡在这里》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我的家乡在这里》部编版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爱护意识。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
4.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使其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其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家乡的美,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家乡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乡的自然景观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我们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举例:讲解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如地处平原、山区还是沿海;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阐述家乡的人文特色,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教案(3篇)

社会领域《我的家乡》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关于家乡的资料,如照片、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里?你对此有什么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a.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哪个省份、哪个城市,周边有哪些城市等。

b. 介绍家乡的历史,如:古代、近代、现代的重要事件。

c. 介绍家乡的文化,如:方言、民俗、特色美食等。

d. 介绍家乡的风景,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资料,如照片、故事等。

三、互动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有哪些变化?你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期待?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方法,如:如何写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开始写作。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2. 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立志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新部编本4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新部编本4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2.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3.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教育学生要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有关课件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山西”。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这幅图片展无示的是我们山西省的地图,山西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讲授新课】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2.学生说说。

3.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大同的云冈石窟、忻州的雁门关、五台山、太原的晋祠、临汾的壶口瀑布。

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4.学生说说。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过渡)(二)夸夸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板书)1.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说说。

师: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3.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_河北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_河北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一、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因此,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

《我的家乡在这里》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认识了家乡的地理位置,认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第二课时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其中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家乡变化的认同。

9岁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批判意识,正处在对自己所属群体所要求的价值和规范的感知与体察阶段,这正是引导的良好时机。

课程通过以“趣味体验中感知——‘家乡变化’”、“调查交流中感悟——‘家乡发展’”、“情景聚焦中感动——‘家乡的骄傲’”、“实际生活中延伸——‘为家乡出谋划策’”四大版块活动为载体,在“家乡的发展”中得到情感的融合碰撞,从而建立对家乡认同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并积极构建自身的行动认知。

二、学习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五、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深入导入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乡村的照片,美吗?大屏幕出示,书上46页,四幅照片。

你知道这下图片呈现的什么地方的景色吗?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句子“我的家乡在哪里”。

2.地理信息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1.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归纳。

2.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课件。

2.黑板、粉笔。

3.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这是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质疑“这是哪里?”。

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信息,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教师强调“家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PPT展示“我的家乡在哪里”句子,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句型结构。

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家乡地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回答“我的家乡在哪里”,并带有相关的地理信息。

老师通过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

练习(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口述、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并且在自己的回答中加上自己对家乡的描述和感受。

教师提供适当的向导和句式,如“我的家乡在______,它有______,我很喜欢______”等,引导学生完成写作。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的回答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再进行统计与总结,在回答完毕后做一次小测验,复习今天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完成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并附上家乡的地图。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逐步掌握学科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知以行之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科在学生中的感受度和实际运用层面。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等有关家乡的素材3. 学生需要准备纸和铅笔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用地图展示学生所在的城市,并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家乡。

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设一个“我的家乡”展览,每个小组准备展示自己家乡的图片资料或者小品等。

【呈现】1.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短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场景,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地方在哪里,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特色。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如地势、气候、生态环境等。

3. 学生看完展示资料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练习】1. 学生将自己编写的短文交给同伴,同伴在阅读过后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修改,并将优秀的作品组织起来,进行分享。

2. 教师组织一次“我的家乡作文比赛”,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作品。

【总结】1.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学生对家乡的描述,并帮助学生总结外语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外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形容词。

四、板书设计【我的家乡】-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特色景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互动,积极参与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培养了他们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学生互相交流、修改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通过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内容:介绍我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特色文化、美食、民俗等。

我的家乡在这里介绍: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情感。

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坐落在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地理位置上。

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的家乡。

地理位置: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带,它紧邻着蔚蓝的大海。

这个地方四季如春,气候温暖宜人,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如画。

名胜古迹:我的家乡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历史。

这个城市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和欣赏古代的艺术和文明。

特色文化:我的家乡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人们善良友好,乐于助人。

这里的传统节日也非常有趣,如XXXX节。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放烟花等等,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美食:我的家乡以丰富的美食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菜。

这道菜以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调味品制作而成,口味鲜美,让人垂涎欲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可以尝试,如XXXX、XXXX等等。

民俗:我的家乡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参与各种活动,如舞狮、舞龙、赛龙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带给人们欢乐和快乐。

结语: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它有着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美食。

我非常骄傲和自豪能够来自这个地方。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来到我的家乡,亲眼目睹这里的美景和体验这里的文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材,章节为“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地理位置、特色风貌、人文历史等,通过观察图片、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的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的基本情况。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图片、PPT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家乡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地图,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认识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乡村。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民俗、美食、历史等。

3.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家乡的特色风貌,如山水、建筑、文化等。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并标出家乡的地理位置。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道关于家乡的例题,如“请问家乡在哪里?请用地图标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6. 学生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家乡介绍卡片,内容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特色风貌、人文历史等。

7.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家乡的地理位置、特色风貌、人文历史等关键词。

8.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用彩纸剪出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或风景,并在旁边写上家乡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实际情况进行创作,教师在作业评语中给予鼓励和建议。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乡》,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大致位置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家乡风景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出自己的家乡,并简单介绍家乡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乡在哪里2. 板书内容:家乡位置:省、市、区(县)家乡特点:自然风光、人文特色表达热爱:画出心中的家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并写一段简短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 答案示例:(画家乡的图片,文字描述:“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大山里,有很多绿树和清澈的小溪,我爱我的家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互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并开展“我带家乡来上课”活动,让幼儿带来家乡的特色物品,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差异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
1. 通过图片及课前资料收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2. 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未来家乡的美好前景用笔画一画,并有从小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的主观意愿。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介绍家乡当地的物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通顺流利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美丽,以及丰富的物产。

教学方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中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课前搜集家乡物产。

我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学生唱《娃哈哈》,让歌曲引导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幸福的感觉来上课,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抛开课间的干扰,好让思想回归课堂。

一、家乡美景大展示
引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步。

上课伊始,我就对学生们说,有几个小朋友,名叫小秦、成成、石头和小宝,他们想带我们去他们家乡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

于是我用电脑课件展示河北五处著名的风景名胜。

(课件图片旁白内容:我是来自秦皇岛的小秦,这是我家乡的北戴河海滨。

盛夏季节,海滨
海风习习,气候凉爽,欢迎你来避暑消夏;我是承德的成成,这是号称“塞外京都”的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这里夏天天气凉爽,景色宜人,也是一个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哦!我的家乡还有坝上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别有一番情趣;我是来自石家庄赵县的石头,瞧!我家乡的赵州桥不仅坚固,而且美观,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咱们语文课上还讲它呢!我是来自保定白洋淀的小宝,我让你们猜一个地方:春天,这里芦苇甩叶,满淀青翠;夏天,这里淀水涨落,鱼群嬉戏,绿苇摇曳,荷花吐艳;秋季,这里芦花纷飞,稻谷飘香;冬天,这里地动冰封,一片碧玉,像一幅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大地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对,就是我的家乡――白洋淀。

美吧?!)
学生们听完他们的介绍,也有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他们的冲动。

于是我趁机引导活动:说一说把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介绍给大家。

我用激将的语气说:咱们家乡石家庄有什么,介绍给他们。

学生们跃跃欲试。

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认为美丽的地方,接着选出小组代表班上介绍,最后我做总结性发言,让孩子们从听觉上再一次的感受家乡的美丽,并且我总述:秦皇岛、承德、保定、石家庄赵县,还有张家口都是我们河北省这个大母亲的孩子,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乡――河北。

激发他们对大家乡、小家乡的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未来家乡我设计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我准备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一起来画一画我们美丽可爱的家乡。

让学生们在一张很大的纸上集体作画。

集思广益,不仅避免了一个人单独作画的局限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

这幅画课上做不完课下继续完成。

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三、家乡物产大比拼
歌曲导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我给学生们播放MTV《飞翔石家庄》。

让学生们从歌词中再次感受家乡的美丽,并且为介绍家乡的物产做好铺垫。

首先我通过电脑课件给大家介绍河北著名的特产:沧州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梨、张家口口蘑。

这些水果同学们随着季节都能吃到,让他们说说平时是什么时候看到这些水果大批量上市的。

还有我们家乡的农作物、农产品:玉米、葵花、黄豆……
四、家乡物产展示会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中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说主要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表现、游戏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我让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而我播放大会音乐,给渲染气氛,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搜集的喜悦。

准备就绪后,我说:你们找到了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之后,同
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的精彩。

这个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

五、谈感受抒情怀唱颂歌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我鼓励讲话: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从今天开始大家对大家乡、小家乡、小小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热爱家乡,为长大后建设好家乡而努力学习吧!让我们翻开课本32页,用课文的一首赞美小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
我的家乡在河北,
青山绿水风光美。

土地肥沃物产多,
瓜果飘香使人醉。

(学生们一起高声朗诵,让诗歌提升学生们的情感,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