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自转的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共46张PPT)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共46张PPT)
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纬度 海拔 影 响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关系 负相关 正相关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
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题 组 递 进 ]
读右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特别提醒】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 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 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
化。
[题 组 递 进 ]
1.(2011· 山东基本能力,11)当北京时间为9:00时,金砖国
(1)昼夜半球 黑夜 。 夜半球;为_____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______
白昼 。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______;为_____ 晨线 。 (2)昼夜界线:晨昏线;AB线为_____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 ______。 2.产生时差(如上图)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 乙地 相对位置偏东, _____ 乙地 时刻较早。 比,_____
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
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 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 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 E 45° 点地方时为 12:00+ =15:00,F 点地方时为 15° 45° 24:00- =21:00。 15° 2.区时的计算
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时区,二定区时,三定向, 四定差,五定值。 (1)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 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为整数即为该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四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
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 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12:00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2)时区和区时。 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区时:每个时区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2)极地投影图示:
5.确定日期范围。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 全球的几分之几?。
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 2/3。
(2020·浙江卷)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 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 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时。据此,完成下题。
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C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1)图1甲乙丙不在同一经线/纬线&图2
甲、乙、丙为晨昏线
✓ 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 点,则E点位于D点 以东,应“ 东加”;
✓ 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0:00 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
18:00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
以确定时差。
6:00
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 45°,时差为 3小时 。 如F点所在经线与NB经度相差 45° ,时差为 3小时 。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课件

3、地球自转的速度
【活动】读右图,分析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和线速度各有何规律。 角速度是指球面上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因此地球自转
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为15°/时。 线速度则是球面上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
3、地球自转的 〖规律〗 速度
地球上某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V=2cosФπR /T 或:V=1670×cosФ 式中: cosФ---某地纬度数的余弦值 π---圆周率 R---地球赤道半径长
3)昼夜交替的原因:
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产生昼夜现象 ②地球不停地自转运动
----促使全球昼夜不断更替
全球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这就使得地面白昼的增温不 4)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即一个太阳 至于过分炎热,而黑夜的冷却又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不仅保证了 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使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 日) 大多数动物按照约为24小时的“生物钟”周期进行活动。
②随纬度的增高,偏移现象愈加明显。
【练习4】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 的地转偏向现象:甲 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
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
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练习3】下列四幅图是北京、新加坡、圣堡罗、开罗四地天文馆
一、地球自转运动三要素
1、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 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活动】 绘制地球地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S 方向示意图 90°W
0° N
180° 120°W
90°E
2、地球自转的周期 【练习 1】读右图,回答问题: 恒星 1)A是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3
微点 6 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的是晨线,为 18 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微点 7 晨昏线上的点的地方时 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但日出地方时不同。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但日落地方时 不同。
11
微点 3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 15°/h,卫星运行 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2
微点 4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 (2)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但如果地球不 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微点 5 晨昏线运动方向及速度 晨昏线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 15°/h。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微点 8 时间计算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两个特殊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120°E)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 0°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 时。 (2)用东加西减法求区时时,东西方向的确定方法:若两地皆在东时区,则时区数大的在 东;若两地皆在西时区,则时区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东时 区的在东。 (3)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位置越靠东。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

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三维设计4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自转-文档资料

三维设计4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自转-文档资料

地方时的计算。
1.图示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 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 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
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 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第(1)题,甲地位于东一区,若西五区为6
日0时20分时,由此可计算出甲地时间,两者相差6个时
区,甲地位于西五区以东,故甲地时间=6日0时20分+6 小时=6日6时20分。第(2)题,由甲地6时20分,可知图 中晨昏线为晨线,由此可画出夜半球,从其倾斜方向可 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越向北白昼越长,故莫斯科白
3.速度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有何规律? 答案: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每小时15度。 (3)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②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1)北极上空俯视:呈 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南极上空俯视: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如图C)。
超链接
超链接 [Flash动漫演示更形象]
2.周期
[Flash动漫演示更形象]
时间 恒星日 太阳日 23时56分4秒 24小时
旋转角度 360°
意义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昼夜更替 周期 360°59′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超链接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知识点-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区域认知)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学会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

(综合思维)4.学会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地理实践力)1.晨昏线的判定,时间、日期的计算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依据各种光照图或时政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2.对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直接考查较少,但运动方向的判定往往又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

3.近几年,对地球运动的考查难度呈现降低的趋势。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特征内容图示方向自西向东(A图)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B图)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 图)周期 恒星日(A):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B):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为零【疑难辨析1】 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提示 (1)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2)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AOB ︵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3)周期:24小时。

(4)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大圆圈,故又称晨昏圈。

(5)晨昏线的六个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如图1) ⑥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

地理人教版旧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PPT

地理人教版旧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PPT

①昼夜半球图图中中乙甲处处所所在在半半球球为为____夜 昼____半 半____球 球______
②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_晨__昏__线____(圈),
AOB 为_晨____线。
(2)昼夜交替 ①成因:地球的__自__转___。
②周期:1个__太__阳__日___。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特别警示]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有纬度和海拔 。纬度越 2020·浙江,20题
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高,线速度越小;相同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人教版)
二、晨昏线
1.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人教版)
返回导航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3.日界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致沿__1_8_0_°___经线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返回导航
3 研析考点·破疑难
读图完成(1)~(2)题。
2020·浙江,20题
据图完成(1)~(2)题。
(2020·浙江7月选考)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2)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3 研析考点·破疑难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A.0点
B.4点
分析出关系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进行时间判断或者昼夜长短判断。
[解析] 第(1)题,因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恒星视运动方向与其相反,地轴的一端指向北极星附近,故北半球的观测者仰望北方天空看到星星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行星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第四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识记—基础梳理]1.地球自转方向甲乙丙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时间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易误点拨](1)因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因此其与地表相交的南极点、北极点是始终不动的。

(2)因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夜晚观看星空,北极星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其周围的星星每天都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

(3)因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因此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理解—要点突破]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析(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同一纬线上的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①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0~837 km/h→高纬度;837~1447 km/h→中纬度;1447~1670km/h→低纬度。

③判断地势高低某地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值处,说明该地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值处,说明该地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A可能为山地、高原,B可能为谷地、盆地。

2.航天基地选址的条件分析(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纲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

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的时间。

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

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右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

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 1,太阳和某恒在P 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

在第二个位置上E 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 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

到第三个位置上E 3时,太阳第二次在P 地中天(SPE 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

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

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西东E 1E 2E 3 地球轨道日中天星中天星中天日中天日 太 阳 日 恒 星 日 ●P●P●P S例1、乘船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C )A、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B、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C、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D、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3、速度: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例2.完成右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º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º34´N。

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

例3: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极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 NS太阳光线昼半球夜半球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上中天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跨经度15度的区域使用同一时间为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ºE的地方时。

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

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

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

(上图解)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

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例4:观察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砂岛不断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

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

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例5.完成下列填空:(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周期不长,使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

(2)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偏,赤道处无偏向(因为那里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长江入海口(3)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______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__小时。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______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______体。

(地球赤道半径为______千米,极半径为______千米)。

[能力训练]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 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A.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B.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C.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D.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A.北京时间6点B.北京的地方时6点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A.记载日期错了B.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C.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D.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北京昼夜等长C.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D.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某年9月15日(农历8月18日)中午12时,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报道:原定今天12时20分开始向全世界直播钱塘江大潮的节目,因受台风影响改在明天同一时间直播,欢迎到时收看。

据此资料完成8~12题:8.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钱塘潮,属于海水运动的哪一种形式()A.波浪B.洋流C.潮汐D.海啸9.钱塘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按形成和来源它应属于()A.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B.地球内部的能量C.重力能D.来自日、月等天体引力产生的能量10.关于台风或其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台风源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B.对钱塘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C.台风在浙江登陆实属罕见D.钱塘潮与台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11.中央电视台原定直播日的月相应该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凸月12.第二天直播时,华盛顿(西五区)观众全程收看开始时间应是()A.9月17日23时20分B.9月16日1时20分C.9月15日1时20分D.9月15日23时20分读右图,完成15~17题:13.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14.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15.某人测得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A.12月22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D.不存在这样的日期16.若A点的经度是160°E,则E→D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17.若E点经度为120°E,那么A点与B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用箭头画出此时照射地球的太阳光线,及地球自转方向(2)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点附近。

(3)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______。

B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

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时。

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时。

(4)此时我国受_________气团控制。

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5)开普敦港目前是什么季节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D3、C4、B5、A6、B7、D8、C9、D 10、B 11、D 12、D 13、D 14、B 15、B 16、A 17、C、18、(1)略(2)12 22 近日点(3)0º90º12 0 (4)极地大陆逆(5)夏季炎热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