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四、实习情况简介...............................

五、实习内容.................................

六、实习小结或体会............................ * *

七、部门主管................................. *

八、参考文献................................. *

九、指导教师评阅.............................. *

一、实习时间

2015 年9月14日至2015年9月25日

二、实习地点

庐山、南昌

三、实习目的

认识城市和建筑、了解建筑的大致类别和功能,尤其是庐山的别墅和景观建筑

四、实习情况简介

经学校安排,本人于2015年9月14日到9月18日期间在江西庐山进行了实习,实习工

作内容为参观学习别墅区,了解建筑的大致类别和功能。并且欣赏自然景观,学习处理建筑和自

然环境的关系,把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于2015年9月21到9月25在南昌参观红谷新区,699 艺术中心,樟树林,梦时代等地。现总结如下,第一天游玩石门涧,黄龙寺等,欣赏自然风景,放松身心,第二天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庐山别墅和庐山会议旧址,研究当地别墅风格和如

何依山建别墅,如何和地形,风景融为一体,第三天去了植物园,参观后写生别墅及景观。在庐

山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认识了解了庐山的别墅建筑风格和景观建筑,对我们现阶段的设计起

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庐山回来后,我们相继参观了红谷新区建筑,699,樟树林等地,比较了新区和旧区建筑风格的区别,认识城市和建筑,初步了解了城市和建筑的大体联系。

五、实习内容

具体介绍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包括专业知识方面和工作纪律以及工作规范。至少应包括:所从事工作特点、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规范、工作纪律要求、相关专业内容。

9月14日中午全班出发去庐山,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到达庐山后安排大家的住宿交代安全注意事项,随后解散出发准备第二天爬山的食粮。随后几天我们去了石门涧,黄龙寺,五老峰,三叠泉,植物园等地,游览景点攀爬山峰。拿出一天的时间参观庐山别墅区,会议旧址等庐山建筑,并写生。9月18日我们坐车返回南昌。9月21日我们去了红谷新区,那里的双子塔给我留下了印象,因为家里那边也有双子座楼盘。在摩天轮附近的建筑很多事有着

东南亚的风格,风格多样,特色鲜明。22 日我们去了樟树林和699 艺术中心,体验南昌的建筑创意园区,樟树林和699 均是以废弃工厂为旧址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的创意园区,园中还保留着许多工厂的痕迹,比如废弃的机器,废弃的油桶都是该园的特色景观。园内很多具有特色的建

筑。23 日到25 日,我们参观了建筑综合体的代表恒茂梦时代和恒茂国际华城,体会路线,建筑以及各种服务设施之间的联系。

六、实习小结或体会

庐山没有名中四方的大建筑,但是庐山建筑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却有魅力,许多诗人学者来到来到庐山,自由放任的啸傲山林,抚琴唱诗,结草为庐,于是有了寺观园林,文人园林,书院园林,庐山又是中外文化交汇之地,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使桃红柳绿,落英缤纷的一个个山谷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寺院,寺院与书院衰落之后,又出现数以百计的别墅,构成凡世净土,人间天堂的图画。庐山建筑风格多样,造型美观,即使建筑年月已久,但是建筑的造型和功能对现在的建筑还是很有参考价值,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给了我们很多艺术灵感。

在这次庐山实习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就是建筑与环境地势的结合,依山建房依景建房,庐山别墅区都已西式乡村别墅为主体,辅之以教堂,图书馆,旅馆等建筑,建筑形式自由,风格活泼,教堂内的彩色玻璃,雕刻,都赋予了庐山建筑自己的特色。

庐山建筑广泛采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地方特色,普遍采用石墙,毛石勾缝,木门窗,显得自然朴素。屋瓦色彩鲜艳。普遍油漆,大量的使用红色绿色,近代建筑群显得自然朴素。

尺度,比例的合理使用。尺度小巧宜人,无论是外部尺寸,还是内部尺寸,都显的合适

得体。如美庐,面积990川,两层,不突出,不奢华,厅室都不大,却深得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喜爱。庐山近代建筑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以质胜文。而在比例运用中,大多采用黄金比,也有采用几何比的。以屋面的组合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由而不散漫,建筑还与庭院相结合。总体的整体性和个体的随机性的结合,总体规整,严谨,而单体无规律可言,不平行,无联系,造成一种自然的群体生长关系。

随着历史的变迁,庐山也发生了改变,建筑形体也出现了多样化,许多外国人来庐山开发利用,其中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李德立。李德立是一位英国汉语言学者,传教士,商人,社会活动家。1846年生于英国肯特郡,1939年在新西兰去世,享年75岁。自1886年冬他发现庐山长冲这块风水宝地后,直到1928年去往新西兰为止,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中,李德立以及他组织创办的机构在庐山建造了大量的“洋式建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我们前往牯岭镇的别墅区进行了参观,参观了教堂,赛珍珠别墅,李德立纪念馆以及咖啡厅

-vj-" -vj-" O

就任何一个具体建筑物的建造而言,它都是一项人为的建筑产品,对这一产品的实用目的,建造技术以及它的艺术表现,空间组成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建筑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结合环境,这个建筑才是有灵魂气息的建筑。庐山的建筑以及南昌市区的建筑都与环境结合在

一起,整体看起来非常和谐。庐山是一个山水风景区,建筑如果太突兀会毁坏风景区本身的美。所以庐山的建筑似乎是隐居在环境中的。别墅体量做的都不大,周围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留了大量的空间给自然,使得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很好的与自然相结合。

这次建筑认识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我不仅接受了自然的洗礼,也对建筑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多了更多感性认识。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

在实习中最后一站就是699艺术中心,该艺术中心的特点那就是把废旧工厂改造,是具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拥有着与南昌普遍建筑不同的特色风格,园内的石凳都是一个手掌的样式,创意新颖,石墩是各种动物形象,有龙,马,狮子等,垃圾桶也是三棱锥的形状。仔细看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特别美,但是美的是他们把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处理的十分完美。我特别喜欢那里的风格,喜欢那种慢生活的感觉。园内各个建筑也都与自己的功能相结合,比如一家文艺餐厅,他的外墙是用圆木垒砌而成,二楼还有屋顶花园,室内以各色的千纸鹤和墙面各式挂画和各类书籍为主要装饰,使整个餐厅流露出一股文艺风,使人不禁想要进去喝一杯午后奶茶。就像宣传单上写的,在这里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能够把建筑做的给生活带来快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七、参考文献

1.张敏龙,罗奇,欧阳怀龙?庐山近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欧阳怀龙欧阳芊庐山的建筑文化

3。龚静?《建筑初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八、指导教师评阅(手写)

成绩(百分制): 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