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汤10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合集下载

加味十全大补汤11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味十全大补汤11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7《洞天奥旨》卷十。
组成:人参2钱,当归3钱,白术3钱,茯苓2 钱,生甘草2钱,黄耆3钱,肉桂3分,川芎1钱, 熟地5钱,柴胡5分,土茯苓5钱。 功能主治:杨梅圈疮。杨梅疮发已久,将欲结痂 而复犯房事,以致作痛生圈者。
用法:水煎服10剂。虚甚者多服为妙。
8《寿世保元》卷二。
组成:黄耆(蜜水炒)5分,人参(去芦)5分, 白术(去油芦,炒)5分,白茯苓(去皮)5分, 甘草(炙)5分,当归(酒洗)8分,川芎8分, 白芍(酒炒)8分,熟地黄8分,大附子(面裹 煨,去皮脐)3分,沉香3分,木香3分,乌药5 分,牛膝(去芦,酒炒)5分,杜仲(去皮,酒 炒)5分,木瓜5分,防风(去芦)5分,羌活5 分,独活5分,薏苡仁5分,肉桂3分。
炮制:上作1剂。 功能主治:悬痈溃而不敛,或发热,饮食少思。
用法:用水2钟,煎1钟,食前服。
组成:十全大补汤阿胶、升麻、续断、枣仁、 山萸、炮姜炭。 功能主治:产后血崩,血脱气陷。
3《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党参5钱,黄耆5钱,肉桂1钱,白术3钱, 茯神3钱,当归2钱,川芎1钱,白芍3钱,熟地( 砂仁炒)4钱,阿胶3钱(化冲),蕲艾2钱,炙 甘草2钱。 功能主治:血寒气虚,月经后期,经来色淡,量 多质薄,腰腹或有胀痛,精神不振,平时大便溏 薄,脉迟而虚。 用法:水煎,温服。
5《洞天奥旨》卷十一。
组成:熟地1两,川芎2钱,当归5钱,生黄耆1 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肉桂1钱,白 芍2钱,人参2钱,金银花1两。 功能主治:伤守疮。生疮不守禁忌,犯色欲,疮 口黑暗,痛如刀割,腐烂深者。 用法:水煎服。
6《外科经验方》。
组成:人参1钱,黄耆(盐水拌炒)1钱,白术( 炒)1钱,茯苓1钱,熟地黄(酒拌,中满减半)1 钱,当归(酒拌)1钱,川芎1钱,芍药(炒)1 钱,肉桂5分,麦门冬(去心)5分,五味子( 捣,炒)5分,甘草(炒)5分。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火毒壅盛 红 灼热
气血壅滞 痰浊凝聚

水 亏 火 不 实
银花-清热解毒 防风白芷-辛散祛邪 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 陈皮 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 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
营卫失和
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 诸药
29.龙胆泻肝汤
肝经热盛 头痛 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 耳道疔肿 肋胁疼痛 脉弦数 舌红苔黄腻 黄连栀子-清热泻火 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 木通车前泽泻-清热利湿 柴胡-疏肝解郁 散肝经之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防苦燥 渗利伤阴
36.当归四逆汤
四肢失养 手足逆冷 阴疽冻疮 桂枝 当归 芍药 气血不畅
脉沉细欲绝 舌淡
温阳散寒 养血活血 养血和营 益气和中 通利血脉
寒凝 经脉 阳虚 血弱
大枣 甘草
木通 经脉不通 腰腿 胯足 细辛
疏寒止痛
重点:四逆散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主证 病机 临床特征有何不同
37.四君子汤
运化失职 不思饮食 便溏
热邪壅盛
舌红苔黄 脉洪大有力
甘草
益胃和中
粳米
22.竹叶石膏汤
发热口渴
汗出 恶心呕逆
余热未尽
气虚不摄 阴虚气逆
石膏 竹叶
清热泻火
半夏-降逆和胃 防补益雍中 麦冬-滋阴清热 人参-益气养阴 粳米 甘草
神倦乏力 舌红苔少 脉虚数
润燥

养胃和中 资助化痰
23.清营汤-清营犀地玄麦连,银翘竹叶丹参全
阳入阴中 与热相争
重点:1.银翘散的配伍特点 银花连翘为君药
2.银翘散 桑菊饮组成,功效主治的异同
7-麻杏甘石汤
石膏-清泻肺热 汗出
邪热雍盛
喘咳气急
肺失宣降

桂香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桂香散6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4《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组成:桂(去粗皮)2两,栝楼根2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蛇咬,毒气攻心。 用法:以小竹筒盛,密塞。带行,卒为毒蛇所中 即敷之。
5《苏沈良方》卷五。
组成:高良姜(锉,炒香熟)1两,草豆蔻1两, 甘草1两,白术1两,缩砂肉1两,厚朴(去粗皮, 锉)1两,青橘皮(去瓤,炒黄)半两,诃子肉半 两,肉桂1分,生姜1两,枣肉1两(2味同成:桂心5钱,琥珀5钱,当归5钱,川芎5钱, 没药、香附、茴香、川楝子、木香、吴萸。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虚滞,瘕气攻疼。 用法:每服1钱,开水调下。
2《胎产秘书》卷中。
组成:桂心1两,乳香(去油)1两。 炮制:共为末。 用法:作3次服,芎归汤下。
3《卫生宝鉴》卷十三。
组成:水银3钱,黑锡3钱,硫黄5钱。 炮制:铫内用柳木捶研,煞微火上,细研为灰, 取出后入丁香末2钱、桂末2钱、生姜末3钱,1处 研匀。 功能主治:膈气反胃,诸药难效,朝食暮吐,暮 食朝吐,甚者食已辄出。 用法:每服3钱,黄米粥饮调下。1服取效,病甚 者再服。
炮制:上同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及妇人脾血久 冷。
用法:每服2钱,入盐少许,空心沸汤点下。
6《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组成:桂(去粗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 白,焙)1分。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鹅、鸭及鸡骨,鲠在喉中。 用法:每服1钱匕,绵裹含咽。10次,其骨软渐 消。
桂香散6方
1《医级》卷九。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类方

<篇名>半夏散及汤 (十二)
<篇名>猪肤汤(十三)
<篇名>桔梗汤(十 五)
<篇名>甘草汤(十 四)
<篇名>苦酒汤(十 六)
<篇名>乌梅丸(十七)
<篇名>白头翁汤(十 八)
<篇名>牡蛎泽泻散 (十九)
<篇名>蜜煎导方(二 十)
<篇名>猪胆汁方(二 十一)
<篇名>烧KT散(二 十二)
<篇名>六经脉证
<篇名>别症变症 (附∶刺法)
作者介绍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徐釚,康熙十八年 (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自幼习儒,旁 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 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01
<篇名>栀 子豉汤(一)
02
<篇名>栀 子甘草豉汤 (二)
03
<篇名>栀 子生姜豉汤 (三)
04
<篇名>栀 子干姜汤 (四)
06
<篇名>栀 子檗皮汤 (六)
05
<篇名>栀 子浓朴枳实 汤(五)
<篇名>枳实栀子豉汤 (七)
<篇名>大承气汤(一)
<篇名>小承气汤(二)
<篇名>调胃承气汤 (三)
<篇名>桃核承气汤 (四)
2
<篇名>麻黄附 子甘草汤(六)

桂枝散7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桂枝散7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5《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郑愈方。
组成:赤芍药2钱,桂心2钱,藿香2钱,白术2 钱。
炮制:上为未。 功能主治:小儿气逆取转后。 用法:每服半钱,饭饮调下。
6《普济方》卷二○○引《广南四时传 方》。
组成:官桂、甘草、青橘皮(去瓤)、干姜( 炮)、牵牛子(生用)各等分。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疾疟痢。 用法:每服1钱,水1盏,煎至7分,热服。逐日早 夜5服,取安为度,莫忌频频服。早晨常1服,诸 疾不生。
7《圣惠》卷十五。
组成:桂枝3分,黄芩3分,麻黄3分(去根 节),石膏1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1日,头痛壮热,骨节疼痛。 用法: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 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 汗。
桂枝散7方
1《本事》卷七。
组成:枳壳1两(小者,去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炒黄),桂枝( 去皮)半两(不见火)。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因惊伤肝,胁骨里疼痛不已。 用法:每服2钱,姜、枣汤调下。
4《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 方》。
组成: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并时气。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 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此方自霜 降至春分宜用。
2《圣惠》卷八十三。
组成:桂枝1分,独活1分,麻黄(去根节)1分, 赤芍药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防风(去 芦头)1分,细辛1分。 炮制: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口噤,四肢拘急。 用法:每服半钱,以薄荷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3《圣惠》卷十七。
组成:桂枝半两,葛根半两,麻黄3分(去根 节),石膏1两,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 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微黄)。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2日,头痛壮热。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 5寸,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 汗,未汗再服。

桂附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附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附汤的功效与作用桂附汤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桂附汤的功效有哪些吗?吃桂附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肉桂3克附子9克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处方】黄柏(为引用)5分,知母5分,肉桂1钱,附子3钱。

【功能主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

阳气虚极,大寒之证,带久不止,下流白滑如涕。

【用法用量】方中黄柏,《卫生家宝》作“黄芩”。

【各家论述】《玉机微义》:此补阳气极虚,用黄柏等为引用,又升降阴阳药也。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处方】大附子2钱,肉桂2钱,川芎5钱,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当归1钱5分,木瓜1钱5分。

【功能主治】血受寒而脊痛筋挛急。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五【处方】官桂1钱,大附子1钱,防风1钱,黄芩1钱,川芎1钱,防己1钱,甘草1钱,玄参1钱。

【功能主治】柔痓。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熟,热服。

【摘录】《玉案》卷二【处方】交趾桂1两(去粗皮),绵附子1枚(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汗不止,及体虚失血。

阳虚血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温服。

【摘录】《得效》卷八【处方】附子(生,去皮脐)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茯苓1两,桃仁(去皮尖,面炒)1两。

【功能主治】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疼连胻骨酸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4钱,水3盏,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四【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萆薢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

桂枝加附子汤方剂配方桂枝加附子汤【方剂名】桂枝加附子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克),大枣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扶阳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伤寒表阳虚弱,恶风发热,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盗汗、慢性鼻炎、疼痛、室性早搏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盗汗(个案):患者证系心阳不足,卫气虚弱一以本方加枣仁、五味子治疗。

3剂后复诊,盗汗显减,再进3剂原方,盗汗止,心悸除,食欲增进:瞩其按上方为丸,连服2周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盗汗一直未发。

(《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1期)2.慢性鼻炎: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120例。

中药治疗前4日停用西医抗组胺药和鼻喷雾剂。

1个疗程为15日,治疗2个疗程:与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联合鼻甲封闭治疗120例对照。

1个疗程为5次。

显效标准:单纯性鼻炎: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肥厚性鼻炎:鼻塞消失,鼻甲明显缩小。

结果:显效6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

(《陕西中医》2013年第2期)3.疼痛:以本方加减合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性疼痛30例,与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芬必得治疗30例对照。

2组均予控制血糖:1个疗程均为2周,观察2个疗程。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的疼痛强度变化。

疗效评定以疼痛程度减轻2度以上即为显效。

结果: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

(《河北中医》2008年第5期)4.室性早搏(个案):本方加味治疗:患者证属阳虚自汗。

予以本方。

三诊,患者自觉冷汗止,身体轻松,自行再服原方4剂,心悸消失。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新中医》2002年第5期)5.更年期综合征:以本方加减治疗52例,与更年安片治疗42例对照。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桂附丸9方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桂附丸9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桂附丸桂附丸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9种“桂附丸”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医学启源》卷中。

组成:川乌头3两(炮,去皮脐),附子3两,干姜2两(炮),赤石脂2两,桂2两,蜀椒(去目,微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风邪冷气,入乘心络,或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甚则经久不愈。

用法:每服30丸,温水送下。

觉至痛处即止。

若不止,加至50丸,以知为度。

若早服无所觉,至午后再服20丸。

若久心痛,每服30丸至50丸,尽1剂,终身不发。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三。

组成:破故纸2两(炒),附子(炮)1两,肉桂1两。

制法:酒糊为丸。

功效:五种腰痛。

用法: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来源:《三因》卷十四。

组成:桂心1两,附子(炮裂,米醋中浸,再炮淬3-5次,去皮尖)1两,厚朴(姜制)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木香1分,乳香2钱(别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气漏、冷漏诸疮。

用法:每服20-30丸,空腹米饮送下。

来源:《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方》。

组成:香附子5钱,厚朴5钱,陈皮5钱,甘草5钱,苍术5钱,桂心5钱,三棱5钱,阿魏(别研)5钱,肉豆蔻1个(煨)。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龙眼大。

用法:每服1丸,生姜1块,切开作孔,安药在内,合定湿纸裹煨,候熟,盐汤嚼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

组成: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半两,茴香子(炒)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虚劳下元久冷,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每服20丸,空心盐汤送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组成: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粗皮)1两,陈曲(炒黄)1两,干姜(炮)1两,麦芽(炒)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干)1两半,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半,乌梅肉(炒)1两半。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

@所有人,最好用的《方剂学》高清版思维导图来啦!-清热剂《方剂学》
《方剂学》是沟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和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学好方剂学就能为学好中医各科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方剂学》是'博采众方',学好不同医家学派医方及其学术思想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各家辨证、立法、遣药、组方的基础,是正确进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前提。

借助思维导图这种高效学习方式能帮助更好地理清《中医内科学》病症方药!
以下的学习干货快快收下吧!
无论医学生用于预习,复习,背诵还是临床医生用于理论回顾都会更加高效
《方剂学》最后一期会有学科大纲的汇总哦!
清热剂-总纲
清气血分热
清脏腑热
清热解毒、清虚热
END!
如果觉得对学习有帮助的话,我们下期再见啦!
《方剂学》。

香桂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香桂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香桂散5方1《马培之医案》
组成:生附子2钱,麝香2分,川乌2钱,细辛2
钱,木香2钱,炙没药2钱,肉桂2钱,草乌2
钱,丁香2钱,樟冰2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湿气,筋骨疼痛。

用法:掺膏药上贴之,随症听用。

2《博济》卷四。

组成:当归1分,川芎1分,官桂(去皮)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分作3服。

功能主治:胞寒腹痛。

用法:每服酒1盏,煎3-5沸,更入童便少许,同
煎至7分温服,甚者不过2服必愈。

3《朱氏集验方》卷十。

组成:当归、肉桂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刺,心腹疼痛。

用法:每服2钱,水1盏,入醋少许,煎7分,空
心热服。

4《古今医鉴》卷十二。

组成:香白芷3钱,肉桂3钱,麝香3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坐产涩滞,心腹大痛,死胎不能下
者。

用法:童便酒调下,即产。

5《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济生》。

组成:麝香半钱(别研),官桂3钱(为末)。

炮制:上为末,只作1服。

用法:温酒调服。

须臾,如手推下。

附子理中汤10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附子理中汤10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8《镐京直指》。
组成:西潞党3钱,熟附子1钱5分,炮姜1钱,煨 肉果1钱,江西术2钱(炒),白茯苓3钱,炙甘 草8分。 功能主治:脾脏虚寒,下利清谷,六脉细弱,舌 白无滑。
9《良朋汇集》卷二。
组成:大附子(麦面包煨,去皮脐)、人参、白 术、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各等分,甘 草(炙)减半。 功能主治:阴寒身战而重,语言声轻,气短,目 睛口鼻出冷气,水浆不入者。
3《医学传灯》卷上。
组成: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肉桂、附子、 黄耆。 功能主治:先有房事,胃气衰微,口食寒物,鼻 吸冷气,中宫不能担当,寒邪直入少阴肾脏,腹 痛唇青,四肢厥冷,脉来沉微,一息三至。
4《三因》卷二。
组成: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 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炮制:上锉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腹痛食少,泄利呕逆,口 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乱脏毒,阴斑瘴毒, 喉肿疮疡,口舌生疮,脉沉迟或沉细;并治阴盛 格阳,发热烦躁。 用法:每服4大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 服,不拘时候。口噤则斡开灌之。
1《口齿类要》。
组成: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 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 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用法:水煎服。
2《寿世保元》卷三。
组成:白术1钱5分,干姜8分,人参2钱,白茯 苓(去皮)3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8 分,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熟附子8分, 甘草(炙)8分。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泄泻,肚腹疼痛,四肢厥冷。 用法:加生子(炮,去脐)、干姜、吴茱萸( 炮)、官桂、人参、当归、陈皮、厚朴(姜 炒)、白术(去芦)、甘草(炙)。 炮制:上锉。 功能主治:中寒厥倒。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杏仁 15 苍术 15 法半夏 20 石菖蒲 20 砂仁 15 陈皮 15 浙贝 15 炙甘草 5 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黄某某男 74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9 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75 白晒参 10 阿胶 20 路党参 30 白术 15 黄芪 50 肉苁蓉20 炙甘草 5 杭巴戟 20 砂仁 15 枸杞 20 生姜 60 菟丝子 20 木蝴蝶 20 炒麦芽 20郑某某男 73 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60 法半夏 20 硃茯神 15 白术 15 陈皮 15 炙甘草 5 胆南星 15 明天麻 15 生姜 50 石菖蒲15 南山楂 20许某某男 62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1 年余)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90 桂枝尖 25 杜仲 20 白术15 茯苓 20 炙甘草 10 砂仁 15 木瓜 20 生姜 60 地肤子 15 淫羊藿 25 干姜 30徐某女 52 岁成都西医诊断:荨麻疹。

复诊(已连续复诊 3 次)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 20 小茴香 20 苍耳子 15 炙甘草 5 苍术 15 青皮 15 硃茯神 15 法半夏 20 香白芷 15 南山楂 20 地肤子 15 蛇床子 15 生姜 20雷某女 43 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 4 次)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附子膏7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附子膏7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附子膏7方1《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组成:附子(生,去皮脐,为末)2两,猪脂4两。

炮制:先炼猪脂,去滓,入附子末拌匀,酒少许调如膏。

功能主治:腕折伤损。

用法:摊伤处,每日1易。

2《鸡峰》卷二十一。

组成:生附子(大者)1枚,生乌头1个。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疼,腮亦肿痛。

用法:以酽醋调成膏,只作1剂涂。

3《圣惠》卷四十五。

组成:附子2两(去皮脐),吴茱萸1两,川椒1两(去目),白芷2两,前胡1两(去芦头),芎䓖2两,白术1两,桂心1两,当归2两,细辛1两,汉防己1两。

炮制:上锉细。

用绵裹,以醋2升,渍一宿,以猪脂三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盛瓷盒中。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疼痛,及缓弱无力。

用法:每取摩所患处。

4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组成:生附子1颗。

功能主治:蜈蚣咬痛。

用法:上以头醋磨涂之。

5《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组成:附子(炮)3两,天雄(炮)3两,乌头(炮)3两,防风2两(1方无防风)。

功能主治:白癜风。

用法:上切,以猪膏3升合煎之。

先服商陆散,白癜上以膏敷之。

6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组成: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甜瓜子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上和捣令熟,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每日1换。

7《圣惠》卷六十五。

组成:附子1枚(别捣为末),鲫鱼1枚(长5寸),乱发如鸡子大,猪脂4两。

功能主治:一切疥癣、恶疮不愈。

用法:先以猪脂煎鱼、乱发令消,滤去滓,入附子末,熟搅成膏,旋取涂之。

中医十大类方——桂枝加附子汤

中医十大类方——桂枝加附子汤

中医十大类方——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桂枝三两(15g)芍药三两(15g)生姜三两(15g)甘草三两(15g)大枣十二枚(20g)附子一枚(10g)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将息如桂枝汤。

桂枝汤证属于表虚证,若虚的程度更为严重,出现汗出不止,皮肤湿冷,或非但表虚,而且里寒,即体内的阳气亦不足,出现恶寒、手足拘挛疼痛、舌淡、脉迟的时候,仅用桂枝汤原方便不行了,须加附子。

这便成了《伤寒论》的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规定:“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附子是中医常用的温阳散寒镇痛药,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强心、升高血压、调节微循环、调节体温、调节胃肠功能及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多用于虚寒性的病症(请参见附子类方)。

附子有毒性,药量一般在15g以内,若用大量时,必须配合干姜或生姜,以及久煎1~2小时以减轻毒性。

桂枝加附子汤证如下:1.桂枝汤证见冷汗、皮肤湿冷、过汗、脉弱浮大、舌质淡诸证者;2.桂枝汤证伴见关节疼痛较剧、四肢拘挛者;3.寒疝、腹痛、体痛、手足冷等见脉沉迟、舌质淡者。

以上诸证,属于表虚寒证。

这里要着重就“虚寒”作一说明。

虚是指全身功能衰弱或局部的机体调节功能失调,或自汗、多汗,或大便溏泻、滑泄不禁、漏下不收等。

这在前面已作介绍。

寒与热相对,反映机体反应状态的性质。

寒是指机体的热量不足,生理功能与代谢率低下,患者出现畏寒怯冷、小便清长等证;热指机体的热量过剩,生理功能与新陈代谢亢进,患者出现畏热喜冷、面红气粗、小便黄赤等证。

虚证与寒证在临床上常可并见,称虚寒证,是体内阳气不足的结果。

桂枝加附子汤证便是这种表虚寒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多见于老人体虚感冒时,或素体阳虚感冒的多汗肢冷。

郭氏曾治疗1例慢性肾盂肾炎的入院患者,因感冒头痛、全身不适、喷嚏、清涕,用参苏饮1剂,指望先解其表,后治其里,不料是夜大汗淋漓、心慌气怯、脉微肢厥,乃以桂枝加附子汤急煎顿服而缓解,其感冒也因之而愈[1]。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方剂树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方剂树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方剂树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方剂树 (1)1.原方 (3)1.1.组成:桂(去粗皮)1分,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丁香半分,吴茱萸(汤淘3遍,焙干,炒)半分。

(3)1.2.功效:阴毒伤寒。

(3)1.3.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3)2.吴茱萸丸 (3)2.1.加:草豆蔻、桃仁、木香 (3)2.2.组成:吴茱萸(炒)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草豆蔻(去皮)2两,桂(去粗皮)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4两,丁香3分,木香半两。

(3)2.3.功效:心藏积冷,疼痛久不愈。

(3)2.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3)3.附子丸 (3)3.1.加:草豆蔻、木香、桃仁 (3)3.2.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草豆蔻(去皮)2两,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丁香3分,木香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3两。

(4)3.3.功效:积冷痃气,口吐清水,面色萎黄。

(4)3.4.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4)4.大补益摩膏 (4)4.1.加:木香、零陵香、沉香、干姜、舶上硫黄、白矾、麝香、腻粉 (4)4.2.组成:木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附子(炮裂)1两,沉香1两,吴茱萸1两,干姜(炮)1两,舶上硫黄(研)1两,桂(去粗皮)1两,白矾(烧灰,研)1两,麝香(研)1分,腻粉(研)1分。

(4)4.3.功效:五劳七伤,腰膝疼痛,鬓发早白,面色萎黄,水脏久冷,疝气下坠,耳聋眼暗,痔漏肠风;女人子脏久冷,头鬓疏薄,面生皯黯,风劳血气,产后诸疾,赤白带下。

(4)4.4.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4)5.煮朴丸 (4)5.1.加:茴香、台椒、白艾、厚朴、良姜、神曲、胡椒、肉豆蔻、麦芽、舶上茴香、川白姜、厚朴、半夏曲 (4)5.2.组成:吴茱萸(汤泡7次)2两,茴香(淘去沙,炒)2两,台椒(炒出汗)2两,白艾3两(炒),附子5两(生,去皮脐),厚朴4两(去粗皮,姜制),良姜(炒)1两半,神曲(炒)1两半,胡椒1两半,丁香(不见火)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1两半,麦芽(炒)1两半,上用酒2大碗、醋2大碗、姜汁2大碗煮,候干取出,焙燥,入后药:舶上茴香(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锉,炒黄色)2两,川白姜4两(用甘草2两,锉半寸许,水2碗,同煮水尽,去甘草,将姜切、焙),厚朴4两(去皮,锉,用生姜4两细切,水2碗同煮,水尽去姜),半夏曲1两(炒)。

桂术汤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桂术汤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桂术汤5方
1《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组成:肉桂、人参、茯苓、甘草、陈皮、五味、
白术(土炒)、香附(酒炒)、苍术(泔水
浸)、罂粟壳、杜仲、补骨脂(盐水炒)。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脾胃气虚,或大肠虚寒遗
粪,或白色兼沫水下者。

2《辨证录》卷一。

组成:白术5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冬月伤寒,1-2日即自汗出,咽痛,吐
利交作,肾经有寒者。

用法:水煎服。

3《直指》卷七。

组成:辣桂3两,白术2两,麻黄(去节)2两,
细辛(去苗)2两,甘草(炒)2两,枳壳(制)
1两半,干姜(炮)1两半。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水饮气分证。

气为饮隔,痞满腹鸣,
骨痛冷痹。

用法:每服3钱,水煎服。

4《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组成:桂(去粗皮)1两,白术3分,人参3分,
附子(炮裂,去脐皮)3分,防风(去叉)半
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柔痉,手足厥冷,筋急,汗不
止。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
服,1日2次。

5《三因》卷十。

组成:桂心1两,白术1两,枳实(麸炒,去瓤)
半两,京豉半两,干葛半两,杏仁半两,甘草半
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酒疸因下后,久久为黑疸,目青面
黑,心中如啖韭齑状,大便正黑,皮肤不仁,其
脉微而数。

用法: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食前
服。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减法方剂树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减法方剂树

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减法方剂树桂附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七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4)1.1.组成:桂(去粗皮)1分,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丁香半分,吴茱萸(汤淘3遍,焙干,炒)半分。

(4)1.2.功效:阴毒伤寒。

(4)1.3.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4)2.吴茱萸汤 (4)2.1.减:附子、丁香 (4)2.2.组成:吴茱萸5合,桂1两。

(4)2.3.功效:卒心痛。

(4)2.4.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4)3.吴茱萸汤 (4)3.1.减:附子、丁香 (4)3.2.组成:吴茱萸(汤浸3次,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4)3.3.功效:风毒脚气。

(4)3.4.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4)4.煨姜丸 (4)4.1.减:桂、吴茱萸 (4)4.2.组成:附子(大者)2枚(刀刻作一小口,入硇砂3分,面裹煨,面熟去面),丁香半两。

(4)4.3.功效:胃心痛,吐清水,上吐下泻及一切冷痰。

(5)4.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5)5.济急散 (5)5.1.减:桂、吴茱萸 (5)5.2.组成:附子1枚(切下盖,取出肉,纳丁香在内),丁香49枚。

(5)5.3.功效:脾胃虚寒,痰饮留滞,呕吐不止。

(5)5.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5)6.桂心散 (5)6.1.减:附子、丁香 (5)6.2.组成:吴茱萸5合,桂1两。

(5)6.3.功效:猝心痛。

膀胱冷气,往来冲心腹痛。

(5)6.4.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57.附子丸 (5)7.1.减:桂、吴茱萸 (5)7.2.组成:附子(大者,生,去皮脐,切破,生姜汁煮透,焙)1两,丁香半两。

57.3.功效:膈气噎壅,不思饮食。

(5)7.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5)8.附桂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 (5)8.1.减:丁香、吴茱萸 (6)8.2.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组成:桂(去粗皮)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 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1两,甘草(炙)1 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目四肢疼痛,恶寒,干 呕。伤寒8-9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 转侧,不呕不吐,脉浮虚而涩。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 碎),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8分,去滓,食 前温服。以热粥投之,取汗。
7《圣济总录》卷四十裂,去皮 脐)半两,当归(切,炒)半两,槟榔半两,赤 茯苓(去黑皮)3分,防风(去叉)3分,柏子 仁(研)3分,细辛(去苗叶)3分,白术3分, 芎藭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
炮制:除柏子仁,锉如麻豆大,拌匀。 功能主治:肝着,肝气虚寒,邪着胸中,实塞不 快,气血留滞,胸上欲蹈之者。疹筋,肝虚生 寒,脉数筋急,腹胁妨闷,筋见于外。两胁下 满,不得太息,四肢厥逆,心腹痛。
注意事项:避风。
10《玉案》卷二。
组成:桂枝1两,附子3钱,青皮4钱,甘草4钱, 柴胡4钱。
功能主治:厥阴症,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 者。
用法:每服加生姜3片,作3次服。
桂附汤10方
1《兰室秘藏》卷中。
组成:黄柏(为引用)5分,知母5分,肉桂1 钱,附子3钱。 功能主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阳气虚极,大 寒之证,带久不止,下流白滑如涕。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 去滓,食远热服。
4《得效》卷八。
组成:交趾桂1两(去粗皮),绵附子1枚(炮, 去皮脐)。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汗不止,及体虚失血。阳虚血弱。 用法: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 枚,水煎,食前温服。
5《三因》卷四。
组成:附子(生,去皮脐)1两,桂心1两,干 姜(炮)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茯苓1 两,桃仁(去皮尖,面炒)1两。 功能主治: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 汗,腰疼连胻骨痠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 弦者。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3盏,煎7分, 去滓,食前服。
6《圣济总录》卷一五○。
组成: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 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茯神(去 木)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 两,萆薢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 药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 羌活(去芦头)1两。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不随,或冷或 痹。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 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温服,空腹、食前 各1次。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 枚,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注意事项:忌生冷、油腻。
8《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组成:桂(去粗皮)1分,附子(去皮脐,生用) 半两,丁香半分,吴茱萸(汤淘3遍,焙干, 炒)半分。
炮制: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
用法: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 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2《玉案》卷五。
组成:大附子2钱,肉桂2钱,川芎5钱,白芍1钱 5分,生地1钱5分,当归1钱5分,木瓜1钱5分。 功能主治:血受寒而脊痛筋挛急。 用法:水煎,温服。
3《玉案》卷二。
组成:官桂1钱,大附子1钱,防风1钱,黄芩1钱, 川芎1钱,防己1钱,甘草1钱,玄参1钱。 功能主治:柔痓。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熟,热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