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82页PPT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
汇报人: 202X-12-24
目 录
•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标准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01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
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和特点
重组蛋白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 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蛋 白质药物,具有高纯度、高生物 活性等特点。
细胞治疗药物 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在体外培养 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具有个体差异大、 技术复杂等特点。
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特异性识 别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 高特异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
基因治疗药物 将外源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内,以 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达到治疗 目的,具有长期疗效和治愈潜力 。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批次间可能存在 差异,导致不同批次药物的质量和疗 效不一致。
安全性问题
生物技术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免 疫反应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 成威胁。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稳定性研究
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储存研究等手段,评 估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流程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 稳定表达细胞系。
细胞培养与扩增
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细胞,生 产目的蛋白或细胞。
分离纯化
采用各种分离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去除 杂质,获得高纯度药物。
质量控制与检验
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 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汇报人: 202X-12-24
目 录
•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标准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01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
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和特点
重组蛋白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 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蛋 白质药物,具有高纯度、高生物 活性等特点。
细胞治疗药物 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在体外培养 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具有个体差异大、 技术复杂等特点。
单克隆抗体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特异性识 别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 高特异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
基因治疗药物 将外源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内,以 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达到治疗 目的,具有长期疗效和治愈潜力 。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批次间可能存在 差异,导致不同批次药物的质量和疗 效不一致。
安全性问题
生物技术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免 疫反应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 成威胁。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建立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稳定性研究
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储存研究等手段,评 估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流程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 稳定表达细胞系。
细胞培养与扩增
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细胞,生 产目的蛋白或细胞。
分离纯化
采用各种分离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去除 杂质,获得高纯度药物。
质量控制与检验
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 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

2、分类 {
重组DNA药物 重组蛋白质药物
1、重组蛋白质或重组多肽药物包括: 细胞因子类:rIFN、IL-2、EPO等; 抗细胞素治疗:CD4可溶性受体等; 重组溶血栓类:rSK、rSAK等;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剂; 重组疫苗和菌苗制剂。
2、重组DNA药物包括:
寡核苷酸药物:反义核酸等;
基因药物:腺病毒-IL-2、腺相关病毒-凝
血Ⅸ因子;腺病毒- P53
细胞治疗制剂: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DNA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爱滋病的核
酸疫苗等。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完成和遗传病基因的不断发现,对医药领域 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重组胰岛素上 市以来,全世界约有60余种重组产品开发成功, 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 反义核苷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DNA疫苗。 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 家“863”高技术项目支持下,先后建立一系列 基因重组制品质量标准和质控方法,共完成国 家一类、二类新药20余种产品的质量标准研究。质药物的比活性测定的意义
1、比活性:每毫克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单位。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能常规测定,而它的改变 (如二硫键的错误配对)可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 性,从而影响药效,比活性可以反映此种情况。 3、比活性可反映产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情况,可比较 不同表达体系、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同一产品时的质 量情况。 4、比活性是重组蛋白质药物不同于化学药的一项重 要指标,也是进行成品分装的重要定量依据。
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具体内容
一、生物学活性测定和比活性 二、蛋白质纯度检查 三、蛋白质含量测定 四、蛋白质药物理化性质的鉴定 五、蛋白质的二硫键分析 六、对糖蛋白的特殊要求 七、残余杂质检查 八、安全性及其他检测项目 九、生物技术药物待测样品保存
生物工程制药之质量与控制.ppt

》BP与《英国副药典》BPC British pharmacopiea The british pharmaceutical codex BP首版于1894年,自1953年每5年修订一次。BP (2008年)收载3100种药品,分5卷: Ⅰ-Ⅱ卷:原料药 Ⅲ卷:制剂及血液制品、免疫制品、放射性药品、 外科用材料 Ⅳ卷:红外光谱、附录、增补篇和索引 Ⅴ卷:兽药
(2)有限代次生产 (3)连续培养过程
测定被表达基因的完整性、长期培养后宿主细胞的完 整性;确定最高细胞倍增或传代代次。
生物药物质量管理与控制
2.3纯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要求:去除微量DNA核酸、糖类、残 余宿主蛋白、纯化过程可能带入的有害化学物质 (如色谱填料是否符合ISO 9001)、热原等。 2.4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1)生物学效价测定 通过细胞培养等体外效价误差大,必须有对照品。 (2)蛋白质纯度检查 HPLC和非还原SDS-PAGE两种方法测定,至少达 到95%
生物药物质量管理与控制
附录:制剂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 验、物理常数测定、试剂配制法、分光光度法、 化学分析法、色谱方法、氧瓶燃烧法、乙醇测定 法、电位滴定法、氮测定法、放射性药品检定法、 试剂、指示剂、缓冲液和滴定液等配制法、生物 测定法和生物测定统计法等。 1.2部颁药品标准 收载中国药典未收入,但常用的药品和制剂。 新批准的药物符合其标准并经过2年试行期后,方 可转为部颁标准。 美英则是编副药典,来补充国家药典的不足。
三、生物药物的管理 1969年WHO推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将其作为药品和生物制品进行国际贸易的 必备条件。 1982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起草我国的GMP; 1985年作为行业GMP标准颁布; 1985年7月1日,我国颁布药品管理法,规定自1988 年开始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度; 1998年,我国未取得GMP认证企业,不予受理生产 新药申请,不批准药品的仿制、新药技术的转让 和进口药物的分装,对未取得GMP认证的新企业 不发给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2)有限代次生产 (3)连续培养过程
测定被表达基因的完整性、长期培养后宿主细胞的完 整性;确定最高细胞倍增或传代代次。
生物药物质量管理与控制
2.3纯化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要求:去除微量DNA核酸、糖类、残 余宿主蛋白、纯化过程可能带入的有害化学物质 (如色谱填料是否符合ISO 9001)、热原等。 2.4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1)生物学效价测定 通过细胞培养等体外效价误差大,必须有对照品。 (2)蛋白质纯度检查 HPLC和非还原SDS-PAGE两种方法测定,至少达 到95%
生物药物质量管理与控制
附录:制剂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 验、物理常数测定、试剂配制法、分光光度法、 化学分析法、色谱方法、氧瓶燃烧法、乙醇测定 法、电位滴定法、氮测定法、放射性药品检定法、 试剂、指示剂、缓冲液和滴定液等配制法、生物 测定法和生物测定统计法等。 1.2部颁药品标准 收载中国药典未收入,但常用的药品和制剂。 新批准的药物符合其标准并经过2年试行期后,方 可转为部颁标准。 美英则是编副药典,来补充国家药典的不足。
三、生物药物的管理 1969年WHO推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将其作为药品和生物制品进行国际贸易的 必备条件。 1982年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起草我国的GMP; 1985年作为行业GMP标准颁布; 1985年7月1日,我国颁布药品管理法,规定自1988 年开始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度; 1998年,我国未取得GMP认证企业,不予受理生产 新药申请,不批准药品的仿制、新药技术的转让 和进口药物的分装,对未取得GMP认证的新企业 不发给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第二章 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1)ppt课件

典 中
谱法、TLC、GC、HPLC
的 通
一般鉴别试验:常见无机离子和有机酸盐
用 方 法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氯化物检查法、SO42-、
S2-、Se、F、Fe、重金属等检查法
有关物理常数测定、试剂配制法等.
2021/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 “ChP”
1.9个版次 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1/4/19
特殊杂质检查 :指从生产过 程中引入或原 料中带入的对 人体健康有潜 在影响的杂质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截止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不良反应监 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引 起的不良反应病历报告共272例,以过敏反 应和输液反应为主,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有过 敏性休克和呼吸困难40例。
一个有科学依据、切合实际的药品质量的控制涉 及药物的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以及检验等诸多环 节, 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的密切配合,我国陆续公布了 以下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法令文件。
2021/4/19
5G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GC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企业 标准
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 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局颁标准或局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部颁标准或部标准)
2021/4/19
药典主要内容
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 凡例是解释和执行药典必须了解和遵循的法则。
解释和说明《中国药典》概念,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 供指导原则。将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 题加以规定,避免全书中重复说明。其内容同样具有 法定约束力。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

中可能存在的抗原性物质,如宿主细胞、亚细胞组分及培 养基成份等。患者反复接受大剂量的这类制品时,应密切 监测由这些抗原可能产生的抗体或变态反应。 (7)异常毒性试验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关于基因工程药物的检测要点小结
1 生物学活性测定 效价测定:采用标准品或参考品,体
内或细胞活性; 比活性 :单位质量的活性
纯化制备过程中,缓冲液的原料和组成必须认真
挑选,以确保它们不含任何无益的或者有毒物质
进入纯化工艺过程中。在发酵或细胞培养产物中
常常会有许多杂质包括微量DNA、残留生长因
子、残留内毒素、可能的病毒污染以及来自培养
基的其他蛋白杂质等。在设计纯化工艺相关工艺
路线时,需监测去除这些杂质的能力并进行验
证。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纯化方法中的色谱柱层析常用到许多化学试剂, 在静止相或者流动相进行分离,这些化学试剂在 最终产品中成为杂质,必须确证除去可能有害的 化学试剂。另外某些可能影响活性蛋白抗原性的 化学试剂也必须进行监测控制。
针对重组蛋白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玻 璃器皿必须经过5%NaOH浸泡24h后,用注射水 冲洗,并180℃干热3h,去除热原质,5天内使 用。分离过程中使用的注射用水需高压灭菌,柱 层析配置溶液用水一律使用超纯水。所配制溶液 经高压灭菌后需4℃保存,有效期7天。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2 蛋白质性质鉴定 鉴别实验 特异鉴别-Western blot
非特异鉴别-HPLC保留时间
蛋白含量测定:Lowry法居多; 纯度检测:两种方法
HPLC法:280nm检测,主峰不低于95% 非还原SDS-PAGE:加样量>10ug, 考染,纯度>95%. 分子量:两种方法 质谱法:理论分子量 还原SDS-PAGE:加样量>1 ug ,相对分子量,10%误 差 等电点:等电聚焦法(水平电泳),批与批间一致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关于基因工程药物的检测要点小结
1 生物学活性测定 效价测定:采用标准品或参考品,体
内或细胞活性; 比活性 :单位质量的活性
纯化制备过程中,缓冲液的原料和组成必须认真
挑选,以确保它们不含任何无益的或者有毒物质
进入纯化工艺过程中。在发酵或细胞培养产物中
常常会有许多杂质包括微量DNA、残留生长因
子、残留内毒素、可能的病毒污染以及来自培养
基的其他蛋白杂质等。在设计纯化工艺相关工艺
路线时,需监测去除这些杂质的能力并进行验
证。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纯化方法中的色谱柱层析常用到许多化学试剂, 在静止相或者流动相进行分离,这些化学试剂在 最终产品中成为杂质,必须确证除去可能有害的 化学试剂。另外某些可能影响活性蛋白抗原性的 化学试剂也必须进行监测控制。
针对重组蛋白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玻 璃器皿必须经过5%NaOH浸泡24h后,用注射水 冲洗,并180℃干热3h,去除热原质,5天内使 用。分离过程中使用的注射用水需高压灭菌,柱 层析配置溶液用水一律使用超纯水。所配制溶液 经高压灭菌后需4℃保存,有效期7天。
生物技术制药精品课程
2 蛋白质性质鉴定 鉴别实验 特异鉴别-Western blot
非特异鉴别-HPLC保留时间
蛋白含量测定:Lowry法居多; 纯度检测:两种方法
HPLC法:280nm检测,主峰不低于95% 非还原SDS-PAGE:加样量>10ug, 考染,纯度>95%. 分子量:两种方法 质谱法:理论分子量 还原SDS-PAGE:加样量>1 ug ,相对分子量,10%误 差 等电点:等电聚焦法(水平电泳),批与批间一致
ICH生物技术生物药品的质量要求PPT课件

有重组蛋白编码序列突变造成的蛋白质结构变化, 核酸分析可用于验证
表达构建体的编码序列和物理状态。因次,用核酸分析和蛋白质分析才能
保证最终产品的氨基酸序列。
精选ppt2021最新
14
细胞的表达构建体分析(Q5B)
3.用以制备主细胞库(MCB)的表达构建体和细胞克隆
对于目的基因:弄清来源,克隆经过 对于表达载体:提供表达载体名称、结构和遗 传特性,说明载体组成各部分的来源和功能,如 复制子和启动子来源,抗生素抗性标志物,构建 中所用位点的酶切图谱 对于宿主细胞:要提供细胞株名称、来源、传 代历史、检定结果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等。
精选ppt2021最新
9
病毒安全性评价 (Q5A)
要对细胞基质原材料进行全面定性和筛查,以明确存在哪些病毒 污染物。
通过确定污染物的人向性,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
制定测试外源病毒的计划。
为获得最佳病毒清除效果,对病毒清除或灭活研究应进行仔细设 计,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病毒灭活或消除方法.
7
ICH对生物技术/生物制品质量要求的文件
ICH对生物技术/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除了应符合 ICH有关文件外,在质量部分,重点提出了6个文件: ICH Q5A、Q5B、Q5C、Q5D、Q5E 和 Q6B。
精选ppt2021最新
8
ICH对生物技术/生物制品质量要求的文件
病毒安全性评价 (Q5A) 细胞的表达构建体分析(Q5B) 生物制品稳定性试验(Q5C) 细胞基质的来源和鉴定(Q5D) 生产工艺改变产品的可比性(Q5E) 标准规格 (Q6B)
△
▲
○
△
△
△
○
X
XX
△
X
XX
药品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制剂过程质量控制
01
02
03
工艺流程控制
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对关键工艺参数 进行严格监控和记录。
生产环境控制
保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洁 净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 行清洁和维护,防止污染 和交叉污染。
批次管理
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标 识、记录和追溯,确保产 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一致 性。
包装材料质量控制
药品上市后监管是指药品上市后,对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测和管 理的过程。
药品上市后监管的目 的
药品上市后监管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 解决药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用药安 全和合法权益。通过持续监测和管理 ,可以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安 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 预警,防止问题扩大和蔓延。
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方 式
不合格的药品可能导致治疗无效、病 情恶化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给患者 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药品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 重要手段,也是药品监管的重要内容。
因此,加强药品质量控制对于保障人 民用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药品质量控制体系
该体系包括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和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涉及到药品的研发、生产、储存、运输 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质量控制是对药品进行检验和测 试的过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 合规定要求。
药品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药品质 量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措施的 总称。
质量保证是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规 定要求的重要手段,包括对供应 商的管理、对设备的维护以及对 环境的控制等方面。
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质量进行 全面评估和监控的过程,通过对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 药品的质量安全可靠。
药品质量控制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及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始终符合规定的要求。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 (2)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内容
1、目标产品的均一性 2、建立目标产品生物学活性或免疫学效价测定方法 3、研究建立目标产品的免疫学活性的测定方法及质控
标准 4、研究建立国家标准品或参考品 5、建立目标产品生产相关杂质的限量分析方法和标准 6、制定出保证上述生物技术产品临床安全、有效、与
WHO标准相一致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化的检定方法
2
缺点
使用同位素
不适合
检出大量未增殖 检出未增
浮游细胞 细胞,处理时费力 殖活细胞
第31页,共81页。
生物学活性测定分析方法
1、用能诱导50%最大反应的待测样品最高稀释度作 为参考效价(或滴度),或以此稀释度中所含样品的 量为1单位,即以此稀释度的倒数为待测样品所含的单位数。
2、比较已知浓度或活性单位样品标准品和待测样 品的实验结果。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 控制 (2)
第1页,共81页。
概述
❖ 利用人体内的天然物质治疗人类的疾病或达到某种医学效 果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了DNA重组技术,这种新技术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体,近年来首先在医药领域获得了飞
速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2/3用于医药,生物技术新型药
❖ 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重组胰岛素上市以 来,全世界约有60余种重组产品开发成功,包括基 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反义核苷 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DNA疫苗。
❖ 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家
“863”高技术项目支持下,先后建立一系列基因 重组制品质量标准和质控方法,共完成国家一类、 二类新药20余种产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33页,共81页。
生物活性测定标准范围确定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

效价测定一般原则
1、国际通用方法; 2、测定结果须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品
校 正,以国际单位表示。
2020/7/23
• 取兔离体动脉条剪成约1.5cm 长、2~3 mm 宽的螺旋环,悬挂于含10mL通氧的37℃台 氏液(取NaC1 8.0 g、KC1 0.2 g、CaCl 20.2g、NaH2PO40.05g、MgSO4·7H2O 0.1g、NaHCO3 1.0 g、Glucose 1.0g用蒸 馏水配成1 000 mL的溶液, 置于玻璃或塑料 瓶中,用1 mol·L-1 NaOH 溶液调pH 至7.4) 的麦氏浴槽中,加负荷1g,稳定1h,期间每 20min换1次台氏液: 连接多导记录仪,调 节灵敏度,记录血管的张力变化。
• 现行生物制品规程对宿主细胞DNA残留 量标准作了相应调整: 由小于100pg/剂量调整为小于10ng/剂 量。
• 宿主细胞DNA只作为一种细胞污染因素 不作为一种危险因素。
安全性及其他检测项目
• 无菌试验 • 热源试验 • 异常毒性试验 • 免疫原性检查 • 水分、装量、pH检测
生物技术药物待测样品保存
2020/7/23
残余杂质检测
2、残余杂质分类
a、外来污染物:微生物、热原、细胞 成分(蛋白质、DNA等)、培养基成分 、纯化步骤引入的成分(亲和柱中的抗 体、增溶用的SDS)等;
b、与产品相关的杂质:突变物、错误 裂解物,二硫化物异构体、二聚体和多 聚体;化学修饰形态(脱酰氨基或氧化 形式、其他降解产物)
验证中需测定的参数
• 1、专属性/特异性(selectivity/specificity) 是指当检测方法对测试样品中含有制品中 应有的其他化合物时,测定待测物的能力 。本参数用于鉴别试验、浓度或效力试验 和纯度试验的测定,以确定使用该检测方 法所测定的结果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制品的 鉴别、效价或纯度。特异性就象准确性一 样,一般用偏差或测定值与已知值之间的 错误率(%)来表示。
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文稿演示

[性状] 应白色粉末 白色粉末 符合规定
[鉴别] 应生成黑色↓ 生成黑色↓ 符合规定
[检查]
溶液颜色 A440≤0.07
A44=0 0.02 符合规定
炽灼残渣 ≤0.1%
0.03% 符合规定
[含量] ≥99.0% 99.8% 符合规定
结论 本品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
负责人 李力 复核人 罗红 检验人 张谦
原始记录
• 供试品名称、批号、数量、来源(送检或 抽检单位)、取样方法、包装情况、外观 性状、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到日期、 报告日期等逐一写清楚。在检验过程中应 将观察到的现象、 操作步骤、检验数据、 结果、结论、处理意见等完整书写,不得 涂改。
涂改方式:划一条细线,在右上角写 正确数字,并盖章签名。
例 9.6543 -8.1270
例 0.10310.1张0某32某
1.5272
1.5273
张检验记录(省略上半页:苯甲酸)
[性状] 白色粉末
符合规定
[鉴别] 样0.2g + 1滴NaoH T.S.→黑色↓
符合规定
[检查]溶液颜色 A440= 0.02 符合规定
砷盐 取本品2.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J 第一法),应符 合规定(0.0001%)。
含量测定(Assay) 药物在通过鉴别无
误、检查合格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3g,精密称定,加无水甲酸3ml溶解后,加冰醋 酸50ml,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 A),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 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16.52mg的C9H11N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依据
一、主要依照《重组DNA产品质量控制要 点》、《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国药典》 等要求进行。 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FDA 颁布的指南、ICH文件和《欧洲药典》。
检定标准、检定方法:准确可靠、切实可行; 保证产品安全、有效。
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的内容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1、来源:活的生物体(细菌或细胞); 2、结构:复杂(包括组成、空间结构); 3、生产:涉及生物材料和生物学过程(发
酵、细胞培养,分离纯化等), 有其固有的易变性。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 1、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GMP(硬件、软件) 2、最终目标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
2、重组DNA药物包括: ❖ 寡核苷酸药物:反义核酸等; ❖ 基因药物:腺病毒-IL-2、腺相关病毒-凝
血Ⅸ因子;腺病毒- P53 ❖ 细胞治疗制剂: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 DNA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爱滋病的核
酸疫苗等。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 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完成和遗传病基因的不断发现,对医药领域 产生了巨大影响。
概述
❖ 利用人体内的天然物质治疗人类的疾病或达到某 种医学效果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了DNA重组技术,这种 新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体,近年来首先在医 药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2/3用于 医药,生物技术新型药物和疫苗已有50多种产品 投放市场,400多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000多 种在临床前研究。
1、目标产品的均一性 2、建立目标产品生物学活性或免疫学效价测定方法 3、研究建立目标产品的免疫学活性的测定方法及质
控标准 4、研究建立国家标准品或参考品 5、建立目标产品生产相关杂质的限量分析方法和标
准 6、制定出保证上述生物技术产品临床安全、有效、
与WHO标准相一致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化的检定 方法
分布和效力测定; ❖ DNA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检测方法研究; ❖ 干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干细胞鉴定及
活力测定) 。
我国基因工程产品安全管理 法规和技术指南
《传代细胞系生产生物制品的规程》 《人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要点》 《预防用新生物制品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 《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 《人的体细胞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药理毒理检查指导原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重组药物—重组胰岛素上 市以来,全世界约有60余种重组产品开发成功, 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 反义核苷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DNA疫苗。
❖ 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 家“863”高技术项目支持下,先后建立一系列 基因重组制品质量标准和质控方法,共完成国 家一类、二类新药20余种产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重组产品质量控制上存在的难点
❖ 建立重组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 ❖ 理化测定标准品的稳定性; ❖ 人源化单抗中的人源化程度检测方法及标准研究; ❖ 重组人白蛋白等大剂量重组产品安全性评价问题; ❖ 反义核酸药物理化特性测定和效力测定,即如何评
价反义核酸的体内及体外活力; ❖ 基因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反转录病毒、生物
❖ 据报道,国外6500万人接受重组乙肝疫苗、100 万人接受t-PA治疗,超过50万人使用EPO,每天 约有1000万人接受重组人胰岛素的治疗。
❖ 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和管理按生物制品的 要求进行,不仅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实施有 效控制,而且特别重视对生产工艺的全过 程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包括对每个生产步 骤的验证、质量检定(QC)、质量保证 部(QA)对生产和质量检定的全过程进 行严格的管理。
效价测定一般原则
1、国际通用方法; 2、测定结果须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品
校 正,以国际单位表示。
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分类
1)体外细胞培养测定法
a、促进细胞生长作用(G-CSF:NFS-60) b、抑制细胞生长作用 (TNF:L929) c、间接保护细胞作用 (IFN:VISH;VSV) 2)离体动物器官测定法 采用家兔主动脉条测定重组脑利钠肽生物 活性。 3)体内测定法 4)生化酶促反应测定法 5)免疫学活性测定法
❖ 取兔离体动脉条剪成约1.5cm 长、2~3 mm 宽的螺旋环,悬挂于含10mL通氧的37℃台 氏液(取NaC1 8.0 g、KC1 0.2 g、CaCl 20.2g、NaH2PO40.05g、MgSO4·7H2O 0.1g、NaHCO3 1.0 g、Glucose 1.0g用蒸 馏水配成1 000 mL的溶液, 置于玻璃或塑料 瓶中,用1 mol·L-1 NaOH 溶液调pH 至7.4) 的麦氏浴槽中,加负荷1g,稳定1h,期间每 20min换1次台氏液: 连接多导记录仪,调节灵敏度,记录血管的张力变化。
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具体内容
一、生物学活性测定和比活性 二、蛋白质纯度检查 三、蛋白质含量测定 四、蛋白质药物理化性质的鉴定 五、蛋白质的二硫键分析 六、对糖蛋白的特殊要求 七、残余杂质检查 八、安全性及其他检测项目 九、生物技术药物待测样品保存
一、生物学活性测定和比活性
1、意义: 1)基因工程产品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多肽, 其活性由产品的氨基酸序列或其空间结构所形成 的活性中心所决定的,与其绝对质量不一致。 2)基因工程产品的生物学活性与药效学基本相 一致。 3)利用生物学活性建立的测定效价体系,是给 药品定量的依据,保证产品药效的重要手段。
生物技术药物
1、概念: 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新 生物技术生产的治疗和预防 药物。 重组DNA药物
2、分类 { 重组蛋白质药物
1、重组蛋白质或重组多肽药物包括:
细胞因子类:rIFN、IL-2、EPO等; 抗细胞素治疗:CD4可溶性受体等; 重组溶血栓类:rSK、rSAK等;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剂; 重组疫苗和菌苗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