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2光的粒子性 (共70张PPT)
光电子多
,因而饱和电流大,所以饱和电流与光强成 正 比.
三、康普顿效应和光子的动量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 的现象.
2.康普顿效应 在光的散射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 长 更长 的成分.
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深入揭示了光的 粒子 性的一面. 4.光子的动量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 E=mc2 和光子 说 ε=hν,每个光子的质量是 hν 光子的动量是 p= c 或
3.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子的能量即每个光子的 能量,其值为E=hν(ν为光子的频率),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 定.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 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 的乘积.
4.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 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 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 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5.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 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 于不同频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入 射光强度之间没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要 点 导 学
要点一 正确理解光电效应中的五组概念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 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 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2.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光照射到金属表 面时,光子的能量全部被电子吸收,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 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 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 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 初动能.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或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
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由公式 E=hν 和 λ=hp,能看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联系吗? 【提示】 从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是 h 架起了粒子性与 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 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 【提示】 应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像,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讨 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不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 现为粒子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先填空]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波__动__性___,每 一个_运__动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也叫__物__质__波___.
出粒子的性质
续”“一份一份”的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粒子性
的粒子
(3)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由公式 E=hν 和 λ=hp,能看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联系吗? 【提示】 从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是 h 架起了粒子性与 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 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 【提示】 应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像,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讨 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不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 现为粒子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先填空]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波__动__性___,每 一个_运__动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也叫__物__质__波___.
出粒子的性质
续”“一份一份”的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粒子性
的粒子
(3)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19.8 粒子和宇宙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最大微粒 C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质子和 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D质子属于强子,光子属于轻子
二、夸克模型:
夸克模型分别由默里·盖尔曼与乔治·茨威格 于1964年独立地提出,现代粒子物理学认为, 夸克共有6种,分别称为上夸克、下夸克、 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它们组
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了中子
于是许多人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 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并把它们叫 做“基本粒子”。
然而! 1、科学家发现新粒子不是电子、质子和中 子组成的: 2、科学家还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 己的复杂的结构。 所以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 掉,统称为粒子
发现新粒子
1、正电子
1930年,安德森开始通过拍摄宇宙射线穿过云
室的径迹来研究宇宙射线。他发现一种带正电的 粒子几乎和那些带负电的粒子一样频繁地出现。 这种带负电的粒子很明显就是电子,但那些带正 电的粒子显然不是质子(质子是当时所知唯一的带 正电的粒子),因为它们在云室中不能充分电离。 最后,安德森推断“合乎逻辑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 粒子和普通的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相比,它们带有 等量的正电荷并且质量同数量级”。事实上,这种 粒子就是正电子,安德森在1932年9月宣布了它 的存在。
三、宇宙的演化: 微观与宏观相互沟通、相互支撑 诺奖获得者格拉肖:“隐藏在原子内心的, 是宇宙结构的秘密”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 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1927年,比利时 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
大爆炸假说。
宇宙的演化:
宇宙的演化:
32
大爆炸后10^-44秒宇宙,温度10 K夸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 光的粒子性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三.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看课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逸出功? 2.经典电磁理论在哪些方便与实验结论矛盾 ?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
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三.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 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
遏I
止 电 压
U
I
黄光( 强) 蓝光
黄光( 弱)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实验表明: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γc时,没 有光电子发出。
实验结论3:存在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 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实验表明: 产生光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s。 即光电效应发生几乎是瞬时的 实验结论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实验表明:
U1
对于一定颜色(频率) 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 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 的。且光的频率v改变 时,遏止电压也会改变 。
遏I
止 电 压
I
黄光( 强) 蓝光
黄光( 弱)
U1 U2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实验结论2:
存在遏制电压 ,且跟 光的频率有关 ,与光 强无关 ,进而说明逸 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与光频率有关,与 光强无关
保持光频率不变,增大 光强,饱和电流增大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I
黄光(强)
Is
黄光(弱)
O
UAK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共45张PPT)
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 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一切实物粒子都有波动性)
(2)德布罗意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到 波动规律的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机械波)来理 解德布罗意波.
第12第页1共2页42 页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 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 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 是物质波.
④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
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第6页第共6页42 页
二、粒子的波动性 1.物质波
波
德布罗意 (due de Broglie, 1892-1960)
法国物理学家,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波动力学的创
始人,量子力学的奠 基人之一。
第7页第共7页42 页
答案:(1)4.0×10-10 m 6.63×10-35 m
第34第页3共4页42 页
1.对光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
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的一种特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 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毒样貌
第23第页2共3页42 页
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历程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
德布罗意: 粒子和波这两种观点应该以某种方式统一
第24第页2共4页42 页
父子诺贝尔奖——汤姆逊
J.J.汤姆逊 1856-1940 1906年,汤姆逊由于发现电 子和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 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
是粒子.虽然光子和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 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的质量;光子不 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的质量,电子是以实物粒子存 在的物质,而光子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 能说光子和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大量光子的行 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2)德布罗意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到 波动规律的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机械波)来理 解德布罗意波.
第12第页1共2页42 页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 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 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 是物质波.
④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
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第6页第共6页42 页
二、粒子的波动性 1.物质波
波
德布罗意 (due de Broglie, 1892-1960)
法国物理学家,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波动力学的创
始人,量子力学的奠 基人之一。
第7页第共7页42 页
答案:(1)4.0×10-10 m 6.63×10-35 m
第34第页3共4页42 页
1.对光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
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的一种特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 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毒样貌
第23第页2共3页42 页
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历程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
德布罗意: 粒子和波这两种观点应该以某种方式统一
第24第页2共4页42 页
父子诺贝尔奖——汤姆逊
J.J.汤姆逊 1856-1940 1906年,汤姆逊由于发现电 子和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 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
是粒子.虽然光子和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 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的质量;光子不 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的质量,电子是以实物粒子存 在的物质,而光子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 能说光子和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大量光子的行 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课件
紫
普朗 克线
外 灾 难
瑞利--金斯线
维恩线
o1 2 3 4 5
6 78
/μm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3.能量子假说:辐射黑体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
作谐振子,这些谐振子可以发射和吸收辐射能。但
是这些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分立的状态,在这些状
态中,谐振子的能量并不象经典物理学所允许的可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物理格格不入的观 念深感不安,只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证明任何复 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他才坚 定地相信h的引入确实反映了新理论的本质。
1918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和
h 6.6261034 焦 秒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辐射公式
1.黑体辐射公式 1900.10.19 普朗克在德国 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一个 黑体辐射公式
M
(T )
2πh c2
3
eh / kT
1
h 6.551034 Js
M.Planck 德国人 1858-194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一、 热辐射及其特点
1. 热辐射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由于分子热运动导致物体辐射电磁波 温度不同时 辐射的波长分布不同
例如:铁块 温度 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
这种与温度有关的辐射 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 --- 热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能量量子化课件
《波粒二象性》 之
《能量量子化》
高中物理选修3-5
(1831〜1879,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 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创始 人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于1886年首 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 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固体在温度升高 时颜色的变化:
(T )
2πh c2
3
eh / kT
1
实验值
普朗克
h=6.626×10-34J·s, 后人称之为普朗克 常量.
1 2 3 4 5 6 7 8 9 λ (μ m)
能量对比
宏观 微观 经典 量子
维恩公式
瑞利
金斯
(1842-1919, 英国物理学家)
(1877-1946, 英国物理学家)
普朗克理论 :
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一份的(分立的)。
能量是h 的整数倍。
M.Planck
德国物理学家
1858-1947
h 能量子:
hc
e0(,T )
M
800K
1000K
1200K 1400K
黑体 模型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辐射强度
λ 0 1 2 3 4 5 6 (μm)
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一
两种 维恩公式: 短波适合;长波不符合 理论: 瑞利-金斯公式: 长波适合;短波荒唐 紫外灾难
M 0 (,T )
实验
瑞利-金斯公式
维恩
(1864-1928, 德国物理学家 )
《能量量子化》
高中物理选修3-5
(1831〜1879,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 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创始 人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于1886年首 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 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固体在温度升高 时颜色的变化:
(T )
2πh c2
3
eh / kT
1
实验值
普朗克
h=6.626×10-34J·s, 后人称之为普朗克 常量.
1 2 3 4 5 6 7 8 9 λ (μ m)
能量对比
宏观 微观 经典 量子
维恩公式
瑞利
金斯
(1842-1919, 英国物理学家)
(1877-1946, 英国物理学家)
普朗克理论 :
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一份的(分立的)。
能量是h 的整数倍。
M.Planck
德国物理学家
1858-1947
h 能量子:
hc
e0(,T )
M
800K
1000K
1200K 1400K
黑体 模型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辐射强度
λ 0 1 2 3 4 5 6 (μm)
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一
两种 维恩公式: 短波适合;长波不符合 理论: 瑞利-金斯公式: 长波适合;短波荒唐 紫外灾难
M 0 (,T )
实验
瑞利-金斯公式
维恩
(1864-1928, 德国物理学家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①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 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偏振现象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②应用:照相机镜头、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炫光等.
说明:除从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出的光以外,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4.偏振光的产生方 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如图所示,偏振片P称为起偏器,自然光通过P后成为 偏振光,偏振片Q称为检偏器,沿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旋转Q,光屏上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变化,透振方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 下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 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 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 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 ,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下图(乙 )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
②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
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
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全国理综卷Ⅱ)如图所示,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
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
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
是D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 斜向左上45° 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 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 样宽度的窄缝的规律相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D) A.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
说明:除从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出的光以外,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4.偏振光的产生方 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如图所示,偏振片P称为起偏器,自然光通过P后成为 偏振光,偏振片Q称为检偏器,沿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旋转Q,光屏上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变化,透振方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 下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 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 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 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 ,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下图(乙 )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
②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
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
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全国理综卷Ⅱ)如图所示,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
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
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
是D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 斜向左上45° 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 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 样宽度的窄缝的规律相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D) A.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九章 原子核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3)衰变方程为29328U→28026Pb+842He+6-01e 【答案】 (1)8 次 α 衰变和 6 次 β 衰变 (2)10 22 (3)29328U→28026Pb+842He+6-01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 (1)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每发生一次 α 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 2. (3)每发生一次 β 衰变中子数减少 1,质子数增加 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衰变实质
α 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 210n+211H→42He β 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10n→11H+-01e
2.衰变方程通式
(1)α 衰变:AZX→ZA--24Y+42He (2)β 衰变:AZX→AZ+1Y+-01e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含义
管理知识的能力 (利用现有知识
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长久坚持的能力 (自律性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答案】 AC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若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则相同质量的 A 和 B,经过 20 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 为________.
【解析】 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5,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4,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1∶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 (1)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每发生一次 α 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 2. (3)每发生一次 β 衰变中子数减少 1,质子数增加 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衰变实质
α 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 210n+211H→42He β 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10n→11H+-01e
2.衰变方程通式
(1)α 衰变:AZX→ZA--24Y+42He (2)β 衰变:AZX→AZ+1Y+-01e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含义
管理知识的能力 (利用现有知识
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长久坚持的能力 (自律性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答案】 AC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若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则相同质量的 A 和 B,经过 20 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 为________.
【解析】 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5,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4,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1∶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本章整合17 波粒二象性(共31张PPT)
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 射现象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 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容易显示出粒 子性,如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 无规律的光点,粒子性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微弱的光在照射时 间加长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 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 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5.由Ek-ν图象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 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 )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答案】
BC
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电管的阴极材 料为金属钾,其逸出功为W0=2.25 eV,现用光子能量为10.75
eV的紫外线照射光电管,调节变阻器滑片位置,使光电流刚好 为零.求:
(1)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若照射光的强度不变,紫外线的频率增大一倍,阴极K 每秒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如何变化?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3)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动能为多 大?
4.入射光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垂直光传 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总能量,在入射光频率ν不变时, 光强正比于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但 若入射光频率不同,即使光强相同,单位时间内照到金属表面 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也不相同,因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 数也不相同(形成的光电流也不相同).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17.2 光的粒子性1
这表明对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二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 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1)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 光的频率v改变是,遏止电压也会改变 这表明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2
光的粒子性
电子
在金属表面处的电子,受到四周正离子 的引力合力向指向金属内部,电子要出 正离子 来须克服这些引力(也是阻力)做功, 需要一定的能量(动能) 思考3 : 在距金属表面深度不同的电子,在离开金属的过程中,要克服 阻力做的功相同吗? 不同。 越靠近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阻力所要做的功越少 我们把电子在离开金属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 属的逸出功。(实际也是最表面的电子出来时所要做的功)
2 用什么实验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 光电管、电源、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3 你发现光电效应有哪些规律?
2
二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 存在着饱和电流
光的粒子性
(1)即在入射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当电压增大 到某一值时,光电流不再增大,趋向于一个饱和值
这说明,在入射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数目是 一定的 (2) 实验表明: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思考4:随着AK间电压的不断增大 , 光电流会一直增大下去吗? 不会的。当电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所有 的电子将全部被拉过去,此时K板每秒发 出多少电子,A板每秒就接收多少电子, 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是一定值,电流为一定值,这个电 流,叫做饱和电流 石英窗囗
A
K
电场 E V
A
对光电效应的研究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精
德布罗意原来学习历史,后来改学 理论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 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1923年,德布罗意试图把粒子性和 波动性统一起来。1924年,在博士论文 《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布罗 意波,同时提出用电子在晶体上作衍射实 验的想法。 爱因斯坦觉察到德布罗意物质波思 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 想的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一幅大幕 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的一角”。
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 的奠基人之一。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意思是:微观粒子既表现出 粒子的特性,又表现出波动的特性。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h 动量为 P 的粒子波长: P mv
频率:
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对光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应用 到实物粒子,
h
德布罗意公式
实物粒子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物质波的波 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电子枪
探测器
B
G
2. 电子衍射实验2 电子束在穿过细晶体粉末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 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 (J.J.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 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 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阴极 栅极
h 1.3 10 25 nm mv
太小测不到!
h 1.4 10 2 nm mv
X射线波段
【例
1】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 )
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和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 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 性
【解析】
h 根据E=hν,且λ= p ,c=λν可得X射线每个光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波粒二象性复习课件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一、对黑体及黑体辐射的理解
热辐射特点
吸收、反射特点
一 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
般 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
物 及表面状况有关
体
既吸收,又反射,其能 力与材料的种类及入射 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 黑
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 体
度有关
完全吸收各种入射电磁 波,不反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一个假设: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 本章内容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二节)主要介绍了能 量量子化和光的粒子性;第二单元(第三节)介绍了粒子的波动 性;第三单元(第四~五节)介绍了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关系。 本章的重点是: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光电效应、 光 电效应方程、德布罗意波。本章的难点是:光电效应的实验 规律和波粒二象性。
你想探究什么是能量量子化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知识点1 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 电磁波 ,这种 辐射与物体的 温度 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征: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 温度 而有所不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 温度 有关,如图所示。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增加 ;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 较短 的 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知识点3 能量子
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 能量值ε的 整数倍 ,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 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 一份一份 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 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ppt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 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 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 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 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 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 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 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 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 间也是相当长的。
•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物理五班 李政檑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 汤姆生提出的西瓜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
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 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 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 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 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 构的有效手段。
•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 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 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 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 之一。
半径大小(数量 级)
类比
类比
原子
10-10m
(3)实验的观察结果
• 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 • 1.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 2.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 • 3.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人教物理选修35课件:生活、生产中的反冲运动
要发射人造卫星,用一级火箭还不能达到所需的速 度,必须用多级火箭
漫漫“长征”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史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二 。愿分
全浇 天灌 下, 所八 有分 父等 母待 都; 能二 运分 用管 好教 “, 二八 八分 定放 律手 ”; ,二 我分 们成 一绩 起,
高中物理 选修3-5
生活、生产中的反冲运动
打枪时,子弹 从枪筒射出后, 枪身后退
水从水管喷出 后,水管自己 动了起来
点燃爆竹,爆 竹引线向后喷 出气体,爆竹 向天上飞去
一、反冲运动
反冲运动:当一个静止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 (或抛出)它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 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原 理:在发射的短暂时间内,物体系统无外 力作用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反冲运动中系统动 量是守恒的.
止 退 犁
二、火 箭
1. 古代火箭
2. 现代火箭
火箭在燃料燃尽时所能获得的最终速度与什 么有关呢?
火箭发射时,向后喷出高速燃气,使火箭获 得向前的反冲力,燃气速度越大,反冲力越大.
火箭向前运动部分的质量越小,获得的速度 越大.
火箭喷气速率一般在2000m/s到4000m/s之间;
火箭发射过程中,把燃气箱空壳等多余的物 体抛掉,以获得更大的速度.
0 = mvm + MvM
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
灌溉时,水从弯 管喷口喷出,喷 管向反方向转动, 可以 自动改变喷 水方向
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
反 击 式 水 轮 机 图 片 及 原 理
枪械、火炮发射时 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 影响连续发射的精确度, 因此枪托在狙击步枪,履带、止退犁在自动火炮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17.3 粒子的波动性
光电效 应、康 普顿 效应
-8-
3
粒子的波动性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探究一Fra bibliotek探究二
警示光子是能量为 hν 的微粒,表现出粒子性,而光子的能量与频 率 ν 有关,体现了波动性,所以光子是统一了波粒二象性的微粒。但是它在 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光 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光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频率低的 光波动性更强,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更强。
②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波长公式 λ=������,频率公式 ν=ℎ。
(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①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 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②实验验证:1927 年戴维孙和 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 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③说明: (a)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 子,德布罗意给出的 ν= 和 λ= 关系同样正确。 (b)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的质量大得多,宏观物体运动时的动量 很大,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很小,根本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实验 基础 光 的 波 动 性 光 的 粒 子 性 干涉和 衍射 表现 (1)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 能性大小可用波动规律来描 述。 (2)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时,表 现出波的性质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 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表现出粒子的性质。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 出光的粒子性 说明 (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 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 产生的。 (2)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波 (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 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19.6核裂变
【提示】 利用镉棒插入深浅控制中子的数量而达到控制反应
速度的目的.
2.核电站的主要组成 核电站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 ,反应堆用的核燃料是铀 235, 它的主要部件列表如下:
部件名称 慢化剂 控制棒 热循环介质 保护层
石墨、重水
采用的
材料 或普通水(也
镉
叫轻水)
水或液 态钠
很厚的 水泥外壳
作用
降低中子速 吸收中子,把反应堆内 屏蔽射线, 度,便于铀 控制反应 的热量传输 防止放射
[再判断]
√ 1.控制棒是通过吸收中子多少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的.( )
2.核裂变释放的大量核能是通过在反应堆外循环流动的液体传
输出去的.(√ ) × 3.核电废料难以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比火电大.( )
[后思考] 慢化剂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减慢裂变速度吗? 【提示】 慢化剂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减速,以便于中子与铀核 作用发生链式反应,不是为了减慢裂变速度,而是为了提高中子的利 用率.
235 吸收
速度 出去
性污染
3.核电站发电的优点 (1)消耗的核燃料少. (2)作为核燃料的铀、钍等在地球上可采储量大. (3)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火力发电小.
课堂练习
1.关于铀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能裂变成两种不同的核 B.铀核裂变时能同时释放 2 ~ 3 个中子 C.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纯铀 235 D.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核电站 解决能源危机根本途径——核能
可开发的核裂变燃料资源可使用上千年。 核聚变资源可使用几亿年。
核能----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核发电量占总发电比例最多的10个国家是:
1.法国 75%
速度的目的.
2.核电站的主要组成 核电站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 ,反应堆用的核燃料是铀 235, 它的主要部件列表如下:
部件名称 慢化剂 控制棒 热循环介质 保护层
石墨、重水
采用的
材料 或普通水(也
镉
叫轻水)
水或液 态钠
很厚的 水泥外壳
作用
降低中子速 吸收中子,把反应堆内 屏蔽射线, 度,便于铀 控制反应 的热量传输 防止放射
[再判断]
√ 1.控制棒是通过吸收中子多少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的.( )
2.核裂变释放的大量核能是通过在反应堆外循环流动的液体传
输出去的.(√ ) × 3.核电废料难以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比火电大.( )
[后思考] 慢化剂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减慢裂变速度吗? 【提示】 慢化剂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减速,以便于中子与铀核 作用发生链式反应,不是为了减慢裂变速度,而是为了提高中子的利 用率.
235 吸收
速度 出去
性污染
3.核电站发电的优点 (1)消耗的核燃料少. (2)作为核燃料的铀、钍等在地球上可采储量大. (3)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火力发电小.
课堂练习
1.关于铀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能裂变成两种不同的核 B.铀核裂变时能同时释放 2 ~ 3 个中子 C.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纯铀 235 D.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核电站 解决能源危机根本途径——核能
可开发的核裂变燃料资源可使用上千年。 核聚变资源可使用几亿年。
核能----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核发电量占总发电比例最多的10个国家是:
1.法国 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物理五班 李政檑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 汤姆生提出的西瓜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 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 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 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 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 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 构的有效手段。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 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 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 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 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 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 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 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 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 间也是相当长的。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 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 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 之一。
半径大小(数量 级)
类 比
类 比
原子
10-10m
足球场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核
10-15~10-14m
一枚硬币
小结
• 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 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 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 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 上。 •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 “空”的。 •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 在。 •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3)实验的观察结果
• • • • 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 1.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 3.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问题
• 用汤姆生的西瓜模型能否解释ɑ 粒子大角度 散射? •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 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 (2)按照西瓜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 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 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物理五班 李政檑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 (1)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 汤姆生提出的西瓜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 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 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 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 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 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 构的有效手段。
(2)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 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粒子散射 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 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 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 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 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 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 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 间也是相当长的。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 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 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 之一。
半径大小(数量 级)
类 比
类 比
原子
10-10m
足球场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核
10-15~10-14m
一枚硬币
小结
• 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 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 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 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 上。 •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 “空”的。 •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 在。 •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 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3)实验的观察结果
• • • • 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 1.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 3.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问题
• 用汤姆生的西瓜模型能否解释ɑ 粒子大角度 散射? •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 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 (2)按照西瓜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 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 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