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有关心人民疾苦之作(如《民谣》)。屈大均 的诗悲歌慷慨,气势纵横,洋溢着浪漫主义 精神。长于五律。
五、吴嘉纪(1618-1684):
布衣诗人。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 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 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 言、白描手法、遒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魏禧(1624—1681)散文
魏禧有《魏叔子文集》。其文有凌厉雄杰、 刚劲慷慨之气。叙事简洁,又善议论。入 清不仕,喜表彰抗清的志节之士,具强烈 的民族意识。《大铁椎传》是传世名篇。
三、汪琬(1624—1691)散文
顺治进士,康熙时为翰林院编修。康熙帝曾 称赞他说:“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 称汪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
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 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表现“孤愤”是其诗突出的 内容,如《补落花诗》九首之“乘春春去去何方”, 以落花飘魂抒写胸中郁结的亡国之恨,含蓄蕴藉, 深沉瑰奇。
四、屈大均: (1630--1696)
有《道援堂诗集》。他的诗富于民族意识, 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梅村体”:指的是清初吴伟业的一种诗体风格。 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
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 《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 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 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 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成为古代叙事 诗新的高峰。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 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李姬传》表现明 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 大义、辨是非,不阿 附权贵的高尚品德; 反面人物阮大铖等均 形象生动。文字简练, 叙事分明,情节曲折, 具短篇小说特点。
《李姬传》特点
1、选二三典型事件,突出李姬鲜明的性格特征。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
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 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 3、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 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4、对比的手法。李姬与侯方域的对比;与阮大铖、 田仰的对比。
著有《尧峰文钞》,他的文章力求雅正,结构严 谨而叙事有法,朴实流畅。反对“以小说为古文 辞”,观点偏于正统。代表作为《江天一传》。 因为合于“道”又合于皇帝的喜好,在当时负有 盛名。
第三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 家”
(一)钱谦益: 清诗开山宗师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性情、世 运、学养三者并举,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 收博取,推陈出新,以补救“七子”公安、竟陵之 弊,确立清朝一代诗风。主宗宋。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主讲:杨志君
第一节 遗民诗人
一、顾炎武(1613-1683 ):
初名绛,明亡后改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明末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在江南积 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考察山川,访 求豪杰,图谋恢复,晚年终老于陕西华阴。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 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海上》、《精卫》 、《秋山》等,抒写亡国之痛 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第二节 古文三大家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
一是以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 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 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的“学人之文”,形成清初 散文质实和致用的文风。
二是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 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的 “文人之文”。
《云门游记》、《感旧》、《宋六陵》、《哭外舅 叶六桐先生》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 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 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三、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从 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后隐遁归山,埋首著述, 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贡献卓著,学者称船山先 生。
二、黄宗羲:( 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著名的思想家、 史学家和文学家。明末以反对阉党著名,清兵入关, 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
他关心天下治乱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 注重学问,推崇宋诗,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 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
(二)虞山诗派:
受钱谦益影响,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虞山诗派, 主要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
其代表人物是冯班(1602——1671)曾师从 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著《钝吟 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
其诗沉丽细密,抒亡国悲痛,出入温、李, 婉而多讽。后来的吴乔、赵执信,或继承或 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士禛之神韵说。
第四节 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 复社成员,官至少詹事,因与马、阮不合,辞 归。明亡后被清世祖强逼入京,任宏文院侍讲, 迁国子监祭酒。后借口母病,还乡归隐。吴伟 业是清初尊唐派领袖。
诗歌内容: (一)以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实为题材,反映山河易
主、物是人非的社会变故,描写动荡岁月的人生图 画,志在以诗存史。如《永和宫词》 、《圆圆曲》、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捉船行》等。 (二)痛失名节的悲吟。如《自叹》、《过吴江有 感》、《过淮阴有感》、组诗《遣闷》等。
古文三大家:
指清初以写作文学散文而著称的侯 方域、魏禧(xi)、汪琬三人。
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 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 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 恣肆,委曲详尽。
一、侯方域散文
侯 方 域 , 1618-54 , 字朝宗,号雪苑,商 丘人。有《壮悔堂 集》。散文往往将班 马传记、韩欧古文和 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 炉,形成清新奇峭风 格,而尤以传记散文 见长。
五、吴嘉纪(1618-1684):
布衣诗人。著有《陋轩集》。其诗内容充实, 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绝句》 《挽船行》《过兵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 甫、白居易诗歌传统,以深厚工力、质朴语 言、白描手法、遒劲风格而特色独具。
二、魏禧(1624—1681)散文
魏禧有《魏叔子文集》。其文有凌厉雄杰、 刚劲慷慨之气。叙事简洁,又善议论。入 清不仕,喜表彰抗清的志节之士,具强烈 的民族意识。《大铁椎传》是传世名篇。
三、汪琬(1624—1691)散文
顺治进士,康熙时为翰林院编修。康熙帝曾 称赞他说:“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 称汪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
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 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表现“孤愤”是其诗突出的 内容,如《补落花诗》九首之“乘春春去去何方”, 以落花飘魂抒写胸中郁结的亡国之恨,含蓄蕴藉, 深沉瑰奇。
四、屈大均: (1630--1696)
有《道援堂诗集》。他的诗富于民族意识, 多故国之悲(如《鲁连台》、《大同咏叹》);
“梅村体”:指的是清初吴伟业的一种诗体风格。 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
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 《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 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 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 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成为古代叙事 诗新的高峰。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 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李姬传》表现明 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明 大义、辨是非,不阿 附权贵的高尚品德; 反面人物阮大铖等均 形象生动。文字简练, 叙事分明,情节曲折, 具短篇小说特点。
《李姬传》特点
1、选二三典型事件,突出李姬鲜明的性格特征。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从“定情”到“分别”,
再到“别后”,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层层推进, 步步发展,融成有机整体。 3、把明末政治斗争的变化与侯、李两人爱情的发 展,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4、对比的手法。李姬与侯方域的对比;与阮大铖、 田仰的对比。
著有《尧峰文钞》,他的文章力求雅正,结构严 谨而叙事有法,朴实流畅。反对“以小说为古文 辞”,观点偏于正统。代表作为《江天一传》。 因为合于“道”又合于皇帝的喜好,在当时负有 盛名。
第三节、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 家”
(一)钱谦益: 清诗开山宗师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性情、世 运、学养三者并举,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 收博取,推陈出新,以补救“七子”公安、竟陵之 弊,确立清朝一代诗风。主宗宋。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主讲:杨志君
第一节 遗民诗人
一、顾炎武(1613-1683 ):
初名绛,明亡后改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明末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在江南积 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考察山川,访 求豪杰,图谋恢复,晚年终老于陕西华阴。 有《亭林诗文集》传世,存诗四百多首。他主张 “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反对摹拟。其诗抚事感时,同情人民悲惨遭遇,充 满深厚民族感情,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海上》、《精卫》 、《秋山》等,抒写亡国之痛 和复国决心,对清初和晚清诗坛影响巨大。
第二节 古文三大家
清初散文可分两类:
一是以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 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 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的“学人之文”,形成清初 散文质实和致用的文风。
二是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 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的 “文人之文”。
《云门游记》、《感旧》、《宋六陵》、《哭外舅 叶六桐先生》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 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 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三、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从 永历桂王举兵抗清,南明灭后隐遁归山,埋首著述, 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贡献卓著,学者称船山先 生。
二、黄宗羲:( 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著名的思想家、 史学家和文学家。明末以反对阉党著名,清兵入关, 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
他关心天下治乱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 注重学问,推崇宋诗,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 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其诗词藻华美,才气纵横,尤工七律。
(二)虞山诗派:
受钱谦益影响,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虞山诗派, 主要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
其代表人物是冯班(1602——1671)曾师从 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著《钝吟 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
其诗沉丽细密,抒亡国悲痛,出入温、李, 婉而多讽。后来的吴乔、赵执信,或继承或 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士禛之神韵说。
第四节 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 复社成员,官至少詹事,因与马、阮不合,辞 归。明亡后被清世祖强逼入京,任宏文院侍讲, 迁国子监祭酒。后借口母病,还乡归隐。吴伟 业是清初尊唐派领袖。
诗歌内容: (一)以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实为题材,反映山河易
主、物是人非的社会变故,描写动荡岁月的人生图 画,志在以诗存史。如《永和宫词》 、《圆圆曲》、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捉船行》等。 (二)痛失名节的悲吟。如《自叹》、《过吴江有 感》、《过淮阴有感》、组诗《遣闷》等。
古文三大家:
指清初以写作文学散文而著称的侯 方域、魏禧(xi)、汪琬三人。
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 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 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 恣肆,委曲详尽。
一、侯方域散文
侯 方 域 , 1618-54 , 字朝宗,号雪苑,商 丘人。有《壮悔堂 集》。散文往往将班 马传记、韩欧古文和 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 炉,形成清新奇峭风 格,而尤以传记散文 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