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认为,膝痹病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膝痹病的方法主要是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案,供大家参考。
首先,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膝痹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阳关、阴陵泉、梁丘等,针刺后可配合艾灸或灸法,加强疗效。
其次,中药熏洗疗法也是治疗膝痹病的有效手段。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直接渗入皮肤和肌肉组织,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川芎、红花、没药等,将其研磨成粉末,加入热水中浸泡后,用于熏洗患处,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此外,中药内服疗法也是治疗膝痹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医师会配制适合的中药方剂,如桂枝汤、活血通络丸等,通过内服药物来调理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膝痹病的目的。
最后,中医推拿疗法也可以作为治疗膝痹病的辅助手段。
通过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膝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拉等,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推拿调理。
总之,中医治疗膝痹病的方法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受凉受潮,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希望以上介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完整版)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1 月1 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 “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
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
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年版)》中的诊断标准:(1)近1 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 3)关节液(至少 2次)清亮、勃稠, wBc<2000个/ml; (4)中 老年患者 (多 40岁);(5)晨僵感 30min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 感) 。
(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 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辨证分型风寒湿痹 ( 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 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 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方面,风寒湿痹证表现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则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瘀血闭阻证表现为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肝肾亏虚证则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西医诊断方面,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具体诊断标准为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___<2000个/ml,中老年患者(≥40岁),晨僵≤3min,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以上标准之一即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分为五级。
疾病分期则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为0~I级。
中期的髌骨软化症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内翻畸形、屈膝畸形、活动受限、压痛、不稳定等症状,X线检查显示为II-III级;晚期病人的症状更加严重,可能需要支具才能行走或完全不能行走,内翻和屈膝畸形更加明显,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压痛、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关节严重不稳定,X线检查显示为IV级。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注:本诊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科特色制定。
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疼痛明显时可有关节的肿胀发热,晚期可出现膝关节畸形,多见于老年人。
一、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023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期: 0期:正常;1期: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2期: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3期: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4期: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中医诊疗方法:采用我科膝痹病3+X综合疗法,即以中药辨证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松动治疗作为我科膝痹病核心治疗方案,其余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案。
现分述如下:1、中药辨证内服本病种证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主要证型分为四型:(1)瘀血凝滞证特点: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得寒温均不缓解,舌质暗,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方:当归、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黄芪、地龙、甘草各9g,羌活、秦艽、香附各6g。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病因与病机痹证是指关节肌肉等处疼痛、僵硬或不适,病程较长,常常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前因不慎,致使筋骨受损•寒湿内侵,导致气血瘀滞•肝肾阴虚,使气血失于调养•劳损过度,消耗气血精气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其主要是运动过度和老龄化导致的软骨损伤和磨损,使得关节间隙缩小,骨头碰撞,引起了疼痛、肿胀和僵硬等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认为痹证和关节疾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见的痹症有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医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物质,其能够运行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护机体正常功能的秩序,而关节疾病多与气血不畅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常常以调理气血为首要任务。
针灸调理是治疗痹症的常用方法,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曲池、阳陵泉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和全身气血,以达到缓解膝关节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和抗炎等作用。
温通经络中医认为经络贯通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如果经络不通畅,则会导致病邪内停,引起各种疼痛等症状。
温通经络可以增强膝关节的抗病能力,使得它能够更好地承受压力。
此外,中医还推崇一些外治法来温通经络,如艾灸、火罐等,通过刺激皮肤与经络,令人体组织得以舒展、淋巴得以活跃,从而帮助提高膝关节对病疾的抵御能力。
肝肾调养中医认为肝肾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器官,肝为藏血之内脏,肾为先天之本脏。
中医治疗关节疾病时,例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常常还会从调养肝肾入手。
调节肝肾,可以激发人体内部的正能量,从而使气血得以充沛,代谢功能正常,形成强健的体质,以抵御疾病的侵袭。
在中医诊疗方案中,常见的针灸穴位有肝3、肾3、太冲等来调养肝肾,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治疗。
以上就是中医诊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案,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是长效性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看到效果后任由状态失控,那么极有可能会引起疾病的复发。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中医学认为,膝痹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湿邪内停所致。
下面将介绍一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缓解膝痹病症状,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
一、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膝痹病首先要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常见的证型包括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血不足等。
1. 寒湿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冷痛、活动受限、喜温喜按等症状。
治疗应以温通寒湿为主,可选用温热的中药进行外敷,并辅以艾灸、拔罐等疗法。
茯苓、白芍、巴戟天等中药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湿的功效,可用于病程较长且症状较重的患者。
此外,适当加入温阳之品如肉桂、附子等,可以加强驱寒作用。
2. 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困难、痛风样性疼痛等症状。
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具有消炎、解毒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黄柏、栀子、茅莓等中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湿热蕴结型膝痹病的治疗。
此外,适当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当归等,可以加速康复过程。
3. 气血不足型气血不足型膝痹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困难等症状,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
治疗应以补益气血为主,可选用具有补气补血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黄精、人参、西洋参等中药具有补益气血、滋养关节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型膝痹病的治疗。
此外,适当加入活血通络的药物如桃仁、红花等,可以增强疗效。
二、调理饮食膝痹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也应注意调理,选择一些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食物,同时避免一些对病情不利的食物。
对于寒湿痹阻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温暖的食物,如生姜、辣椒、葱、肉类等,以帮助身体驱寒。
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利水消肿的食物,如黄瓜、西瓜、苦瓜、白萝卜等,以帮助身体清热利湿。
对于气血不足型患者,宜多食用一些滋补益气血的食物,如桂圆、红枣、黑豆、瘦肉等,以帮助身体补充营养。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1.中医证候诊断根据中医理论,膝痹病可分为不同证候类型,如寒湿痹、风湿痹、瘀血痹等。
具体表现为:1)寒湿痹:膝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活动受限,周围肌肉酸痛,舌苔白腻,脉沉紧。
2)风湿痹:膝关节疼痛、肿胀、红肿热痛,关节僵硬,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3)瘀血痹:膝关节疼痛、肿胀、紫暗,活动受限,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
2.西医证候诊断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西医可以将膝痹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膝痹病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
中医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气候变化加重等症状,而西医则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膝痹病可分为不同证候类型,如寒湿痹、风湿痹、瘀血痹等,而西医则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在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治疗膝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牵引疗法、手术疗法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关节液替代剂、葡萄糖胺等药物,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磁疗、超声波等,可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针灸治疗包括针刺法、灸法和针刀疗法等,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牵引疗法需要根据病情制定牵引的重量、角度和体位。
手术疗法是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选择,可以采用关节冲洗术、关节镜术、截骨矫形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护理调摄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如注意休息、保暖和进行必要的锻炼等。
评价方法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 3.1)。
2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名称:中医诊断:膝痹;西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年1月1日实施1、初起多见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
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
3、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常有喀刺声或摩擦声。
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4、X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三、证候分类:1、肾虚髓亏: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关节活动不利,伴头晕,耳鸣,耳聋,目眩。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2、阳虚寒凝:肢体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
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3、瘀血阻滞: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四、入院指征:1、患者多为中老年。
2、初起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
3、X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五、中医治疗方案:辨证循经选穴:按照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5腧穴学6定位, (一)、普通针刺治疗:主穴:内外膝眼,梁丘, 阳陵泉,阴陵泉,1、瘀血阻滞:加血海,膈俞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辨证循经选穴: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 腰阳关,肾俞,命门,阿是穴(以痛为腧)操作:每天取2~3穴,穴位部施温和灸,以穴位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2、阳虚寒凝:配合祛湿温阳之穴,腰阳关,风市,肾俞,命门,气海。
针刺方法: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也可在足三里,阿是穴等处使用火针治疗。
或加灸疗,能温经通络、祛寒逐痹,用点燃的纯艾条,以患者病位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分别在每个穴位上施行温和灸,直至透热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一般从30-60分钟不等,每日1次。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讲解.doc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响性增生、骨赘形成。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响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病症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那么舒。
2024膝痹病治疗方案(1).pptx
⑥考前须知:明显关节肿胀者只以远道取穴方式治疗。艾条灸、电针、针刀治疗、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亦可选 择运用。
.耳穴治疗
依据全息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双耳“膝痛区”贴敷中药王不留行籽可有效改善颈部不适病症。同时协 作相应脏器及特点穴位反响点,可进一步缓解其它伴随病症。
外洗方:麻黄20g,桂枝20g,细辛I。g,制南星20g,威灵仙20g,白芷20g,鹿含草20g,花椒10g。
.特色针灸
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多实行“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也就是局部选取痛点针刺,一般不局限于某一经络,同时 结合远道取穴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疗效。也可以结合神经节段和神经干的走行路途 取
方法:医用橡皮旁剪成6X6Innl斜型方块,将经过炮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2-3粒贴压固定于“膝痛区”耳穴处,拇食 二指分别按压耳穴,直至耳廓酸胀、热痛、潮红,并活动膝部。
.中药离子导入:
按病人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详细参考辨证论治。
.针刀治疗
体位:坐位或卧位。
取穴:阿是穴(阿是穴多为肌肉附着点处)。
用药特点:风寒湿痹证:关节肿胀或积液,可加茯苓30g、泽泻20g: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可酌加玄参10g, 麦冬10g.
知母10g。风湿热痹证:关节热甚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加防己15g、生米仁30g,关节游走痛加海风藤15g 。瘀血闭阻证: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I。g、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加片姜黄15g、葛根15gβ肝肾亏虚证:腰膝 难受较重者,加骨碎补20g、补骨脂10g、狗狰20g;兼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5g、枸杞子15gβ
②留意休息,适当进展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难受严峻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凹凸 肢。
(完整版)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以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悲伤、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直、肿大、变行等病症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疗依照1.中医诊疗标准:参照 1995 年 1 月 1 日推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疗,其诊疗依照为 : “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润,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
临床表现以大关节悲伤,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
常有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天气的寒冷润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样年龄的发病于根本的种类有必然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悲伤,屈伸不利,或悲伤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 西医诊疗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 年版) ?中的诊疗标准 :〔1〕近 1 个月内屡次膝关节悲伤;〔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 ) 示关节缝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 ( 或) 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最少 2 次) 清明、勃稠, wBc<2000个/ml; 〔4〕中老年患者( 多 40 岁);〔5〕晨僵感 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 感) 。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线检查,可诊疗为膝骨关节炎。
三、辨证分型1、风寒湿痹〔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悲伤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悲伤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机悲伤,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那么痛甚,得热那么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悲伤,肿胀松散,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2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I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Π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骰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9版)一、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及2017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诊疗方案制定。
二、膝痹病辩证施治中药内服治疗方案痹证是指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设有《痹论》专篇,并指出病症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五体痹,五脏痹等。
但就临床而言,本证可分为最基本的两型,即寒、热痹。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本证大抵不外寒热两端,虚实并治,其中又以寒者多见。
膝痹病是多发于中年以后的慢性、变性性关节疾病,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
本病种参照1994年1月实施了《中医急症诊疗规范》;1995年1月执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中医病证的病证名及诊断依据、症候分类和疗效评定;1996年3月执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它已成为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统计分类的工具。
痹症又分为内痹和外痹,本病即肢节痹病,所谓肢节痹病,系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及中医痹症的诊断归类范畴,膝骨关节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可将风、着、痛痹统一为肢节痹症即风寒湿痹,又可将其分为早、中、晚期。
1病因病机1.1外感风寒湿邪《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痹论》中即指出,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湿土用事之月,或凝水之地,劳力之人,辛劳过度,触冒风雨,寝处浸湿,痹从外入。
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痹者,闭也,因而出现诸多闭阻不通之。
1.2正气不足,脾胃不健病者禀赋不足,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腠理空疏,卫外不固,而使虚邪贼风趁虚而入,《济生方痹》指出: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①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③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④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 年制定的KOA 诊断标准:①临床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有骨摩擦音;c.晨僵≤30min;d.年龄≥38 岁;e.有骨性膨大;满足a+b+c+d 条,或a+b+e 条或a+d+e 条可诊断KOA。
②临床+放射学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X 线片显示有骨赘形成;c.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 岁;e.晨僵≤30min;f.有骨摩擦音;满足a+b 条,或a+c+e+f 条或a+d+e+f 条可诊断KOA。
三.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10g 防己10g 黄芪10g 羌活10g,独活10g 桂枝10g,加减:关节肿胀或积液,加茯苓30g、泽泻20g;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加玄参10g、麦冬10g、知母10g。
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追风透骨丸、蠲痹口服液等。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5g 当归12g 甘草6g 羌活12g防风9g 白芷12g 熟地10g 茯苓9g石膏30g 川芎9g 白芍12g 独活9g黄芩12g 生地12g 白术12g 细辛3g加减:关节热甚者,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15g、薏苡仁30g;关节游走痛者,加海风藤15g。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①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③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④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 年制定的KOA 诊断标准:①临床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有骨摩擦音;c.晨僵≤30min;d.年龄≥38 岁;e.有骨性膨大;满足a+b+c+d 条,或a+b+e 条或a+d+e 条可诊断KOA。
②临床+放射学标准: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b.X 线片显示有骨赘形成;c.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d.年龄≥40 岁;e.晨僵≤30min;f.有骨摩擦音;满足a+b 条,或a+c+e+f 条或a+d+e+f 条可诊断KOA。
三.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
防风10g 防己10g 黄芪10g 羌活10g,独活10g 桂枝10g,加减:关节肿胀或积液,加茯苓30g、泽泻20g;服药后有咽干、咽痛者,加玄参10g、麦冬10g、知母10g。
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追风透骨丸、蠲痹口服液等。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5g 当归12g 甘草6g 羌活12g防风9g 白芷12g 熟地10g 茯苓9g石膏30g 川芎9g 白芍12g 独活9g黄芩12g 生地12g 白术12g 细辛3g加减:关节热甚者,加忍冬藤30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15g、薏苡仁30g;关节游走痛者,加海风藤15g。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追风透骨丸、通络开痹片、四妙丸、三妙丸等3.瘀血闭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羌活15g 独活15g 乳香6g 没药6g五灵脂10g 川牛膝10g 全蝎6g 蜈蚣2条穿山甲10g 炙甘草6g加减: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10g 、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加片姜黄15g 、葛根15g。
中成药:大活络丹、小活络丹、舒筋活血片、九味通痹散等,4.肝肾亏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 桑寄生20g 杜仲15g 怀牛膝15g川断15g 秦艽15g 防风10g 细辛3g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0g 党参15g云苓15g 炙甘草6g 川芎10g 肉桂6g。
加减:腰膝疼痛较重者,加骨碎补20g、补骨脂10g、狗脊20g;兼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5g、枸杞子15g中成药:壮骨伸筋胶囊、壮骨关节丸、珍牡肾骨胶囊、尪痹冲剂等。
对各证型膝骨关节炎可选择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血塞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注射剂静滴。
(二)中药外治疗法1. 膏药贴敷:通络祛痛膏(骨质增生一贴灵)、狗皮膏、活血止痛膏、麝香壮骨膏、奇正消痛贴等等。
2. 中药热敷治疗:是用加热的“通络热奄包”蒸热后敷于患病关节。
一般30~60min/次,1次/d。
3. 中药熏洗疗法:将诸药置于盆中,加水1500〜2000ml煎沸20〜30分钟,将患肢放在盆口上方高于药液30cm左右,并在膝关节处盖上毛巾,熏蒸10〜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待药液温度在60℃左右时,将患膝放入盆中浸洗,边洗边按摩膝关节,并做主动伸屈关节的运动至药液变凉。
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也可借助腿浴治疗器、熏蒸床(坐式〉等设备进行治疗。
外洗方:麻黄20g 桂枝20g 细辛10g 制南星20g,威灵仙20g 白芷20g 鹿含草20g 花椒10g。
4.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法: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使药物离子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离子导入的优点是药物在局部组织浓度较高,作用持续时间长,且导入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同时兼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疗法,辅助治疗骨关节炎,收到很好的疗效。
(三)针灸疗法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多采取“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也就是局部选取痛点针刺,一般不局限于某一经络,同时结合远道取穴调节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疗效。
也可以结合神经节段和神经干的走行路线取穴。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2.取穴局部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
远道取穴:昆仑、悬钟、三阴交、太溪。
3.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25mm范围,捻转得气(局部痠,胀,重,麻感)后留针,留针20分钟后起针,起针后以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3分钟。
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2次。
4注意事项:明显关节肿胀者只以远道取穴方式治疗。
电针、针刀治疗、穴位注射等特色针灸疗法亦可选择使用。
对于关节已经变形者,局部穴位的准确位置已受到影响,可以不考虑针灸治疗。
(四)推拿疗法1.循经推运法:患者仰卧位,以手掌或掌根分别用推、推运3~6次,病位处可推运8~10次。
2.活动髌骨分筋法:以拇指按压于髌骨两侧,有节律地从外向内拨动髌骨;五指拿住髌骨作一紧一松的上提手法;再将髌骨缓慢地环转、滑动。
每项可作3~5次。
3.点穴通经法:分别用拇指点按内外侧膝眼、犊鼻、鹤顶、梁丘、血海、三阴交、阴陵泉、委中等穴及压痛点,手法宜先轻后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4.按揉理筋法:患者俯卧位,沿足太阳膀胱经,从承扶、殷门、委中一直到承山、昆仑穴处,手法宜深沉紧贴体表不可离开或摩擦,反复进行4~6次。
5.屈伸展筋法:以左手托其腘窝,右手握住踝部,有力缓慢、沉稳地做屈伸关节被动运动,尽量达到屈伸的极限性,反复进行6~8次。
然后,将膝关节尽量伸直,一手压住膝部,一手握住前足部用力背伸踝关节,重复3~5次。
6.搓擦膝关节:以两手分别置于膝关节两侧,用搓、擦法治疗数十下。
两掌不可按之过紧,以透热为度。
以上手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或证循经加减选用,其临床效果更佳。
手法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推拿治疗不适合于风湿热痹证。
(五)体疗恢复功能法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以主动不负重的活动为主,练习关节活动,增强肌肉力量,以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稳定关节的平衡力。
1.伸膝活动: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将双足平放于地板上,尽量伸直一侧膝关节,并保持伸直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屈曲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
2.屈膝活动:患者俯卧位,双下肢平放于床上,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力靠向臀部,并保持屈曲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
3.腘绳肌锻炼:患者仰卧,双下肢平放,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并用手固定大腿,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当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再慢慢放平。
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
4.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俯卧,双下肢平放,屈曲一侧膝关节并用毛巾环绕同侧踝部,逐渐向臀部尽力牵拉小腿,持续1~2分钟,两腿交替进行,反复5~10次。
(六)护理1.一般护理(1)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过程、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不同个体成功的例子,消除紧张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一些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
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下肢。
(3)膝关节注意保暖,勿受寒冷刺激,戴护膝保暖,保护膝关节。
(4)进行必要的锻炼,如练气功、游泳、散步等,以维持肌力和保持关节活动,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损伤。
(5)病人因体位改变,出现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应立即扶病人平躺,协助医生帮助病人松解关节,减轻疼痛。
(6)病人行走不方便,卧床期间要做好生活护理,定时洗头抹身、修剪指甲胡须,整理床单位,使病人舒适。
(7)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8)膝关节肿胀较甚,疼痛加重,应警惕关节内积液。
及时报告医生在局麻下抽出积液,并常规送检,加压包扎。
2、辨证施护(1)风寒湿痹证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尤其阴雨天气,戴护膝保护,病房温湿度适宜。
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行膝关节穿刺抽液后,要加压包扎,患肢减少活动。
予祛风散寒的中药外洗患处,加强热疗,热敷。
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中药汤剂宜温服。
(2)风湿热痹证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予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外洗或外敷患处。
饮食宜祛风胜湿清热之品,忌食牛冷、辛辣、滋腻之品。
服用中药汤剂宜以不热为度。
(3)瘀血闭阻证观察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变化。
病人卧床休息,不宜下地行走,做好生活上的护理,患肢软枕抬高,协助生活护理。
膝部予艾灸、热敷或推拿疗法,以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的日的。
注意饮食,宜活血通络,温经壮阳之品,如参芪当归煲粥、乌鸡熟地汤。
中药汤剂宜温服。
(4)肝肾亏虚证卧床休息,做好病情观察及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人跌倒损伤。
病房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保证病人得到充足的休息。
关节、腰部酸痛按医嘱予理疗,如干扰电、频谱照射以缓解疼痛。
头晕、耳鸣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症处理。
食宜补益气血,益肝肾,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
中药宜分次温服。
3.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减轻关节的负担。
①减肥:改变不良的饮食时间及饮食习惯,防止骨质疏松。
②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如上下楼梯,爬山,长时间行走,可骑自行车运动。
③注意关节的保暖,使血循正常,防止疼痛,如药物护膝。
(2)加强肌力,肌力增强可防止关节破坏与关节囊挛缩之后的关节屈伸障碍。
(3)最大限度的伸展和屈曲膝关节。
四、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