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1. 市场结构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参与者的数量和规模、市场内部的竞争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有很多卖方和买方,产品没有差异性,参与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难以对产品定价,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买方,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通过垄断价格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获取超额利润。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弱,市场价格会偏高,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

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几个大型卖方或买方,并且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但由于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

寡占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卖方或买方,并且几个主要卖方或买方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是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供给量。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上升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的是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供给上升,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的正相关关系。

市场价格和供给量的确定则是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

在市场经济中,当市场供求出现变化时,市场价格和供给量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当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市场价格也会上升,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直到市场再次达到供需平衡。

3. 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实现的。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行为与决策。

它关注的是个体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效率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市场供求市场供求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收入水平、个人偏好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

市场达到均衡时,供给与需求相等,价格稳定。

2. 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反应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了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收入弹性衡量了市场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正常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说明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劣质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说明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

•交叉弹性衡量了两个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

正交叉弹性表示两个商品是替代品(如牛奶和豆浆);负交叉弹性表示两个商品是互补品(如汽车和汽油)。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行为。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中有很多卖家和买家,产品同质化。

企业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市场,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利润最小化,市场效率最高。

•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家,没有替代品。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控制市场需求。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但市场效率较低。

•寡头垄断市场中有少数几个卖家,产品可能同质化也可能差异化。

这些卖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但仍然能够对价格产生影响。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经济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核心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通过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掌握供求关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

2.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价格理论包括了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垄断定价理论等多个方面。

了解价格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包括了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寡占市场等多种形式。

了解市场结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的成本和成本的变动规律。

成本理论包括了生产要素成本、边际生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等多个方面。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决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

5.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社会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包括了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地租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

了解收入分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社会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1.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等多个指标。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货币的发行和货币的价值。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3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或者只有供给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做供给2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供给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供给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供给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3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除了价格以外,供给还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供给量的变动;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需求的变动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2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3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4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第五节弹性理论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Q/P?(P/Q式中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ed=-(dQ/dP?(P/Q4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Qx/Py?(Py/Qx式中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exy=(dQx/dPy?(Py/Qx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m=(Q/M?(M/Q,或为:em=(dQ/dM?(M/Q式中em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六节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还讨论了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如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厂商销售收入有影响,一般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收益增加,提价会使收益减少;对于单一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升降不会使收益发生变化;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收益增加此外,还有易腐商品的售卖、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谷贱伤农等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说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者应如何利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为经济决策服务第七节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第二节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9.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特殊的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2.预算线的变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这几个变量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化,预算线的位置就会受到影响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2恩格尔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3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费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3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4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5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1.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2.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3.降低风险的方法:常见的有多样化、购买保险和获取更多信息三种方法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l厂商的组织形式: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其组织形式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企业本质: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3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节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 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4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K式中,Q为产量;L和K分。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行为和市场交互的经济现象。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

理论基础1. 思维方式•假设条件:微观经济学通常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之上,如理性经济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等。

这些假设有助于简化复杂的经济现象,提供理论模型的基础。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研究个体对边际变化的反应,从而指导个体的决策。

2. 市场供求•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个体需求曲线的总和,反映了市场上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它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

•市场供应曲线:市场供应曲线是所有个体供应曲线的总和,反映了市场上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应。

它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供应量增加。

3. 市场失灵与干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最优状态。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以纠正市场失灵,并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常见的干预形式包括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实践应用1. 企业行为•生产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了解和控制成本对企业决策至关重要。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反映了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大小关系。

常见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决策都会有所不同。

2. 劳动市场•边际产出:劳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素,边际产出描述了增加一单位劳动对产出的增加情况。

在劳动市场中,劳动的供求关系对工资水平和就业情况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积累起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劳动市场中,人力资本对个体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都有重要影响。

3. 市场竞争•垄断与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出现过剩,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通常由一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例如教育和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负的外部性例如污染和交通堵塞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任何人使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交易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

对于卖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过度销售和不完全披露产品信息。

对于买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的选择和无法识别潜在的好买家或卖家。

垄断指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家,这使得市场无法实现竞争,导致价格偏高和低效率。

3.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

利润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

利润可以分为总利润和平均利润。

总利润是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平均利润是总利润除以产品数量。

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理解,并帮助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互相作用的两个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价格和市场出清程度。

2.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市场的变化和预测市场的反应。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特定的决策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和企业必须权衡不同的选择,并评估放弃其中一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4.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根据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和产品价格来选择消费的数量。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败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没有反映在价格中),公共品(无法排除非付费消费者)、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供应者)等。

6.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卖方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售出商品或服务时,实际售价与卖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而消费者剩余是指买方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实际购买价格与买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指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供应和需求的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结构,市场可以被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价格、效率和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

8.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价格歧视策略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9.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交易市场。

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价格影响了企业的成本和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众多,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减少;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减少。

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供给增加;生产技术进步,供给增加;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增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促使价格上升。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预算约束和商品的价格来选择消费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则反映了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消费者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上达到的,此时消费者在既定预算下实现了最大效用。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是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大,则称之为弹性的;如果变动较小,则称之为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有助于理解市场变动和政策影响。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追求最大化效用。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人们对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都会感到越来越少的满足感。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存在许多卖家和买家,没有单个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操纵市场。

6.垄断力:垄断力指的是一个企业或市场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能力。

垄断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减少产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8.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经济中获得收入的情况。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最低工资等手段来调整。

9.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调整市场失灵或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可能包括价格管制、补贴、税收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2、研究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4、理性人假定:“理性人”假设(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

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供求规律: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点弹性的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1五种类型:①AC段,Ed>1,富有弹性②CB段,Ed<1,缺乏弹性③C点Ed=1,单位弹性④A点Ed→∞,完全有弹性⑤B点Ed=0,完全无弹性5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微观经济的知识点

微观经济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欲望,稀缺,选择,效率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求得人类无穷欲望之最大满足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一:稀缺性·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的欲望而言,商品和劳务或者说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稀缺性又是绝对的。

·“稀缺性”规律: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突出。

·“稀缺性”规律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这一基本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是经济学产生和存在的全部理由所在。

·机会成本:这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二:基本问题·选择,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此外:生产多少?何时生产?)三: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个量分析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是关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企业)和个别经济变量变动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均衡价格理论。

(中心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分配理论。

(5)一般均衡与经济福利理论。

(6)微观经济政策。

·研究方法:过量分析;·解决问题:资源配置四:市场经济(经济学环境)·纯粹的市场经济的特征:1、个人所有:一切生产要素归个人所有,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源、货币资本2、私人利益(理性经济人):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广义:物质上和精神上。

)3、小型经济(二维经济,两个消费者、两个生产者等)第二节:经济学的方法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价值判断,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只描述不评价。

·规范分析:回答“应该这么样”的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卖方愿意向市场供应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市场数量。

2.均衡: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价格。

3.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供给对价格变动敏感;价格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供给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益递减意味着每消费一单位商品,消费者对其边际效用的增加逐渐减少。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如租金、利息等。

可变成本与产量相关,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

6.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需的成本。

当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不推荐继续生产。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四种。

8.企业行为:企业决策通常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追求最大利润。

企业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9.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

10.市场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1.消费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和边际效用曲线来衡量,消费者福利提高时,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12.生产者福利:生产者福利可以通过生产者剩余和边际成本曲线来衡量,生产者福利提高时,生产者的利润也有所提高。

1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属性设定不同价格。

常见的价格歧视包括第一度价格歧视(个性化定价)、二度价格歧视(分阶段定价)和三度价格歧视(按市场细分设置不同价格)。

14.理性行为:微观经济学假设个体经济单元都是理性的,即能够评估成本和收益,并做出最优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应曲线表示企业对产品的供应意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求曲线交叉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应弹性衡量了企业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如何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关系。

它显示了不同输入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产品表示每个额外的输入对产出的贡献。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6.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7.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

8.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9.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由少数几个大型供应商主导,他们可以通过协调定价来控制市场。

10.不完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

1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该交易的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失衡。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可被免费使用且无法排他性使用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13.税收和补贴:税收是政府收取的对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的一种费用,补贴是政府的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款项。

税收和补贴可以影响市场均衡,改变消费和生产决策。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供给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点,价格和数量被决定。

3.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弹性衡量了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理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会停止增加或减少其行为。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行动的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不公平分配。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

它考虑政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并研究公共政策的效果。

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

10.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11.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收入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关注点。

12.进步性税收和累进性税收:进步性税收是指税收在收入较高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大于在收入较低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累进性税收是进步性税收的特殊形式。

以上是对微观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个体的市场力量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家,可以控制价格和供给。

其他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弹性:弹性是个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和工资;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5.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度量。

边际效应是指个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使用或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而产生的额外满足度。

6.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表示输入因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因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7.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利润最大化发生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生产者需要考虑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竞争环境。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可能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研究个体和社会收入如何分配的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受到工资、利润和利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10.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纳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干预的原因包括解决市场失灵、促进资源分配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量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英美等国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使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而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完全信息"假设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在古典价格分析中往往隐含这点假设,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后而的相关章节中这一假设条件被极大地放松了。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均衡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需求。

2.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供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供给、完全不弹性供给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供给。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价格和数量都确定下来,并且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

市场均衡由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二、市场结构1.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上的卖方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3.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

4.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价格与边际效益1.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效用或利润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需求和供给可以分别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

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买方的需求弹性、价格敏感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不同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行为1.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过边际效用的比较来决定最大化自己的总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的递减原则,消费者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再增加对其他需求的追求。

2.效用弹性:效用弹性是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价值交换的基础。

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其中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而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和能够出售的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决定了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一些经济变量对其它经济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指的是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大小会影响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调整。

3.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指个体对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边际效应则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口产生的额外效用。

个体在购买决策中会考虑边际效应,即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作出决策最佳。

4.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技术等。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垄断、寡头垄断、寡头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价格和利润水平。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政府通过实施政策来修复市场失灵,如税收、津贴和监管等。

7.收入与财富分配:收入分配是指在经济中个体或家庭收入的分配方式,财富分配则是指个体拥有财产的分配方式。

不同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方式会对社会公平性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8.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的方法。

它比较项目或政策的成本与效益,以确定其是否值得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和企业决策中有广泛的应用。

9.理性选择原则:理性选择原则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选择能够使其最大化效用或利润的选项。

个体在受到不完全信息和有限资源的限制下,会根据自身的偏好和目标作出理性选择。

10.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个体和企业在做出决策时面临的两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 基本概念:稀缺、经济学、效率、机会成本、理性人、边际变动、激励、市场经济
2.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权衡取舍、成本、边际量、激励
3.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贸易、市场、政府
4.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货币—物价、通货膨胀—失业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循环流量图(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2.生产可能性曲线:
含义;考察(内部、外部、边界);表达(效率、选择、机会成本)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 概念:市场、需求量、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2. 基本概念:低档品、正常品、替代品、互补物品
3. 基本概念:供给量、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4. 基本概念:均衡、过剩、短缺、供求定理均衡分析的步骤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 基本概念:弹性、需求价格弹性
2.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3. 计算:中点形式(弧弹性),微分形式(点弹性)
4. 收益与弹性关系
5. 其它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
6. 弹性的应用:(1)谷贱伤农(2)OPEC合谋的失败(3)禁毒的社会效应分析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 价格限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分析步骤:(1)限制价格高于均衡时,……,
(2)限制价格低于均衡时,……
2.税收影响
(1)抑制了市场活动,销售量……
(2)买者与卖者分担税收负担
(3)对卖者或是买者征税,均衡效果一样
3. 弹性与税收归宿
(1)基本概念:税收归宿
(2)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的时候,买者承担更多的税收。

(3)需求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的时候,卖者承担更多的税收。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 基本概念: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2.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3. 基本概念: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成本——销售意愿——生产者剩余
4. 价格变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
5. 基本概念:效率、平等
6. 市场均衡(完全竞争)的福利结果
(1)自由市场把物品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这种评价由卖者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2)自由市场将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

结论:市场上的供求平衡可以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

社会计划者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的生产量并不能增加经济福利。

第八章:赋税的代价
1. 基本概念:无谓损失
2. 税收对参与者的影响,画图分析
3. 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弹性越大意味着无谓损失越大。

第十章:外部性
1. 基本概念
(1)外部性及其分类、典型例子
(2)矫正税
(3)交易成本
(4)外部性内部化
2. 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管制
(2)矫正税与补贴
(3)许可证制度
3. 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科斯定理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1. 基本概念
(1)消费的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定义
(2)使用以上两个特征对物品的分类,列举出典型例子
(3)搭便车
2. 公共物品与资源的应用
(1)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区别与联系
(2)成本——收益分析
(3)公地悲剧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1.基本概念:总收益、总成本、利润、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2.分析:当老板的机会成本,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
3.基本概念:成本函数、边际产量递减
4.分析:一个生产函数的各种成本(固定、可变、平均、边际等)(1)图形:成本曲线形状(平均总、平均可变、边际)
(2)图形:短期与长期成本的关系(平均)
5.基本概念: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不变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基本概念:竞争市场、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沉没成本
2.图形分析: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策
3.企业短期供给曲线(停止营业点)
4.企业长期供给曲线
5.市场供给曲线:短期、长期(要素价格不变、变化)
第十五章:垄断
1.基本概念:垄断企业、自然垄断
2.垄断形成的原因:资源、政府、自然垄断
3.垄断边际收益特点:产量效应、价格效应
4.图形分析:
(1)利润最大化决策
(2)利润
(3)福利代价
5.垄断厂商无供给曲线
6.对垄断的公共政策:反托拉斯、管制、公有制、不作为7.基本概念:价格歧视
8.价格歧视:关注消费者剩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