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4a1ca4addccda38376bafa8.png)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根据材料中“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可知,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
家庭手工业生产自己消费的大部分手工业产品,所用原料也大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即自给自足,故选D项。
【答案】 D2.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
这段材料表明()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解析】材料没有提到农民受到剥削;田庄生产的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不用来出售;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者的劳动状况。
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要求。
田庄的生产包括农业及手工业,也包括兵器修造,说明田庄经济能够自给自足,D项正确。
【答案】 D3.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
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
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A.官营手工业B.田庄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瓷器工场【解析】钧瓷无论是质量还是艺术价值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样的产品最可能产生于官营手工业中,因为官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答案】 A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达,根据材料中的“比屋”“比户”可判定应是民营丝织业。
【答案】 A5.“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历史】高中历史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过关训练 +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历史】高中历史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过关训练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c20ca3c1ec5da51e27087.png)
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考点扫描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的成就。
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自豪,懂得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课标回顾1.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依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在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主要由______________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_____________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基础自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代表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2.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氏族、庄园)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农业经济 D.市场经济3.下列对“工官”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指的是国家设立的专门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工官”专门负责为皇帝和官家生产私用的物品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这种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这个“最早”可追溯到A.原始社会 B.西周 C.春秋 D.西汉5.《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d0ee0e45c3b3566ec8b58.png)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高炉炼铁 B.淬火工艺 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D.灌钢法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高二历史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历史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7d424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47.png)
高二历史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A.规模大,分工极细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D.工艺粗糙,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足以说明分工极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细致的制作。
所以,该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A.规模大,分工极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景德镇制瓷业2.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
这一现象反映了A.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调整B.私营手工业的兴起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手工业内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说明手工业从征役制调整为雇募制,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兴起,故B项错误;明代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班匠银”是一种纳银代役的制度,与雇佣劳动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班匠银制度3.下列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耦犁②曲辕犁③冶铁鼓风水排④铁制农具A.④②③①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耦犁出现在西汉;曲辕犁出现在唐朝;冶铁鼓风水排出现在东汉;铁制农具出现子啊春秋时期,依次排序,正确的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手工业成就。
4.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
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①甲骨文②阳陵虎符③水排④秘色瓷A.①——商朝——“蚕”、“丝”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B.②——秦朝——“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C.③——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D.④——唐朝——“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原始社会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中的阳陵是地名,而不是人名,故B项错误;东汉的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标志着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故C项正确;秘色瓷是青瓷中的精品,不是“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故D项错误。
高一历史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点分解与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点分解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a8de443323968001c92d4.png)
高一历史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点分解与习题及答案高一历史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点分解与习题及答案一.手工业的发展及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公私合营手工业答案:D2.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容易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答案:D4.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多种经营长期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答案:A二.冶铜、冶铁、炼钢技术的发展过程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2.我国冶铜技术的掌握,最迟不晚于A.旧石器时代晚期B.新石器时代早期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答案:D3.下列关于我国使用和冶炼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铸铁的国家B.春秋晚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器C.南北朝时发明了先进的灌钢法D.明朝开始用焦炭冶铁答案:D4.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华时期是在()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代C.秦汉时代D.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B5.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C.灌溉工具D.用来舂米的工具答案:B6.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7.东汉时期,我国冶铸业中()A.发明了“灌钢法”B.首创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C.发明水排,鼓风冶铁D.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炼钢答案:C三.制瓷业的发展过程及影响、“瓷都”景德镇1.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②魏晋南北朝能制青瓷、白瓷③唐时生产三彩陶器,为后来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④元代能制造青花瓷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2.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能力拓展答案:B3.我国制瓷工艺首创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是分别在()A.唐代、宋代B.唐代、清代C.宋代、明代D.宋代、清代答案:B4.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阿拉伯商人D.波斯商人答案:B5.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答案:A6.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烧制出了原始瓷器B.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D.中国瓷器从汉代已经输出国外答案:DA.明代B.隋唐C.宋元D.清代答案:D8.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C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早在西汉时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明清时期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答案:C四.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丝织业成就1.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丝做衣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C2.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丝做衣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④出现“金宝地”的新品种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C3.“陶瓷之路”逐渐取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战乱频繁导致“丝绸之路”商业萧条B.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繁荣C.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D.丝和丝织品在国外已不受欢迎5.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A.长安和洛阳B.扬州和益州C.松江和成都D.苏州和杭州答案:D。
中国古代手工业练习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df1a8151e79b89680226c4.png)
2.17历史限训1.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
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2.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
以下对这一规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3.明中叶起,松江‚布被天下‛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
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
究其原因,可能是A.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4.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5.晋侯苏编钟是近年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西周青铜器之一,其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晋候苏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讨伐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件。
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详细的记录说明当时的汉字已经成熟并完成统一B.铭文反映了分封制下周王和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C.史籍无从查考说明该事件是晋候为表功而捏造的D.周王的重视反映了晋候享有嫡长子的特权和地位6.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
必修二古代发达的手工业试题及答案
![必修二古代发达的手工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261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7.png)
第二课古代兴旺的手工业练习二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以下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3.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5.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历史悠久政府经营 B.产品精巧享誉世界 C.其产品是不计本钱的D.清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D.清朝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8.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9.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漂浮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表达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开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10.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习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6fac1987c24028905fc30b.png)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习题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2、《国语·齐语》管仲对齐桓公说:“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3、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4、包拯,庐州人,天圣朝进士,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较幸大臣,……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包拯因科举走上任途,曾当谏臣B.包拯曾经参与管理过国家财政C.包拯曾主张朝廷垄断盐业市场D.包拯鞠躬尽瘁,最终死于任上5、《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8、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
第4课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历年高考题
![第4课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历年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44359776a20029bc642d0f.png)
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
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
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
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
B.西汉
B
C.南北朝
D.北宋
4.(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 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②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③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 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分)
(1)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 的推介。(10分)
3.(2018.4·浙江高考·3)古诗有云:“岂料山
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
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郡县制;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商业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 以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 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可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
【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试题(人民版必修2)
![【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试题(人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4581bbd1a37f111f1855b3d.png)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选择题1、要想全面了解汉代田庄里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查阅()A.《颜氏家训》 B.《四民月令》 C.《周礼·考工记》 D.《说文解字》2、“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生产的物品()A .专供平民使用 B.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C 官家、皇帝和平民使用 D.专供皇帝私用3、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古代中国的纺织技术萌芽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5、古代中国纺织原料最初使用的是()①麻②葛③丝④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不属于宋代纺织业发展表现的是()A.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B.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C.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D.纺织业中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7、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哪一时期的遗物?()A.春秋早期B.春秋中期C.春秋晚期D.战国时期8、纺织业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此叙述错误的是()A.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B.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C.宋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D.清代纺织业中开始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9、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棉麻丝C.丝麻棉D.麻丝棉10、明代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1、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旨习机业。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不能反映当时()A.工匠技术水平高B.出现劳动力市场C.实行计时工资D.存在失业现象12、我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始于()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代13、下列关于冶铁业的供风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然通风②以水力作动力鼓风③蓄力马排鼓风④人力皮囊鼓风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14、古代中国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A.从原始社会到商代中期B.从商代中期到西汉晚期C.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D.从西汉时期到东汉晚期15、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的是()A.河北定窑B.河南钧窑C.长沙铜官窑D.浙江龙泉窑16、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生产技术提高的工艺发明是()A.青瓷工艺B.白瓷工艺C.釉下彩绘工艺D.粉彩瓷器工艺二、主观题17、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高效练习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高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f41099a58da0116d17491b.png)
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高效练习探究:提高与超越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材料解析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发现了这时期的铸铜作坊,说明商代青铜制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这时期青铜器的实用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武器、生活用具都已应有尽有。
此时,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
造型准确,器身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
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
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
铭文字体优美奔放,铭文内容丰富,既有祭祀祖先,又有征伐、纪功、册命和赏赐等记载。
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之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材料二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即“丝绸之国”。
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教师用书•高中课标本必修•2》材料三图片珐琅是一种玻璃质材料。
清康熙年间,开始用进口的珐琅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珐琅彩。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主要特征。
我们是怎样证明商周时期已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的?(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特征。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
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莫邪,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
……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300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手工业的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手工业的发展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2cee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3.png)
手工业的发展练习题附答案手工业的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 D解析由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宋代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故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材料并没有指出陶玉者的身份,B项错误。
材料仅强调景德镇的由来及其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并没有指出瓷器的销售状况,C项错误;陶玉者持瓷器入关中地区,以假玉器的名义进贡给朝廷,希望借官府的名义提高该瓷器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
2.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A项正确。
织造和浆染都属于纺织业,都满足了人们对服装的市场需求,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技术水平和抑商政策的信息,C、D 两项错误。
3.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手工业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对外贸易一直居于出超地位A. B.C. D.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国文明象征的都是传统的手工制品或农产品。
这表明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较高,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内并未实现根本性突破,故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4.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精选考题与答案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精选考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de7d163b3567ec102d8ada.png)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2011年4月重点中学质检26题)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省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审题时注意“南宋时期”。
中国的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故③不正确;珐琅瓷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以后,故⑤不正确。
因此选B项。
2.(2011年1月市质检2题)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对教材相关容有很好掌握。
A项说法错误,司母戊鼎大方鼎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但反映的是商朝的铸造工艺水平。
B项说法错误,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但不能反映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根据所学,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C项错误较明显,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制品,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D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3.(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27题)2010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纪念日。
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利玛窦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后期。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dff3a3c5fbfc77da369b108.png)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后篇牢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史学界宽泛认为 , 古代中国的民营手工业比官营手工业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这种“潜力”主要表现在 ()A. 民营手工业因规模小而易于管理B.民营手工业因追求利润而充满活力C.民营手工业因受压制而急起直追D.民营手工业因政策宽松而拥有发展空间分析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它面向市场, 追求利润 , 这也是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应选 B 项。
答案 B2.“丝路花雨 , 铃声委婉”是后辈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 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 A. 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分析由资料“丝路花雨”可知, 贸易通道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A 、C、D 三项是在新航路开辟此后。
答案 B3. 右图所示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一项发明, 该发明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分析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的工具, 该工具的发明令人类能够使用水力鼓风冶铁, 这大大提升了冶铁的效率。
答案 D4.长远以来 , 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素来当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 我国冶炼技术获取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分析 A 项是近现代的炼铁方法, 消除。
淬火工艺至迟出现在春秋后期, 消除 B 项。
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是在汉代, 不是南北朝时期, 消除 C 项。
应选D项。
答案 D5.清代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录 : “今棉之为用 , 能够御寒 , 能够生暖 , 盖老少贵贱 , 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辈 , 为功殆过于蚕桑矣。
”资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A. 棉布合用价廉 , 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布代替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C.棉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D.棉布温暖酣畅 , 素来是中公民众的主要衣料分析依照资料要点词“御寒”“生暖”“贵贱”可知,A 项正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必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5a3c3d958fafab068dc0271.png)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
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2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3.元代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一艘运载精美瓷器的商船正要起航,商家对其中一种新品瓷器外销行情甚是忐忑,请问这里所说“新品瓷器”有可能是()A.唐三彩B.哥窑冰裂纹瓷 C.青花瓷D.珐琅彩4.唐朝时期我国制瓷业与前代相比,其发展主要表现在()A.秘色瓷精美绝伦B.制成了成熟的白瓷C.彩瓷品种丰富多彩D.青瓷技术在南方出现5.)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6.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7.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
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
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A.官营手工业经营状况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8.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农本思想及政策所导致 B.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使工商业发展缺乏资金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已成社会风气9.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10.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b52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表达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展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本钱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巧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创造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表达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本钱较低,自给自足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作业答案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5785adb8f67c1cfbd6b807.png)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2月22日)1.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它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官营手工业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明朝,故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明朝,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明朝,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明朝,故D 项正确。
【答案】D2.《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
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3.据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中记载,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群工屯营,……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告以知。
”此组织管理模式()A.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B.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C.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D.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4.我鲁班复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
传说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
这些工具的发明主要得益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政府政策的支持C.冶金技术的进步D.“百家争鸣”的出现5.“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A.战国B.秦朝C.汉代D.宋朝【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据材料“加大了风量”和“炼出生铁”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种冶铁的工具,据所学战国时仍旧使用人力或者畜力,与材料“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不符,故A项错误;据所学秦朝炼铁动力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据所学,东汉的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能力,与材料“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相符,故C项正确;据所学汉代已经出现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故D项错误。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必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必](https://img.taocdn.com/s3/m/6d73006ffad6195f312ba6fc.png)
课下能力提升(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
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
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3.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良,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这说明当时(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B.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4.元代有诗人写道:“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诗中描写的是(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5.一首流传至今的松江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黄道婆的赞颂和铭记: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松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纺织技术先进地区B.黄道婆给松江地区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C.黄道婆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纺纱机和织布机D.黄道婆发明的先进纺织技术属于丝织技术6.《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
“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9. 2010年12月24日至26 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10.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1.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12.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3.《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A.规模大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1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
”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15.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16.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7.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据此,我国古代丝织业的产生可追溯到A.夏初 B.商末C.春秋 D.战国19.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2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铁器/商周一陶器/唐宋一瓷器/明清B.青铜器/商周一瓷器/唐宋一棉布/明清C.玉器/商周一漆器/唐宋一玻璃/明清D.漆器/商周一青铜器/唐宋一瓷器/明清.21.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长,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①开始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强化专制集权统治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2.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赞叹的瓷器种类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彩瓷二、非选择题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图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材料二: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9月26日,“南澳一号”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
水下考古专家经过勘探,“南澳一号”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
据相关人员估计,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有6万之巨。
古沉船可望在今年的12月中旬在世人面前展露真容。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我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至少两个角度)(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我们会从“南澳一号”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2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状况却发生了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某同学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制作的表格,请按要求将其补充完整。
(1)请按顺序填写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①②③(2)该同学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的整理不全面,请你从其内部力量消长及发展前途方面再补充两条。
(4分)材料二:(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密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
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5 BBDAC 6-10 DBCBA 11-15 AADDD 16-20 CCADB 21-22 CB23. (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或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犁耕技术)经历了由直辕犁到曲辕犁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经相当完善。
(2)①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如从耒耜到青铜工具再到铁农具的演变。
②农业灌溉方式的演变,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等。
(另外,也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变等角度归纳)(3)青瓷、白瓷、青花瓷等。
24. (1) ①家庭手工业②官营手工业③私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并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其缓慢。
(3)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