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enterovirus)1.肠道病毒:(1)属于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成员,由粪-口途径传播。
(2)虽然感染胃肠道,但却很少引起胃肠道疾病,其靶器官以神经系统、肌肉和其他系统为主,引起脊髓灰质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周炎、手足口病等疾病。
(3)一种病毒血清型可引起几种不同的疾病综合征,而几种不同的血清型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
2. 肠道病毒种类与分型(1)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分1、2、3三型(2)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分A、B两组;(A组:包括A1~A22、A24型;B组:包括B1~B6型;)(3)埃可病毒(ECHO virus):包括1~9、11~27、29~33型(4)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型3. 脊髓灰质炎病毒:①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②脊髓灰质炎又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1)临床意义:①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潜伏期2~10天②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隐性感染者③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顿挫型脊髓灰质炎、无麻痹性脊髓灰质炎、麻痹型脊髓灰质炎1~2%(2)致病机制:(3)生物学特性:①病毒近似球形,直径27~30nm,核心为单正链RNA,约7.2~8.5kb,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②衣壳含4种蛋白(VP1~VP4),VP1、VP2和VP3暴露在病毒体表面,是抗体结合位点;VP4在核心内部与RNA结合。
(4)培养特性:①细胞:人胚肾、人胚肺、猴肾细胞、Hela、HEp-2、Vero等②最适温度:36~37℃CPE:培养3~5天出现③抵抗力较强(5)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粪便、发病早期的咽部分泌物等2.病毒分离与鉴定:人或猴肾原代细胞、Hela、V ero等细胞24~48小时可出现典型CPE3.抗原检测:ELISA法4.核酸检测:用RT-PCR等方法5.抗体检测:单份血清检测IgM,双份血清检测抗体效价升高4倍(6)减毒活疫苗:①剂型:Ⅰ型、Ⅱ型、Ⅲ型;②用法:口服(温水);③机理:产生分泌型IgA,阻止病毒入血;4.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柯萨奇病毒是1948年在美国纽约州柯萨奇镇,从一名疑似脊髓灰质炎患者粪便中用接种乳鼠的方法首次分离出的,因而得名。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VP1 VP2 VP3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
抵抗力
1、强、耐酸、耐脂溶剂
2、热、紫外线敏感
肠道病毒的分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A组 柯萨奇病毒B组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1、2、3型 1-22、24型 1-6型 1-9、11-27、29-33型 68、69、70、71、72*
* 甲型肝炎病毒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消化道感染病毒【精选文档】

第14章消化道感染病毒学习要点一、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的种类: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简称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型。
2.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单正链RNA无包膜。
壳粒由VP1、VP2、VP3和VP4四种病毒多肽组成。
耐酸,耐脂溶剂,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4~6个月.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在肠道细胞中增殖,但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病毒可侵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征。
同一种肠道病毒又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综合征.3.脊髓灰质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脊髓灰质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三型之间没有交叉反应。
(2)致病性所致疾病:脊髓灰质炎,多见于儿童,故亦称小儿麻痹症。
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经粪便排毒。
致病机制:病毒通过肠道、上呼吸道途径感染,先在局部淋巴组织和肠道集合淋巴结初步增殖后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扩散至全身网状内皮系统进一步增殖后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肢体弛缓性麻痹.(3)防治原则:可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进行特异性预防。
我国使用三价混合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接种后可获对三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
4。
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有多种血清型。
可引起多种临床综合症:脑膜炎、脑炎和肌肉麻痹;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全心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急性胃肠炎病毒1.轮状病毒(1)生物学性状:为双链RNA病毒,无包膜。
基因组分11个节段。
根据VP6抗原性的差异,可将轮状病毒分为7个组(A~G)。
A~C组轮状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D~G组只引起动物腹泻.(2)致病性与免疫性:A组轮状病毒是2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
主要在秋冬季流行,故又称为婴幼儿“秋季腹泻”。
2024年度肠道病毒感染

重度脱水
表现为休克、无尿、昏迷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进 行静脉快速补液,同时监测生命法探讨
低钾血症
补钾前应评估肾功能和尿量,尿量>40ml/h或每日尿量>500ml 方可补钾。轻度低钾可口服补钾,重度低钾需静脉补钾。
2024/3/24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2024/3/24
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如腹泻、呕吐、发热、 腹痛等。不同种类的肠道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严 重程度也有所差异。
诊断依据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 验室检查结果。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培养、 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此外,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也是诊 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抗病毒药物研究
虽然有些抗病毒药物在实验室中显示出对肠道病毒的抑制作用,但 临床试验结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展望
2024/3/24
疫苗研发与应用
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出现更加安全、 有效的肠道病毒疫苗,为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提供有 力武器。
快速诊断技术的推广
2024/3/24
治疗与预防
介绍了肠道病毒感染的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以及预防措施,如疫苗 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等。
2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2024/3/24
疫苗研发
针对肠道病毒的疫苗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研究和投入 。
快速诊断技术
目前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快速诊断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仍需加强。
肝功能损害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区 疼痛等。治疗原则为保肝降酶、抗病毒等。
肠道微生物组检测方法

肠道微生物组检测方法
肠道微生物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16S扩增子测序:这个技术可以检测到细菌属的级别,评估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全面衡量肠道菌的相对含量,并预测基因代谢网络等。
其检测方法是测16SV4区域,测序深度号称10万。
2. QPCR(荧光定量PCR):虽然这个技术曾是医院核酸诊断产品的主要手段,但目前逐渐被新一代测序技术所取代。
3. 宏基因组技术:这个技术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基因组,是检测最全面的方法。
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所以采用的公司较少。
此外,还有大便常规、尿常规、血液常规以及脑积液检查等方法可以用来辅助诊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医学微生物学:肠道病毒

*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 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
所致疾病
* 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 柯萨奇B组病毒。
* 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 ) 柯萨奇B组病毒。
致病特点
* 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 型别多,引起的疾病谱复杂;
●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征, ●同一种病毒也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 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所致疾病
*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
➢ 肠道病毒的一般特征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 大小:28-30 nm; ➢ 核酸:单股正链RNA; ➢ 无包膜,衣壳20面体对称。
➢ 结构蛋白: VP1、VP2、VP3:暴露在病毒表面,具有粘附作用; VP4:在核心内部,与RNA结合,维持病毒构型。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的病原体。 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
(小儿麻痹症)。
生物学性状
➢ 形态结构:典型肠道病毒特征; ➢ 分型:根据中和试验Ⅰ、Ⅱ、Ⅲ型; ➢ 抵抗力:较强:粪便及污水---存活数周
酸性环境---稳定
致病性与免疫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
隐性感染 (约90%)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 多能在易感 细胞中增殖 产生CPE。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引起多种肠道外
一种初步快速甄别总肠道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

一种初步快速甄别总肠道病毒的基因分型方法欧志英;吴韶清;尹应先;李丽霞;周荣;徐翼;龚四堂【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总肠道病毒5’-非编码区(5'-non coding region,5'-NCR)PCR扩增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比对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为手足口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敏感、高效的总肠道病毒分子分型检测方法. 方法收集165例临床检测阳性的标本,提取总RNA扩增人肠道病毒A、B、C和D型5'端非编码区用于总肠道病毒初步基因分型,PCR产物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结果成功从临床咽拭子标本中扩增了5'-NCR用于基因分型.165例总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鉴定出12种肠道病毒类型,有77例人肠道病毒(enterovirus type 71,EV-71),37例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CV-A16,31例CV-A4,20例其它型别. 结论 5'-NCR PCR测序是总肠道病毒基因分型和监测的敏感、简单、早期、快速的检测方法.【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6(008)004【总页数】7页(P231-236,264)【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分型【作者】欧志英;吴韶清;尹应先;李丽霞;周荣;徐翼;龚四堂【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正文语种】中文手足口病是常见的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1],过去几十年在亚太地区很常见,曾在马来西亚、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爆发流行[2⁃3],导致成千上万儿童死亡,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为一过性自限疾病,少数症状严重。
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一、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柔嫩梭菌,丁酸梭菌,芽孢杆菌(枯草、地衣)。
5种有害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空肠弯曲杆菌。
4种二、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丁酸梭菌,柔嫩梭菌。
5种需氧菌:芽孢杆菌。
1种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2种注:境中生长最好。
最适温度为37~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肠道正常菌群中95%以上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在正常菌群中所占比例较少。
三、一般检测菌株包括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优杆菌、消化性球菌、乳杆菌及梭菌。
需氧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及酵母菌等。
四、无氧环境的简易操作:1、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羊驼粪球中主要正常菌群的分离与初步鉴定》采用干燥器培养,1m3空间用焦性没食子酸10g、10%氢氧化钠溶液l00mL,按比例取10%的氢氧化钠液置于干燥器皿底部,然后放置2到3个略高于液面的青霉素小瓶,再按比例称取焦性没食子酸用纸包好,放在圆柱上。
继而放上隔板,将接种完毕的培养基放于隔板上,同时放美蓝指示剂一管。
盖上缸盖并用石蜡封闭。
再轻轻摇动干燥器,使焦性没食子酸掉人氢氧化钠液中,反应后,干燥器内无氧,美蓝指示剂由蓝变白。
置于温箱37℃培养24一48h观察结果。
2、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猪肠道菌群的分离培养与耐药性分析》后者先拧紧瓶盖,放入密封性较好的玻璃罐(用凡士林封口),通过蜡烛燃烧法制作简易厌氧装置。
五、CO2培养箱不可代替无氧培养箱厌氧箱一般是组合气体90%氮气+5%氢气+5%二氧化碳,厌氧箱里面培养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而二氧化碳培养箱里面是5%二氧化碳+95%空气,里面是有一部分氧气的。
一般的研究认为严格厌氧菌的培养环境中O2的浓度必须小于1000ppm(千分之一),更严格的环境是小于300ppm(万分之三),本实验室CO2培养箱CO2浓度范围为280-2000ppm,所以CO2培养箱是不能用来培养严格厌氧菌。
肠道病毒

2.核酸:单股正链RNA,有感染性,进入细胞后可直接起mRNA的作用。 3.增殖:在宿主细胞浆内复制,有较强的杀细胞作用。除柯萨奇A组的
某些血清型外,均可在易感细胞中增殖,引起典型的CPE。
4.抵抗力:强 5.临床表现:多样化,经过消化道侵入机体,先在肠道细胞内增殖,但
三、微生物学检验
1.分离鉴定 接种原代/传代猴肾细胞或人源细胞系,病毒增殖后观察 CPE情况,收集病毒培养液利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 验等鉴定并分型。 2. 免疫学检测 用ELISA等检测病人血清中的IgG和IgM抗体。免疫印 迹试验(Wethern Blot)是诊断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所致疾病多在肠道外,包括中枢神经、心肌损害及皮疹等。
4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es,Polio
1.形态结构
一、病毒特性
具有典型的肠道病毒的特性。病毒球形, 单股正链RNA 无包膜,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5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发病1周内采集咽拭子或咽漱液,1周后采集粪便。疑似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es)是1948年首先从两名纽约柯萨奇镇 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的。
埃 可 病 毒 (echovirus) 又 称 肠 道 致 细 胞 病 变 孤 儿 病 毒 ”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ECHO病毒。
该病死亡的尸体标本可可采集中枢神经系统和降结肠标本。
2.分离培养 接种人胚肾、人羊膜、猴肾细胞、HeLa、Vero等易感细
胞中,增殖后观察CPE,做中和试验等进行鉴定。
肠道病毒——精选推荐

肠道病毒V o1.6.No1Jan.2006nfectionsl5EnterovirusesPeterMuIrTh??enten,vjnIsP~ll-f-,ElIarg~-gPI1Usorv1YLIswit}1iI1Il1PT1i—r131navinISI¨I1jlv—RNAvirllseslI1IitI"in{ILIflP【brtli—nt?vITLIsesa『lcI}1f】patiIisAll_..|1IerfliI'LlPIPspread~i目I}14raPI_t)raIr<+tlleanIjInitJatiI1fectI_,iliIit}1gaMrel】11r1i- halIra(.【.tholIghII1yart~IloLaigIljIicttlll('ItIIS4~"Ilfgasln?rll—fPrIIlA1]}LIt64?tisliI1(-【sr(11YnsaIkfiewIItoiIlfiIiLL—lIltlll~i.includingthetloIiovinIPH.grllupAandBC(~xsackie,i【-1Iss1CV A.【:V17.}andc,t-Il1)ViI31sPClassifieationChlssifiItioliIlI'rlo[i—I川li【l『_Lerf]viruPkl~Ci)xsackjviitlHrs I)T(j.-hnvinisesWitSoriginallyhaPdI)11I.'jIpath~)gf!lli(-ilyinrl¨I【Jl1ts;CVAaillICVBcHIJ?uJflatf-i1tcirI1aIlI-paralvsisre.Sl1PlIivPlvin,l【I-klii1ii1iP.wheri'a~irlvirtlSeSwerei1l111. palli,rlgenI.IIiiv<~,vr.thishi,.dlJgicalclas,4fi(-alienisnc】Ionizer l『1sjrlere~】use|ll1.an『1a11(?wtaxonomy}msedllnIilte4-L1】ar genl【i(tsIl1l1l~lPltWsisi]ingaiHiiiig【lc.rE1itilllc,Fhis111111~t?tlI}-rtIxIInrlJl1iirllF,oilanlhiFLIl1derstan(Ing'-|1terovinisI_li?,IIJgyilllfilrIhPsttIvrtJ1IjII1t)】Ptdarepi—dellliul(Y)I'enle~lvlluinf(n-tili[INnNktlll[,le,mole(iliarPI1Pn1'I1.)gyIiⅢ,ic1.-l1iiq~aILlaJ)It-lI1)rmali'?nOlithe progresscftlIWHO【HiiJ1a(1i~aI_I¨illIlialive.byidentiff'一ingreservoirssustainingtransmi~,sionofpollovirusall[1tileSOU1.ceofiIIII1.I】?telIviFLINe,%ihiedrawhPl'PPrar"catil)I1haslJel1achiYEc1.FnrthepurrH'-I】fI-】iniffl】ll1anagTl_PIlI.howe~.'er.iIisseldom『lcPss}【Ivl【1differf'llIialP【)eiweefl{】jf—l】PillPnler'(iI"UHtypesI'woYiI"1Jel11lvilIuHlvkiiclw『la,P?-hIvirllIv[It~S22HIl'l23ar『l【lWkn【1wDI4?Igeneti~}llIvI=JisliI1(-t-m【l1eothreJ】_ 【?l1,virusPan【lhavPhPIIre{-Iassifiediii_I_1t-wgl~1]lJSa_lLI. manpare~.hrwinislyI】PsILtlIlt2.respeelRelyThcsigrtifiuante0f'ihisliolrTIdyacacietni.1]it(trillS,f"Illodelqldiagnostit- melIiJIkSllChaspolytneraseL-hainrParIionfPCRIallab.~pis andantigenrielet~tionft?【llr)w1.w】1iIlIiarI?dPsignedtode—teeta}irolt(J¨iiigeoflilel'Ot.JrtlssprolypPs.【l(1notdete(-Ithepan?rhovilLJP^DiagnosisofenterovirusinfectionsA¨houghIherei,4'II1rentlyni】~pecifi(:antiviraltherapy1j-Cp/l:~Pdf)rc~rltervvirusirlFetlions.alla1iolngh.j_L】diagnosisma)tleV et'IhelesslievaILJdIindifferentiating~,ntertwii'LIS PeterMuir,saCIi:t]l,o~lSc~eot,'stattheHeaflhPro~ectionAgencySos,t,G WeslRoQiO,'lalLaboratory.BnsJUK.Cot,,,ote~esls..n0nedCfedMEDICINEINTERNA T10NALThean6picornaviralagentpteconaril.whichshowedpro? miseinpre—clinicaltrials,hasbeenwithdrawnbecauseofside-effectsOnly1252casesofpoliomyelitiswerenotifiedin2004,all butfiveinNigeria.India,PakistanofNiger Largeepidemicsofenterovirustype71一associatedha—nd.footandmouthdiseasehaveoccurrecIincountries aroundthePacificbasinlnl'l,orionfr,)Illother.treatable('onctltlons.Liltilrf'-enll','.di.lgnosisofe/iterovirusirifertIl?nreliedonisolatingvin.isfrom clinicalspPlljmPnsii1eellcultun.ft"h,weclIFvser[】IvI【-aIi-titI1EiilealiollhvneutraIizalillnIIJI.f-f-EiviIvItS.【-gpoolsof antJsera.Howt-v}-1.PCR—baselIiieletlion.thoughnotveluni—versallvLtt.'tl1Iablconipletelystandardizt?t1.haslargely【-la|1e(IcIlhtut一I,ds'IdetectionmethcJ1forsevera1rP,~l一IiliPCRisgenerally10一1000一(jInorelisitivethan|1uJ-lure.-Arliineqllivocalaetioh@(-aldiag~Iosisoall-].btainedallilleas5】1ours/fitrsnin1PHsalerf-jvlinthe】abratery.}lostmethodsam(1estgnedtoamp]ifyregionsoftheviral[~f!nllllleIhatamhighly('ollSer",'t4/[anlongdifferentSel'ol一)pesPCt/allowsdetectionofresidualviralRNApersistingintissues"<flierinfeeil[11+1SvjrtlsI]as1)?ene1jnlinate~LInconjunctionwilhnude(}Lideseqtuen(;'ing.PCRprovidesIheseque|1cdatarequiredfnrmo]?mlarepi(Icrniolo~'.PCR【一andete~?tⅥ兀lsawraT0fcalp._il了1ens,if_luIJi"gCSF,}?II,【1?j,【1ss【JPsal1lples.¨l1¨?atswal】sanclsl0IIl, 【_1.,IlhdPte(-tI¨n?,rvirLlsineil}1er0flIlela【ler1w【]maYrenP川su1)trn_-i|I_.,…p【1]n1aIiciIl-(Ii(mIIrthegastn?inLetinI上Jtrac【an[11herer.?I】r(JYids¨nlvr?rclln1sta『l【jalPvIIj??llP(fatI.tJgv.DPt'?ll【1f]?,fntemvinJsanIjIlinc¨nia】I1la【?a1has IIf】safis-【f】rv,"】DIJghn10JlII-叫1a川I}Hdj(忙【J_1『】st(?Illnl1IclF1nnlincdelerl1l1nanIshavrn-?cPf1-11)en lJPI【nI]『1nrulPnIPE?v1ral;scllnIsin【-PIl(lIII【tIa口tjt0I?). ca1jzPvrI1_l__tjgPninmycH'anj儿lIl1Ser)lI'gicl1.1agn0sisisl1mI1rl1hlrEIlllr『1btJ.Ilfsr[】1yPesa¨(1()rstnn-r1arcliza1icIf_r1rm?lhcH】.uIldh{I?tnLls(1n'ainlvf0rPni—rIm_.,10gvII1cI_earhsnIRClinicaIsDectrum0fenterOvjrusinfectionsEI1mvin_}]【c-1j??nI1el1II]mLI】salLjssL1?,j【hes一【'il1【Ps【jnaI【j?ac-I.nll(1jl1n1aIlvc,ainfI'IlInail1sIl】cal—l州Il(1IIllsi【.ViraIf1la-ninlI1Pas【nJjnlP呲I.1a【¨avIa『]1【len1,-wPver_rI,sI1】Iarnnd10und(】fr【)lali0n_I_lts川P『】fIheI1uJ0nd01llPJjaIHvnLTh mavleadt0gredtlvamDh矗eds0ndaviI目en1ia.hi【lh(Iis-=2.O6TheMedl.ln日b¨shIngc.mp日nyL删ClinicaIentitlesassociatedwithenterovirusinfec~ion OrgansystemCIinicalentityRespiratorytractParalyricpoIiamyelitisAsepticm0ningi【isDatedcalemyopathyHandlO0[8ndmou_ndI—eRashvHIBrarl3.a.nng…in¨ac1jlllsAcutehaemorrhagicconluhetty[isCa~sackieVlru9目CoxsaokievlrusA16.8rlterovirus7NumeFoL~CoxsackievirusANum~rQusEnterovirus70Goxsackievi~8A24S帅ercoldNum~rousNonspecJfi~febriIness2Pe~sis№f"lralamL…lnchr0l¨cexperimentalr州ocardtls—Jmmunahtslac[1erniCal~ta]l1prig口1VIracapsidproteJFI inmv.cardum0mam0u$日withchrQl3tcmyocardltIs.3monlhs alterCoxsacklevI|usB3i『0c}ionViraarii口enss~ainedred Thesec[ionIBCQUntersialfl~oWIfhhae,'-al0『nwhichst8Ins cnuclebIJGNotethe…zatianofVraantigenwithnchroriic8sio[/s【ByCOLOrlesyofDrSJ¨avDepartmet¨01n, clian.King'sCollegeLon~lan)L1.finalI,hinh{d…lhlIIi~l【II…'JIytlq'}IillIP'.1『uI¨l_-I__【¨…J~l【,_】l.I1IIIII"II】I一}¨ll_1(S.J…Jskil]l1'HllII'hi.IhPI"H{11¨.…LrIIlIc,,iⅢHiI…TldfHI…I1wiIII^vn1n"…III1lhll…iItll『1IllII…IHIIIII,hy~i.h''H】b.allitt…hI1hrI.I.~{111Iirr~t..…~1111Ig1]一II…¨¨IcIIiIjn……ll】l_"Uh"…PI'il1lIIl_IIli㈦I[at….1rr.JISI,】…【_llt1.fIII¨I'fl『…r|'{f?n…irflP『【l'T…i1¨jtnI rrlIsnrfaf{_¨?fl….whllhi.mly{IlrnT]imiheI}pe~f'fEl【.isl_thatIllIii…I-tI-tIi¨IIiltt",v1iHlv1)',…¨i[iFk{II,itlnllIiall_…l¨IcJtt¨,i¨IiI1IrI1【tl-IIIv『1t-^III1jIl1P1l'I_IlPlett?Xld=l~nll¨?ii1~1kahl,?Iliv,-rlfvIr (i)It……ii—rPj"【"…nImiilP【FiIJrP1)1heml_iiii¨JH『IIII'FIl1srI'"Illjllwts.,c…0…?£'|1lErnY]n】……fll_¨mf?'a"…nftDfnmenlngillg.par—IIciiIilrIviiit{)11itllIwir…1ltliiilIshashEl-…i1l'Psr¨Iv_¨IIinllI_iJll…'IJf1Ⅱ_ll_nJiiII-nlrJaIetJimⅡL?.Ihelncidcnc,~Jhll1f?1tll_】I}1lhP1uIFJs_1n1...f.r.nd{¨Jl1JInn£It,...I}r)¨fllng wilhIl1pe.k¨¨lnter.virus(muhil...rlfnl...,iraImt,tfingitls lusuallyI¨nigh:ii1(1n¨n-?l-lalill...iF1l?,1 (1)'PI)hIiisllIiIIlsin"Im_llJiIltlq…IlliagtJ.sisllIPn—I}r1ni~'alⅢ…ngilisI…h;evedIbyis~lating,ir1]sllrd~le,l1ng,】lt1T^li】fsWh..r】lJi1iT]itl…ii'li,iiiw1I1I(SF.1rM1i,l'¨,'IrIjIIllPrtIjItH.IIiH…r_ll1…Ii…IJIIIrl?IIrnrnLiariIlE,jRI1.1chintz…ft.…I1mll…ii11『l>111ldI【l__】ⅡEIcriaJ meningilisi)iagn.sisen~eravira]nlcnhlgifi6ma?alll_wnIi1111¨]llIlliii]tPHs…L11}iilli¨,_Ilal}Ilerapyl¨1日iInentI)f aI"Iiti,,hali|1v?-sl_nl__】l】Lj}icCT.andqui*~kt?r,llscharg~,n.|l11h-sI.II.11wllllu.nseqUenlsvingsinImahh-I…¨s{I,vii1【Jh…v1l'fn~lvIlP¨1,I¨【.】IIhIjmPIlfl】__¨l,Hpunl…rP.~lllfI…¨hjiil?vf_1|1l…I-literI~]11IiiiI…u¨1'50c7,'lfCSI"-h.1】IIIIiII,vIIIII1¨?rIInjr1…i'{ttl?'ll?'IInl】【:RP0l}0u?10Pata1)l"'liotnye]ilis1hltPtII',[]TleI,fIhIhreepn[i.vinjI)typ,s.ft,I…nll¨lvnhoulI%nf1nvllIs1忙edw……'Ill,lrlJMc,…¨¨¨l11ⅢIv,I…vlr¨ts"…slIl¨¨l【l_Irml儿t…I'fv…lJII删I11H【I-l¨,Il1vIl1tiaf{IEaIlnll…Jlld_l,PhⅡst?11nlJIlaItrlw【hJD?Il¨v1r¨$c06r№dc0Pt;6nnq00m∞IydV o1.6.No.1Jan,2006SexuallvTransmiffedInfections17 circulationfrommuchoftheworld,thoughseveralcountries'SexuallyTransmittedInfection s'haveyettoachieveeradication.AcutemyocarditisEnteroviruses,particularlyCVB,arethemostcommonlyi- dentifiedviralcauseofmyocarditis.Patientswithenteroviral myocarditismayhavearecenthistoryofanacutevirali11.一ness.Enterovirusescannotbeisolatedfromendomyocardialbiopsysamples.exceptinfatalcasesinneonatesandin.fants.Thissuggeststhatthesymptomsofmyocarditisoccur,lateinthecourseofinfection.andthisissupportedbyfindings inmousemodelsofCVB.inducedmyocarditis.inwhichmax. imalmyocardialinflammationoccursafterinfectiousvirushas beenclearedViralRNAandantigencanstillbedetectedatthistime(Figure2),thoughfailuretodetecttheseviralcom—ponentsdoesnotexcludeanenteroviralcausebecauseofthe focalnatureofmyocarditisinmanycases.Considerableevi.dencenowsuggeststhatenterovirusinfectionsalsocause chronicmyocarditisanddilatedcardiomyopathy.◆MEDlClNElNTERNATIONAL EpidemiologyofSTIs:UKcatherineMLowndesKevinAFentonPublichealthimportance AshighlightedintheDepartmentofHealth'sNationalStrategy forSexualHealthandHIV.STIsareamajorpublichealth concern.Theyplaceasignificantburdenonhealth..carere.. sourcesbothdirectly,throughindividualsseekingtreatment andcare,andindirectly,resultingfrommanagementofthe complicationsofuntreateddisease(including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infertility,ectopicpregnancyandcervical cancer1.TheepidemiologyofSTIsintheUKshowedremark. ablechangesoverthe20thcentury,reflectingchangesin sexualbehaviour,newdiagnostictechniquesandsocial,eco. nomicanddemographicshiftswithinsociety.2-- SurveillanceGenitourinarymedicine(GUM)clinicsprovidethemostcom—prehensivesourceofdataontheepidemiologyofSTIsinthe UKInEngland,WalesandNorthernIreland,statutoryKC60 statisticalreturnssubmittedbyaUclinicsprovideaggregate dataontotalnumbersofepisodesofdiagnosedrIsbysexand agegroup(andsexualorientationforselectedconditions1. Furtherinformationisobtainedfromvoluntarylaboratoryre. portingandviapatientbasedenhancedsurveillancesystems, includingtheEnhancedSyphilisSurveillancesystenl5andthe GonococcalResistancetoAntimicrobialsSurveillancePro. gramme.InScotland,theISD(D)5returnssystemprovidesanonymousindividualdataonallSTIdiagnosesinGUMclinics.(DatafromGUMclinicsarecurrentlyunavailablefor Scotlandfor2001,2002and2003,andthereforethiscontri. butionfocusesonEngland,WalesandNorthemIrelandwhen discussingrecenttrendsinreporteddiagnosesfromGUMclinics.Whenpossible,recentdatafromlaboratoryreportsare includedforScotland.1HistoricaIdata Dataonsyphilisandgonorrhoeahavebeencollectedformore CatherineMLowndesisHeadoftheSTISectionintheDepartmentofHIV andSexuaIlyTransmittedInfectionsattheCommunicableDisease SurveillanceCentre,HealthProtectionAgencyCentreforInfections,Lon- don,UKConflictsofinterestnonedeclared. KevinAFentonisConsultantEpidemiologistinHIV andSexuaIlyTrans—mitredIn~cOonsattheCommunicableDiseaseSurveillanceCen#e, HealthProtectionAgencyCentreforInfections,London,UKConflictsof 『nterest'.nonedeclared.⑥2006TheMedicinePublishingCompanyLtd国际内科双语杂志2006,V o1.6,No.1感染病学47肠道病毒PeterMuir①MEDICINE,2005,33(5):140~141肠道病毒是小RNA病毒科中的一个K属,也包括鼻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肠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并首先累及胃肠道,但它并非胃肠炎的主要原因.肠道病毒有64种血清型可感染人,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CVA)和B组(CVB)以及埃可(ECHO)病毒等.分类把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类为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最早是基于它们对啮齿类动物的致病性;在乳鼠中,CV A和CVB分别导致弛缓性或痉挛性瘫痪,但埃可病毒对乳鼠却无致病性.现在认为,这种生物学分类并不完善,目前,基于分子基因相似性的新型分类法正在获得大家认可.分子基因学分类对了解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肠道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均有重要意义.例如,分子流行病学对WHO推行根治脊髓灰质炎倡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信息;在已达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地区若再次出现类似脊髓灰质炎病例,应确定维持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的贮存宿主和输入性病例的传染源.但是对临床治疗,鉴别肠道病毒类别的意义不大.既往称作ECHO22和ECHO23的两种病毒,目前已知与其他肠道病毒的基因不同,现已分别重新分类为一种新型病毒属——分别为parecho(副ECHO)病毒1型和2型.这种区别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因现代诊断方法如PCR分析和抗原检测的设计是针对广谱肠道病毒血清型的,而非针对parecho病毒.新内容抗小核糖核酸病毒药Pleconaril曾被批准进入前期临床试验,但因副作用已被撤回2004年仅报告了1252例急性脊髓灰质炎,只有5例在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或尼日尔肠道病毒71型相关的手,足和口疾病大流行已发生于太平洋地区周围的多个国家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虽然,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审批上市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但是病原学诊断对肠道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仍有意义因为可与其他可治疗的情况区分开.目前,肠道病毒的诊断仍有赖于临床标本作细胞培养后的病毒分离;随后用抗血清中和感染性鉴定血清型,虽然PCR检测方法尚未普遍推广和完全标准化,但因以下原因而逐步取代细胞培养:PCR比细胞培养一般敏感10~1000倍.实验室接受标本5小时内即可获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大多数方法设计的扩增区域是不同血清型病毒的高度保守区域的基因序列.感染性病毒被清除后,PCR仍能检测组织中残留的病毒RNA.结合核苷酸测序,PCR能提供分子流行病学所需的序列数据.PCR能测定包括CSF,血,组织,咽拭子和粪便等多种临床标本中的病毒.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检测到病毒可能属胃肠道无症状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仅能提供间接的病原学证据.虽然针对常见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细胞培养后肠道病毒分离株的确诊并能定位病毒抗原在心肌中的位置,但目前检测临床标本中肠道病毒抗原的方法尚不能令人满意.血清学诊断受庞大的血清型和检测方法学尚未充分标准化的限制,所以它仅能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者研究工作.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①PeterMuir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健康保护机构西南地区实验室的临床科学家.利益冲突:未声明.肠道病毒感染开始于胃肠道粘膜,大多数病例的MEDICINEINTERNA TIONAL@2006TheMedicinePublishingCOmloanyLtd感染病学国际内科双语杂志2006.V o1.6,No.1染仍局限于该部位.病毒在胃肠道复制可导致病毒症,并可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中复制,可引起二次严重扩大化的病毒血症,导致脾,淋巴结感染,并播散到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等器官.尽管病毒抵达上述靶器官,并非所有肠道病毒感染都会出现相关症状.宿主的遗传素质和生物学特性如年龄,性别,免疫系统和营养情况等,都可影响感染转归;但病毒因素也十分重要.不同的肠道病毒识别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这些受体部分决定可能受染的组织或细胞的类型;肠道病毒的种类不同,其在不同类型细胞内的复制能力有明显差异.上述因素有助于解释肠道病毒相关综合征为何有显着差异性(表1),下面讨论最重要的综合征.表1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无菌性脑膜炎肠道病毒是无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特别是在那些预防接种后已控制腮腺炎的国家更是如此.在温带夏末和秋季为发病高峰,与肠道病毒高峰相关,肠道病毒脑膜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病,少数病人也可引起较重的脑炎和脑膜脑炎.快速诊断靠病毒分离或者检测CSF中的病毒RNA.结合CSF和血培养结果可区分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诊断肠道病毒性脑膜炎能避免不必要的抗菌治疗,减少头颅CT等辅助检查,缩短住院周期,最终节省医疗开支.腰椎穿MEDJClNEINTERNATlONAL刺可无淋巴细胞增多,PCR检测肠道病毒阳性的50%CSF蛋白可正常.脊髓灰质炎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由3种血清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但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者仅有1%的人发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最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或轻型,非特异性症状.虽然全球若干国家尚未达到根治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但WHO初步根治脊髓灰质炎的倡议已使全球大多数国家消除了脊髓灰质炎野生株的流行.急性心肌炎肠道病毒特别是CVB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因.肠道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有近期急性病毒感染史,从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不能分离出病毒,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病例例外.这可能和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迟于感染有关.CVB诱导小鼠心肌炎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支持了这一点.在CVB心肌炎小鼠中,最重的心肌炎发生在感染性病毒被清除后.此时病毒RNA和抗原仍能检测到(图2),虽然检测不到病毒组分.并不能排除肠道病毒的病因,因为多数病例的心肌炎是局灶性的.目前有不少证据表明肠道病毒感染也能引起慢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汤蕊译盛瑞媛校)7.关于肠道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1.题.一jA臆谴潴麟鼻病毒和甲鍪!肝炎瘸毒』遥麟日途径传播首先累及胃精道D是胃肠炎的主要原因,8.肠道病毒是无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特别是在那些预防接种后已控制腮腺炎的国家更是如此.§喜跨题)誓薯≥@2006TheMedicinePublishingCompanyLtd。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修订稿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摘要肠道病毒可引发多种感染,并且发病以综合症出现,一种综合症可有不同病毒所引起,同一种病毒可以导致不同综合症是肠道病毒感染的普遍现象。
目前除脊髓灰质炎外,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一口或呼吸道传播,所以对肠道病毒感染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RNA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埃可病毒(Echo)、甲型肝炎病毒以及新型病毒。
目前常用的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型方法也使得肠道病毒的检测快速化与准确化。
关键词肠道病毒/诊断/分类1 肠道病毒形态特点肠道病毒是球形、无包膜、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肠病毒属在酸性pH下,在病毒制品中可观察到空衣壳,有时可观察到少量(1%)的重颗粒。
组单一的VPg蛋白,但不编码L蛋白。
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
病毒主要在肠道中,也能在、和其它一些中复制。
大多数病毒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轻、脑炎、肌炎、和炎。
耐酸和脂溶剂,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在污水和粪便中活数月。
2肠道病毒的分类2.1脊髓灰质炎病毒此病症的典型临床经过六个阶段(、前驱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
期间表现为低热及、、、不安、嗜睡、、症、、过敏,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最后多遗留下终生残疾。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分泌物传染。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长期携带的情况(例如无症状,但仍持续排出病毒长达6个月以上)很罕见。
肠道腺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 阻止MHC-I类分子在病毒感染细胞上表达 以阻止CTL的攻击。
❖ 腺病毒合成RID蛋白结合病毒感染细胞的 死亡受体以逃避天然杀伤细胞的攻击。
❖ 病毒利用自身的聚合酶进行基因组复制, 增加了抗原漂移的机会。
19
❖ 腺病毒对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 眼、肝脏等均可感染,人腺病毒约1/3 的已知血清型通常与人类疾病相关,但 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疾患;相 反,不同血清型也可引起同一种疾患。
6
➢流行性
腺病毒胃肠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小儿,发病 情况仅次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小发病年龄为1月, 绝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Ad-40主要感染 1岁左右婴儿,Ad-41则感染稍大的幼儿,全年均可 发病,但腺病毒性胃肠炎一般呈散发性。
7
➢ 流行性
❖ 肠道腺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原 因是因为树突状细胞缺乏腺病毒受体, 不能感染附近淋巴结。
微生物学检查法
血清学诊断
采取患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做CF试验、HI 试验及NT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早期 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中CF试验最为常 用。
28
ELISA方法
检测ADV抗原、抗体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有助于临床 对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结果判定用简单的分光光度计,客 观准确,3 ~ 4h即可出结果,可大批检测,阳性率远优于 病毒分离,亦优于血清学技术,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IgM 产生早于IgG,有利于早期诊断,IgG产生稍晚,虽不能早期 诊断,但相当一部分在7一14天内检测单份血IgG阳性再结合 临床也可诊断。
❖ 优点: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简单快 速
31
浙江萧山医院目前检测方法
❖ 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阳性率 3.7% (12/322)平均年龄:8月龄,最大15 月龄,最小4月龄。北京万泰
肠道病毒

Polio victims
Professor sabin
防治
▪ 一般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饮 食卫生
▪ 特异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 紧急预防——丙种球蛋白
预防
接种三价混合灭活疫苗(Salk苗);或
口服三价混合减毒活疫苗(Sabin苗)。
灭活Salk苗
接种途径
注射
诱生IgG
+
诱生SIgA
-
阻止经肠道感染 -
冷冻保存
-
用于免疫缺陷患 -
者有致病作用
免疫持久力 较短
减毒活Sabin苗 口服 + +
+ +
+
较长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目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间接免疫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稳定性
差,不易保存
▪ 核酸检测: 核酸杂交、PCR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密消毒可 能污染的物品
▪ 疫苗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IPV、OPV) 其它尚无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
▪ Polio virus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 麻痹
▪ 分3个血清型I、II、III,以I型多见
柯萨奇A组
5、眼病
6、流行性胸痛 7、心肌炎和心包炎
柯萨奇B组
免疫性
▪ 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 以体液免疫为主
中和抗体IgG、IgM,分泌性IgA ▪ 母亲的抗体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Echovirus
埃可病毒是1951年脊髓灰质炎流 行期间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能使 培养细胞发生病变的非脊髓灰质 炎病毒。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 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人 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为埃可病毒。
Actively or passively acquired antibody can lessen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but does not consistently prevent reinfection.
三 、微生物学检查
形态结构观察: 粪便标本→ 电镜→ 车轮状病毒颗粒(90~95%)
病变轻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极少数
驰缓性肢体麻痹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亡
4. 临床特征
90%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约5%出现流产感染 1%~2%为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仅约0.1%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
5. 免疫性
感染后,可建立起对同型病毒牢固的特异性免疫力
Asian Rotavirus Surveillance Network (ARSN)
Rotavirus Hospitalizations in children 0-5 years
44%
Thailand 4543%% 57%
49% 29%
59%
53%
Bresee J, Soenarto Y et al, Emerg Infect Dis Jun 2004 10(6) 988-995
轮状病毒属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球形 呈车轮状 直径60-80nm
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型 别
1~3 A组 1~24* B组 1~6 1~34**
68~71 72
所致疾病
脊髓灰质炎 疱疹性咽喉炎、手足口病 心肌炎和心包炎、流行胸痛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
手足口病、眼病等 甲型肝炎
* A 23 为埃可病毒 9 型; ** 第10 型为呼肠病毒1型;第28型为鼻病毒1型; 第34型为柯萨奇病毒24型。
查体发现右下肢细短,软弱无力不能 行走,右腿深部腱反射消失,但无感觉障 碍。上肢活动正常,精神状态及头部神经 反射正常。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 球形,直径27nm,无包膜。
• 核衣壳: 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细胞,患者手足软绵无力、不会动弹,称为“驰
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理 病毒 ↓ 胃肠道 ↓ 血液和淋巴液 ↓ 血脑屏障 ↓ 中枢神经系统 在神经元中增殖 ↓ 瘫痪
抵抗力
•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 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能耐受胃酸、 蛋白酶和胆汁;室温下可存活数日; • 对热和干燥较敏感,56℃经30min可灭活
也称小儿麻痹症
古埃及长老患脊髓灰质炎
肠 道 病 毒
Enterovirus
肠道感染病毒
简称肠道病毒(enterovirus),通过污染的饮品、 食物,经粪-口途径传播,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 • • • • • • 主要包括肠道病毒和急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病毒 (小RNA病毒科) 轮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呼肠病毒科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肠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病毒的分类与检测摘要肠道病毒可引发多种感染,并且发病以综合症出现,一种综合症可有不同病毒所引起,同一种病毒可以导致不同综合症是肠道病毒感染的普遍现象。
目前除脊髓灰质炎外,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一口或呼吸道传播,所以对肠道病毒感染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RNA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埃可病毒(Echo)、甲型肝炎病毒以及新型病毒。
目前常用的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有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型方法也使得肠道病毒的检测快速化与准确化。
关键词肠道病毒/诊断/分类1 肠道病毒形态特点肠道病毒是球形、无包膜、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肠病毒属病毒粒子在酸性pH 下稳定,在病毒制品中可观察到空衣壳,有时可观察到少量(1%)的重颗粒。
基因组编码单一的VPg蛋白,但不编码L蛋白。
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
病毒主要在肠道细胞中复制,也能在神经、肌肉和其它一些组织中复制。
大多数病毒感染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轻微脑膜炎、脑炎、肌炎、心肌炎和结缔组织炎。
耐酸和脂溶剂,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在污水和粪便中活数月。
2肠道病毒的分类2.1脊髓灰质炎病毒此病症的典型临床经过六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残留麻痹)。
感染期间患者表现为低热及咽痛、咳嗽、腹泻、不安、嗜睡、多汗、脑膜刺激症、肌肉疼痛、皮肤感觉过敏,突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最后多遗留下终生残疾。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染。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长期携带病毒的情况(例如无症状,但仍持续排出病毒长达6个月以上)很罕见。
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消灭脊髓灰质炎最根本的手段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断绝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在人群中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为三个血清型;两种不同抗原:D抗原和C抗原。
D(dense,致密)抗原:具有病毒RNA,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N(native)抗原;C(coreless,无核心)抗原:不含RNA,是D颗粒经56 ℃灭活,RNA释放后形成的无核酸空心衣壳,故又称H(heated)抗原;不同型别病毒C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但D抗原无交叉反应;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所致疾病是脊髓灰质炎。
中毒机理: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上呼吸道,咽喉,肠道为侵入门户—先在局部粘膜和淋巴结中增殖—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带有受体的靶组织(脊髓前角细胞、背根神经节细胞、运动神经细胞等)—在靶细胞中再次增殖后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及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第一是微生物学检查,检测方法:病毒分离检查:取咽漱液、粪便等样本,细胞培养出现CPE;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病毒核酸测定。
第二是防治:口服减毒活疫苗或者注射灭活疫苗.2.2 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2]对乳鼠的敏感性很高,根据它们感染乳鼠产生的病灶,柯萨奇病毒可以分为a、b两组。
a组有23型病毒,b组有6型病毒。
A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导致驰缓性麻痹。
B组病毒: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导致痉挛性麻痹。
通过型特异性抗原,经中和试验。
Elisa方法等可以对各型进行鉴定。
所有的b组及a组的第9型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在b组内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但是a组病毒没有共同的组特异性抗原。
a组某些型别的型特异性抗原可在37℃引起人类O型红细胞凝集反应。
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
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粘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
据调查(R0binson,1958)伴有口咽部疱疹和皮疹的急性热病中,79%为柯萨克A型病毒所致。
检测方法:1.病人体液(脑脊液、疱疹液、心包液、胸水等)分离出病毒即可确诊。
)2.恢复期血清出现抗体,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2.3 埃可病毒埃可病毒(ECHO)(ECHO-viruses)病毒即肠性细胞致病性人类孤独型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只对人类有感染性,多发于夏、秋季,绝大多数是隐性感染。
ECHO病毒分为30多个型(1-34型,其中8、10、28、34型已归入其他病毒)。
各型致病力和致病类型也不同,如ECHO6、19型致病力较强,它类似于柯萨奇病毒B型引起急性胸痛和心肌病。
主要经口-粪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咽喉分泌物排除病毒经呼吸道传播。
病毒进入人体在咽部机肠粘膜细胞增殖后,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
ECHO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类似于风疹,第一孕季感染虽可累及胎儿,但很少引起畸形。
发病年龄2.5~33岁,常见的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烧、非化脓性脑膜炎和皮疹。
皮疹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持续1~3天自然消退。
可从大便、咽分泌物和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防治:埃可病毒疹尚无特殊疗法。
皮疹对症处理。
对易感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球蛋白3~6ml,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可干扰本病毒的感染。
ECHO-3,4,6,9,11型减毒活疫苗正在研制中。
目前尚未有特效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严重感染可能有效,婴幼儿腹泻也有导致脱水及酸中毒的可能,须酌情给予输液治疗。
2.4 甲型肝炎病毒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酸升高前的5-6天就存在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
发病2-3周后,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也随之消失。
从感染者的粪便中排出,通过不同的途径污染了食物和用具,又经过口侵入人体。
这就是甲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2.5 新型病毒新型病毒指在1969年以后鉴定的除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外的几种小RNA病毒,主要包括68-71共四个血清型。
其中68型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者,69型分离自健康人肛门拭子,70型分离自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71型分离自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粪便和脑脊液。
EV70主要引起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V71感染主要引起手足口病,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灰质炎样麻痹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3 检测方法3.1 病毒分离培养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感染部位或传染源分离出病毒并鉴定其特异性血清型是病毒性疾病诊断的标准。
病人标本是最常采集的标本。
病毒培养对缩短抗生素治疗和住院期有积极作用,但是病毒的分离鉴定繁琐、费力、耗时,一般一周才能观察到细胞病理反应,而且许多肠道病毒不能进行细胞培养,或者可以培养但不出现细胞病理效应。
3.2 血清学鉴定[2]分离病毒和利用组合血清中和试验是对病毒定型的重要方法。
肠道病毒的血清学鉴定中,多选用组合血清。
此方法检测中不适用于早期诊断,可作为回顾性诊断;且由于肠道病毒血清型众多,临床使用检测价值有限,而多为流行病学采用。
3.3 分子生物学诊断3.3.1 PCR技术由于各型病毒具有共同基因组序列,也可检出几乎所有血清型。
PCR检测材料用量少、快速、灵敏度高且具有特异性,并可通过设计不同的引物进行病毒分型,用于检测相当宽的肠道病毒血清型。
卢亦愚[3]等人发明了用肠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RT-PCR 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非常适用于如手足口病等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突发疫情的实验室早期诊断,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
3.3.2 核酸杂交技术[4]由于EV各型间存在序列高度保守区,利用针对此保守区的通用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核酸探针可进行大范围的EV诊断。
3.3 其他新型方法2000年,Notomi 等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恒温核酸扩增方法,即所谓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5]该方法利用一种链置换DNA 聚合(BstDNApolymerase)和两对特殊的引物,特异地识别靶序列上的6 个独立区域,使反应在模板两端引物结合处循环出现环状单链结构,从而保证引物可以在等温条件下(65℃左右)与模板结合并进行链置换扩增反应。
RT-LAMP 检测方法在满足特异性同时,灵敏度可达到普通RT-PCR 法的10-100 倍,或荧光RT-PCR 法的1/10 或与之在同一水平。
优点:(1)高特异性(2)高灵敏度(3)鉴定简便(4)操作简单(5)快速、高效:整个扩增反应只需1-1.5小时[5]。
参考文献[1]腾峥,张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室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及评价[2]张素兰,张霞平柯萨奇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国医学文摘[3]卢亦愚,严菊英,徐昌平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4]杨秀惠,严延生肠道病毒诊断与分类[5]何雅青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T_LAMP技术在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6]赵化冰,尹光雅,赵宏中国人民武警警察部队医学院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检测肠道病毒的引物组及检测体系[7][8](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