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测产方法
棉花估产简易方法实例

长势差异的最佳时段。
3.购买2004年10月和2005年10月Landsat-7/ ETM+数据
和2004年7月和2005年7月ASTER两种数据,前者用于区分
陆地棉与长绒棉;后者用于进行产量估测。
4.对新购买的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图像增强处 理和最优波段组合,以突出棉田信息提取。 5.根据棉花识别最佳时相,使用ERDAS遥感软件进行最 大似然监督分类提取棉花面积和棉花品种信息。
低产田平均单产,由遥感估测的各类棉花面积以及相应
单产得出棉花总产。 8.对遥感估产的经济性和科学客观性进行分析。
6.为提高棉花产量估测精度,在2004年7月和2005
年7月两景ASTER遥感数据上提取NDVI和RVI植被指数,
并进行NDVI和RVI等级区分,结合不同棉花品种分类结 果,划分不同棉花品种的高、中低产棉田。同时,结合 土壤含盐量资料高、中、
正的本底数据,在ERDAS遥感系统平台上对2002年10月
ASTER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其余影像配准到该影像上。 2.根据研究区农作物生长规律,对相同时间不同农作 物的光谱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区别作物种类和棉花品 种、棉花长势差异的最佳时段,从而确定16团棉花遥感识 别的最佳时相和区别陆地棉与长绒棉的最佳时相以及棉花
棉花估产简易方法实例
以兵团农一师16团为例,以:
1. 2. 3. 4.
实地测产数据;
GPS定位调查等基础调查数据; 2000年1:25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ETM+、ASTER遥感数据为数据源 使用遥感技术,提取棉花面积信息及不同棉花品种的
面积,并进行产量估测。
1. 利用2000年1:2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影像数据校
2011棉花测产方案

2011年棉花测产要求
一、测产人员:
各单位测产工作由连长、指导员总负责,认真落实好测产工作,测产人员由技术员、会计、植保员、职工代表等有技术和责任心的人员组成,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棉花测产工作。
二、测产时间:
从8月18日开始测产,21日结束,22日前各单位将测产数据按要求填写后,由单位主要领导确认签字后,报农业科汇总。
三、测产方法:
1.测产要求:
以承包户的自然地块为单位,面积50亩以下的棉田取2个样点,50亩以上的棉田,每增加30亩增加一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为0.02亩,测二条膜,铃为2厘米以上的青铃,样点必须具有代表性,具体如下:
行距配置:10+66+10+66+10+66=228(厘米)=2.28(米)
0.01亩地的单膜行长:666.7÷2.28*0.01=2.92(米)
2.单铃重标准:新陆早26号、早28号、958、902、早33单铃重按5.5克计算;918、标杂、早42、703、710、盛棉、金垦802、1303单铃重按5克计算;
3.单产计算公式:
①亩产= 样点铃数×单铃重×50÷1000
②亩产= 亩收获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1000
4.灌溉方式指滴灌(河水或井水)或渠灌。
5.汇总时分别计算出全连棉花各品种的播种面积、亩收获株数、单株铃数,单产和总产。
6.高产田标准:单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2011年8月14日。
棉花测产实施方案

棉花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丰厚的收入,也为纺织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然而,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科学、准确地测产对于棉花种植来说至关重要。
二、测产方法。
1. 田间调查。
田间调查是测产的第一步,通过实地走访农田,了解棉花种植的情况,包括种植面积、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估算棉花的产量。
2. 样地取样。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取样。
通过对样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推算整个种植区域的产量。
3.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影像对棉花种植区域进行遥感监测,从而获取更多的数据,辅助测产工作。
4. 数据处理。
收集到的田间调查数据和遥感数据需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测产结果。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测产小组。
在棉花种植季节,组建专门的测产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田间调查、样地取样和数据处理工作。
2. 制定测产计划。
根据棉花生长的特点和种植区域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测产计划,包括田间调查的时间安排、样地取样的位置和数量、遥感监测的频次等。
3. 数据共享和交流。
测产小组需要与当地农民和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及时了解棉花种植的最新情况,以便调整测产计划和方法。
4. 完善测产技术。
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测产技术,提高测产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总结。
棉花测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数据支持和专业知识。
通过建立科学的测产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指导棉农种植和管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棉农和纺织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棉花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棉花测产方法

棉花测产方法嘿,棉花测产方法啊,咱来聊聊。
首先呢,得选一块有代表性的棉花地。
不能随便找一块,得是那种长得比较均匀,没有太多特别差或者特别好的地方。
就像挑苹果一样,得挑个差不多的。
然后呢,在这块地里划出几个小块。
可以用绳子或者啥的围起来,这样比较清楚。
每个小块的面积要一样大哦,可不能一个大一个小。
接着,数一下每个小块里的棉花株数。
要认真数,别数错了。
可以一棵一棵地数,也可以几棵几棵地数,看你自己觉得咋方便。
再然后,从每个小块里随机选几株棉花,把上面的棉花都摘下来。
摘的时候要小心点,别弄掉了。
把摘下来的棉花放在一起,称一下重量。
称完重量后,根据小块的面积和棉花的株数,算出每株棉花的平均产量。
比如说一个小块面积是10 平方米,有50 株棉花,摘下来的棉花总重量是10 千克,那每株棉花的平均产量就是10 千克除以50 株,等于0.2 千克。
最后,根据整块地的面积和每个小块的平均产量,估算出整块地的总产量。
如果整块地是1000 平方米,小块的平均产量是每株0.2 千克,那先算出整块地大概有多少株棉花,再乘以每株的平均产量,就能得到总产量啦。
举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去农村玩,看到农民伯伯在测棉花产量。
他们就按照上面的方法来。
先选了一块地,然后划小块,数株数,摘棉花,称重量。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可有意思了。
他们算出来每株棉花的产量后,又估算了整块地的总产量。
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就知道种棉花可不容易呢。
农民伯伯们就是靠这样的方法,知道自己一年的收成大概有多少。
总之呢,棉花测产方法就是这样啦。
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能让农民伯伯们心里有个数,知道自己的辛苦有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棉花大田测产方法

DB37/T 4503—2022棉花大田测产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棉花大田测产的程序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大田棉花测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单铃重single boll weight单个棉铃的籽棉重,以“g”为单位。
成铃boll setting直径大于等于2cm的棉铃,包括正常吐絮铃和青铃。
幼铃young boll横径小于2cm、铃尖未超过苞叶的棉铃。
絮铃open boll铃壳正常开裂3mm以上的棉铃。
烂铃boll rot受到病虫危害、机械损伤或外界胁迫导致内部组织不能正常发育、吐絮的棉铃。
吐絮期boll opening stage全田50%棉株第一个棉铃开裂的日期。
籽棉seed cotton棉籽与棉籽表皮细胞伸长所形成的棉纤维合称为籽棉。
皮棉ginned cotton经过轧花去除棉籽的棉纤维(棉絮)。
衣分lint percentage皮棉重占籽棉重的百分率。
样方quadrat用于测定棉花产量而随机设置的具有一定面积和代表性的样本区域。
测产yield determination 利用仪器或工具度量、测控单位面积构成棉花产量要素的数据,进而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的产量数值。
校正系数correction coefficient 修正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间误差的数值,取值“0.85”。
4测产准备测产时间在棉花进入吐絮期后进行测产,山东省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
人员组成测产工作一般应组织数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将记录、丈量、调查等环节分工协作完成。
所需工具测产前,应准备好测产用尺子、网袋、天平、衣分试轧机、笔、记录表(本)、标签等工具。
基本资料掌握测产前,应准确掌握种植区域、规模、面积、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资料。
登记表登记表样式见附录A 。
5取样步骤和方法划分产量等级一般在正式田间取样测产前,应在全面调查所测产区域内的不同地力、地块的分布情况,依据不同地力、不同田间长势、不同产量水平的地块进行产量层次分级。
棉花田间测产

保证一定数量棉株,又不使工作量过大为原则,一般一 个样点面积为33.33m2(半分地) (1)计算平均行距 量取21行间垂直距离在除以20即可得到行 距
棉田示意图
膜
间
距
宽行距
窄 行 距
1 膜宽 3
5 膜宽 7
备注:由于棉田采用宽窄行种植,因此测量棉田棉株行距必须 兼顾宽窄行距离的平均值,应该是等宽窄行数行距的平均值。 因此选取株行必须是大于等于单膜行数(N)整数倍(I)加1 (N*I+1)。通用公式:
实验 棉花测产
一、目的
▪ 掌握测产的方法 ▪ 了解不同产量结构特点,分析增、减产原因 ▪ 总结丰产原因
二、材料及用具
▪ 钢卷尺、天平、皮尺、小轧花机,计数器
三、方法与步骤
测产一般在8月下旬及9月初进行,为了保证测产的准确 性,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确定合适的样点数、样点面积、样点分布 1样点数
产上一般采用对角线法。例如: (1)各点等距离分布在两条对角线上,离低头最近点距离
应该为两点距离的一半。 (2)对角线布点是在地块作物生长整齐的前提上采用。
(二)准确查株、数桃 1准确数计测点面积内的所有植株,包括无效株,可按行统计,
填入表5-13 2准确数计总桃数 (1)数计组成产量的有效铃,包括吐絮铃、大铃(直径大于
平均行距=L/(N*I+1) 等于1)
(L—N*I+1行棉株间的距离;N—大于
(2)确定样点长度
666.7÷平均行距÷20 ÷8(一播幅4膜8行) 在实际应用中,为减少田间工作量,一般采取下面计
算方法: 样点长=666.7 ÷平均行距÷100 ÷2(2代表双行)
棉花生理指标测定方案

一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一、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棉花(二)仪器设备研钵, 高速冷冻离心机, 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管数支。
(三)试剂(1)0.1M(pH7.5)磷酸缓冲液 (PBS,含1%PVP); 0.2mM EDTA; 1.5mM MgCl2; 0.025mM NADPH;0.25mM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二、试验步骤1、酶液提取取1g棉花叶片于预冷研钵中, 加1 ml预冷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上研磨成浆, 加缓冲液使终体积为5 ml。
取5 ml于1r/min下离心20min, 上清液即为GR粗提液。
2、显色反应取透明度好、质地相同15mm×150mm试管4支, 2支为测定管, 另2支为对照管。
按下表加入多种溶液: (测定时按表格中各溶液量加倍, 方便于反复测定两次。
)显色反应试剂配制表试剂名称用量(ml)0.1mol/L磷酸缓冲液 (PBS)1.5mmol/L MgCl20.2mmol/L EDTA0.025mmol/L NADPH0.25mM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酶液蒸馏水总体积0.20.10.10.20.20.223对照2支管不加酶液混匀后比色, 3min内每30s统计一次数据三、结果计算GR总活性=(A0-As)×VT/(A×0.5×FW×V1)式中: GR总活性以酶单位每克鲜重表示;A——为照光对照管吸光度;As——为样品管吸光度;VT——为样品液总体积ml;(5 ml)V1——为测定时样品用量ml; (0.2 ml)FW——为样品鲜重g;(1g)二 H2O2含量测定二、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 5ml1支, 容量瓶10ml 7个、移液管0.2ml, 离心管5ml 8支三、试剂及其配制(1)100uM H2O2丙酮试剂: 取30%分析纯H2O2 57ul,溶于100ml丙酮中, 此液稀释100倍。
(2)2M 硫酸(3)丙酮(4)浓氨水(5)5%(W/V)硫酸钛(6)0.3% H2O2: 吸收0.5ml 30% H2O2用50mmol/L(PH 7.0)磷酸缓冲液(PBS)定容至50ml 。
棉花产量预测和考种

实习十二 棉花产量预测和考种一、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棉花产量预测的方法。
(二)掌握棉花考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材料和工具不同类型的棉田;棉株不同部位采摘的单铃子棉、正常吐絮的子棉。
小轧花机。
皮尺、计数器、计算器、感量0.1 g 天平、梳绒板、梳子、小钢尺、毛刷。
三、内容和方法(一)棉花产量预测1.确定预测时间:产量预测的时间必需适时。
过早,棉株的结铃数目尚难以确定;过晚,起不到产量预测的目的。
一般在棉株结铃基本完成,棉株下部1~2个棉铃开始吐絮时较为适时。
黄河流域棉区一般在9月10日以后进行。
2.核实面积和分类:产量预测前,要对准备预测的棉田进行普查。
根据不同品种、种植样式、管理技术等,分别按照棉花生长情况,分为好、中、差3个类型,并统计各类型面积,然后在各类型棉田中选出代表田块进行预测。
代表田块选取多少,要根据待预测棉田总面积确定。
一般每类棉田最好选2块以上。
3.取点:取点要具有代表性。
样点数目决定于棉田面积、土壤肥力和棉花生长的均匀程度。
样点要分布均匀,代表性强。
边行、地头、生长强弱不均、过稀过密的地段均不宜取点。
一般可采用对角线取点法,根据棉田面积分别用3、5、10、15、20等点取样。
4.测定每公顷株数(1)行距测定:每点数11行(10个行距),量其宽度总和,再除以10即得。
(2)株距测定:每点在一行内取21株(20个株距),量其总长度,再除以20即得。
为了准确,行距和株距在一个点上可连续测量3~5个样,取其平均值。
(3)计算每公顷株数:公式为)株距()行距每公顷株数m (m m 100002⨯= 5.测定单株铃数:每个取样点调查10~30株的成铃数,求出平均单株铃数。
测定时要注意,幼铃和花蕾不计算在内,烂铃数及其重量分别记载,以供计算单株生产力及三挑比率时参考。
6.计算每公顷产量:产量预测时,棉花处在吐絮期,单铃重和衣分常采用同一品种、同一类型棉田的平均铃重和衣分,并结合当年棉花生长情况而确定。
棉花测产验收方法

棉花测产验收方法
1、在被测条田内,按均匀分布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点,10至20亩的条田取3个样点,20亩至60亩取5个样点,60亩以上条田每增加20亩增加1个样点;对长势不均匀的条田视情况适当增加样点数。
在每点进行下列项目调查、记载。
(1)每个样点取0.01亩,实际取样时以一个播幅为宜。
先实测行距,计算出样点行长。
行距(m)=一个播幅宽/一个播幅行数
行长(m)=0.1亩(66.67m2)/播幅宽
查取有效铃数、株数、计算产量。
2、棉花测产验收统计表(见附表三)
3、根据公式计算棉花亩产量。
理论亩产量(kg/亩)=亩有效铃数×单铃重(g)/(1000) 实测产量=理论亩产量×测产系数(0.90)
棉花测产原始记录表
棉花平均行距与4行长度对应表。
棉花试验指标测定方式

测定指标1、株数选取样点(大田取3行,20m长)测定行距、株距,再折算成每公顷株数。
2、叶面积指数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在每个处理的小区随机选取4株植株用卷尺测量棉花每片叶片长度(L)和宽度(I),计算棉花叶面积指数LAI 为式中入—叶片形状系数,根据前期与网格法对比新陆早33号叶面积形状系数在全生育期介于0.92-1.04(n=22),为计算方便,本文叶片形状系数统一取1.0A—单株棉花所占土地面积,m2(新疆棉花亏缺灌溉叶面积指数模拟研究)需要仪器:卷尺、网格纸通过叶面积指数求得作物覆盖度,服务模型。
3、干物质从棉花播种后的第50天开始测取干物质,每10天测一次,可以在作物覆盖度达到峰值时,适当拉长测样间隔时间。
在各实验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测其鲜重和干重。
测干重前需将植株的棉纤维、蕾、铃、叶以及茎秆分开蕾铃等地上部器官放在一起进行杀青处理(1050C 30 min)后,在750C条件下烘48 h,称取其干物质。
需要仪器:国际剪一把、档案袋个数=实验小区数×5(茎、叶、蕾、棉壳、棉纤维)、烘干箱验证模型,且模型的需要输入该数据。
分析干物质分配比例,各器官干物质的相关性,水肥对其影响因素。
4、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的测定采用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测定土壤含水率。
测定为每20cm一测,测定深度为60cm。
用烘干法测土壤含水率,在灌水之前分六层取不同灌水处理小区0-60cm土层的土壤,盛土壤于已知盒重铝盒中,用精度为0.001g的天平称取湿土重与铝盒重之和,放置在1050C烘干箱中8小时至土壤为恒重,在天平上称重。
在灌头水之前取土样,装入密封袋,带回学校测量土壤初始含盐量。
需要仪器:土钻、铝盒(3个灌溉水平×6层土壤个×每膜5个取样点=90)、密封袋(90×灌水次数)5、覆盖度于棉花萌芽90%时和作物覆盖度最大时测定棉花的覆盖度。
6、叶片SPAD自出苗后,每10天测一次,每个小区选取代表性植株3株棉花的功能叶进行测量,测取每片叶叶尖的三个点。
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

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标题: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介绍: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于纺织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种植棉花的农民来说,准确地测量和预测棉花的产量一直是一个挑战。
因此,引入先进的棉花测产技术,将有助于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和规划棉花种植,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第一部分:棉花产量的重要性和挑战1.1 棉花产量对纺织行业和经济的重要性1.2 现有的棉花产量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挑战性第二部分:棉花测产技术的概述2.1 先进的棉花测产技术及原理2.2 棉花测产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3.1 数据收集和处理3.1.1 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传感器3.1.2 收集棉花生长期间的关键数据:如生长速率、叶片面积、棉铃数量等3.1.3 数据处理和分析: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模型预测棉花产量3.2 土壤管理和植物养护3.2.1 了解土壤质量和养分状况3.2.2 根据数据结果调整养分供给和灌溉措施3.2.3 使用农药和杀虫剂的最佳时间和浓度3.3 病虫害监测和防治3.3.1 使用遥感技术和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监测3.3.2 基于监测结果采取精确的防治措施3.3.3 推广病虫害防控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第四部分:对棉花测产技术的观点和理解4.1 对先进棉花测产技术的推广的重要性和潜在益处4.2 对实施棉花测产技术的可行性和挑战的评估4.3 对农民参与棉花测产技术的态度和需求的分析结论:通过实施先进的棉花测产技术,可以提高棉花种植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降低测产认知的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棉花产能,增加农民的收益。
然而,实施棉花测产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农民培训,棉花测产技术将成为棉花种植的重要工具,为农民和纺织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
棉花长度标准

棉花长度标准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在纺织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棉花的长度标准,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棉花长度标准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棉花长度标准的定义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的长度,是衡量棉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棉花长度的长短直接影响纺纱和织造的工艺性能,决定了纱线的强度、均匀度和纺纱效率等因素。
通常,棉花长度越长,其纤维的强度和均匀度越好,纱线的质量也越高。
二、棉花长度的测量方法棉花长度的测量通常采用仪器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高速纺纱仪测定。
该仪器能够将棉花纤维拉伸并测量其长度,从而得到棉花长度的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量方法,如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等,但相对而言,高速纺纱仪是一种较为常用和准确的测量方法。
三、棉花长度的影响因素棉花长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品种、生长环境、栽培管理、收获方式等。
不同品种的棉花其长度有所差异,一般来说,长绒棉的长度要长于短绒棉。
生长环境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也会对棉花长度产生影响,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棉纤维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有利于提高棉花长度。
此外,栽培管理和收获方式也会对棉花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适时施肥、合理浇水、科学采摘等都能够提高棉花的品质。
四、棉花长度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棉花长度是纺织行业中评价棉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纺纱和织造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在纺纱过程中,棉花长度长的纤维可以更好地进行纺纱,纺出的纱线质量更好,产品的强度和均匀度更高。
在织造过程中,棉花长度长的纤维可以更好地与其他纤维相互结合,提高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
因此,纺纱厂和织造厂通常会根据产品的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棉花进行加工,以获得满足市场需求的织物产品。
棉花长度标准是衡量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品种、科学栽培管理和适宜的收获方式,可以提高棉花的长度,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棉纤维。
棉花测产技术实训报告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棉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我国棉花产量和质量,加强棉花测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开展了棉花测产技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棉花测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棉花测产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棉花测产技术水平。
二、实训内容1. 棉花测产技术概述(1)棉花测产的意义:棉花测产是棉花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棉花产量的科学测定,为棉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棉花生产。
(2)棉花测产的方法:棉花测产方法主要有实收测产、样点测产、遥感测产等。
2. 实收测产技术(1)实收测产原理:实收测产是通过实地收获棉花,对收获物进行称重、计算,从而得到棉花产量。
(2)实收测产步骤:①选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棉田;②收获:使用棉花收获机进行收获;③称重:将收获的棉花称重;④计算:根据收获的棉花重量和收获面积计算产量。
3. 样点测产技术(1)样点测产原理:样点测产是在棉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点,对样点上的棉花进行收获、称重、计算,从而得到棉花产量。
(2)样点测产步骤:①选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棉田;②设置样点:在棉田中设置样点;③收获:对样点上的棉花进行收获;④称重:将收获的棉花称重;⑤计算:根据样点收获的棉花重量和样点面积计算产量。
4. 遥感测产技术(1)遥感测产原理:遥感测产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棉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得到棉花产量。
(2)遥感测产步骤:①数据采集:使用遥感卫星或飞机获取棉田遥感数据;②数据处理: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③棉花产量估算:利用遥感数据估算棉花产量。
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棉花测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棉花测产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
2. 实习过程:(1)实收测产实训:在棉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棉田,使用棉花收获机进行收获,对收获的棉花进行称重、计算,得到棉花产量。
(2)样点测产实训:在棉田中设置样点,对样点上的棉花进行收获、称重、计算,得到棉花产量。
棉花的测产方法

棉花的测产方法
一、样本点的抽选:
棉区每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5块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为6.67平方米。
3点取样采用对角线法,5点取样采用梅花形法。
1、行距测定:每个样点中取11行棉花测量行距,计算平均行距1。
2、株距测定:每个样点中随机选取1行的21株测量株距,计算平均株距1。
3、铃数调查:在株距测定的21株中选连续10株,调查成铃、幼铃、絮铃,计算成铃数。
4、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厘米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厘米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毫米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
产量计算方法
(一)铃重(克):每块样本田随机收取吐絮铃100个,晾晒干后称重量,计算平均铃重。
铃重(克/铃)=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
(二)衣分(%):计量铃重的100个絮铃试轧后,计算平均衣分(以皮锟轧花机为准,锯齿轧花机衣分加2
个百分点)。
衣分(%)=100个絮铃皮棉重(克)/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
产量计算:
收获密度(株/亩)=667米2/(平均行距(米)×平均株距(米)),其中,平均行距(米/行)=11行距离(米)/10,平均株距(米/株)=21株距离(米)/20
2、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成铃数/株数,总成铃数=成铃数+絮铃数+1/3幼铃数
3、籽棉亩产量(公斤/亩)=收获密度(株/亩)×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克/铃)/1000×校正系数(85%)
4、皮棉亩产量(公斤/亩)=籽棉产量(公斤/亩)×衣分(%)。
棉花测产步骤

棉花测产步骤
棉花测产是指通过对棉花进行采样、称重、计算等步骤,确定棉花产量的过程。
下面是棉花测产的步骤:
1. 采样:在棉田中随机采集棉花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采样时要避免采集杂质、病虫害等影响测产结果的物质。
2. 称重:将采集到的棉花样本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每个样本的重量。
3. 计算:根据采集到的样本重量、采样点数、棉花密度等因素,计算出棉花的产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棉花产量=(样本重量之和/采样点数)×棉花密度。
4. 验证:对计算出的棉花产量进行验证,检查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果有误差,则需要重新采样、称重、计算,直到得到准确的结果。
总结:棉花测产的步骤包括采样、称重、计算和验证。
在进行测产时需要注意采样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避免采集杂质、病虫害等影响测产结果的物质。
同时,计算出的棉花产量需要进行验证,确保结果准确。
棉花测产

2492 -14.1
33.3
55.3
粮食
155.7
5.4
344 -56.6 -36.2
46.8
食糖
119.3
3.8
318 -11.5 -30.8
-21.8
“十一五”目标:
棉花面积稳定在533.3万~ 566.7万公顷 (8000 万 ~ 8500 万 亩 ) , 单 产 提 高 到 1200kg/hm2,力争总产量保持在650万~ 700 万吨,满足纺织用棉70%左右的需求。
纤维强度(力): ①断裂强力:被拉伸的纤维在断裂时所承受
的最大负荷。如:单纤维强力。g、kg、N、cN。 ②断裂比强度:未应变的纤维,每单位线密
度所承受的断裂负荷。1.02gf/tex=1cN/tex。 目前,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采 用HVICC标准。此前,我国采用国际标准, 即用国际标准棉样( ICC,International Cotton Calibration)校准仪器。 二者数值不同,但测试仪器和原理相同。 HVICC比强度= 1.40ICC比强度
1.32
1997/1
25.23
33.04
1.31
1997/2
22.45
28.90
1.29
1997/3
22.72
28.68
1.26
1997/4
23.23
29.56
1.27
1998/1
28.16
36.16
1.28
1998/2
21.69
28.41
1.31
4
余楠等(1998)提出:
HVI比强度(HVICC标准) =1.29 HVI比强度(ICC 标准)
棉花产量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了解我国某地区棉花的产量情况,为棉花种植户提供产量评估依据,同时为棉花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我国某省某县某乡某村实验时间:2023年9月15日三、实验材料1. 测量工具:皮尺、卷尺、电子秤、笔记本、计算器等;2. 实验人员:2名;3. 实验地点:实验区域内的棉花田。
四、实验方法1. 测量方法(1)选择实验区域:在实验地点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田作为实验区域。
(2)随机取样:在实验区域内,随机选取若干个点,每个点为一个取样点。
(3)测量面积:使用皮尺或卷尺测量每个取样点的棉花田面积。
(4)测量产量:在每个取样点,随机选取若干个棉花植株,使用电子秤称量其重量,记录数据。
(5)计算平均产量:将每个取样点的产量相加,除以取样点数量,得到平均产量。
2. 数据处理(1)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面积和产量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2)计算总产量:将所有取样点的产量相加,得到实验区域的棉花总产量。
(3)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将实验区域的棉花总产量除以面积,得到单位面积产量。
五、实验结果1. 实验区域棉花田面积:100亩。
2. 实验区域棉花总产量:5000公斤。
3. 实验区域单位面积产量:50公斤/亩。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我国某地区棉花产量较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0公斤/亩。
2.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实地测量棉花产量的方法,为棉花种植户提供了产量评估依据。
3. 本次实验结果可为棉花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水平。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采用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成功测量了我国某地区棉花的产量情况。
2. 实验结果可为棉花种植户和棉花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3.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

棉花测产技术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棉花的产量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探索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测产方法存在着不精确、耗时长等问题,因此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棉花测产的精度和效率。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在棉花测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说,传统的人工测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误差较大;而采用机器化测产方式,则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和设备,并且操作难度较大。
三、方案设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棉花遥感监测。
通过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各个时期植株形态和色彩特征进行遥感监测,可以准确地获取每个地块内棉花生长情况。
2. 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测产预测。
将采集到的棉花生长数据输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棉花产量的准确预测。
3. 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共享。
将采集到的各个地块内棉花生长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棉花测产信息。
四、实施步骤1. 选取适合的无人机设备,并对其进行调试和测试。
2. 在棉田内设置遥感监测点,并定期进行遥感监测。
3. 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并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将分析处理后得出的结果上传至云端,并与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共享信息。
5. 根据预测结果,及时调整农业生产计划。
五、预期效果通过运用无人机技术、机器学习算法和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棉花测产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这种新型测产方式还可以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棉花测产信息,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棉花产量鉴定方法

棉花产量鉴定方法
一、选点
1.大概掌握整块棉田长势情况。
进地前先对整块地棉花长势情况大概观测,了解那部分旺长、那部分正常生长,那部分长势较弱,为进地准确选点做好初步了解。
2.选点方法:选点的基本要求就是选择能够代表这片区域面积内棉花长势情况的点,一般呈“Z”字形选点,选点的准确性是直接影响产量鉴定准确性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不能将点选择在棉花长势过旺或者长势偏弱的地方,除非在整个下点的部分都是旺长棉花或者长势较弱的棉花。
3.选点个数与选点面积:面积≤20亩,每5亩地一个点,选择四个点,面积≥50亩,每10亩地选择一个点。
为了确保选点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一般每个点面积为1%亩地,即6.67m2,宽度=两个薄膜宽度+两个空白行宽度,长度=6.67÷宽度,单位:米。
二、测量数据
主要测量数据:1%亩面积内的棉花株数、棉铃数(直径2cm及以上)、棉花单铃重,以上这些基础指标数据都是由整块地所有选点数据算出的平均值。
三、采样与单铃重
1.采样时每块地采样50朵,其中中间行摘25朵,边行25朵,取样时必须将整株上面的棉花全部采完,一株挨着一
株连续取样,不能挑着取样,样品袋内必须放标签,注明采样地块、农户姓名、采样朵数。
2.单铃重:将样品晒干后称重,单铃重(g/朵)=总重量(g)÷样品朵数(朵)
四、产量计算
1%亩棉花亩产量(kg)=(1%亩棉花株数×1%亩棉铃数×单铃重(g))/1000
1亩棉花单产量(kg)=1%亩棉花产量(kg)×100。
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花生大豆棉花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测产:选点取样: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
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株数/亩=株数/[行距(m)×株距(m)] ×666.7(m2)穗数/亩=株数/亩×单株成穗率测每穗粒数和粒重预测亩产(kg)=(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6实测亩产(kg)=取样粒重÷取样株数×亩实际株数2.选取玉米考察性状1)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4)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45℃的植株,在1/3以下为轻,1/3-2/3 为中,2/3为重。
5)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6)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7)果穗长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
8)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9)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每穗结实30粒以下的不计)。
10)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cm)。
11)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1/3处的圆周,然后测量线的长度(cm)。
12)秃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cm),并计算秃尖率(秃尖长占果穗长度的百分数)。
13)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
14)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
15)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g),求平均数。
16)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g),求平均数。
17)穗轴率(%)=穗轴重/ 穗重×10018)出籽率(%)=穗粒重/ 穗重×10019)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1000粒(风干)称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的测产方法
一、样本点的抽选:
棉区每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5块棉田作为样本田,每个样本田抽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为6.67平方米。
3点取样采用对角线法,5点取样采用梅花形法。
1、行距测定:每个样点中取11行棉花测量行距,计算平均行距1。
2、株距测定:每个样点中随机选取1行的21株测量株距,计算平均株距1。
3、铃数调查:在株距测定的21株中选连续10株,调查成铃、幼铃、絮铃,计算成铃数。
4、棉铃分类标准:直径大于2厘米的铃为成铃,直径小于2厘米的铃为幼铃,铃壳开裂3毫米以上的铃为絮铃,烂铃不计。
产量计算方法
(一)铃重(克):每块样本田随机收取吐絮铃100个,晾晒干后称重量,计算平均铃重。
铃重(克/铃)=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
(二)衣分(%):计量铃重的100个絮铃试轧后,计算平均衣分(以皮锟轧花机为准,锯齿轧花机衣分加2
个百分点)。
衣分(%)=100个絮铃皮棉重(克)/100个絮铃籽棉干重(克)×100。
产量计算:
收获密度(株/亩)=667米2/(平均行距(米)×平均株距(米)),其中,平均行距(米/行)=11行距离(米)/10,平均株距(米/株)=21株距离(米)/20
2、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成铃数/株数,总成铃数=成铃数+絮铃数+1/3幼铃数
3、籽棉亩产量(公斤/亩)=收获密度(株/亩)×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克/铃)/1000×校正系数(85%)
4、皮棉亩产量(公斤/亩)=籽棉产量(公斤/亩)×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