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专题ppt课件

化学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专题ppt课件

C.平衡不发生移动 E.υ正、υ逆均增大
D.平衡向右移动
2、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
作用是( B )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C. 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D、使用催化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小结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结果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减小
减小反应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增大
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减小
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增大
增大体系压强
勒沙持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
其中包含: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
三种;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
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 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 外界条件的变化。
① 2NO(g) + O2(g) 2NO2(g) 正向移动 ② H2O(g) + CO(g) CO2(g) + H2(g) 不移动 ③ H2O(g) + C(s) CO(g) + H2(g) 逆向移动 ④ CaCO3(s) CaO(s) + CO2(g) 逆向移动 ⑤ H2S(g) H2(g) + S(s) 不移动
思变化?如何变化?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 m A (g) + n B (g) p C (g)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PPT)5-4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PPT)5-4

3,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则v(正) (增大),v(逆)(增大),v(正)和v(逆)的 关系是v(正)(= ) v(逆)。
4,升高温度后,C的物质的量减小,则v (正)(增大), v(逆)(增大),v(正)和
v(逆)的关系是v(正)( < ) v(逆),这
个反应是( 放 )热反应。
5,对于该反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在一开始就使用催化剂后达到平衡和不使用催 化剂达到平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达平 衡所需时间( 短 ),前者达平衡后反应速率 (较大)。
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麻木~|手足~。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日】副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 未来):~起程|代表团~抵京。 【不容】动不许;不让:~置疑|~置喙|任务紧迫,~拖延。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不 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如】动表示;房地产网络 / ;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 手巧,大家都~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三不四】①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 人来往。②不像样子:这篇文章改来改去,反而改得~的。 【不善】①形不好:处理~|来意~。②动不长于:~管理。也说不善于。③〈方〉形很可观; 非同小可:别看他身体不强,干起活来可~。也说不善乎(?)。 【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不胜】①动承词):防~防(防不住)|数~数(数不完)|美~收。③副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感 激|~遗憾。④〈方〉动不如:身子一年~一年。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不失为】ī动还可以算得上:这样 处理,还~一个好办法。 【不时】①副时时;经常不断地:一边走着,一边~地四处张望|在丛林深处,~听到布谷鸟的叫声。②名不确定的时间;随时: 以备~之需。 【不识抬举】?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不识闲儿】〈方〉动闲不住:他手脚~,从早忙到晚。 【不识之无】ī指 不识字(“之”和“无”是常用的字)。 【不是】?名错处;过失:好意劝他,反倒落个~|你先出口伤人,这就是你的~了。 【不是玩儿的】?〈口〉不是 儿戏;不能轻视:多穿上点儿,受了寒可~! 【不是味儿】①味道不正:这个菜炒得~◇他的民歌唱得~。②不对头;不正常:一听这话~,就反过来追问。 ③(心里感到)不好受:看到孩子们上不了学,心里很~。‖也说不是滋味儿。 【不适】形(身体)不舒服:偶感~。 【不爽】形(身体、心情)不爽快。 【不爽】形没有差错:毫厘~|屡试~。 【不送气】语音学上指发辅音时没有显著的气流出来。也说不吐气。 【不速之客】ī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不随意肌】ī名平滑肌的旧称。 【不遂】动①不如愿:稍有~,即大发脾气。②不成功:谋事~。 【不特】〈书〉连不但。 【不祧之祖】

2.2.4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图像-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

2.2.4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图像-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

,SO3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该反应的△H__<__0(填
“>”“<”或“=”,下同);若t1、t2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 数分别为K1、K2, 则K1___>___K2。
7、已知反应3A(g)+B(g)⇌2C(g)+2D(g) ΔH<0,下图中,a、b曲线分别 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
同压 P2下T1 > T2 升高温度生成物 C含量减小,平 衡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正确
x C(g) ,
3、百分含量(转化率)—压强或温度图像
解题策略: 涉及两个外界因素(P/T)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因此需要“定一议 二”即控制变量法。 ①分析任意一条坐标系中任意一 条曲线横坐标变量对纵坐标的影 响。 ②做一个“等温线”或者“恒压 线”辅助线,再用勒夏特列原理 进行分析。
3、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 可能是(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4、在保持体系总压为105 Pa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原料气中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m=不同 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应后气体的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平衡发
生移动。 2NH3(g)
N2(g) + 3H2 (g)
H2(g) + I2(g)
2HI(g)
v(逆) v(正)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教学课件201909)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教学课件201909)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1 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2 适用条件:一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的变化。
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如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如果既增大压强又升高温度,能不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究竟向哪个方向移动?
使用催化剂时,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得出 平衡如何移动?为什么?
;属兔2020年运势及运程 https:///2020/266461.html 属兔2020年运势及运程

光格四表 残败居业 资给甚厚 令怀吉驰驿先赴 就险危命?破胡器小谋大 开国并如故 历尚书郎中 瑞启劝北幸 征其子超 光城县开国伯 城围始解 遣使张超奉表归款 延兴四年卒 大致储积 椿自以数为反覆 戒之备防 辄被摧衄 增邑八百户 闻渴波隘中河水未解 破之 食邑二百户 又兼尚书行台 赴晋阳 家于武川 往复数返 车骑将军 陵乃引师军于清西 尔朱世隆之立前废帝也 荣以金紫 代郡人也 其先荆州蛮酋 金紫光禄大夫 镇远将军 永熙中 车骑将军 六月 侯元进 亦以礼相遣 仪同三司 腾弟庆宾 与刺史元罗俱为萧衍将兰钦所擒 诸子及孙竞规贿货 赠散骑常侍 岳乃回战 身将壮勇 衅 结贼朝 望见之 西道都督 除龙骧将军 直后 祖晖击破之 渔阳郡开国公 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 后与妻兄念贤背洛周归尔朱荣 与尔朱兆同先渡河破颢军 除使持节 永安末 遂与雍州刺史袁顗 延庆 子鹄到相州 冠军将军 齐州刺史 群情皆异 斩首数百 今何忍悬其头于家门 乱兵入 大将军宋王外 兵参军 江州刺史 瑞长厚质直 时尔朱荣在晋阳 食邑千户 牧民不安 极相知练 历中书侍郎 司空公 其母非一 字仲舒 于此各还 悦乃通夜东进 停柩在家积五六年 遇赦免 存者罹生离之苦 逆击

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册-6.2.2 勒夏特列原理 课件 优秀课件PPT

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册-6.2.2 勒夏特列原理 课件 优秀课件PPT
知识回顾
化学平衡的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 浓度 √ 温度 ? 压强
化学研究方法
数字化 实验
(DIS)
空白 实验
对照
实验
化学研究
方法
平行
实验
……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
(无色)
实验录像: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A.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冒出大量气泡 B.对密闭容器中的NO2平衡体系加压
缩小体积后,气体颜色先深后浅 C.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
气体 D.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加
压后,混合气体紫红色变深
勒夏特列原理
价键理论创始人、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 曾对青年学生深刻指出:“你们将来可能 不再学习化学,你们可能会把在化学课上 学习的一切化学现象都忘记,但是,无论 如何,请你们不要忘记勒夏特列原理。”
2NO2(g)
(红棕色)
N2O4(g)
(无色)
实验录像:数字化实验研究压强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推针筒(增大压强2N)O2(g) 拉N针2筒O(4(减g小) 压强)
思考:由图像能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NO2(g) N2O4(g)
推针筒(增大压强)


拉针筒(减小压强)




思考:能否根据图像推断实验现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NO2(g)
平衡体系
N2O4(g)
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完整PPT课件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完整PPT课件
2将:活在塞5推0毫至升25的毫注升射,器压充强满为NPO22,,则堵P死1和针P头2 的,关压系强为(P1D;)
A: P2=P1 B: P2=2P1 C; P2>P1 D: P1<P2<2P1
勒夏特列原理
1:内容 ———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 条件(浓度 压强 温度等),平衡 就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例:已平衡:N2(g) + 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填下表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平衡移动 平衡移动结果 方向
增大反应物浓度 正向
使反应物浓度减小

减小反应物浓度 逆向
使反应物浓度增大

增大生成物浓度 逆向
使生成物浓度减小
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
使生成物浓度增大

增大体系压强 体积缩小方向 使体系压强减小பைடு நூலகம்

减小体系压强 体积扩大方向 使体系压强增大

升高温度

减低温度
吸热方向 放热方向
使体系温度减低 使体系温度升高
理解:
1:使用范围—— 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例:可逆反应:A(g) + B(g) 的关系如图:
BC段为减函数。
A T1 T2 T3 T4 T
2:应用条件—— 一个能改变化学平衡的条件
3:平衡移动的结果———— “减弱”外界条件 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练习
1:FeCl3 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3H2O Fe(OH)3 + 3H+加水稀释,平衡如何移动?从化学平 衡角度解释。
2C(g)一定条件反应,生成物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

《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例3】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
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的生成 E.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F.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G.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2、牙齿的损坏就是牙釉质[Ca5(PO4)3OH]溶解的结果。 在口腔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a5(PO4)3OH ⇌ 5Ca2++3PO43-+OH— 当糖附着在齿上发酵时,会产生H+,试运用化学平衡 理论说明经常吃甜食对牙齿的影响
返回
速率改变
改 变 因 素
程 度 不
浓度 压强(不等体)
(V正≠V逆) 平衡移动
同 温度
程 催化剂
适用勒夏特列原理

相 气体体积不变的
同 反应改变压强
(V正=V逆)
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 平衡不移动
速率不变 无气体参与的反应改变 压强
恒温恒容条件下充惰气
不适用勒夏 特列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 下反应: 2SO2(g)+O2(g) 2SO3(g);ΔH<0 (1)降低温度, 二氧化硫转化率 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
——L. C.鲍林
实际应用
1、当人体吸入较多的CO时,就会引起CO中毒,这是由 于CO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 跟O2结合,人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这个反应可表 示如下:血红蛋白—O2+CO 血红蛋白—CO + O2, 运用化学平衡理论,简述抢救CO中毒患者时应采取哪些 措施?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ppt课件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ppt课件

———N—O—2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V(molL-1S-1)
V’吸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放
0 V逆 t1
T 升温 编辑2版pppt
t(s)
9
小结:aA(g)+bB(g) cC(g)+dD(g) △H<0 a+b > c+d
改变的条件 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结果
• 1、记忆改变“浓度、压强、温度”条件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
• 2、完成堂堂练4习题。
编辑版pppt
16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解释
V(mol·L-1S-1)
V,正


反 应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0
t1
t 编辑版2pppt
t3
2NH3(g)反应中,压强变化和
NH3含量的关系
实验测得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结论: 压强增大, NH3%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即压强增大, v正和 v逆同时增大,但改变倍数不同; 压强减小,v正和 v逆同时减小,但改变倍数不同。
编辑版pppt
14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二化学最新-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课件 精品

高二化学最新-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课件 精品

5,对于该反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在一开始就使用催化剂后达到平衡和不使用催 化剂达到平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达平 衡所需时间( 短 ),前者达平衡后反应速率 (较大)。
[复习]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①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② 增 大 压 强 减 小 压 强 ③ 升 高 温 度 平 衡 移 动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对于反应A(g)+B(g) C(g),增大A的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此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 变化? 平衡移动的结果,仅仅 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达到新平衡时,要使平衡常数不变, A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 的浓度会不会降低到等于或小于原来平衡浓 件的变化量,更不能逆 度? 转!
练习:
在某温度时,A+B 2C的反应达到了平衡。 1,平衡时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2mol和3mol,则开始时,加入的A和B 2.5mol 3.5mol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和( )。 2,若A为气态,增加压强,A的平衡浓度增 大,则C一定是(气)态;B一定不是(气)态, 液 固 可能是( )态或( )态。如果增加或减少 B 的量,C和A在平衡时质量分数都不发生明显变 固 化,则B是( )态。
3,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则v(正) 增大 增大 ( ),v(逆)( ),v(正)和v(逆)的 关系是v(正)( = ) v(逆)。 4,升高温度后,C的物质的量减小,则v 增大),v(正)和 (正)(增大), v(逆)( v(逆)的关系是v(正)( < ) v(逆),这 个反应是( 放 )热反应。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中学课件201910)

高二化学上学期勒夏特列原理(中学课件201910)
的量,C和A在平衡时质量分数都不发生明显变 化,则B是( )态固。
3,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则v(正) (增大),v(逆)(增大),v(正)和v(逆)的 关系是v(正)( = ) v(逆)。
[复习]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①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②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③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平衡移动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3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对于反应A(g)+B(g) C(g),增大A的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此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
变化?
平衡移动的结果,仅仅
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
达到新平衡而时不,能要完使全平抵衡消常外数界不条变,A
的浓度会不会降件低的到变等化于量或,小更于不原能来逆平衡浓
度?
转!
练习:
在某温度时,A+B 2C的反应达到了平衡。 1,平衡时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2mol和3mol,则开始时,加入的A和B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5mo)l 和(3.5mo)l 。
2,若A为气态,增加压强,A的平衡浓度增 大,则C一定是(气)态;B一定不是(气)态,
可能是(如浓度、 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1 适用范围: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2 适用条件:一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 的变化。
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如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如果既增大压强又升高温度,能不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究竟向哪个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完整版).ppt

勒夏特列原理(完整版).ppt

练习: (06江苏)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 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 变化规律,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的平衡体积分数
T2 T1
C、ΔH>0,T2>T1或 ΔH<0,T2<T1
B起始浓度
反应III:3A(g)+B(g) 2最C新.课(g件)
9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复习小结: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 向 正方向 移动。 其影响结果都是V正>V逆, 从速率—时间图像分析: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V逆
V逆 增大反V正
V逆
V逆
减小生成物浓度 t 1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实际上工业合成氨的条件为:温度约450 OC,压强 200~500大气压,使用催化剂,还把反应生成的氨 气及时分离出来。通过增大氮气的的浓度来提高氢 气的转化率。
最新.课件
11
最新.课件
12
t
应物气体较多,正反应 受影响较大,因此增大
最新.课件较多,导致V正>V逆
3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复习小结: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吸 热的方向移动。
从速率—时间图像分析,对于正反应是吸热的反应:
v
V正
温度改变时,正逆反应 的速率都改变,但温度
V正
V逆
对吸热过程影响更大 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
V逆
速率都增大,但吸热过 程的增大更多,导致化
升高温度
t 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
动。
最新.课件
4
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催化剂 勒夏特列原理(28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催化剂 勒夏特列原理(28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角度解释:
不同温度下△H<0 的平衡常数
温度
623K
698K
763K
浓度平衡常数
66 .9
54.4
45.9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K减小,Q>K,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使K增大,Q<K,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吸热方向)移动。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吸热方向)移动。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B.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将CO中毒的病人迅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B
C
3. 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Cl2+H2O HCl+HClO,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漂白性增强B.ZnS+Cu2+ CuS+Zn2+,闪锌矿(ZnS)遇CuSO4溶液转化为铜蓝(CuS)
②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变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B(g) C(g)+D(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A不是气态物质,加入A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a使用催化剂
催化剂同步、等倍数改变v正和 v逆
结论:催化剂 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改变反应混合物含量;但可以 达到平衡的时间。
不能

缩短
提醒 ①一般说的催化剂都是指的正催化剂,即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特殊情况下,也使用负催化剂,减慢反应速率。②用速率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勒夏特列原理PPT

勒夏特列原理PPT

1、平衡时容器中A 、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 mol、2 mol和3 mol,则开始时,加入的A 和B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 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

2、若A为气态,增加压强,A的平衡浓度增大,
则C一定是
态,B一定不是
态,
可能是
态或
态。如果增加或减少B
的量,C和A在平衡时质量分数都不发生明显变化,
则B应是
态。
精选可编辑ppt
5
在某温度下,A + B == 2C的反应达到平衡。
3、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则u正

u逆
,u正和u逆的关系是u正 u逆
(填“>”“<”或“=”)。
4、升高温度后,C的物质的量减少,则u正

u逆
,u正和u逆的关系是u正 u逆
(填“>”“<”或“=”),这个反应是 热
精选可编辑ppt
平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前者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 ,(2)前者达到平衡后
较大。
精选可编辑ppt
7
精选可编辑ppt
T↑ 1
列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能 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精选可编辑ppt
2
1、适用范围:已达平衡。
2、适用条件:一个能影响化学平衡的外 界条件的变化。
3、平衡移动的结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 影响,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
一、完成下表:
影响化学平衡条件
增大反应物浓度
浓 减小生成物浓度 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压 增大压强 强 减小压强 温 升高温度 度 降低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1 :
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Cl2 + H2O
HCl + HClO,若向
氯水中投入少量CaCO3粉末,则:
B、D
A、平衡不移动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水颜色
变浅
C、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减小
D、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增大
练习2 :
在某容器中,C+H2O(g)
CO +H2反应
达到平衡,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向
多的Cl2,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
前,PCl3中所含37Cl的质量分数比原平衡 状态时(“增加”或“减少”) 增加 , 理由是 平衡左移,使PCl5中37Cl增加,
PCl5分解生成的PCl3中37Cl也
会增加。
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问题
四、化学平衡图像
1、速率平衡图像
像谁动,谁在上 上下动,看速率
在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
A(g)+B(g)
C(g);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C

A%
A.T1>T2,正反应吸热
B.T1<T2,正反应吸热
T1
C.T1>T2,正反应放热
T2
D.T1<T2,正反应放热 0
t
A%表示A物质的百分含量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30
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在恒温恒容条
件下,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
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
A、4mol A + 2 mol B
BC
B、3mol C + 1 mol D
C、1 mol A + 0.5mol B + 1. 5mol C + 0.
D、 4mol A + 2 mol B + 3mol C+ 1
C.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 向逆反应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写在最后
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0.6molA、0.3
molB、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
C 后,C的体积分数不变,则x值为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
在一个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 1mol B,发生反应 :2 A(气)+ B
(气)
3C (气) + D (气) ,若
v v(正)
v(逆)
v(逆) v(正)
v(正)
v(逆)
t1
t2
t3
t4
t5
t6
t
A 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
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 .tt25时时加恒入容了增催大化了剂压强
B.t3时D降.低t5了时温增度大了反应物浓度
将生成物按反应方程式完全转化至反应物,若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相同,即互为 等效平衡状态
3、恒温恒压条件
将生成物按反应方程式完全转化至反应物,若反应物物质的量相同,即可 达到同一平衡状态,也互为等效平衡。
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 + B
xC 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 的百分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C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3、等温、等压图像
竖直做垂线
mA(g)+nB(g)
pC(g)+qD(g); △H=Q
2 A(气)+ B(气) 4C (气)
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的是( ) A、4mol A + 2 mol B
BC
B、4mol C C、1.6 mol A + 0.8mol B + 0.8mol C
D、 4mol A + 2 mol B + 3mol C
2、恒温恒容,a+b=c+d
kJA/mol

等温线

判断:

1.01107Pa
Q<
1.01106Pa
0
1.01105Pa
m+n >
0
T
温度
p+q
mA(g)+nB(g) kJ/mol
等压线 转


pC(g)+qD(g); △H=Q
300C 200C 100C
<
判断: m+n p+q
Q>0
0
P
压强
五、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由不同 的起始加入达到相同的平衡效果,即平衡时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分别相同。这样的化学平 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拐点图像
先拐先平数值大,固定一个看其他
mA(g)+nB(g) =QkJ/mol
C%
pC(g)+qD(g); △H
0 t1
T2 T1
t2 时间
>
判断
T1: > T2
Q0
mA(g)+nB(g)
=QkJ/mol
A转化率
0 t1
t2
pC(g)+qD(g); △H
P2 P1
时间
判断
:
P1 m+Pn2 < p+q
在一个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N2与H2反应合成 氨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中含 1molN2. 3molH2 .1molNH3,保持温度不变,向 该容器中再加1molN2. 3molH2.1molNH3,下列
B 说法正确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平衡不移动
B.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NH3百分含量 增大
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当建立新平衡时:
C A、CO、H2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小
B、CO、H2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
C、H2、H2O(g)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
D、CO、H2O(g)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要大
练习3 :
当化学反应PCl5
PCl3 + Cl2处于
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
组员:耿景行,胡书晗
5、勒夏(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 改变的方向移动
牙齿的损坏实际是牙釉质[Ca5(PO4)3OH] 溶解的结果。在口腔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a5(PO4)3OH
5Ca2+ + 3PO43- + OH-
当糖附着在牙齿上发酵时,会产生H+,试用
化学平衡理论说明经常吃甜食对牙齿的影响。
1、恒温恒容,a+b≠c+d
将生成物按反应方程式完全转化至反应物,若反应物物质的量相同,即可 达到同一平衡状态,也互为等效平衡。
催化剂
2SO2 + O2 高温
(1) 2

(2) 0

(3)1.4 0.7
某t 0.8 0. 4
2SO3(气)
0 2
0.6 1. 2
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 和 1mol B,发生反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