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干燥与干燥设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
补充水
② 绝热饱和温度是状态函数:
t f(t,H ) as
③ 绝热饱和过程可当作等焓处理 即空气的入口焓近似等于空气的出口焓
tas、Has t、H
补充水
(7) 干、湿球温度
①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 气流吹过 -----湿分气化-----表面降温-------热量传递
Q hA(t tW ) Wrw
W kH (Hw H)A
稳态时, 空气传入的显热等于水的汽化潜热
hA(t tW )
k r A( H
Hw
w
H
)
tW
t
kH rW h
(HW
H)
注意:湿球温度不是状态函数
② 应用
对空气和水的系统, kH/h近似为常数(=0.96~1.005),数值上 等于相同条件下的绝热饱和温度,故可以用其确应空气状态。
9.4.3 湿分在湿物料中的传递机理
(1)湿物料分类
① 多孔性物料:如催化剂颗粒,砂子等。主要特征:
▲水分存在于物料内部大小不同的细孔和通道中; ▲湿分移动主要靠毛细管作用力 ▲这类物料的临界含水量较低,降速段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②非多孔性物料,如肥皂、浆糊、骨胶等。主要特征:
▲ 结合水与固相形成了单相溶液 ▲ 湿分靠物料内部存在的湿分差以扩散的方式进Baidu Nhomakorabea迁移 ▲这类物料的干燥曲线的特点是恒速阶段短,临界含水量
(6) 绝热饱和温度tas
① 绝热饱和过程: 系统与外界绝热,不饱和气体与液体长时间接 触,传热传质达平衡态:
tt as
HH as
c ( t t ) ( H H )r
H
as
as
as
tas、Has
r
t t as ( H H )
as
c
as
H
cH: 空气湿比热,kJ/kg干空气·C ras: tas时水汽化潜热, kJ/kg Has: tas时空气的饱和湿度,kJ/kg干空气
(3)平衡曲线的应用 ① 确定过程进行的方向
▲ 物料脱水而被干燥 ▲ 物料吸水而增湿 ▲ 相平衡
② 确定过程的推动力 传质推动力:湿物料的平衡蒸汽压 - 空气中水气的分压
p = p* - p H=H*-H
湿分的传递方向,视推动力的方向而定,或增湿或干燥。
传热推动力:空气的温度与湿物料表面温度之差。
化工单元操作
干 燥与干燥设备
9.1.1 概 述 去湿: 将固体物料中所含的湿分(水或有机溶剂)去除至规
定指标的操作。
去湿方法: 机械去湿法 ——能耗少、费用低,但湿分去除不彻底
物理去湿法 ——受吸湿剂的平衡浓度的限制,且只适用
于脱除微量湿分
干燥方法 ——固体物料的去湿主要采用干燥的方法
干燥过程: 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水或 其他 溶剂)的单元操作。
9.2.3 湿空气的湿度图
根据相律,压力一定时,双组分、单相的湿空气自由度为2
湿度图: t-H 图 I-H 图
(1)湿空气的湿度图(t-H图) 一定总压下
① 等温度线 (坐标轴X) ② 等湿度线 (坐标轴Y) ③ 等相对湿度线
P
H 0.622 S
P P S
固定,则可确定t,H的关系
示意图
④ 绝热饱和(冷却)线(等湿球温度线)
AH t
=1
S
B′
B
B'
tas t
H Has
AH t
9.3 固体物料干燥过程的相平衡
9.3.1 湿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湿基含水量 w:
湿物料中的水分的质量 w 湿物料总质量
kg/kg湿物料
干基含水量 X:
湿物料中的水分的质量 X 湿物料绝干物料的质量
换算关系
X w 1 w
w X 1 X
kg/kg干物料
t
=100% t
H
绝热饱和线
=100%
湿比热容对湿度
H
t
=100%
饱和比体积对温度 H=const
H=0.0
H
t
汽化潜热对温度
=100%
H
t
(2) 湿度图的应用 ① 求湿空气的性质参数
P278 例9.2.2
P279 例9.2.3
=1
=0.24 H A
B
H=0.019
300C 500C
(8) 露点td:
保持空气的H不变,降低温度,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温度 为露点温度 。
H 0.622
P d
P p
d
pd:为露点td时饱和蒸汽压,既该空气在初始状态下的水蒸气 分压pv
p HP d 0.622 H
9.2.2 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tas 、tw与t和H 有关 tas 、tw 本质上截然不同
H
a
V
ca: 干空气比热容,约1.01 kJ/kg干空气·C cv: 水蒸汽比热容,约1.88kJ/kg干空气·C
(5) 湿空气的焓I ( kJ/kg干空气)
基准: 0C干空气、 0C时液态水的焓为零。
I cat (r0 cV t)H (1.011.88H )t 2490H
r0: 0C时水蒸气汽化潜热,2490 kJ/kg
◆ BC段:干燥速率保持恒定,称为恒速干燥阶段。
◆ C点:由恒速阶段转为降速阶段的点称为临界点,所对 应湿物料的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用Xc表示。
◆ CDE段:随着物料含水量的减少,干燥速率下降, CDE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不同类型物料结构不同, 降速阶段速率曲线的形状也不同。
◆ E点:干燥速率为零,X*即为操作条件下平衡含水量。
湿空气的四个温度t 、tw 、tas 、 td可确定空气状态。
r
t t as ( H H )
as
c
as
H
tW
t
kH rW h
(HW
H)
(1)共同点:
① 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都不是湿气体本身的温度, 但都和湿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有关,都表达了气体入口 状态已确定时与之接触的液体温度的变化极限。
② 对于空气和水的系统,两者在数值上近似相等。
较高,降速段为一平滑曲线。
(2)液体扩散理论
▲ 主要论点:
在降速干燥阶段中,湿物料内部的水分不均匀, 形成了浓度梯度,使水分由含水量较高的物料内 部向含水量较低的表面扩散,然后水分在表面蒸 发,进入干燥介质。
▲ 干燥速率完全决定于物料内部的扩散速率。此时, 除了空气的湿度影响表面上的平衡值外,干燥介 质的条件对干燥速率已无影响。
注:非结合水产生的蒸汽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
不同点:
自由水分是在干燥中可以除去的水分,而平衡水分是不能 除去的,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划分除与物料有关外,还 决定于空气的状态。
非结合水分是在干燥中容易除去的水分,而结合水分较难 除去。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仅决定于固体物料本身的性 质,与空气状态无关。
机理
质量传递:湿分的转移,由固相 到气相,以蒸汽分压为推动力
热量传递: 由气相到固相, 以温度差为推动力
分类: 操作压力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操作方式
间歇干燥 连续干燥
加热方式
传导干燥 对流干燥 辐射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
对流干燥:
利用热空气和湿物料作相对运动,气体的热量传递给 湿物料,使湿物料的湿分汽化并传递到气体中,并被带走。 对流干燥是动量、热量、质量传递同时进行的传递过程。
P
H 0.622 S
P P S
H=f(,t)
(3) 湿比体积H (m3/kg干空气)
P=101.3kN/m2
H
22.4 273 t 29 273
22.4 18
273 t 273
H
H
(0.7731.244H )
273 t 273
(4) 湿比热容 cH ( kJ/kg干空气C )
c c c H 1.011.88H
自由水分:物料含水量超出平衡水分的部分称为自由水分。
X> X* 可能被空气干燥的水分
② 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结合水分:固、液之间结合力较强的水分,存在于物料细 胞壁内或毛细管内。
注:结合水产生的蒸汽压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
非结合水分:固液之间结合力较弱的水分,如物料表面的附 着水分,或物料表面大孔内的水分。
9.2 湿空气性质及湿度图
湿空气:含有湿分的空气,是常用的干燥介质,且一般情
况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9.2.1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干燥过程中,干空气的质量不变,故干燥计算以单位质量 干空气为基准(干基)。
(1)湿度H(湿含量或绝对湿度 ) (kg水/kg干空气)
湿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之比 。
M n 18n
▲ 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曲线: X ~ τ 关系。 干燥速率曲线: R ~ X 之间的关系
注意:干燥曲线或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的空气条件下 获得的,对指定的物料,空气的温度、湿度不同,速率曲线的
位置也不同。
曲线分析:
◆ AB(或A′B)段: A点代表时间为零时的情况, AB为湿 物料不稳定的加热过程。
▲ 非多孔性湿物料的降速干燥过程较符合扩散理论。
(3)毛细管理论 ▲ 主要论点:
多孔性物料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的孔道,水分在多 孔性物料中的移动主要依靠毛细管力。
多孔性物料的干燥过程较好地符合这一理论。
9.5 干燥过程的设计计算
9.5.1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
目的:确定湿物料干燥到指定含水量所需除去的水分量及所需 的空气量。
③ 确定在给定干燥介质的条件下,湿物料中可 能去除的水分及干燥后物料的最低含水量
9.4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9.4.1 干燥速率曲线 (1)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
W G dX
R c
A Ad
以湿度差表示:
Rk (H H)
H
W
以温度差表示:
R
h rw
(t
tw )
▲ 恒定干燥条件 空气的状态恒定及与湿物料的接触状态不变。 少量湿物料与大量湿空气相接触。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过程一般是间歇操作过程
9.3.2 水分在气、固之间的平衡及干燥平衡曲线
温度一定,对于一定的湿物料,长时间接触湿空气,达平 衡状态时:
平衡蒸气压:平衡状态下湿物料表面的蒸气压。 平衡含水量:平衡状态下物料的含水量。
平衡含水量=f( 物料的性质,空气的状态)
(1)干燥平衡曲线 ① p-X* (p*—X)线
▲ PV =0
▲ X<Xs ▲ X>Xs
t
② 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示 ● 加热和冷却 示意图 ● 绝热饱和过程 示意图 ● 非绝热增湿过程 示意图 ● 不同温度、湿度的气流的混合过程
两股气流混合后的状态C必 然在点A、B的联线上,其 位置可按杠杆定律求出。
=1
=1
A
BH
A
BH
t1
t2
t
t2 td
t1
t
=1
S B
tas t
H Has
H as
H
c H
t t r
as
as
示意图
⑤ 湿比热容线
c c c H 1.011.88H
H
a
V
示意图
⑥ 比体积线
干空气比体积线 0.773 273 t
a
273
饱和湿比体积线 (0.773 1.244H ) 273 t
HS
示意图
S 273
⑦ 汽化潜热-温度线 示意图
=100% H
=const
qmL QP
qm1,1,X1
QD
QL qmL
qm2,2,X2
(1)湿物料的水分蒸发量
qm1,qm2 : 干燥前后湿物料的质量流量,kg/s qmC : 绝干物料的质量流量,kg/s qmw : 蒸发水量,kg/s
n
H V V V 0.622 V
kg水/kg干 空气
M n 29n
n
aa
a
a
理想气体:
H 0.622
p V
P p
V
饱和湿度Hs :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等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P
H 0.622 S
S
PP
S
(2)相对湿度
p V
100%
P
S
p V
100%
P
(P P) S
(P P) S
相对湿度表明湿空气的不饱和度,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
(2)不同点:
① tas 由热平衡得出,是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tw取决于气、液两相间的动力学因素-传递速率。
② tas 是大量水与空气接触,最终达到两相平衡时的温 度,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和湿度都是变化的; tw是少量的水与大量连续气流接触,传热传质达到 稳态时的温度,过程中气体温度和湿度不变。
③ 绝热饱和过程中,气、液间传递推动力由大变小、 最终趋近于零; 测量湿球温度,稳定后气、液间传递推动力不变。
空气和水的系统,
h / kH=0.96~1.005
一般干燥过程H<0.01 cH=1.01+1.88H=1.01~1.03
对于空气和水的系统,不饱和空气: t > tas = tw > td 饱和空气: t = tas = tw =td
对其它物系,h/kH =1.5~2, 与cH相差很大,例如对空气和甲苯 系统h/kH = 1.8 ,此时,湿球温度高于绝热饱和温度。
X=0
Pv Pv=Ps
② -X线
平衡曲线受温度的影响较 大,如果用 -X图,则温 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2) 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① 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
平衡水分:用一定状态的湿空气,干燥某湿物料,物料能 够达到的极限含水量称为对应于该空气状态的 平衡水分。
X <X* 不能被空气干燥的水分 注意:对于同一物料,不同空气状态对应于不同平衡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