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第六章教案

合集下载

化工热力学第6章PPT幻灯片

化工热力学第6章PPT幻灯片

i
j
对于封闭系统,则为 St+t - St = S=S f +Sg
对于敞开的稳流过程,由于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则系统 熵的积累为0
St+t - St = 0
S f +Sg + miSi - mjS j =0
i
j
S f +Sg + miSi - mjS j =0
i
j
对某些特定的过程,可进行如下简化:
例题6-2 求298K,0.1013MPa的水变成273K,同压力下冰
的过程的理想功。设环境温度分别为(1) 25℃;(2) -5℃。
已知273K冰的熔化焓变为334.7kJ.kg-1。
解:如果忽略压力对液体水的焓和熵的影响。查附录C-1水 的性质表得到298K时水的有关数据,
H1
H
s,l 1
104.89kJ
δQ /T流入系统,该熵变常称为熵流,记为ΔSf ,
Q
dSf T
传递的热量可正,可负,可零,因此熵流也亦可正,可负,可 零。功的传递不会直接引起系统的熵流。但功的传递进入系统 可间接引起系统的熵变。
系统熵的累
敞开系积统(t的为熵某一平衡方程式为
时刻)
St+t - St = S f +Sg + miSi - mjS j
电机的轴功 势能变化
Ws
1.5 3600 11583 .6
0.466kJ kg 1
gz 9.815103 0.147kJ kg1
将上述各项代入式(6-5),得到
H Q WS gz 215.8(0.466) 0.147 215.48kJkg1
从附录C-1饱和水性质表中可查得90℃时饱和液体的焓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ppt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ppt

V1 37.8cm / mol ,V2 18.0cm / mol;
3 3
20℃时纯甲醇的体积V1=40.46cm3/mol
纯水的体积V2=18.04cm3/mol。
解 将组分的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
20 / 32 x1 0.1233 20 / 32 80 / 18
溶液的摩尔体积为
一、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M M xi M i
Mi是与混合物同温、同压下纯组分i的摩尔性质 二、混合物的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
M xi M i M xi M i xi M i xi M i M i
三、混合过程自由焓变化
G xi Gi Gi
n n1 n2
n 1 n1
n 1 n2
H1 105 5 3x 10 x
2 1
3 1
n13 nH 150n 45n1 5 2 n
nH n 3 2 n H2 150 5n1 3 n2 n n2 n2 T ,P ,n1
H 2 150 10 x
3 1
(b)
H 150 45x1 5x13 J / mol
3
B
H1 150 45 1 5 1 100 J / mol H 2 150 45 0 5 0 150 J / mol
3
(c)
H1 lim H1 105J / mol
cm / mol
3
第四节 理想溶液 一、 理想溶液的定义
狭义定义: 服从拉乌尔定律溶液称之,即 广义上说: 所谓理想溶液是指同温、同压、同相时,
pi p x
s i i

《化工工艺学》教案第六章三废治理

《化工工艺学》教案第六章三废治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六章三废治理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其产品和废弃物从化学组成上讲都是多样化的,而且数量也相当大。

这些废弃物在一定浓度以上大多是有害的,有的还是剧毒物质,进入环境就会造成污染。

有些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引起一些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更为广泛。

化工生产中废弃的污染物一般随废水、废气排出,或以废渣的形式排放(即所谓的“三废”),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同一种污染物的排出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往往以蒸汽的形式排出,但也有在废水中排出的;在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离子,但重金属也可以作为粉尘随废气排出,或者混在废渣中排出。

污染物排入环境中,造成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相互联系的。

污染物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之间不断地时行互相迁移、循环。

大气污染物质可以通过若干途径(如自然沉降、降雨雪降落等)转移到水体和土壤,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又可以挥发逸出。

污水把污染物质带入土壤,而土壤中的一些污染物又可以随水渗透到水域中去。

废渣也能随风飘扬,扩散到大气和水域。

三废的产生和监控第一节三废及其治理原则一、化工三废的产生、分类及特点(1)化工废弃物的分类。

化学工业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按聚集在一起时的状态来分类,也可按它们被处理和利用的办法来分类。

其中最常用且又合理的是按聚集状态来分类,即将废弃物分为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三大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废”。

固体废物,这是些成粉末状、灰状、块状或凝固状的废物。

属于这一类的有:残渣,灰渣,飞灰和烟灰,塑料丢弃物,废橡胶,选矿后留下的含金属的矿渣,有腐渣的有机物等。

液体废弃物大都是些被污染的水体或其它废溶液,其中溶有盐类、碱类、酸和有机物,也包括分散的“油”液和含有悬浮的颗粒状杂质。

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或用过了的有机溶剂和有机液体。

矿大(北京)化工热力学06第六章(3-28)

矿大(北京)化工热力学06第六章(3-28)
2
泵 水
例:现利用功率为
2.0kW的泵将95℃、流
量为3.5kg·S-1的热水从
低位贮水槽抽出,经过
热交换器以698kJ ·S-1
的速率冷却,送入高出
15m的高位贮水槽,试
求高位贮水槽的水温。
H
u 2
如:钢瓶充气或排气的过程
6.1.2 能量平衡方程
“物化”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封闭体系的能量平衡
方程,形式为:
△U = Q +W
体积膨胀功
体系吸热为正值,放热为负值;体系得功为 正值,对环境做功为负值。
WR
V2 V1
pdV
能量通常有以下几种(储存能和传递能)
(1) 内能U
系统内部所有粒子除整体势能和整体动能外, 全部能量的总和。
(3) 重力势能Ep 物质具有质量m,并且与势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为z,物系 就具有势能EK =mgz 。
(4) 热Q 由于温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叫做热。规定物系得到热时Q 为正值,物系向环境放热时Q 为负值。
(5) 功W 除热Q 之外的能量传递均叫做功。物系得到功作用,记为正 值;而物系向环境做功,记为负值。
⑴ E —单位质量流体的总能量,它包含有内能、动 能和位能。
EUE kEpUu 2 2gZ
⑵ pV — 流动功,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对环境或环境对 流体所作的功。
W流 =力×距离= pA dl = pV
如:W1
p1 A1
V1 A1
p1V1
p1V1—输入流动功,环境对体系做功
p2V2—输出流动功,体系对环境做功
1.5MPa 饱和液体焓值 Hl=844.9 饱和蒸汽焓值 Hg=2792.2
H1 H l 1 x H g x

化工热力学4-6章小结课件

化工热力学4-6章小结课件
化工热力学4-6章
小结
1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ΔU Q W
2. 开系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2 u12 u2 h1 gZ1 ws q h2 gZ2 2 2
1 2 h gZ u ws q 2
2
3. 稳流过程能量平衡的简化形式
wS ( R )
K 1 K 1 K K p2 K K p 2 RT1 1 P V1 1 1 p1 K 1 K 1 p1
(3)多变压缩
m 1 m 1 m m m p m p 变化不大) 2 1 (4)真实气体( Z 2 wS ( R ) p1V 1 RT 1 1 p1 m 1 m 1 p1
选择物流量
5
气体压缩
1、恒温压缩过程: pV=常数,Q=W(s) 2、绝热压缩过程: pVK=常数 3、多变压缩过程: pVm=常数 1<m<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气体压缩——单级压缩功计算
(1)等温压缩
wS ( R ) p Vdp p
1
p2
p2
1
RT1 p dp RT1 ln 2 p p1
(2)绝热压缩
真实气体压缩功=Zm×理想气体压缩功
7
气体压缩——多级压缩功计算
1. 理想气体,S级压缩,总功耗:
m 1 m
wS ( R ) wS ( R ),i
i s
s
m S RT1 (r m 1
1)
2. 气体压缩的实际功耗

化工热力学61

化工热力学61

H iU i PVi Ai U i T Si Gi H iT Si
dU iTd Si P dVi d H i T d Si V id P d Ai Sid T P d V i d G i Sid T V id P
☺ Maxwell关系式同样也适用于偏摩尔性质。
22
(5)偏摩尔性质计算
➢ ①截距法 由试验获得溶液某容
量性质的摩尔值与溶液浓 度(摩尔分率)的关系;
以溶液某容量性质的 摩尔值为纵坐标,溶液中 溶质的摩尔分率为横坐标,得到一条曲线,过曲线 指定浓度处作切线,则此切线截两纵轴的截距分别 代表两组分的偏摩尔性质。
23
➢ 截距法的要点有三点: a.由试验数据作恒T、
恒P下的M-x曲线; b.作所求浓度下的切线; c. 切线两端的截距为偏
c无限稀释溶液的偏摩尔焓H1和H2。
解 : 用 x21x1代 入 A 式 得 :
H100x11501x1x11x1 10x151x1
H15045x15x13J/m ol
(B )
31
dH dx1
45 15x12
H1
H
x2
dH dx1
H
1
x1
dH dx1
H1 150 45x1 5x13 1 x1 45 15x12
两 边 同 除 n , 得 :
M xiM i (4-12)
上述式是由偏摩尔性质计算混合物性质的重要关系式。
结论: ( 1 ) 对 于 纯 组 分 : x i 1 ,M i M i ( 2 ) 对 于 溶 液 : M i M i
21
(4)偏摩尔性质间的关系
与关联纯物质各摩尔热力学性质间的方程式相似, 溶液中某组分的偏摩尔性质间的关系式为:

C6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之有效能分析

C6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之有效能分析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五节 6、化学 的计算:
E X C H H 0 T 0 S S 0
一般规定环境温度T0、环境压力P0以及基准物的种类、状态和组成。
(A)波兰学者斯蔡古特模型: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五节 (B) 日本学者龟山—吉田模型:
其他元素以T0、P0下最稳定的化合物作为该元素的基准物,液 体、固体的基准物浓度(摩尔分数)规定为1。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五节
解 E x : T ( 0S 0 S ) ( H 0 H )
P,
T,K
MPa

饱和蒸 汽
过热蒸 汽
饱和蒸 汽
饱和蒸 汽
0.101 3
1.013
1.013
6.868
8.611
298 453 573 557.2 573
S (KJ/Kg.K )
0.3674 6.582 7.13 5.826 5.787
6.5865 -819.9 819.9
S0=0.36740化工热力学来自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五节
5 热量 的计算:
定义:热量相对于平衡环境态所具有的最大作功能力。EXQ
由卡诺热机效率
k
WS QH
Ex,Q QH
THT0 TH
热物体P,T
恒温 变温
EXQ
Q1
T0 TH
EXQ QH1TTm0
E xT ( 0S 0S ) ( H 0H )
P,MPa
T,0C H(KJ/Kg )
蒸汽7.00 285 2772.1 蒸汽1.0 179.9 2778.1 0.1013MPa 25(水) H0=104.89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3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3

E
0 XC,i
j E
j
0 XC, j
Wid j E
j
0 XC, j
G

0 f i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三节
理想气体混合物:
0 0 E XC,m yi E XC,i RT0 yi ln yi i i
液体混合物: 理想溶液 非理想溶液
E
Ex 0 ,偏离越远,E X 越大。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三节
与 Wid 有联系也有区别:
Wid H T0S ( H 2 H1 ) T0 ( S2 S1 )
当体系由任意状态(P、T)变到基准态 P0 、 0)时,其理 T ( 想功即 讨论 , 可写成:E x ( H 0 H ) T0 ( S 0 S ) 的大小,首先要规定基准态。
S S
* i * oi
T
C* pi
T0
Pi Pi T * C pmsi ln R ln dT R ln T0 P0 T P0
化工热力学
第六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
第三节
Pi pyi
* T P * E yi C Pmhi T T0 T0C Pmsi ln RT0 ln yi T0 R ln T0 P0 i T0、0 为环境态的温度和压力。 P
WS Q QL b、用于蒸汽压缩制冷上,系数为制冷系数:
比例系数是热效率: T NhomakorabeaWS QL c、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系数为热力系数: QH
QH d、用于热泵,系数为制热系数: WS
QL QH Q损失 e、传热过程:热效率: QH QH

化工热力学教案-陈新志-第六章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陈新志-第六章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教案
第六章 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 §6-1 引言
本章重点介绍稳定流动过程及其热力学原理 1 理论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 任务
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包括对化工过程的能量转化、传递、使用和损失 情况进行分析,揭示能量消耗的大小、原因和部位,为改进工艺过程,提高能量利用率 指出方向和方法。 3 能量的级别 1)低级能量 理论上不能完全转化为功的能量,如热能、热力学内能、焓等 2)高级能量
∆H − Q
WL =−T0∆S + ∆H − ∆H + Q =−T0∆S + Q 或 − WL = T0∆S − Q
损失功由两部分构成:
1)由过程不可逆性引起的熵增造成
2)由过程的热损失造成
−WL = T0∆S − Q = T0∆S + T0∆S0 = T0∆St = T0∆Sg
表明损失功与总熵变及环境温度的关系
熵平衡方程
δQ d=S T + d Sg
2δQ
∫ 积分式为 = ∆S 1 T + ∆Sg
dSg—熵产生。不可逆过程中, 有序能量耗散为无序热能,并被系统吸收而导致 系统熵的增加。
不是系统的性质,与系统的不可逆过程有关。可逆过程无熵产生 4 稳定流动系统的熵平衡
ΔSf
∑物流(m流i S入i )→
ΔSg
η=W Q1
2)可逆热机效率
η= W = Q1 − Q2 = T1 − T2 = 1 − T2
Q1
Q1
T1
T1
3)熵的定义
3.1)可逆热温商
dS = δ Qrev T
积分得熵变
∆S = S2 − S1 =
∫ 2 δ Qrev
1T

化工热力学第6章

化工热力学第6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T2 423 u2 u1 5 6.98m / s T1 303
1 2 6.98 5 m u 50 593J 0.593kJ 2 2
2 2
mgz 50 9.81 3 1472 J 1.472kJ
稳态流动体系的能量平衡关系可写为:
2 u2 u12 U 2 gz2 U1 gz1 Q Ws PV1 P2V2 1 2 2
u 2 单位质量流体! U PV gz Q Ws 2 u 2 H gz Q Ws (6-13) 2
F U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教程首页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P u F gz 0 2
2
对于非粘性流体或简化的理想情况,可忽略摩擦损耗,则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的科学,用热力学的观点、 方法来指导能量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现代热力学一大 任务。 进行化工过程能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化”课程: 封闭系统 化工生产: 敞开体系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教程首页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Chapter5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process
单位质量的流体带入、带出能量的形式为动 能(u2/2),势能(gz)和热力学能(U)。
1 2 E1 U1 u1 gz1 2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

化工热力学教案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热力学研究对象及其在化工中应用。

★重点化工热力学研究的特点★难点通过大量举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化工热力学的重要作用1、化工热力学的目的和任务化工过程中离不开化工物性,化工物性源于实验测定。

但化学物质的数目种多,由此组成的混合物更是数不胜数。

可见物性的测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测定的实验数据不一定就是实际过程所需要的,所以通过一定的理论方法,从容易测量的性质推测难测量的性质、从有限的实验数据获得更系统的物性的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化工热力学就是运用经典热力学的原理,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解决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

2、化工热力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化工热力学与物理化学关系密切,物理化学的热力学部分已经介绍了经典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理想系统(如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等)的模型,化工热力学将在此基础上,将重点转移到更接近实际的系统。

3、热力学性质的普遍化关系式理论和实验均表明,物质的均相热力学性质总是可以表示为组成和另外任意两个强度性质的函数,如M=M(T,p,{x})若给定了T,p和组成,系统的状态就确定下来了,其它的所有的热力学性质也就随之而确定下来。

我们称能确定体系状态的强度性质最小数目为自由度,用于确定体系状态的强度性质称为独立变量,其它需要求解的强度性质称为从属变量。

采用经典热力学原理就可以得到热力学性质之间的普遍化关系式。

它是热力学性质计算的基础,但是要真正用于具体系统性质的计算还必须引入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

4、经典热力学的局限性经典热力学不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而需要与表达系统特征的模型相结合。

系统的特征的本质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统计力学的范畴,这是经典热力学的局限之一,也是化工热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之一。

5、化工热力学的主要内容经典热力学原理,必须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才能应用于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我们称“原理-模型-应用”为化工热力学内容“三要素”。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化工热力学第六章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熵产生量也越大,熵产生永远 不会小于零,写成:
Sg 0 Sg 0 Sg 0
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不可能过程
6.2.2 熵平衡方程式
熵平衡的一般关系式:
熵入 熵出 熵产生 熵积累
熵流 S f (Q T )
物流流入
mi si
i
in
物流流出
Sg
m js j
j
out
mi si
in
j
mjsj
out
敞开系统放热为负( QK )0,吸热 Q为K 正值。
TK 是与敞开系统换热热源的绝对温度。
(6-16)
(1)敞开系统稳定流动过程:
对于稳流过程: dSopsys 0 dt
0
dSopsys dt
S f
Sg
i
misi
in j
mjsj
out
式(6-16)变为
亚音速
超音速
(2)扩压管: 在流动方向上流速降低、压力增大的 装置称为扩压管。
根据此式(6-8)、(6-9)可计算流体终温、质量流速、 出口截面积等, 因此它是喷管和扩压管的设计依据。 由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知
dH TdS Vdp Q Vdp 过程的 Q ,0 但T≠0,所以 dS 0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下午8时36分12秒20:36:1224.9.15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4年9月下午8时36分24.9.1520:36September 15, 2024
Z
Vj
uj

化工热力学Chapter6-1

化工热力学Chapter6-1

dG (T , p ) = (RT p )dp = RTd ln p (6/1-2)
ig i
对于真实气体
dGi = Vi dp
—真实气体Vi 的EOS复杂,无法得到像(6/1-2)式的简单形式!
怎么办???
为了计算方便,可以采用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即让逸度f
代替压力P,以保持(6/1-2)式的简单形式。即
§6.1.5 剩余性质的基本关系
nG nG 1 = d d ( nG ) − dT 2 RT RT RT
−(nS )dT +(nV )dp + ∑ Gi dni d(nG ) =
i
(3/7-5a)
nG nG 1 d dT = −(nS )dT +(nV )dp + ∑ Gi dni − 2 RT RT i RT
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化工热力学课程
第六章 流体热力学性质: 逸度与活度
主讲:阳庆元
E-mail: qyyang@
2013年11月6日
化学位
∂ ( nU ) ]nV , nS , n j ≠ i µi ≡ [ ∂ni
偏摩尔性质
µi ≠ U i
∂ ( nU ) ]T , P , n j ≠ i Ui =[ ∂ni
(温度为常数) (6/1-3) p ) = RTd ln fi
定义多组分体系中组分的逸度
ˆ dGi (T , p, y ) ≡ RTd ln f i
混合物中i组分的偏摩 尔Gibbs自由能
(温度为常数) (6/1-14)
混合物中i组分 的逸度
ˆ f lim i = 1 p →0 y p i
(6/1-14)

化工热力学授课教案 ch6

化工热力学授课教案 ch6

Chapter 6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fluidsWhy to study this chapter ?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we need:学习化工热力学的目的在于应用,主要应用之一就是热力学性质的推算。

热力学原理+模型解决上述问题从均相封闭体系经典热力学原理,得到不同的热力学性质之间的普遍化关系,特别是热力学性质与P-V -T 之间的关系 结合一定的状态方程,这些关系式就成为计算特定的均相纯物质或均相定组成混合物性质的公式6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fluids6.1 property Relations for Homogeneous Phase 6.2 Residual Properties6.3 Residual Properties by Equations of State 6.4 Two-phase systems6.5 Thermodynamic Diagrams6.6 Tables of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6.7 Generalized Property Correlations for Gases6.1 property Relations for Homogeneous Phase6.1.1 Fundamental Property Relations of Thermodynamics for Homogeneous Phase System 6.1.2 The Criterion of Exactness for a Differential Expression(恰当微分准则,点函数间的数学关系式)6.1.3 Maxwell’s Equation (Maxwell 关系式)6.1.4 Application of Maxwell’s Equation (Maxwell 关系式的应用)How to do ?measuredto be calculated Equations of stateFundamental property relations of thermodynamics+从容易测量的性质→难测量的性质; 从基础物性→更多有用的性质; 从纯物质性质→混合物性质……6.1.1 Fundamental Property Relations of Thermodynamics for Homogeneous Phase SystemFor a homogeneous fluid of constant composition. (to one mole or to a unit mass)Attention !6.1.2 The Criterion of Exactness for a Differential Expression(恰当微分准则 点函数间的数学关系式)Then the total differential of F is defined as :If F= F (x, y )Then the total differential of F is defined as :IfF= F (x, y )Attention:F, x, y are all point function,and F is the continuous function about x, yFundamental property relations dU TdS PdV dH TdS VdP dA PdV SdT dG VdP SdT=-=+=--=-y xF M x F N y ∂⎛⎫= ⎪∂⎝⎭⎛⎫∂= ⎪∂⎝⎭dU TdS PdV dH TdS VdP dA PdV SdT dG VdP SdT=-=+=--=-y xF F dF dx dy x y ⎛⎫∂∂⎛⎫=+ ⎪ ⎪∂∂⎝⎭⎝⎭dF Mdx Ndy=+y xM N y x ⎛⎫∂∂⎛⎫= ⎪ ⎪∂∂⎝⎭⎝⎭ory x F F dF dx dy x y ⎛⎫∂∂⎛⎫=+⎪ ⎪∂∂⎝⎭⎝⎭dF MdxNdy=+ory xM N y x ⎛⎫∂∂⎛⎫= ⎪ ⎪∂∂⎝⎭⎝⎭dF 是全微分,数学上,F 是点函数,在热力学上,F 是系统的状态函数用于判断 dF 是否是全微分,也即判断F 是否是系统的状态函数If F= F (x, y )Then the total differential of F is defined as :Example证明热力学第一定律方程式 中的Q 不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ThinkingIf δQ is the total differential of Q, Q is state function δQ can be written as δQ=Mdx + Ndy, andd U =? d U =T d S -P d V ? Solution : For a single phase and single componentf = C-P+2=1-1+2=2 Let U=U(T, V)6.1.3 Maxwell’s Equation (Maxwell 关系式)y xF F dF dx dy x y ⎛⎫∂∂⎛⎫=+ ⎪ ⎪∂∂⎝⎭⎝⎭dF Mdx Ndy=+y xM N y x ⎛⎫∂∂⎛⎫= ⎪ ⎪∂∂⎝⎭⎝⎭1y x F F x y x y F ⎛⎫∂∂∂⎛⎫⎛⎫=- ⎪ ⎪ ⎪∂∂∂⎝⎭⎝⎭⎝⎭d d Q U P V δ=+yx M N y x ⎛⎫∂∂⎛⎫= ⎪ ⎪∂∂⎝⎭⎝⎭d ()()v T U U U dT dVTV∂∂=+∂∂()()()[()]v T v T U U Q dT dV PdV TV U U dT P dVTVδ∂∂=++∂∂∂∂=++∂∂Q Mdx Ndyδ=+yx M N y x ⎛⎫∂∂⎛⎫= ⎪ ⎪∂∂⎝⎭⎝⎭?(()vT U U P T VVT∂∂+∂∂=∂∂22()vUUP T VV TT ∂∂∂=+∂∂∂∂∂ 0?≠ ? ?()(vT U U PTV VT∂∂+∂∂≠∂∂δQ is not an exact differential expression,So Q is not a state functiony xM N y x ⎛⎫∂∂⎛⎫= ⎪ ⎪∂∂⎝⎭⎝⎭dF Mdx Ndy=+According toThinking(6-1)For exampleExample试计算在0.01013MPa 下,液态汞由275K 恒容加热到277K 时产生的压力 解:思路Thinking(6-2)满瓶液氯压力与温度的关系Thinking(6-3)1.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化工热力学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第六章热力学性质的关系教案

化工热力学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第六章热力学性质的关系教案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案
第六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进而学会计算一个实际过程的焓变和熵变,并学会一些热力学性质图表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9学时
教学内容:1.热力学性质的相互关系,麦克斯威方程
2.单相与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图表
3.气体热力学性质的普遍化关系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热力学性质之间的普遍化关系,不同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具体表达式,剩余性质,非均相系统性质计算,热力学性质图、表。

难点:麦克斯威方程,剩余性质法计算热力学性质。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相结合。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同时上课过程讲解、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思考题和习题
课堂问题与讨论:
如何理解状态函数这一性质?
为何使用剩余性质法计算真实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等。

课外习题:
各小节知识点均对应1-2小题课外作业。

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课件6

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课件6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气体的膨胀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气体的膨胀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气体的膨胀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深度冷冻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深度冷冻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深度冷冻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深度冷冻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制冷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第六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 环——蒸汽动力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 课 内 容第六章 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原理及应用§6-1 引言本章重点介绍稳定流动过程及其热力学原理 1 理论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 任务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包括对化工过程的能量转化、传递、使用和损失情况进行分析,揭示能量消耗的大小、原因和部位,为改进工艺过程,提高能量利用率指出方向和方法。

3 能量的级别 1)低级能量理论上不能完全转化为功的能量,如热能、热力学内能、焓等 2)高级能量理论上完全可以转化为功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风能等 3)能量的贬值 4 本章的主要内容1)流动系统的热力学关系式 2)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动力循环§6-2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和功是两种本质不同且与过程传递方式有关的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或传递,但能量的数量是守恒的2 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稳定流动状态:流体流动途径中所有各点的状况都相等,且不随时间而变化,即所有质量和能量的流率均为常数,系统中没有物料和能量的积累。

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所以得 U Q W∆=+22u U g z Q W ∆∆++∆=+2211其中流体所做的功S W W p V pV =+-由H U pV=+212SH g z u Q W∆+∆+∆=+微分形式: 若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则有即为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关系式§6-3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平衡1 热力学第二定律1) Clausius 说法:热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Kelvin 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实质: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2熵及熵增原理 1)热机效率2)可逆热机效率3)熵的定义 3.1)可逆热温商3.2)熵的微观物理意义系统混乱程度大小的度量 对可逆的绝热过程对可逆的等温过程对封闭系统中进行的任何过程,都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4)熵增原理d d d SH g z u u Q W δδ++=+SH Q W ∆=+1W Q η=1212211111Q Q T T T W Q Q T T η--====-2211积分得熵变revrevQ dS TQ S S S Tδδ=∆=-=⎰或rev rev Q S Q T ST∆==∆0S ∆=QdS Tδ≥()000孤立孤立孤立系统,,则或Q dS S δ=≥∆≥若将系统和环境看作一个大系统,即为孤立系统,总熵变ΔS t等于封闭系统熵变ΔS 和环境熵变ΔS 0之和 自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只能向着总熵增大的方向进行,最终趋向平衡态。

此时总熵变达到最大值,即ΔS t=0达到了过程的终点 。

熵增原理为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提供了依据。

3 封闭系统的熵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无法计算由于过程不可逆引起的能量贬值的损耗,通过熵平衡关系可以精确衡量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 。

熵平衡方程d S g —熵产生。

不可逆过程中, 有序能量耗散为无序热能,并被系统吸收而导致系统熵的增加。

不是系统的性质,与系统的不可逆过程有关。

可逆过程无熵产生 4 稳定流动系统的熵平衡敞开系统的熵平衡方程式为:ΔS f 为熵流,伴随热量流动而产生的相应的熵变化。

可正、可负、可零。

规定流入体系为正,流出体系为负;ΔS g为熵产生该式适用于任何热力学系统对于不同系统可进一步简化:对稳定流动系统()i i im S −−−−→∑物流流入()j j jm S −−−−→∑物流流出敞开系统熵平衡简图00t S S S ∆=∆+∆≥21d d ggQS S TQS S Tδδ=+∆=+∆⎰积分式为()()f g i i j jijS S S m S m S ∆=∆+∆+-∑∑()()()()0f g i i j j ijg j j i i fjiS S S m S m S S m S m S S ∆=∆+∆+-=∆=--∆∑∑∑∑对可逆绝热过程对绝热节流稳流过程,只有单股流体§6-4 理想功、损失功和有效能1 理想功W id :1)定义系统的状态变化按完全可逆的过程进行时,理论上产生的最大功或者消耗的最小功。

是一个理想的极限值,可作为实际功的比较标准 2)完全可逆:完全可逆是指(1)系统的所有变化是可逆的;(2)系统与环境进行可逆的热交换。

环境通常指大气温度T 0和压力p 0=0.1013MPa 的状态3)稳流过程的理想功若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得比较理想功与实际功,可以评价实际过程的不可逆程度 2 损失功 1)定义:损失功定义为系统在相同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实际过程所作的功(产生或消耗)与完全可逆过程所作的理想功之差。

对稳流过程表示为:()()0,若为单股物流等熵过程f g jjiijij iS S m S m S S S ∆=∆===∑∑()000f i j g j iS S m m S m S S ∆=∆===∆=-,,第一定律完全可逆时Srev id id rev H Q W H Q W W Q H∆=+∆=+⇒-=-∆0将代入rev Q T S =∆00或id id W T S H W T S H-=∆-∆=-∆+∆L id SW W W =-0T S H-∆+∆H Q∆-000或L L W T S H H Q T S Q W T S Q=-∆+∆-∆+=-∆+-=∆-损失功由两部分构成:1)由过程不可逆性引起的熵增造成 2)由过程的热损失造成表明损失功与总熵变及环境温度的关系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总熵增越大,损失功越大。

不可逆过程都是有代价的例1:298K ,0.1013MPa 的水变成273K ,同压力冰的理想功。

273K 冰的熔化焓变为334.7kJ •kg -1H 1=104.897kJ•kg -1, H 2,S 2S 1=0.367kJ•kg -1•K -11)环境温度为25℃时是一个耗功过程,消耗的最小功是35.10kJ•kg -12)环境温度是268K 时是一个做功过程,可提供的最大功是12.69kJ•kg -1理想功的计算与环境温度有关例2:计算损失功298K ,0.1013MPa 的水初态 终态 000000Lt gW T S Q T S T S T S T S -=∆-=∆+∆=∆=∆227311-1220.02334.7334.72kJ.kg 334.721.226kJ.kg .K 273K H H H H S T --=-∆=--=--===-水熔化焓02121-1298()()35.10kJ.kg 0id W T S HS S H H =-∆+∆=--+-=02121-1268()()12.69kJ.kg 0id W T S HS S H H =-∆+∆=--+-=-3 有效能B :一定状态下的有效能即是系统从该状态变到基态,即达到与环境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此过程的理想功。

对于稳流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过程的理想功为选定基态为(T 0,p 0),系统由任意状态变到基态时稳流系统的有效能B 为:1)物理有效能物理有效能指系统的温度、压力等状态不同于环境而具有的能量。

化工过程中与热量传递及压力变化有关的过程只考虑物理有效能2)化学有效能处于环境温度、压力下的系统,由于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或化学反应,达到与环境平衡所作的最大功为化学有效能。

因此计算化学有效能需要确定每一元素的环境状态,为简化计算,建立了环境模型。

从系统状态到环境状态需经过化学反应与物理扩散两个过程: ①化学反应将系统物质转化成环境物质(基准物)②物理扩散使系统反应后的物质浓度变化到与环境浓度相同的过程例:计算碳的化学有效能C 的环境状态是CO 2纯气体,达到环境态需经过化学反应C+O 2→ CO 221212S S H H H Q W H Q W H S ∆=-=+⇒=++→()0021L W T S QT S S Q-=∆-=--()()()()1012020000000()()B H T S H T S H T S H T S H H T S S =---=---=---()()002121101202()()id W T S HT S S H H H T S H T S -=∆-∆=---=---000()()B H H T S S =---计算基准取1molO 2的浓度为0.21,因此4 有效能效率和有效能分析 1)有效能效率从状态1 变到状态2,有效能变化为当ΔB<0,减少的有效能全部用于做可逆功,所作的最大功为Wid 当ΔB>0,增加的有效能等于外界消耗的最小功对可逆过程有效能守恒,不可逆过程的有效能不守恒。

有效能的平衡方程为:D =0,可逆 D >0 ,不可逆D <0,不可能自发进行不可逆过程中,有效能的损失等于损失功有效能效率定义为输出的有效能与输入的有效能之比可逆过程 ηB =100% 真实过程 ηB <100% ηB反映了真实过程与理想过程的差别2)有效能的分析计算有效能对有效能衡算,找出有效能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 例1:比较计算两种余热的有效能000()()B H H T S S =---22200000,C O CO f CO H H H H H H -=+-=-∆220C O CO S S S S S -=+-22ln0.21O O S S R =-()22220000ln0.21C O CO C O COS S S S S S S R S -=+-=+--21210210()()idB B B H H T S S H T SB W ∆=-=---=∆-∆∆=或()()inoutB B D=+∑∑()000t LD T S S T S W =∆+∆=∆=()()out BinB B η=∑∑例2:比较不同蒸气的有效能和放出的热 3.1)防止能量无偿降级 3.2)采用最佳推动力的工艺方案 3.3)合理组织能量梯次利用先用功后用热,使用热能要温位匹配总之,要按需供能,按质用能,建立合理的综合用能体系§6-5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过程1 气体的压缩稳流过程压缩的理论轴功计算式s W H Q =∆-()()()111001000110111100051d d ln 1.5710kJ.h T T p p T T p B H H T S S C m C T T T T T m C T T T T -=---⎡⎤=-⎢⎥⎣⎦⎡⎤=--⎢⎥⎣⎦=⨯⎰⎰()()()2000222200041ln 2.5510kJ.h p B H H T S S T m C T T T T -=---⎡⎤=--⎢⎥⎣⎦=⨯()11110513.110kJ.hp Q m C T T -=-=⨯()22220513.110kJ.h p Q m C T T -=-=⨯可逆过程2 气体的膨胀 1)绝热节流膨胀 Q =0,W S=0由能量方程得ΔH =0,即等焓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