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技术构成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技术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f5565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d.png)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技术构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来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过程。
它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技术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CAD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手工绘制转化为计算机绘图,使设计师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产品设计。
CAD技术还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对产品形状、尺寸和结构的精确描述。
此外,CAD技术还可以进行虚拟仿真和分析,帮助设计师预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及其它相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CAM技术通过将产品设计数据转化为加工指令,实现对机床和其他加工设备的自动控制。
CAM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数控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CAM技术还可以进行工艺规划和过程优化,帮助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快速原型制造(RP)技术也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
RP技术通过将产品设计数据直接转化为实物模型,实现产品的快速制造和验证。
RP技术可以快速制作出产品的模型,从而加快产品的开发和评估速度。
同时,RP技术还可以进行产品的功能测试和外观检验,帮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数字化制造还包括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技术。
例如,激光切割和数控冲压等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形状的材料的高精度加工。
另外,先进的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改善和优化,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还包括先进的装配技术,如自动化装配和柔性装配,可以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和协作。
例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可以对产品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对产品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共享。
另外,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4af50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0.png)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是指数字化技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基础应用。
它涵盖了多个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值控制(CNC)、三维打印、工业互联网和数据管理等。
以下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设计和分析。
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设计环境,可以对产品进行形状设计、功能设计和性能仿真等。
CAD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AM将CAD中设计好的产品模型转化为可供机器工具理解和加工的数控程序。
CAM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生成加工路径、优化刀具路径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3.计算机数值控制(CNC):CNC将数字化的计算机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中,通过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实现对工件的准确加工和生产。
CNC可以高速、高精度地完成各种加工操作。
4.三维打印:三维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可以直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三维实体。
它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创建物理模型或产品,并且可以实现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制造。
5.工业互联网和数据管理:工业互联网允许生产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协作,实现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
数据管理则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用于优化生产过程、预测和改进产品性能。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的应用可以带来多重益处,如提高产品设计精度和质量、加速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等。
它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推动创新、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1fca38c2af90242a995e591.png)
第一章数字化设计制造是现代产品研制的基本手段。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征:(1)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2)先进制造技术贯穿了制造全过程以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3)先进制造技术注重技术与管理的结合;(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设计制造技术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几个方面。
任何一种产品的研制过程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设计与制造两部分。
可以将产品的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抽象为产品(product)、工艺过程(process)、制造资源(resource),即PPR模型,实际的过程是三个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串行设计与并行设计:(1)串行设计的组织模式是递阶结构,各个阶段的活动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个阶段的活动完成后,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才开始,各个阶段依次排列,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2)并行设计的工作模式是在产品设计的同时就考虑后续阶段的相关工作,包括加工工艺、装配、检验等,在并行设计中产品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是交叉进行的。
数字化设计制造基本概念:(1)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的技术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的进程。
(2)数字化设计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造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与生产全过程的设计方法。
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内涵是支持产品开发全过程、支持产品创新设计、支持产品相关数据管理、支持产品开发流程的控制与优化等,归纳起来就是产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数据管理是核心。
(3)数字化制造是指对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描述而在数字空间中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不断融合、发展和应用的结果,也使制造企业、制造系统和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
(4)数字化设计制造本质上是产品设计制造信息的数字化,它将产品的结构特征、材料特征、制造特征和功能特征统一起来。
典型的CAD模型标准交换格式,DXF、DWG、JGES、STEP。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可靠性设计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可靠性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9c188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f.png)
与其他产品相比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技术有以下特点:
因设计安全系数较大而掩盖了矛盾,机械可靠性技术落后;
机械产品的失效形式多,可靠性问题复杂;
机械产品的实验周期长、耗资大、实验结果的可参考性差;
机械系统的逻辑关系不清晰,串、并联关系容易混淆;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P(AB)=P(B)P(A│B) =P(A)P(B│A)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2、正态分布(高斯分布)
分布形态为对称分布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当μ=0, σ =1时,为标准正态分布。
3 σ准则: 超过距均值3σ距离的可能性太小,认为几乎不可能(或靠得住)。
若:L=F30±0.06mm~N(μ,σ)
则: μ=30mm
失效率曲线(也称浴盘曲线)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平均寿命
对于不可修产品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对于可修产品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在常规设计中引入的物理量,多数就是E(x)。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方差
衡量随机变量取值的分散程度,用D(x)、σ2表示。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变异系数
C是一个无量纲的量,表示了随机变量的相对分散程度。
金属材料的变异系数(参考)
拉伸强度极限σB
0.05
拉伸屈服极限σS
0.07
疲劳极限σ-1
0.08
焊接结构疲劳极限σ-1
σ =0.06/3=0.02mm
自然界和工程中许多物理量服从正态分布,可靠性分析中,强度极限、尺寸公差、硬度等已被证明是服从正态分布。
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41bc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一、引言数字化制造技术是迎合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高效、智能、灵活、可持续等特性。
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热点课题。
二、数字化制造技术概述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并利用智能化技术完成生产制造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全程可视化管理。
三、数字化制造技术分类数字化制造技术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将设计方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产品设计的可视化和自动化与模拟优化。
2. 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指通过数控机床、激光加工、3D打印等一系列现代生产装备,实现对数字化产品逐层制造和连接生产过程的可持续性改善。
3. 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科技手段,对数字化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四、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领域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主要应用领域:1. 航空领域在航空制造业,数字化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2. 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已经逐渐实现从传统机械制造向数字化制造转型,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方向主要是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
3. 机器人制造业机器人制造业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器人制造的效率和品质。
4. 电子制造业在电子硬件制造业,数字化制造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可能产生的错误率。
五、数字化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正在不断深入,未来数字化制造将会更加深入到企业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
数字化制造的发展趋势如下:1. 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2. 数字化制造将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融合。
制造业中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使用教程
![制造业中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使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7c0b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5.png)
制造业中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使用教程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制造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和灵活生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使用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来优化制造过程。
第一步:数据采集和传输数字化制造的基础是数据采集和传输。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将实时数据从生产设备和工人收集起来,并通过云平台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中。
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可通过传感器与生产设备的连接来实现。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压力、振动等物理量,以及机器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
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工厂生产的优化提供依据。
第二步:数据分析和挖掘得到实时数据后,下一步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通过应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帮助制造商更好地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
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包括统计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预测设备的故障和优化生产计划。
此外,数据分析和挖掘还可以帮助制造商优化产品设计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三步:工业互联网和设备互连数字化制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业互联网和设备互连。
通过将生产设备、仓储设备和供应链系统等连接到云平台上,制造商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和信息的共享。
这种互连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来实现。
例如,制造商可以使用RFID技术来跟踪和管理原材料和成品的流动,或者使用智能传感器来监控设备的状态和效率。
通过实现工业互联网和设备互连,制造商可以实现全面优化和灵活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四步: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是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制造商可以将物理产品和设备的虚拟模型创建在云平台上,实现对实际设备和产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虚拟仿真技术则允许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计划阶段进行虚拟测试和优化。
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7528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6.png)
数字化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制造技术逐渐成为工业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通过虚拟数字模型,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数字化的生产方式。
该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
数字化制造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指将产品的设计过程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产品的虚拟设计和仿真分析。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设计时间和成本,因为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比,数字化设计可以更加精确和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
此外,数字化设计还可以对设计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预测产品在使用中的性能和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二、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指将产品的制造过程数字化,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完成产品的自动化制造。
数字化制造可以极大地提高制造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
数字化制造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数字模型的方式进行仿真分析,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三、数字化管理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指将企业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同时,数字化管理技术还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数字化服务技术数字化服务技术是指将产品售后服务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售后服务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数字化服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通过模拟车身结构、底盘布局、发动机配置等方面,提高整车的性能和空间利用率。
同样,数字化制造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汽车零部件和组装整车,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393b2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9.png)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工程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流程。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核心在于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实现从概念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控制。
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
CAD 软件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高效、精确地完成产品的二维和三维建模。
设计师可以通过 CAD 软件直观地看到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进行各种设计修改和优化。
CAE 则用于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例如力学性能、热性能、流体性能等。
通过 CAE 分析,设计师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避免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
CAM 则是将设计好的产品模型转换为制造加工的指令,直接驱动数控机床等制造设备进行生产。
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参数化设计和特征建模技术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参数化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和约束关系来控制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这样,当修改参数值时,产品模型会自动更新,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灵活性。
特征建模则是将产品的设计元素定义为特征,如孔、槽、凸台等,通过对特征的操作和组合来构建产品模型。
特征建模技术更符合工程师的设计思维,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重用性。
数字化制造技术包括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
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数控机床按照预先编制的加工程序对零件进行加工。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点,能够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快速成型技术则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将三维模型转换为一系列二维截面,然后逐层制造出实体零件。
数字化设计制造(CAD,CAE,CAM,CAPP)
![数字化设计制造(CAD,CAE,CAM,CAPP)](https://img.taocdn.com/s3/m/9885effefab069dc502201ea.png)
数字化核心技术浅析张琼宇112020014一、引言20世纪中叶以来,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浪潮。
与此同时,数字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其概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诸如数字城市、数字化生存等以数字为前缀的新概念和新思想.这些为数字及数字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数字化技术是以计算机软硬件、周边设备、协议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离散化表述、定量、感知、传递、存储、处理、控制、联网的集成技术“],将数字化技术用于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活动和企业的全局优化运作就是数字制造技术。
目前制造业面临三大突出问题的挑战,即网络化、知识化和服务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复杂化,进而导致对制造系统中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非线性、时变性、突发性和不平衡性难以用传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来驾驭。
制造信息的表征.存储、处理、传递和加工的探刻变化,使制造业由传统的能量驱动型逐步转向为信息驱动型“数字化已逐渐成为制造业中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驱动因素,数字制造也就成为一种用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产品结构、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日益形成的庞大制造网络而提出的全新制造模式,井很自然地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内涵与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主要包括用于企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CAM)、工艺设计(CAPP)、工程分析(CAE)、产品数据管理(PDM)等内容。
其数字化设计的内涵是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全过程、支持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支持产品相关数据管理、支持企业产品开发流程的控制与优化等,归纳起来就是产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数控技术是工具,数据管理是核心。
它们之间的关系见图l 所示。
由于通过CAM 及其与CAD 等集成技术与工具的研究,在产品加工方面逐渐得到解决,具体是制造状态与过程的数字化描述、非符号化制造知识的表述、制造信息的可靠获取与传递、制造信息的定量化、质量、分类与评价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得到了解决,促使数字制造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这些关键技术之间具体关系见图2所示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多项先进技术,包括三维建模、装配分析、优化设计、系统集成、产品信息管理、虚拟设计与制造、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9ce03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3.png)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技术,它将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制造业深度结合,实现了制造业从实物化向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数字化设计的概念、数字化制造的原理以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数字化设计是指采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技术对产品进行图形化建模、虚拟仿真、数字化测试和优化设计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它的核心在于使用计算机先对产品进行虚拟设计,其次进行模拟测试,再进行实际制造,实现产品的快速开发与迭代升级。
数字化设计优势在于减少了传统设计过程中的试错和重复工作,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在全球制造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次,数字化制造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设计数据转换为制造指令,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实现物理产品的制造。
数字化制造技术包括3D打印、CNC加工、激光切割等,主要是将数字化设计阶段生成的数据直接转换为制造工艺的指令,实现制造流程的快速高效和准确可靠。
数字化制造优势在于制造周期短、成本低、质量高、灵活性强、适应性广泛,为制造业的机械化、数字化、集成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最为显著的变革之一是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制造可以将传统的制造工艺转化为数字模型和程序指令,减少笨重的物理模型制作和相关制造工具维护成本,从而提高制造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制造成本。
数字化制造在高端制造业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包括航空、航天、国防、汽车、医疗等领域。
例如,在航空领域,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和工程师实现合作和数据共享,并改进设计流程,从而更加高效地优化飞机整体设计和制造。
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产业生态,包括高效的数字化设计工作站、标准化的设计数据和指令传输协议、定制化的数字化制造设备等。
装备制造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装备制造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df36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c.png)
装备制造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数字化技术在装备制造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正成为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更快速、更高效、更精确地完成各项工作,在质量效益以及成本费用上达到了更好的平衡。
本文将阐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和优势。
二、数字化设计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1.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建模技术是数字化设计的基础,是将实体对象通过数字化手段转换为"虚拟对象",以确保整个建模过程的精确性。
数字化建模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装备设计制图时的误差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常见的基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数字化建模技术可以在制造前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更改或纠错,可以大大提高装备制造工艺的可控性和生产效率。
2.数值分析技术数值分析技术(Numerical Analysis)是将工程物理现象描述为有限的数学方法,然后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的方法来求解物理现象的行为、规律和数值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制造过程中,利用数值分析模拟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装备运行的情况,在信誉、安全性、性能、寿命等方面提高了装备的实用价值。
通过数模与实验的方法评估装备的可靠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试验费用。
三、数字化制造在装备制造中的应用1.智能制造系统在数字化制造系统中,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化研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等方面,来打破传统制造模式里面的弊端,使制造过程变更智能、灵活、高效等。
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化装备制造系统、采用智能传感器系统、制定规模化的智能生产计划等方面,提高装备制造的生产力和质量。
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在减少浪费物质资源、提高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2.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将设备制造的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装备制造的信息化、数字化。
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c045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d.png)
施工仿真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
施工监控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预制构件的制造和加工,提高施工效率。
预制构件制造
建筑管理系统(BMS)
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04
CHAPTER
建筑工程数字化设计的优势与挑战
自动化设计流程
数字化设计工具能够自动化完成繁琐的设计任务,减少人工错误,提高设计效率。
节能设计
循环经济
在数字化设计中,充分考虑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数字化设计中,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CAD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维图纸的绘制和三维模型的建立,使得设计师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建筑、结构和设备的详细设计。它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手工绘图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通过精确的模型计算,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可实施性。
详细描述
总结词
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方法,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管理。
总结词
VR和AR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或真实环境与计算机模型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在建筑工程中,VR和AR技术可以用于方案展示、施工模拟、可视化交底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设计师和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的效果和实施过程,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质量。同时,VR和AR技术还可以用于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详细描述
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快速制作出三维实体模型或构件。在建筑工程中,它可以用于制作概念模型、设计方案可视化、预制构件的生产等。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传统加工和制作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设计的可实施性和生产效率。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2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2](https://img.taocdn.com/s3/m/b38bb57f27284b73f24250a0.png)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环,实现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一种技术。
即在网络和计算机辅助下通过产品数据模型,全面模拟产品的设计、分析、装配、制造等过程。
2、数字化设计:是以实现新产品设计为目标,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信息为辅助手段,支持产品建模、分析、修改、优化以及生成设计文档的相关技术的有机结合。
3、数字化制造:以产品制造过程的规划、管理、控制为对象,以计算机为直接或间接工具,以控制生产设备、实现产品制造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
二、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技术基础1、产品统一数据模型表示与交换方法:典型的CAD模型标准交换格式:DXF,DWG,IGES,STEP.2、数字换设计制造应用工具:CAD系统,CAE系统,CAPP系统,DFx系统。
3、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的定义:PDM是一种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产品数据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工具。
PDM系统确保跟踪设计、制造所需的大连数据和信息,并由此支持和维护产品。
三、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特点与性能要求:书P15特点:(1) 过程的延伸(2) 智能水平的提高(3) 集成水平的提高性能要求:1、稳定性2、集成性3、敏捷性4、制造工程信息的主动共享能力5、数字仿真能力6、支持异构分布式环境的能力第二章产品数字化建模一、概念1、产品的数字化模型:产品信息的载体,包含了产品功能信息、性能信息、结构信息、零件几何信息、装配信息、工艺和加工信息等。
2、信息表现形式: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二、产品模型的描述与表述1、产品设计阶段的模型:(1) 概念设计阶段模型:产品的方案构图、产品设计等。
(2) 零件几何模型:零件几何模型是详细设计阶段生产的信息模型,是其它各阶段设计的信息载体,通常作为主模型。
表示方法:用二维或三维模型表示。
(3) 产品仿真模型:表达仿真分析阶段信息。
包括:装配结构树、属性信息表(非几何信息) 、装配约束模型、装配规划模型。
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
![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710c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8.png)
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是现代制造业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制造业发展需求。
该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掌握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具和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进行产品设计和模拟分析的过程。
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三维建模和二维绘图,以及进行产品的动态仿真和分析。
通过数字化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提高设计效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使用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将产品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加工工艺,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控编程和工艺规划。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生可以实现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无缝连接,提高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使用数字化制造设备和技术,如3D打印、激光切割、数控加工等,实现产品的快速制造和定制化生产。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提高制造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工业设计基础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
学生将学习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机工程学、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工业设计基础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具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以在制造业领域中从事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制造管理等工作。
他们可以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效率,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数字化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是现代制造业领域中的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a79a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5.png)
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制造方式,它将传统的制造流程转化为数字化的过程,通过数字化设计、仿真、制造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出现对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刻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面貌。
一、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技术首先体现在产品设计阶段。
传统的设计往往需要大量的试错和样机制作,耗费时间和资源,效率低下。
而数字化设计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进行虚拟设计和仿真分析,快速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减少了实际制造前的试错和调整工作,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
二、数字化仿真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仿真。
传统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和实验,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而数字化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多场耦合的仿真实验,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产品参数,预测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技术还包括数字化加工和数字化控制两个方面。
数字化加工利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工艺装备,通过程序控制和操作,实现对材料的精确加工和成形。
数字化控制则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率和废品率,增加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四、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技术还涉及到数字化管理方面。
传统的制造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的经验和判断,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
而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提高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总结起来,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制造业迈向了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通过数字化设计、仿真、制造和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数字化制造技术将继续发展,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朝着更加智能、柔性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b5f7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指将传统的制造过程以数字化方式进行整合和优化,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工业4.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检测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核心是数字化设计。
传统的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设计需要通过手绘图纸或者手工模型来完成,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误差。
而数字化设计技术则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来完成产品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能够准确地模拟产品的形状、结构和性能。
数字化设计技术还可以实现产品的虚拟样机制作,通过模拟和仿真来验证产品的设计方案,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在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工艺。
数字化工艺是指将产品的设计数据转化为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数据,通过数字化设备来进行加工。
传统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制造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手工操作,容易产生误差和浪费,而数字化制造技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设备(CNC)来实现自动化加工。
数控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化工艺数据进行自动加工,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加工精度和质量,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数字化制造技术还可以实现数字化检测。
传统的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检测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容易产生误差和漏检。
而数字化制造技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检测设备来实现自动化检测。
数字化检测设备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数据进行自动检测,不仅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而且能够实时监控制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标准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f10fe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8.png)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标准一、专业概述咱来唠唠这个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哈。
这专业可老酷了,就像是制造业里的魔法棒。
它把数字化的东西和传统制造技术一结合,就像给制造产业注入了超级能量。
在现在这个时代,到处都是高科技,这个专业就是要培养那种能在数字化浪潮里把制造玩得转的人才。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这里面的基础课程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像数学,那是必须的,不管是计算尺寸还是设计模型,没有数学知识可不行。
还有物理,了解力学原理啥的,在制造东西的时候才能知道怎么让它稳稳当当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也不能少,毕竟咱这是数字化的专业,得会操作电脑,懂得一些基本的编程概念。
2. 专业核心课程这就是这个专业的精华部分啦。
比如说数字化建模技术,这就像是在电脑里创造一个虚拟的产品世界。
我们可以在里面把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完美无缺。
还有数控加工编程,这个就直接和制造设备打交道了,告诉那些机床怎么把我们设计的东西做出来。
制造工艺学也很关键,知道不同材料怎么加工,不同结构怎么制造,才能保证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杠杠的。
3. 拓展课程为了让咱以后的路更宽,还得有拓展课程。
像工业机器人技术,现在很多制造车间都有机器人在干活,了解机器人的操作和编程,就能和它们一起并肩作战啦。
还有智能制造系统,这是未来制造的大趋势,提前学习就能站在潮流的前沿。
三、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实验课可有意思了。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亲手操作那些数字化的设计软件和制造设备。
比如用3D打印设备把自己设计的小玩意儿打印出来,那种感觉就像自己是个小小的发明家。
还有数控加工实验,看着一块原材料在自己编写的程序下一点点变成想要的零件,超级有成就感。
2. 实习实习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去一些制造企业,到生产一线去看看。
在那里,能看到那些大型的制造设备是怎么运转的,了解整个生产流程。
可能还会跟着师傅学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知道在实际工作中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就像是一场毕业大考。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1b5571cf705cc1754270942.png)
第一章1.1数字化设计制造是现代产品研制的基本手段。
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征:(1)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2)先进制造技术贯穿了制造全过程以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3)先进制造技术注重技术与管理的结合;(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1.3设计制造技术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几个方面。
1.4任何一种产品的研制过程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设计与制造两部分。
1.5可以将产品的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抽象为产品(product)、工艺过程(process)、制造资源(resource),即PPR模型,实际的过程是三个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1.6串行设计与并行设计:(1)串行设计的组织模式是递阶结构,各个阶段的活动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个阶段的活动完成后,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才开始,各个阶段依次排列,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2)并行设计的工作模式是在产品设计的同时就考虑后续阶段的相关工作,包括加工工艺、装配、检验等,在并行设计中产品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是交叉进行的。
1.7数字化设计制造基本概念:(1)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的技术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的进程。
(2)数字化设计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造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与生产全过程的设计方法。
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内涵是支持产品开发全过程、支持产品创新设计、支持产品相关数据管理、支持产品开发流程的控制与优化等,归纳起来就是产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数据管理是核心。
(3)数字化制造是指对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描述而在数字空间中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不断融合、发展和应用的结果,也使制造企业、制造系统和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
(4)数字化设计制造本质上是产品设计制造信息的数字化,它将产品的结构特征、材料特征、制造特征和功能特征统一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4)数字化设计制造本质上是产品设计制造1.1数字化设计制造是现代产品研制的基本信息的数字化,它将产品的结构特征、材料手段。
特征、制造特征和功能特征统一起来。
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征:(1)先进制造技术1.8典型的CAD模型标准交换格式,DXF、DWG、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2)先进制造技JGES、STEP。
术贯穿了制造全过程以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1.9典型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工具系统:期;(3)先进制造技术注重技术与管理的结(1)CAD系统,AutoCAD、CATIA、UGS、Pro/E合;(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2)CAE系统,NASTRA、NANASYS术。
(3)CAPP系统,CAPPFramework1.3设计制造技术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网络(4)CAM系统,在CATIA、UGS和Pro/E等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几个方面。
CAD/CAM系统中,均包含有专门的CAM模块1.4任何一种产品的研制过程从大的方面可(5)DFx(designforx)系统,x可代表生以划分为设计与制造两部分。
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如制造、装配、检测1.5可以将产品的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抽象等为产品(product)、工艺过程(process)、1.10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制造资源(resource),即PPR模型,实际的management,PDM)是一种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过程是三个要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管理产品数据和产品研发过程的工具。
PDM 1.6串行设计与并行设计:系统确保跟踪设计、制造所需的大量数据和(1)串行设计的组织模式是递阶结构,各个阶信息,并由此支持和维护产品。
段的活动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个阶段的1.11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特点:(1)过程延伸;活动完成后,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才开始,各(2)智能水平的提高;(3)集成水平的提高。
个阶段依次排列,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1.12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性能要求:(1)稳定(2)并行设计的工作模式是在产品设计的同性;(2)集成性(3)敏捷性;(4)制造工程信息时就考虑后续阶段的相关工作,包括加工工的主动共享能力;(5)数字仿真能力(6)支持艺、装配、检验等,在并行设计中产品开发异构分布式环境的能力;(7)扩展能力。
过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是交叉进行的。
第二章1.7数字化设计制造基本概念:2.1产品数字化模型是产品信息的载体,包(1)数字化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的技术内含了产品功能信息、性能信息、结构信息、容和体系进行改造的进程。
零件几何信息、装配信息、工艺和加工信息(2)数字化设计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等。
造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基于2.2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几何信息和非几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何信息为主。
与生产全过程的设计方法。
数字化设计制造2.3设计过程的零件模型为主模型,其他模的内涵是支持产品开发全过程、支持产品创型均以主模型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新模新设计、支持产品相关数据管理、支持产品型的构建。
开发流程的控制与优化等,归纳起来就是产2.4产品设计阶段的模型:品建模是基础,优化设计是主体,数据管理(1)概念设计阶段模型:主要从功能需求分析是核心。
出发,初步提出产品的设计方案,此时并不(3)数字化制造是指对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涉及产品的精确形状和几何参数设计。
概念描述而在数字空间中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是设计模型包括产品的方案构图、创新设计等。
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从数字化角度看,概念设计师在一定的设计不断融合、发展和应用的结果,也使制造企规范下,以方案报告、草图等形式完成设计业、制造系统和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的。
必然。
(2)零件几何模型:几何模型是产品详细设计的核心,是将概要设计进行细化的关键内容,中的各棱边,用指针指向个棱边的顶点)。
它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适合计算机的缺点是:①由于信息过于简单,没有面信表示的产品模型。
几何模型用二维或者三维息,所以不能进行消隐处理;②模型在显示模型表示。
几何模型的非几何信息以属性表时理解上存在二义性;③不便于描述含有曲示,属性信息的定义以文本说明。
零件几何面的物体;④无法应用于工程分析和数控加模型是详细设计阶段产生的信息模型,是其工刀具轨迹的自动计算。
他各阶段设计的信息载体,通常作为主模型。
(2)表面模型:数据结构是以“面-棱边-点”(3)产品仿真模型:一般不能直接在详细设计三层信息表示。
表面模型避免了线框模型的阶段产生的零件几何模型上进行。
产品仿真二义性,表示的是零件几何形状的外壳,不模型表达了仿真分析阶段的信息。
具备零件的实体特征,不能进行物理特性计(4)产品装配模型:表示产品的结构关系、装算,如转动惯量、体积等。
配的物料清单、装配的约束关系、面向实际(3)实体模型:一般是以“体-面-环-棱边- 的装配顺序和路径规划等。
①装配结构树,点”五层结构信息表示模型。
实体建模最常反映产品的总体结构;②属性信息表,用来用的是边界描述法(boundary表示产品的非几何信息;③装配约束模型,representation,B-Rep)和构造性实体几何包括装配特征描述、装配关系描述、装配操法(computedstructuregeometry,CSM)。
作描述以及装配约束参数;④装配规划模型,实体建模方法在表示物体形状和几何特性方用于装配顺序规划和路径规划。
面是完全有效的。
2.5产品制造阶段的模型:2.8特征建模(1)工艺信息模型:为CAPP提供基本信息。
(1)特征是产品各种信息的载体,包括几何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和尺寸、粗糙度、公差、息和非几何信息。
基准、加工方法等信息,建立工艺信息模型。
(2)特征分类:①形状特征;②材料特征;③工艺设计的数据源来自于详细设计阶段产生精度特征;④装配特征。
的几何模型和装配模型。
(3)特征造型的本质还是实体造型,但是进行(2)工装模型:是经过不断演化产生的中间状了工程语义的抽象,即语义+形状特征。
态模型。
工装模型包含了两大部分,工装设(4)应用最好和最为成熟的是形状特征设计。
计模型和产品过程模型。
(5)特征设计是在实体模型基础上,根据特征(3)数控加工模型:是指数控加工设计的模型分类,对一个特征定义,对操作特征进行描和产生的相应NC程序。
述,指定特征的表示方法,并且利用实体造2.6物理样机与数字样机:型具体实现。
(1)用物质材料制作的产品模型一般称为物2.9特征造型系统的基本要求:理模型(或物理样机、实物样机)。
(1)所建立的产品零件模型应包括下列5种(2)数字样机(DigitalMockUp,DMU是)相对数据类型:①几何数据;②拓扑数据;③形于物理样机在计算机上表达的产品数字化模状特征数据;④精度数据;⑤技术数据型。
(2)特征造型方式必须灵活多变,应当允许设(3)在CAD领域,虚拟样机的概念实际上是数计这以任何形式,任意级别和任意组合的方字样机的含义。
式定义特征,以满足各应用领域的需要。
(4)虚拟现实技术特征:自主性、交互性和浸(3)造型系统应能方便地实现特征和零件模没性。
型的建立、修改、删除、更新,应能单独定2.7几何模型构造的模型表达类型分为,线义和分别引用产品模型中的各个层次数据对框模型、表面模型、实体模型。
行啊,并对其进行关联,相互作用,构成新(1)线框模型:在计算机内描述一个三维线框的特征与零件模型。
模型必须给出两类信息:①顶点表(存储模(4)应建立与应用相关的映像模型,支持产品型中各顶点的三维坐标);②边表(存储模型模型的应用特征分解与释义。
2.10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工作。
1-功能优化;3-将动态优化、智能优(1)参数化设计一般是指设计对象的结构形化和可视优化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方法;X-对状基本不变,而用一组参数来约定尺寸关系。
某种产品有特殊要求的设计方法。
参数与设计对象的控制尺寸有显示对应关3.3可靠性设计系,设计结果的修改受尺寸驱动,因此参数(1)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求解较简单。
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包括四个(2)参数化设计的特点:①基于特征;②全尺要素:①研究对象;②规定的条件;③规定寸约束;③尺寸驱动实现设计修改;④全数的时间;④规定的功能。
据相关。
(2)可靠性设计常用指标:(3)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的共同点:二①可靠度(R(t)),设有N个相同的产品在相者都强调基于特征的设计、全数据相关,并同的条件下工作,到任意给定时间t时,累可实现尺寸驱动设计修改等。
积有n(t)个产品失效,其余N-n(t)个产品仍(4)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的不同点:参能正常工作,那么该产品到时间t的可靠度数化设计强调的是尺寸全约束,而变量化设为计不严格要求尺寸全约束,可以是过约束,R(t)={N-n(t)}/N。
也可以是全约束。
参数化设计方法主要是利②累积失效概率(F(t)):F(t)=n(t)/N;用尺寸约束,而变量化设计的约束种类比较R(t)+F(t)=1。
广,包括几何、尺寸、工程约束,通过求解③失效概率密度(f(t)):f(t)=一组联立方程组来确定产品的尺寸和形状。
F’(t)=(-R’(t))2.11常用的文件交换类型:(1)IGES(initialgraphicsexchange specification)初始图形交换规范,是国际④失效率(λ(t)):λ(t)=n(t[Nt)n(t )]n(t)t;上产生最早,且应用最广泛的图形数据交换λ(t)=f(t)/R(t);标准。
在IGES文件中,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实(3)可靠性设计中常用分布函数:体(entity)。
①指数分布,当失效率λ(t)为常数时,R(t),(2)STEP(standardfortheexchangeofF(t),f(t)都呈指数分布函数的形式。
productmodeldata)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
STEP的产品模型数据覆盖t(t)dtttR(t)=e=e;F(t)=1-e;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形状特征信息模型是STEP的产品模型的核心。
几何信息交换是f(t)=etSTEP 标准应用著广泛的一部分。
(3)DXF(dataexchangefile)数据交换文②正态分布:u z ’=u c -u s ;z’=2 c 2 s; 件。
第三章3.1数字化设计技术:是以专业设计技术为 Z R= u z'z'= ucus2c2s基础,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充分融 合,形成面向产品结构设计、分析运算、虚 P(z ’<0)=P(t<-ZR)=P(t>Z R )=1-P(t<Z R)拟仿真,在数字空间完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