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分析
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100t×(1-20%)=80t
得到的生石灰中含CaO:1-12%=88%
解:设可以得到含杂质12%的生石灰为χ。
CaCO3
100
高温
CaO + CO2↑
56
100t × (1-20%)
χ(1-12%)
100 56
=
100t X (1-20%)
χ(1-12%)
χ= 51t
答:放出氧气的质量为4.8g;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 钾为7.5g二氧化锰为3.2g;参加反应的氯酸钾为12.3g。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 算时的主要步骤:
1.设未知量…………………………设
2.写方程式并配平…………………写 3.在相关物质的化学………………标 式下面标出其相对分 子质量和真实质量 4.列比例式求解……………………列 5.简明的写出答案…………………答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三个关键:
准确书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个要领:
步骤要完整
格式要规范 得数要准确
“混合物”,一般要将之换算成“纯净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你“诊断”
15.8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至完全分解最多得到 氧气多少克?
解:设最多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KMnO4 158 15.8g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100 X 100 X = 8.8g 44 X= 20g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C:12 O:16)
+ CO2 44 8.8g
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混合物”,一般要将之换算成“纯净物”
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2)第 一 次实验碳有剩余,剩余 1.5 g。 (3)第 二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5 g。
练习:若氢气、氧气混合气体共20克,点燃后 还有2克的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 气的质量比( ) A. 1 :4 B. 1 :9 C. 4 :1 或1 :9 D. 1 :4 或1 :9
方法一: 解:设混合物中原有金属铜质量为x
CuO + H2 ==== Cu + H2O
80 64 0.92克–x 0.76克–x 80 64 x 0.12克 0. 92克 x 0.76克 x 氧化铜的质量= 0.92克–0.12克= 0.8克 答:混合物中有氧化铜的质量为0.8克。
2H2+ O2===2H2O 4 :32
点燃
有两种情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2):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 2+16)=1 : 9 答案:D
金属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0.92克在不断通入氢 气的情况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并继 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称量得到0.76克固体 物质。求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
四.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练习 医疗上需要18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 解水的方法来制取,那么同时可以得到 多少千克氢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 占多大的体积?(ρH2=0.09克/升)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讨论:
H :1
O:16
若将1g氢气和10g氧气混合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使之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多少?
高温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g 16g 18g 有两种情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2) : 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 : ( 2+16)=1 : 9
练习: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的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316
例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355
克氯气需要氢气多少克?需要标准状态下的氢气多
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0.09克/升)
解:设需要氢气质量为 x H2 + Cl2 =点==燃= 2HCl
2 71
x 355g 2: x = 71 :355g
x =10g
氢气的体积=10g/ 0.09g/升=111.1升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2×158
32
6g
x
2×158 6g
32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二)涉及气体的体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氧气的的质量=40克–30.4克=9.6克
2KClO3 ==M=nO=2= 2KCl + 3O2 ↑
245
96
x 245 : x =96 : 9.6克
9.6克 x = 24.5克
二氧化锰的质量=40克—24.5克=15.5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完整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写 (3)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忘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列 已知量和未知量 比 列比例式 (4) 求解 …...….…..………………… 解
↑
4.8克
练习三.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9g/L) 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2 65 13g X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复习提问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
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Mg +
O2 ======
点燃
2 Mg O
2×24 :16×2 : (24+16)×2 48 : 32 : 80 若: 48克 :( )克 : ( ) 克 若:( )克 :( )克 : 40 克
(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MnO2 2 K C l O 3 ====== 2KCl +3O2 △ 245 149 96
↑
12.25克 245 12.25克 ------- = ------X 96
Y
X
245 12.25克 ------- = ---------149 Y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
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
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综合计算: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
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在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摩尔比率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
假设有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的H₂ 能够与 1 mol 的O₂ 反应生成 2 mol 的H₂O。
依此可得以下摩尔比率: - H₂ : O₂ = 2 : 1 - H₂ : H₂O = 2 : 2质量变化计算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摩尔比率,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已知初始时,H₂ 的质量为 10 g。
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反应后产物H₂O 的质量:1.计算H₂ 的摩尔数:10 g H₂ * (1 mol H₂ / 2 g H₂) = 5mol H₂2.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的H₂ 能够生成 2 mol 的H₂O。
所以 5 mol 的H₂ 会生成 5 mol 的H₂O。
3.计算H₂O 的质量:5 mol H₂O * (18 g H₂O / 1 molH₂O) = 90 g H₂O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反应后产生的H₂O 的质量为90 g。
反应过程中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反应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
这需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给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以下反应:2NaCl + H₂SO₄ → 2HCl + Na₂SO₄初始时,已知H₂SO₄ 的质量为 100 g。
我们想要知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Cl 的质量。
1.根据方程式,H₂SO₄ 和 HCl 的摩尔比率为 1: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摆放位置,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准确地描述了物质转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以及反应所需的能量等信息,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涉及到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两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一个摩尔的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个数字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mol-1)。
下面以化学反应平衡的摩尔计算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摩尔计算。
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计算。
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例:CO2 + H2O → H2CO3在这个方程式中,CO2和H2O的系数分别为1,而H2CO3的系数为1。
因此,1摩尔的CO2和1摩尔的H2O在反应中可以生成1摩尔的H2CO3。
2. 反应物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需要一定比例的反应物才能够生成特定的产物。
如果知道反应物中任意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就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Mg + 2HCl → MgCl2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Mg和HCl的系数分别为1和2,而MgCl2和H2的系数分别为1和1。
如果已知反应中Mg的摩尔数为2mol,如何计算HCl的摩尔数呢?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Mg需要2摩尔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因此2mol的Mg需要4mol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
因此,HCl的摩尔数为4mol。
3. 反应热和摩尔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给出反应的热力学信息,例如反应热和摩尔热。
反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mol反应物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而摩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kg某种物质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1、关系式法的计算依据: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成正比例关系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都是成正比例关系,比值是一定,不变的。
利用这个关系,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其它各物质的质量。
各物质的质量比有两种计算方法: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的实际质量比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
2、质量守恒法的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
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反应物中A元素的质量总和=生成物中A元素的质量总和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注意:未知数要指明物理量,但不要带单位)(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记住一定要配平)(3)找: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书写时要在相应物质的正下方对齐写,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或交叉相乘(方法:左比右等于左比右,或上比下等于上比下)(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常见题型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一: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例二: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练习: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生成多少二氧化碳?2、100g氢气可与多少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呢?例三: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例四:45g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L的氧气(密度为1.43g/L)发生燃烧反应,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例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HCl)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物为CaCl2、水喝二氧化碳),测得残留物的质量为22.8g,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例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 NaClO+2Fe(NO3)3+10NaOH==2 Na2FeO4↓+3NaCl+5H2O(1)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现要制得830g含杂质20%的高铁酸钠,至少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是多少?练习二:1、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什么?2、某干燥剂含氧化钙的质量为80%(杂质不吸水),理论上14g干燥剂能吸收水的质量是多少?【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加热8gKMnO4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则剩余物的组成是什么?。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

练习: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
1.氧气的化学式错误 × × P +× ======× O 2. 未配平 O× P2 5 想一想 31 142× 3.无反应条件 × 15.5 × X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 误 31 15.5 ------- = --------5.实际质量未注明单位 142 X 142×15.5 = 71 6.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X = -------------- × 31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1)设未知数 …....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 (3)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 …….. ….... ……..….... …….找 (4) 列比例式, 求解 ….… 列
2KMnO 4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
K2MnO 4 +MnO2+O2↑
常犯的错误
• • • • • • • 1.化学式错误. 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3.无反应条件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已知物质的实际质量和计算结果不写单位. 6.计算不准确. 等等……
你还记得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
设
写 找
设未知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未知量 。 列比例式,求解。 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方程式 2H2O == 2H2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通电
+ O2
32 64g
36
4
若: 36g ( 4 )g 若: ( 72 )g 若: (360)g 40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进行化学计算和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常常涉及到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等问题。
下面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1.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O2→2H2O如果给定了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氧气的系数为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类似地,如果给定了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氢气的系数为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3=6 mol。
2.反应产物的生成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如果给定了铁(III)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和6 mol,则铁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铁的系数为2,铁的物质的量为2×4=8 mol。
类似地,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二氧化碳的系数为3,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3×6=18 mol。
3.反应剩余物质的计算在一些限制反应中,给定了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例,需要计算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Na+Cl2→2NaCl如果给定了钠的物质的量为5 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则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得到。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钠的系数为2,氯气的系数为1,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气的一半即4 mol。
由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因此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将是8-4=4 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 a C O3C a O+C O2↑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和已知量、未知量x1t④列出比例式,求解=x==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 CaO+CO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5 6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x==-------------------------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
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
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1)质量=密度×体积(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基本计算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的密度是/L)(精确到/L)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
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
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
【答案】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
4P+5O22P2O54×315×322×14 2=124=160=28 4 20g y x=x===y==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
答: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克五氧化二磷,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
【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一定要准确;另外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的是物质间的质量比,当涉及到气体体积时,应通过气体的密度进行计算;还有就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问题。
举一反三:【变式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些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
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L)(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变式2】下面是某位同学做得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题目: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H2,问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可得H2为x g。
Z n+H C l==Z n C l+H2↑65 1x 65:1=x:x==答:可制得。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利用质量守恒法计算题2、在A+B=C+2D中,已知跟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和是完全反应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6g=。
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6g=A+B=C+2 Dx2×18=x==58 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总结升华】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举一反三:【变式3】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A.5∶4∶3∶2B.4∶5∶3∶2C.3∶2∶4∶5D.2∶3∶5∶4【变式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相互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正好完全反应,则A与B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利用差量法计算题3、将若干克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称得反应完成后溶液的质量为。
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差量法来解决。
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值求解的方法,它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
差量法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个“差”是谁与谁之间的差,如何与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
【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有65g的锌参加反应,可以生成2g氢气,那么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增加了(65-2)g。
现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g。
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列比例式,x即可求出。
【答案】解: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 n+H2S O4==Z n S O4+H2↑质量差652(65-2)=6 3x(-)==x==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总结升华】差量法是化学解题典型方法之一,最大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差量法计算只是这一类计算题的一种解题方法,本题还有其它解法。
举一反三:【变式5】将一含杂质的铁粉10g投入足量100g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求铁粉中铁的质量分数。
【变式6】将一根10g铁钉放入10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铁钉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发现铁钉的质量为,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类型四:利用极值法计算题4、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全是C O B.产物全是C O2C.产物是C O、C O2的混合物D.木炭过量,产物为C O【思路点拨】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考虑两个极端,若产物全部是CO,根据化学方程式2C+O22CO,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4;若产物全部是CO2,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8;而题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5,。
可见产物既不是纯CO也不是纯CO2,应是二者的混合物。
【答案】 C 【总结升华】极值法解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解题时注意思考寻找哪个量作为极值。
举一反三:【变式7】现在有含杂质的铁28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则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A l B.Z n C.M g D.M g和A l【变式8】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氢气(假设生成的氢气全被收集),则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锌、铜B.镁、铁C.铁、锌D.镁、铝答案与解析:【变式1】【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化学计算灵活解决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密度=质量/体积,求出氧气的体积;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高锰酸钾的质量。
【答案】解:(1)K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0g/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 M n O4K2M n O4+M n O2+O2↑3163 2 x k g316/32=x/K g x=k g (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
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太浪费时间。
【变式2】【答案】(1)设写的不准确,应为“可得H2的质量为x”(2)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写错了,应为Z n+2H C l==Z n C l2+H2↑(3)比例式列错(4)计算结果错(答出3条即可)【变式3】 B 【解析】此题没有明确给出化学方程式,我们必须通过题中条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这是做对此题的第一个关键。
A由15g变为3g,质量减少,可见是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