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知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中地理课件: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巴士拉。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厂应设在居民区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当地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且 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谢 谢 大 家
让世界充满爱! 我们需要竞争,我们更期待和平!!
(2)巴勒斯坦地处 亚 、 欧 、 非 三大洲交通要 道,是联结东西部 阿拉伯 国家的纽带。
(3)填出图中国家的名称:A 埃及 B 约旦 C 叙利亚 D 黎巴嫩 .
耶路撒冷 ,这 (4)图中F地是被三大宗教尊为“圣城”的 伊斯兰教 、犹太教。 三大宗教 分别是基督教 、
(5)该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 约旦 河,此水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是 沿岸各国工农业 。
(美、欧、日、俄、中、印) 3、以上两例说明了二战后怎样的世界政治局面?
1.二战后,世界总体上维持着和平局面。
2.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 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
读右面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局势长期以来动荡不安,主要是因为 阿拉伯 、 和 犹太 两大民族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高一地理知识点之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一地理知识点之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一地理知识点之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精品学习高中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
之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供大家参考学习。
更多各科知识点请关注新查字典地理网高中频道。
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小专题:
⑴第三世界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①自然灾害频繁,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长期受殖民统治掠夺,经济基础差;(历史根源)③长期内乱,社会动荡不安;④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根本原因)
⑵我国(发展中国家)如何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①持续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②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③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④争取国内、国际稳定的政治局势。
⑶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①当前世界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②可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出口商品构成;③利于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⑷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跨国公司:
⑴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①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②港阔水深,不淤不冻;③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腹地广阔;②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欧亚大陆两岸;
③以鹿特丹为依托。
⑵上海港的区位因素不利方面: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同盟国
协约国
(德奥意)
(英法俄)
(3)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___德___)国缩小,(__奥__匈___)崩溃、(__俄___)革命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英_____和__法___)衰败、(_美____和__日___)兴起。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起因
(2)轴心国及反法西斯同盟
三类证据 第一,萨达姆是暴君。 第二,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三,萨达姆暗中勾结和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托词一:为了伊拉克人民的福址。 托词二:武力倒萨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代表了 正义的呼声。 托词三:为了自由与民主而战。 托词四:和平手段已经用尽。
两大理论 2002年1月的美国总统国情咨文首次明确提出
了“邪恶轴心论”,把伊拉克、朝鲜、伊朗等国称 为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的“邪恶轴心国”,而 伊拉克则名列“邪恶轴心”之首。“9·11”事件 之后,美国更想让世人相信,作为“邪恶轴心”之 首的伊拉克不但是中东的动荡之源,是美国国家安 全的重要威胁,同时也是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
1、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东方、西方内部阵营的分化
2、欧洲政治地图的剧变
——两极格局瓦解
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
80年代末
(_德__)国统一、(南_ 斯__拉_夫_)分裂、(苏__联____) 解体、华约解散、北约东扩;形成_美______、 _西___欧__、 _日__本___、 _俄___罗__斯_、 _中___国__ 、 _印___度__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形成。
海湾战争结局与影响
此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 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 备。此战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 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它 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矛 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3区域经济一体化(备课资料) 人教大纲版选修1
●备课资料一、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简介6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趋势。
目前共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30多个(不包括单纯合作开发自然资源和论坛性质的组织),参加的国家有140多个。
纵观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具体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单一商品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如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该种形式的合作是通过一个超国家的高级管理机构来管理某一特定的工业部门,如为所有成员国规定生产配额,制定规划,防止不公平竞争等。
2.自由贸易区: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等,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全部贸易障碍,贸易充分自由化,同时各成员国享有自决权。
3.关税同盟:各成员国间消除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实行共同关税,统一对外的贸易政策。
4.共同市场:如欧洲经济联盟,这是一种在关税同盟基础之上,允许各成员国的技术、劳务、人员、资本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
5.经济同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社会政策。
据此,应建立一个超国家的强有力的中央当局或中央议会来行使政策和权力。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功能既有外向的竞争性又有内向的保护性。
据此合作的大多是进行互补性的经济合作,实行关税互惠,消除贸易壁垒,共建共同市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欧盟扩大过程简介1958年1月1日,根据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政府于1957年5月签署的罗马条约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自成立后四次扩大成员国数量,1973年1月1日,英国、丹麦、爱尔兰三国加入,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加入,1995年1月1日,奥地利、瑞典、芬兰三国加入。
2003年上半年,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盟扩大表决中,同意于2004年5月正式吸收中东欧10个国家入盟。
626名欧洲议员以多数票赞成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10国入盟,这10个成员国与欧盟签约后,还要由现欧盟15国议会分别通过,条约才能正式生效。
高中地理教案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单元分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第三,综合国力竞争;第四,综合国力竞争。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意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说明一些人们已取得共识的问题。
并同时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旅游活动的能力。
第二,在组织教学同时,也要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单元重点:1、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3、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作用。
4、世界经济区域化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5、当今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6、综合国力和概念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单元难点:1、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当今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知识网络:一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两次世界大影响:德国缩小,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美、日兴起战及其影响起因: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二战双方:轴心国和同盟国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解体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向多极西方阵营出现分化化方向发展欧洲政治地图80年代末剧变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俄、中、印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地缘合作: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政治地缘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合作与冲突阿以冲突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品本术产资技发达国家核心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导地位,受益最大被动地位,挑战与机遇并存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跨国公司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越发加剧区域经济集团产生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其他区域经济集团内向的保护性外向的竞争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体球化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基本要素综合国力提高途径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性快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高中地理选修课---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课---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重点知识归纳1.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是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2.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地理大发现揭开序幕;一战后,德国缩小、奥匈崩溃、苏联出现、英法衰败、美日兴起,出现芬兰、波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二战后,德国分裂,欧洲东部很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80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逐步形成“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
3.地缘合作→区域性国际组织,如阿盟、非统、东盟。
地区性冲突:阿以冲突、印巴之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英阿战争、朝鲜战争阿以冲突的原因: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
地区性冲突的影响因素:①民族宗教矛盾;②领土纠纷;③资源问题;④外来势力干涉。
4.巴以冲突和海湾战争产生原因的异同:同——地理位置都很重要,都有西方国家的插手;异——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原因更主要,而海湾地区跟石油资源的关系最大。
印巴之争根本上是宗教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蒙巴顿方案。
5.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后来有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南非)等地加入;同时使拉美、非、亚广大地区变成边缘地区。
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进口原料、燃料,输出产品、技术和资金——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技术落后,人均收入低,输出原料、燃料,进口产品、技术和资金——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6.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①科技进步;②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它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人教大纲版选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造成的影响。
2.认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认识虽然局部冲突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
●教学重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
●教学难点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三步骤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开篇有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说明政治地理格局是变化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而两次世界大战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大。
[讲授新课]板书: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板书: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问题引导: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那么,什么是世界政治地图?它又表示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讨论:(略)师生归纳: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一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学生观察:一战前德、意、奥匈、英、法、俄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轮廓、国界;一战后消失的国家及新出现的国家、轮廓发生变化的国家。
问题引导:同学们在初中历史课学过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知识,请回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2)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组成的哪两大对立集团?战争结局如何?(3)战争对欧洲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略)师生归纳: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视察结束后得意洋洋驶向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返回时被一塞族青年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四年多,终因交战双方精疲力尽,战争于1918年结束。
高中一年级了解世界的和经济格局
高中一年级了解世界的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
了解世界的经济格局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本文将从全球经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以及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三个方面,介绍高中一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全球经济全球经济是指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交流等都在加强。
同时,全球经济也呈现出不平衡和不均衡的状态。
全球经济的核心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等。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也逐渐崛起,并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1. 美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科技产业,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美国的GDP总量居世界首位,消费市场和创新能力都非常强大。
2. 中国经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科技创新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欧盟经济欧盟是由欧洲多个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拥有强大的市场实力。
欧盟的成员国之间开展了深度合作和贸易,形成了庞大的内部市场。
欧盟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贸易实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1. 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信息传播等都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多样化,同时也加速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
2.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多。
国际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等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①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①发展中国占家全需球要国从内发生达产国家占引世进资界金贸和技人术均,国从内 生 而对发达国总家值形(成%)依赖,容易易被(发%达)国家控产制总;值②( 美 由产发年于品达份规在国模国家小 际 输1、 市 出096水 场 的平 上 是109低缺先8 、乏进基竞的129础争工9 差力业1、;产096发③品展在,1中国发798国 际 展家 贸 中元19的 易 国)80许 中 家多 , 则1995 北达多态方国是;(家农④发)矿发产 展8品 中0 , 国在 家764产债. 品务交沉74换重中,7,有30.始些终国7处家54.于 政不 局14等 动499价 荡状 ,19566 展南中方社家国(会为家发不了)稳维定护2,自0 给身经既245济得. 发利展益26带,来有2很可79.多能困在2难贸55.;易⑤和7发环80达保国等965 方面提出苛刻条件,给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设 置高门槛。
世界地位
核心
边缘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2、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形成过程,实质是
和 帝国主义 对外进行掠夺 殖民主义 和殖民扩张 的结果 在拉美:掠夺与殖民 在北美和澳洲:排挤土著,建立欧洲方式 在印度:军事占领和政治控制 在中国:强迫开放市场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看图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
发达国家主要集中
在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主要集
中在南半球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完整ppt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拉大
地区
全球化的影响及 经济发展状况
拉美
(墨、阿、智等)
亚 东亚、东南亚 洲 南亚
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
北非、西亚
小结: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但是 对于那些没有资源优势,投资条件较差,政局不稳定, 缺乏竞争力斩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将 更加突出。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联系政治内容,从资源、资金、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我国及早加入世贸组织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归纳:
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空间扩散的必然结果,是不 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 主导力量和体现。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 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的缩小发挥一个大国 应有的作用。
完成活动内容
谢谢观看
北方(发
达国家
80 74.6 74
南方(发 展中国家) 20 25.4 26
占世界贸易 (%) 1960 1987
70.3 74.5
29.7 25.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美元)
1980 1995
14994 19665
780
968
这两种类型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有何特征?(P89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
(可以促进所在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生产方法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波音公司)
这种生产方法,如果在20世纪以前能否进行?为什么?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1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相关素材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高中选修教材中世界经济地理格局这部分对高中地理教师来讲算是一个比较难讲得部分,尤其是关于经济国际化,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大家来说更是容易混淆,在这我来谈谈这三者的区别和联系.一、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国际化”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封闭或有限开放的国民经济走向高度开放的途径和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规模和更紧密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在科技和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
在经济的国际化中,参与者多是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一般都是被迫卷入的。
而冷战结束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大潮;而全球市场规则的建设,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又为市场力量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扩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经济全球化才可能成为现实。
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
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到新的高度的表现,也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两者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都是反映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则与信息经济相适应。
(2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主要为国家。
高中地理课件世界政治经济地理
英国凭借其雄 厚的经济和军 事实力,在世 界各地强占殖 民地和半殖民 地,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 殖民地国家, 号称:“日不 落帝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经济实力 殖民地名次
4→1
5
3→2
4
1→3
1
2→4
2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 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瓜分完了!”我们不愿阻 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 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 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综合国力竞争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后塍高级中学
地理组
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 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 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 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 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 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材料2: 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 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 南、蒙古等12国形成了地垮欧亚的社会主义 阵营。但到了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原 有的合作遭到破坏,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材料3: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 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 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12日, 无理数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 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的大部分加盟 共和国。“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体,而不 是一个国家,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1899年12 月在议会上的演说
高中地理选修(一)
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考纲实录]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
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教学目标]1、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了解目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基本成因等,了解世界一些主要的区域性政治组织和一些地区性冲突。
2、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理解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政策。
3、使学生了解目前世界经济正走向区域化,而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并了解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
4、了解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
了解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教学方法]两步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要点](1—7用时15分钟,读二遍)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变的主要原因——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两极格局的分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的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弱。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美国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上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4、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二战后世界总体的局势:维持着和平的局面,但是这种和平的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1)区域性国际(政治)组织。
例如:阿拉伯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等作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精讲 人教版
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精讲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1)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世界政治地图变化及综合国力(2)以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及不同类型国家的应对策略。
2. 知识结构: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2.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3. 综合国力构成要素及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二)难点综合国力及其评价三. 复习要点:(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德国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②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③沙皇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2)第二次世界大战①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②英法被严重削弱③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④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⑤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2.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前世界除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3.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1)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①阿拉伯国家联盟②非洲统一组织③东南亚国家联盟(2)主要地区性冲突①阿以冲突②海湾战争③科索沃战争(二)世界经济全球化1. 推动因素(1)科技进步(2)跨国公司2. 地理意义(1)发达国家为最大受益者(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更大(三)区域经济一体化1. 世界经济区域化:(1)形成: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加剧(2)特点: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外向的竞争性(3)作用:加强区域内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4)表现:①经济区内联系密切,交往便利②建立一体化组织,抢占世界市场,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③发展中国家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和合作2.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1)欧盟:(总部布鲁塞尔)①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②已建成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可在内部自由流动的欧洲统一大市场(2)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总部)(3)亚太经合组织: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四)综合国力竞争1. 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1)概念: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体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与技术(2)基本实体:①国土面积辽阔有利于国家发展②地理位置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③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物质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资源和金属矿藏④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大国的重要指标(3)经济力量——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①领先的工业能将潜在国力转变为现实国力②农业生产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粮食能否自给和输出③信息社会交通和通讯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致胜因素(4)内政和外交:影响综合国力各要素发挥最大功效(5)科学和技术:科技成果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 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1)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3)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4)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5)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四. 具体内容: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①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断遭受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一)第五单元第一节——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 了解不同阶段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2. 明确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现状。
(二)学习指导【知识结构】⎪⎪⎪⎪⎪⎪⎩⎪⎪⎪⎪⎪⎪⎨⎧⎪⎩⎪⎨⎧⎩⎨⎧⎪⎩⎪⎨⎧⎪⎩⎪⎨⎧⎩⎨⎧因素增多,阿以冲突的原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球合作与冲突国际政治的地、印等多极格局美、西欧、日、俄、中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地图变化两次大战引发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图全球政治区域划分的地概念政治地图两次大战及其影响地理格局世界政治【知识要点】一.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 德国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2.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3. 沙皇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4. 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 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2. 英法被严重削弱3.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4. 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5. 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二.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前世界除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三.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一)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1. 阿拉伯国家联盟2. 非洲统一组织3. 东南亚国家联盟(二)主要地区性冲突1. 阿以冲突2. 海湾战争3. 科索沃战争【教材分析】一. 本课讲述三个问题: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二是当前一超多强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二是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相合作的特点及其表现。
二. 世界政治地图表现了一定时期各种类型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政治体系的区域划分和组合对立关系。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则可以体现区域或者全球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
意识形态、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是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三.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教材以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为例,讲述主要参战国对阵形势和战后政治地图的重划。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
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也主要集中在欧洲。
1. 西方列强看来,海外殖民地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工业技术的扩散,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欧洲,英、德矛盾最为突出。
德国垄断资本实力超过英国.殖民地却不及英国的1/ll。
在争霸过程中。
英向法俄集团靠拢,德奥意则结成盟友。
l914——l918年、旨在瓜分世界、分割和重分殖民地及财政资本势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这两大对立集团之间进行。
在战争中,日本在1914年对德宣战,却不出兵欧洲战场,而是借机在亚洲扩大势力和影响。
意大利在1915年向奥匈宣战,加入协约国阵营。
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而退出战争。
美国则向德国宣战。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间的根本矛盾,相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又发生新的变化。
美国和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跃居世界前两位。
德国在英美扶持下重新崛起、为再度称霸世界奠定经济基础。
后起的日本和意大利不满于战后现状、企图侵占更多的领土和殖民地。
德国、意大利、日本先后走上疯狂对外扩张的道路。
并在20世纪30年代结成企图征服世界的轴心集团。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亚洲的中国、朝鲜和越南,欧洲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和战前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蒙古一起构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2)两大阵营的形成与东西对抗。
由于国家利益和战略构想发生冲突,美苏两国关系从战时的结盟不断走向紧张直到全面冷战,并按意识形态差异分别组建了经济集团和政治军事联盟。
美国为遏制苏联,在从北大西洋经西欧、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到西太平洋和东北亚的漫长地带,建立了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体的庞大军事集团。
战后在阿富汗、越南、中东、柬埔寨等地爆发的地区冲突,都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有关。
(3)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
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长期遭受外国侵略、压迫和剥削的历史。
基于发展经济、改变长期落后状态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利益。
它们采取各种形式联合起来,例如不结盟运动、各种行业性或地区性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发展中国家合法利益、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三个世界的划分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两极格局阵线分明、相互对峙、针锋相对和全面对抗的态势不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地图呈现出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复杂局面。
应该说,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与两极格局的分化和瓦解相伴的。
苏联集团的分化、美国集团的分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1991年苏联解体.以欧洲和德国分治、东西方冷战、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和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为特征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中国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中国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实力出现,甚至被视为触发从两极向多极转化的标志。
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体化迈进,后者—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坐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均重要的俄罗斯,拥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五. 合作和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
教材主要讲述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基于地理的联系,为保证地区安全,摆脱超级大国操纵和控制而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
关于冲突,教材则以阿以冲突为例,讲述地区冲突的地理因素。
从全球来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两大主题。
第三世界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面对超级大国的争夺和干预,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联合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提高对本地区事务和问题的发言权和控制力。
许多发达国家也不希望发生冲突和战争,它们强烈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因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诸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使得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存在,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2)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摩擦和贸易争端加剧,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3)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恶化,南北关系紧张;(4)原先在两极格局下被掩盖和压制的国家间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等,重新出现并日益突出,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
【模拟试题】(—)选择题1. 一战后出现的国家有①西班牙②荷兰③芬兰④波兰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发生的变化是A.美国和英国强大起来B.德国合二为一C.欧洲东部依附美国D.美国和苏联由合作走向对抗3. 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的流动B.自然环境的变迁C.国际竞争D.政治和经济的发展4. 第三世界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于A.地理大发现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5.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是A.诺曼底登陆B.莫斯科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6. 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A.世界仍保持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B.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C.世界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大政治中心D.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主导力量7. 关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组织不利于区域的和平和安全B.这些组织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C.这些组织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D.这些组织虽不利于区域安全,但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8.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变化的正确叙述是A.日本失去部分领土B.德国海外殖民地扩大C.南斯拉夫解体D.欧洲国家数目增多(二) 综合题1.读“阿以冲突示意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海洋)B (河流)C (地区)D (地区)E (地区)F (湖泊)G (城市) H (国家)(2)关于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B.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C.犹太国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D.犹太人同意分治计划,成立以色列国(3)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是:A.B.C.D·【试题答案】(一)1. B 2. D 3. C 4. D 5. C 6. B 7. C 8. D(二) (1)地中海约旦河加沙地带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死海耶路撒冷黎巴嫩(2)BD(3)A.巴勒斯坦问题B.耶路撒冷问题C.被占领土问题D.水源问题(一)第五单元第二节——世界经济全球化1. 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方向和内容2. 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因素和地理意义(二)学习指导1. 知识结构:⎪⎪⎪⎪⎪⎪⎩⎪⎪⎪⎪⎪⎪⎨⎧⎩⎨⎧⎪⎩⎪⎨⎧⎩⎨⎧⎪⎩⎪⎨⎧-→可能扩大性更加突出,南北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受益者和国际金融市场是最大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扩散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空间跨国公司流工具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促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科技进步因素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本核心:西欧、北美、日术因素:产品、资本、技发展中国家方向: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世界经济全球化 2. 知识要点:(1)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① 经济核心:由西欧向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扩散② 发达国家<1> 特点: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2> 输出:产品、资金、技术③ 发展中国家<1> 特点: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2> 输出:原材料和燃料④ 边缘地区:拉美、非洲、亚洲(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① 科技进步<1> 促进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2> 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进步② 跨国公司<1> 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国筹集资本,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2> 作用: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3)经济全球化的意义① 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② 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经济增长快③ 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不同3. 教材分析(1)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