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教学详案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长沙过贾谊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长沙过贾谊宅》诗文内容、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诗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长沙过贾谊宅》诗文的理解和赏析,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贾谊和《长沙过贾谊宅》;步骤二: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步骤三:分析诗文,解读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步骤四: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4.2 时间安排课时:1课时(4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5.2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分组讨论三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了解贾谊的其他作品,如《过秦论》、《吊屈原赋》等,比较其风格和主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6.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贾谊故居,实地了解贾谊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人物的直观认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增加互动环节、调整教学节奏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教学资源与资料8.1 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与贾谊和《长沙过贾谊宅》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其他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深入研究。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沙过贾谊宅》。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文的意境和主题。
(3)了解贾谊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与长沙的关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爱历史、尊重先贤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解读,理解诗文的意境和主题。
2. 贾谊的生平和事迹,以及与长沙的关联。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3. 对贾谊历史地位和贡献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讲解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历史资料。
3.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对贾谊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长沙过贾谊宅》,提问学生对诗文的猜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课本注释,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文内容,领会诗文的意境和主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朗诵(1)学生分组朗诵诗文,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选优秀朗诵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2)提醒学生关注贾谊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背诵诗文。
(2)结合历史资料,深入了解贾谊的事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他描写长沙的诗文,如《登岳麓山》、《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等,从而增强学生对长沙历史文化的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长沙过贾谊宅》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长沙过贾谊宅》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本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句式等;
2、了解文本中的文化知识:贾谊宅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讲解文本中的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本文体会到文学的美,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本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句式等;
2、了解文本中的文化知识:贾谊宅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本文体会到文学的美,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
四、教学过程
1、热身:让学生自由讨论“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以此引出本文的主题;
2、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本文,并就本文的内容进行讨论;
3、讲授:结合本文,讲解有关贾谊宅的历史文化背景;
4、探究:让学生根据本文进行分析思考,并就本文的内容进行讨论;
5、归纳:让学生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等奖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和积累咏史诗这一题材的常见内容和感情。
2. 理解刘长卿诗中借怜贾谊来自怜,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3. 理解诗歌中透露出来的怜“君”也是怜已,伤古人也是伤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难点:如何通过题目、作者、题材、意象等因素读懂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余秋雨的名言引入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
2. 初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同时,介绍作者刘长卿的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深入解读: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题目、作者、题材等因素读懂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诗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基本解读1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宋范希文《对床夜语》说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经过长沙之时。
参考答案21、古诗词常常为了照应韵律而颠倒词序、语序,出现一些倒装的现象。
请找出本诗中有倒装现象的一联诗,将其还原为常规语序,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技巧。
(5分)2、请概括本诗抒发的两种感情。
(6分).相关资料3这首诗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心迹。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
诗人在南巴时有诗《新年作》,与此诗意正相近: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关于贾谊其人其事,请参见《贾生》的相关介绍和分析。
课后习题4①极沉挚以澹缓出之,结乃深悲而反咎之也。
读此诗须得其言外自伤意,苟非迁客,何以低回如此?(清乔亿《大历诗略》,清乾隆三十七年刻本)②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
人去后,轻轻缩却数百年;日斜时,茫茫据此一顷刻也。
(清金圣叹《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③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长沙过贾谊宅》5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主旨)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6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字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教案设计:《长沙过贾谊宅》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与意象,了解刘长卿及其诗歌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同情与自我感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配图、背景音乐)•刘长卿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贾谊生平及历史贡献简介•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卡•古筝或轻柔背景音乐播放设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播放一段描绘长沙古城风貌的视频,配以古筝曲《平沙落雁》,营造历史沧桑与人文情怀交织的氛围。
•教师引导:“同学们,长沙,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今天,我们将跟随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脚步,走进他笔下的《长沙过贾谊宅》,去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自我情感的抒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约10分钟)•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刘长卿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创作《长沙过贾谊宅》时的历史背景(刘长卿仕途不顺,被贬谪至江南,途经长沙,凭吊贾谊故居)。
•教师讲解:强调刘长卿诗歌中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以及贾谊作为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为理解诗歌情感铺垫。
三、初步感知(约10分钟)•朗读指导:教师先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停顿与情感表达,随后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自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理解诗意,标记不懂的字词。
•小组互助:分组讨论,解决字词障碍,每组推选代表分享学习成果。
四、深入解读(约25分钟)•意象分析:o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描绘贾谊被贬长沙的凄凉境遇与后世对他的哀怜。
o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以秋草、寒林、斜阳等意象,营造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o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何才吊屈平:借古讽今,表达对朝廷不公的愤慨与对贾谊才华的惋惜。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这首诗;(2)了解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长沙贾谊宅的深厚情感,体会历史沧桑感;(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把握;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3. 对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本,提前预习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沙过贾谊宅》的背景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解决字词翻译和理解问题,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5. 欣赏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并对诗歌进行批判性评价。
6.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感受作者对长沙贾谊宅的深厚情感。
8.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10.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沙过贾谊宅》是统编本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古诗。
这首古诗是新选入人教版教材的,因此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而言,都是较为生疏的诗歌,加之其为怀古诗,难度就更大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在多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再辅以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深入地体会诗情。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赏析诗歌的习惯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余秋雨: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首怀古诗——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二.诵读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朗读,学生点评4. 教师总结后生齐读过渡语:诵读情感不充沛,大体是因为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意思不了解,对诗人的情感体会不充分所致。
因此赏读诗歌首先必须要明诗意!三.解读1. 让学生将老师标注出来的诗歌中的重难点字词句借助注释和思考解释出来。
2. 让学生在解读出重难点字词句的基础上,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汉语。
并标注出疑难。
3. 齐诵诗歌大意:贾谊被贬长沙居留三年,千年万代只留下他的悲哀。
人去后满院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情,凭吊又有谁知?江山沉寂,草木摇落,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四.品读1. 让学生默读思考后回答问题: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拜访贾谊宅第时心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悲怆忧愤。
)2. 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批文悟情,从文本中探寻答案)诗人因何而悲?3.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4. 教师点评并总结:首联:交代贾谊身世遭遇,贬谪三年,如鸟敛翅,政治失意,郁郁而终,万古留悲。
《长沙过贾谊宅》 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用典等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掌握诗歌中用典的作用及借景抒情的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蕴含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2)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贾谊的故事,引出诗歌的主题。
(2)简单介绍刘长卿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解读诗歌(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秋草”“寒林”等,体会其营造的氛围。
4、探究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贾谊宅的所见所感,探讨诗人为何会有如此情感。
(2)分析诗歌中用典的地方,如“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理解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5、手法分析(1)讲解借景抒情的手法,让学生找出诗歌中借景抒情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探讨诗歌的结构,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间的关系。
6、拓展延伸(1)让学生比较刘长卿的这首诗与其他诗人怀才不遇主题的诗作,分析其异同。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7、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
(2)强调诗歌的主题和对学生的启示。
8、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沙过贾谊宅》。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关注历史人物,了解历史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3. 对贾谊思想观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1.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意境。
2. 诗歌解析2.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深入学习3.1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3.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拓展延伸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了解历史文化。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看法。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5.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6. 课后作业6.1 背诵诗歌。
6.2 深入研读贾谊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思想观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贾谊生平及其作品背景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反馈,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长沙过贾谊宅》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学习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刘长卿对贾谊的怀念之情,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2. 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一)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 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1. 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及其用法。
2. 诗歌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一)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1. 理解诗歌中隐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2.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贾谊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贾谊的身份和贡献,激发他们对课文背景的兴趣。
接着,简要介绍贾谊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那么,刘长卿又是谁?他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来怀念贾谊?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刘长卿的身份和创作动机。
简要介绍刘长卿是唐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 背景介绍,铺垫情感(1)贾谊被贬长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能从哪些历史资料中感受到?通过讨论贾谊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他可能的心理状态,为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基调做铺垫。
可以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或贾谊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的孤独与无奈。
(2)刘长卿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自己又经历了什么?这与贾谊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介绍刘长卿的生平,特别是他被贬的经历,让学生看到两位历史人物在命运上的相似之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通用9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通用9篇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共九--第1篇教学设想: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
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
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
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
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沁qigrave;n 数风流人物shǔ 折腰zheacute; 思汗haacute;n 今朝zhāo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教学详案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教学详案长沙过贾谊宅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掌握鉴赏咏史诗的一般规律。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咏史诗的一般情感3、分析本诗情感的表现方式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分析本诗情感的表现方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才艺展示: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月夜忆舍弟》中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2、把不知道的字划出来。
四、讲授新课:1、题解:《过贾谊宅》又题《长沙过贾谊宅》。
2、背景介绍: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身份,到湖南任转运使判官,又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遭鄂岳观察使吴仲孺所诬谄,被贬为潘州南巴尉。
赴潘州途中,路过长沙贾谊故宅,想到贾谊的遭遇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很是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凭吊贾谊的七言律诗。
3、作者介绍: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五翻译: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六、考点分析:1.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析: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2、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分)析: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
3、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析: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举例: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中的“谪宦”、“栖迟”等词汇,以及诗句的对仗、平仄等。
(3)诗词鉴赏:分析《长沙过贾谊宅》的艺术特色,如意境、情感、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诗中通过描绘贾谊宅的荒凉、萧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展现了诗歌的意境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沙过贾谊宅》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怀念朋友或感慨时光的经历?”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主题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沙过贾谊宅》的创作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运用古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长沙过贾谊宅》,我发现学生们在诗词鉴赏、创作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教学难点
(1)古诗词阅读能力:学生对于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句式结构难以理解。
举例: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古文句式等,如“谪宦”、“栖迟”等字词,以及诗句的对仗、平仄等。
解决方法:教师需对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对句式结构进行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2)诗词意境的感悟: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导入新课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
教师:咏史怀古诗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临古地一一思古人一一忆其事——抒己志,下面我们循着这个思路,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初读诗歌1.朗读2.写作背景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同马。
这首诗是他第二次被贬长沙时写的。
3.解题“长沙过贾谊宅”:从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过:拜访。
(联系孟浩然《过故人庄》)贾谊,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三、赏析诗歌1.找出诗眼师:联系刚才的写作背景和现在的题目,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贾谊和刘长卿都有相似的命运,正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啊,白居易在琵琶女的身世和歌声中泪如雨下,“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同马青衫湿”那么我们的刘长卿,在贾谊宅中他又产生了-种什么情感呢?再读这首诗师:什么情感?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回答?明确:悲2.为什么而“悲”师:既然诗眼是“悲”那么全文都是围绕着“悲”来写的,悲体现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首联。
(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翻译:贾谊被贬在这里三年,他的经历惹得千古以来无数迁客骚人的悲伤。
师:这是为什么而悲?生:悲贾谊的被贬(板书)师:“三年谪宦”,是写贾谊悲惨的命运,“此”指一-贾谊宅,这是点题,万古留悲,是讲他的命运对后人的影响。
师:那么你觉得他的经历会让哪些人产生悲伤呢?文中哪个词能够体现出来?生:楚客,流落到楚地的客子,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
师:我的内心受到了触动,我很悲伤,因为我们同病相怜,自然惺惺相惜,那么我们就抱在一起寻找慰藉吧,至少还有你,至少还有我!于是我来到了你住的地方,但是,我受伤的心得到慰藉了么? (没有)(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4.探讨贾谊宅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5.分析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贾谊的怀念与感慨。
6.课后作业:仿写一首怀古诗,表达对某位古人的敬意或感慨。
二、核心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沙过贾谊宅》这首诗的基本背景和情感表达。这首诗是杜甫为纪念贾谊而作,表达了诗人对贾谊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它是古诗词中情感表达和历史反思的典型例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诗句分析诗中的情感和历史意义。例如,“三年谪宦此栖迟”反映了贾谊的不幸遭遇,而“汉文有道恩犹薄”则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仿写一首表达对古人敬意的现代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情感表达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情感把握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湘水无情吊岂知”中的拟人手法,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词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现代语言表达对古人的敬意。
-在修辞手法的学习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通过比较“湘水无情吊岂知”和“湘水静静流”,让学生感受拟人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的变化。
《长沙过贾谊宅》 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和自身的忧愤之情。
3、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2)分析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内涵。
(2)理解诗歌中用典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常常令人感慨万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感受诗人在贾谊宅前的所思所感。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
他的诗多写身世之叹和山水隐逸之情,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练。
2、背景介绍本诗是诗人被贬为睦州司马,途经长沙贾谊宅时所作。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刘长卿在人生失意之时,借凭吊贾谊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四)诗歌解读1、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1)解释字词:“谪宦”指被贬官,“栖迟”指居留。
(2)句意理解: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千秋万代只留下他客居楚地的悲哀。
(3)引导学生思考: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明确:营造了一种悲凉、凄楚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1)解释字词:“寻”指寻访,“空见”指只见。
(2)句意理解: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贾谊当年的踪迹,只见寒林里夕阳西下。
(3)提问:这一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明确:描绘了一幅秋草荒芜、寒林夕阳的凄凉画面,烘托出贾谊宅的荒凉冷落,也暗示了贾谊的悲惨命运,同时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情。
《长沙过贾谊宅》 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借古讽今、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体会诗人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2、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象、艺术手法等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贾谊的画像和相关介绍,引出贾谊这个人物。
(2)提问学生对贾谊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诗人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在何种情况下写下这首诗。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诗歌赏析(1)理解诗歌的大意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重点解释关键词语,如“三年谪宦”“万古惟留楚客悲”等。
(2)分析诗歌的意象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秋草”“寒林”“汉文”等。
探讨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3)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讲解借古讽今的手法,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来抒发自己被贬的悲愤。
分析寓情于景的表现,通过描绘秋景来烘托悲伤的心情。
(4)体会诗歌的情感让学生思考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贾谊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诗歌。
(2)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诗歌风格。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
3.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含的含义和深层次的情感。
2.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解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诗歌。
2. 写一篇关于《长沙过贾谊宅》的鉴赏essay,分析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杜牧的其他诗歌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课堂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长路过贾谊宅教案 教学详案
长路过贾谊宅教案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贾谊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2. 理解贾谊宅的历史背景及其建筑特点;3. 掌握描述和描绘贾谊宅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细致入微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贾谊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2. 贾谊宅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3. 贾谊宅的构造和布局;4. 贾谊宅的风水理念;5. 描述和描绘贾谊宅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研究的欲望;2. 解释法:通过讲解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贾谊及其宅邸的背景和特点;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贾谊宅的构造和布局,以促进合作和交流;4. 观察练: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描绘身边的建筑,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贾谊、建筑师或居民等角色,表达他们对贾谊宅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对贾谊宅构造和布局的理解;2. 观察练完成情况评估:评估学生对身边建筑的观察和描绘能力;3.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贾谊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白板、马克笔等课堂工具。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计划为3个课时。
七、教学延伸1. 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风水理念;2. 研究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宅邸,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上为《长路过贾谊宅教案教学详案》的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贾谊及其宅邸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升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过贾谊宅
教学目标:
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掌握鉴赏咏史诗的一般规律。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咏史诗的一般情感
3、分析本诗情感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本诗情感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月夜忆舍弟》中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
2、把不知道的字划出来。
四、讲授新课:
1、题解:
《过贾谊宅》又题《长沙过贾谊宅》。
2、背景介绍:
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身份,到湖南任转运使判官,又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遭鄂岳观察使吴仲孺所诬谄,被贬为潘州南巴尉。
赴潘州途中,路过长沙贾谊故宅,想到贾谊的遭遇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很是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凭吊贾谊的七言律诗。
3、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五翻译: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六、考点分析:
1.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析: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2、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分)
析: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
3、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析: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4、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析: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七、理解性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长沙过贾谊宅》中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