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豪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解答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2)
第十二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为什么说实现有效竞争是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答: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
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率。
2.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答:对于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应注意三个原则:(1)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2)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3)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3.为什么中国产业组织政策要转向竞争政策优先?
答:(1)中国长期实行产业扶持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2)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应确立竞争政策优先和基础性地位;(3)具体政策: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执法,建立竞争效应评估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4.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经济垄断也称市场垄断,主要是价格合谋、滥用支配地位等。
自然垄断是在特殊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等因素造成的一家企业经营的格局。
行政垄断主要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
5.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答: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主要禁止三种典型垄断行为:(1)禁止垄断协议: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决议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2)企业并购控制:企业并购会导致促进合谋或企业市场势力提高。
(3)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实施的各种排斥竞争
对手的限制竞争行为。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九章复习题答案
第九章产业xx1.怎样认识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答: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从逻辑上可以证明,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可以使所有市场在一组价格的调节下,实现供给和需求完全相等,即存在一组价格(也称为均衡价格),使所有市场都实现了均衡,这就是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是用联立方程组来描述一般均衡状态的,方程组的解就是均衡价格体系。
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说是通过一些假定而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所做的简化。
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产业代替瓦尔拉斯模型中的企业和消费者;假定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各产业的生产活动互不影响;假定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用一个年度的数据来计算消耗系数。
通过这些方面的简化工作,一般均衡理论在实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列昂节夫的简化工作,使他的投入产出分析完全排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
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为了一般均衡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证分析而付出的代价。
因此有人说,列昂节夫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一般均衡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实证分析。
2.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部门”有何关系?答: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是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体,而国民经济中的“部门”是生产同类产品(具有一定程度替代性)的企业的集合体,后者比起前者范围更加宽泛。
3.消耗系数能否反映产业中的科学技术水平?答: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消耗量。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其他产业产品的消耗越低,消耗系数就越小,也就是说,消耗系数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4.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生产结构的分析。
企业投入产出表对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部门结构和比例的调整、生产布局和投资方向的确定,都有很大的作用。
(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
如果企业投入产出表中除了主体生产环节外,还把辅助和附属生产也包括在内,则该表就可以用来详细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和附属生产之间的联系和比例。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5)
第五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1.简述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答: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或收益、结果和均衡。
参与人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参与人的目的是选择行动,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
行动是参与人的决策变量或招式。
信息是参与人在博弈前和博弈中所能了解和观察到的知识,包括博弈规则和参与人的特征、行动。
策略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何时,选择何行动); 是完整的相机行动方案。
当参与人同时行动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他人行动的信息,那么,策略选,就变成简单的行动选择。
此时,策略与行动相同,无需区分。
如果行动有先后顺序,那么参与人的策略与行动将不同。
支付或收益是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所得之效用。
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所要揭示的东西,是分析者从行动、支付和其它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均衡是参与人互为最优的策略组合。
2.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
答: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而出现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
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另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
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正如泰勒尔所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础,“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摒弃了芝加哥学派建立在完全信息上的简单世界观”。
3.策略性行为的含义,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么?答:策略性行为是指寡占或垄断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如策略性定价、企业边界调整、研发等。
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念,现存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
它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
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是策略性行为研究的市场基础,博弈论引入使策略性行为研究达到一个新层次。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 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 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 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 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4.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 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 纪 70 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 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5.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答: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总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方法是多种方法的集合。最基本研究方法乃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种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研 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博弈论分析、计量经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市场集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市场绩效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产业关联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笔记和课后答案pdf网课视频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市场集中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进入与退出壁垒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企业并购行为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企业创新行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市场绩效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产业关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产业结构的演进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产业布局与集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公用事业的管制政策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产业结构政策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产业分析方法与应用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产业分析报告写作规范与范本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1 复习笔记考点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见表1-1)表1-1 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考点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果把社会经济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观层次的产业。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图1-1 社会经济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2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从经济学学科建设、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体现:(1)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2)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3)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产业经济学_王俊豪_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结合一个事例,说明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4.简述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5.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你如何认识逻辑推演方法和经验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第二章1.如何理解产业与市场的概念?2.什么是马歇尔冲突?3.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4.简要讨论SCP框架。
5.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有哪些?6.试利用SCP范式来分析某一具体产业。
7.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有完全满足可竞争市场条件的产业领域吗?请举例说明。
第三章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含义及其关系。
2.请给出最小有效规模、最大有效规模的含义,以及衡量方法。
3.何为企业的适度规模?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因素及其衡量方法。
4.试举出学习曲线,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例子,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5.请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来源。
6.假设一个行业中,工厂规模有很大的范围。
假设同一领域的工厂面临相同的成本,如果工厂处于同一领域,你认为平均成本曲线会是什么形状?如果工厂处于不同国家,你的答案会如何改变?7.假设生产q1辆轿车和q2辆卡车的成本是10000+70q1+80q2,请据此计算生产轿车的边际成本并衡量范围经济:q1=100,q2=200。
8.如果有范围经济,而且每种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一家厂商是否能弥补所有成本?如果该厂商生产越多,平均成本下降越多,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能否弥补所有成本?第四章1.简述进入壁垒的影响因素?2.试分析退出壁垒的决定因素及其度量方法?3.在位企业如何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4.你认为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5.传统工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转换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面临巨大的进退壁垒,试分析进退壁垒及其影响。
6.什么叫产品差异?厂商如何运用产品差异策略获得竞争优势?7.实证证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拥有IBM1400计算机的公司在进行新采购时与其它公司购买IBM计算机的可能性相等;相对于没有IBM360的公司而言,拥有IBM360的公司则更有可能继续购买IBM计算机。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4)
第十四章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具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点:(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2)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4)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5)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
2.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一般说来,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性;(2)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时序性和动态性;(3)产业结构政策还具有体系的协调性。
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1)主导产业政策。
由于主导产业对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拉动作用,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2)支柱产业政策。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
支柱产业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3)衰退产业援助政策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同时又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包括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等等。
(4)幼稚产业扶持政策。
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1)
第十一章产业布局与集群1.简述古典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答:古典区位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交通成本是决定农业或工业区位的重要变量。
杜能认为不同运输成本等参数决定着农作物的种植区间,从而决定农业布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输费用以及其他生产费用的最小化是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其中运输费用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决定力量。
它们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因此被称为古典区位理论。
2.简要叙述正六边形市场区形成机制。
答:在均质无差异平原地带,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上升,使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以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零利润均衡下,圆形市场被挤压使得平原上所有居民消费需求均被覆盖,最后形成正六边形产业市场区。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与传统产业相比有何不同?答:传统产业布局中,交通运输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中,高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区位条件影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也受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
而且,传统产业集聚在空间上负面效应容易显现,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不容易显现。
4.产业集群可能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答:优势:(1)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包括劳动力市场优势、专业化服务提供优势、知识溢出等;(2)节约交易费用,集群网络内企业可以采用介于科层指令与市场交易之间的交易模式,既保证交易的灵活性又保证交易的稳定性;(3)获取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往往能较好地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企业适应性与应变能力。
劣势:(1)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2)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弱;(3)存在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导致技术变革时企业难以展开变革。
(4)可能造成较大的环境压力。
5.环境对产业布局的区位特征有何影响?答:根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思想,经济活动从理论上可能集聚于极少数地区,但环境承载力等的限制一定程度促使了经济的分散布局。
从环境承载力来看,产业布局必须在环境承载力限度之内,在地域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水平下,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集聚所带来的收益就会消失,甚至产生严重负面效应。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十四章复习思考题.doc
第十四章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政策1.如何理解垄断性产业的成本弱增性?答:成本弱增性所要讨论的是,由一家企业提供整个产业的产量成本较低还是这家企业与另外的企业共同提供相同产量的成本较低。
在图14-2中,ACi和AC?在产量为Q*点处相交,Q*点决定了成本弱增的范围,当产量小于Q*吋,由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最低,所以,在此范围内成本函数是弱增的。
值得注意的是,成木弱增性是描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最好方法,尽管在产量Q'与Q*之间存在规模不经济,但从社会效率看,由一个企业生产效率最高。
由此可见,规模经济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决定自然垄断的是成木弱增性。
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弱增性程度,我们还可以将自然垄断分为“强自然垄断” 和“弱自然垄断”。
2.结合一个具体事例,讨论垄断性产业的管制需求。
答:以电信产业为例,由于自然垄断性问题而产牛的对政府管制的需求:(1) 抑制企业制定垄断价格,维护社会分配效率。
电信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它就可能会制定岀大大高于成本的价格,以取得垄断利润,扭曲分配效率;(2)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和供应稳定。
如果不存在政府管制,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许多电信服务企业就会盲目地进入电信产业, 进行重复投资,过度竞争;(3)制约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电信产业也可能存在少数电信服务企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采取合谋行为,共同获取垄断利润的可能性。
为制约垄断企业的各种不止当竞争行为,这也需耍实行政府管制;(4)解决垄断性产业的外部性问题。
向人口稀少的地区提供通信产品和服务是一种类型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政府管制,就难以取得这类正外部性。
3.简述价格管制的政策目标。
答: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构成垄断性产业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体系。
(1)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通常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它就有可能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从而扭曲社会分配效率。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7)
第七章 企业创新行为1.什么是企业创新?答:企业创新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多个方面。
就技术创新而言,是指企业在一系列外在制度安排框架与约束下,为获取超额利润、提高竞争力,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并投入市场应用的行为集合。
2.简要评价创新的需求拉动说与供给推动说。
答:“需求拉动说”主张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在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创新的潜在利润,进而决定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
“供给推动说”主张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科学进步的推动,实验室的研究及其发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需求拉动创新理论将创新看成是经济中内生的变量,创新行为是追求利润的企业的微观决策行为,该理论暗示需求的扩张会自发引致创新,一定程度忽略了创新必需的基础科技知识的储备;而供给推动说将创新看成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外生变量,强调科技发展水平对创新的决定作用,一定程度轻视了创新的自发特征。
事实上,创新同时取决于市场需求特征与技术供给特征,因此,考虑创新战略或研究创新行为时,需求拉动与供给推动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结合图形解释阿罗关于垄断不利于激励的思想。
答:如下图所示,竞争市场中,创新收益最大化的创新收益P ′为puvc ′;垄断市场中, 采纳创新后的垄断利润P ′为puvc ′,垄断企业采纳创新后利润增加了P ′-P 。
显然,P ′-P 小于P ′,因此,竞争条件下的创新激励大于垄断条件下的创新激励。
Q D p/c MR O p u v c’ P’ P w x y c4.结合图形,说明德姆塞茨为什么认为垄断有利于创新,请与阿罗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答:图略。
德姆塞茨认为阿罗的模型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比较垄断和竞争的创新激励,他指出, 阿罗的两个假设并不可靠: (1) 假定创新者具有垄断势力,这使得它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对特许使用费实行差别定价; (2) 阿罗忽视了两种市场在产量上的差异。
德姆塞茨的分析试图使两个“假定产业”创新前产量相等,以消除垄断本身导致相对较低产量的影响。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社会经济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从而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微观层次的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宏观层次的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中观经济学则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也称为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产业的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①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方法。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有形物质财富,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无形财富。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的属性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指饮食业、旅馆业、修理业、娱乐业)等。
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为分类标准,从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个层次对产业进行分类,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
特点是划分全面,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强。
③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能够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王俊豪 产业经济学(第一版)第十章复习题答案
第十章产业结构的演进1. 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技术创新、人口规模、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
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
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
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实现的。
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2. 简述不同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答:(1)不同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产品结构特征、生产组织特征。
比如,重工业化是工业结构演进中的一个阶段,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进入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它表明工业体系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生产高级复杂、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阶段过渡,意味着工业结构日趋高级化。
(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主导产业也不同,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
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进而被新的主导产业群所替代。
3.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企业并购行为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答:(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
(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2.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五次并购浪潮有四个特点:(1)规模极大,参与并购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大,大多数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公司,有着优良的业绩,他们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
(2)跨国并购占了很大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所进行的战略调整使得跨国并购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横向与纵向并购剥离并存。
大量企业把无关联业务剥离出去,相应并购同类业务企业,使生产经营范围更加集中,多起剥离在不少大公司特别是跨行业经营的公司内展开。
(4)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
3.举一横向并购的具体案例,并说明促使该并购发生的原因?答:华润啤酒并购国内相关啤酒企业。
在并购中的战略导向是追求高质量的收购对象,力求高水平的投资回报,因此是典型的资本型扩张,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4.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有哪些?答:(1)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
(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交易费用。
(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
混合并购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5.简述三种并购的福利效应。
答:(1)一方面,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横向并购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市场势力的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福利损失。
(2)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企业的产业扩张。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社会经济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从而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微观层次的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宏观层次的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中观经济学则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也称为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产业的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①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方法。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有形物质财富,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无形财富。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的属性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指饮食业、旅馆业、修理业、娱乐业)等。
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为分类标准,从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个层次对产业进行分类,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
特点是划分全面,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强。
③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能够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消费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消费资料的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资本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资本资料的产业,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产业。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课后答案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课后答案【篇一: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三章复习题答案】>1. 简述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
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
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需要指出的事,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
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
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
不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3. 使用多种集中度指标,试计算某产业集中度。
答:略举几例如下:4. 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答: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学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中集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认为,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
5.试列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某一产业,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下表描述了2003年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粗钢产业集中度。
韩国、意大利等国粗钢产业集中度很高,印度、德国、巴西、日本等国较高,而中国很低。
各国之间市场容量的差异以及影响企业规模的其他因素是导致各国产业集中度出现一定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技术原因或者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规模、规模经济、稀缺资源、市场增长速度等,政府政策包括反垄断法、专利执照关税配额、并购政策、管制政策等,企业战略包括兼并、限制性行为、产品差异化等。
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进入与退出壁垒1.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答: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进入壁垒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扰。
2.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答: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经济利润,那就不可能有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讨论这一产业的进入壁垒问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3.在位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答:在位企业要成功进入阻扰,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在位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在位企业的粗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4.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答: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四种: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5.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成因不同。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
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
(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扰是在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
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根据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扰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扰、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扰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扰。
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 王俊豪复习题答案- (1)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
同时,从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特别是产业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的紧密联系看,产业经济学又明显属于应用经济学。
2. 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它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将产业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淘汰产业。
3. 结合一个事例,说明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答:学习与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例如,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
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产业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针对这一现象,学习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我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性差的深层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政策建议。
4. 简述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产业组织理论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一个产业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