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两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积累“嘶哑、汹涌、喉咙、怅惘”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熟读并朗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激情,把握诗人用词的匠心。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最近,央视一台播放了由李幼斌主演的《中国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辽宁清风岭地区,一个老嘎头带领全家、全村与日军浴血奋战,固守清风岭未让日军占领的传奇故事。实际上,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演绎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在神州舞台上吟唱着一曲曲爱国之歌。谁不恋自己的国土,谁不爱自己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去感受诗人激情澎湃、悲愤激昂的灵魂。
二、走近作者,介绍背景
1.走近作者
查阅资料,了解艾青。
2介绍背景
1938年11月,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人民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嘶.哑(sī)悲愤.(fèn)腐.烂(fǔ)
3.个别学生朗读,读出节奏。(师指导朗读方法)
4.师诵读,体会感受。
5、全体学生集体朗读,读出感情。
(师引导学生评价:学生、教师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师引导学生读现代诗歌时,一定要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重音和情感。)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师: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呢?小组间合作探究一下,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小组间讨论,学生相互质疑,请教老师。
生:老师,为什么说“假如我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个“嘶哑”表现了什么?
师: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师:诗的情感往往暗含在意象中。你能找出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吗?你能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吗?(注意联系修饰语:悲愤、激怒、温柔)
→你一言,我一语,找出其意象,并逐步完善其象征意义。(下面加点的词是意象)
师:这“鸟”活着时歌唱至死,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将如何理解?
生:这“鸟”活着时,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连羽毛也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师: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假如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会受到影响吗?
生1: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那么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可看作对主题的高度凝炼的概括。
生2:第二节不能去掉,它们是一因一果的设问,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这一节是诗意的提炼和升华。
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五、土地情思,读读写写
1.背一背,比一比,看谁积累的爱国名句最多?
2.“假如我是一只鸟”,今天面对我们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你会歌唱什么呢?试仿照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也写一首小诗,也当一回为时代而歌的小诗人吧!
六、总结升华,播放歌曲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尚思报国”。现在的社会依然不太平,你看: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也对中国虎视眈眈,记住:落后就会挨打。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共和国之恋》这首歌,去深爱自己的祖国吧!
乡愁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领会诗歌《乡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积累诗中的名句,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朗诵诗歌的能力。
2. 感知《乡愁》中的意象,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的形象的艺术构思。
3. 品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
课前播放歌曲《父老乡亲》,这首歌所蕴含的浓浓亲情在彭丽媛柔美的声音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种对故乡的思念,怎可一字而尽,
一纸乡书承载着多少离愁与牵挂,我在信封这头,故乡在那头。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 听读诗文,注意生字生词,初步感知。
2. 学生齐读这首诗,在朗读时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思乡之情)
3. 老师范读这首诗,同学们听读,拿起笔来,标上语气和节奏,打上重音。
(师可配上相关音乐、朗读,如《思乡曲》,师读完,生评点,大家总结怎样读最好。读《乡愁》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语调要深沉,层层节节要递进,感情要越来越浓。)
4. 个别朗读,同学们欣赏评点,谁愿意参照录音及老师示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全诗。
三、研读全诗,读出诗意
师:诗的韵味是读出来的,诗的韵味是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去撞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诗的殿堂,领悟诗意。
师:分四组分别朗读四节诗,读时依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节诗的内容。(每节诗用四个字概括)
生:母子生别;夫妻之别;母子死别;家国之别。
师:再读1〜4节,读出递进感。
1〜3节读出个人之思,读第4节领悟家国之恋,读出作者对大陆的一片深情。
师:读诗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而领悟其意境美,须从寻找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