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海恩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
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
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
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在很久以前的一些岛屿上,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人民一直遵循着一项制度,那就是海恩法则。
根据这项法则,每个村民都有义务每个月从海边收集一定数量的海洋垃圾。
这个法则的制定源于一次大海洋污染的事件。
很久以前,这个村庄位于美丽的海滨旁,人们每天都能享受到清新的海风和澄澈的海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发现海边开始堆积起大量的垃圾。
这些垃圾不仅污染了海水,还影响了村庄的美丽景色。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村庄的长老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他们终于决定制定一项法则来保护海洋和村庄的环境。
这就是海恩法则的诞生。
根据这个法则,每个村民都要每个月前往海边,收集一定数量的海洋垃圾。
这项任务并不轻松,因为垃圾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处理。
然而,每个村民都理解这个法则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他们的环境和居住的地方。
起初,有些村民对这个法则持怀疑态度。
他们认为这是一项不必要的劳累,或者仅仅是长老们的一时冲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这个法则,他们的家园才能摆脱垃圾的困扰,恢复原本的美丽。
随着每个月的过去,村民们的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效。
他们发现,收集的垃圾越来越少,海水也开始变得清澈起来。
同时,村庄的风景也重现往日的美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
这项法则不仅仅是为了清理海洋垃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
村民们开始更加注重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
他们建立了垃圾处理中心和环保组织,致力于解决更多环境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恩法则成为了这个村庄的一部分,被每个人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每个月,当村民们前往海边收集垃圾时,他们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守护着他们的家园和未来。
海恩法则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地方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城市开始效仿这项制度,并取得相似的成果。
通过这个小村庄的努力和示范,海洋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最终,海恩法则因其成功而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法则。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海恩法则,又称“90/10法则”或者“二八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一种观点。
这个法则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大部分的输出都来自于少部分的输入。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岛上的一个小渔村。
村民们靠捕鱼为生,每天都要出海打渔,以维持生计。
然而,村子里的渔民们发现,每天回来的时候,有些渔民总是捕到更多的鱼,而有些则只能捕到一些零零散散。
村里的长老们开始纳闷,为什么有些渔民的收获总是那么丰富,而有些却一直捕不到多少鱼。
于是,他们决定调查一下。
在村庄的广场上,长老们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让每个渔民都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会上,村里捕获鱼获得丰收的渔民分享了他的经验。
他说,每次出海前,他都会仔细观察天气和海流的情况,找到最适合捕鱼的地点。
他会用一种特殊的鱼饵,吸引更多的鱼儿。
而且,他还特别注重船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船只能在最佳状态下航行。
听了这些经验,其他渔民都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开始明白,之所以有些渔民总能捕到更多的鱼,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海恩法则。
尽管每个渔民都在同一个海域,但那些成功的渔民能够发现和把握更多的机会。
而那些不成功的渔民则没有学会如何利用这个法则。
从此以后,村民们开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他们开始学习那些成功的渔民,努力提高自己的技巧和知识。
渐渐地,村子里的渔民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变得更加富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纯粹的运气,而是来自于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通过理解和应用海恩法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取得更好的成果。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企业和社会领域,只有懂得运用制度和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世界金融市场。
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金融期货投机交易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
"利
开始,2月23
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个小小的"88888"账户成为改写巴林银行历史的道具。
二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旨在说明,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前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该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完美的制度,不落到实处都将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从巴林银行倒闭的过程可以知道,巴林银行在制度安排上存在严重缺陷:利森即是首席交易员,又负责交易的清算工作,集交易与清算业务于一身。
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利森本人就是制度。
他分管交易和结算业务,这与让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数没什么区别。
巴林银行虽然也有内部审计制度,但实际审计工作极其松散,形同虚设。
在新加坡分行的业务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总部也曾派人调查,资产负债表也明显反映了这些亏损,但银行高层对
像
我是不
"
久之,习惯成自然,不规范的操作就会带来极大的隐患,一旦被外部因素触发,就会造成事故的发
生。
我们要有"从中见大"的敏锐眼光,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落到实处,努力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
(《权力的笼子》)。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doc
深度解读海恩法例一、海恩法例的定义海恩法例: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能够预防的。
海恩法例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对于飞翔安全的法例。
海恩法例指出: 每一同严重事故的背后,必定有 29 次稍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预兆以及 1000 举事故隐患。
固然这一剖析会跟着飞翔器的安全系数增添和飞翔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的确说了然飞翔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定联系。
自然,这类联系不不过表此刻飞翔领域,在其余领域也相同发生着潜伏的作用。
依据海恩法例剖析,当一同重要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办理事故自己的同时,还要实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办理,以此防备近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实时解决再次发生重要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例的精华海恩法例重申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累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满的规章,在实质操作层面,也没法代替人自己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例的启迪(一)一定以预防为主若是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从前,早先防备事故征兆、事故苗头,早先采纳踊跃有效的防备举措,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自己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升了。
由此推测,要制服事故,重在防备,要保证安全,一定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一定坚持六要六不要:1.要充足准备,不要匆促上阵。
充足准备就是不单熟知工作内容,并且熟习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样状况,全部这些都一定在事先搞得清清楚楚;2.要有应变举措,不要跋前疐后。
应变举措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约的对策与方法;3.要见微知著,不要不以为然。
有些渺小异样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应,一定实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办理,千万不可以漠然置之,充耳不闻,遗下隐患;4.要鉴从前车,不要孤行己见。
要汲取他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自己安全工作的借鉴。
海恩法则的实践案例及效果展示
增强企业竞争力
总结词
海恩法则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详细描述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 不开高效的生产管理、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客户 服务。通过应用海恩法则,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 变化和竞争挑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海恩法则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和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优化服务水平
总结词
海恩法则有助于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客 户需求和反馈,优化服务流程和质量, 提高客户满意度。
VS
详细描述
在服务管理方面,海恩法则的应用可以帮 助企业建立客户服务标准和流程。通过对 客户反馈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了 解客户需求和期望,及时发现服务中的不 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 海恩法则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服务流程和 沟通渠道,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
总结词
海恩法则有助于企业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识别 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 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详细描述
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海恩法则的应用可以 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 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企 业可以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 海恩法则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生
疗服务质量。
03
海恩法则效果展示
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词
通过海恩法则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和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故障次数,提高生 产效率。
详细描述
海恩法则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问题发现上。通过统计和分析生产数据,企业可以 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海恩法则还可以帮助企业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范文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范文海恩法则是一种常用于安全管理领域的一种原则, 它强调的是预防事故、灾难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以确保工作场所和居民区的安全。
海恩法则的核心概念是预防优先, 强调在工作和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以避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下面将通过对海恩法则的阐述和范例的描述,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海恩法则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 海恩法则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优先。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居民区, 预防是更加经济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 因为它可以减少事故和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安全管理中, 预防意味着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并采取措施来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和风险的可能性。
预防措施可以包括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培训员工和居民有关安全事宜, 并确保遵守安全标准和规定。
其次, 海恩法则强调事故的无可避免性。
无论采取多少预防措施, 事故和灾难仍然有可能发生。
但是, 通过预防措施的采取, 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例如, 在一家制造工厂中,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可以减少机器故障的可能性;通过培训工人使用设备和操作程序, 可以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虽然预防措施无法完全消除事故的可能性, 但它可以显著提高工作场所和居民区的安全性。
此外, 海恩法则还强调持续改进和学习。
安全管理不应只是一次性的措施, 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原因, 可以识别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育、加强设备维护等。
同时, 还应鼓励员工和居民参与到安全管理中, 提供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不断改进和调整安全管理措施。
下面, 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海恩法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假设一个酒店的管理层意识到酒店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洁工作时经常发生滑倒和摔倒事故, 导致员工受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酒店管理层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1.管理层购买了防滑鞋, 并要求员工在进行清洁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滑鞋, 以减少滑倒的可能性。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又称海恩模型或海恩安全管理模型(Hein Model),是一个关于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理论框架,由德国的工程师海因·亨利希·海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首先,海恩法则认为事故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涉及到物理、人的因素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
海恩法则提出了三个基本的事故发生阶段:基础隐患、事故条件和事故发生。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三个阶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控制事故的发生。
在基础隐患阶段,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物理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的不安全性、工艺的不稳定性等。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工程手段,改善设备设施的安全性,优化工艺过程,减少物理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在事故条件阶段,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包括员工的行为和健康状况等。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减少人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最后,在事故发生阶段,事故已经发生,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识别和改善潜在的事故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海恩法则还提出了一个安全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这个模型将安全管理的任务划分为五个层面: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事故统计和分析;应急预
案和培训;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员工教育和培训。
这些层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安全管理的体系,保障了安全管理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海恩法则的启示范文
海恩法则的启示范文海恩法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埃尔默·海恩于1939年提出的一种金融管理规则,它被广泛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
海恩法则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利润的最佳途径是通过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提高销售收入。
海恩法则的启示不仅限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个人理财和国家经济发展。
首先,海恩法则提醒我们要注重效率。
在不同的领域,资源总是有限的。
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资源,个人的财务资产,还是国家的经济资源,都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最优化的利润或财务收入。
其次,海恩法则强调应该注重长期发展。
只注重短期利润会导致短视行为,忽视了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在产品研发、产业升级、员工培训等方面的长期投资,个人在学习提升、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长期规划,都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长期发展的框架下,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稳定的利润。
第三,海恩法则提示我们要注重风险管理。
在经济活动中,难免伴随着风险。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缓解部分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
企业和个人在管理财务时,要注重风险管理,寻找合适的保险和风险分摊方式,降低损失和风险的影响。
第四,海恩法则强调要关注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个人在市场中取得成功和优势的关键。
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只有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长期的增长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五,海恩法则提示我们要注重智慧和技术创新。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动力。
企业和个人要持续学习和创新,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第六,海恩法则提醒我们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和个人要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海恩法则告诉我们要注重人才培养。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海恩法则(Hein’s Law)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管理领域的原则,也被称为“事故三角法则”或“恩海恩法则”。
该原则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海恩(Heinrich)于1931年提出,他的理论基于他对工业事故分析的研究。
海恩法则的基本观点是:对于每个严重事故,有29个轻微事故和300个未受伤的事故。
这意味着,从严重事故向轻微事故和没有受伤事故的转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连续过程。
此外,该法则还指出,对于每个未受伤的事故,可能有多个潜在的危险和隐患存在。
海恩法则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它提醒我们,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并不仅仅是关注那些已经发生的严重事故本身,而是要找出导致事故的潜在隐患和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只有通过预防轻微事故和未受伤事故的发生,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严重事故的概率和风险。
海恩法则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轻微事故和未受伤事故的原因和根本原因,可以发现隐藏的风险和潜在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一点对于安全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可以避免的。
通过引入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此外,海恩法则还提醒我们,即使没有发生严重事故,轻微事故和未受伤事故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处理。
这些事故可能是事故连锁反应的先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演变成严重事故。
因此,安全管理应该将其作为警示信号,及时调查和处理这些事故,以避免更严重的事故的发生。
海恩法则还提出了事故发生的系统性特征。
事故往往不是由于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结果。
这意味着解决和预防事故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找出一个责任人,而是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采取综合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一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事故原因和解决方法的认识,强调了系统性思维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然而,海恩法则也受到一些批评和争议。
安全管理海恩法则
安全管理海恩法则随着时代变迁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海恩法则便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中。
下面我们将围绕“安全管理海恩法则”来详细介绍这一管理原则以及它的应用。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及由来海恩法则又称为“90/10法则”,它是安全管理中一个具有重要性的理论原则,也是一种反映效果与付出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该原则是由IBM公司的安全专家克莱夫·克尔曼所提出的。
二、海恩法则的内涵海恩法则认为,在不断变化和演化的安全环境中,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决定于其长期积累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思维,而不是短期和灾害性事件的反应和应急处置。
因此,海恩法则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的成本最少有10%,失去的成本最多达到90%”。
三、海恩法则的应用(1)重视长期安全投入。
海恩法则强调,安全的成本应该在企业规划制定时就有序地纳入其中,而不是等到出现安全事故后才去大肆投资解决问题。
(2)注重长效安全管理。
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局限于短期解决问题,而应该是一个长效的、全面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实现。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企业员工是企业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通过不断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4)倡导全员参与。
海恩法则认为,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领导的责任,更需要全员参与。
只有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四、海恩法则的作用海恩法则的提出,促使企业在安全管理中重视长远性,从而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划和实施中,建立一套全面、长效的制度体系。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安全保障,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海恩法则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带给企业长远和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现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外部化和规范化,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和品牌价值。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也应该在实践中融入海恩法则这一重要原则,并在不断探索和开拓中,共同推进企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海恩法则: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
'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当某项工作中,连续出现错误的时候,“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个时候,相关管理人员就要注意了,如果不及时预防处理,大的灾难性的事故可能就会发生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有两点:一是从流程制度上规范。
二是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
海恩法则的内容
海恩法则的内容一、海恩法则的定义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
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
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
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
《海恩法则》心得
海恩法则心得“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他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1:29:300:1000这是一组非常令人警醒的数字。
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海恩法则”这篇文章,我从中联想到。
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质量安全问题,用“海恩法则”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监控质量,将会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
”海恩法则”中指出“问题成堆”与”墨菲定律”中指出的“差错难免”相辅相成共同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共同保障安全生产。
一、首先要加强人员的质量意识,要从环节上下功夫。
再完美的流程,再完善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操作者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性质怎么样?机组运行情况如何?成本怎样算都应该去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哪个方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改进。
以循环兼治,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去监管,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减少质量事故。
也能相对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样也能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当站在一个高的起点,去看待每一个细小的隐患和漏洞。
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在解决产量、成本、质量发生冲突时,从根本上杜绝牺牲质量的思想痼疾。
实现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而提高质量。
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应具备由“堵”向“疏”的转变。
海恩法则与安全管理
海恩法则与安全管理"海恩法则"是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海恩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
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
能不能做到精心、周全,一丝不苟,说到底是事业心、责任感问题。
所以,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消除安全管理中"运气"的消极思想,坚定"事故可以预防"的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安全稳定工作抓到位。
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
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训,这种"亡羊补牢"的办法,无疑是必要的。
但安全工作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移,在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
公司最近组织开展全员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我们要有这种认识:每排查一处隐患就可能防止了一起重大事故。
安全隐患排查就要注重群策群力,光指望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去想是发现不了隐患的。
让全体职工共同想办法、出点子,让每个人意识到"防事故人人有责,人人关心防事故",如此,防事故的意识增强了,责任到位了,防范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海恩法则的启示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海恩法则的启示深度解读海恩法则一、海恩法则的定义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
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
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
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
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导读:本文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制度的故事:之海恩法则
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世界金融市场。
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金融期货投机交易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产。
一
巴林银行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由弗朗西·巴林爵士于1763年在伦敦创建。
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一个28岁的"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利森进行期货投机失败而陷入绝境。
1992年,尼克·利森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
当年夏天,根据伦敦总部的要求,利森设立了一个"88888"的"错误账户",用于记录较小的交易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88888"账户被要求停止使用。
然而,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88888"账户并没有被撤销。
从首次承接错误合约2万英镑损失开始,"88888"账户亏损额一步一步地
增加到了2000万、3000万、5000万英镑,19 95年2月23日激增至令人咋舌的8.6亿英镑——超过了4.7亿英镑的股本金,导致巴林银行的最终垮台。
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个小小的"88888"账户成为改写巴林银行历史的道具。
二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这个法则旨在说明,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前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该法则强调两点:
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完美的制度,不落到实处都将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从巴林银行倒闭的过程可以知道,巴林银行在制度安排上存在严重缺陷:利森即是首席交易员,又负责交易的清算工作,集交易与清算业务于一身。
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利森本人就是制度。
他分管交易和结算业务,这与让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数没什么区别。
巴林银行虽然也有内部审计制度,但实际审计工作极其松散,形同虚设。
在新加坡分行的业务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总部也曾派人调查,资产负债表也明显反映了这些亏损,但银行高层对此却视而不见。
利森后来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一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在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
把我培养成这个样子的。
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犯罪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
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这种没有监管、严重失控的经营状态,客观上创造了做坏事的条件,或早或晚总要导致做坏事的结果,没有利森,也会有"张森""王森",这就是"海恩法则"揭示的真理。
巴林银行以自己的破产实践证明了"海恩法则":任何细小的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项制度、一条规定、一个流程,都要按章办理。
怕麻烦、图省事,工作中就会想办法超近路,能省就省,心存侥幸。
或许一次、两次操作没有问题,但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不规范的操作就会带来极大的隐患,一旦被外部因素触发,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我们要有"从中见大"的敏锐眼光,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落到实处,努力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
(《权力的笼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