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家庭中的责任感

培养家庭中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单位,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而一个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责任感,并为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一、榜样的力量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对于培养孩子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出模范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1. 明确家庭规则家庭应该有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并向孩子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父母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则,让孩子看到他们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 分工合作家庭中的各项任务分工要合理,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父母可以和孩子商讨每个人的分工,并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家庭更加和谐和有序。
通过合作,孩子能够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3. 履行承诺父母要言出必行,履行自己的承诺。
这样做不仅可以树立榜样,还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父母也要督促孩子履行他们的承诺,从而让他们明白责任与信任的重要性。
二、适度的自主权培养家庭中的责任感并不意味着完全束缚孩子,相反,适度的自主权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1. 给予责任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比如照顾小宠物、整理书桌、打扫房间等。
这样的责任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并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
2.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建议,但尽量不要代替他们去解决问题。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策,学会承担责任和解决困难。
三、感恩和回报培养责任感的重要一环是让孩子懂得感恩和回报。
只有懂得感恩,孩子才会懂得照顾他人并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1. 学会感谢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学会感谢别人的帮助和付出。
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老师,都应该受到孩子的感谢。
通过常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明白他人的付出和他们所受到的帮助。
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

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社会和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培养孩子责任感,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和努力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担责的人。
1. 亲身示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己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只有父母自己具备了责任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
比如,父母可以在家庭中分担家务、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2. 分担家务让孩子参与家务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家务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也应该承担一部分。
通过让孩子参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碗等家务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与自我管理能力密不可分。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才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父母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教导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4. 奖惩分明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中,奖惩分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孩子表现出色完成任务、尽职尽责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而当孩子出现责任逃避、推卸责任等行为时,则需要适当进行批评和惩罚。
奖惩相结合可以让孩子明确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之间的界限,进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体现在团队合作中。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团队比赛等,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只有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责任感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团队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父母付出大量心血和耐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责任感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成功生活的重要特质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要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以下是我对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家庭教育心得与体会。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建立自己的良好示范。
我们应该亲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保持诚实、守时等良好品质。
通过我们的榜样,孩子将会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对责任的认同和行动。
2. 设立明确的任务和期望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家务、学习或者社会活动上的任务。
这些任务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来设立,并确保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是明确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孩子表达清晰的期望,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并对完成任务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孩子具备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给予孩子一定的决策权和自主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
这样,他们将会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并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4.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表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中。
家庭中,孩子们往往需要与家人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如清洁家居、购物等。
通过家庭合作,孩子们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付出和贡献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对团队合作和责任的认识。
5. 适度的奖惩机制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过程中,适度的奖惩机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合理的奖励能够鼓励孩子的努力和成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同时,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用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和责任。
然而,在施行奖惩措施时,我们应该注重方法和态度,避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6.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孩子的自信心。
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支持他们勇敢尝试并承担责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的责任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并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担当、有自信的成年人。
然而,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却是许多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家长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 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家长首先要自己具备责任感,做到言行一致。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如准时完成家务、履行自己的承诺等。
这样会让孩子不自觉地接受家庭责任,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给孩子适当的责任给孩子适当的责任是培养他们责任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家长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小任务,如整理房间、照顾宠物、洗碗等。
这样的责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任务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家长应该适度放手,给孩子独立完成这些日常任务的机会,并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这样的经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可以让孩子明确责任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奖励和惩罚的标准。
例如,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得到一枚小星星,而违反规定则会失去一定的娱乐时间等。
这样的奖惩制度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积极动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5. 培养社会责任感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和社会。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工活动、捐助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来引发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通过上述方法,家长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然而,培养责任感是一个持久而艰巨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和坚持。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1、让孩子学会自理,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从细微处着手,家长从旁引导,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如果孩子因为自己整理少拿了东西第二天被老师批评,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他自己没有做好而造成的后果,要为自己的不细心负责任。
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家长应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做得不好的时候也要明确指出具体哪些地方没有做好。
2、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比口头上的说教更容易影响到孩子,父母的责任心和家庭氛围可以映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与将来对家庭的态度,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那个样子。
要想孩子未来有担当、有责任感,首先要做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父母。
3、学会放手,不包办每一位家长都要学着放手,学会让孩子走出去不总是依赖于父母的帮助。
也要学会认识到孩子会逐渐长大。
没有责任和担当的孩子不但难以取得成就,而且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
家长要在孩子幼年时期开始培养责任感,让孩子长大后能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4、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做家务的兴趣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做家务“游戏化”,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可以来一场做家务劳动比赛,无论孩子是输是赢,都能够在做家务比赛中学到劳动之外的领悟,赢了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做家务的热情,输了会告诉我们,积极地反思不足之处,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5、不过高要求孩子,给孩子慢慢来的机会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机会来慢慢成长。
而这个适应的过程,恰恰是需要做父母的给到孩子的。
做父母的不应该以成人的目光去审视孩子的行为是否够好,也要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
更不能在孩子出错时,就急于给予批胖,讲到孩子不够好,做这点家务都做不好,怎么那么笨啊之类的话语。
6、给予孩子和善而坚定的爱和善是维护孩子的尊严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坚定是让孩子知道人生有原则事物有边界,即不过于严格也不骄纵地爱孩子。
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家庭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时,孩子才能发现潜藏在内心深处能影响世界的一些重要东西。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法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法是什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法很多,想要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家长请看下文,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方法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
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
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
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建议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事给他做。
让年龄尚小或能力不足的孩子做太难的事,只会让他受到打击,倍感恐惧。
例如,如果你跟他说“把所有房间都打扫干净”,孩子可能会被吓得丧失勇气,因为这样的任务对大人来说,都是很费事的。
但是,例如“把鞋放进鞋柜里”这样的事,就是孩子可以完成的。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作为一个家长,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的责任。
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不仅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还关注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些成为有责任心家长的方法和策略。
给予关注和支持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尽量参与他们的学业和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
与孩子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爱。
创造安全和积极的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作为有责任心的家长,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和积极的环境。
保持家庭和谐,学会处理冲突和问题,给予孩子稳定和温暖的成长环境。
建立规矩和界限对孩子来说,规矩和界限是成长的重要指南。
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建立明确的规矩和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
这样有助于他们明确责任和后果,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适时分担家务,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和家庭。
给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任务,在完成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关注孩子的研究和成长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家长的重要职责。
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研究和成长,与他们一起制定研究计划和目标,给予他们必要的研究资源和支持。
鼓励并激励他们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亲子时间和共同活动积极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安排一些亲子时间和共同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和沟通。
可以一起做游戏、户外活动、读书等,营造快乐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作为有责任心的家长,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付出努力。
通过关注、支持、关心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的人。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吧!。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责任心和良好习惯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石,也是他们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律和追求成功的重要素质。
本文将探讨培养孩子责任心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几种方法。
一、亲身示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因此,家长们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养成自觉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的习惯。
例如,父母可以展示自己的责任心,如按时完成工作、照顾家庭,同时也要遵守社会规则,如守时、排队等。
通过亲身示范,孩子们会逐渐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去模仿父母的行为。
二、建立规则和奖惩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相应的奖惩制度,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
这些规则应当简明扼要,并且要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内。
父母应该仔细解释规则的原因和意义,并且与孩子一同商讨制定。
当孩子遵守规则并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时,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表扬和鼓励。
而当孩子违反规定或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时,应坚决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罚款或者限制一些特权。
三、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负责任的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从小开始给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列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并教导他们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
当孩子按时完成任务时,父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四、制定目标和规划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和规划。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这样孩子能够明确自己想要实现什么,并懂得为之努力和承担责任。
在实施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并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努力和责任带来的成就感。
五、鼓励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问题负责的能力也是重要的。
父母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感不仅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责任感。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分担家务劳动,父母按时送孩子上学等,这些都能被孩子所观察和模仿。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在家庭中,父母要与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
可以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给孩子,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
三、制定目标和规划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目标和规划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例如,帮助孩子制定一个每天坚持阅读的目标,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等。
在孩子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父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适度地给予他们自主权和自由度,鼓励他们学会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
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洗漱等,这样能让他们不断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需要注重他们的社交能力。
与同龄人相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尊重他人、承担责任。
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俱乐部、社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责任感。
六、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以匡正的行为和言语引导孩子,教育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例如,告诉孩子捡起自己扔在地上的垃圾、帮助别人等,让他们明白责任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关系。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责任感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责任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的教育目标之一。
责任感是指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言论和承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孩子独立、自律和成熟的重要素质。
然而,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们有耐心、智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父母应该展现出对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父母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和承诺。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从中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责任。
2.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在家庭教育中,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家纪,明确规定每个人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奖励可以是一些实物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而惩罚则可以是适当的惩罚措施,让孩子明白责任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3.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渐增加他们承担家务、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责任。
通过让孩子参与决策、承担责任,他们会逐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或者慈善事业,孩子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关爱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体验。
5.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责任感不可或缺的一环。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面对问题时如何主动承担责任、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逐渐形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解决问题的品质。
结语在当今社会,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而培养孩子责任感,则需要家长们付出更多心血和耐心。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方
法和建议:
1. 榜样教育: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行,
让孩子见识到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并激发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欲望。
2. 参与社区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情感。
3. 培养同理心:教导孩子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让他
们能够理解不同人群的困境和帮助他人的价值。
4. 分享家务劳动: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清洁、整理和照顾,培养他们
对家庭责任的认同感和义务感。
5. 提供有关社会问题的教育:为孩子提供适宜年龄的社会问题教育,让他们了解贫困、环保、种族平等等问题,并讨论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6. 鼓励捐助和帮助他人:教育孩子在财务能力范围内捐助慈善机构、义卖活动等。
并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人,如帮忙老人过马路、照顾弱
势群体等。
7. 引导正面价值观: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包括关心社会、
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让他们有责任感地成长。
8. 鼓励孩子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给予孩子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
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
9.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为孩子提供相关的图书、电影、纪
录片等,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
10. 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适度的自主权,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行为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并促使他们
成为有意识、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1、认识责任感的重要性责任感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他们会尽最大努力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则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容易随波逐流,无所事事,自己的行为就要自己负责,这个观念的树立,对成长中的孩子有重要影响,不要依赖家长,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
为了强化责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适当品尝下做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再地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在下次做事情时就会认真,谨慎。
2、不要简单地发号施令,鼓励孩子思考例如,对于贪玩的孩子,不要说: “去刷牙!把衣服挂起来! ”换一种方式进行询问: “上床睡觉前,你需要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注意时间安排,每晚都坚持执行,直到他牢记在心,主动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3、学会夸奖孩子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
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4、选择适合孩子做的家务我们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打算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我们很可能会碰壁。
原因是如今的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
晚上他们会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
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免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5、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
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
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6、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责任心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能力和情感,而且必须在一定情境中通过亲身的活动来进行。
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培养孩子品德与素质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庭和教育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1.树立榜样与模范家庭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展现出正确的责任感。
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并且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
孩子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学习并模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2.建立清晰的规则与期望为了帮助孩子形成明确的责任观念,我们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期望。
这些规则应该明确、具体,同时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并商定这些规则,增加他们的参与感与责任感。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我们应该果断地予以批评或惩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后果。
3.培养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的责任感离不开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担负起一些家务或学习上的小任务,如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按时完成作业等。
通过这些小任务的完成,孩子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学会自我规划和自我调节。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顺应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他们主动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
当孩子对某项任务或活动充满兴趣时,他们会自觉地投入其中,并愿意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俱乐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给予孩子适量的自主权孩子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享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家庭决策中,如选择晚餐菜单、安排周末活动等。
同时,在孩子做出决策后,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无论结果是积极还是消极,他们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3.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1、从日常小事开始,行动重于说教。
比如说: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洗洗碗,洗洗自己的袜子,让他也了解一下作为家长的辛苦和不易。
大一点了,可以让他参与家庭中重要的决策性事情,让孩子也明白,长大以后,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决策和承担,他要勇于面对责任,勇于承担责任!2、父母以身作则。
要想孩子有责任感,那做为家长我们也要有责任感。
比如: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事情,老师没有发现,而孩子主动告诉了家长,家长在批评孩子的错误同时也要主动承认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然后带着孩子主动找老师去承认错误,并且承认自己教育的失误。
3、遇到问题引导孩子寻找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怨天尤人。
比如:孩子磕到桌子,不要埋怨桌子,而是告诉孩子磕到桌子是孩子的错,然后带着孩子再走一遍。
4、给孩子的任务要清晰表达你的要求。
给的任务要根据孩子目前的水平设置难度,逐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我们常给孩子一些任务,但是往往都是一个笼统的要求,比如:快去写作业,快去收拾你的屋子,等等。
而孩子通常对这些模糊不清的命令,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把你的要求变得清晰化,比如:你要在30分钟写完语文作业。
你要在10分钟内清理干净你的桌子。
5、完成任务要奖励,做错事情要接受惩罚。
6、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做。
放手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开始。
没有放手,就无从培养。
我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就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活动,懂得去做许多事情。
从中不仅培养了孩子做事的本领,更锻炼了孩子责任意识。
要是仅会做事,没有责任感,怎么能当家呢?可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磨练,是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7、让孩子自己承担事情的自然结果。
尽管我们可以把经验告诉孩子,但有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听从。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亲身经历了得到惨痛教训后,他们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有益的。
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事情的自然后果,千万不要因为担心,替他消除这个后果带来的影响。
8、树立孩子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要真正让孩子感觉在家里是重要的一员,而不是老拿孩子当小孩看待。
家庭教育指南篇: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六个方法

家庭教育指南篇: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六个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责任心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能够培养出责任心强、能够承担责任的孩子。
本文将介绍六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方法一: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之一。
在生活中,父母应该积极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和承诺精神,让孩子从小学会模仿并理解这些价值观。
例如,父母可以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按时付款并履行承诺等行为来树立良好榜样。
方法二:赋予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家务劳动和义务是提升他们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小开始给孩子分担家庭事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整理房间等任务。
逐渐增加任务难度和复杂性,让孩子体验到完成任务后自豪感和成就感。
方法三:培养自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比如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表、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方法四:关注积极行为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赞赏孩子展示出来的责任感。
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表现出责任心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与他们分享你对其负责任行为的喜悦。
方法五:教导后果与承诺让孩子对其行为负责并理解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很重要的。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并引导他们思考改变不良行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承诺意味着什么,并督促他们信守承诺。
方法六: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责任心的基石。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和自律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规定、保持整洁等。
通过坚持这些习惯,孩子将形成自觉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结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引导和培养。
通过树立榜样、赋予适当的责任、培养自主能力、关注积极行为、教导后果与承诺以及培养良好习惯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且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建立家庭规则:制定一些合理的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房间整洁、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父母要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并给予孩子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让孩子明白责任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独立的任务,让他们自己负责完成。
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洗衣服、做饭等。
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父母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3. 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等。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孩子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1. 建立班级规则:班级是孩子们的小社会,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班级规则,让孩子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尊重师长和同学等。
学校要对这些规则进行监督和执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感。
2. 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例如,让孩子们组织一次文艺演出或者义卖活动,让他们负责筹备和组织,从中学会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班干部选拔和学生会选举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担任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的孩子需要负责组织和管理一些活动,这样能够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键。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有助于他们日常生活的发展,更能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积极引导、树立榜样、培养独立性以及奖惩机制等方面,为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和建议。
1. 设置积极引导第一,通过积极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通过实际行动,示范责任感,并给予孩子及时的奖励。
例如,当孩子完成家务或者按时完成作业时,给予他们表扬和积极反馈。
另外,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可以逐渐认识到责任的价值,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有的义务。
2. 树立榜样第二,家长可以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合作,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并与孩子一起分担责任。
同时,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他人,了解责任感与关爱的联系。
经常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承担责任。
3. 培养独立性第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安排时间和完成任务。
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完成家务等,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渐养成独立和自律的习惯。
当他们感受到独立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时,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
4. 奖惩机制第四,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有助于巩固孩子的责任感。
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者履行义务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表扬、物质奖励或者特殊待遇。
相反,当他们不履行责任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适度的惩罚,并与他们进行认真的沟通。
这样的奖惩机制能够让孩子明确责任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激励他们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家长要从小事做起,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积极引导、树立榜样、培养独立性以及建立奖惩机制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1、让孩子信守诺言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
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
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
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2、让孩子心中充满爱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关心和体谅他人,善待周围的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慈善活动、捐款等,引导孩子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心中充满爱,这样才能强化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3、孩子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可以是给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机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等,也就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并且对孩子所做出的决定进行认可。
孩子在家庭决策或者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如何应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哪些后果需要自己去承担,尤其是在孩子做出某些错误决定时,他们消化情绪、面对后果的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
4、孩子需要走出去见过世面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大的格局。
走在路上,孩子可以见过更多的风土人情,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包容心也会逐渐增强,眼界也就越宽广,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变得不一样,同时在路上他需要应对的情况远超过在家中所需要应对的情况,自然对培养责任心有很大的帮助。
5、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必须让孩子实际承担责任,让孩子在参与中培养责任心。
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对家庭、父母、家人承担一些责任。
只有多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孩子通过做事就会得到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自然得到强化和提高。
6、让孩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强,这也进而导致了这些孩子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让孩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在培养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他们树立责任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律和担当精神。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一、家庭中培养责任意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庭中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方法:1.榜样示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一致地践行责任意识。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到责任感。
2.分担家务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碗等,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家务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
3.约定规则在家庭中制定一些规则和约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和义务。
比如规定每天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归家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学校中培养责任意识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环境,老师和同学们也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学校中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实践方法:1.班级职务学校可以设置班级职务,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或小组长。
这样的角色承担会让孩子在协调班级事务、组织活动中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
2.团队合作学校可以开展团队合作的课程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互相依赖和共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3.奖惩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孩子们的责任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
这样有利于引导孩子们形成有责任心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中培养责任意识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它提供了很多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社会中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实践方法:1.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性。
通过无偿帮助他人,孩子们能够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参与社区事务鼓励孩子参与社区事务,比如参加社区清洁、义务勤工俭学等活动。
通过这些参与,孩子们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家里,孩子绊倒了,母亲教孩子骂“凳子是个坏坏”;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怪自己没放好;孩子漏做了数学题,妈妈怨爸爸只顾着看报纸,没检查孩子功课;孩子学校春游,妈妈一晚上醒三次,怕误了唤醒孩子早起……西方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针对中国存在的这些现象曾说:“我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要教育他们的孩子推卸责任。
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孩子是否有责任感,关健在于父母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让孩子为自的行为负责,而父母也要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好榜样。
原因父母扼杀孩子责任心的6件事孩子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孩子的责任心。
1.破坏性的批评当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就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就对孩子否定,会令出孩觉得太痛苦了。
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
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最生后,便会扼杀孩子勇于负担的勇气。
2.过分严厉,使孩不敢负责任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在孩达不到要求时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例如:“你必须把这首诗背出来,否则不许吃饭!”“你必须考到钢琴X级,否则太丢人了!”最后,当我产过分严厉,孩子就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这个责任。
3.越俎代庖,家长包办一切一旦这种情况产生,家长就要累死了。
“每个生命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的责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则。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别人负起责任。
家长以为自己可以负起,其实你只能负起外在的责任,孩子内在的责任是没人能替代的。
4.对孩子不信任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
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还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
我们如果把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5.对孩子不放心,时刻监督孩子孩子对你说:“我可以管好自己,你不必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达你的信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问他;你准备怎么管好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书,从几点到几点、、、、、、、这样从开始的笼统地说负责任,到后来确认下来,实际等于双方达成了协议,签了合同。
最后孩子做到了,你要进行表扬;若没做到,帮孩子找原因,为什么不行?这样,孩不伤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诺。
6."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孩子是否责任,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欺骗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欺骗他人。
案例孩子责任感要从小培养1.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得好坏要先表扬每次读完书或玩完玩具,乐乐总是乱丢一通。
妈妈跟在后面一边收拾,一边唠叨:“自已扔的,自己怎么不整理?”实在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乐乐决定自己收拾书柜和玩具箱。
忙活了一具上午,她的房间整齐了很多,可是,下午想和小伙伴玩过家家时,乐乐把玩具筐里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才找着想要的洋娃娃。
看着女儿把家弄得更乱,妈妈埋怨道:“你把图书都混放到书柜里,大大小小的拼图和积木、遥控车一起倒进玩具筐,当然不好找。
唉!还是我来吧、、、、、、”第二天,乐乐又开始乱扔图书、玩具,也不再整理了。
分析:这位妈妈用间良好,但对孩子的行为塑造却是前后矛盾。
开始,妈妈的唠叨间接促使了女儿“自己扔的东西,自己有责任收拾”行为的开始;然而,妈妈却没有对女儿这种“负责任”的好行为给予赞赏、鼓励等积极的强化,反倒是看到女儿整理杂物方法不当,还让家更乱了,先是埋怨,后又直接代为整理,最终强化了孩子“我不做,有人为我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意识。
如果你试图让孩子从整理个人小内务等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责任感,不妨先明确告诉孩子对他的期待是什么,然后把正确方法教给他。
一旦孩子做了,不管好坏,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不妥的地方,再用心教授经验、方法。
如此一来,能不断强化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积极行为。
2.孩子犯了错,和他商量一个小惩罚去年初夏,陈女士给儿子云零用钱让他买冰棍吃。
谁知,放学回来,儿子哭丧着脸说钱弄丢了,希望再给他钱买一根。
陈女士一口回绝:“钱弄丢了,别吃冷饮了,喝白开水吧!”“我并不是有意惩罚儿子,而是要他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带来后果,自己要对自己行为负责!不能事事都让大人为他承担责任。
”陈女士解释道。
分析:即使孩子犯了错,家长也不能急于惩罚,不妨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如果孩子理由充分,责任不大,家长就不宜责备,否则,会让孩子感觉不公,对家长信任度降低,甚至混淆是非观念;如果确实错在孩子,他需要的也不批评,而家长的分析、指导。
家长要告诉孩子错在哪儿,正确的做法该怎么做,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商量出一个补救的办法或不伤自尊的小惩罚。
而像文中的陈女士,她可以再拿钱让儿子买冰棍吃,但要先约定好一个补偿办法,比如要负责在家扫地、摆筷子等,干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这些补救和惩罚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要承担自己做任何事情或决定的后果,有助养成负责任的态度。
3.大人偶尔示弱,让孩子品尝责任感的快乐刘女士带儿子到公园玩滑梯,眼看儿子玩得欢,她了痒痒了,趁人少,她也爬上滑梯,但滑下去时,却挨了个屁股蹲儿。
“哎呀,好疼。
”她表情痛苦的向儿子撒娇。
小家伙飞快的爬上滑梯,当快滑到底部时,夸张的张开又脚撑着地,喊道:“妈妈看,这样滑,就不会挨屁股蹲儿了。
”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她感动的笑了。
这以后,他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当她当儿子背《三子经》时,儿子说会背,她就说:“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背出来,妈妈现在不会了,你教妈妈吧。
”这时,儿子会找出《三子经》的书,有模有样地从头开始往下背,不懂的字问妈妈。
每当他北完是,总会问妈妈:“记住了吗?”分析:这个妈妈做得很好,通过“归因”、“移情”等方式,不断强化孩子的责任感。
“感动的笑了”、“妈妈相信你一定会背会出来的”,这些表扬、鼓励的神情和话语,把孩子教妈妈滑滑梯、背《三字经》等做法归因为孩子的懂事和聪明。
其实,孩子的自我认识都是源自别人,尤其是父母对他的评价,一旦父母认为他是个好孩子或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就会积极表现出和“好孩子”这种自我认知相匹配的行为。
另外,这位妈妈挨屁股蹲儿时向儿子展现的痛苦表情,又激发了儿子去感受她当时痛苦的感觉,这种“移情”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他能体会到别人感受,有助于以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家长偶尔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字帮你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让他知道再强大的爸妈也需要他的关心和照顾,不仅能培养他对家庭的责任心,父母的及时鼓励还会让他体会到负责带来的快乐和成就,这会激励他在这方面做出尝试。
4.面对无理哭闹,家长不关注、不妥协每次到朋友家做客,许女士的女儿就如入无人之境,大家还没坐下,她就拿筷子开吃,当妈的觉得很没面子。
于是,这次饭局前,她和女儿商量好,等大伙全部入席、开饭后,才动筷子。
做得好,周未就带他逛动物园,做不到,动物园计划就泡汤。
结果,女儿一次在宴会席上“失礼”。
然后,到周末时,女儿却缠着许女非去动物园不可,开始她不同意去动物园,无奈女儿的眼泪涟涟,许女士心一软,妥协了。
分析:面对孩子器闹,家长一次次的妥协,会强化孩子用哭闹的行为去达到逃避责任或满足无理要求的意识;同时,家长一妥协,孩子就不哭了,也会不断强化家长用妥协对付孩子哭闹的行为。
这两种错误的强化模式,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让孩子的“自我中心”愈来愈严重。
其实,面对孩子无理的哭闹,家长可采取漠视、不关注的态度,或给孩子一个停止哭泣闹的时间,如果他到时还哭,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种惩罚不是责骂或皮肉之苦,而是剥夺他的一些特权,比如取消他晚上爱看的一出动画片的权利等。
策略8个生活小技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选择合适孩子做的家务你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打算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你很可能会碰壁。
原因是如今的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
晚上他们会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
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免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
你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2.让孩子心早了解并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要让孩子尽早了解并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哪怕刚开始他们理解不了你在做什么。
你要告诉他:你有什么样的计划、有哪些家务要做、你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家务……随后你可以分配工作。
就连购物的时候你都可以问孩子:“你来看一看牛奶买的够不够?”“面包买了吗?”等问题。
3.不要老是将物质补偿作为树立责任心的动力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他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
有谈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受抚和勉励,如孩子每天下楼取报纸,他就应该得到大力夸赞,行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
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他的尽责表示赞赏,以使他的好行为有一具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4在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找到平衡是让孩子总是帮忙做同样的事,还是让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这里需要有一点点微妙的体会。
一方面,变化当然会给人带来乐趣,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
一个4岁的孩子一会儿是浴室专家,可以找到他的毛巾和香皂;一会儿又成为美厨助手,认识頟种蔬菜和瓜果。
然而另一方面,孩子除了要体会乐趣之外,他们更要学会能够长期地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照顾几盆花可能需要孩子们每天的呵护和浇水,这种定期的浇水和看护对于孩子形成专注持久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就连洗碗、倒垃圾、准备餐桌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能力。
5你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夸奖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
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都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6.给孩子责任范畴内的事情定一个最后时限5岁的范荔,责任是每天晚饭前把垃圾拎到楼下去。
爸你讲得很明确:“倒完垃圾才开饭”。
一天,范荔沉迷与动画片中,无论如何不肯下楼倒垃圾,结果,所有的人都饿着肚子等到晚上7点多。
范荔哭着下楼扔垃圾,回来后爸爸还要求他就耽误大家吃饭而道歉。
看起来严酷了点,可从此范荔对她的任务尽职尽责,甚到下楼跳绳时也会主动把垃圾拎下去。
7.无论如何,别因孩子做得不够完美而越俎代疱聪明的孩子一旦发现他“表现无能”就可以逃避做家务,他就会有意的表现无能,以此来逃避责任。
不要苛求孩子把家务做成技巧娴熟的艺术。
孩子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餐桌摆的井井有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慢慢学会怎样来布置餐桌,能够在自己劳动后绕着桌子走来走去,体会劳动快乐。
孩子第一次尝试做事,总有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帮助他“完善”他的计划和方案,但绝不要亲子动手。
8."跟孩子讲明后果,并让其承担“后果”一旦确定某个责任是孩子的“自留地”,父母就一定不要进去除草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