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4ba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7.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教学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天气的图片和视频、各种天气预报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假期你们经常随父母出门旅游吗?出行前首先要了解什么?2.在什么情况下不便出门游玩?生:回答。
(天气情况)。
二、认识天气与我们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师:天气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某个活动的正常进行,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同样会关心天气呢?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师:看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让我们共同关注天气。
(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啊?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除了会遇到像这样的天气状况,还会遇到怎样的天气状况呢?谁说说。
师:概括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从天气状况,温度,风力,风向等方面对天气进行了描述。
(板书)三、独立设计,认识气象符号1.师:刚才同学们用语言交流描述了今天观察到的天气特征。
除了用语言外同学们能不能想出更直观、更为形象、简洁明了的方法来描述或表示天气现象呢?(学生回答:画画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记录各种天气特征)2.师:现在你们就是一名小小气象工作者,请同学们独立设计(绘画)你想象中的各种天气符号。
3.师:学生交流各自设计的符号。
(哪位同学把你设计的天气符号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你的劳动成果)4.教师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科学就是要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科学才会进步。
让学生设计想象中的天气符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很好增强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直观理解。
四、了解天气预报,认识更多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6de9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a.png)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常见的天气现象,能辨认常见的天气符号。
2.能从多个维度来描述天气,了解天气预报的一些基本信息。
3.通过活动,感受符号、图片记录的简明性。
4.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辨认常见的天气符号,感受符号、图片记录的简明性。
教学难点多个维度来描述天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城市地图模块、卡片教学过程一、画一画,认一认师:谁来说说今天天气怎么样?(出示课题)师:我们这里还会经常出现哪些天气现象?(板书出示)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些天气现象。
(PPT出示各种天气动画。
)师:让我们来把这些天气现象画下来。
要求简单、明了。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科学家用了和你们相似的符号,来表示这些天气现象。
看看你认识哪些天气符号。
二、听一听,说一说师: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哪些气象信息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天气预报。
)师:你都了解了哪些天气信息?师:听一遍,很多小朋友都还没有记住,没关系。
我们可以边听边看。
(再次播放天气预报,同步图片信息。
)师:现在请你再来说说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哪些天气信息。
师:这么详细的天气信息,你是怎么记住的?三、玩一玩,演一演师:在我们周边还有很多的城市,他们那边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做一回小小天气预报员吧!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天气信息记录单,一组记录卡片,和一份城市地图。
师: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要求。
(PPT演示,教师说明)(教师把学生上交的地图拼成江苏省地图)师:小朋友认识黑板上的这幅地图吗?通过小朋友的共同努力,把整个江苏省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呈现在了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份科学家做的天气预报图。
(PPT出示)师:哇!我们的天气预报图和科学家的真是太像了。
通过努力,我们将来都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
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师: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模仿天气预报员播报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机动)。
四、课后延伸师:通过这节课学习,小朋友不仅自己设计了天气符号,而且还做了回小小天气预报员。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1ba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d.png)
202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科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能进行简单的实验,并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和推断;5. 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2. 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2.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第一单元:天地人和动物(共计4课时)教学内容:- 地球的方位和变化;- 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地球和动物的特征、行为等来理解相关知识;-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等;-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 第二单元:植物的神奇世界(共计4课时)教学内容:- 植物的种类和结构;- 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结构和生长过程来理解相关知识;-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种子发芽、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 第三单元:物质与变化(共计4课时)教学内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常见物质的分类。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来理解相关知识;-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物质的溶解、观察物质的燃烧等;-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4. 第四单元:身体的奥秘(共计4课时)教学内容:- 人体的组成和功能;- 健康的生活惯。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c66e20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3.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集教案1: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培养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新课:展示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案2:我们生活中的物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体。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体。
2. 培养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体。
2. 新课:展示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体。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描述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物体。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案3:我们周围的能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围的能量形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了解周围的能量形式。
2. 培养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能量。
2. 新课:展示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能量形式。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的能量。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616f2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4.png)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龟兔赛跑》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了解龟兔赛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学准备:教案、教具、图片、小板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介绍一下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故事图片: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故事中的龟和兔,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对比他们的形态、速度等。
3. 产生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龟和兔谁更快?龟和兔的速度有什么区别?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观察来得出答案。
4. 进一步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龟和兔的速度差异,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龟和兔各自的特点和特长。
5. 教师讲解: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单词来描述龟和兔的速度,例如:slow (慢)、fast(快)等。
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并用英语表达龟兔的速度。
6. 根据故事细节画出龟兔的路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故事的细节画出龟兔的路程,让学生通过绘画来更好地理解龟兔之间的速度差异。
7. 小结复习:教师可以再次提醒学生龟和兔的速度差异,并进行简单复习,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龟和兔的速度。
8.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用英语描述物体的速度,例如:运动员跑步速度快还是乌龟爬行速度快?9. 课堂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还学会了用简单的英语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图片、小板书等辅助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c9331a700abb68a882fbb7.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理解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过程:一、图片激疑,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板书课题:12玩玻璃纸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对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按照实验方法实行实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秘密。
1、教师出示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小狮子有什么特点?这只小狮子身上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https://img.taocdn.com/s3/m/2350b6950508763230121247.png)
.
实验名称:观察月相,给月相排序。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实验器材:月相盒、月相卡片、天文望远镜。
实验步骤: 1.出示月相盒,介绍使用及观察的方法。 2.将月相盒里看到的月亮形状画出来,比较哪些是你看到过的,哪些是你没看到过的。 3.给刚才画的记忆中的月亮按照在月相盒里看到的形状进行排序。 4.出示月相卡片,按照时间顺序给卡片排序。 注意事项:观察月相时注意引导学生辨析月相的左右朝向。
.
实验名称:探究力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实验器材:磁力钩、橡皮筋、钩码。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先请学生对此问题进行预测,再进行实验。 2.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与比较在橡皮筋上不挂钩码、 挂一个钩码和挂两个钩码时拉力对橡皮筋长度的影响, 从而发现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 3.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例如“我观察到,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越长”,并着重引导学生将“挂 钩码”与“用力”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力越大,物体形状的改变程度越大。当然,也可以提及物体的 形状改变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事项:在测量不挂钩码的橡皮筋长度时,要将橡皮筋轻轻拉直。此实验不要求量出具体数据,只需要看 出拉力对橡皮筋长度影响的趋势,并能够自己总结出相关规律。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204627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1.png)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教师日期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教材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强化对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的指导,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组成。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的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的影响》《四季的天气》。
这三课的主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儿童认识身边的天气现象和天气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从较长的时间来考察天气的变化,形成对天气的典型特征的认识。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本单元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转向观察更为遥远和广阔的天空中的星体,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
本单元作为小学生认识宇宙的起始单元,从学生最为熟悉的太阳、月亮、星星开始,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认识这些星体的特征及运动变化,纠正其错误的概念。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8f06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f.png)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苏教版教案标题:探索物质的性质——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苏教版教案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2. 学习使用观察、比较和测量的方法来描述物质的性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一:认识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质的性质。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了解物质的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实物展示物质的不同性质。
2. 学生实验用具:放大镜、天平、尺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物质的定义,并提问:“你们知道物质有哪些性质吗?”2. 探究(15分钟):a. 展示不同的物质,如纸张、铁块、石头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性质,并与其他物质进行比较。
b.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物质的性质,如“这块石头是灰色的,很大,很重。
”c.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使用放大镜观察物质的细节,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重量,使用尺子测量物质的大小。
3. 梳理(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b. 教师与学生共同整理并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描述。
4. 练习(15分钟):a.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b.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个物质,描述它的性质,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5. 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
教案二:测量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重量。
2. 学生能够使用尺子测量物质的大小。
3. 学生能够通过测量结果来比较物质的性质。
教学准备:1. 学生实验用具:天平、尺子等。
2. 不同物质的样本,如纸张、铁块、石头等。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教案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53ad0e7375a417866f8f8d.png)
手电筒24个,白衣布娃娃24个(学生自带),红黄相间的狮子图片24张,写有红黑字体颜色的文字图片24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若干。
实验过程及现象
一、探究舞台上崖暖裙子变色的原因。
1.打开手电筒,照在白衣娃娃身上,观察布娃娃的裙子颜色。
2.给手电筒蒙上红色玻璃纸,再照在娃娃身上,观察娃娃裙子的颜色。
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要节约用水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实验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
实验器材
手电筒3个
实验过程及现象
1.让同学们把教室的门窗关上,并拉上窗帘。
2.用手电筒照射教室天花板,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3.打开灯,观察“天空”中“星星”的变化情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制作晴雨花
实验重点难点
了解食盐的返潮现象
实验器材
蓝色皱纹纸1张,小喷壶1个,食盐100克。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用蓝色皱纹纸做一朵纸花。
2.把食盐放入水中溶解,制作浓盐水。
3.把浓盐水放入小喷壶中,并用喷壶在纸花上喷洒浓盐水。
4.把制作好的晴雨花放到室外。
3.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狮子,观察所开到的图像与没有透过玻璃纸开到的图像有什么变化。(图中黄色的部分不见了)
5.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导致晴雨花颜色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晴天晴雨花的颜色较浅,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较深。
注意事项
观察时注意安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实验时间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0ea4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9.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教学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天气符号卡1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带领学生到室外)同学们,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啊?你能用恰当的词描述今天的天气吗?(引导学生从感官入手,描述他们看到的:云朵、太阳等,感受到的:刮风、暖和与寒冷等)2.(回到教室)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
(板书课题:今天天气怎么样)[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体验活动,意在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天气,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
1.除了用词语描述天气,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示天气?2.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用图画描述天气。
怎么用图画描述天气呢?3.学生用图画描述今天的天气,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评选出“内容准确、结构简单、图案美观”的优秀作品。
4.比较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寻找作品的共性,认识符号的内涵。
5.讲述:同学们画的很好!可是风你怎么表示呢?风是看不见的,可以用一些形象的图案来表示,如用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用箭头的粗细或多少表示风力的大小;也可以画一面小红旗,用红旗的舒展程度表示风力的大小等。
[设计意图:知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天气现象。
]三、交流曾经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1.除了像今天的天气,你曾经还遇到过哪些不同的天气?2.观看天气视频,描述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什么感受?3.这么复杂繁多的天气现象,通过文字或者图画描述都很麻烦。
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们简单易懂地表示出来吗?4.从刚才对风的描述中,你有什么启发?5.那些形象的图案就是符号。
2020秋小学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附目录)
![2020秋小学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430481c33687e21af45a9de.png)
小学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要素;学一学天气预报主持人进行天气预报。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实验材料记录单。
学生材料:各种气象符号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在上课之前先播放一段动画片,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想一想诸葛亮是利用怎样的天气情况用草船借到十万之箭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2.教师小结:诸葛亮利用东风和大雾天气向曹操借到十万之箭,说明诸葛亮先生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希望小朋友们学了今天这一课后也能经常观察天气,做一个小小气象家。
接下来我们来玩闯关游戏,如果你能闯过五关,你将被评为小小气象家的称号,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二、学习新课第一关(说一说)1.从小到大,我们已经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说说看你们都经历过那些天气?(找这些天气符号图片,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晴、阴、多云、雨、雪……)[设计意图:利用闯关游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低年级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在生活中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这一关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基本能说出各种天气情况]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踊跃积极,说出了很多的气象现象,我们已经闯过了第一个,我们来进入第二关(画一画)3.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词语描述天气,但是你们看到的气象信息是否就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为什么?怎么办?4.如果你是一个小小气象员,请你设计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并在你的作业纸上画一画,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形象,最漂亮。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质实验单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质实验单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46458b102de2bd960588df.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实验一:设计天气符号
实验一:观察和比较干松果与湿松果
实验一:制作晴雨花(学生版本制作)
实验一:制作晴雨花(教师版本制作)
实验一:给不同季节的花和动物排序
实验二:认识二十四节气
4.晒太阳实验一: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一:观察月相盒中的“月亮”的形状
实验二:观察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
实验三:像伽利略一样观察月亮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6.数星星
实验一: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7.推和拉实验一:利用小推车超市购物。
实验一: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二:探究里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一: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体会用力的不同
实验二:吹乒乓球游戏
实验一:想办法看清封闭纸盒里的图画
实验二: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透明与不透明实验一:你能找到木块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奇妙的光
12.玩玻璃纸
实验一: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奇妙的光
12.玩玻璃纸
实验二:探究透过玻璃纸看狮子“变身”的秘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奇妙的光
12.玩玻璃纸
实验三:透过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去看更多的物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配套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8f81792bcd126fff6050b22.png)
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材分析】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来认识不同的天气,提高对天气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2.学会用符号记录天气;3.学会观看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学会制作天气符号,来达到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知能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树立学生实践得真知的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2.学会用符号记录天气;3.学会观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学会用符号来记录天气,学会观看天气预报。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提前观察好身边的天气现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是否有遇到过早上还是艳阳高照,下午就倾盆大雨的天气情况,天气的变化实在是复杂,叫人不可琢磨,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学习天气的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完后可以熟练地掌握天气的知识,以后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熟练地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做好出门准备。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1.同学们,在之前的一周老师布置了你们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的作业,经过一周的观察,你们观察到了有哪些天气现象呢?你还知道哪些其他的天气现象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观察到和知道的其他天气现象吧。
2.同学们观察后总结发言。
3.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天气的变化多姿多样,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我们要善于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天气的情况。
活动二:学会用符号来记录天气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天气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记录,很多时候我们通过观看天气的符号就能判断天气情况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制作天气符号吧。
1.同学们动手制作。
2.老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老师为你们而感到自豪,老师会把你们制作的天气符号贴在展示栏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符号。
活动三:学会观看天气预报1.同学们,每天晚上电视上都会准时播报天气预报,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们都会观看天气预报,那么你们知道怎么样来看懂天气预报,掌握天气情况吗?2.同学们积极发言3.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很开心,你们对天气的知识了解的那么多,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还是不会观看天气预报,那么同学们可以好好学习我们之前制作的天气符号,同时回家观看时对照这些符号来学习,不会的向爸爸妈妈请教,老师相信到最后全部同学都能学会观看天气预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be59066529647d26285247.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玩玻璃纸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3、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过程:一、图片激疑,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5、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板书课题:12玩玻璃纸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1、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2、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4、教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5、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6、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7、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秘密。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e0dd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7.png)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教学难点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教学准备各种天气的图片和视频,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天气预报,让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二、探究新课活动一:设计符号今天天气晴天,你会用简单的符号设计晴天吗?请你们设计一下。
活动二:交流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我们还遇到那些天气呢?学生会说雪、雷、雨、阴天、大雾等等。
教师补充:还有冰雹、沙尘暴、干旱、霾……这些天气特点我们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表示。
一起学习认识天气符号课本第三页,教师出示一种符号,进行讲解,解说其内涵,再依次出示各种天气符号,学生猜测并说说猜测理由。
给出小雨符号,你们知道中雨大雨的符号吗?这里可以进行一些迁移活动,比如交通符号。
知道符号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易懂易记,让人一目了然或引起重视。
活动三:阅读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
能够从天气预报,能够提取主要天气信息天气情况:气温、高度、降水情况、风力、风向课本第四页看此图时间是()三条轴第一条轴表示()手指住第二条轴表示()第三条轴表示()天气怎么样?从哪里看呢?(引导学生找到倒三角形指的位置)温度、风级根据分析完整的说说图上的天气预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1.今天天气怎么样描述今天的天气天气天气符号学生设计的天气符号2.天气的影响教学目标1.关注天气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要关心天气。
2.知道恶劣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意识到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损失。
3.会制作晴雨花,知道晴雨花可以反映空气湿度。
教学重点天气变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氯化钴泡制的晴雨花。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3c7636f01dc281e43af048.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材分析】《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从天气变化的角度,通过定性描述反映物质的变化。
本课是按照由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深入地安排了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一个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和描述今天的天气。
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看看,引导学生自己用一个符号表述今天的天气,通过比较同学们对同一的天气现象设计的不同符号,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是一个讨论活动,通过回忆曾经遇到过的不同天气,让学生意识到天气是会变化的,通过具体比较,如雨天、刮风、下雪和沙尘暴等,发现天气的不同,同时认识表示不同天气的气象符号。
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让学生分析天气气象的主要几个描述维度。
【学情分析】天气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他们知道有各种各样的天气,但不知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一种事物,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学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说清一个事物;学生通过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动植物的影响,有意识地学会关注天气变化;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学生会发现,动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从而关注身边自然界的变化,学会描述不同的季节。
这些活动将进一步结构化学生的天气知识,拓展天气对职业影响的认知,以及对季节特征的认知。
但是同时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刚上二年级学生,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需要有针对的进行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气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今天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主要气象元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难点:分析气象预报中的天气要素。
【教学准备】各种天气的图片和视频,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话题,并用语言描述天气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1)“干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重点难点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除了看与玻璃纸同色的物体,颜色不会发生变化,看其他颜色的物 体,颜色都会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
不能用手电筒直射同学的眼睛。
手电筒24个,深色卡纸24张。
1.将卡纸平放在桌面中央,用手电筒竖着照射桌面上的卡纸, 卡纸上出现一个光斑。 2.不断改变手电筒的放置的高度,观察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 化情况。 实验过程及现象 3.引导分析:手电筒的放置位置越高,光斑越大,亮度越暗。
实验结论
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与手电筒放置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手电筒放置 的位置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放置的位置越近, 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实验结论
不同的物体,透明程度不一样。硬纸板、作业本是不透明的,一本 水、一袋空气是透明的,毛玻璃是半透明的。
注意事项
隔着毛玻璃观察物体时注意安全。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用玻璃纸观察物体 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相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 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 色会发生变化。 手电筒24个,白衣布娃娃24个(学生自带),红黄相间的狮子图片 24张,写有红黑字体颜色的文字图片24张,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若干 。 一、探究舞台上崖暖裙子变色的原因。 1.打开手电筒,照在白衣娃娃身上,观察布娃娃的裙子颜色。 2.给手电筒蒙上红色玻璃纸,再照在娃娃身上,观察娃娃裙子 的颜色。 3.给手电筒蒙上其他不同的颜色照在娃娃身上,再观察娃娃裙 子的颜色。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用什么颜色的光照在白色裙子上,裙子 就变成灯光的颜色。 二、透过红色玻璃纸看小狮子。 1.将课前准备好的红黄相间的狮子图片平放在桌面上。 2.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狮子,观察所开到的图像与没有透过玻璃 纸开到的图像有什么变化。(小狮子变成了小狗) 3.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狮子,观察所开到的图像与没有透过玻璃 纸开到的图像有什么变化。(图中黄色的部分不见了) 4.引导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以及讨论,我们发现,与玻璃纸颜 色相同的部分不见了。
注意事项
实验时注意观察和分析。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的透明性
实验重点难点 分别说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材料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硬纸板24张,作业本24本(学生自备),一次性水杯24个,白色塑 料袋24个,,毛玻璃(小)24块,正方体模型24个。
实验器材
1.将一次性水杯装满水。 2.将白色塑料袋装满空气。 3.引导学生分别隔着硬纸板、作业本、一杯水、毛玻璃、一袋 空气看正方体模型,探究这些物体是透明的、半透明的、还是不透 明的。 实验过程及现象 4.引导分析:辨别物体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我们可以隔 着这些物体看模型。如果能够清楚的看到模型,那表明这个物体就 是透明的;如果完全看不见模型,那就表明这个物体是不透明的; 而如果看到的模型是模糊不清的,就表明这个物体是半透明的。
实验结论
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力的大小有关。
注意事项
挂钩的高度要一样,便于我们观察记录。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体会用力的不同
实验重点难点 体会用力大小与小车运用和停止的关系
实验器材
玩具小车48个,钩码钩码24个。
1.多次滑动小车,体会使小车动得快一点和慢一点所用的力不 同。 2.同组合作,使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停止下来所用的力的大小 。 3.多次滑动轻重不同的小车,体会使小车动得快一点和慢一点 所用的力不同。 4.同组合作,使轻重不同的小车停止下来所用的力的大小。 5.引导分析: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主要的和小汽车的行驶 速度及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与动起来, 而小汽车越轻,速度越慢,越容易停下来与动起来。
实验结论
裹紧黑色熟料袋瓶子里的水因为吸收了太阳的热量水温上升。
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要节约用水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实验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
实验器材
手电筒3个
1.让同学们把教室的门窗关上,并拉上窗帘。 2.用手电筒照射教室天花板,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实验过程及现象 3.打开灯,观察“天空”中“星星”的变化情况。 4.拉开窗帘,继续观察“星星”的变化情况。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制作晴雨花
实验重点难点 了解食盐的返潮现象
实验器材
蓝色皱纹纸1张,小喷壶1个,食盐100克。
1.用蓝色皱纹纸做一朵纸花。 2.把食盐放入水中溶解,制作浓盐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 3.把浓盐水放入小喷壶中,并用喷壶在纸花上喷洒浓盐水。 4.把制作好的晴雨花放到室外。 5.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导致晴雨花颜色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太阳光很强烈,它的光远远超出了星星的光的强度,所以我们白天 看不到星星。
注意事项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橡皮筋长度变化与力的关系
实验重点难点 理解橡皮筋长度变化与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
铁架台24个,钩码48个橡皮筋并记录下当前橡皮筋的 长度。 2.在橡皮筋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观察记录橡皮筋的长度。 3.在橡皮筋下端挂上两个钩码,观察记录橡皮筋的长度。 实验过程及现象 4.引导观察分析: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橡皮筋长;钩 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小,橡皮筋段。或者是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 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 发生的变化小。
实验结论
晴天晴雨花的颜色较浅,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较深。
注意事项
观察时注意安全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重点难点 理解不同颜色的同种材料吸热性能不同
实验器材
塑料瓶48个(学生自带),黑色塑料袋25个,透明胶布10个。
1.在塑料瓶中装入半瓶水。 2.用黑色塑料袋裹紧瓶子,接口处用透明胶布粘贴。 实验过程及现象 3.把裹好黑色塑料袋的瓶子放在太阳下晒。 4.过一会儿后用另一个瓶子装入同样多的自来水。 5.用手同时感知刚装入水的瓶子和在太阳下晒过的瓶子里面的水的 温度。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小汽车的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停下 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大;小汽车越轻,停下来与动起来用力越小。
注意事项
实验时注意观察和分析。
毕节十二小科学实验教案
执教教师
路坤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
探究手电筒的光斑变化
实验重点难点 探究手电筒光斑变化的原因
实验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