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联系观主观题练习
高二哲学复习哲学主观题训练
![高二哲学复习哲学主观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ca83d2eccbff121dd36831c.png)
• 答案:①提倡孝道伦理建设,有利于发挥 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3 分) • ②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及 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孝 道伦理价值观的推广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 风尚,提高公民我们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4分) • ③孝道伦理作为正确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 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在 实践中积极践行。(4分)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 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 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 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 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 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 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 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 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0分)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析你对我国 政府“外交为民,以人为本”的理解。
• 答案 • (1)正确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交为民,以人为本”的 外交理念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国政府践行“外交 为民,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是尊重人民群众 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要求。
《哲学》专题复习
哲学的概况
(第一单元)
★ 辩证唯物论 ★
生 活 与 哲 学 知 识 结 构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24d8721453610661ed9f47a.png)
27、 (1)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 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清明节 祭扫方式的新变化否定了落后的祭扫方式。(2分)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旧事 物的基础上吸收、保留和改造了旧事物中的积极 因素。新的祭扫方式是对传统的祭扫方式的批判 继承。(2分) ③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清明节祭 扫方式的变化是创新的结果。(2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中,经过不断探索,我国确立了新的经济发展思 路。(3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过 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3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唯GDP论” 的发展思路是不科学的,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推 动着我国经济向着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方 向发展。(3分)
• (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普 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我们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 • ②网友“天之蓝”看到了别国治理环境污染经验 具有普遍性,但主张照搬别国经验则否认了矛盾 的特殊性。网友“小星星”看到了中国国情的特 殊性,但否认了发达国家经验的普遍指导意义。 治理环境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别国经验,坚持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 点2 分,共6分)
• 27.(14分)2013年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对社会生产和人民 韵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恩格斯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 对我们进行报复……”。工业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社 会物质生活的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诸如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 • 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 的发展,要力求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 调与和谐。 • 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 们对人与咱然关系认识的深化。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1)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 •
高二政治半期考复习哲学主观题训练共39页
![高二政治半期考复习哲学主观题训练共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a18d6bd7f1922791688e86d.png)
40、学而治半期考复习哲学主观题训练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高二哲学联系观训练题
![高二哲学联系观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907a402e3f5727a5e962b7.png)
13、发菜是生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野生植物,因为“ 发菜”与“发财”谐音,便在城市的餐桌上大盛, 价格随之猛涨。搂发菜的农牧民潮水般地涌进草 地,使内蒙古9亿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 6000万亩重度沙化,失去利用价值。 • (1)把“发菜”当作“发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 观点? • (2)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简评搂发菜的农 牧民的行为。 • (3)简述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7、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 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构出精义。这样, 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 读“薄”了。这表明读书要( )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C.做到解放思想 • D.坚持实事求是
8、提到细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杀!杀!杀!”在 我们眼中,它是很多疾病的元凶。实际上,多数情 况下,人体内的细菌都会保持“和平共处”的原则, 菌群之间也存在生态平衡关系,它们之间也有一条 特殊的生物链。如果这个生物链在某些情况下被打 破,我们就会生病。由此可见( )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只有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 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形成对这一事物 的正确认识 ④只有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A.①② B.①②③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开车时打开空调油耗会增加”,这是很多开车 人坚信的“真理”。其实,这一理论并不完全正确。 有关专家表示,在气温适宜、时速小于60公里时, 通过开窗通风会比打开空调更省油,但当时速高 于80公里时,开窗会增加车辆风阻,此时,关窗 开着空调反而更为省油。这反映了( ) • A.联系的条件性 B.联系的普遍性 • C.联系的主观随意性 D.联系的不可改变性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答案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ce26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0.png)
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答案高二哲学主观题训练答案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航天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要落后许多,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起促进作用。
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发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精神体现了这一点。
(3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但人们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利用规律我国航天取得一次次的胜利,是中国航天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3分)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为了赶上国外航天技术,航天人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4.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获得需要修订《消法》的认识。
(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推动国家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
(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证明了原有的《消法》还有不如意地方。
(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我国制定并不断完善《消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分)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
6.(1)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2017高二联系观主观题
![2017高二联系观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67b06df46527d3240ce0a1.png)
•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 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6分) • (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 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 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2)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 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 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12分) • ①要认识和处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相互 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②要根据沿线各国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切忌主观随意性。 • ③善于分析和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种条 件,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妥善处理不利条件。 • ④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规划,选择 “一带一路”建设最佳方案,同时必须重视沿线 各国和地区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 展。 • ⑤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一带一路”建 设的整体性、有序性和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 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 (每个要点3分,回答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12分)
• 3.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 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 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12分) •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1分)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该看 到一些古代法治思想对今天建设法治中国仍然具有重要借 鉴意义。(5分) •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 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 标。(11分) •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 认识事物; •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 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 • 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 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 能。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139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7.png)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意识或精神决定物质。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看法不同。
2. 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变化性和联系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
唯物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
2. 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具体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矛盾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对特殊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可以揭示矛盾的普遍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社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居民对于改造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和需求。
请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社区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答案:在处理旧城改造的问题时,社区首先应该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即认识到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利益和需求的矛盾。
2015届哲学主观题训练---联系观1
![2015届哲学主观题训练---联系观1](https://img.taocdn.com/s3/m/02f1f86158fafab069dc02fb.png)
2015届哲学主观题训练-----辩证法部分之联系观(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要内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3+2)原理内容及方法论二、典型例题【例题1】材料一: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
但是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目前处理这些难以计数的废弃塑料袋只能高温焚烧或挖土填埋,必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和气体,长期污染土壤。
材料二:针对塑料购物袋泛滥的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请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塑料袋与人类的关系。
【例题1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塑料袋的生产、使用和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密切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联系,也要重视事物的不利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我们既要看到塑料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又要看到它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滥用塑料袋带来了环保灾难,这说明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就会受到惩罚。
而针对塑料购物袋泛滥的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正是正视了事物的客观联系。
【例题2】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9分)【例题2答案】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哲学第三单元联系观主观题专练
![哲学第三单元联系观主观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ed689a310029bd64793e2c4b.png)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主观题专练1、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
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9分)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多年来,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加入世贸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扩大了我国就业总量,提升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分)3、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2016年4月17日,J省省委书记在全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现场会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
推进改革过程中,部门之间要协调好平行关系,上下之间要协调好纵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系统思维,强化战略谋划、联合攻关、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说明J省实现各项改革的同频共振是如何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的(8分)4、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主观题训练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主观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1286fb376c66137ef061992.png)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主观题训练第一单元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
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4 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 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有什么分歧?(6)2、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8 分)第二单元1材料一:2009年4月我国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初期的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输入型病例。
虽然这样,“祖国是留学生的家,”流感不能成为拒绝出国人员归国的借口。
不过,如果归国人员都能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配合防疫,就能极大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和防控成本。
材料二:2009年10月31日温家宝在北京儿童医院考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时强调, 国家高度重视甲流防治工作,要科学看待甲流: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当前防控的重点在学校、社区以及人群密集的地方,大力宣传防控知识;要积极有序地做好甲流疫苗的接种工作。
材料三:2009 年11 月1 7日,广东省卫生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工作指引,重点地区的中小学毕业生优先接种甲流疫苗,并根据疫苗的供应量,逐步扩大接种人群。
(1)结合材料,分析人们对甲流以及甲流疫苗临床应用的认识所体现的认识论的依据。
(12分)(2)在防控甲流过程中,有人认为,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7 分)3)结合材料,说说人们对甲流以及甲流疫苗临床应用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依据。
(9 分)2、气候变化是当前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
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7fd3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b.png)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哲学主观题练习1、背景:综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辨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声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3、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他体现在哪些方面?4、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
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
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5、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高二哲学主观题例题
![高二哲学主观题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66bd13ff00bed5b9f31dc3.png)
高二哲学第一、二单元主观题典型例题精选1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发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4、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6、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例题】例1、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
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高考哲学复习主观题专项训练(唯物论、联系、发展)
![新高考哲学复习主观题专项训练(唯物论、联系、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119bc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b.png)
唯物论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形成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 发展格局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同机制,它是适应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符合现 代国家治理模式的创造性成果。新型举国体制对于风险的承受、应对、化解是其他 国家所难以比拟的,如在疫情防控中,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并 精准施策,高度组织起全国范围内各级党组织、社区基层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形成有力 的社会动员网络,凝聚社会最大共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构建新 型举国体制能够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维护民 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热带、亚热带特有的海岸植物群落,红树林牢牢抓住海岸湿地, 顽强抵御着海浪、台风的冲击,是渔民眼中的“海岸卫士”,也是大自然 赐予海南最美的海岸景观。然而,在几年前,海南多处红树林湿地周边 有许多养殖塘,养殖污水流入红树林,导致红树林湿地遭到破坏,湿地 生态系统出现退化。
中国促成沙伊双方恢复外交关系,是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 与所有中东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良好成果,符合中东人民对安定 和平的美好向往,将翻开中东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新的一页。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积极促成沙伊和谈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中国根 据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历史渊源而积极支持沙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 倡议,得到沙伊两国的一致认可,最终沙伊决定恢复双方外交关系。
生活与哲学 主观题训练——联系观
![生活与哲学 主观题训练——联系观](https://img.taocdn.com/s3/m/59486f0d0740be1e650e9a5d.png)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联系观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渡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2.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2011年10月24日到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要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
材料二: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连日来,一些税制改革大动作和税收优惠政策频频出台,结构性减税进一步推进,令许多行业和企业感到振奋和鼓舞。
结构性减税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疏通“毛细血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负担,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联系观点,分析“结构性减税”的哲学依据。
3. 循环经济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沼气,将人与畜禽的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联系观【答案】1.①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直接关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把握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不能肆意掠夺和破坏自然。
高二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二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995b75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c.png)
政治哲学主观题专项训练辩证唯物论第一种类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例题:大城市郊区的农夫,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阅历,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夫改种粮食,结果农夫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需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
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结合本地实际,吩咐农夫改种菜为种粮,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吩咐,给农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
1、材料一: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材料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一步扩散和渗透,中心确定实行主动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十大政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10分)2、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实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但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结果却一无所获。
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确定调整思路:依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农夫发展市场前景广袤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
三年下来,不仅使农夫快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哲学第三单元联系观主观题专练
![哲学第三单元联系观主观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6fa33623b84ae45c3a358c04.png)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主观题专练1、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
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9分)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多年来,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加入世贸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扩大了我国就业总量,提升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分)3、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2016年4月17日,J省省委书记在全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现场会上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
推进改革过程中,部门之间要协调好平行关系,上下之间要协调好纵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系统思维,强化战略谋划、联合攻关、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说明J省实现各项改革的同频共振是如何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的(8分)4、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高二政治主观题训练(哲学类)
![高二政治主观题训练(哲学类)](https://img.taocdn.com/s3/m/166670196bd97f192279e977.png)
高二政治主观题训练(哲学类)1.过去人们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对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的科学治理,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污染,臭氧层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今天人类又不得不高喊:要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结合材料回答:(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2)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答案:(1)①材料体现出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1分)②体现出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1分)(2)①自然界及规律是客观的,承认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分)②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规律(3分)③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过程中,必须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2分)2、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因。
答:(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分)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为书,只为实。
(3分)(2)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分)(3)所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分)3、辨析题:只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就一定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答:(1)这个观点错误。
(1分)(2)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离不开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得我们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3分)但社会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1分)(3)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分)(4)因此,只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立足实践,实现实践创新,也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025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d.png)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2. 论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2. 什么是社会意识?请论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并回答案例中体现的哲学原理。
案例:某高中学生小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通过实践操作,他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他开始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最终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一、简答题1.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外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的不同理解,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第一性。
2.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之间是孤立的,忽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
二、论述题1.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来源,也是理论的目的。
例如,一个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一个工程师通过设计和建造桥梁来实现理论的应用。
2.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念、道德规范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同时,社会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中体现的哲学原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小李通过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实践了马克思哲学中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他通过实践深化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展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通过实践,小李不仅理解了抽象概念,还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了成功,这进一步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哲学类主观题解题训练
![高中政治哲学类主观题解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b36e9092af90242a895e558.png)
实践决定认识
唯 物 论
认 识 论
真理三性
认识三性
在 实 践 中 追 求 真 理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树 立 创 新 意 识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价值观 的导向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辩 证 法
唯 物 史 观
群众史观
人生价值观
如何实现 人生价值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 圆满成功。为此,某校高二学生围绕着“探月工程”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 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两个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一直是人类美好的梦想。从最初用裸眼观 看月球到后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再到探月行动进入空间探测阶段,人类一 直在努力认识月球、奔向月球、找寻月球的秘密……在近50年的月球探测 史上,人类为了这个执著的梦想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成功率不到50%。”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月球探测的历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发展的哪 些哲学道理?(6分)
为确保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上海市制定了世博环境空气质量 保障方案,提出多种应对措施。针对一些高污染、技术工艺落后的企业,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尾气污 染;实行扬尘污染防治规范化管理;针对有些苗木商推销古树的现象,专家 称决不会把古树移植到园区,世博会的绿化环境决不会以破环别处的生态资 源为代价。通过这些措施,上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自然、 人、城市的和谐交融。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回答上海市政府制定的方案和措施的合理性 (12分)
【解题反思】 1.审题。 2.联想。 3.书写。
20l0年7月12日,如火如茶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也给世 人留下了几多话题…… 话题一:西班牙夺冠 西班牙队创造了历史,他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就捧起了 大力神杯。媒体报道了西班牙夺冠的主要秘诀:“三线均衡, 阵容齐整”。西班牙队的阵容平衡、搭配合理,在比赛中能够 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1)从上述西班牙队获胜秘诀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哲学感悟? (4分) 话题二:误判 有人认为,误判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英格兰和墨西哥两支 球队都因为遭到误判或多或少影响了比赛结果。 也有人认为,误判同时也促使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多运用到足 球场,如国际足联正考虑引进电子裁判等方式,从而促进比赛 公平,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⑵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谈谈误判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哲学联系观主观题练习
2015.4.24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2)结合材料,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几条建议
2.2011年6月8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对外全文公布。
规划明确了国家层面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将全国划分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原因。
答案
1(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分)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分)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分)
1(2)
①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从整体出发制订规划和措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各地区各行业要按照统一部署循序开展工作。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各地区都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和整合,最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树立全国一盘棋,将各地区、各行业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
(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但最多不得超过9分。
)
2.
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我国划分主体功能区,是立足于我国整体发展的需要。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规划主体功能区发展,有利于搞好局部,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及我国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