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合集下载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阅读与梳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阅读与梳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阅读与梳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而文献阅读与梳理是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系统、深入的文献阅读与梳理,研究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本文将从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梳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有效进行文献综述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文献阅读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

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研究生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此外,文献阅读还可以帮助研究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撰写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研究生应该注重文献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深入挖掘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和结论,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逻辑,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研究生还应该注重文献的更新性和权威性,及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保持学术的活力和创新性。

二、文献梳理的方法和技巧文献梳理是指对已阅读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目的是提炼出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为撰写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进行文献梳理时,研究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建立文献数据库:将已阅读的文献按照主题、作者、时间等分类建立数据库,方便查找和管理文献信息。

2.制定梳理计划: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制定文献梳理的计划和目标,明确梳理的重点和内容。

3.筛选文献信息:对已阅读的文献进行筛选,挑选出与研究课题相关、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的文献进行梳理。

4.归纳总结:对选定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文献中的关键观点、结论和数据,形成清晰的梳理框架和逻辑。

5.撰写梳理报告:根据梳理框架和逻辑,撰写文献梳理报告,包括文献综述、研究现状、问题分析等内容,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提供参考。

(完整版)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完整版)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件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专业文件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采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解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件的一种。

文件阅读报告是反响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经常能反响出有关问题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最少有以下好处:①经过采集文件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件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件资料、写文件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所以学习文件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经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解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件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关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件综述与“读书报告”、“文件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件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件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件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度,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件资料进行综合解析、归纳整理,使资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件进行比较特地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件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先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远景等内容进行谈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件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采集阅读文件资料、拟订大纲(包括归纳、整理、解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采集阅读文件撰写文件综述平时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件资料等等,所以,文件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件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定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采集与文题有关的文件。

10种方法文献检索_1

10种方法文献检索_1

1 研究生学习要会熟练运用三个工具最近让几个研究生查阅一些文献资料,结果几天下来查不到所需要的资料。

由此想到,现在可能还有一些研究有类似情况,今天在这里啰嗦几句,给还没有掌握基本获取文献信息的在研究生们几个建议。

这就是:(1)对国际文献资料的查阅,要熟练并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

这个数据库是世界公认的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数据库之一。

关于它的介绍,这里引用一个从学校网站上下载的ppt供大家参考。

web of science(2)对于中文文献,建议熟练使用“中国知网”(/index.htm)。

目前这个网络数据库已经逐步在向WEB OF SCIENCE靠近,增加了很多功能。

具体可到网上查看。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见到类似上述ppt的介绍。

但其网站上有“帮助”(含使用手册和视频)可供大家学习参考。

(3)对于中英文兼顾的资料搜索,建议使用“Google 学术搜索”(/)。

Google 学术搜索提供可广泛搜索学术文献的简便方法。

您可以从一个位置搜索众多学科和资料来源:来自学术著作出版商、专业性社团、预印本、各大学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经同行评论的文章、论文、图书、摘要和文章。

Google 学术搜索可帮助您在整个学术领域中确定相关性最强的研究。

Google 学术搜索的功能有:从一个位置方便地搜索各种资源、查找报告、摘要及引用内容、通过您的图书馆或在Web 上查找完整的论文、了解任何科研领域的重要论文等。

有了以上这三个数据库工具,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能做到得心应手,对学习和研究来讲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 /blog/vcitym.htm2 推荐一个可以下载文献的好网站/该网站能搜索到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各杂志能够下载的年限不太一致,具体情况可能使用过之后才有更多的了解。

3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免费虚拟参考咨询与原文传递系统使用说明感谢rjgene的宣传,把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和原文传递系统推介给广大虫友,不过有一点需要更正的是:这个地址不是一个免费下载原文的地址,而是一个基于用户互助和积分激励机制的免费原文传递和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在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少量用于个人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原文,请大家在使用本平台时,注意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平台有一批热情的原文传递专家为大家服务;用户们通过该平台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也可以通过帮助其他人获得积分奖励;提交原文请求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平台的统一检索功能在指定的数据库中检索到所需文献题录后直接提交原文申请,也可以点击“原文请求”手动提交申请。

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研究生文献阅读及课题研究计划一、文献阅读1、什么是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科学方法和良好的科研思维,通过阅读文献,来开展科研工作的一种方式。

2、文献阅读的作用(1)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某一学科、了解研究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2)为深入研究提供材料:文献阅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搜集有关信息,收集有关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质量。

(3)增强科研方法、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文献阅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增强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文献阅读的方法(1)根据研究的题目: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明确其重点及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找出有关信息。

(2)认真阅读:要细致阅读,把握文献的研究思路和发现,以便运用其观点及方法,利用其结果指导研究工作。

(3)对比分析:阅读时要全面了解文献的内容,把其归纳总结,把不同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

二、课题研究计划1、什么是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而制定的计划,该计划包括课题的定义、目的、内容与任务、实施方法与步骤、执行时间等,目的是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达到最优效果。

2、课题研究计划的作用(1)为研究提供指导:课题研究计划是科研工作的指南,可以为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的方向,指导研究人员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2)节约研究成本:课题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利用资源,有效地控制研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增强研究针对性:课题研究计划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加清晰地把握研究目标,不断检视研究的进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3、课题研究计划的撰写(1)课题研究的范围、目的及方式:首先要明确研究的范围、目的及方式,这是计划的基础,要确定研究的关键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生经典文献阅读要求

研究生经典文献阅读要求

经典文献目录要求:1.每名同学结合本专业某一部经典著作写一份2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入学时交到学院办公室。

2.每位硕士阅读经典文献时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监督课外阅读。

必须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提交一份2000字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无机化学专业学术规范与科技写作: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中国出版,2002(9)。

高等有机化学:1.K. Fukui, “Molecular Orbitals in Chemistry,Physics, and Biology,” P.0. Löwdin and B.Pullman, Ed., Academic Press, New Y ork, N. Y., 1964, p 513,2.R.B.Woodward and R.Hoffmann,J.Am.Chem.Soc.,87,395(1965)3.Alvarez S, Vicente R, R. Hoffmann, J.Am.Chem.Soc.,107,6253-6277(1985)4.Cao Y W,Cai X D, Li T J et al. mon, 1999:16055.Pope M, Kallmann H P, Magnante P. J Chem Phys, 1963,38:2042.配位化学:1.Stynes, H. C. and Ibers, J. A. Inorg. Chem., 1971, 10, 2304.2.Gaswick, D. and Haim, A. J. Am. Chem. Soc., 1974, 96, 7845.3.Basolo, F., Gray, H. B. and Pearson, R. G. J. Am. Chem. Soc., 1960, 82, 4200. 4.Cannon, R. D. and Gardiner, J. Inorg. Chem., 1974, 13, 390.高等无机化学:1.Ralph G. Pearson, J. Am. Chem. Soc.; 1969; 91(5); 1252-1254.2.Steven A. Sunshine, Douglas A. Acc. Chem. Res.; 1987; 20(11); 395-400.3.William C. Bray, Chem. Rev.; 1932; 10(1); 161-177多酸化学:1.Pope, M. T., Heteropaly and Isopaly Oxometalates,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 Verlay,1983.2.王恩波,等:《多酸化学导论》,北京化工出版社。

(已完成)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已完成)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

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

重要的如ISI,Medline,Ncbi等了。

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

做一个课题首先是要看专利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通过研读专利正文,可以体会申请人的研发思路;研读专利权要求,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找出未覆盖的漏洞,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专利;有的专利还有参考文献,可以了解这个专利的来龙去脉。

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roup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1)(<〈国外医学〉〉各个分册每期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增刊,很重要!),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应该阅读的。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研究生文献阅读计划300字

研究生文献阅读计划300字

研究生文献阅读计划300字
作为一名研究生,文献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前沿技术和理论,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文献阅读计划。

我打算每周阅读至少5篇与我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

这些文献可以包括经典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会议论文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可以了解到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我计划每月阅读一本与我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专著。

专著通常会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可以帮助我深入理解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通过阅读专著,我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我还计划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这些会议和研讨会是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与同行交流的重要机会。

在会议上,我可以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我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我还计划将阅读的文献和自己的思考整理成读书笔记。

这样可以帮
助我加深对文献内容的理解,整理自己的思路,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读书笔记也是我参与学术讨论和撰写论文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制定这样的文献阅读计划,我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为自己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生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

但是,仅仅阅读并不能达到有效的学术研究,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下面是一些研究生可用的文献阅读技巧:
1. 确定阅读目的和范围
在阅读文献前,需要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范围。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某个主题的发展历程,那么需要考虑该主题的起源、发展、现状、趋势等方面。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进行某方面的深入研究,那么需要选择相关的文献,并仔细阅读和分析。

2. 选择合适的文献
选择合适的文献是十分重要的。

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学术论文集、专业书籍和综述文章是一些较好的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和学术搜索引擎来找到相关文献。

3. 善用批注和笔记
在阅读文献时,可以使用批注和笔记来记录有关信息和想法。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献的内容,并且对于后续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4. 善用文献管理工具
文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阅读者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文献,并提供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化的功能。

一些流行的文献管理工具包括EndNote、Zotero、Mendeley等。

5. 学会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是指在阅读文献时,对文献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评价和分析。

通过批判性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献,并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

总之,研究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文献阅读技巧,才能在学术研究中更好地应用相关文献,并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阅读文献的方法

阅读文献的方法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

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

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

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

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

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

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

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

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

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

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博士阶段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峰期,对于博士生来说,阅读大量的学术书籍和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博士必读书目方面,有一些经典的著作是博士生必须阅读的。

例如,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博士生来说,应该阅读该领域的经典教材和专著,以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此外,还可以阅读一些跨学科的经典著作,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例如,对于科学研究领域的博士生来说,可以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等著作,了解科学研究的历史和方法论。

博士生在阅读书籍和文献时需要注意一些要求。

首先,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

在进行文献阅读时,博士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首先,要善于筛选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与其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

其次,要学会快速浏览文献,抓住文献的重点和核心观点。

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还要注意文献的引用和参考,遵循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和剽窃的问题。

除了书籍和文献的阅读,博士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

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学术报告等活动,与其他学者和研究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此外,还可以加入学术研究团队或合作项目,与他人共同研究和探讨科学问题。

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大量的书籍和文献阅读。

博士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需求的书籍和文献进行阅读,并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通过系统的阅读和深入的研究,博士生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研究生中的论文写作与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中的论文写作与文献阅读技巧

研究生中的论文写作与文献阅读技巧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研究与科学探索的关键阶段,而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必备的核心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技巧的方法。

I. 论文写作技巧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提高论文写作技巧可以有效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以下是几个论文写作技巧:1. 确定研究主题与目标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明确研究主题和目标。

研究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与研究领域的前沿相联系。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且可衡量,以便于开展研究并达到预期的结果。

2. 论文结构的合理安排论文结构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一般而言,论文结构包括封面、摘要、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内容要清晰明了,且相互衔接。

3. 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写作风格在论文写作中,应该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术语。

写作风格应该符合学术规范,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并注意段落的衔接和结构的连贯性。

II. 文献阅读技巧文献阅读是进行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确高效的文献阅读技巧有助于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素养。

以下是几个文献阅读技巧:1. 确定文献阅读的目标和范围在开始进行文献阅读之前,应该确定阅读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可以是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寻找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或者是了解某个专题的研究进展。

阅读的范围应该明确,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献。

2. 抓住关键信息和结构在阅读文献时,要学会抓住关键信息和文献的结构。

通常,文献的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包含了最重要的信息,而方法和结果部分则关注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实验结果。

可以通过快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

3. 扩大文献资源与交流合作除了通过图书馆和在线数据库获取文献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等途径扩大获取文献资源的渠道。

与其他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互相学习和分享研究心得,提高文献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你应该知道的外文文献查阅方法

你应该知道的外文文献查阅方法

外文文献查‎阅方法[转载]来源:王安升的日‎志NO.1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 ier,Sprin‎g er 等。

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

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 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 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

可以试一下‎。

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 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 tle在‎G oogl‎e里搜索(不是Goo‎g 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

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

外文文献查阅方法-研究生入门

外文文献查阅方法-研究生入门

NO.1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

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

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

可以试一下。

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 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

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

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

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

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 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转)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转)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转)一、阅读书目文献学讲义王欣夫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以上为古典文献学学科综论,可认真阅读,明确本学科的性质、内容、涉及范围等。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校雠学史蒋元卿目录学发微余嘉锡古典目录学来新夏校勘学大纲倪其心中国古籍版本概要施廷镛古书版本常谈毛春翔中国古籍印刷史魏隐儒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古书通例余嘉锡古籍索引概论潘树广中国古代的类书胡道静书林清话叶德辉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范希增以上为学科史和方法论以及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论著,重点学习古典文献学学科发展史,以及目录、版本、校勘及古书体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汉书艺文志总序、小序隋书经籍志总序、小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序、类序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校雠通义通释王重民文史通义校注叶瑛以上为文献学理论及学术思想论著。

困学纪闻王应麟日知录顾炎武读书杂志王念孙经义述闻王引之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陔馀丛考赵翼观堂集林王国维管锥编钱钟书以上各书,用通读或选读方式,重点学习文史考据的方法。

小学考谢启昆国学讲演集、小学述略章太炎文字声韵训话笔记黄侃、黄焯字诂义府合按黄生、黄承吉义府续貂蒋礼鸿各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杨树达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沈兼士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诗词曲语话汇释张相问学集周祖谟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俞樾等古书读法略例孙德谦标点古书评议吕叔湘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一~~五)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编古书句读释例杨树达十三经注疏校勘记阮元等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注释学纲要汪耀楠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以上各书,用通览或选读方式,重点学习文字、音韵、训诂研究以及古书辞例,句读、注释和校勘实践等。

与青年朋友谈治学中华书局编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编经书浅淡杨伯峻等经子解题吕思勉史籍举要柴德赓古代诗文总集选介张涤华中文工具书及其使用祝鼎民中华书局编《文史知识》每期“治学之道”专栏以上各书以通览和重点篇目反复阅读的方式,学习体会前人的治学方法,摸索治学门径,掌握工具书使用方法和典籍知识。

研究生阅读文献经典心得

研究生阅读文献经典心得

一.首先,是读文献问题。

导师要求研究生读的文献基本上全部都是英文版的。

如果平时几乎没看过英文原文,读不懂怎么办?其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

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人家的文章分析真的透彻,内容丰富!当你需要重点研究时,一般先通览一下近期研究的文献的摘要,有选择的读几篇好文。

如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

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Science,Nature,Cell等高级别文章。

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

二.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我的师兄(我导师的最早几届学生,在日、美、德做了三个博士后之后,回校任教)曾说到:作为你们的师兄,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

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

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

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

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我在国外时,晚上在实验室基本呆到23:30才回宿舍,弄完自己的琐事后,还要帮导师写书写到2点多,睡觉,早上照样得8:30之前到实验室。

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Stanford,Harvard,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阅读方法如何阅读英文文献-施一公(转)

文献阅读方法如何阅读英文文献-施一公(转)

⽂献阅读⽅法如何阅读英⽂⽂献-施⼀公(转)附:(好)看需求,分层次& Everything如何在pdf⽂献上做笔记?福晰阅读器⾃⼰感悟:⼀篇专业⽂献通常会有⼏页到⼏⼗页不等,读⽂献是⼀个过于笼统的概念。

读⽂献必须要分为⼏个不同的程度(需求):1.读着玩,了解领域动态。

那你看看摘要就好了,读懂标题,知道本⽂的核⼼结论就好。

具体要求见知乎⽂章。

2.准备⼊⼀⾏,扩充知识⾯。

重点读引⾔,看图表结果,⼤致了解本⽂的逻辑推理路线。

3.准备借鉴此⽂造⾃⼰的⽂章。

这就是最深层次的阅读了,必须要理解本⽂的设计理念,此时讨论就尤为重要。

⼏不要:1.不要⾼亮不认识的词,没意义,只能⾼亮⽂章的逻辑核⼼词汇和语句。

2.不要⼀开始就通读,这样你很快就读不下去;正确的做法是由总到细,由浅及深,分步阅读。

3.不要读完就不管了,在没有⾃我总结之前,知识是不属于你的4.不要以为⽂献读⼀遍就够了,理解认知是⼀个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

建议初学者的读⽂献步骤:1.先粗略读懂⽂章题⽬、摘要和结论虽然是粗略,但是必须要完全读透,字义,语法结构。

之所以说是粗略,是因为这⼀遍你肯定不会理解很深,因为你不知道本⽂的由来,以及本⽂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的设计思路。

Abstract往往包含这么⼏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1.这篇⽂章研究了什么(为什么研究这个)2.采⽤了什么⽅法(为什么采⽤这个⽅法)3.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好在哪⾥)通过摘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1.这篇⽂章与我的研究内容是否相关?2.采⽤的⽅法是否新颖,我是否感兴趣?3.他的结果,是我想要的么?以上三个问题,可以变化你阅读论⽂⼼中所带的问题,即:1.他是如何把这种⽅法运⽤到这类问题中的?(学习)2.它的结果完美么?是否是充分必要的?保守性强不强?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总结+反思)所以,阅读论⽂的Abstract,实际是你为阅读论⽂所做的最重要的准备⼯作,带着问题去读论⽂才最有效率,万万不可跳过Abstract。

研究生怎么查文献

研究生怎么查文献

研究⽣怎么查⽂献查阅⽂献资料的⼀般技巧现在,研究者通常要⾯临浩瀚的⽂献资料。

有的时候甚⾄不知道如何下⼿。

因此,要注意⼀些基本的查阅⽂献资料的技巧。

⼀、掌握⽂献查阅的⼀般规律1、掌握课题概况:⼀般利⽤图书、专业辞典、百科全书、年鉴、⼿册等。

2、了解党和国家对该课题的⽅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利⽤政府出版物、报纸等。

3、了解该课题有⽆开发价值:利⽤专利资料查新,查清以前是否有⼈研究过、研制过。

4、通过名⼈录:了解本领域有哪些著名的学者,他们供职的单位和主要贡献。

5、通过机构指南:了解本领域内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业和⼚家,以及这些机构的⼀般情况。

6、通过专科⽂献指南:掌握本领域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检索⼯具和核⼼期刊。

7、利⽤产品资料、科技档案:了解竞争对⼿对该项技术或产品的开发、研制情况。

8、通过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掌握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

9、利⽤各种检索⼯具:查找⽂献线索。

10、查阅资料:a、基础类课题:侧重于科技期刊、科技报告、学位论⽂、会议录和⽂集等;b、开发研究类:侧重于期刊、专利、样本、标准、产品说明书等;c、技术经济类:期刊、⼿册、年鉴、报纸、政府出版物;d、攻关项⽬的研究课题:重点查专利;e、科学实验上的攻关课题:重点查有关科技报告和各种会议录⼆、熟悉本领域的基本⽂献数据库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常有名的数据库,它们给某⼀个或者⼀些专门领域提供⼗分强⼤的⽂献检索。

绝⼤部分数据库⽬前都能提供1996年甚⾄更早的⽂章直接⽹上下载。

这极⼤地⽅便了研究者。

所以,研究者应该熟悉基本⽂献数据库的功能、特点和使⽤⽅法。

三、了解常见的本领域的E-JOURNAL。

现在⼤多数英⽂杂志都可以⽹上DOWNLOAD了,当然这是要付费⽤的。

不过,研究者即使没有付费,⼀般还是可以浏览⽬录和摘要。

所以,为了保持跟研究前沿保持⼀致,研究者必须知道本领域的主要杂志的⽹址,并经常浏览。

四、充分利⽤INTERNET检索功能有的研究者的单位可能缺乏很好的图书资料条件,也不能提供数据库(database)检索服务。

英文文献阅读技巧

英文文献阅读技巧
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丌急二看分析认论。
我会惱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不认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癿分析不认论,仔绅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
当然有时候别人癿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丌懂也是情理乊中。
当你看癿多了,你肯定会看癿越来越懂,自己癿idea越来越多8.如何看结论:
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丌多9.把下载癿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不自己课题癿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事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癿读。
这样做癿好处是,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览这行癿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癿制备、表征方法。
我视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癿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癿惱当然癿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诨区戒造成歧义。
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吨了大量癿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癿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
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癿,其第一章前觊戒是绪论所包吨癿信息量往往大二一篇综述癿。
2.通读全文:
读第一遍癿时候一定要讣真,争取明白每句癿大惲,能丌查字典最好先丌查字典。
因为读论文癿目癿幵丌是学英诧,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丌知所谓。
可以在读癿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惲思。
3.归纳总结:
较长癿文章,容易遗忘。
好在虽然论文癿句子都长,但每段癿句数幵丌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四.提高阅读的效率1.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癿时间越分散,浪贶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彔和标记:
复印戒打印癿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戒批注。
pdf戒html格式癿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戒改变文字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m/user_content.aspx?id=22154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五、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一篇文献后,特别是“精读”过的文献,不能一句一字的读完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的文献对自己写论文真正有帮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3)该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4)该文献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6)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2文献阅读方法/bbs/showpost.aspx?id=303051.文献资料检索:1)Elsevier、Google、SPIE、IEE/IEEE、中文期刊、英文期刊等等;2)与部分重要文献的作者联系,索要相关文献;2.文献资料的初步分析(初步分类、相关知识)3.文献阅读:(重点)笔记形成word 文档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几部分:(例如,锂离子电池领域可考虑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研究方法等部分。

其中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层状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新材料、纳米材料等)每部分内容的相关文献:按顺序将相关论文的论文信息放入word文档,具体包括1)、该论文信息for参考文献要求,格式为[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书名], [期刊、学术会议、出版社], [卷号(期号)]: [页号], [时间、会议地点]举例:Z.C. Shi,A. Attia, W.L. Ye, Q. Wang, Y.X. Li and Y. Yang,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FeP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Electrochimica Acta,5(36):2665-2673(2008)2)、论文摘要若为英文文献,则贴上英文摘要、同时要将英文摘要译为中文;若为中文文献,则贴上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3)、对期刊论文,摘录论文中比较好的(可用于我们自己写作论文)中英文句子和词组。

4)、通过阅读,写出对该论文的分析与评述®重点论文详细评述;®非重点论文简要评述评述内容包括:(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研究中存在问题、解决思路);(3)该论文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与现有方法的比较);(4)该论文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思路;(6)该论文可能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工作的启发;(7)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4.通过系列文献阅读,可适当考虑修整对文献的分类方式(看具体情况而定)5.通过对他人系列研究工作的分析、对比,进行归纳、综述:1)国际国内研究情况分析;2)现有各类方法对比、创新之处分析;3)研究前景分析;4)开展研究可能采用方法和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3有关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read.php?tid=36396之一:1、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爱猫扑.爱生活,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

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

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爱猫扑.爱生活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

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之三: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之四: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的: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

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

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

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

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

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

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

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