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范本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引言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和健康危害的各类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危害的发生。
本章节将介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检查法: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调查法:通过询问、观察和记录,了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3. 理论分析法:通过对工作过程和环境进行理论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 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辨识的方法和步骤。
2.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相关的资料,包括工作规程、流程图、设备说明书等。
3. 进行工作现场的检查和调查: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进行检查和调查,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 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
5.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管控、安全操作规程等。
6. 完成危险源辨识报告:汇总辨识的结果,编写危险源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清单、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等。
四、危险源辨识的注意事项1. 全面性: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遗漏重要的危险源。
2.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危险源辨识,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判断。
3. 参与性:广泛征求员工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实施时机:危险源辨识应在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事故和职业健康问题时进行。
第二部分:LEC评价法范本一、引言LEC(Loss Event Classification)评价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事故风险的方法,通过对事故损失事件的分类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风险。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LEC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LEC评价法表格中存在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
表格中记录了不同危险因素的类别、具体描述、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相关方以及控制措施等信息。
其中,触电、火灾、车祸等危险因素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针对电线老化、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更换。
对于涉及电器漏电、电线短路等问题,需要加强检查并制定相关制度,避免超负荷使用等情况的发生。
在生活区方面,煤气泻漏、食物受污染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为了避免涉及中毒、窒息等风险,需要制定食堂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设施、设置吸烟处等措施。
在控制措施方面,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制定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不同危险因素带来的风险,确保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毒和窒息作业人员、食物中毒、其他传染病、火灾、触电、施工人员等各种危险因素都是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此,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火灾事故是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未配备消防器材、逃生工具、烟雾报警器等问题都是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
因此,需要设置专用库房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定期检查,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及逃生工具、烟雾报警器等。
在桩基工程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因素也需要引起注意。
例如,支架搭设作业无施工方案、机体架设连接不牢等问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需要进行作业中危险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检查、严格方案审批制度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伤害和车辆伤害等问题需要注意。
例如,泥浆随意排放、砼罐车刹车失灵等都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为此,需要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进行作业施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序号活动。
危险因素类别。
具体描述。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评价结果。
控制措施32 桩基工程触电。
钢筋笼的焊接,焊机漏电,漏保失灵。
危险源辨识2--安全风险评价标准
2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
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频繁程度
8
连续暴露
0.8
每月一次暴露
5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0.6
每年几次暴露
1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0.3
非常罕见的暴露
三、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 果
分数值
后 果
95
大灾难,3人及以上死亡
6
4
蓝色风险
一般危险,需要引起注意
<60
严重,重伤
30
灾难,2人死亡
3
较大,致残/轻伤
10
非常严重,1人死亡
1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
本的安全要求
四、风险程度(D)
序号
风险级别
危险程度
D分值
1
红色风险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需改善后方可作业
>290
2
橙色风险
高度危险,应立即采取管理措施
100-290
3
黄色风险
显著危险,需要采取管理措施
60-100
安全风险评价标准
选用LEC法,即风险程度(D)=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L、E、C、D量化评分标准如下:
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完全可以预料(必然发生)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5
相当可能发生
0.2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领域,危险源无处不在。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识别危险源、如何运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估,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预防事故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类型及辨识要点:(1)化学危险品:涉及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物质。
应关注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
(2)机械设备:包括旋转机械、压力容器、电梯等。
应检查设备的维护状况、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电气设施:涉及电源、电线、变压器等。
应关注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措施以及安全距离。
(4)作业环境:如高温、低温、噪音、振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危险。
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关注以下要素:物质特性、能量等级、作业环境、操作过程等。
同时,为了确保辨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应组织专业的安全人员进行评估。
2.LEC评价法定义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的频率(E)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对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
LEC评价法的原理是:对于每个危险源,根据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其后果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分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风险值。
3.LEC评价法应用运用LEC评价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步骤如下:(1)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严重程度(C)。
(2)根据危险源类型和具体情况,确定相关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的频率(E)。
(3)将L、E、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风险值D。
根据风险值大小,将危险源分为可接受风险、合理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三个等级。
(4)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改造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管理等。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二篇)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1.1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2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3评价出不可接受风险,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确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1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2.2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定义或术语3.1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3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4.1企业管理处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及更新信息。
4.2各部门负责对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并进行控制,并向企业管理处上报本部门危险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危险源辨识5.1.1危险源的分类5.1.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如:施工过程、设计活动、办公室水磨石地面墩地(有滑倒危险)等;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公司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5.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a.询问和交流;b.现场观察;c.查阅有关记录;d.获取外部信息;e.工作任务分析;f.安全检查表;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2危险源辨识的分工5.2.1企业管理处在以往体系运行识别控制的基础上,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
5.2.2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在《危险源清单》基础上进行具体辨识。
辨识时,要考虑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LEC评价法专题培训课件2024
• 分数值 • 10 •6 •3 •1 • 0.5 • 0.2 • 0.1
LEC评价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LEC评价法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 E=6。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 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 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 C=15。
• 则有:D=LEC =1×6×15 =90
LEC评价法
• 评价结论:D值90分处于70~ 160之间,危险等级属“显著危 险、需要整改”的范畴。
危险源辨识与LEC评价法
•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 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 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 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 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 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 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 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 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 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 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 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 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辨识与LEC评价法
•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七类: (一) 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 蚀性等危险物品;
危险源辨识与危险性评价法(LEC)
无需深奥的理论,便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的危害因
素识别评价人员掌握;
通过半定量计算,可分析出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
进而采取控制措施。
26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缺点:
L、E、C 的取值标准只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 需要分析者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对评价对象有一定的经验; 同一个风险不同的人会评价出不同的结果。
摔倒时,雇员的身体擦过金属抽屉,割伤了 手臂。缝了四针。
While falling, employee’s body grazes edge of metal drawer and lacerates arm. Four stitches.
第二个雇员在咖啡上滑倒,摔倒了,但 没受伤
A second employee slips on coffee, falls, and gets bruised, but no lost work time.
18
危害事件
事件原因及特征
序号
作业区 域
作业活 动
可能的 危害事件
事件 原因
发生 人员 可能 接触
性 频次
危害 程度
L
E
C
风险 值D= L·E·C
风险 等级
是否重 大 风险
控制措施
危害事件:
1. 物理性伤害:可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20大类危 险源填写(如:物体打击-工件坠落砸脚);
23
现状控制
事件原因及特征
序号
作业区 域
作业活 动
可能的
危害事件
事件 原因
发生 可能 性
人员 接触 频次
危害 程度
L
E
C
危险源评价方法之LEC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的取值标准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 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规 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 ,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 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 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 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值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 露的分值为3。当然,根本不暴露的分值记为0。但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无需列出。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2。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作业人员创造了许多预 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 施工中的“事故预防”,检查中的“安全记录”, 管理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归纳为“ 危险点分析”的范畴。 危险点可分成二大类: 静态危险点 动态危险点
(一)静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于此类 ,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 的影响。如施工现场照明不足、作业平台防护不完善、施工 安全距离不够或超出等。 (二)动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于此类,这类危险点一 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 。如在施工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作业人员短时间失去 防护;在操作中改变顺序,导致无法按原顺序继续操作;在 作业中发现有得作业人员轻视自身安全防护、身体不适或由 于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已不适合当前工作; 预防性检查或定期、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对人身或设备设 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4、作业条件危险性D的分值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 值,并按公式(D=L×E×C)进行计算,即可 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 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 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 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活动 的危险性还要低。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 要加以注意;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70— 160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 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课件
摔倒时,雇员的身体擦过金属抽屉,割伤了 手臂。缝了四针。
While falling, employee’s body grazes edge of metal drawer and lacerates arm. Four stitches.
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作业活动
序号 岗位
作业 场所
作业 活动
可能导致的事
现状
危险源描述 故(潜在的危
害)
技能 控制 应急
L
E
D=
风 险 风险控
C L·E· 等 制策划
C级
备注
活动: 1.生产现场人员:填写具体的操作活动。 2.办公室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填写:如办公活动、出差、现场检查等 等。(注意这项与活动场所有关,如在办公室填写办公活动、在公 司外面填写出差、在生产现场填写现场检查)
完整版PPT课件
死亡
1
Fatality
误工受伤
Lost Worki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9
Day
急救事故 FAI
险肇事故 Near Miss
安全隐患 Hazard
300
8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完整版PPT课件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一 句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顺 口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溜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表格内容:
原有表格框架不变,但是进行部分调整、修改,如下:
修改成“风 险控制策划”
暂
改为“作业场所”
危险源辨识方法lec
危险源辨识方法lec
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信息:了解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的情况,包括设备、物资、工艺过程、操作程序、人员等方面的信息。
2. 识别危险源: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识别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高温、高压、高速、有毒有害等。
3. 评估风险:根据危险程度、暴露时间和暴露频率等因素,评估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并确定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4. 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例如:改进工艺、加强设备保养、配备防护设施等。
5. 监督和改进:定期对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连续发生 每周一次、或多次发生 每月一次发生
表3
分数值 100 40 15 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7 3 1 后果 重伤、致残、财产损失3-10万元 严重、致伤、财产损失0.5-3万元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财产损失 0.5万元以下
灾难、数人死亡、财产损失20万元 以上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财产损失 10-20万元
表4
D值 危险程度
D---危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
大于320 160-320 70-160 20-70 小于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或高度关注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不可容许风险(Ⅰ) 重大风险(Ⅱ) 中度风险(Ⅲ) 可容许风险(Ⅳ) 可忽略风险(Ⅴ)
分数值 1 0.5 0.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Hale Waihona Puke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表2
分数值 10 6 3
E---人、财、物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发生事故的频繁程度
频繁程度 分数值 2 1 0.5 频繁程度 每年一次发生 1-5年一次发生 5年以上
药大后勤集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1、风险性以下式表示:D=L*E*C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财、物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发生事故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值 2、三个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分数值 10 6 3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3、评价标准 D值≥70的为重要危险源,评价时要注意D值与风险等级相对应。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LEC法应用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LEC法应用危险源识别是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过程,旨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风险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帮助确定和量化不同危险源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造成的潜在风险。
LEC法(即利用L-闪电符号、E-爆炸符号和C-化学符号)是一个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通过对闪电、爆炸和化学等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来辨识和评估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LEC法的风险评价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危险源识别。
这一步骤需要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识别。
危险源可以是电气设备、化学物质、机械设备等。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可以根据LEC法的分类进行分析,即通过L-闪电符号、E-爆炸符号和C-化学符号来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辨识。
其次,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在LEC法中,通过对不同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引发的事故进行分析,来评估其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影响程度。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等。
最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造成的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保护等。
LEC法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估,有助于系统化地进行风险评价。
通过将闪电、爆炸和化学等不同类型的危险源纳入评估范围,可以全面地识别和评估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其次,LEC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该方法使用简单明了的符号和分类体系,方便实施者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此外,LEC法也可以与其他风险评估方法相结合,例如使用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HAZOP)等方法进行更具体和细化的风险评估。
最后,LEC法的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预防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LEC风险评价方法培训课件
(3)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 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 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 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4)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5)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6)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7)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 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辨识危险源方法
对照、经验法、调查表、现场观察、专家风暴头脑、类比方 法;
辨识危险源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 (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3)七种类型:人、机、物、料、环、 建筑、管理。
风险评价
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可能性*后果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 全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对危险源带来的风险进行分级,从 而确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近年所有项目都开展了重大危险源识别,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但部分项目危险源识别针对性不够,在交流之前 明确四点: 一、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是由项目技术人员填写; 二、危险源识别评价完成后,要对安全员、工长等现场管 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三、根据识别情况制定相应方案或措施来进行控制; 四、分公司根据在建项目情况,更新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风险评估方法。
在工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机械运行故障等,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和威胁。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鉴定和识别的过程。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巡查、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
危险源的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危险源:如高温、高压、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的因素。
2. 化学危险源:如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的因素。
3. 生物危险源:如有害微生物、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因素。
4. 人为因素:如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等员工行为的因素。
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定量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LEC评价法通过对危险源的可能性(L)和严重程度(E)进行评估,并考虑控制措施的有效性(C),综合评估出风险等级(Risk Level)。
风险等级可以用来指导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
LEC评价法的步骤如下:1. 风险识别:对危险源进行鉴定和识别,确定可能导致的伤害和损害。
2. 评估可能性:评估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参考历史数据、统计数据和相关经验。
3. 评估严重程度:评估危险源导致的伤害和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破坏等因素。
4. 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的控制效果,可以考虑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因素。
5. 综合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可能性、严重程度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综合评估出风险等级,可以采用矩阵图、分类判据等方式表示。
LEC评价法的优点在于结果定量化,能够通过数字化的风险等级指导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措施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控制措施。
然而,LEC评价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评估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
LEC法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
LEC法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简介LEC法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它基于概率统计原理,以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工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管理领域的一种方法。
LEC法在能够有效把握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还有助于工业企业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隐患,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LEC法的主要内容LEC法(损失、事件、严重程度)是一种基于失效树组织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该方法基于概率理论和统计方法,将危险源的整个识别和评价过程分为如下三个步骤:1.损失评估:确定损失的类型和数量,评估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之间的差异;2.事件评估:评估公司内部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对公司的影响程度;3.严重程度评估:根据损失和事件的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划分为优先级不同的三个类别,以便针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LEC法的应用LEC法是一种操作性强、实用性好的工具,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和不同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些成功案例证明,LEC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改善企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LEC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系统、全面:LEC法可以对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考虑,以求从全面、系统层面上掌控企业的安全管理局面;2.量化、精确:LEC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危险源的概率、可能度、等级等参数进行精确定量的评估,从而更好地理解危险源;3.实用、操作性强:LEC法同时考虑了危险源、失效与事件的联系,因此更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操作性,容易被企业接受和利用。
LEC法应用标准LEC法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操作规程,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信用性。
以下是LEC法应用标准的主要内容:1.安全评估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装,建立失效模式库,并进行数据捕捉;2.评估组织应与企业安全部门或关键部门技术和管理人员合作,制定评估计划和安排;3.评估结果应当以把握概率的方式呈现,同时重视损失和事件的评估;4.完成评估后,应得出应对危险源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落实。
LEC法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标准
LEC法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标准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包括所属区域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无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三种状态。
此外,还需要考虑六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和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
作业活动可以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划分、地理区域划分、按设备或装置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或者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来划分。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包括询问交流、现场观察和获取外部信息。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该有员工代表的参与。
风险评价的原则是首先使用定性法进行评价,对于无法使用定性法评价的,使用半定量法(DLEC法)进行评价。
定性法可以根据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直接观察到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以及属于重大危险源等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国家级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危险源其临界量或危险性接近判定标准的,应按照B级管理。
5.2.2 DLEC法是一种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具体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E表示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L的分值根据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定,分值从10到0.1不等。
分值越高,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E的分值根据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而定,分值从10到0.5不等。
分值越高,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越高。
C的分值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分值从100到1不等。
分值越高,表示事故后果越严重。
根据计算结果,D的分值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B、C、D、E,对应的风险程度从不可容许到稍有风险不等。
危险源辨识LEC评价方法判断标准
B) 人员 暴露频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 的频繁程度
判断标准
7 连续暴露
每日都会出现在作业现场,且累计时间超过4小时
5 较长时间暴露
1、隔日在工作现场工作超过四小时; 2、每日在工作现场累计工作时间少于4小时但超过1小时
3 较短时间暴露
2 很少暴露 1 罕见暴露
1、每周或几周在工作现场暴露一次; 2、每日在作业现场累计暴露时间少于1小时
危险源识别 LEC评价方法判断标准
LEC评价方法:D=LEC,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判断标准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1、已经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且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或采取防护 措施后依然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其他企业多次发生过类似的事故或事件,而本企业也明显存在 导致该类事故事件发生的条件的; 3、明显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设备设施安全性能要求等强制性 标准; 4、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测结果严重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安全要 求,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没有进行整改的; 5、作业人员在没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在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3 倍或以上的环境中作业;或曾经发生过出现人员健康受损,但作业 人员仍没采取措施就作业的; 6、依靠人员的常识可预见到的,例如不会游水的人到长江去游泳 而发生淹溺事故; 7、没有受过培训的人员去操作危险性大的设备; 8、设备设施严重超负荷运转; 9、没有采取控制措施(如没有防护罩、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就 作业的。
1、其它企业有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本企业也存在导致类似事 故事件发生的可能; 2、作业人员没采取措施就在有害物质浓度接近国家标准的环境中 作业,但此前没有发现有人员出现健康损害; 3 可能、但不经常 3、凭个人的经验,认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4、偶尔会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 5、危险的发生容易被发现; 6、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7、一年内可能发生一次。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三-- 一匚■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就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③LEC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
1.1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2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3评价出不可接受风险,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确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1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2.2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定义或术语
3.1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3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4.1企业管理处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及更新信息。
4.2各部门负责对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并进行控制,并向企业管理处上报本部门危险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危险源辨识
5.1.1危险源的分类
5.1.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如:施工过程、设计活动、办公室水磨石地面墩地(有滑倒危险)等;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公司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5.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和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
f.安全检查表;
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2
危险源辨识的分工
5.2.1企业管理处在以往体系运行识别控制的基础上,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
5.2.2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在《危险源清单》基础上进行具体辨识。
辨识时,要考虑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
5.3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5.3.1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发现危险源属于如下情况时,可直接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a.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b.不符合公司方针的;
c.员工或相关方有抱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5.3.2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5.3.3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LEC
a.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
但在做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
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b.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c.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之间1与100,如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
d.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对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也叫可容许风险;总分达到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总分在160-320之间,是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大危险;总分在320以上的表示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危险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表4危险等级划分
5.3.4运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分析时,危险等级为3级、4级、5级的危险源,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
5.4
危险源控制
5.4.1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被评价为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可通过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予以控制;可采用具体控制程序(如:《电气安全控制程序》、《产品、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培训监督检查等)或制度等进行控制。
5.4.2对识别出的危险源的信息,可为员工培训提供输入信息,具体执行《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
5.5
危险源的更新
5.5.1危险源的辨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各部门在项目管理或日常工作中发现有未辨识的危险源,应将其上报企业管理处,由企业管理处及时在公司网上发布危险源更新信息。
5.5.2各部门根据危险源更新信息,结合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识别新的危险源是否适用于本部门,适用时对其进行评价。
5.5.3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各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
a.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
b.当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机构、设施、范围发生较大变化时;
c.当本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
6.
相关文件
6.1《电气安全控制程序》。
6.2《产品、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3《消防控制程序》。
6.4《劳动保护用品控制程序》。
6.5《污水、扬尘、噪声控制程序》。
6.6《油品及化学品控制程序》。
6.7《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
7.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