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本技能体格检查
儿科临床常用技术技能
![儿科临床常用技术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cdfb09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f.png)
儿科临床常用技术技能
儿科临床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
在儿科临床中,医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技术技能,以便更好地为患儿提供医疗服务。
一、体格检查技能
体格检查是儿科临床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腹围等指标。
医生还需要检查患儿的皮肤、眼睛、耳朵、口腔、鼻子、喉咙、心肺等器官,以便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二、血液检查技能
血液检查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血液状况,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医生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一些疾病,如贫血、感染等。
三、尿液检查技能
尿液检查也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肾脏和泌尿系统状况。
医生可以通过尿液检查来诊断一些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炎等。
四、X线检查技能
X线检查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骨骼和内脏器官状况。
医生可以通过X线检查来诊断一些疾病,如骨折、肺炎等。
五、超声检查技能
超声检查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内脏器官状况。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诊断一些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
六、心电图检查技能
心电图检查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心脏状况。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诊断一些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技术技能有很多,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医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能,以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4efe7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医学学生和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系列基础技能,包括观察、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操作。
这些技能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提升这些技能,以确保自己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临床情况。
一、观察技能观察是医生获取病情信息的第一步,准确的观察可以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观察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和病理表现,包括面色、精神状态、呼吸频率、体温等。
二、询问技能询问是医生获取患者病史的重要途径,通过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背景、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信息。
在询问时,医生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症状,确保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三、体格检查技能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的重要手段,通过体格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各系统器官的状况,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项检查技能,包括听诊、触诊、叩诊等。
四、诊断技能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各方面信息,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确保准确地对患者做出诊断。
五、治疗技能治疗是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过程。
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并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提升这些技能,以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各种临床工作。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体格检查评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7d22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2.png)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 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 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 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 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得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 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 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29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 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 廓得活动度情况。
30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得尺侧缘 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得对 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 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31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 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 到语音震颤得异同、增强 或减弱(1分)。
25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 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 隙就是否饱满、乳房就是否对 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 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26
(3)视诊呼吸运动得主要内容 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 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 吸节律1分。
41
心脏 10、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 右侧(1分)。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 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1分)。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 前区(1分)。
42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 位(4分);
2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 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 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 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 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技能大赛临床全身体格检查规范
![技能大赛临床全身体格检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20f3769ccbff121dd3683f2.png)
临床全身xx规范全身体格检查是临床各科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体检顺序可打破各系统的界限,按照测量生命体征和一般检查→头颈部→前胸(胸部、肺、心)→后胸(脊柱及肾区压、叩)→腹部(含腹壁反射)→肛门、直肠、生殖器→上肢(肌力、腱反射、Hoffmann征)→下肢(关节、各种神经反射及病理反射)。
按此顺序,卧位患者只需起坐一次,坐位患者也只需躺下一次便可完成。
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如下:一、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
站在患者右侧,向患者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左腋窝深处紧贴皮肤10分钟。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0.5)4、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计数30秒。
(0.5)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查者发育、营养、体形、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六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集合反射。
(0.5)15、检查角膜反射。
清醒患者不查此项。
(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99c03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9.png)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一、体格检查技能训练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判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疾病诊断。
体格检查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
医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熟悉各种体征的判断和解读。
采集生物样本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血液、尿液、体液、组织等的采集和处理。
医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包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样器具的选择和消毒、采样技巧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采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及采样后的处理和保存方法。
三、手术操作技能训练手术操作是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之一,对医学生来说,手术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操作技能的训练包括手术准备、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手术切口的处理和缝合等。
在手术操作技能训练中,医学生需要掌握眼、手、脑的协调,学习正确的姿势和手法,以及手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四、急救技能训练急救技能是临床医师的基本工作之一,对医学生来说,急救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急救技能的训练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医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流程、急救器械的使用、急救时的心理护理等。
此外,在急救技能训练中,医学生还需要学习识别和判断各种急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沟通技巧训练除了技术操作的训练,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患者的心声、积极回应患者的需求、提供恰当的信息和建议等。
此外,医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与家属、同事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通过以上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医学生可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临床能力,为以后的医学实践奠定基础。
同时,这些技能训练还能帮助医学生提高对患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总的来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对于医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e998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b.png)
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导言:门诊医生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与治疗的任务。
为保证门诊医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制定门诊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医生临床技能的考核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一、基本操作技能考核1. 体格检查技能门诊医生需要具备熟练的体格检查技能,包括常见疾病的体征观察、病人体格检查方法、器官功能的评估等方面。
2. 医学影像报告阅读能力门诊医生应具备对医学影像报告进行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能正确解读X光片、CT、MRI等医学影像报告,识别病灶,并对患者提供正确解读和建议。
3. 常规手术技能门诊医生应熟悉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外科手术技能,如千层针皮肤缝合术、疝气手术、切除肿块等,以提供必要的手术治疗。
二、临床诊断技能考核1. 病史采集与分析门诊医生应具备良好的病史采集与分析能力,包括病人主诉的准确记录、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信息,并对病人病史进行分析,为后续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2. 临床症状判断门诊医生应具备判断病人临床症状的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体征、疼痛程度等来判断病情轻重,以及判定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3.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门诊医生应能准确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液分析、血糖等相关指标,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医患沟通和危急情况处理能力考核1. 医患沟通技巧门诊医生应具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患者的主诉、解答患者疑问、提供治疗方案等方面,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危急情况处理能力门诊医生应具备处理突发危急状况的能力,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处方和用药指导考核1. 合理用药指导门诊医生应具备合理用药的指导能力,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等。
2. 处方书写准确性门诊医生应具备准确书写处方的能力,包括药品名称、剂量、频次、用法等,避免处方错误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临床医生六大基本技能
![临床医生六大基本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34ae86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7.png)
临床医生六大基本技能作为临床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进行医疗工作。
下面将介绍临床医生六大基本技能。
一、病史采集技能病史采集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也是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病史采集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能够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细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二、体格检查技能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听诊、叩诊等。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患者的信息,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诊断技能诊断是临床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信息,进行疾病的诊断。
诊断技能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等。
四、治疗技能治疗是临床医生的重要职责之一。
医生需要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选择适当的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技能要求医生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并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五、沟通技能沟通是临床医生与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基本技能。
医生需要通过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并向患者传递治疗方案和医疗知识。
沟通技能要求医生言辞得体、表达清晰,能够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六、团队合作技能临床医生通常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医疗任务。
团队合作技能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医生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团队合作技能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病史采集技能、体格检查技能、诊断技能、治疗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
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消化内科临床基本技能
![消化内科临床基本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5fe43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2.png)
消化内科临床基本技能一、引言消化内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消化系统的疾病。
消化内科临床基本技能是指医生在诊治患者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患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内科临床基本技能。
二、患者病史采集1. 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病史采集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第一步,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而通过详细地了解患者的个人和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诊断方向,提高诊断准确率。
2. 病史采集内容(1)个人史: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2)家族史:包括亲属是否有类似或相关的疾病。
(3)既往史:包括手术史、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
(4)现病史:包括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伴随症状等。
三、体格检查1.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体格检查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来说也是如此。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貌和行为,以及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诊断方向。
2. 体格检查内容(1)外观:包括面色、精神状态、营养情况等。
(2)口腔:包括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头等部位。
(3)颈部:包括甲状腺、颈动脉搏动等部位。
(4)胸部:包括心肺听诊等方面。
(5)腹部:包括肝脾大小、肠鸣音等方面。
(6)直肠指诊:可用于检测直肠下段和乙状结肠的情况。
四、辅助检查1. 辅助检查的重要性辅助检查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来说也是如此。
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诊断方向。
2. 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1)血常规:用于检测贫血、感染等情况。
(2)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查:用于检测肝、肾等器官的功能状态。
(3)胃镜检查:用于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情况。
(4)结肠镜检查:用于观察结肠和直肠等部位的情况。
(5)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临床医学21项基本技能
![临床医学21项基本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06ded0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4.png)
临床医学21项基本技能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许多专业技能和知识。
在医学领域中,有些技能是每一位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21项基本技能。
1. 体格检查: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有目的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听诊、叩诊、触诊等手段,以确定病人身体状况。
2. 医学史采集:询问病人病史和症状,包括病史、吸烟史、饮食史、家族史等,以寻找病人的病因和诊断。
3. 诊断:在采集病人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诊断,确定病情。
4. 医疗记录:对病人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记录,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结果、诊断结果、治疗计划等。
5. 药物管理:管理和分发药物,并监督病人服用药物的情况,以确保病人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6. 治疗技能:掌握各种治疗技能,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造口、放射治疗等。
7. 病人护理:提供全面的病人护理,包括协助病人卫生、移动和饮食等。
8. 器械操作:熟练掌握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包括血压计、吸痰器、呼吸机等。
9. 床旁操作:对病人进行床旁操作,包括吸氧、心肺复苏等。
10. X光及影像解读:对各种X光影像进行解读,以确定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
11. 心电图诊断:使用心电图诊断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12. 实验室检查:掌握并分析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
13. 病理学:熟悉病理学知识,对组织和细胞样本进行分析和诊断。
14. 疾病管理:了解并掌握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对慢性疾病进行管理和治疗。
15. 热情和同理心:对病人保持热情和同理心,提供温暖、关怀的服务。
16. 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向病人解释医疗过程和治疗方案,帮助病人理解和进行治疗。
17. 手卫生:了解和掌握相关卫生知识与技能,确保手卫生和感染控制。
18. 伦理和职业道德:遵循和贯彻职业伦理和道德准则,确保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19. 医疗安全:负责医疗安全,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医疗流程中的安全隐患。
2021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体格检查
![2021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2a32d9002768e9950e73894.png)
触诊:肾脏触诊; 肾区叩击痛; 液波震颤;振水音。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股动脉搏动。 腹壁反射
叩诊:肝上界、肝下界、肝区叩击痛; 腹部叩诊音(左下腹开始,逆时钟方向) 移动性浊音; 膀胱叩诊
听诊:枪击音和Duroziez双重杂音。
(八)四肢和部分神经反射 视诊:上下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 触诊: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
二、全身体格检查内容
一般检查
生殖器、肛门、直肠
(血压、淋巴结) 脊柱与四肢
头部(眼)
神经系统检查
颈部(甲状腺、气管) 全身体格检查
胸部
腹部
全身体格检查提纲
(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 器具齐备,病人取仰卧位,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 测量体温(腋探,10分钟); 3. 检查脉搏,至少计数秒; 4 .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5 .测量右上臂血压(2次);
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后侧乳房、 乳头的位置; ➢ 触诊:腋窝淋巴结; 胸廓(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乳房; 胸廓扩张度; 胸部语音震颤; 胸膜摩擦感;
➢ 叩诊: 肺部叩诊; 肺下界叩诊;
➢ 听诊: 肺部听诊; 语音共振; 胸膜摩擦音(深吸气,在前下胸壁听诊)
(五)心脏 ➢ 视诊: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
(三)叩诊
(一)叩诊方法 1. 间接叩诊法 轻叩诊:用于浅小病变检查 重叩法:用于深大病变检查 2. 直接叩诊法 用于大量胸、腹水等检查
(四)听诊
直接听诊法 间接听诊法
注意: 内容 顺序
(五)嗅诊
可有重要诊断线索 例:呼气酒味——酒精中毒 刺激性蒜味——有机磷中毒 氨味——尿毒症 烂萍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一般检查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一般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b109016f61fb7360a4c65be.png)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体格检查之一般检查(2)身高:约等于两手平展之间的距离。
(3)坐高:约等于下肢长度。
(4)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男性理想体重=身高(cm)-100×0.95(女性×0.9)。
(5)正常体重:一般为理想体重±10%;超重为超过正常理想体重的10%~20%;肥胖为超过正常体重的20%。
(6)消瘦:低于正常的10%~20%为消瘦。
明显消瘦为低于正常体重20%以上。
(7)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我国BMI的正常范围为18.4~24。
BMI<18.5为消瘦、>25为肥胖。
(8)成人体型:分为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
4、营养:按皮肤、毛发、皮下脂肪、皮褶厚度、体重及体重指数、肌肉发达等情况综合判断,分良好、中等及不良。
5、面容表情:面容表情与疼痛和疾病有关,如急性面容、慢性病容、二尖瓣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苦笑面容等。
6、体位:指病人在休息状态所采取的体位,常见体位有①自动体位:活动自如。
②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调整或变换体位。
③强迫体位:为减轻疾病痛苦,被迫采取的体位,如强迫坐位、强迫蹲位等。
7、姿势:病人因疾病痛苦,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在特殊姿势,如醉酒状态、慌张步态等。
8、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昏迷。
昏迷分浅昏迷、深昏迷及植物状态等。
9、步态:如蹒跚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10、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体温: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值为:①口测法:正常值为36.3 ºC~37.2 ºC,小儿及昏迷病人不能采用。
②肛测法:正常值比口测法高0.3 ºC~0.5 ºC,肛门疾患病人不能采用。
③腋测法:正常值为36 ºC~37 ºC,多为门诊病人采用,幼儿及神志不清病人不能用。
(2)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及有无呼吸困难或矛盾呼吸等。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bc27e09b52acfc789ebc90a.png)
心脏检查(叩诊)
心脏叩诊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 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 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用标记笔作标记。如此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则先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 于其 上一肋间(一般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 音界,上移一个肋间,于第3、第2肋间由外向 内叩出浊音界,并分别作标记。用直尺测量左 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 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并记录心界 的大小。
眼球
外形
突出与下陷
甲亢眼征: 眼球突出、Stellwag征、
Graefe征、Mobius征、Joffroy征
运动
运动障碍、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
巩膜
黄疸
眼球运动的检查
眼球运动: 受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 方法:目标物臵于眼前30~40cm 左上 右上 左 右 左下 右下 运动异常:复视(diplopia)、眼球震 颤
胸部检查(腋窝淋巴结)
触诊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着被检查者左前 臂,屈肘外展抬高约45°, 右手指并拢, 掌面 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将被检者手臂放 下靠拢身体,由浅入深滑动触诊。左手检查右 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注意事项同颈部淋巴 结的触诊。 顺序:依次触诊腋窝顶部、后壁、内侧壁、前 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 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
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胸部检查(胸廓)
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视诊皮肤,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均衡,节律是 否规整,两侧是否对称;肋间隙宽度,胸 壁浅表静脉有无曲张及有无皮疹;
胸部检查(胸廓)
蹲下观察并比较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注意胸 廓外形的异常改变,如桶状胸、佝偻病胸或局部 隆起; 视诊两侧乳房对称性和乳房皮肤有无异常,乳头 的位置、大小和对称性,男性有无乳房增生。
内科临床技能操作具体内容
![内科临床技能操作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accd4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d.png)
内科临床技能操作具体内容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以下内容:1.视诊:观察患者的面色、体型、活动能力等。
2.听诊:运用听诊器检查患者心脏、肺部、腹部等器官的听诊音。
3.叩诊:用手指轻敲身体部位,听取声音判断内部器官的状态。
4.触诊:用手触摸患者身体的部位,观察体温、湿度、硬度等。
二、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1.心肺复苏:如发生突发心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2.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导入患者气道,通过控制呼吸机来维持患者呼吸。
三、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是通过静脉通路将药物或液体输送到患者体内。
静脉采血则是通过静脉通路采集患者的血样进行化验。
1.静脉置管:包括选择静脉通路、消毒穿刺点、插入针管等步骤。
2.静脉输液: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液体,调节输液速度和时间。
3.静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静脉采血点,进行采血操作,并将血样送至实验室化验。
四、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能反映心脏的节律、传导和肌肉运动情况。
1.心电图的放置:准备好心电图仪器,将导联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和四肢等部位。
2.心电图的记录:启动心电图仪器,并得到心脏的电活动记录。
五、基本镇痛:内科患者常常伴有疼痛,需要进行基本镇痛操作。
1.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
2.选择镇痛药物,并按照给药方案进行给药。
3.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六、导尿:导尿是通过导尿管将尿液从膀胱中引流出来,检查尿液情况或治疗膀胱尿潴留等。
1.准备导尿器材和消毒液。
2.给患者做好解释和准备,取得同意。
3.洗手、戴手套,进行导尿。
七、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类型,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治疗方法。
1.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2.监测抗凝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讲解
![临床医生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94841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f.png)
临床医生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讲解临床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临床医生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的讲解。
一、准备工作:1.环境准备:确保检查室环境整洁、安静,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照明条件。
2.检查器材准备:根据需要准备相关的检查工具和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3.医患关系建立: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醒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
二、体格检查技巧:1.视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体型等方面的特征,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触诊:使用适当的手法进行触诊,包括轻柔、深入和有规律的触诊,以检查患者的皮肤触感、肿块等情况。
3.叩诊:通过轻轻敲击患者的身体,借以判断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等信息。
4.听诊:使用听诊器对患者的心脏、肺部和血管等进行听诊,以判断有无异常的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
5.示指检查:用示指轻敲患者的骨骼表面,以检测骨骼的整体状况和任何异常。
三、特殊检查技巧:1.血压测量:正确佩戴血压计袖带,确定患者合适的坐姿或卧姿,确保袖带位置正确,采用逐渐放气法进行测量。
2.体温测量:使用准确的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将温度计插入患者的腋下、口腔或直肠进行测量,保持几分钟后读数。
3.心电图检查:正确连接心电图仪的导联电极,确保导联的贴附位置正确,并在静息状态下采集连续的心电图信号。
4.腹部检查:采用适当的手法,按序检查患者的肝脾肿大、腹部肿块等情况。
四、操作技巧注意事项:1.维持患者隐私:在检查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使用适当的窗帘或幕布遮挡。
2.检查步骤清晰:按照身体部位的顺序进行检查,确保每个部位都进行检查。
3.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简单而明了的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4.观察细节: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身体姿势等细节,了解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情况,以充分理解患者的病情。
5.检查结果记录:对每个体格检查项目的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患者的体征、感觉以及任何异常发现。
临床基本操作
![临床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cf646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2.png)
临床基本操作临床基本操作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它们是医疗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证,更是保障患者安全和福祉的必要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多种基本操作,包括体格检查、注射操作、静脉采血、导尿、卫生巾更换等。
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
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异常情况,了解疾病的过程和发展趋势。
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1. 视诊:用肉眼观察病人的皮肤、粘膜、眼底等部位的异常情况,如红肿、溃疡、出血等。
2. 叩诊:采用手掌或橡皮槌轻轻敲打病人体表,以检查腹腔、心肺等内脏的大小、形状与位置。
3. 听诊:通过听诊器听取病人心肺等器官的声音,以判断有无异常情况,如心音、肺音等。
4. 触诊:通过手的触觉,了解病人皮肤、肌肉、腺体等的异常情况,如肿块、硬度等。
二、注射操作注射是治疗或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错误的注射操作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如感染、出血等。
因此,在注射操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规程和注射技术。
常见的注射操作包括:1. 洗手:注射前先做好双手的清洁工作,保证手部无菌。
2. 器具准备: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3. 穿刺:确认注射部位后,手持注射器斜向皮肤,快速穿刺皮肤和肌肉,注意针头不能碰到周围的物体。
4. 药物注射:缓慢注射药液,避免过量或者速度过快的注射。
5. 针头拔出:注射结束后,缓慢拔出针头,避免损伤肌肉或者出血。
三、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医学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提供对疾病诊断和治疗重要参考依据。
静脉采血需要高度重视消毒、护理等多个环节,以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见的静脉采血操作包括:1. 洗手:采血前先做好双手的清洁工作,保证手部无菌。
2. 选择静脉:确定要采集的静脉,通常是肘窝部位的静脉。
3. 绷带处理:使用绷带固定采血部位,以保持静脉充盈状态。
4. 消毒处理:使用消毒剂对皮肤进行消毒,保证采血操作的无菌。
临床诊断最基本的技能
![临床诊断最基本的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1e1faa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6.png)
临床诊断最基本的技能临床诊断是医生判断和确定患者疾病的过程,是医学的核心技能之一。
它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发展程度。
本文将从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详细询问病情,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特点、病程变化等,从而获取相关信息。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问题的提问顺序和方式,以便获得准确的病史信息。
此外,还需对患者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确保获取全面的病史。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患者的体征和体格特点,来获取疾病的线索。
医生需要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听诊、叩诊和触诊等。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细心、耐心地观察患者的面容、皮肤、黏膜等,以及检查各个器官的形状、大小、颜色、触感等。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而指导后续的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获取更多的疾病信息。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CT、MRI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主诉,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项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辅助检查结果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四、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确定患者疾病的最终步骤,也是临床诊断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医生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对可能的疾病进行比较和分析,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确定最可能的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医生对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常见病例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
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
医生需要通过这些技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92491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7.png)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备的技能之一,它是指
在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包括检查、治疗、护理等环节。
具
备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能够有效地进行临床工作,并提供有效的
医疗服务。
以下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一些例子:
1.检查技能:包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肺听诊、腹部检查等。
体格检查是医生进行初步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2.护理技能:包括静脉输液、导尿、创面处理、换药等。
护理是病人
康复的关键环节,通过正确地进行护理操作,可以减少患者不适感,促进
伤口愈合,提高康复速度。
3.治疗技能:包括注射、吸氧、心电图监测等。
治疗是医生进行疾病
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准确地进行治疗操作,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疾
病的目的。
4.免疫技能: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
免疫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地进行免疫操作,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生命支持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生命支持是在生命威
胁情况下进行的关键操作,通过正确地进行生命支持操作,可以挽救生命
并减少死亡率。
以上只是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一部分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技能,不同的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能还有特定的操作技能。
临床基本操作技
能的掌握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的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通用技能
![临床通用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a4327d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0.png)
临床通用技能临床通用技能是临床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它包括临床诊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处理急危重症等方面。
这些技能对于诊断和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临床通用技能的具体内容。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第一步。
在看病人前,医生要了解病人的详细情况,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主诉、病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药物史等。
医生需细致入微地了解病人的症状、病情发展情况,以便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诊治。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在病人接受诊治后进行的。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方面。
医生需通过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深反射等方面,对病情进行了解。
其中,生命体征是体格检查的重要部分,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指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进一步判断病人的病情。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心电图、超声检查、CT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并作出相应的诊治措施。
四、处理急危重症急危重症是指病情危急、需要立即处理的疾病。
在处理急危重症时,医生需要快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包括抢救生命体征、维护功能状态、处理病因等方面。
五、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情况下,医生对病人疾病的判断。
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查阅医学书籍和参考资料,结合病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总之,临床通用技能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六、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合适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疾病的第一线治疗方法。
因此,对于医生而言,了解基本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原则,对于制定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三基临床技能操作
![三基临床技能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4cf13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c.png)
三基临床技能操作临床技能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掌握和应用的各种技术操作和操作技巧。
这些操作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别:体格检查技能、手术技能和医疗仪器操作技能。
以下是三基临床技能操作的一些具体内容:体格检查技能:1.手部洗涤:正确的手部洗涤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医护人员应注意正确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注意洗手的时间和步骤。
2.体温测量:医护人员应学会准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包括使用电子体温计、耳温计等。
3.脉搏测量: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测量患者的脉搏,并了解正常脉搏的范围。
4.呼吸测量: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准确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并了解正常呼吸的范围。
5.血压测量: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并了解正常血压的范围。
手术技能:1.注射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不同类型的注射方法,如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并了解不同药物的注射方式和剂量。
2.导尿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正确的导尿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导尿管、正确插入导尿管、取样等。
3.拔除胃管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拔除胃管,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4.制备手术器械: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制备手术器械,包括消毒和包扎等步骤。
5.外科缝合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正确的外科缝合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缝合方式等。
医疗仪器操作技能:1.心电图操作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操作心电图仪器,包括正确粘贴电极、选择合适的测量通道、记录心电图等。
2.血液透析操作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操作血液透析机,包括正确连接管路、设定透析参数、监测透析过程等。
3.淋巴水肿治疗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正确操作淋巴水肿治疗仪器,包括正确使用压力泵、设置压力和时间等。
4.呼吸机操作技能:医护人员应学会如何正确操作呼吸机,包括正确连接呼吸机和患者、设定呼吸参数、监测呼吸机的工作状态等。
以上仅是临床技能操作的一部分,不同的临床工作岗位还有更多的具体技能操作需要掌握。
医护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操作,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上
右上
左
右
左下
右下
运动异常:复视(diplopia)、眼球震 颤
颈部的检查
• 甲状腺 检查法 视诊:正常不能看到,手置忱后,
头后仰显示更清 触诊:甲状腺峡部,拇指或示指从胸骨上切
迹向上触摸,伴随患者吞咽活动感知有 无峡部肿大
甲状腺位置
颈部的检查
甲状腺侧叶:前面触诊法 后面触诊法
听诊:钟形听诊器听取肿大甲状腺 连续性静脉“嗡鸣”音
甲肿分度:触到看不到:I度 触到看到在胸锁乳突肌以内:II度 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III度
气管的检查
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胸部检查(胸廓)
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视诊皮肤,观察呼吸运动是否均衡,节律是否规整, 两侧是否对称;肋间隙宽度,胸壁浅表静脉有无 曲张及有无皮疹; 蹲下观察并比较胸廓的前后径与左右径,注意胸 廓外形的异常改变,如桶状胸、佝偻病胸或局部 隆起; 视诊两侧乳房对称性和乳房皮肤有无异常,乳头 的位置、大小和对称性,男性有无乳房增生。
胸部检查(腋窝淋巴结)
触诊腋窝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着被检查者左前 臂,屈肘外展抬高约45°, 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 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将被检者手臂放下靠拢 身体,由浅入深滑动触诊。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 结,方法同前。注意事项同颈部淋巴结的触诊。
顺序:依次触诊腋窝顶部、后壁、内侧壁、前 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 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
肺、胸膜检查(叩诊)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 以胸骨角为标志,确定肋间 隙。板指与肋骨平行,由第1肋间至第6肋间,按 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注 意叩诊音改变及板指的震动感;
肺下界叩诊, 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 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检查者板指贴 于肋间隙,自上而下,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 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数肋间隙并作 记录。
肺、胸膜检查(听诊)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 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比较两侧的呼吸音 有无异常变化,是否有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干、湿性罗音),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 作; 检查语音共振:听诊器体件位置同语音震颤的检 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从内到外。嘱被检者 以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下侧胸壁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肺、胸膜检查(触诊)
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 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 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比较两手的动度是 否一致; 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的对称位置, 嘱其以
同等强度发“yi”长音, 并双手作一次交换,以排除两手 感觉的误差。检查上、中、下三部位,比较两侧相应部 位语音震 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触诊有无胸膜摩擦感。
2、
5、
7、
淋巴结的检查
• 浅表淋巴结触诊顺序:耳前、耳后、乳 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 窝
• 检查内容:肿大部位、大小、数目、硬 度、压痛、活动度、粘连、局部皮肤情 况、瘢痕、瘘管
眼球运动的检查
眼球运动: 受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
方法:目标物置于眼前30~40cm
心脏检查(视、触诊)
视诊: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观 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触诊:手掌置于心前区,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 颤,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范 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确定心前区异常搏动 (包括剑突下搏动),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3、4 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必要时用手掌尺 侧(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 期。
叩诊的方法
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板指 紧贴叩诊部位,右手指端垂直叩击板指 第二指节,动作:灵活短促,有弹性, 腕动为主,每次叩2~3下,用力一致, 掌握不同脏器及深浅病变的叩诊力度
直接叩诊法(direct percussion):右中间 三指掌面或指直接叩击根据反响和指下 振动感判断,应用:用于胸腹部病变广 泛或胸壁较厚, 如胸连厚或大量腹水
间接叩诊的手法
听诊(Ausculation)
• 听诊(ausculation):听取机体不同部位 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或异常 注意点:安静、温暖、体位舒适, 不能隔衣听诊 听诊器体件特征: 鼓型:适于听高调音,压力不应太重 钟型:适于听低调音,用力宜稍大
听 诊器
淋巴结的检查
4、 3、乳突区 1、 6、
临床基本技能—体格检查
郧阳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程立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 Clinical Skills
• 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 体格检查
• 基本操作技能 • 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
全身体格检查
器具:体温计、血压计、 听诊器、叩诊锤、 卷/直尺、电筒、 棉签、压舌板、 标记笔、手表。
心脏检查(叩诊)
心脏叩诊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 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 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用标记笔作标记。如此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则先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 于其 上一肋间(一般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 音界,上移一个肋间,于第3、第2肋间由外向 内叩出浊音界,并分别作标记。用直尺测量左 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
胸部检查(胸廓)
注意其体表标志在体格检查中的运用; 有无皮下气肿:用手掌前部分别触压胸廓左右上、中、 下三部位,并询问被检者有无胸壁压痛; 双手按压胸廓两侧,检查胸廓的弹性及观察其外形; 用拇指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的中、下部,询问被检者有 无压痛;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 后查患侧。乳房检查按 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 最 后触诊乳头。触诊乳晕和乳头,则用拇指和示指同时轻 压乳头两侧对应部位,注意有无硬结和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