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

合集下载

柳公权《神策军碑》(高清)

柳公权《神策军碑》(高清)
依惯例,此碑拓本曾颁赐群臣,但流传不广。原碑大约毁于唐末战火,后世也便无从传拓了,至今仅有国家图书馆现存的孤本传世。北宋末期,赵明诚在《金石录》中曾著录有一种分装两册的《神策军碑》拓本,这与国图馆藏恰好相同。因此,历来猜测此本曾经由赵明诚、李清照伉俪珍藏。遥想当年承平之日,赵明诚、李清照以诗书、金石自娱,摩挲赏玩的珍品中也有这件《神策军碑》拓本,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神策军碑的碑文记录了回鹘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的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正如岑宗旦《书评》云,柳书“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神策军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内,一般人难以进去摹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
【原文】
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
翰林學士承旨朝議郎守尚書司封郎中判院事上柱國河東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臣柳公權奉敕書.集賢院官朝議郎守衡州長史上柱國臣□□□奉.
我國家誕受天命.奄宅區夏.二百廿有餘載.列聖相承.重熙累洽.逮於十五葉.運屬中興.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溫恭濬哲.
宗易簡以臨人.保慈儉以育[物].土階茅[屋].則大之[美是]崇.扺璧捐[金].不[貪之智]斯[著].[伏]惟[荷]祖宗之丕構.屬寰宇之甫寧.思欲追蹤太古之遐風.緬慕前(拓本此處佚失二頁)詞.[或]以為乘其饑羸.[宜]事[撻滅].[或]以[為]厚其[賻賵].用助歸還.上曰.回鶻嘗有功於國家.勳藏王室.繼以姻戚.臣節不渝.今者窮而來依.甚足嗟憫.安可幸災而失信於異域耶.然而將[欲]複其穹廬故[地].亦重勞[矣].[理國]之人.必在使其忘亡存乎興滅.乃與丞相密議.繼遣慰喻之使.申撫納之情.頒粟帛以恤其困窮.示恩禮以全其鄰好.果有大特勤嗢沒斯者.[死]識[忠貞].生知仁義.達[逆]順[之]理.識[禍福]之[道].[荷忠義]於鴻私.瀝感激之丹懇.願釋左袵來朝上京.嘉其誠(拓本下冊亡佚)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一、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一)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

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随后遍习隋唐以来楷法,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魏晋人的风貌和隋龙藏寺碑的瘦劲,又更多地吸取了初唐以来各家之长。

由于他受到盛唐时期的颜书孕育,所有转折钩挑以及撇捺等笔调,又大量地变用了颜法。

柳公权博采群美而融冶一炉,写出了结体疏朗,神气清健,方圆兼使,法度森严而又富于变化的书体,与颜真卿同为有唐以来善于创新的一代宗匠。

同时,也正因为柳书有运古生新,遒媚兼备而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也与颜书一样,同为实用价值较高的书体,影响后世极大,至今不衰。

特别在唐人楷书中,柳公权和颜真卿都好以大楷书写碑文,字体既能展写为榜书,又能缩写为中、小楷书。

所以柳体历来就风靡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等国。

在我国一向被选用为初学楷书的范本,以此作为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的比较容易入门的好教材。

(二) 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1、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

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

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

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

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

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柳体字书法字帖

柳体字书法字帖

柳体字书法字帖柳公权是晚唐时期善于吸取和善于创造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继承了二王和初唐各家的传统,又重点吸取了颜体和欧体的特点,经过创造,写出了新的风貌,其字清劲峻拔,结构谨严,疏朗开阔,清秀方整.柳体传世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和《神策军碑》两种。

《玄秘塔》的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而《神策军碑》则结体峻拔,刚柔相济,骨肉停匀,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雄厚之中,被后人评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平生第一妙迹”。

这两本帖都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

柳公权( 778-865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口诀一、整齐平正1、平正:间架布置要平正,笔画长短要参差,要求平正为主。

如正、主、生。

2、中正:中竖要写在正中,上点和下竖应垂直,力求保持平正。

如定、帝、常。

3、横断:左右二横虽中断,但应力求平正安定,不失重心。

如垂。

4、竖断:上下二竖虽中分,但应垂直,以求平正,避免偏侧。

如平、年、辈。

5、让横:横画多者,务求长短各异,宜使中横较长,求其平正。

6、让竖:竖画多者,中间直竖要长,并应垂直勿斜,才能平正。

如寺、奉、喜。

7、偏正:结构正者,横画不宜过平,应稍倾勿侧,所谓正者偏之。

如天、安、其。

8、偏侧:结构斜者,务求斜中取正,勿失中心,所谓偏者正之。

如乃、勿、方。

二、上下平稳1、天复(上广下狭):天复者,要上面盖尽下面,宜上广下狭,求其平稳。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高清拓本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高清拓本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高清拓本《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

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现藏西安碑林。

【1】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2】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3】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休撰。

【4】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5】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篆额。

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6】也。

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7】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

舍此无以为丈夫也。

背此无以为达【8】道也。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9】曰: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

摩其顶曰:【10】必当大弘法教。

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11】如钟。

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与!始十【12】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

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

具威仪於西【13】明寺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通【14】涅槃大旨於福林寺崟法师。

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15】藏大教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

囊括川注,逢源委会,滔滔【16】然莫能济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17】智宏辨与,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

【18】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

【19】岁时锡施,异於他等。

复诏侍皇太子於东朝。

顺宗皇帝深仰其【20】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

宪宗皇帝数幸其【21】寺,待之若宾友。

常承顾问。

注纳偏厚。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人物介绍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欧阳询,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也称“率更体”;风格特点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用笔特点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欧阳询奉敕书;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明陈继儒曾谓:“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所可方驾也;”原碑24行,1108字,由于年久风化,加之椎拓过多,断损严重,后人又加以开凿修补,以至笔画锋芒全失;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颜真卿709-785,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风格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人物评价颜真卿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现存作品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他和唐代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725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柳公权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动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会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29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茍,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主要特点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代表作品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等;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赵孟頫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1287年元二十四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风格特点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代表作品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人物评价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历史地位楷书四大家对东亚书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我们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高潮,为后世书法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颜真卿圆笔书法的开创者: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柳公权世学书者的楷模:柳公权曾经利用为皇帝讲解书法的机会,向皇帝阐述做人的道理;在他看来,写字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是统一的,只要为人正直,则笔下的书法也有清正刚廉的气息;他们认为,书法不但使人身心愉悦,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赵孟頫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之一:赵孟頫出身高贵,一生经历宋元之变;他的书法婉丽流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孟頫是一个修养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常常被艺术史家称道;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全文译介 附教学教案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全文译介 附教学教案

柳公权玄秘塔碑全文译介附教学教案《玄秘塔碑》主要内容简介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十八六五年》,宇诚悬,京兆华源《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他善章草,尤工楷书。

初学王羲之,后遍临初唐名家书,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

其笔力雄健,自成一家,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其传世作品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

《玄秘塔碑》影印之原拓,是宋拓善本。

后剪表成册,每页四行,每行七字。

曾经清末鉴赏家孔广陶收藏,后流入日本国,现为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收藏。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玄秘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

楷书28 行,行54字。

玄秘塔碑全文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休撰谏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撰额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

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

舍此无以为丈夫也。

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

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教法。

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广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

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与?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

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

具威仪於西明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

通涅槃大旨于福林寺,崟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

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辨与?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

柳公权 玄秘塔&神策军碑 原文

柳公权 玄秘塔&神策军碑 原文

[][ ]
重 勞 矣 。 理 國 之 人 。 必 在 使 其 忘 亡 存 乎 興 滅 。 乃嗟 憫 。 安 可 幸 灾 而 失 信 于 异 域 耶 。 然 而 將 欲 複 其 穹 廬 。 故 地
。 回 鶻 嘗 有 功 于 國 家 。 勛 藏 王 室 。 繼 以 姻 戚 。 臣 節 不 渝 。 今 者 窮 而 來
也運
柳袋
天 水 趙 氏 世 爲 秦 人 , 初 母 張 夫 人 夢 梵 僧 謂 曰 : 當 生 貴 子
。 和 尚 , 其 出 家 之 雄 乎 !
慈 悲 定 慧 , 佐 如 來 以 闡 教 利 生 。 舍 此 無 以 爲 丈 夫 也 。 背 此
于 戲 ! 爲 丈 夫 者 , 在 家 則 張 仁 義 禮 樂 , 輔 天 子 以 扶 世 導
其 年 七 月 六 日 遷 于 長 樂 之 南 原 , 遺 命 荼 毗 , 得 舍 利 三 百 餘 粒 。
成 元 年 六 月 一 日 , 向 西 右 脅 而 滅 。 當 暑 而 尊 容 若 生 , 竟 夕 而 异
欲 駕 橫 海 之 大 航 , 拯 群 迷 于 彼 岸 者 , 固 必 有 奇 功 妙 道 與 ?
文 殊 于 清 凉 , 衆 聖 皆 現 ; 演 大 經 于 太 原 , 傾 都 畢 會 。
勇 智 宏 辨 與 ?
然 莫 能 知 其 畔 岸 矣 。 夫 將 欲 伐 株 杌 于 情 田 , 雨 甘 露 于 法 種
大 教 盡 貯 汝 腹 矣 。 自 是 經 律 論 無 敵 于 天 下 。 囊 括 川 注 , 逢 原
紫賜
出 爲出
金紫
囊 達家
魚金
中 道則
袋魚

唐 故 左 街 僧 上录 座内 赐供 紫奉 大三 达教 法谈 师论 玄引 秘驾 塔大 碑德 铭安 并国 序寺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临习指导一、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一)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

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随后遍习隋唐以来楷法,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魏晋人的风貌和隋龙藏寺碑的瘦劲,又更多地吸取了初唐以来各家之长。

由于他受到盛唐时期的颜书孕育,所有转折钩挑以及撇捺等笔调,又大量地变用了颜法。

柳公权博采群美而融冶一炉,写出了结体疏朗,神气清健,方圆兼使,法度森严而又富于变化的书体,与颜真卿同为有唐以来善于创新的一代宗匠。

同时,也正因为柳书有运古生新,遒媚兼备而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也与颜书一样,同为实用价值较高的书体,影响后世极大,至今不衰。

特别在唐人楷书中,柳公权和颜真卿都好以大楷书写碑文,字体既能展写为榜书,又能缩写为中、小楷书。

所以柳体历来就风靡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等国。

在我国一向被选用为初学楷书的范本,以此作为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的比较容易入门的好教材。

(二) 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1、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

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

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

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

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

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全文译介 附教学教案

柳公权 玄秘塔碑 全文译介 附教学教案

柳公权玄秘塔碑全文译介附教学教案《玄秘塔碑》主要内容简介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十八六五年》,宇诚悬,京兆华源《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他善章草,尤工楷书。

初学王羲之,后遍临初唐名家书,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

其笔力雄健,自成一家,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其传世作品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

《玄秘塔碑》影印之原拓,是宋拓善本。

后剪表成册,每页四行,每行七字。

曾经清末鉴赏家孔广陶收藏,后流入日本国,现为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收藏。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玄秘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

楷书28 行,行54字。

玄秘塔碑全文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休撰谏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撰额玄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

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

舍此无以为丈夫也。

背此无以为达道也。

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

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

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

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教法。

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广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

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与?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

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

具威仪於西明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

通涅槃大旨于福林寺,崟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

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

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

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辨与?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

小学书法教案(楷书)

小学书法教案(楷书)

书法教案(楷书)第一章楷书简介【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了解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教学要求】:1.了解楷书四大家生平及代表作: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2.识记楷书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欧阳询楷书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导入:楷书也叫真书、正书。

“楷”便是楷模、法式的意思,即是标准字体。

它在汉末经魏晋南北朝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到唐代完成了楷书的定型。

对楷、行、草三种书体而言,行、草实际是楷书的快写,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跑。

”只有把楷书的用笔、结构学到家,才有进一步写好行、草的根基。

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主要作品还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

2、颜真卿(709-785)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东坡题跋》)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柳公权书法--玄秘塔碑

柳公权书法--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柳公权元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於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宏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邱隶安国寺具威仪於西明寺照律师禀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於安国寺素法师通涅大旨於福林寺?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经、律论无敌於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莫能知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於情田雨甘露於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辩欤无何谒文殊於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於太原倾都毕会德宗皇帝闻其名徵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於他等复诏侍皇太子於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尚率缁属迎真骨於灵山开法场於秘殿为人请福亲奉香灯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苍海无惊浪盖?参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元契欤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В表净众者凡一十年讲《涅?》《唯识》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於瑜伽契无生於悉地日持诸部十馀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邱陵王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於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异香犹郁其年七月六日迁於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元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八门弟子比邱、比邱尼约千馀辈或讲论元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呜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业虔守遗风大。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戴尧天编写一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一)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

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随后遍习隋唐以来楷法,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魏晋人的风貌和隋龙藏寺碑的瘦劲,又更多地吸取了初唐以来各家之长。

由于他受到盛唐时期的颜书孕育,所有转折钩挑以及撇捺等笔调,又大量地变用了颜法。

柳公权博采群美而融冶一炉,写出了结体疏朗,神气清健,方圆兼使,法度森严而又富于变化的书体,与颜真卿同为有唐以来善于创新的一代宗匠。

同时,也正因为柳书有运古生新,遒媚兼备而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也与颜书一样,同为实用价值较高的书体,影响后世极大,至今不衰。

特别在唐人楷书中,柳公权和颜真卿都好以大楷书写碑文,字体既能展写为榜书,又能缩写为中、小楷书。

所以柳体历来就风靡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等国。

在我国一向被选用为初学楷书的范本,以此作为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的比较容易入门的好教材。

(二)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一、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

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

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

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

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

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柳公权《神策军碑》(高清)

柳公权《神策军碑》(高清)
宗易簡以臨人.保慈儉以育[物].土階茅[屋].則大之[美是]崇.扺璧捐[金].不[貪之智]斯[著].[伏]惟[荷]祖宗之丕構.屬寰宇之甫寧.思欲追蹤太古之遐風.緬慕前(拓本此處佚失二頁)詞.[或]以為乘其饑羸.[宜]事[撻滅].[或]以[為]厚其[賻賵].用助歸還.上曰.回鶻嘗有功於國家.勳藏王室.繼以姻戚.臣節不渝.今者窮而來依.甚足嗟憫.安可幸災而失信於異域耶.然而將[欲]複其穹廬故[地].亦重勞[矣].[理國]之人.必在使其忘亡存乎興滅.乃與丞相密議.繼遣慰喻之使.申撫納之情.頒粟帛以恤其困窮.示恩禮以全其鄰好.果有大特勤嗢沒斯者.[死]識[忠貞].生知仁義.達[逆]順[之]理.識[禍福]之[道].[荷忠義]於鴻私.瀝感激之丹懇.願釋左袵來朝上京.嘉其誠(拓本下冊亡佚)
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获悉后决定不惜重金将这批珍贵古籍购回当即通过香港大公报费彝民社长和收藏家徐伯郊会同国家图书馆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与陈氏洽商直到1965年成功地购回了郇斋所藏的善本入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其中就有神策军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高清)
X
【《神策军碑》介绍】
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所藏碑拓中,宋拓《神策军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珍品。
此拓原本上下两册,不知何时失去下册。清乾隆时安岐《墨缘汇观》记载上册尚全,原有五十六页。至清末陈介祺后人转让此拓时,发现第四十二页之后丢失两页,仅余五十四页。民国时,经南方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收藏。
1949年,陈澄中夫妇携部分珍贵藏书定居香港。两年后,传言陈氏将出售藏书,并有日本人意欲收购的消息。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获悉后,决定不惜重金将这批珍贵古籍购回,当即通过香港《大公报》费彝民社长和收藏家徐伯郊会同国家图书馆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与陈氏洽商,直到1965年成功地购回了“郇斋”所藏的善本,入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其中就有《神策军碑》。现在,作为稀世珍宝,《神策军碑》仍藏于国家图书馆书库中。

学习楷书必备,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神策军碑》(附复原图)

学习楷书必备,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神策军碑》(附复原图)
类似文章更多柳公权的生平第一妙迹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唐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神策军碑楷书柳公权宋拓帖唐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放大版59张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帖大字高清学楷书必备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神策军碑附复原图唐代书法名迹八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柳公权神策军碑帖
学习楷书必备,柳公权生平第一妙迹《神策军碑》(附复原图)
学习楷书必备,柳权生平第一妙迹《神策军碑》(附复原图)

柳体楷书传世名作——《玄秘塔碑》

柳体楷书传世名作——《玄秘塔碑》

柳体楷书传世名作——《玄秘塔碑》第一天晨读带大家走进【楷书】。

说到楷书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柳公权,但是对他可能不是很了解,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名鼎鼎的柳公权,柳少师。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

所写楷书,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传世书迹很多,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是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以告示后人,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刻此颂功德碑。

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共28行,每行54字。

叙述了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

书体端正瘦长,笔法锐利,笔力挺拔矫健,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筋骨外露,阳刚十足。

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字迹如刀刻一般,全碑无一懈笔,风格特点显著。

今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柳公权的字到底厉害在哪里?01点画其一,有如截铁,圭角分明,方折峻整,别具特色;其二,点画多样,变化丰富,别具一格。

02结体《玄秘塔碑》结体谨严,中宫内敛,四周舒展,寓圆于清刚之内,严谨而不失疏朗开阔之势,仪态冲和,遒劲绝伦。

例:“以”字就被左右拉开距离,大多取狭长之纵向,“人”、“之”等字偶尔亦间之以宽博之横向,“紫”袍”等字注重一字之中的曲直对比等等。

03章法《玄秘塔碑》全篇布局严谨劲健,章法上行间茂密,精妙高雅。

左右基本对称,右肩稍高,形成左低右高之势,险中求稳。

其字里行间,充满了行与留、曲与直、违与和、动与静、刚与柔、擒与纵、欹与正、虚与实。

碑帖大观之柳公权《神策军碑》

碑帖大观之柳公权《神策军碑》

碑帖大观之柳公权《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

《神策军碑》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

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其笔法与结构极精炼而凝重,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

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

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

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

唐以前的拓本今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了,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

有南宋贾似道、元瀚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

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

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1965年,周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戴尧天编写
一柳公权及其作品简介
(一)
柳公权(公元七七八年——八六五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进士,穆宗时以翰林院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累官太子少师,所以又称“柳少师”。

为人秉性刚直,从小工诗文,擅长篆、草、真,行,而对楷书致力尤深,是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随后遍习隋唐以来楷法,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魏晋人的风貌和隋龙藏寺碑的瘦劲,又更多地吸取了初唐以来各家之长。

由于他受到盛唐时期的颜书孕育,所有转折钩挑以及撇捺等笔调,又大量地变用了颜法。

柳公权博采群美而融冶一炉,写出了结体疏朗,神气清健,方圆兼使,法度森严而又富于变化的书体,与颜真卿同为有唐以来善于创新的一代宗匠。

同时,也正因为柳书有运古生新,遒媚兼备而平易近人的特点,所以也与颜书一样,同为实用价值较高的书体,影响后世极大,至今不衰。

特别在唐人楷书中,柳公权和颜真卿都好以大楷书写碑文,字体既能展写为榜书,又能缩写为中、小楷书。

所以柳体历来就风靡各地,甚至传播到日本等国。

在我国一向被选用为初学楷书的范本,以此作为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的比较容易入门的好教材。

(二)
柳字流传下来的大字碑版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两种;
一、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大达法师建立的,由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时年六十三岁。

全碑文共一千二百余字,原石现存西安碑林。

千余年来,虽历经传拓,字画仍清晰完好。

此碑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乃此碑之最大特色,是柳书的代表之作。

明代大书画家兼鉴定家董其昌评论柳书说;“余于虞褚颜欧皆仿佛十一。

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意思是如学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字,宜先从柳法入手,乃是捷径。

这从柳书《玄秘塔碑》的字迹来看,可以观察其内涵二王的意趣,而又有深入浅出之妙,也足以说明董的评论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二、神策军碑神策军原是唐制边防军队,后驻军禁中,便成为皇帝的卫队了,分左右神策两军。

此碑建立于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是柳公权在六十五岁时书写的。

内容记载唐武宗李瀍巡幸左神策军的事。

由于碑置左神策军驻地,驻军禁地,不准摹拓,所以对外流传很少,因此碑文字口没有受到捶拓损伤,锋鋩棱角,俨然如新。

其书法结体严峻,除多出欧法外,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势雄力厚之中,刚柔相济,骨肉停匀,是高度概括了前人楷法的珍品。

世人评述此碑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

确实,在柳书大字碑版中,《神策军碑》是继《玄秘塔碑》之后,另以雄胜面貌出现的又一精心杰作。

现存拓本,据记载,为五代或宋初时所拓,是仅存而稀有之迹。

特别是此碑由于勒刻精良,所拓字迹,神完气足,几与真迹无甚差别,诚是难能可贵。

二柳字的用笔特征
执笔在指,运笔在腕;书写纸上,形成点画,积点画而后成字体。

因此字体的形态表现如何,关键在于点画的用笔如何。

举凡点画的起止长短,方圆肥瘦,偃仰向背,正直弧斜,轻重徐疾,虚实映带以及转折顿挫,藏锋露锋等等用笔问题,也就关系到字体形态的表现问题。

各家字体在用笔上都有它一定的讲究和方法,从而就形成了他的一定特征。

所以初学临摹的人,必须首先抓住这些带有关键性的特征,才容易把字临摹得相似或近似。

关于柳字的用笔特征,应掌握如下几点:
一、由于颜书以丰筋胜,柳书以骨力胜,世人皆以“颜筋柳骨”并称。

同时也正因为此,一般初学柳字的人,往往过分偏重于骨力的一面,而忽略了柳书于劲健之外,尚富有丰腴妍润的一面,而将柳字临写得过分枯瘦,这一点必须加以留意。

二、柳体字用笔是“方笔”和“圆笔”并用的,“方笔”指在起笔和收笔处笔画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并不是指什么角度正好九十度。

用笔方法,主要是逆锋起笔,如写横画,在逆锋向左上角起笔后,就要向下落笔(这叫做欲横先竖),再转锋向右行笔;收笔时用“回锋收笔”。

如写竖画,在逆锋向左上角起笔后,就要向右横落笔(叫做欲竖先横),再转锋向下力行。

如写撇,欲左下先右上(柳字在撇画或竖画,每多强调用“方笔”,所以在起笔时,时常出现用二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多一个棱角)。

如写捺,欲右下先左上,这些都称为“逆锋”笔法。

在行笔时用铺毫,笔画尽处,每用顿笔。

这样用笔,就叫“方笔”,方笔点画,厚重遒劲。

圆笔指写出的点画呈圆形,圆笔在起笔后用裹锋,不使笔锋分散开。

行笔不折不顿,写到尽处,一住即收,无有折锋痕迹。

这样用笔,称为“圆笔”。

柳体圆笔点画,格外显得丰润而圆浑。

三、横画起笔方整,全用折锋起笔,从长短看,有短横长横之分,短横体态粗壮,所以按笔较重,长横伸左取势,中段稍瘦,所以行笔至中段时,须稍提锋。

柳体长横在顶盖、中腰或底托部位时,都比一般为长,有时还长得比较突出。

横画笔势,虽向右上取微含耸肩状态的斜势,但要使人一眼看来有安适平稳的感觉。

有时横画两头微低,中间高拱如覆舟的样子,这在横画较多的字如“书”,“昼”,“真”、“兵”等字都配用此画。

另凡居于左偏旁的字如“木”、“扌”、“言”等偏旁的短横,为了要让右关系,右端要稍尖,人称之为“右尖横”;或居于右偏旁的字如“才”、“寸”等偏旁的短横,为了要迎左的关系,一般都用“左尖横”即左端比右端要狭窄些。

四、竖画起笔,折锋非常突出,有垂露和悬针之别,都根据字势需要而定。

中竖每多用垂笔悬针,空抢收笔,力在抢尖。

左右竖画,有相向和向背之分,如范字“圆”,“臣”,“雕”、“皆”等的竖画,相向形态,都较突出。

五、柳字的“点”,方圆并用,变化较多。

其在“宝盖头”的首点,多用竖式方折之点,“宝盖头”左点,每多借用短竖为点,如范字“官”、“宅”等。

另如“文字头”的首点,或方或圆,都用侧式。

方点体势,斩钉截铁,圆点体势,丰厚滋润,如范字“主”、“玄”之点。

六、柳字的撇,速度较快;柳字的捺脚较长,捺尾较细。

撇捺相交之笔,轻撇重捺,一如颜法。

?
七、“火点底”的横四点,其中间二直点,多参用短竖成点;其在“绞丝旁”的下三点,其中间一点,也以短竖出现;“水旁点”的末点,其挑尖须对准首点尾部,以求上下呼应。

八、凡“口”、“曰”等类四角围框之字,其上两角较下两角宽阔,所以竖画落笔后,须由上向下斜下,两面对称,形同量米升斗之状。

九、凡“口”形框内如空无笔画,则“口”框的左面竖脚须伸出框外,如“口”形框内含有其他点画者,则右面竖脚必须伸出框外,临摹时要分辨清楚。

十、凡“木”字之撇,(包括木字旁)其撇出的头部,一般都枕搁在竖画上,见范字“林”字。

十一、“竖弯钩”其弯部一路圆转,见范字“礼”字。

十二,范字“风”字的横折斜弯钩,其弧度大致相当于圆周的三分之一;钩笔特别丰厚饱满,全从褚法中来。

以上论述供学写时参阅。

为了使学用方便,本帖毛笔字部份的选字,已从碑刻原版翻制成墨迹,特此说明。

目次
第一章笔画
第一单元基本笔画运笔练习
第二单元由基本笔画发展而成的复合笔画写书练习第三单元基本笔画形态变化
一、折的形态变化
二、钩的方向变化
三、点的组合变化
四、撇的首尾变化
五、捺的位置变化
第二章部首
第一节字头练习
第一单元对准直中线书写的字头练习
第二单元对准直中线分左右书写的字头练习
第二节宇左旁练习
第三单元画简形单的左旁练习
第四单元带有钩折的左旁练习
第五单元笔画较繁的左旁练习
第三节字右旁练习
第六单元笔画较简的右旁练习
第七单元笔画较繁的右旁练习
第四节字头、字底和围框式的部首书写练习
第八单元悬崖式的字头书写练习
第九单元走之式的字底书写练习
第十单元一般字底书写练习
十一单元围框式部首书写练习
第三章结构形式
第一单元结构形式练习之一
第二单元结构形式练习之二
第四章结构搭配比例
第一单元独体字的笔画搭配
第二单元左右结构搭配比例之—
第三单元左右结构搭配比例之二
第四单元上下结构搭配比例
第五单元左中右结构搭配比例
第六单元上中下结构搭配比例
第七单元包围结构
第五章结构布势
第一单元关于疏密、大、小等字形的布势第二单元关于长、短,偏、斜等字形的布势第三单元关于堆、积、重、并等字形的布势第四单元关于向、背、孤、单等字形的布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