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时间标志ppt
合集下载
红军长征[课件ppt]
![红军长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015859767f5acfa1c7cd2a.png)
❖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 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 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 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 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 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 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红军长征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 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 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 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 神力量。
❖ 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 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 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 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 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 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 己。
红军长征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 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 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 的今天也是这样。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场
红军长征
❖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 遵义会议作出了哪些决定? ❖ 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红军长征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议议
红军长征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想的 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 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 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红军长征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红军长征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 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 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 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 神力量。
❖ 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 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 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 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 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 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 己。
红军长征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 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 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 的今天也是这样。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场
红军长征
❖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 遵义会议作出了哪些决定? ❖ 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红军长征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议议
红军长征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想的 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 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 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长征故事课件ppt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军事战略 方针,即以游击战为主,同时进行必要的运动战。
在此方针指导下,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取得了多 次胜利。
红四方面军的贡献和影响
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和发展,为红军的壮 大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支持。
红四方面军的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丰富 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思想,为后来的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过程和决策
会师前的形势
在长征初期,红军各部队相互分 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会师决策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协同作战,中央决定红 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
会师经过
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红一、红二方 面军先在甘肃会师,不久后红四方 面军也抵达会宁,实现了红军三大 主力的历史性会师。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仅保存了红军 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后续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更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的精神,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的历程和影响
长征的历程
长征历时两年,途经14个省份,跨越了近万里的路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种种 困难,如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等,最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THANKS
感谢观看
长征的影响
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军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征的 故事也传遍了全国,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长征成为中国共 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象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长征的起点: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红四方面军的背景和成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在 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工农革命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崭新道路。
在此方针指导下,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取得了多 次胜利。
红四方面军的贡献和影响
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和发展,为红军的壮 大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支持。
红四方面军的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丰富 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思想,为后来的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过程和决策
会师前的形势
在长征初期,红军各部队相互分 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会师决策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协同作战,中央决定红 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
会师经过
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红一、红二方 面军先在甘肃会师,不久后红四方 面军也抵达会宁,实现了红军三大 主力的历史性会师。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仅保存了红军 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后续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更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的精神,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的历程和影响
长征的历程
长征历时两年,途经14个省份,跨越了近万里的路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种种 困难,如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等,最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THANKS
感谢观看
长征的影响
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军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征的 故事也传遍了全国,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长征成为中国共 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象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长征的起点: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红四方面军的背景和成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在 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工农革命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崭新道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19张)-优秀课件

A、遵义 B、甘肃 C、吴起镇 D、井冈山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__C__
A、1933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4年10月
8、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_D___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七嘴八舌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红军长征不仅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包括哪些精神?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 长征精神?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失利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
过草地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遵义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33、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 博古、李德错指挥,被迫放弃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途中到遵义,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 渡赤水,乱计划;过金沙,蒋叹息。 大渡桥,显勇气;爬雪山,过草地。 三五年,吴起镇;三六年,大胜利。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7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朱 德长 、征 周到 恩达 来陕 、北 秦后 邦的 宪毛 泽 东 、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长征胜利
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和红 四方面军到达甘 肃会宁地区,于 红一方面军胜利 会师。红军三大 主力师会师,宣 告长征胜利结束。
2019年7月24日
会宁会师楼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确立了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 正确领导。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渡过金沙江-皎手渡
(意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2019年7月24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2019年7月24日
红军四渡赤水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2019年7月24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突破敌人重兵把守 的天险腊子口
2019年7月24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会师陕甘
1935年 10月,中共中 央带领中央红 军抵达陕甘革 命根据地吴起 镇。
2019年7月24日
陕北吴起镇
2019年7月24日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
()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2019年7月24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3、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是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_优秀课件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标志)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长征起止时间:1934-1936
四渡赤水 B.
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二 、 1.后期
1935年10月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
路线:
过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王明博古“左”倾路线的错误
1931年至1934年,远在万里之外的共产国际凭空想象、错误地指导中国革命,在他们 的支持下,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教条主义者王明、博古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他们披着 “马列主义理论”的外衣,实行了违背中国国情的“左”倾路线,到1934年“左”倾路线
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背景: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①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企图消灭红军, 但均遭失败。
②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 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错误主张,导致 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形势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第34师师长陈树湘
初期路线:
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湘江
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 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 东的正确主张。
红军长征_PPT课件

红军长征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请说出四次反“围剿”的领 导人及作战方针。
随着根据地的壮大,敌人十分惊恐, 从1930年10月—1933年春,连续对根据 地进行了四次反革命“围剿”。
一、长征的开始
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 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 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
说说红军长征的故事。
谢谢
飞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桥
翻 越 雪 山
走 过 草 地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3、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南方八省红军的游击战
陈毅
项英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吴起镇
朱 德长 、征 周到 恩达 来陕 、北 秦后
邦的 宪毛
泽 东
、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三大主力在会宁大会 师(1936年10月)。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 更 大金乌 五万红 军 喜 渡沙蒙 岭水军 过 岷 桥水磅 逶千不 后 山 横拍礴 迤山怕 尽 千 铁云走 腾只远 开 里 索崖泥 细等征 颜 雪 寒暖丸 浪闲难 。 , 。,。 ,。,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请说出四次反“围剿”的领 导人及作战方针。
随着根据地的壮大,敌人十分惊恐, 从1930年10月—1933年春,连续对根据 地进行了四次反革命“围剿”。
一、长征的开始
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 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 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
说说红军长征的故事。
谢谢
飞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桥
翻 越 雪 山
走 过 草 地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3、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南方八省红军的游击战
陈毅
项英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吴起镇
朱 德长 、征 周到 恩达 来陕 、北 秦后
邦的 宪毛
泽 东
、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三大主力在会宁大会 师(1936年10月)。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 更 大金乌 五万红 军 喜 渡沙蒙 岭水军 过 岷 桥水磅 逶千不 后 山 横拍礴 迤山怕 尽 千 铁云走 腾只远 开 里 索崖泥 细等征 颜 雪 寒暖丸 浪闲难 。 , 。,。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累
苦
不
不
累
苦
看
想
看
想
革
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五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版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共22张PPT)

瑞
遵义
金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飞
夺
泸
定
桥
四
渡
赤
强
水
渡
大 巧渡金沙
渡
江
河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
遵义
金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飞
夺
泸
定
桥
四
渡
赤
强
水
渡
大 巧渡金沙江 渡
河
爬 雪 山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
遵义
金
会议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 过湘江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来自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
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
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
红军长征时穿过的草鞋
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 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3、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 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zī]重要 在一个地恶球劣上的最自险然峻环的境地带保持这样敌的人平的均围速追度堵,截可说近
乎奇迹。 生活艰苦、缺衣 恶劣的少自食然环境
材料二:眼看掉队、牺牲的 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 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
结合材料及所学,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红色长征精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PPT模板

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投降。
胜利 会师
红四 方面军
红二 方面军
评价意义
·纪念红军长征胜 利·
评价意义
国内评价
,邓小平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 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 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 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 成熟。 ”而当邓小平之女毛毛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 他的回答是—“跟着走”!
3 长征各阶段发展 4 长征评价意义
目 录
历史背景
·纪念红军长征胜 利·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 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 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德国 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 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 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 利,苏区日渐缩小
1、动画设置:所有幻灯片均设置为上一动画之后,如果需要通过点击控制动画放映可修改 设置为单击时。 2、自动切换时间修改:切换-换片方式-设置自动换片时间(去掉勾选)。 3、音乐删除:在第一页左上角画布之外选中删除。 4、形状组合:为方便编辑,部分形状做了组合。取消组合方式 :选中组合-单击右键-组合取消组合(快捷键 Ctrl + Shift + G )。 5、修改图片:选中图片-单击右键-更改图片(可能会出现图片大小不合适的情况)。为方 便编辑,部分图片使用了形状填充(修改方式:选中形状-单击右键-填充-图片)。 6、图标:本PPT中所用到的图标均为矢量可编辑图标,可随意调整大小,改变颜色。 7、技巧:选中形状或文字,Ctrl + C 可以复制形状或文字,Ctrl + V 粘贴已经复制的形状 或文字应用到所需页面中。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2张PPT)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二七惨案、 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折 点
由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立新中国
读图说史
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图一、图二中分别召开的是 哪次会议?请分别说出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敌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1933年
分散兵力
五
至
50万
10万 博古
次
1934年
李德
进攻冒险
失 败
防御保守
问题: 1.请你根据材料预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依据:当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 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1932年
军队人数 敌我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领导人 毛泽东
第四次 1933年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战略战术 结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胜利 各个击破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制定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红军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4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易错点: 1.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遵义会议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长征的胜利
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20
吴 起 镇 胜 利 会 师
21
吴毛 起泽 镇东
在
22
23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
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
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
5
1、开始长征——强渡乌江 时间:1934年10月 概况:损失惨重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6
博 古
7
(1))背景:长征开始损失惨 重,对王明的领导强烈不满。转 兵贵州为其召开提供了条件
(2)内容:1935年1月 A、军事方面: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B、组织方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进入陕甘境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131314四渡赤水是中国十年内战时期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边境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
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4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 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 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 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 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吴 起 镇 胜 利 会 师
21
吴毛 起泽 镇东
在
22
23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
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
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
5
1、开始长征——强渡乌江 时间:1934年10月 概况:损失惨重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6
博 古
7
(1))背景:长征开始损失惨 重,对王明的领导强烈不满。转 兵贵州为其召开提供了条件
(2)内容:1935年1月 A、军事方面: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B、组织方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进入陕甘境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131314四渡赤水是中国十年内战时期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边境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
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4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 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 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 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 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人教部编版_八年级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优秀课件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遵义会议
雪红军山过草地忠穿的魂草鞋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
征
5、胜利会师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 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 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 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表
(1930——1933)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 数
领导人
第一次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毛泽东
第三次 第四次
30万 50万
3万 3万多
7万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 失败,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博 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 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爬雪山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灵
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 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灵
长征路上翻越第一座大雪山——
遵 红义军会由议 22是名中突国击共队产员党冒从着幼枪年林走弹向雨成,在熟火的力标的志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夹战斗金,终山于。占领红了军对大面桥多头来,为自主力气开候辟了炎前热进、的道路。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
由胜利走向胜利,
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共19张)

渡过湘江
★ 1934.10中央 红军突围西进
开始长征——战略转移
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回合二、 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 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当时,如果 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 ③②①④
A 2、“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上的一个典范,在四渡赤水河的战
役中,毛泽东成功运用的战术是( )
A.声东击西 B.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C.调虎离山 D. 迂回战术
3、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红军强渡大渡河 (四川石棉县安顺场)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红军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 白雪皑皑的夹金山
红军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 茫茫草地(松潘草地)
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吴起镇会师
红二、红四和红一方面军 红军一甘、肃二会、宁四会方师面军会师纪念馆
长征胜利——转危为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国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工 经过: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
农
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
红
突破腊子口、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军 长
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征 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 1934.10中央 红军突围西进
开始长征——战略转移
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回合二、 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 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当时,如果 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 ③②①④
A 2、“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上的一个典范,在四渡赤水河的战
役中,毛泽东成功运用的战术是( )
A.声东击西 B.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C.调虎离山 D. 迂回战术
3、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红军强渡大渡河 (四川石棉县安顺场)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红军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 白雪皑皑的夹金山
红军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 茫茫草地(松潘草地)
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吴起镇会师
红二、红四和红一方面军 红军一甘、肃二会、宁四会方师面军会师纪念馆
长征胜利——转危为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国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工 经过: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
农
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
红
突破腊子口、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军 长
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征 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红军长征课件ppt

吴起镇
爬雪山、 过草地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
打乱敌人的 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巧渡金 沙江
强渡大渡 河、飞夺 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跳出了敌人的包 围圈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 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B.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6、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
是因为( A )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 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
红军长征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过草地 红军长征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穿过草地(油画)
松潘草地
最早跨越松潘草地的是红军右路军先头部 队第三十军的二六三团、二六五团和二六八团。 1935年8月18日在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第三 十军军长程世才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进入 松潘草地,为右路军穿越草地北上开路。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
(1)认真阅读地图,数一数,
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
会会宁宁
(2)从长征路线图中找到瑞金、
遵义、吴起镇、会宁四个地方。
红一方面军
四、长征的历史意义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 也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 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 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 却使毛泽东及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 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深远 地影响世界事迹的事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长征?
客观原因 国民党军队围剿力度空前强大。
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
主观原因 反围剿失败。
当时中央苏区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由李德仓促策划了突围转移方案,但被蒋识破 红军战略企图。于潇水和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近半。夺取遵义后,政治局对潇湘战 役进行了反思,毛泽东重掌兵权。毛泽东决定西渡赤水,向敌人薄弱的贵西转移。长 征不是一开始的战略规划结果。北上抗日也是在川西时才提出的。是红军根据革命形 势的选择结果。总之,长征开始是反围剿失利后的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因 敌我双方的战争形势,原来的战略不断改变发展,最后成为了长征。
途经
11
个省
牺牲
430
营以上干部
行程
25000
余里
攻占
700
多县城
损失
92%
的战士
击溃
数百
个团
历经
380
余次战斗
02
第二章: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 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 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 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 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 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1936-2018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目录 Content
长征的历史回顾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长征精神的意义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01
第一章:长征的历史回顾
写在前面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 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 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 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 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 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 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参加长征的各部队路径
中央红军
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 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红二十五军 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 达陕西延川永坪镇,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红四方面军 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 ,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红六军团 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
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数字长征(中央红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 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 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 到30岁。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 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 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共击溃国民党军数 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 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 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 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 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 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 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一师 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 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红一团一 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 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 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 地杀出一条生路。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 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 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 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 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 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 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 ,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 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 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 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巧夺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 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 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 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 ,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 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 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 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 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 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 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 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 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 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 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 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 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 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 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