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下《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松鼠与松果教学反思(共19篇)
![松鼠与松果教学反思(共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778f5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3.png)
松鼠与松果教学反思〔共19篇〕篇1: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松鼠和松果》的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才能。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
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
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
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稳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考虑,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忧,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文。
但我的设计内容过多,无法完成教学;重点过多,无法兼顾。
合作学习才能还需努力培养。
篇2: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地球只有一个!假设人类只知索取不知保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松鼠和松果》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得意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浸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得意,贴近童心,我在教学本课时注重引领学生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尤其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抓住松鼠担忧什么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我结合三个重要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到小松鼠由欢喜到担忧最后又快乐的心情。
〔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突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假如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在朗读的过程中,又设计比赛读的方式,看谁的感情最丰富,不仅能在语气上,而且在表情上也能表现出来。
学生的兴趣特别高,读起书来也特别有劲。
2024年《松鼠和松果》教案反思松鼠和松果教案
![2024年《松鼠和松果》教案反思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fa4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松鼠和松果》的主要内容,体会松鼠与松果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松鼠与松果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保护环境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松鼠吗?谁能告诉我松鼠的特点?(2)那么松果呢?松果有什么作用?(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松鼠和松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松鼠和松果》。
2.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句子意思。
(2)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3.分析课文(1)请同学们回顾课文,概括一下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松鼠和松果的句子,并进行品词析句。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松鼠和松果的看法。
4.小组讨论1)松鼠为什么要储存松果?2)松鼠为什么要把松果埋在土里?3)松鼠和松果之间有什么联系?(2)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5.表演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表演。
(2)请各小组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进行评价。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松鼠和松果的短文。
2.观察生活中的松鼠和松果,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松鼠和松果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学生反馈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能够从课文中提炼出保护环境的主题。
4.教学不足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松鼠和松果之间的联系把握不够准确。
《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3411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2.png)
《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1、《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松鼠与松果》一文通过一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的所想所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教育效果。
松鼠想的这个“吃一个、埋一个”的主意,正是松鼠环保意识的具体体现。
因此,这是课文的关键点,也是教学的关键点。
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化明理。
从整个教学设计上来看,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成功的,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是,看起来好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也或多或少会出现不足之处。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就第4自然段中“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一个”进行质疑问难,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各自的疑问,有针对词语的(如:“主意”是什么意思?);有针对句子表面意思的(如:松鼠想了个什么主意?);更有寻根问底的(如:松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意?)等等。
我呢,则沾沾自喜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却不知道自己疏忽了一点:质疑问难是一种能力,解疑释疑更是学生应该提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怎么能被教师的分析讲解所代替?它应该是学生在自主学文、自主探究下慢慢形成的能力。
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抹杀了孩子自主探究的兴趣,而没有兴趣的孩子是不会主动探究事物的。
就本文而言,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本文故事性强,内容也不深奥,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二、就当前社会环境而言,环保这一话题学生较熟悉,即内容贴近生活。
其三、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尝试自主探究、解疑。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教师在这当中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说是引路人。
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有进行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培养与提高的。
2、《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反思今天听了李倩老师的《松鼠和松果》一课,我们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松鼠和松果》教案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案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7217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一、教案名称:《松鼠和松果》教案二、学科领域:语言艺术三、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四、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拼读和理解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4.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对话。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2. 生词学习:教授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
3. 对话练习: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设计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示例:一、课堂导入:教师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三、生词学习:教师教授生词“松鼠、松果、喜欢、储存、树洞”等,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
四、对话练习:教师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设计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
2.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细致阅读课文,让学生指出并解释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3. 生词练习:教师挑选几个重要的生词,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认读和拼写练习。
4. 对话创造: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造自己的对话,进一步巩固语言表达技能。
5. 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复述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让学生抄写并熟记本节课所学的生词。
2.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向家人讲述松鼠和松果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表现。
《松鼠和松果》反思回顾范文(2篇)
![《松鼠和松果》反思回顾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8172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0.png)
《松鼠和松果》反思回顾范文我的这则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
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
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
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巩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文。
但我的设计内容过多,无法完成教学;重点过多,无法兼顾。
合作学习能力还需努力培养。
《松鼠和松果》反思回顾范文(2)《松鼠和松果》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勇气和成长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许多反思和启示。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这本书。
首先,这本书给了我关于友谊的重要性的反思。
故事中的主人公松鼠和松果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玩耍、探险,并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忧虑。
虽然他们性格迥异,但他们的友谊却是无私的、深厚的。
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友谊并不是取决于外貌或背景,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书中的描写,我意识到友谊是需要经营和珍惜的,只有互相付出和支持,才能让友谊变得更加坚固和持久。
其次,这本书也给了我关于勇气的反思。
故事中,松果失去了他的家园,而松鼠则主动帮助他建立新的家。
这需要松鼠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身体上的困难,向未知的领域挑战。
通过他的勇敢和决心,松鼠展现了成为朋友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这让我明白到勇气并不意味着没有害怕,而是能够克服害怕并迈出一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可能性。
书中的故事鼓励我有勇气面对困难、挑战自己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
另外,这本书也给了我关于成长的反思。
故事中,松鼠和松果在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和挑战,他们逐渐成长为更强大和自信的个体。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四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9fea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8.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松鼠和松果》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我在教学本课时注重引领学生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尤其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抓住松鼠担心什么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引领学生反复读文,深入体会。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二)课文始以复习引入,做摘松果的游戏,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
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欢快的气氛,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果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学习课文时以读促悟,以悟激qing,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
评议的过程既是学生交流自己对语言的体验,又是在培养他们倾听、赞美、交流的好习惯。
同时,语言的感悟到积累、运用,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句式,努力体现“实”而“活”。
鼓励学生做松鼠的朋友,以角色活动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朗读为主旋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加深感悟,使他们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可爱。
想象创造美。
又通过贴图,在此想象让孩子们看到了懂得回报自然带来的美好未来,直接感悟文本的主旨。
同时,想象的带领学生进入口语实践的情境。
改变一味依赖教科书的倾向,积极利用、拓展一切课程资源,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广阔的生活天地是语文的源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三)今天听了一节课之后自己又上了《松鼠和松果》,通过两堂课的对比,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板书设计重点突出板书设计的形式之多已经无需多说,我个人觉得板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于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形式只是其外在的表象形式罢了。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4566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f.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松鼠和松果是一则优秀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教导了孩子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总结了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但在启示学生的主动思考方面还有所不足。
下次在教学中,我会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其次,我反思了在故事解读环节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上,我对故事的解读过于简单,没有展开故事的细节和主题。
下次在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细节的解析,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蕴涵,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此外,我也反思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
在故事中,松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松果的权益,这涉及到一种贪婪和自私的心态。
我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种不良态度进行评价和批判,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另外,我还反思了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故事中,松鼠最终通过和松果的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我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准确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
同时,我也应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合作。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细节和主题的解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及时给学生提供准确的反馈和指导。
我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我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ef9874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d.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原文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课前透视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实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水平。
教学目标:1、理解“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相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猜谜语。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相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对话平台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b7a2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d.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材分析:《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生分析: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他们。
设计思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
识字方法多样,朗读有层次地进行。
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
教学流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从前一课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板书:松鼠和松果。
学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提些什么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
第一组聪明活泼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
(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
)第二组忽然眨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
(做动作猜谜语。
)第三组以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1e82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a.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材分析]人类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她是全部人赖以维持生存的唯一空间。
但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惜和回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严峻的破坏。
地球母亲在哭泣。
爱惜地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松鼠和松果》这篇童话正是以两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知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同学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肯定不要遗忘回报大自然。
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挽救地球就是挽救将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久拥有一个美妙的家园--地球![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熟悉"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意'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同学以各种方式逐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伴侣,有珍惜树木,爱惜树木的情感。
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并能当一个爱惜树木的小宣扬员影响身边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有爱惜树木的意识。
[教学媒体]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设想]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低班级同学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运用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字。
引导同学逐段朗读课文,朗读描写小松鼠的想法和行为的句子,理解的基础上鼓舞同学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沟通、增加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动画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爱看动画片吗?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想看吗?看的时候要动脑筋想想动画片中的仆人公是谁,好吗?(出示课件)[设计说明:喜爱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看之前必需提出要求,让同学有目的的看,而不是盲目为之。
图文并茂的动画片让同学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而且,为孩子们制造了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让同学在欢乐中学习]师:孩子们,动画片好看吗?请问动画片中的仆人公是谁啊?(板书松鼠图片)和它打个招呼吧!你们知道它最喜爱吃什么了吗?(板书松果图片)板书课题:10 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十课《松鼠和松果》,请大家打开课本42页,你们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吗?读的时候我们应当留意做到哪些呢?(1、标自然段;2、不多字,不少字,读准字;3、圈出我会认的字。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范文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be74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3.png)
本人认为,《松鼠和松果》这篇教材教学反思的范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它不仅是对一节课的总结与回顾,同时也是对整个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反思。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松鼠和松果》这篇教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它需要精心设计和细致斟酌。
本人在教授《松鼠和松果》这篇教材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对松鼠和松果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故而,本人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松鼠和松果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学生能够理解《松鼠和松果》这篇教材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3.学生能够积极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学生能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写作技巧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1.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采用示范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样品进行创作;3.针对个别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较慢,采用单独呈现,注重重点难点的讲解,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4.搭配多媒体语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松鼠和松果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操作与过程,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掌握了《松鼠和松果》这篇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核,对于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2.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他们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特别是表达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3.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是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后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本节课中,本人感觉还需要优化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安排上,需要更加注重层次的设置与重点难点的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内容;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的机会;3.在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总结上,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在教学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人教版《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人教版《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54bf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朗读故事,准确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2)认读生字和高频词,掌握故事中的词汇;(3)通过绘本,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故事内容;(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2.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感;(2)引导学生热爱美丽自然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观念,珍爱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2.认读生字和高频词,掌握故事中的词汇;3.通过绘本,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故事内容;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一些难点词汇和句子;2.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1)课前讲述一下本课故事的案例:有一只小松鼠,它在寒冬来临之际,努力地为自己存下了足够的松果,来过冬。
当它正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时,却突然发现一个饥饿的小鸟,想要跟它分享它的松果。
于是,它选择放下了自己的食物,去寻找更多的松果,与小鸟一起共度寒冬。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松鼠不仅是机灵,而且还很自私。
当它遇到困难时,它不仅不会离开,而且还愿意与其他生物分享她的财富。
(2)老师提供一个问题: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2.阅读故事(1)让学生静心听故事,整理故事内容。
(2)让学生再次朗读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3)课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一些问题。
①故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是什么?②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价值观?③你能从中学到什么?3.绘本欣赏(1)将绘本逐页讲解,提醒学生注意细节;(2)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将想象中的画面和文字联系起来。
(3)利用语言和动作来提高学生成语表达能力。
4.口语表演(1)老师组织学生,让他们选择角色扮演松鼠和小鸟;(2)学生通过口语表演,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c013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c.png)
《松鼠和松果》教案《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材简说】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习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小松鼠的聪明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小松鼠为什么要吃一个埋一个。
【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我们认为《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应抓住小松鼠的聪明进行教学。
为了突破这一点,应重点分析小松鼠为什么要吃一个,埋一个?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小松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小松鼠有松果吃;是为了让家园更美丽。
并让学生想像其他的小动物看了会怎么做,经过小动物的努力,将来的家园会怎样。
经过这样的教学,我们相信一定会突破这一关键点。
【教学建议】1、识字写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编儿歌、做动作、小组合作等。
2、朗读感悟:本课是一篇活泼有趣的童话,应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
3、实践活动:画未来绘画展:让学生想像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并把它画下来。
可以画小松鼠住的这片松树林的未来,也可以画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未来。
【教学设计】一、猜谜揭题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三、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⑴ (出示课件)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⑵想像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会说些什么?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⑴出示描写小松鼠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⑵指导朗读: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3、学习第四自然段:⑴理解小松鼠的好主意,讨论:好主意好在哪里。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a76236a300a6c30c229ffc.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曾艺(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深受孩子的喜爱。
文本通过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吃松果,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文本第2、3、4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疑惑一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在朗读中悟情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在教学本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小松鼠的活泼可爱,松树林的美丽,小动物们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懂得感恩自然,回报自然的朴素情感,明白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字、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回馈自然,以及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教具准备:课件、松鼠图片、松树图片、薯片一包五、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1.孩子们好,发现今天在哪儿上课吗?2、说对了,真聪明!(板书:聪明)。
聪明的孩子身上都有四件宝贝,想知道吗?看,(教师边描“聪”字边描述)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用口说,用心记。
今天,咱们就来比比谁把这四件宝贝用得最出色,谁就是今天的“聪明大王”!敢接受挑战吗?二、复习词语。
1、这是谁?(课件分别出示松鼠松果和)对!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松鼠和松果的字宝宝和词娃娃。
谁能说出词娃娃的名字,老师就请他吃薯片。
2、课件分别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读得好的奖励薯片,吃薯片。
三、品读感悟课文。
(一)“摘松果”,学习第1自然段重点品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1.导语:请刚才吃薯片的同学举个手,采访一下,薯片的味道怎样?2.是啊!薯片的味道又香又可口,那么松果的味道又是如何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找出描写松果味道的句子。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5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27a8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5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当知道,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肯定不要遗忘回报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让我们长期生存的美妙家园。
二、教学目标1.熟悉“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树立植树环保意识,情愿参与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一课时识字、写字,其次课时朗读感悟这则童话的活泼好玩。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3分钟)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猜这个谜语:尾巴像是降落伞,成天爱往树林窜。
树上走来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
(打一动物)谁知道举手答复。
揭晓答案:松鼠。
板书:松鼠同学们,你知道松鼠最喜爱吃什么吗?松果。
板书:松果。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
齐读课题。
(二)学认生字1.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把生字圈出来。
(3分钟)2.现在仔细听教师读课文,教师读到哪儿你的眼睛就看到哪儿,手就指到哪儿,尤其是遇到生字肯定要仔细听好教师的读音。
(2分钟)3.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借助拼音读一读带有生字的词语:聪慧、活泼、突然、刺眼、假如、总有一天、以后、办法。
(1分钟)开火车领读词语。
(3分钟)4.让我们把生字从词语中提取出来,你还熟悉吗?出示生字。
可以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沟通识字方法。
儿歌识字教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聪:小聪慧,耳朵灵,会听课,总用心;(1分钟)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1分钟)组词识字还有一些字在词语里面比拟简单记住。
活泼、突然、假如、以后、办法;(2分钟)动作识字眨字可以怎样用动作来记住它?(1分钟)5.开火车领读生字。
(3分钟)6.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中,你还熟悉吗?谁来读一读这些句子?(3分钟)接力读句子。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15篇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8013d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1.png)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 15篇《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1昨天讲了《松鼠和松果》总结了一下经验过失。
在没听课之前,觉得自己背的讲的还不错。
在听课之后收获更多了。
现就听课记录做一下对比:一、导入简单却充满童趣。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谁能叫出它的名字?”通过预习孩子们都清楚,齐声喊出“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师又问“松鼠爱吃什么?”生答“松果”,师板书“松果”。
有阶段、有问答,比我直接写板书有趣多了。
二、鼓励语自然不造作,“课文读得多好听啊!”而我对孩子读文却是生硬的评价“读的真正确。
坐”。
少了那么一分灵动和激趣。
教态不够和蔼亲切。
三、教识字方法前,先让孩子领读一遍。
通过大声的齐读,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用忽然、活泼、主意造句。
先让学生反复读词,熟练后进行造句。
孩子造句形式多样,很有创意,很纪实,语言流利。
教师及时评价,有违逻辑和思想内容不好的句子立刻否定。
五、声音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有节奏感。
六、课间休息用孩子们音乐课上学过的歌曲,能让孩子充分动起来。
七、读课文是要指导孩子们朗读,指导是不是用语言单方面的形容,而是问孩子“小松鼠在干什么?”“那松鼠赤吃松果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吗?”难认的字就得多记多读。
通过反复识记达到加深记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松鼠和松果》教学反思2那么如何才能使一堂课成为生成性的教学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好—预设,好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应考虑的两个问题:学什么与怎样学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预设包含了教学理念及在理念引领下的具体教学的操作层面(策略),它具有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学习并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
新课程下的预设,首先要求构建一个“学习主题”,应该思考怎样合理组合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一致;应该思考运用哪些学习策略,使效益与方法一致(有效地达成目标与掌握学习方法相一致);更应该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情感。
《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
![《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6cdfe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b.png)
《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篇1这篇课文讲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课前我能认真专研教材,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练习说话。
出示松鼠的图片,说说你对松鼠有哪些理解?板书课题叫同学们认真看,认真倾听,放录像范读课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
这样做为了叫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怎样读这篇课文,听后叫学生自由读课文。
其次认读生字,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先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在教一些识字方法,编儿歌,做动作,读词练习说话,把生字组词读,做识字游戏。
方法的变换目的是使学生不枯燥,又认识了这些生字。
然后开场学习课文,学习课文主要以读为主,在老师引导下读好,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课文时适当的进展说话训练,进步学生的表达才能。
学完课文进展思想教育,明白要保护环境。
最后指导写字,先观察再指导写。
这节课学生表现的比拟好,但有些地方设计不好,要求有点高。
例如在识字时,用生词说话,没有语言环境,孩子们有点蒙,句子造的不好,在一班试讲时,有语言环境,孩子们句子造的比拟好,我在本班去掉这一环节,是我高估本班学生的才能,以后改良。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朗读的感情不够到位,老师有点着急,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有待在今后教学中改良。
写字只指导上一个字就下课了。
只要我在每次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相信会有更大进步。
为了学生我会努力的学习,不断改良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打好根底。
《松鼠和松果》语文教学反思篇2《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
课文表达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妙的家园。
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1、读要充分,要有质量。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_1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d21dd9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3.png)
2023年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学会参与公益劳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共德。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复述童话。
感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绘画用品设计思路:__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想、去问,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质疑中了解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在想象中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故事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质疑。
4、出示教学挂图,自编故事。
5、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集体认读、扩词。
3、默读课文,把生字标出来、把自然段标上序号。
4、把生字条里的字指给同学认,互帮互学。
5、检查识字情况,交流、积累识字方法。
6、听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标上记号,把不懂的地方画个问号吧。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1、展示自己预习的收获、听读课文(质疑、解惑)2、品读课文、谈收获3、体悟文本的内涵4、分角色朗读课文A、男、女赛读B、分角色朗读C、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读。
5、赏读课文,读出课文喂儿四、复述课文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谈感受3、向文中的小主人打打招呼、谈谈自己心理话。
五、指导书写汉字1、扩词训练2、写字姿势训练六、拓展练习1、综合训练(完成课堂练习)2、探究课后问题3、发挥想象、画一画将来的松树林、续编故事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以”“更”两个生字。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过程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借助多读,感情性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二、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三、教学媒体
1.课件,生字树。
2.学生课前搜集小松鼠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猜谜是大家最喜欢的,今天我来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生:这是松鼠。
师板书:松鼠。
师:你对它了解吗?
生甲:松鼠生活在树林里。
生乙:松鼠喜欢吃松果。
生丙: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帮助它跳跃,它的尾巴又能当被子。
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
刚才有小朋友说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
师:请小朋友把小黑板上的生字自由读一遍。
生自由读。
师:请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生甲领读。
生乙领读。
师:请同桌之间互读互纠读音。
生开始活动。
师:你能用巧妙的办法记住生字宝宝吗?
生甲:我记住了“聪”,耳朵灵,口会说,心灵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师:你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乙:我记住了“泼”,头发在洗澡。
……
师:其余的生字,我们小组合作来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回指导,扶差。
师:下面我们开始“一看二想三读”的环节,将生字宝宝放进我们的小脑袋里。
(师指导,生记字。
)
师:下面我们来做“摘松果的游戏”
大屏幕后面出现一棵挂满松果的松树,学生上台摘松果,并将松果背面的生字读准,就可以把松果拿走。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真能干!接下来我们写字,相信也能把生字写漂亮。
我们先观察生字“以”、“更” 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观察并轻声地说。
生先描红并分别各写一个。
生把已写好的字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互相评价,师随机指导书写较差的同学。
师:小朋友通过努力写出的字真漂亮。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大声说:有!
师:这篇课文应请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为什么?
生:应请6个小朋友读,因为课文有6个自然段。
师: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
生甲: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因为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生乙:这是一只喜欢大森林的小松鼠。
生丙:这是聪明的小松鼠。
因为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就要想办法了。
生乙:这是一只保护环境的小松鼠。
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很着急。
师:你们看,一只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
出现课件:一只小松鼠向大森林奔去。
生甲: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怀着愉快的心情蹦蹦跳跳地向大森林跑去。
生乙:一只聪明的小松鼠兴高采烈地挎着篮子跑到松林里摘松果。
师: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
生甲:这个小朋友读得还可以,可是还不够高兴。
我能读得比他高兴。
师:他读得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多高兴哪,谁能读得像他一样高兴?
生丙、生丁读,齐读。
师: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松鼠吃着吃着,忽然到了一个问题。
请小朋友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第2、3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2自然段的文字。
)
师:他们会吃什么?到哪里去住呢?
生甲:他们吃果园里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
生乙:不行,松鼠不吃苹果、桃子等水果,再说那是果农种出来的不让他们吃。
生丙:松鼠可以住在石头缝里,吃草,吃山核桃。
生丁:松鼠住在石头缝里会不舒服的,他不吃草,山核是人工栽培,不让他吃的。
生:他们可以到别的松林里去住,吃其它树林里的松果。
生:别的松林里的松果也会被住在那儿的松鼠吃完。
他们去了,那儿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了。
师:小松鼠的心情怎样?
生甲:他很担心,担心没东西吃,没地方住。
生乙:他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丙:他很害怕,害怕松鼠们都会死去。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着急、害怕的心情读一读其中一两句。
生自由读。
同桌配合读。
师生配合读。
师:小松鼠多着急,他会想什么办法?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教学反思
我的这则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
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
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
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巩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文。
但我的设计内容过多,无法完成教学;重点过多,无法兼顾。
合作学习能力还需努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