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流体地球化学(南京大学)

合集下载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引言:矿床是地球内部的宝库,它们是地壳深部成矿作用的产物。

而成矿流体作为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着重探讨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影响。

一、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地壳及地下水系统。

地幔来源的成矿流体富含各种金属元素,如Cu、Pb、Zn等;地壳来源的成矿流体则富含稀土元素、钨、砷等。

地下水系统提供了矿床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输运媒介。

二、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1. 温度与压力成矿流体的温度与压力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更容易溶解矿物,形成热液矿床;相反,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容易析出矿物,形成富矿物沉积矿床。

2. pH值成矿流体的pH值对金属元素的溶解性起着重要作用。

低pH值环境下,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更容易溶解形成矿床;而高pH值环境则促使金属元素析出沉积。

3. 氧化还原状态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强还原条件下,金属元素以单质态存在或形成硫化物矿物;而强氧化条件下,金属元素则以卤化物或氧化物等形式富集。

三、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包括水、气体、离子以及各种溶质。

其中,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溶解和输运大量的金属元素。

此外,气体成分如CO2、H2S等也对矿床成因起到重要影响。

四、成矿流体对矿床成因的影响1. 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决定了矿床的形成位置和类型。

成矿流体在地下岩石中的迁移路径、速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矿床的分布模式。

2. 成矿元素的赋存与沉积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流体中,也可以以矿物颗粒形式悬浮于流体中,最终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沉积形成矿床。

五、矿床成因分析与矿产找矿通过分析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线索。

矿床成因分析是矿产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南京大学2016年地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南京大学2016年地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南京大学2016年地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固体地球物理学102846212902449冯旭平非定向全国统考627112311036624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固体地球物理学102846212906135韩存瑞非定向全国统考606311010233524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固体地球物理学102846212907761吕天阳非定向全国统考6074115118367240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0774陈德亮非定向全国统考68601219334223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4911549陈光弘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73陈士海定向单独考试71429187291192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5750党奔非定向全国统考655813011536821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1916杜佛光非定向全国统考676412711937721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6137高婉露非定向全国统考68661169534521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77何国建定向单独考试776410687334194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4911550何叶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81姜辛定向单独考试727273122339197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83况沅忠定向单独考试60459193289195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84李洪斌定向单独考试555510290302191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1471551李银川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14151552林蕾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4911553刘晨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2841554刘传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2450刘峰非定向全国统考696610710734918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1451555刘莹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1451556刘政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92欧阳凯定向单独考试61637988291191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93潘飞定向单独考试504913*********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6138丘靥非定向全国统考61651309034621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0775邱杨杨非定向全国统考6971123142405246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2841557帅康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5112司加鑫非定向全国统考7272103107354231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4911558汤文婷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296万乐定向单独考试64469490294194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104251559王方芊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1917王奕菁非定向全国统考665713612238120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32903300肖军军定向单独考试706293107332196单独考试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2451薛荣非定向全国统考6566145123399229第71页,共96页院系专业考生编号姓名录取类别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初试总分复试成绩备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5149薛伟伟非定向全国统考706511313238024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4098薛笑秋非定向全国统考788113714143724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2457姚希柱非定向全国统考635010913135321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5749叶加鹏非定向全国统考706711013137823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06136袁悦非定向全国统考6666120122374206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物学、岩石学102846212911918张鑫非定向全国统考687313013240322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06141杜夫瑞非定向全国统考6163119124367226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101451560付渊赩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06142郭超非定向全国统考717511711537822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102841561李效战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0701刘阳非定向全国统考687211712738422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5871马小祥定向全国统考644694102306222少民计划非在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102841562莫昕欣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1302牛童非定向全国统考666611811136121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3657庞洋非定向全国统考716711411236421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1919宋笛非定向全国统考686711712437624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5999王浩贤非定向全国统考736714113942023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15286王岩非定向全国统考63731229735524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212902461夏刘文非定向全国统考778213713643227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化学102846102841563杨阳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助理辅导员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古生物学与地层102846114151564陈迪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古生物学与地层102846212915872王旌羽非定向全国统考695012813938624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古生物学与地层102846212902462王盛宇非定向全国统考617312414240025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102841565陈瑶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102841566苟乙人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212904681金田龙非定向全国统考707912892369230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212915150李法浩非定向全国统考675712511936821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104911567李治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106971568罗希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212911920王逸琼非定向全国统考726111613338223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212915752周勇非定向全国统考746998112353235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构造地质学102846103571569朱小艳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09848暴世康非定向全国统考596891121339264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4911570董健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15873胡慧君非定向全国统考637777129346246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4861571康学远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2841572廖晴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09849骆勇非定向全国统考69667512033025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02465侍孝瑞非定向全国统考6676112107361251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11925王毅非定向全国统考66588910231525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05910许兆鹏非定向全国统考605575129319239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3591573杨平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第72页,共96页院系专业考生编号姓名录取类别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初试总分复试成绩备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2841574尤楠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212906143张爽非定向全国统考7477102117370251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水文学及水资源102846102941575周雨婷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矿产普查与勘探102846212911305刘斌非定向全国统考72548413534523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102841576白英生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104911577柴锡炯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212915471方礼桦非定向全国统考614610410531623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102841578张迎春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212912712种亚辉非定向全国统考6266105112345232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球探测与信息102846212902470周梦梓非定向全国统考586475122319257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102841579李昊达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106131580李胜杰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72刘苏平非定向全国统考6972116135392267.6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102841581刘羊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103591582王宏胜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102841583王田丁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学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5848赵沁华非定向全国统考648295121362277.8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76陈卓非定向全国统考6680102119367268.6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9854程健非定向全国统考695311697335257.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9855方冬非定向全国统考686484101317253.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1928冯晨曦非定向全国统考667477111328263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3154郜泽郑非定向全国统考716579111326253.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0703龚雪强非定向全国统考586888117331255.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4911584巩学鹏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80顾倩非定向全国统考60719792320254.8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2841585黄天一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5724焦浩然非定向全国统考727282108334245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9856李佳程非定向全国统考586386129336262.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5378李金峰非定向全国统考676789114337259.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14151586李金文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9857李乐乐非定向全国统考727173113329267.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5242李明洪非定向全国统考6369110112354270.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5379李琦非定向全国统考6860979932425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4231587厉成阳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2901588刘子文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5369鲁俊杰非定向全国统考727494110350260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89那晓云非定向全国统考706180116327267.6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1306任家涛非定向全国统考707698101345271.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7768孙鑫非定向全国统考697979128355274.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4322汤强非定向全国统考6166124116367268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90田震非定向全国统考676983116335267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1933王林龙非定向全国统考626089113324244.4第73页,共96页院系专业考生编号姓名录取类别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初试总分复试成绩备注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3129王鹏非定向全国统考67668311933525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0778王威非定向全国统考7071101125367259.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6814王相超非定向全国统考647111212837525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497徐林湘非定向全国统考69789284323261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1831589徐其良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1935许林非定向全国统考666287116331251.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5506尹黎阳非定向全国统考717173123338276.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9860余家旺非定向全国统考7761101103342254.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3130苑小辉非定向全国统考655986128338253.2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501张晓宇非定向全国统考7969109100357272.8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1027张长宇非定向全国统考68709898334234.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503张政非定向全国统考696476112321260.6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10779郑兴非定向全国统考597391119342249.8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505周谷宇非定向全国统考68718693318275.6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6183周群非定向全国统考5977122112370265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4735朱宝非定向全国统考597397105334261.4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102901590朱晨光非定向推荐免试00000合格地球科学与工程专硕-地质工程102846212902507主灿非定向全国统考727379118342257.4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大学考研网。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流体类型及其特征一地质流体地质流体(geofluid)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通过一定地质作用(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表作用等)而形成的天然流体。

从地质流体的概念可以看出,地质流体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不同特征的地质流体记录了其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并代表了特定的地质作用事件和过程。

所以,地质流体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中都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实际上,地质流体是地质作用中不可缺少的介质,它几乎参与所有的地质作用。

地质流体的成因与来源十分复杂,其运移和聚集与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条件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

通过研究地质流体特征,可以反演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事件及其地质环境特征。

二地质流体分类及其特征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地质流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根据来源、成因、成分和分布等对地质流体进行分类(J. Parnel,1994;肖荣阁等,2001;陶于祥等,1994)。

综合前人对地质流体的各种分类可以看出,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即依据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和地质流体构造分类。

1. 地质流体来源和天然产出特征分类:一般地,根据流体来源和其天然产出地质特征,将地质流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再降落于地面的水,它直接参与了表层岩石的风化剥蚀、搬运及元素的分散、富集成矿等作用。

(2)海水:咸化度较高的卤水体系,聚集了自然界所有的元素;(3)成岩流体:沉积物在沉积成岩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包括地层水、沉积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等。

地层水包括渗入地层的地表水和建造水及其混合水,建造水是在封闭于沉积物中的沉积水并与沉积物发生反应。

由于沉积盆地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建造水的成分类型有较大的差异。

内陆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地表大气降水集中封闭于沉积物中并经过一定的水岩反应,滨海盆地环境建造水是封闭在沉积物中的海水。

南京大学地科院-成岩成矿矿物学-第四讲-副矿物(概论)

南京大学地科院-成岩成矿矿物学-第四讲-副矿物(概论)

石 英
分布于钠长石晶隙之间铯沸石: 岩浆晚期结晶产物
Ab
Pol
背散射电子像 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像
瑶岗仙花岗岩中的岩浆黑钨矿
黑钨矿 石英
钾长石 石英
二云母花岗岩
钨矿物包裹在造 岩矿物中
黑钨矿
钠长石
黑钨矿
萤石
白云母
钾长石
白云母花岗岩
铌黑钨矿
钨矿物在造岩矿 物晶间
黑钨矿 钠长石
钾长 石
晚阶段- G 3:
Zoning in accessory minerals
Zoned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accessory minerals: zircon, monazite, titanite, rutile
花岗岩研究中的矿物学问题
过铝质
准铝质 CNK>A>NK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角闪石 绿帘石
熔体成分
SiO2 CaO
F H2O
Na、K等
SiO2活度
ZrO2-UO2-ThO2-SiO2体系
硅酸盐矿物: 锆石、铀石、钍石
氧化物矿物: 斜锆石、晶质铀矿、方钍石
在SiO2不饱和的岩浆中:金伯利岩、煌斑岩等
斜锆石、方钍石
Zircon Baddeleyite
ZrSiO2 ZrO2
早期硅饱和 硅不饱和
Garnet (grt) with exsolution rods of cpx, opx, rut, qz, and ap along crystallographically controlled planes in eclogite. Scale bar, 0.1 mm.
Cpx with exsolution of K-feldspar in eclogite

密西西比河型成矿流体特征

密西西比河型成矿流体特征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姓名:李文娟学号:2012020024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2012年12月20日密西西比河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摘要:密西西比型(MVT) 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锌资源量的25 %左右。

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文章在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就MVT 矿床的分布规律、特征、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成矿模型研究中的各种流体运移机制、沉淀机制。

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90~150 ℃,盐度w (NaCleq) 为10 %~30 %,成矿流体具有盆地卤水特征,卤水源自近地表蒸发海水或围岩蒸发盐,同位素资料反映Pb 来自地壳岩石,S 来自地壳岩石或沉积物中残留的硫酸盐。

流体运移模式包括三种,分别是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热—盐对流循环模式。

矿质沉淀机制主要有3 种:流体混合、硫酸盐还原和还原硫机制,不同成矿环境可能受不同机制控制。

关键字:MVT铅锌矿;成矿流体;流体运移模式;矿质沉淀机制Geological Fuid Characteristics Of Mississippi-type (MVT)Lead-Zinc DepositsAbstract:Mississippi-type (MVT) lead-zinc deposits is one of the world's important types of lead-zinc deposits, it accounts for about 25% of global lead and zinc resources. Recent decades,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deposits, geochemistry, a mineral source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Age determined as well as deposit formed geodynamic setting has made an important progress. Articl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work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VT deposits, features,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model study of fluid migration mechanism ,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Fluid inclusion studies reveal the mineralizing fluid temperature 90 ~ 150 ℃, salinity w (NaCleq) for 10% to 30%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has a basin brine characteristics, evaporated salt brine from the near-surface evaporation of seawater or surrounding rock reflect the Pb isotope data from crustal rocks, S from sulfate residues in crustal rocks or sediments. Fluid migration model includes terrain or gravity-driven mode, mode of deposition and compaction, heat - salt convection loop mode. The mineral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mainly three kinds: fluid mixing, sulfate reduction and reduced sulfur mechanism, different the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may b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Keywords:Mississippi-type (MVT) lead-zinc deposits;ore-forming fluid; fluid migration model;mineral precipitation mechanism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类铅锌矿床,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

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以中国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以中国若干典型矿床为例
PAN Jun.yi’W ANG Guo.guang ,CH EN Hui‘一 DING Jun—ying。



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Institute of Geo-f luids,School o 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 ng
倪培 ,迟 哲 ,潘君 屹 ,王 国光 ,陈辉 2,丁俊英
1.内生 金 属 矿 床 成 矿 机 制研 究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南 京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南 京 210023 2.中 国地 质 调 查 局 发 展 研 究 中心 ,北 京 100037
摘 要 :流 体 包 裹 体 研 究 是获 得 成 矿 流 体 性 质 如 温 度 、压 力 和 成 分 信 息 的 主 要 手 段 ,对 于 矿 床 成 因 类 型 和 成 矿 机 制 的 研 究 至 关 重 要 。 目前 ,流 体 包 裹 体 研 究手 段 已 经广 泛 应 用 于 各 类 热 液 矿 床 的流 体 研 究 中 ,并 且 积 累 了 大量 研 究 数 据 。 本 文 选 择 斑 岩 型 矿 床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浅 成低 温 热 液 矿 床 、海底 热 液 及 块 状 硫 化 物 矿 床 (VMS型 )和 造 山型 金 矿 5种典 型 热 液 矿 床 ,通 过 总 结 其 中流 体 包 裹体 的 岩 相 学 特 征 、温度 、盐 度 及 同位 素 数 据 ,并 结 合 围岩 蚀 变和 矿 化 分 带特 征 ,对 不 同 类 型 矿 床 中成 矿 流 体 的 性 质 、来 源 及 成 矿 机 制 进 行 了探 讨 。 关 键 词 :热 液 矿 床 ;流 体 包 裹 体 ;成 矿 流 体 ;矿 床 类 型 ;成 矿 机 制 中 图 分 类 号 :P59;P61I 文 章 编 号 :1007—2802(2018)03—0369—26 doi:10.19658/j.issn.1007—2802.2018.37.079

2021年地球化学方向杰青答辩评委

2021年地球化学方向杰青答辩评委

2021年地球化学方向杰青答辩评委尊敬的评委专家:感谢各位评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杰青答辩。

我作为评审委员会的一员,有幸见证了这次答辩的全过程。

在本次答辩中,申请人围绕着地球化学领域的某个具体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

答辩过程中,申请人表现出了出色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她对地球化学领域的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

在本次答辩中,申请人提到了一个问题,即地球化学如何在环境变化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作用。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地球化学作为一个学科,在环境变化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环境变化的信息,还可以为我们揭示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地球化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危害,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在人类健康方面,地球化学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地球化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评估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预测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以为医疗诊断提供基础支持,例如通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人体微量元素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地球化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

申请人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证明了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和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相信在她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她将继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为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拓展:1.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物质成分、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科学。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元素分布、地球化学过程、地质流体、成矿作用等,为探索地球物质演化、矿产资源勘查、环境污染控制、地球信息科学等方面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2. 杰青计划:杰青计划是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旨在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学术界、科技界的优秀杰出青年学者,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3. 答辩评委:在杰青计划的评审过程中,答辩评委是指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对申请杰青计划的学者进行评审和评估。

第十章沉积-成岩-变质作用地球化学

第十章沉积-成岩-变质作用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沉积作用的主要搬运介质
大陆剥蚀及物质搬运的主要营力是水力(河流和地 下水)、风力、冰川作用和重力

海洋则是各种风化剥蚀产物的最终归宿。海洋中约 88%的无机沉积物是由河流搬运的。其他来源所占 比例很小。如大气降尘和火山作用带入海洋的物质 进占其输入总量的约0.5%(Pytkowicz, 1983)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活动性及其度量

根据停留时间和水/岩分配系数的定义不难看出,
表生过程中活动性较强的元素显然应有较高的τ y和
值,即元素活动性越强,它在海洋中的停留时间就越
长,在海水中相对于上部地壳的浓度也越高。

根据这两个参数可定量地将化学元素的表生活动性
分为以下三类。
潜育还原环境中活动 (Kx= n~0.n)而氧化 环境中呈惰性的 (Kx=0.0n)元素
多数环境中难 迁移的元素
酸性、弱 酸性水
酸、碱性水
Fe, Mn, Co
Zn, Ni, Cu, V, U, Mo, Pb, Cd, Se, Re Hg, Ag,
Al, Ti, Zr, Cr, REE, Y, Ga, Nb, Th, Sc, Ta, W, In, Bi, Te, Au, ΣPt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三、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活动性及其度量
1. 水迁移系数 元素的水迁移系数Kx 等于化学元素x在水的矿质残渣 中的含量与流经该水系的岩石中的含量之比,即 Kx =mx100 / anx
式中mx是元素x在水中的含量/(mg/L), nx是元素x 在岩石中的含量/%,a是水的矿质残渣(mg/L)。Kx 值越大,元素的迁移能力越强。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2005年 矿 床 地 质 MIN ERAL DEPOSITS第24卷 第2期文章编号:0258-7106(2005)02-0099-09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Ξ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摘 要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

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Zn、(Au)矿化为代表。

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阶段(约150~139Ma),主要是南岭及相邻地区以W、Sn、Nb-Ta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化为主的成矿作用。

第三次是发生在燕山晚期125~98Ma的以南岭地区Sn、U矿化和东南沿海地带的Au-Cu-Pb-Zn-Ag矿化为代表的成矿作用。

华南地区中生代这3次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是该地区岩石圈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们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深部热和流体的参与有着成因上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地质学;中生代;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岩石圈演化;华南;综述中图分类号:P6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东部中生代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或成矿大爆发(毛景文等,1999;华仁民等,1999)已引起了普遍重视,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开展。

中生代在地球历史中虽然仅占较短时间,但毕竟也长达1.6亿年。

在这段时间里,并非自始至终都发生着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那么,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呢?笔者在近年来研究以南岭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总结了大量前人的资料,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1 燕山早期的Cu、Pb-Zn、(Au)大规模成矿作用1.1 印支期华南地区未发生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华南地区的中生代构造运动主要是从印支造山运动开始的。

(258±6)~(243±5)Ma发生了以Sibumasu地块与印支板块-华南板块的碰撞增生为代表的印支构造运动,并在245Ma左右造成东特提斯洋的关闭(Carter et al.,2001)。

高等地化名词解释

高等地化名词解释

高等地球化学名词解释1.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有关天体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它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及大地测量一起,组成固体地球化学的四个支柱。

在解决当代地球科学的三大基本任务: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寻找和开拓、人类生活,生存环境与健康和自然灾害的研究与防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矿床地球化学:是在矿床学和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矿床及其组成部分中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以及矿床形成前的成矿过程和矿床形成后的保存与演化问题。

3.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它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种关系主要是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原生环境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二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4.宇宙化学:又称天体化学或空间化学,研究宇宙空间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起源与分布,各类天体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演化,是空间科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相互杂交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5.流体作用地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地质流体在不同地质构造背景中产生——运移——演化的整个化学动力学过程及其成岩成矿效应。

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将成为固体地球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6.深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深部物质的作用、状态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以及地球深部发生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它着重于探讨在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地球深部物质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化学动力学过程。

7.低温地球化学:是研究200℃以下,包括常温和零摄氏度以上元素被萃取、活化、迁移并富集成矿的地球化学行为,即研究低温(<200℃)条件下的地质作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一门科学。

8.元素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学科最早出现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各个化学元素在地球的各部分和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以及分布和分配的规律,研究各个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行为和运动规律,为寻找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的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招生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招生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导师考试科目备注3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070500地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高等数学④800自然地理学_ 01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程捷李国彪陈建强同上_ 03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应用陈建强张绪教同上_ 04自然资源与区域规划◇胡建中同上_ 05生态环境评价杨桂芳同上_ 06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孙克勤同上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高等数学或611地球科学概论④8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三选一)报考崔彬、罗照华、赵海玲、于炳松、张招崇、杨永强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俄语;报考赵国春、于炳松、赵海玲、杨永强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日语。

_ 01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李国武同上_ 02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李胜荣许虹杨经绥申俊峰◇高翔◇王丽娟同上_ 03环境与生命矿物学董海良李胜荣陈家玮申俊峰◇高翔◇王丽娟同上_ 05地质微生物学田友萍同上_ 06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白志达李曙光罗照华苏尚国牛耀龄赵海玲同上Yildirim Dilek 赵志丹赵国春张招崇刘琼◇周肃◇苏犁_ 07岩浆作用与资源环境白志达董国臣狄永军杜杨松侯增谦李曙光罗照华牛耀龄苏尚国赵国春赵海玲赵志丹朱弟成汪洋张招崇◇袁万明同上_ 08沉积学梅冥相苏文博田友萍徐德斌于炳松同上_ 09变质岩石学程素华张立飞李荣社同上_ 10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葛文胜陈家玮岑况顾雪祥李文渊林善园刘家军毛景文彭润民王建国王建平王长明同上薛春纪肖荣阁杨立强杨永强张达张静张德会孙祥郑有业◇尹京武◇袁万明_ 11成矿系统与区域成矿学崔彬邓军李文渊刘家军吕古贤王庆飞杨立强张达郑有业彭润民同上_ 12成矿流体与成矿动力学邓军顾雪祥王建国王建平王庆飞毛景文张德会◇苏犁同上_ 13矿产资源评价及国土资源信息崔彬肖荣阁薛春纪杨永强同上070902地球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高等数学或611地球科学概论④802地球化学报考方维萱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俄语;报考袁国礼、陈岳龙导师外国语可以选考日语。

流体晶、流体晶矿物组合、流体岩及其研究意义

流体晶、流体晶矿物组合、流体岩及其研究意义

流体晶、流体晶矿物组合、流体岩及其研究意义苏尚国;蒋俊毅;顾大鹏;霍延安;崔晓亮;罗照华;简东川;侯建光;宁亚格;刘璐璐;张波;刘美玉【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8(25)6【摘要】流体是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在成岩、成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流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体对先存矿物岩石进行的交代作用方面,而对流体直接结晶形成的矿物领域研究较少.文中根据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从流体直接结晶而成的矿物——流体晶以及流体晶矿物组合、流体岩等的定义、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岩浆中可以含有大量的流体,这些流体来源既可以是岩浆演化富集、岩浆与围岩相互作用产生,亦可以是外部来源.因此,流体晶矿物、流体岩在自然界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流体晶矿物的提出将深化人们对地质过程的理解,发展岩石学及矿床学的研究新领域,有利于矿床勘探和成矿预测.【总页数】7页(P283-289)【作者】苏尚国;蒋俊毅;顾大鹏;霍延安;崔晓亮;罗照华;简东川;侯建光;宁亚格;刘璐璐;张波;刘美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P571【相关文献】1.峨山花岗岩及矿化岩体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意义 [J], 胡金;张世涛;杨昌华;郑绍刚2.山东昌乐刚玉巨晶中的流体和熔融包裹体及其流体组分特征 [J], 宋玉财;胡文瑄;金之钧;陈勇3.深源富碱硅热流体与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体的成因联系及流体包裹体、斑晶结构证据 [J], 陈文明4.火成岩中的超临界流体晶及其研究意义 [J], 罗照华; 杨宗锋; 苏尚国; 刘翠; 江秀敏5.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后成合晶矿物中微细流体包裹体的透射电镜研究 [J], 孟大维;吴秀玲;樊孝玉;黄利武;孙凡;郑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表2 云南腾冲地热区深层热水化学组成

因此,高温成矿流体主要与岩浆、火山或 高级区域变质作用有关,岩浆及高级变质 作用热流可以驱动各种地质流体演化为高 温Si+K成矿流体
2.中温碳酸盐型卤水
(1)概念
中温并富含Mn2+、Fe2+、Mg2+的碳酸盐化合物的 成矿流体-又称热水溶液(epithermal solution)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
用有关,是流体在特定环境、 特定演化阶段形成的特征产物

自然界中由单一起源的成矿流体的成矿 作用是极少发生的,在各种地质作用中 不同来源的流体会互相混合并与岩石发 生反应,成为新的流体类型或成矿流体
四、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一般成矿流体都是富含挥发份、卤素及不 相容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的流体溶液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高F流体中,硅质经常 以SiF4的形式存在,这样明显增加了硅质的 溶解度


前人大量成矿流体研究发现,含F 矿物更 多产于高温热液矿床中,如云英岩、伟晶 岩、夕卡岩、钾质岩浆热液矿床中 F 在冰晶石、铁锂云母、黄玉、磷灰石、烧 绿石、香花石、硅镁石等矿物中置换OH-、 O2-进入矿物晶格。
这一特征与成矿作用中的高温钾化、硅化、 萤石化及电气石化蚀变(alteration)及热水沉 积作用(epi-thermal sedimentation)特征是一致 的


②一般高温Si+K卤水的形成与岩浆作 用或变质作用有关,由于充分的水-岩 交代作用,可以获得较高的温度及足 够的溶质组分

③热水沉积成矿研究资料表明,高温(中温) 卤水中SiO2和K2O丰度很高,并总是与高温 型(中温型)热液交代或热水沉积矿化有关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十一、就业指导
博士生毕业时,将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定向就业培养的博士生毕业后,一律回定向单位工作。
十二、其他
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考生可直接与相关院系(室、所)联系。有关招生信息将在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页(/index.html)公布。
加试:
①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或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
②矿石学或层序地层学
0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与评价
02地质过程定量理论与计算模拟
03固体矿产勘查评价理论与技术
0818J5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0818J6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0818Z1油气田开发地质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周文
王洪辉*
陆正元
伊向艺
钟传蓉
匡建超
04地球电磁学
05计算地球物理学
06岩石物理学
0708J2应用地球物理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曹俊兴
王绪本
葛良全
庹先国
王元君
王华军
文晓涛
陈学华
郭勇
①1001英语
②2004石油地质学进展或2013数字信号处理
③3018地球物理方法原理或3020油气地球物理概论
加试:
①勘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②地球物理反演新进展
1.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报名时由网上下载)。登记表中以下人员单位意见栏必须由单位签署意见和盖章:①应届硕士毕业生;②拟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③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④我校在学研究生申请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学生,必须经我校研究生院审查并签章。
2.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交复印件各1份(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1份,学历学位证书在6月底录取前交验原件,并交复印件各1份);

南京大学地科院地质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地科院地质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学 (2学 (2学 (3学 (3学 (2 学 (3 学 (2学 (2学 (2学 (2学 (3学 (3学 (3学 (3学 (3学 (3学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地球科学的计算机模拟 岩石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动力学 环境地质学
地质模型与模拟 地球信息技术专题 矿床学专题 经济地质学
(2学分)
外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硕士论文答辩
委员会由3人组成,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
凡修满32学分,且提交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取得全日
制工程硕士学历证书。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评定委员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
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地质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学司函[2009]2号文《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 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通知精神,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的改革步伐, 结合我校多年来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矿产资源和能源开 发、和科研院所企事业等有关单位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制订地质工程领 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参加全国硕士研 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方案如下:
现代工程地质学专题 专业选修课:
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 分)
岩土工程系统工程概论 分)
高等岩土力学试验 分)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 分)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分)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分)
地球物理专题 分)
地震学 分)
成岩成矿矿物学 分)
岩石学与岩石成因 分)
成岩成矿与板块构造 分)
(2 学分) (2 学分) (4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成矿构造学

成矿构造学

成矿构造学作业学号:052020030 姓名:赵义来地质流体、构造及其成矿作用一、概述地质流体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 矿床的形成过程与特定地质构造背景下地质流体的产生、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联系。

不同成矿流体的成矿机制各有差异。

在具体的成矿过程中, 各种构造环境又对流体中的成矿元素的分配、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地质流体的来源主要有:①岩浆上升过程中因分异或结晶释放的流体;②大气降水循环演化产生的流体;③富水沉积物由于构造收缩或挤压产生的流体;④变质过程中脱水- 脱挥发份产生的流体;⑤地幔排气作用产生的流体。

对于不同来源的流体在活动、演化过程中的驱动力主要有:①不同部位的应力差、压力差、重力梯度及流体密度差导致成矿流体运移;②地壳热结构的改变或沉积压实作用促使流体循环, 并造成围岩- 流体反应;③因造山期间的构造挤压和地热抬升, 驱动深部流体大规模的运移;④地质过程中产生出新流体引起的流动作用。

地质自然流体在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发生运移, 与源岩或围岩发生相互作用, 使成矿金属元素活化、溶解、络合, 形成富含矿质的成矿流体。

对于几乎所有的金属矿床类型来说, 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沉淀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上述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成矿流体的运移以及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完成的。

流体是地球深部最重要的热载体和热传递媒介, 是岩石的软化剂和熔化剂, 能强烈破坏邻近岩石。

流体的渗流和扩散可以导致水-岩反应, 甚至产生水致断裂和角砾岩带等非应力形成的构造, 而这些构造又是吸取和搬运成矿物质的主要通道, 使得成矿物质由分散到浓集,当流体的性质及周围环境改变时, 成矿流体中的矿物质沉淀、堆积, 形成矿床。

其中关键的是成矿流体中矿物质的沉淀机制, 不仅仅因为温度降低或压力减小而导致矿质沉淀, 围岩蚀变、缓冲效应、流体收缩作用以及沸腾作用等多因素也都制约着矿质沉淀。

二、不同流体的性质和成矿机制以下讨论几种主要的成矿流体, 如岩浆热液、沉积盆地流体及现代大洋海底热液的性质特点和各自的成矿机制。

浅谈地质流体及成矿作用的研究

浅谈地质流体及成矿作用的研究
成矿 流体 中其 溶 质 种 类 及 其 含 量 是 有 区 别 的 。 因 此 , 矿 流 体 成 是 自然流 体 在 一 定 地 质 作 用 中形 成 的特 殊 流体 溶 液 。
和 温 度 ,在 成矿 流体 从 岩 体 往 外运 移 过 程 中 ,伴 随着 温 度 的下 降 , 达 到 饱 和 的 元 素 先 沉 淀 , 成 近 岩 体 矿 化 ; 达 到 饱 和 的 先 形 后 元 素 后 沉 淀 ,形 成远 岩 体 矿 化 。成 矿 元素 在 什 么 温度 下达 到饱 和, 取决 于 该 元 素 在 热 液 中 的初 始 浓 度 及 温度 一 饱 和 浓 度 之 间
1 地质 流体 的性质
地 质 流 体 是 在 一 定 的 地质 环境 中形 成 的地 质 产 物 , 形 成 其 主 要 与 各种 地 质 作 用 有 关 。 成 矿 流 体 是 地质 自然 流体 在 特 定 而
地质 环 境 中经 过 特 定 的演 化 阶 段 形 成 的特 征 产物 , 富 含 挥 发 是 份、 卤素 及 不相 容碱 金 属 、 土 金 属 元 素 的 流体 溶液 。 在 不 同 碱 但
岩 浆 热 液 是 由 岩 浆 或硅 酸 盐熔 融体 在 其 结 晶 分 异 过 程 中形 成 的流 体 , 与岩 浆作 用 有关 的热 液 。 是 一种 是 从 岩 浆直 接 分 异 出 的 热液 , 组 成 主 要 为 岩 浆 喷 发 一 火 山 作 用 中 的气 体 成 分 以 及 其 岩 浆包 裹体 中 的挥 发 份 。 另 外 一种 则 是 岩 浆 流体 与地 下水 混 合 的 地 热 体 系 热 液 。 对 于 岩 浆 热 液 来 说 , 压 力 范 围 主 要 为 1 0 2 0 P , 相 应 的 深 度 不 会 超 过 地 下 7~8 m , 度 范 围 O ~ 0 M a其 k 温 在 4 0 8 0 , 成 分 主 要属 于 H0一 a I i O2 系 。 为 0~0℃ 其 2 N C— 0 C 体 S 因 岩 浆流 体 和 地 下 水 是 岩 浆 热液 的 主 要来 源 ,所 以 热 液 流 动 的 动 力 可 分 为两 大 类 :源 区 流 体 与 周 围 流 体 的压 力 差 形 成 定 向 流 动 以及 流 体 密 度 差 形 成 的 自然 对 流 。 对 于 不 同 的热 液 矿 床 ,造 成 其 成 矿 物 质 沉 淀 的 因 素 可 归 结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综述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综述

矿床地质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综述李伟,刘显凡,秦志鹏(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地质流体(Geofluid)指储存于地壳和地幔中的各种成因的液体(H2O)、气体(CO2、CO、CH4、N2、H2和H2S等)、超临界流体以及熔体等。

流体对地壳的演化及其地质过程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包括热量的传递、组分的迁移、对围岩性质的影响、热液蚀变和热液矿床的形成、岩石的形变、构造作用、诱发地震等。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质流体称成矿流体(Ore-forming fluid),包括热液矿床的含矿热液、斑岩型矿床中的热水对流循环系统、SEDEX等矿床的洋底热水喷气沉积成矿系统、矽卡岩型矿床中的含矿汽水热液及地幔成矿流体等。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成矿流体的研究侧重在对不同成因流体与成矿的关系。

现今,成矿流体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如包裹体分析技术、高温高压水-岩作用模拟技术、地幔流体成矿模拟技术等)分析矿床的成因,当前研究的焦点是对成矿流体热力学领域中的高温高压成矿流体、气—液相分离、成矿流体专属性的研究,而利用流体力学交叉构造动力学来研究全球的或区域的成矿作用(即构造-流体-成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文章从流体来源、流体成矿作用及流体成矿专属性3个方面简述流体与成矿作用。

1 流体来源地壳中存在着相当于地壳总质量的3%~6%的流体,海水(水圈)、地壳和地幔中的流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并且又是互相循环的。

地壳中流体来源于各种作用的“去流体”过程,这种“去流体”作用包括沉积岩经埋深、压实、脱水和成岩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流体;岩浆热液阶段放出岩浆水;变质岩形成过程中受大规模的区域和接触变质作用,并释放出变质流体及地幔排气作用产生的流体。

杨巍然(1996)提出了构造流体系指岩石圈各不同层次构造活动中产生的流体或参与构造作用的流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矿物将发生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产生压实、压溶、剪切、交代、重结晶等作用,致使岩石矿物释放出结晶时封存的流体或释放出矿物岩石的结晶水、晶间水和裂隙水,形成构造动热流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降水与海水在化学成份上的差别
河水(ppm) Na K 6.3 2.3 海水(ppm) 10500 380
Ca Mg
Cl HCO3 SO4 总计
15.0 4.1
7.8 58.4 11.2 129.5
400 1300
19000 140 2650 34467
大气降水的化学类型是Ca-HCO3型;而海水是Na-Cl型。 海水的盐度或TDS (3.5%)比地表淡水高 200倍以上。
(二)水-岩反应与流体-矿物界面 反应概述
1、水-岩反应的基本概念
• 流体(水)在地壳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矿物岩石一起存在的, 它们之间由于状态、成分、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而发生作用或反应, 即水-岩相互作用,或水-岩反应 (Water-Rock Interaction)。 • 水-岩反应在地球表面及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地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 作用,无处不在。某些地质过程的本质就是水-岩反应。 • 水-岩反应 (WRI) 具有广泛的含义。最广义理解:水圈和固体地圈 的反应。 • 水-岩反应涉及风化、剥蚀、沉积、成岩、变质、火山-岩浆活动、 热液交代蚀变、成矿作用等各种地质作用。
2、水-岩反应的实例简介
地下水水质变化受WRI控制的若干例子: A. 澳大利亚 Otway盆地早第三系含水层地下水富Na+ ,
Blake 研究认为是由于白云石的溶解释放出Ca2+Mg2+, 而Ca2+Mg2+又置换了钠贝得石(beidellite)并释放出 其中的 Na+进入地下水: CaMg(CO3)2 + 2H+ Ca2+ + Mg2+ + 2HCO3 Ca2+Mg2+ + Na-beidellite 4Na+ + CaMg粘土矿物 基置换软化理论 (base exchange softening) ——由于 Ca2+Mg2+置换某些矿物中的Na+,从而使Ca2+Mg2+进入 固相、Na+进入水中,导致水质变软。 该含水层由于基置换而使地下水成为Na-HCO3型软水。
大气降水与海水在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
原因是氢氧同位素分馏
轻同位素(H、16O)易蒸发,从而进入大气层,变成 大气降水;而重同位素(D、18O)留在水中。使海水 变“重”。水蒸汽在凝聚过程中同样发生了分馏:轻同 位素(H、16O)留在蒸汽中,而重同位素(D、18O) 组合成降水。 上述蒸发和凝聚作用的综合结果,造成大气降水的氢氧 同位素明显低于海水,而且,由于多次分馏的积累,形 成一系列“效应”(大陆、高度、纬度),即随 着远离海岸线、海拔升 高、纬度增高等,大气 降水的 D 和 18O 逐渐 降低。
二、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性质
大气降水与海水在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
标准海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都在零值附近,在 D-18O图上标准平均海水(SMOW)位于零 点,但也有一定的分馏范围( D= -7 ~ +5‰, 18O = -1 ~ +0.5‰)。 而大气降水的18O和 D绝大多数是负值, 变化范围: 18O=10~ -50‰, D=50~-350‰。
(一)地质流体概述
1、地球系统科学与地质流体
联合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地球系统科学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 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是一个整体,将 各圈层看作相互有机联系的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把太阳和地心作 为两个主要的自然驱动器,把 人类活动作为第三个促动因素, 认为所有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 重大全球变化都是在上述三个 力的作用下,通过物理、化学、 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 华仁民 2008年9月
硕士研究生课程: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
一、地质流体与水岩反应概述 二、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性质 三、成矿流体的运移及其对金属的搬运 四、成矿流体与岩石的反应 五、金属从成矿流体中沉淀的主要机制 六、热液成矿系统与地热系统
一、地质流体与水岩反应概述 (一)地质流体概述 1、地球系统科学与地质流体 2、流体、地质流体的定义和内容 (二)水-岩反应与流体-矿物界面反应 概述 1、水-岩反应的基本概念 2、水-岩反应的实例简介 3、流体-矿物界面反应基本内容和进展
(二)水-岩反应概述
B. 某些地下水富氟可能与基置换软化有关
Boyle的研究表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Maritime盆 地白云石溶解产生的Ca2+Mg2+,因为大量置换Na+ 而进入蒙脱石中,不能参与对地下水中F-的固定作 用,从而使地下水成为 Na+- F-- HCO3 -型高氟软水, F含量高达 25ppm,大大超过了WHO制定的饮用水 含氟标准(1.0~1.5mg/L),对人的骨骼、牙齿健康 有较大影响。 Ca是F的固定剂,高F常因低Ca引起。 (贵州是全国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中 国乃至世界最集中的氟中毒病区。)
(二)水-岩反应概述
• C. 荷兰中部及东南部砂质土壤原含优质地下水,
为饮用水源。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地区畜牧业迅 速发展,牲畜数量急剧增加,而地下水质逐渐下降。 • Van Beek研究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牲畜的粪便 数量远远超出饲料(玉米)生长所需,所以不断渗 入地下。大量的硝酸根与土壤基质发生WRI,反应 之一是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和硝酸盐的脱氮作用: • 2FeS2+6NO3+4H2O 3N2+2Fe(OH)3+4SO4+2H+ • 这一反应使土壤肥力增加, 同时由于硫化物的分解使某些 重金属离子如Zn、Ni、Co、 Cd、As等进入地下水,使地下 水中这些重金属含量不断增高 并超过了饮用水标准。
而以往的地球科学一般分为固体地球科学与流体地球科学, 二者往往截然分开,传统的固体地球科学主要研究固态物 质如矿物岩石,而未重视对流体的研究。
大气圈
地 球 系 统
生物圈 水 圈 固体 地圈
{ } { } {
流体地球科学
地壳 地幔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学 地理学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ຫໍສະໝຸດ 地核固体地 球科学
一般来说,地质流体不包括江河湖海等地表水系统,但 由于水的循环,所以必然要涉及。 地质流体主要研究固体地球范围内的流体活动。
(一)地质流体概述
地球中流体的量的估算:
• 海水质量=1.41024g (相当于1.351018m3) • 地壳含水量=6.9 1023g~ 1.41024g (约占地 壳总质量的3~6%) • 地幔=1.2 1024g (约占地幔总质量的0.03%) 地幔流体是与地幔环境平衡的气体和挥发 份(mantle degassing) —— 后两者可以看作地质流体。可见地质流 体的量是很大的,因此可以在地质过程中 发挥很大的作用。
for ore-forming fluids
—— Juvenile water 初生水 —— Meteoric water 大气降水 —— Ocean (Sea) water 海水 —— Connate water 同生水 —— Metamorphic water 变质水 —— Magmatic water 岩浆水
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
二、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性质
1、成矿流体中水的几种可能来源 2、大气降水与海水
3、同生水
4、岩浆水
5、变质水
6、成矿流体中水的来源判别
二、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性质
1、成矿流体中水的几种可能来源
• 成矿流体是地质流体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成矿 流体是以水为主要组份的流体,因此,成矿流体的 来源实质上是水的来源。 • D.E.White (1974): Diverse sources of water
成矿作用与流体的关系极其密切
• 有些流体本身就是矿产资源(固体矿产和化石能源)。 属于(矿产)资源的流体有:石油、天然气、卤水、 非烃类气体(CO2、N2等),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 等。 • 流体贯穿成矿作用的全过程。成矿过程是分散的有用 元素迁移-富集的过程,必须有流体参与。成矿4要素: 物质、能量、流体、构造,其中流体是关键。 参与成矿过程的流体称为成矿流体。
流体-矿物界面的大多数溶解过程包括几个步骤
例如碱性长石的溶解是分两步完成的 Fluid
H3O+
1、水合氢离子H3O+在长石表面被吸附,并与 K+ (或Na+)进行离子交换,形成表面薄层 KAlSi3O8+ H3O+ H3OAlSi3O8+ K+
1扩散
2吸附
Mineral
3表面反应 4解吸
2、长石表面层的水解(解吸)作用 4H3OAlSi3O8 2Al2Si2O5(OH)4+H2O+8SiO2
流体-矿物界面发生的基本反应
FMI的地质意义 影响矿床的形成
吸附——有用金属被 大量吸附于某些矿物 的表面,是形成矿源 层(岩)的重要机制, 如粘土矿物、Fe的氧 化物对Cu的吸附, 方解石表面对ZnCd-Co-Ni等二价金属 的吸附等。还原吸附 是一种直接的成矿方 式。 解吸——造成有用金 属活化转移,提供矿 源。淋滤造成有害组 份流失,有用金属残 留富集,如BIF。
地 球 科 学
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流体在地球 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三)流体-矿物界面反应
流体是联系地球系统各圈层、 各部分之间物质与能量传输、 转移、交换、循环的主要载 体(介质)
流体活动贯穿于一切地质作用 之中。甚至可以说流体控制了 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进行
因此,流体是地球系统科 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是一种直接来自地幔的新生水, 尚未进入水圈的循环。 ◇数量极有限,与成矿关系不大, 较少讨论。 ◇但是归根结底地球水圈中的水可 能都来自Juvenile water 。来自地幔 排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