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从“随笔”到“妙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从“随笔”到“妙笔”
袁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我们认为,公开课也无非是个例子。

希望通过学习一节公开课就能顿悟语文教学的真谛,或者从此就会教作文,那是不切实际的。

真正对学生的语文成长起着根本作用的是家常课。

这就像吃饭,尽管酒宴很迷人,但没听说谁靠吃酒宴健康成长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听公开课呢?因为偶尔吃一顿酒席,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好办法,帮助我们做好家常饭。

就像我们昨天观摩金老师和肖老师的课,收获的不仅是感动和快乐,还有指导学生的金点子,这些有助于我们改进家常课。

我们在这里讨论“新思想,新探索,新课堂”,也是要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寻觅作文教学家常课的新常态。

那么什么是写作教学的新常态?这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的,我的题目是:从“随笔”到“妙笔”。

先说“随笔”。

我这里所说的“随笔”,不是文学家、艺术家的笔记小品,而是学生日常的随性写作,也就是黄老师说的“自己作文”。

说到“随笔”,很多老师都深有感触,学生自由随性的写作,其文笔远胜于应题写作,所以,在我们南京,有不少老师坚持让学生写随笔,有每周一篇的,也有日日都写的。

我曾经尝试过“一页纸作业”,就是每天不规定内容,只规定篇幅的家庭作业。

其中,有的学生抄写字词,或者课文,也有的学生做课后的练习,但更多的学生是写作。

一学期下来,有的同学拥有了一本诗集,也有的同学写成了长篇童话或小说,当然也有同学写的是日记或小散文。

这群学生现在已经读研了,他们很怀念当初的作业,还有的专门回来跟我要作业本。

我们南京有个自发的“教师读书群”,近来在倡导“每日五百字”,跟如今的“每天一万步”的倡导类似,这些都被我们称作“随笔”。

“随笔”确实能看到不同于应题写作的优势,而且“随笔”最符合写作的常情、常理和常态。

是生活触动了我们手中的笔,让我们忍不住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然后再给这文字取个名,
也就是标个题目。

作家的创作往往也如此。

既然“随笔”合情理,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学生写应题作文呢?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个作文题呢?为什么学生写作时还要先审题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要考试。

我们是考试大国,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考试中,我们用考试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写作水平,然后问责。

所以常有老师放弃为应试的作文教学,因为他们不想用应试憋屈学生。

我能理解他们。

如果没有考试,我们真的可以只让学生写“随笔”的,但我们不能不面对这种中国式写作教学的现实啊,这就是黄老师说的要让学生自由写作,也要让学生有应题的当堂写作,否则学生很难生存。

还有个问题是,既然学生自由地、随性地写作,就能写出好文章,还需要我们上作文课吗?我们有写作指导的必要吗?有老师甚至会感到,我们不教,学生还会写一点,教了,学生反而写得更糟糕了。

作文教学真的是“鸡肋”吗?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批改学生的“一页纸作业”上花的心血比其他工作要多得多,因为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起步阶段,并不真的很会写,所谓比作文课上写的好,只是说其内容真,情感挚,但表达的种种缺陷还是明显的,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引导与纠正的。

那么,有没有写作的高手,在“随笔”中得到了最好的“保育”,未受到作文教学的束缚呢?有,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我坦言,尽管她只有十来岁,但我写不过她。

但是这样的学生毕竟只是凤毛麟角,作为一名教师,我欣赏佩服她,却必须将我喜爱的目光从她的文字上移开,移到更多数的学生身上,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为那几个人的,是为大多数的。

天才的学生不是我们能“教”出来的,作家恐怕也不是从作文课上学出来的,而我们大多数学生毕业以后是不当作家的,他们需要的是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有所为之处。

再说“妙笔”。

这里说的“准确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就是妙笔?是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就是。

那种艺术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妙笔是多数人难以也无需企及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自我抒发,二是沟通交流。

“随笔”适合自我抒发,所以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但不一定真的能写出好文字,这就需要学生从“随笔”到“妙笔”的过程修炼,也就需要教师的“随笔”写作指导。

“随笔”写作并不因为没有题目而可以任性,相反的,“随笔”写作是打基础,是需要引导和帮助的,我们在初一、初二阶段,有很多老师都布置学生写“随笔”,但并不放任,由其自生自灭,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助推。

具体的过程怎样呢?让我回顾一下。

一、从“简笔”到“繁笔”。

孔子最有名也是最有用的教育思想恐怕就是“因材施教”了,而“随笔”恰是最适合老师因材施教的媒介了。

让我们回到学生写“随笔”的起点,来看看不同学生初写“随笔”的状况。

学习毕竟是苦差事啊,很少有学生爱学习而不爱玩,所以,当我们布置学生写“随笔”时,就会发现一些学生这样写:“今天,我很开心。

”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随笔”写得简单马虎。

为此,除了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态度外,便是要求并指导他们把文章写丰富。

记得我曾上过一节作文活动课,我把它叫做《一元钱的故事》。

那是一个周一的清晨,我有连续两节作文课,要上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与写作《让世界充满爱》。

这课要求学生关注普通人,关爱底层弱势。

然而今天的学生对身边的生活是漠不关心的,天天见面的多半还是陌生人。

我于是给每个学生一元钱,让他们到学校附近的市井生活中去,采访普通的劳动者。

一节课后回教室自主写作。

之所以给学生一元钱(当年一元钱能吃一份早餐),是让学生以此作为对打扰他人的小小补偿,当我第二节课走进教室时,我不觉愣住了,讲台上居然有一个用萝卜雕刻的花瓶,里面还插了一枝红艳艳的康乃馨,这是采访菜农和花店主人的同学带回的。

更多同学则采访了幼儿园老师、环卫工人、门卫、交警以及卖米、卖报和卖早点的。

我原以为这次的作文一定很精彩,但我看到的是:
今天早晨,老师让我们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去采访,我找到路边的一个菜贩,与他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他卖菜是多么不容易。

这是一类同学的代表,他们从“随笔”走向“妙笔”的第一步,便是从“简笔”到“繁笔”。

周先慎先生曾写过一篇《简笔与繁笔》的文章,被选入高中教材,
说的是简笔、繁笔各有所妙,但那是文学家的妙用。

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他们起笔是单薄的,根本谈不上“简笔”,我们只是借文艺上的名词来概括学生作文中的现象。

对这样的“随笔”,我只给了一句话的提示:“把攀谈的内容写具体。

”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我问他:“大伯,您卖菜生意很好吧?您好像很高兴似的。

”可他回答我说:“生意哪里好呢?我们不像菜场里的摊贩,有固定的摊位。

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还要防着城管的人,哪里高兴得起来呢?可愁眉苦脸的,谁买我们的菜呢?”我觉得他们的笑容其实有一份辛酸。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曾经带着学生到校园里“看望一棵树”,然后让他们写随笔。

可是写来的文章,尤其是男生的,笔墨很经济,内容实在是太简单。

我们于是针对性地指导其观察,让其先做观察记录,再结合联想与想象将记录丰富起来,要求其尽可能写得具体,详细。

等到一定时候,则要帮助他们删繁就简。

比如,有的同学入题慢,并非写得具体,详细,而是兜圈子,写“我的妈妈”,总是从“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的一句废话写起,这就要他们学习删减。

每个学生的表达特点是不同的,写作起步的缺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

二、从“杂笔”到“整笔”
当大多数学生从“简笔”走向“繁笔”后,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导他们从“杂笔”走向“整笔”。

学生一旦能写得具体,详细,往往就会出现东鳞西爪、杂乱无章的“杂笔”(或称“散笔”)毛病,这就需要帮助学生统整。

诚如黄老师所言,尽管学生离童年并不遥远,但他们笔下的童年往往缺少童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想到的要写进作文的童年生活,常常是细枝末节,零碎散乱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先分后总的方法帮学生寻觅童年生活的情趣,整合童年生活的乐趣。

比如,我们曾经让初一的学生围绕童年的话题写“随笔”,不加指导的写作,大多数学生的文字自然是五花八门、并无可观的。

我们于是让学生一点一滴找童趣,即先写一篇关于“我的无忌童言”的,让学生询问长辈,他们最能记住的“我”儿时
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是什么,然后了解这前后的故事,写成“随笔”;再写一篇关于“我的童真趣事”的,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想想其中的趣味,写成“随笔”;其后再写一篇关于“我的童年密友”的,让学生寻找自己小时候的玩伴(可以是小朋友,也可以是小动物等),回想曾经发生的故事,写成“随笔”。

最后从这些“随笔”中拣择,提炼,写成一篇《童年记趣》,其文章就好看多了。

这样一步步地分解,再归并,整合,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把“随笔”中的零散思维整理好,再形成令人满意的整篇的。

三、从“直笔”到“曲笔”
常言道“做人贵直,行文贵曲”,又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都是指文章要有曲折。

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止于把话说“对”,还要把话说“好”,那才是真正拥有“妙笔”。

把文章写得详实,集中,并不意味着只能照着事情的本来面目去写,还宜教会学生适当的安排与调整,这是能给文章增色的。

比如,我们共同探讨写作《我家的文物》。

许多同学都从文物的由来、家人对文物的爱护、文物在家里的地位等顺序写过来,可这样直着写,显然千篇一律,了无情趣。

于是,我们指导学生将顺序换一下,先写文物的贵重(在家中的地位),再交代文物的来历,最后写家人对它的爱护,文章马上就“变”了。

有同学写妈妈有一块旧手表,她却视若珍宝,有一次我拿了玩,差点弄坏,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

我这才得知这块表是妈妈结婚时奶奶送给她的。

奶奶为什么送妈妈一块旧手表呢?于是得知这是奶奶结婚时爷爷送给她的,难怪大人们都很珍惜。

这就比先前“家里有一块旧手表,是爷爷当年送给奶奶的,奶奶又送给了妈妈,所以我们都很珍惜”的构思显得有味道。

这样的指点并不高深与复杂,一句“请把文物的由来放在对文物的珍视后面”即可,因为这不过是让学生学习用插叙而已,但比纯粹的讲解记叙的顺序和插叙的妙用,给学生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学生在自由的写作中得到具体有效的指点,能看到自己的文章变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是会对写作更感兴趣,更有信心的。

四、从“冷笔”到“热笔”
由简到繁、由散到整、由直到曲,基本都是写作技法上的点拨,而写作教学一旦过于重技法指导,学生的作文又容易显得平庸,其文字难免缺少情感。

刘墉先生在《致女儿的一封信》里说,文章有冷笔与热笔之分,冷笔类似于我们写论文,一般偏理性,而热笔则是满含深情的。

所以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时,一定不会忽略写作激情的培育。

即使在紧张的考场上,我们认为在冷静的审题后,需要一个温暖的“动情”环节。

这里的“动”是使动用法,即让自己的情绪激动起来,否则文章打动不了自己,怎么会打动他人呢?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换位。

比如,今天早上在出租车上听到一个故事,可以说是“一道作文题引发的闹剧”。

小明因为老师布置了作文题“成长的烦恼”而烦恼,实在写不出来啊。

妈妈说,孩子有什么烦恼呢?不写了!爸爸说,你怎么能纵容孩子不写作业呢?于是夫妻大打出手。

这样的故事不一定正发生在我们学生身上,但学生生活中有这样的影子,有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发生矛盾的状况。

于是移情,“成长的烦恼”如今已不是孩子的事情,早已是一家人的事情了,就这件事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仍以“成长的烦恼”为题,给故事中的小明写一封信,应该有很多感人的内容。

“动情”的方法还有很多,去年,我们让学生写一个家庭生活的镜头,有同学写得很淡,就写了晚餐后家里人人玩手机,个个低头族的景象。

于是,我们给学生布置作文题“我想对你说句话”,学生从客观叙述,一下变成了主观倾诉,文字立刻动了情,文章也变得有了炽热的温度。

如果我们愿意,这样对举的词还有很多,如,从“枯笔”到“润笔”,从“浅笔”到“深笔”等等,因为学生表达的起点是有差异的,而且,事实上,学生的写作并不处于非此即彼的两极,他们常常位于“随笔”与“妙笔”的中间状态,写作教学任务之重、之难,就在于分析学生习作状态的各自不同,采取因人而异的对策。

我们只有细细分析,把握学情,才能找到因材施教的妙招,最终帮助学生走向写作的理想境界。

【作者:袁源,南京市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是在全国第二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略有删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