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及传统饮食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节日民俗和饮食文化的国家。
这些传统节日民俗和饮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
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欢度新年的日子。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比如贴春联、悬挂灯笼、放鞭炮等。
此外,还有舞狮、舞龙、踩高跷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
另外,家庭聚会也是春节的重要传统,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团圆时光,同时还会进行丰盛的饭食款待。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人们会到坟墓前献上鲜花和祭品,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开展扫墓活动,比如山间的野餐、放风筝等。
这些活动旨在让人们在纪念先人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妙的自然景色。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为了庆祝农作物丰收和感谢上天保佑的日子。
中秋节的最重要的传统活动是赏月,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阳台上、屋顶上或者是户外聚集在一起欣赏皓月。
此外,还有猜灯谜、吃月饼等民俗活动,中秋节的月饼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通常有多种口味和馅料。
如今,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舞狮、赏花灯、嫦娥奔月等。
除了传统节日民俗,中国还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菜系繁多,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烹饪方法。
比如四川菜以其麻辣味道而闻名,广东菜以其鲜味和清淡而受到喜爱。
此外,饺子、面条、火锅、烧烤等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崇尚饮食文化,重视饮食道德,认为食物与养生、健康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和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传统节日民俗和饮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和饮食介绍
• 冬日正确食用蔬菜
汤圆的习俗。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 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 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 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
“医 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 时他曾任长沙太守,其返乡之时, 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 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 都冻烂了。便在南阳东关搭起医 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
银白糕年 ,年的糕 寄糕式因 寓,样为 新象有谐 年征方音 发着块“ 财黄状年 的金的高 意、黄” 思白、年 。
•
• 正统的饺子吃法,是 清水煮熟,捞起后以 调有醋、蒜末、香油 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 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 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 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 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 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 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 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 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 节”,以纪念屈原。
粽子
• 粽子古称“角黍”,是端午节 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屈 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 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中 秋 节
食 俗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 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 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古时汉族 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 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 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 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 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 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 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 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 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 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 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 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 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 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 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 饼”。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也同样丰富多彩。
在传统节日中,民众会遵循特定的习俗和传统,这些习俗已经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年份的正月初一庆祝。
春节的庆祝活动持续了15天,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
其中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这些仪式和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象征,如贴春联的传统往往会展现出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而在饮食方面,春节期间人们会食用一系列寓意吉祥的食品,如年糕、鱼、汤圆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往往与某些特定的节日和仪式相关联。
这些食品通常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祝福。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这个节日的起源与屈原有关,传统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礼品必定是粽子。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汉族食品,通常由糯米、猪肉和其他的食材制成。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包裹粽子来纪念屈原,并向他致以敬意。
此外,赛龙舟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庆祝活动。
龙舟赛象征着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中秋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这个节日被称为“团圆节”,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亲人团聚和感恩的时刻。
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等。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由糯米、豆沙、莲蓉等食材制成,十分美味。
在一些地区,人们也会品尝其他美味食品,如桂花糕和蟹肉等。
传统节日民俗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在传统节日中,饮食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食品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更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意义的人类创造物。
食品与中国传统节日密不可分,其象征意义也可以看成是中国人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民悠久而丰富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文化之传统节日习俗美食PPT
节
中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阳
节
重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除
夕
谢
谢
欣
中/国/传/统/文/化
赏
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 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日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食
节
寒
寒
食
HAN SHI
今年寒食在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雨,巷陌春阴乍烟?副使官闲莫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节日饮食习俗: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介绍
节日饮食习俗: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介绍节日是人们生活中欢乐和团聚的时刻,而饮食习俗则是每个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会根据传统和习俗准备一些特色的美食,以此来庆祝并加深节日的氛围。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不同节日的特色饮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准备一些特色的食物,来寓意着团圆、幸福和吉祥。
1.1 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饮食活动之一,通常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年夜饭的菜肴种类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鱼、年糕、饺子和汤圆。
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裕和年年有余,年糕则寓意着步步高升,饺子则象征着世世代代团圆,汤圆则寓意着全家人团圆安康。
1.2 其他春节特色美食除了年夜饭,春节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色美食,如糖果盒、糖画、腊肉和年糕等。
糖果盒是用来招待客人和亲朋好友的,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干果。
糖画是用糖和水制成的艺术品,吃起来既好看又好吃。
腊肉是一种腌制的猪肉,有着浓郁的风味,通常用来作为年夜饭的一道菜。
春节期间还会有各种口味的年糕,如红枣年糕、花生年糕、豆沙年糕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同时还有一些特色的饮食习俗。
2.1 元宵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由糯米做成的圆球状甜点。
吃元宵的习俗源远流长,有着祈求团圆、幸福和美满的意义。
元宵的种类繁多,有红豆汤圆、芝麻汤圆、花生汤圆等。
2.2 猜灯谜元宵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然后大家猜解谜底。
猜灯谜的谜底通常与节日、生活和传统有关,通过猜谜可以增加欢乐气氛,并锻炼大家的智力。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祭拜祖先,同时也有一些特色的饮食习俗。
3.1 冷食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有吃冷食的习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蒸糕和蒸菜。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性。
以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详细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发红包等。
2.清明节: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包香囊等。
4.七夕节: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习俗包括观星、祈愿、吃巧果等。
5.中秋节:中秋节是庆祝团圆和丰收的节日。
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花灯等。
6.冬至:冬至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习俗包括吃饺子、汤圆、祭祖等。
7.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习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8.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习俗包括禁火、吃寒食等。
9.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包括登高、赏菊花、佩茱萸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教节日。
习俗包括喝腊八粥、祭祀祖先等。
以上是中国部分传统节日的介绍,每一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和传承这些节日和习俗,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文化。
习题及方法:1.习题:春节是中国的哪个节日?解题思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2.习题: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解题思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答案: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3.习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解题思路: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答案: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4.习题:七夕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解题思路:七夕节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因为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饮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并探究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意义的影响。
一、春节与年夜饭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年夜饭则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夜饭通常在除夕之夜全家人齐聚一堂,共度新年。
这顿丰盛的晚餐往往会包含许多传统的美食。
首先是鱼,因为鱼的发音与“余”同音,象征着年年有余。
鱼在年夜饭上通常被煮或者蒸着做,代表着丰盛和好运。
其次是年糕,年糕的发音与“高”同音,寓意着一年比一年更好。
年糕可以做成汤或者炒,口感Q弹,深受大家的喜爱。
此外,还有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吃饺子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包饺子,体现了团结和共享的精神。
二、中秋节与月饼中秋节被视为中国的第二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与饮食紧密相连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会赏月、吃月饼,与家人和朋友共度佳节。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代表美食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月饼的外皮通常由面粉制成,内馅则有多种口味,如莲蓉、红豆等。
这些馅料往往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此外,中秋节的传统饮品是桂花酒,桂花具有芳香和花香的味道,这种酒经常用来招待客人或者作为祭品。
三、端午节与粽子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划龙舟、赛龙舟,也会食用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物,通常在竹叶中包裹而成。
粽子的形状像一个三角锥,内馅有许多不同的口味,如咸肉、豆沙等。
吃粽子的传统始于纪念屈原,因为人们在江里撒下粽子,以免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
四、元宵节与汤圆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球状食品,外面常常有甜馅,如芝麻、豆沙等。
元宵的圆球形状寓意着团圆和完整,代表着家人的团聚和和睦。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熏苍术/ 白芷、带五色线、做香囊
拜七姐、吃巧果、七夕储水、种生求子、迎仙、七 夕观星
舞火龙、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玩花灯、喝桂花 酒
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 糕、饮菊花酒
8
除夕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吃年夜饭、守岁、贴对联
9
青龙节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
剃龙头、祭龙王、熏百虫、采龙气、拜土地、吃龙 须面
10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祓禊祛病、郊外游春、祭祀高禖
11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钱、祭祀土地
12 寒食节
清明钱前一两日
禁火、吃冷食、祭扫、踏青、蹴鞠、斗鸡
13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王爷、吃灶糖、扫尘
序号 节日
时间
习俗
14
冬至
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
吃米团、吃饺子、冬酿酒、红豆饭
15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泡腊八蒜、做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粘 火勺、煮五豆
序号 节日
1
春节
2 元宵节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及习俗
时间
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
拜年、守岁、祭祀、舞狮、吃年糕、吃饺子、包春 卷、包汤圆、放鞭炮
农历正月十五
吃元宵、吃汤圆、闹龙灯、赏灯、押舟、猜灯谜、 踩高跷、舞龙、舞狮子、踩高跷
3 清明节
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祭祖思远、踏青、放风筝、扫墓、插柳
4 端午节 5 七夕节 6 中秋节 7 重阳节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文化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文化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每逢节日,人们会根据不同的习俗和传统来准备特定的食物,以庆祝节日的到来。
这些传统饮食代表着民族的特色和智慧,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统饮食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一次团圆盛宴。
在春节期间,中国人会准备一系列丰盛的传统饮食,其中包括年夜饭、饺子、汤圆等。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用盛宴,一起辞旧迎新。
年夜饭的菜肴类型繁多,代表着吉祥和寓意。
比如,鱼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为“年年有余”的谐音。
年夜饭的饺子更是象征着团圆和快乐,因为“饺子”的发音与“交”音相似,寓意着家人团聚。
此外,汤圆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食物,它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在端午节,中国人会庆祝屈原的传统,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而屈原最钟爱的食物就是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传统食物。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人会一起包粽子,蒸煮后品尝这道美味。
除了粽子外,人们还会享用一种名为雄黄酒的传统酒品。
雄黄酒是一种以黄酒为基础加入雄黄粉等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的酒。
人们相信饮用雄黄酒可以驱除邪气,保护身体健康。
中秋节是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时人们会观赏皓月、赏月饼、赏菊花。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
月饼的外皮一般为酥皮或者薄皮,内馅则有多种选择,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人们会将月饼送给亲友,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此外,在中秋节的晚上,家庭会摆上一桌丰盛的宴席,品尝各种美食,如蟹、柚子、石榴等,以感恩丰收和家人的团聚。
除了中国,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其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传统饮食文化。
比如,印度的节日狂欢节(Holi)是一个庆祝春天的传统节日。
在狂欢节期间,人们会彼此泼洒彩色粉末,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品尝一系列传统印度美食,如Samosa(炸饺)、Gulab Jamun(印度甜甜圈)等。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
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
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和风俗传承上,也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戏剧艺术等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度团圆时刻,同时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比如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吃团圆饭等。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 Lantern Festival。
在这一天,人们会观赏精美的灯笼,猜灯谜和吃元宵。
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在热闹的庆祝气氛中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主要庆祝活动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则有着驱邪和避灾的寓意,同时也是为了迎接丰收的到来。
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汉服,欣赏龙舟竞赛,品尝美味的粽子。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月饼节。
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家庭,赏月和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口味丰富多样。
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家庆典,庆祝活动一般从十一月节开始,持续七天。
这段时间,人们会出行、观光、参加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新中国成立。
二、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源远流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传统。
在婚礼筹备过程中,一般会进行过门、拜堂、敬茶等环节。
过门是指新娘入门之前的仪式,象征着两个家庭的和睦联姻。
拜堂是婚礼的主仪式,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父母行三拜,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敬茶是新娘向长辈和双方亲友敬茶的仪式,以示尊敬和问安。
除了这些基本的仪式,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习俗。
比如在四川地区,新娘会在婚礼上穿上著名的四川锦绣服饰,而新郎一般会骑风火轮迎娶新娘。
而在广东地区,新娘会穿上传统的龙凤印花旗袍,而新郎会在婚礼上献上龙凤蛋糕和双喜糖。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课题,下面将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这四个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例,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首先是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春节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多样,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和食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年夜饭,即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共同吃的一顿丰盛的晚餐。
年夜饭的菜肴要热热闹闹、丰盛多样,有寓意吉祥的菜肴,如鱼(年年有余)、肉(富贵吉祥)、糖(甜甜蜜蜜)等。
此外,在春节期间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和糕点,如年糕、饺子、汤圆等,这些食物寓意团圆和幸福。
其次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祭祖,同时也会准备一些食物供奉祖先。
传统的祭祖食物有寿食和冥幣。
寿食是指供祭祖时所摆的饭菜,一般有鸡、鸭、鱼、肉以及各种蔬菜等,寓意着祈求祖先长寿、康宁。
冥幣则是指为祭祀而制作的纸钱,人们相信祖先在冥界也有需要,因此需要给祖先送去一些金银财宝和生活用品,供祖先使用。
再次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中秋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整个家庭一起出门欣赏明月,寓意着团圆和家庭和睦。
而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有许多不同的口味,如豆沙馅、莲蓉馅、五仁馅等。
此外,中秋节期间还有其他一些特色食物,如柚子、桂花糕等。
最后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活动,在端午节期间举行,人们会划龙舟比赛,寓意着驱除瘟疫和保佑平安。
传统节日的美食与饮食习俗
传统节日的美食与饮食习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日是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刻,也是享受美食的机会。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和饮食习俗,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情味。
本文将围绕传统节日的美食与饮食习俗展开讨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让人们胃口大开的时候。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点,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
一些必不可少的美食包括鱼、饺子和年糕。
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裕和团圆,所以春节必须有一道鱼菜肴。
饺子是春节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因为形状酷似金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
而年糕则象征着年年高升。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各地特色的小吃和点心,比如广东的糖水、北京的炸酱面等。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悠久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肉类或甜果,再用竹叶细绳系紧,然后蒸煮而成。
它的外形如同三角形的锥子,用料精细,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每个地区的粽子口味各有特色,比如江南地区的咸肉粽、湖南地区的咸菜粽等。
此外,端午节期间还有一道名为雄黄酒的传统饮品,用黄酒、菖蒲和艾草浸泡而成,有驱蚊驱邪的功效。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之一,也是人们与家人共享月光和美食的时刻。
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食品,它是一种圆形的糕饼,内陷多种口味,如豆沙、莲蓉、红糖等。
人们在这一天常常一边赏月一边享用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祝愿。
此外,柚子也是中秋节的特色水果之一,人们相信柚子有驱邪消灾的作用,所以中秋节期间常常会赠送柚子作为礼物。
西方的圣诞节是世界范围内庆祝的盛大节日之一,它有着独特的美食与饮食习俗。
圣诞火鸡是圣诞节晚宴的主角,人们会将火鸡烤制得香嫩多汁,与家人朋友共享。
此外,圣诞布丁也是圣诞节的传统甜点,它由面粉、奶油、水果和香料制成,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而成。
圣诞布丁通常会在制作前数月加入红酒,让布丁变得更加醇香。
除了上述的传统美食与饮食习俗,还有许多其他节日也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比如美国的感恩节,人们会享用火鸡大餐,象征着感恩和丰收;日本的新年,人们会吃年糕汤和寿司等来祈求健康和长寿;印度的排灯节,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素食来庆祝。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
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
•
一般,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会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
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
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
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
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
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
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
长寿.
•
除了七宝羹,还有腊八粥,年糕,饺子,春饼等,这些都具
有浓浓的中国韵味.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 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 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 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 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 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 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
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
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
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
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
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 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 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 体.
请结 合中华传统四大节日代表食品谈一谈传统饮食与传统文化的关
请结合中华传统四大节日代表食品谈一谈传统
饮食与传统文化的关
春节之饮食文化
从小我们最期盼的节日就是过年了,不仅可以穿新衣服,从大人那拿到压岁钱,还可以吃许多好吃的。
关于春节吃什么也是很有讲究的,各地风俗不同,吃的食物也是各有差异。
主要有饺子、汤圆、年糕、鱼……每一种食物都代表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端午节之饮食文化
五月初五端午节,爱国诗人屈原的一曲《离骚》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不少底蕴。
千百年来粽子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端午节食,现在咸鸭蛋、雄黄酒等也成为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中秋节之饮食文化
八月月圆,人间月半。
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饮食文化也有深厚底蕴。
中秋节和家人相聚一堂,吃月饼、饮桂花酒、赏月,其乐融融,多么美妙!北宋词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也传颂至今。
腊八之饮食文化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豆腐、腊八蒜……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也不尽相同。
不管如何,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其实不管哪一个节日,不管吃什么,人们一直以来所祈祷的唯有
国富民安。
唯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才有我们的安居乐业!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息息相关,为纪念每一个节日,人们用各种不同食物来述说着心中的信仰与希冀。
每一种食物又传述着人们对每一个传统节日的纪念与传承!。
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烹饪传统的味道
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烹饪传统的味道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
而在传统节日之中,饮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各地的节日饮食传统丰富多样,不仅味道独特,更是传承着历史和文化的烙印。
一、春节的丰盛菜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人民用它迎接新年,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与期待。
春节的饮食文化极具特色,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象征。
年夜饭上烹制的传统菜肴数不胜数,比如腊肉、鱼、饺子、年糕等等。
腊肉代表着丰收和富裕,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饺子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年糕则寓意着新年快乐和步步高升。
春节的饮食文化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和传统文化的力量。
二、中秋的月饼传统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之一。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品尝月饼,共度欢乐时光。
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美食,它的制作工艺讲究且历史悠久。
通过独特的制作方法,月饼有着丰富多样的口味和馅料。
常见的有豆沙、莲蓉、五仁等等。
其中,豆沙和莲蓉是最受欢迎的口味,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吃月饼不仅意味着团圆和享受美食,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仪式。
三、元宵节的汤圆风味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的汤圆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汤圆外皮柔软,内馅Q弹,吃起来口感别具一格。
元宵后人们会举行灯笼展示和猜灯谜等活动,这些习俗都是为了庆贺节日的到来。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围在一起品尝汤圆,共庆佳节。
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和谐,通过它,传递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四、端午节的粽子文化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其中,粽子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
粽子的制作过程繁琐,但品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粽子的馅料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肉类、豆沙、红枣和果蓉等。
每一位烹饪粽子的师傅都有自己的独特做法,让人们品尝到不同的口味。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
第一节 民间节日
7 .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送穷‛,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 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神。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图经》)
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第一节 民间节日
马日,古称‚挹肥‛
第一节 民间节日
中 国 传 统 节 与 日 饮 民 食 俗 文 化
第一节 民间节日风俗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 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 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 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第一节 民间节日
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 日: 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 羊日, 五日为牛日,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 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 会扫走运气、破财, 而把“ 扫帚星” 引来, 招致霉 运。
第一节 民间节日
粽子的制作步骤:
粽子成品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 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 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 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 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 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 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 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8 .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也称“人日”、“ 人胜节”、“ 七 元”。 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 逢阴雨,则有灾。”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是吉 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 必有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葱、蒜。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
传统节日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每一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很少有时间去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然而,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于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敬意。
而在这些节日里,传统饮食又是一种重要的呈现形式,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更寓意着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情感。
一、春节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在中国,春节无疑是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而在这个节日里,饮食自然成为了人们交流感情、表达祝福和庆祝喜庆的媒介。
春节期间,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这顿饭代表着家人团圆、欢庆新年的心意。
而其中的一些传统菜肴,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鱼是春节饭桌上的常客,因为它所代表的“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
而年糕则象征着身体健康和日子红红火火,因为在中文中,“糕”和“高”发音相近,寓意着步步高升。
二、中秋节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中秋节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月亮和家庭团圆紧密相连。
这个节日里,人们常常会观赏月亮、赏月、玩花灯、赏桂花等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它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口味和制作方法。
传统的月饼外皮是由麦粉制成,内陷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不同的口味选择。
每一口月饼都寓意着团圆和幸福,而且月饼也经常被用作赠礼的代表,表达人们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三、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与饮食文化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常常被用来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的身世和忠诚精神。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以及挂艾草等习俗。
而最经典的就是吃粽子了。
粽子是利用粳米和其他的食材所制成的一种传统点心,尤以糯米粽最为常见。
它们通常包裹在以芦苇叶或者粽叶制作的三角形状或长方形状的包裹物中,并用细绳捆绑。
粽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寓意着避邪和驱邪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
农业、珍惜粮食的思 想。正月初八也被称
为“顺星节”,是一
个可以预知一年运气 的节日。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 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 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 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日。
中国传统节日及传统饮食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 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 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 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节,即农 历新年,俗称过 年,一般指除夕 和正月初一。但 在民间,传统意 义上的春节是指 从腊月初八的腊 祭或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 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 起源于殷商时期 年头岁尾的祭神 祭祖活动。
重阳花糕
•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 腊八节,又叫“佛成 道节”。 据周密《武林旧事 · 卷三》载: “八 日,则寺院及人家用 胡桃、松子、乳蕈、 柿、栗之类作粥, 谓 之腊八粥。”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 得道成佛。每到这一 天, 群僧集会, 诵经 演法, 用香谷及各类 果实作粥供佛, 以资 纪念。
吉了 新 最 和 系 祥登 粮 早 糕 的 之高 的 是 谐 有 重 意吃 用 庆 音 吃 阳 。糕 意 祝 , 重 糕 ,,秋作阳 取之粮为糕 步后丰节的与 步民收日风登 登间、食俗高 高才喜品。相 的有尝,高联
——
传统重阳节
茱萸,又名“越椒”、 “艾子”,是一种常 绿带香的植物,具备 杀虫消毒、逐寒祛风 的功能。木本茱萸有 吴茱萸、山茱萸和食 茱萸之分,都是著名 的中药。按中国古人 的习惯,在九月九日 重阳节时爬山登高, 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 布袋(古时称“茱萸 囊”),以示对亲朋 好友的怀念。
•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也称“人日”、 “ 人胜节”、“ 七元”。 东方朔《占年书》:“ 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 若逢阴雨,则有灾。”正 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 是吉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 顺利, 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 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 必有寓意勤劳、聪明的芹 菜、葱、蒜。
•
正月初八 民间传说正月初 八是谷子的生日。这 天天气晴朗,则主这 一年稻谷丰收,天阴 则年歉。“谷日”的 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 称的牌位进行膜拜, 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 六、乞巧节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又叫“七月半”、“鬼节” 等。 每到此时, 寺庙里有盂兰菊会,超度亡灵。市场上可以买到 冥衣、明菜花、油饼等, 用来祭祀祖宗并预报秋收。
圆 圆 节 月 节 , , 节 。 象 又 、 征 因 八 团 为 月 圆 这 半 , 一 、 又 天 月 称 月 夕 为 亮 、 团 满 月
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中秋月 (作者: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出现。 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 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 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 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 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 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 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 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
正月初一 拜年 “年”的正式称谓在 周朝,正式将“年”字 定为岁首在汉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 “三元” ,又称“三 朝”、“元朔” 。又有 “上日”、“三朔”、 “三始” 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 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 “满堂红”。
•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归宁”
断,谓“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是祈福长久的 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和睦、快乐、幸福。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百:量词,即百种、百样之意,谓之百财。对百
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传统月饼
枣泥双麻月饼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 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 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 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 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 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 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 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 “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 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 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 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 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元夕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 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每年公历4 月5 日前后, 是我国 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 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由于寒食节和清明 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
•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赤狗日”,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初三又 叫“ 小年朝”,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初三开店门”。 初三是俗传“ 老鼠娶亲” 的日子。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 正月初四 大年初 四有“接 神” 的习 俗。家家 户户准备 牲礼、四 果、生仁、 炸枣等迎 接, 烧金 纸、神马。 此外, 初四不动 刀、剪。
年糕——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 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 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 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扁 食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勤:即勤奋、勤劳;经常,勤密(频繁)源源不
称 为 中 秋 , 又 称 秋 夕 、 八
古 时 称 为 仲 秋 , 因 此 民 间
八 月 为 秋 季 的 第 二 个 月 ,
日 , 为 每 年 农 历 八 月 十 五 。
中 秋 节 , 中 国 传 统 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
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
端午 (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袖珍粽
巨无霸 “粽子”
雄黄酒
• 乞巧节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月初七又叫女儿节。这一天又叫“ 避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 有时恰逢天气晴朗, 民间有晾晒衣物和 书籍的习惯。 七夕 (作者: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油菜馅—即有财之意故为有财饺。有:即存在, 谓之有财;祝福你有财,更祝福你 有才。
•
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 一日 为鸡日,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羊日, 五日为牛日 ,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走运 气、破财, 而把“ 扫帚星” 引来, 招致霉运。
饺子—— 正是农历 正月初一 的伊始, 吃饺子取 “更岁交 子”之意, “子”为 “子时”, “交”与 “饺”谐 音,有 “喜庆团 圆”和 “吉祥如 意”的意 思。
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 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 久。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 而来的。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 春天,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
正月初五
初五也叫“破
五”, 民间传说正 月初五是财神的生
日。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Biblioteka 会, 全家庆贺。•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送穷”,这是
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 风俗,其意是祭送穷神。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 谓之送穷。”(《图经》)
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 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