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优化和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及方法。
第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是以粮食、蔬菜、水果等为主,这些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而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需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因此,农民和农业企业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需要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的升级。
只有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四,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才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合理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
第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
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第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需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发展。
绿色发展对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意义
绿色发展对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意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发展作为当前的主题,对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绿色发展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和意义。
1. 生产方式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长期大量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
而绿色发展提倡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耕种、绿色植保等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绿色发展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循环农业模式等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农产品质量提高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绿色生产方式培育的农产品,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含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4. 农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面积较大,而绿色发展倡导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产品等,丰富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
5. 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推广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等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绿色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6. 农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例如智能农机具、农业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7. 生态保护农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推进泸州市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对策论文
推进泸州市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对策研究摘要: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是今后我国农村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大事,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途径。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出发,对泸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泸州市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泸州市农业结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相结合的经营原则,实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以缓解农业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途径,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面性的工作。
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改变原有农业经营方面产供销隔裂的局面,尽可能的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行种养加联动、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尽可能降低传统经营模式给农户带来的风险;三是在生产经营目的上,要在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效益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从而逐渐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促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其基本特征包括生产规模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
2 泸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泸州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泸州市的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在不断优化,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重在不断的优化调整,但总的来看,农产品供求结构仍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粮田面积过大,占了75%以上,经济作物面积偏低和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偏低,农业结构不尽合理。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为加快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提速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推进方案。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2万亩,粮食总产量375万吨。
人均粮食产量582公斤。
蔬菜总产量490万吨,人均749公斤。
牛羊肉总产量24.5万吨,人均占有量38公斤,远高于全省人均8公斤。
鲜奶总产146万吨,人均231公斤,是全省平均人均占有量的8倍。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全市农业总产值385亿元,其中种植业240.4亿元,占62.4%;畜牧业105.7亿元,占27.5%;林业9.8亿元,占2.5%,渔业13.4亿元,占3.5%,服务业15.8亿元,占4.1%。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例由2010年的63.9:26.8:2.8:2.6:3.9调整为62.4:27.5:2.5:3.5:4.1。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2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调整为的0.85:1。
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品种更新工程,葡萄、苹果、粮食、畜禽、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5%、90%、89%、75%、65%。
启动了“马铃薯脱du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马铃薯良种化率、脱du化率分别达到70%、50%。
引进酿酒葡萄优新品种16个,建立采穗圃6000亩。
测土配方施肥、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稻蟹生态养殖、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全面推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
四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扬黄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却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途径。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一步。
首先,要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培育和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应逐步减少传统农业的发展规模,转向发展高效农业。
还应鼓励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小农户逐渐集约化,促进规模化经营。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
需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的合作。
同时,鼓励农业科技与农民生产相结合,引导农民合理运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鼓励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推动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还可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自主经营。
四、完善农资保障体系完善农资保障体系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要条件。
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农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农业生产所需农资的供应和服务保障,确保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五、推进农民工程技能培训推进农民工程技能培训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加大对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此外,还要组织农民工技能竞赛,促进农业生产技能的交流和学习。
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和生态化,鼓励农民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此外,还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产所需的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和推进市场营销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要加强组织领导,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并制定相关和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优化资源配置资源是支撑农村发展和实施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基础条件。
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推行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推广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三、提升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的重要驱动力。
要加强科技创新,在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下大力气。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实际生产中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其次,在示范推广方面需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加大对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重视,在高校和培训机构中建立相关专业,并鼓励学生和从业人员参与相关培训。
四、推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市场营销,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此外,在销售渠道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综上所述,在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方面需要从组织领导、资源配置、科技创新和市场营销四个方面入手。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13篇)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2)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3)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___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
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
___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8.1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
___年完成播种面积2.1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2.3万亩。
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
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
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4.17万头(只),其中猪1.9万头、羊4.76万只、禽类7.07万只、牛0.46万头。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4)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2000吨。
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2000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
实施方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
实施方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发展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民收入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制定并实施一套有效的措施与计划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与计划,以满足目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1.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与技术。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设备和技术,如精准农业、无人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发展智慧农业、温室农业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3.加强数字化农业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1.培育农产品品牌。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消费者更加信任和认可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如拓展农业电商平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以提高农产品上市和销售的渠道和效率。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保障1.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以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减少农民面临的风险。
3.加强农民培训与技能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四、优化农业政策环境1.制定完善的农业支持政策。
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农民和农业企业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为了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并保护环境资源,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探讨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持续优化和提升规模经营水平。
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是指通过科学管理、精细耕作和现代农技手段,在农田生产过程中达到最佳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传统农田生产方式,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具有以下明显优势:首先,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产量稳定性。
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耕作,可以达到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作物轮种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生产风险,保证农田的产量稳定性。
其次,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养含量和口感,增加产品附加值。
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可以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保证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传统农田生产方式往往存在着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和水质的污染。
而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通过精确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与此同时,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灌溉与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减少了农田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了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那么,如何持续优化高标准农田生产方式,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呢?首先,应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信息传播。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产业结构逐渐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推动农村产业的提档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需要全面发挥农村资源和人力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实现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关键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和转型。
过去,农村产业大多是以传统农业和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效益低。
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需求,要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开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二、推进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村产业模式。
通过挖掘农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乡风民俗,可以将农业与服务业相融合,推动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还能够带动周边的农副产品销售,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政府和企业可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建设完善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为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三、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拓展农村产业链为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拓展农村产业链。
现代农业新业态包括农村电商、农业科技创新、乡村特色产业等,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农村产业完成转型升级。
农村电商平台的兴起与发展,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特色产业也是推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力量,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可以打造出更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为农村产业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四、加强农村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途径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途径农业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于提高农业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分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途径。
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推进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和资源消耗。
二、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化农业生产组织化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规模经营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加快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农产品加工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发展农村金融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保障。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农民贷款利率,引导农业投资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五、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组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引导资源向具备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集聚,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保障。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检验,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八、加强农民培训与人才引进加强农民培训与人才引进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保障。
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优化农业生产方式1.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智能化农业系统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农业多元化经营: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等多元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效益。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2.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生产效益。
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修建水库、灌溉设施和排水系统,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增加农业产量。
2. 建设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平台等,建立起从农田到市场的高效物流网络,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提高农民素质1.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 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加强对农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帮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提高合规经营意识。
3. 建设现代农民示范户:创建一批现代农民示范户,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带动周边农民的素质提升。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还应加强对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不断优化政策和措施,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摘要】衡水市是一个地处河北省的重要农业城市,近年来逐渐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本文从浅谈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建议。
结合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出衡水市现代农业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通过不断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衡水市现代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衡水市、问题分析、发展对策、建议、未来发展、经验教训、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乃至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冀州锦绣,京畿明珠”之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浅谈衡水市的农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而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深入探讨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于加快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展望,希望能为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浅谈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衡水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浅谈衡水市的农业品种多样化。
在浅谈衡水市,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还发展了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多种农作物。
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等为主,同时还有水产养殖等多样化养殖业。
浅谈衡水市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浅谈衡水市推广了高效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无人机喷洒、智能化设备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摘要】当前,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农业科研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农业产业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农业种植业结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农业科研、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产业化、经济效益、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人才培养、农业现代化、政策支持、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农业种植业结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偏重粮食、棉花等经济作物,而且大多数是低效益、高耗水、高投入的单一作物种植方式,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种植业缺乏多样化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难度较大;农业种植业中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如过度施肥、农药使用过量等,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种植业结构中农民收入不稳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当前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综合效率和综合能力,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整合和运用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怀宁县国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43个村,农业人口61万人,全县农村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近几年商品粮价格上不去,农民收入上不去,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部分农民弃耕进城,发展第三产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村,农村劳动力缺少,农村产业发展止步不前,农村发展走到必须进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刻,只有通过产业调整,才能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和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培育特色产业,做强龙头产业,加快融合发展,推动我县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一、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农村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结构性问题已成为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品种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
因此要理清发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协调种养结合,优化生产结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布局,优化区域结构,实现现代农业绿色提质增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我县大部分农户普遍种植杂交水稻,产量高,粮食产量过剩,经济收入不高,甚至出现卖粮难问题,而相对经济效益好的糯稻却种植面积不大。
据了解糯稻,品质好,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种植效益高,目前产量远远不及市场需求。
如何将糯米市场做大做强,推动糯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品牌效益、市场效应是下一步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再从怀宁县的馒头大军看,勤劳实干的怀宁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凭着自己的“蒸”功夫,将自己的家乡怀宁县江镇推到了国人的视野中:2008年在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第三届产业发展大会上,怀宁县江镇镇被授为首个“中国面点师之乡”,面点经营遍布全国各地,据统计,怀宁县20个乡镇将近8万人从事馒头等面点行业,从业人员中1年赚10万多元的占60%,全县每年可赚回近50亿元。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一家一户一个小门市很难获得很高的经营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安庆市怀宁县面点影响力,我们围绕怀宁县面点产业发展,打造怀宁面点生产产业链,促进怀宁面点产业形成,因地制宜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经济,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案。
一、国家政策的引导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政策的引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逐步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育新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三、加强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效益的提升。
四、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路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引导,完善农产品市场、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八、拓宽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方向。
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左竹【摘要】Dongying City is the core area and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Yellow River Delta. Its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Dongying City, 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creas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s promoting modern agriculture of Dongying for further development.%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主战场,其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分析制约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具体措施,为推动东营市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如农业产业化的深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农业经济效益有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要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还要加大对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
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等配套设施,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
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强化配套服务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
还要加强产地与市场的对接,构建完整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
五、加强农业产业化特色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特色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要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培育、品牌推广等方式,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还要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坚持科学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三化”水平,经过抓起步、打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提升水平、加快发展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立产业、扩基地、强龙头、活市场、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立足资源、面向市场、优化机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推进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23家占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十分之一强,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61家,过十亿元的8家,过百亿元的1家。
实现销售收入894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
龙头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农民工就业岗位14万个。
中介组织1254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9家。
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1%,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创造的收入占年纯收入的72%。
主要经验做法1、抓龙头企业建设,培育辐射带动优势。
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活流通等功能。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农产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致力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一是鼓励龙头企业集群式、规模化发展。
目前,全市建立了以55家企业为主体的肉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736家企业为主体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以356家企业为主体的干鲜果加工产业集群,以388余家企业为主体的茶叶加工产业集群,以412家企业为主的草柳编制品出口产业集群,以1100家企业为主体的人造板材加工产业集,以789家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盛能乳业为龙头、40多个自动化挤奶站、46个奶牛养殖场为主体的乳制品加工产业集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今年以来,柳州市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1月至9月,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产值57.97亿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45.81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22%。
到9月底止,全市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26家,入社农户1.4万户,带动农户数15.8万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83421吨,销售收入6.7亿元。
粮食、甘蔗、水果、蔬菜、桑蚕、茶叶是柳州市6大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发展规划,柳州市围绕“十大农业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展示、“三品一标一名牌”示范建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等方面大力实施支农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和良种扩繁基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带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十大农业工程”中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7大工程14个子项目中,《百亩柑橘无病苗木繁育基地》《10万亩双季葡萄基地》《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等6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千亩糖蔗良种基地》、《农业五站建设》等5个项目完成90%以上进度,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柳州市还将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势头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重点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打造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重点扶持桑蚕、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精深加工项目,带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品牌建设结合,打造一批著名企业和驰名品牌。
引导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培育发展生产性和服务性合作组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推广柳北区石碑坪镇凉亭屯为代表的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推动产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切实解决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矛盾。
苍梧县2011年财政收入增幅逾四成去年,苍梧县注重扶持企业壮大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助推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据统计,2011年该县实现财政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0.4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1年,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32.7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计划目标任务;攻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7.5亿元,完成年任务95.71亿元的101.2%。
该县以园区为载体,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1年底,苍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20多家,已建成投产企业有9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1.35亿元,同比增长45.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38亿元,同比增长31.04%。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126.4%,实现财政收入8020万元,同比增长250.63%。
为进一步巩固支柱财源,苍梧县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有关原材料、资金等问题,去年共为26家企业落实19个贷款项目,融资1.5亿元,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财税增长。
苍梧县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特色经济收到实效绿色的树林下,鸡棚前后一群群三黄鸡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树底下追逐嬉戏,有的则窝在鸡棚喝水进食……这是笔者日前到苍梧县新地镇雁村返乡农民工陈进奇的生态养鸡场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别看我在这荒山野岭养的山地三黄鸡不起眼,它们一年能为我赚近5万元。
”在占地约10多亩的养鸡场里,陈进奇自豪地向笔者说。
“以前认为养殖是副业,赚不了大钱,现在依靠政府引导、科技指导,我也走上致富路了。
”陈进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里了解到,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不错,在自然环境放养的鸡更受到市场青睐。
2007年上半年,县里科技人员下乡开班培训,听了几回课的陈进奇有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想法,他通过到周边县、市多家特色养殖基地考察,并做了市场调查后,更坚定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信心。
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陈进奇投资5万元建起了养鸡圈,从岑溪引进5000多羽鸡苗,第一年他就赚回了本钱。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如今有4年养鸡经验的陈进奇已成了雁村山地三黄鸡养殖户中的师傅了。
在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陈进奇想办法把群众带动起来,他联系好养殖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好购销合同,并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一条龙服务,待到肉鸡出销再扣除成本,同时积极在技术上帮扶村民发展养殖。
在他带动下,雁村及附近的20多户农户养殖山地三黄鸡。
“我们在山林里养的山地鸡特别好卖!”村里另一位养殖户李特虹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在林地里养殖山地三黄鸡采食林地的杂草、昆虫,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禽粪可肥林地,减少了投资保护了环境,最关键的是林地里长大的山地鸡味道特别鲜美。
言谈中,李特虹对养鸡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新地镇都梅村,46岁的莫有飞从“林下经济”中瞅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新路。
2007年,他在村上的松树、砂糖橘果树下建起了自己的养鸡场,养殖规模从以前不到1万羽扩大到现在的6万羽以上。
赚钱、看家两不误,莫有飞感慨地说:“政府引导我们抓特色,发展林下经济促增收,如今收到了实效,这条路我选对了。
”据了解,推进林改过程中,苍梧县通过政策和技术扶持,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生态养鸡。
近年来,该县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技辅导,二是畅通市场信息,让更多的山区群众懂得养、卖得出、赚到钱。
据初步统计,今年1~9月,全县三黄鸡存栏量近200万羽,出栏量达370万羽。
苍梧县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生活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苍梧县世纪广场就进入歌舞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声乐器乐联欢、文艺汇演、家庭才艺表演、健身操表演等接连不断,而在不远处的文化休闲长廊,大人孩子或唱歌跳舞,或从容散步聊天……近年来,苍梧县着力发展城乡文化,取得显著成效。
该县积极打造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基石工程,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所需经费列入政府本级财政预算,年均投入建设资金超700万元。
2009年至今,全县新建综合文化站、村级服务中心11个,扶持建设农家书屋53家,约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建有篮球场。
另外,经过政府的扶持和艺术团体自身的完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15家文艺协会和400余支群众业余文艺团体,会员超过10万人。
苍梧县是“全国诗词之乡”,诗词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该县创办了全县诗词交流特色刊物《苍梧诗词专刊》,并将刊物免费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单位、各村组和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苍梧诗词专刊》已出版562期,全县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诗刊上发表作品总数超过15万首(副),编写出版诗词合著或专著30多部。
目前,全县各镇均成立了诗社或诗词小组,有社员一万多人、诗词爱好者十万多人。
该县还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地方特色戏剧鹿儿剧的传承与发展,现已建立县级鹿儿剧团,有成员26人。
同时,该县还有农民自发组建的业余剧团73个,戏剧工作者1000多人。
县鹿儿剧团派出人员到各镇、村,对业余戏剧团进行骨干培训和节目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演出质量,从而增加节目吸引力,并发现和培养鹿儿剧传承人。
经过各方的共同扶持和精心培育,鹿儿剧的演出水平和剧目质量不断提升,《鹿儿舞》、《木犀舞》等一批剧目先后在市级、自治区级汇演中获奖。
透析藤县在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发展在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藤县被明确定位为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
由此,藤县走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轨道。
如今,随着年终脚步的临近,藤县县域经济发展新成就也呈现在人们眼前: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达到138.5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38%。
有专家说,评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与质量,首先要看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如此看,藤县经济社会已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之路。
增创优势转型发展其实,在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之前,藤县已开始在质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了: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2008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2009年被授予广西招商引资一等奖,2010年再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是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跃升。
县域经济的新崛起,让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雄心勃勃,早早列出了明年的发展计划,工业、农业、服务业、城镇化等方方面面的思路已十分清晰。
“在新兴工业化城市建设中,我们将秉承以园扩城、以城促园的思路,紧密园区建设、城镇化的互动,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区,使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显。
”他说。
未来,藤县发展仍将继续在园区建设方面下工夫,同时做活江河、林地文章,推动城镇与农村均衡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该县的“十二五”规划这样描绘未来的新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具有藤县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打造“西江经济带次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27亿元,工业总产值超450亿元,财政收入超15亿元……坚定的目标和发展的雄心表明,因为县域经济的崛起,藤县造就新一轮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集群发展增添动能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是藤县发展的优先目标。
通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陶瓷、钛白粉、造船、林产林化等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纷纷矗立在浔江之滨,藤县也因此实现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发展。
广西首批27个重点园区之一的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12家陶瓷企业和62条瓷砖生产线,而是以其成长壮大为代表的“藤县速度”———由园区建设、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组合而成的工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效。
藤县经济发展实践还告诉人们,托起工业经济的基石不只中和集中区里的陶瓷产业,还有久负盛名的钛白粉产业。
“预计今年钛白粉产量8万吨,累计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32.6%,上缴财税约1.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是我们县纳税额最大的产业。
”莫奕坚说。
为了扶持产业更上一层楼,政府部门联系全县四家钛白粉企业,于今年9月份建立产业园区,实现了钛白粉产业集群化发展。
如今,在园区带动、工业主导的战略下,产业链得到快速延伸。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由于看中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汇东木业有限公司、东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广西新凯骅木业有限公司在今年初带着近十亿元资金进驻藤县,如今这些企业都已投产或试产。
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的产业动能,截至11月,藤县培植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12家,而去年仅有3家。
藤县工信局局长彭伟元说,预计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为6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多点着力稳健前行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体系,内容涉及一、二、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