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气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简介
山东省气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简介
陈延玲
【期刊名称】《山东气象》
【年(卷),期】2004(24)2
【摘要】介绍了山东省气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及主
要内容等.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陈延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69
【相关文献】
1.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计 [J], 韦云波;顾永跟;洪拓夷;吕元康;沈宏良
2.山东省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简介 [J], 孟静
3.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情况的报告 [J], ;
4.山东省气象局关于公布《山东省气象局实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细则》和《山东省气象局实施气象台站迁建行政许可细则》的通知鲁气办发[2016]154号 [J], ;
5.福建省气象档案管理服务系统简介 [J], 池幼群黄敏林秀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象信息系统概述
用户界面与其他部分
用户界面接收用户的请求和反馈,与其他部 分交互,实现整个系统的闭环运行。
04
气象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
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气 象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 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 安全。
访问控制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权 限级别,防止未经授权的 访问。
数据存储方式: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其中分布式存储可以降低数据存储成本 和提高数据安全性。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同化等技术,以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处 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是将处理 后的气象数据转换成易于理解的 形式,并提供给用户进行决策支
持。
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模式 识别、机器学习等,以实现对气
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
气象预报
气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天气预 报、气候预测等服务,帮助人
们了解未来的天气状况。
灾害预警
气象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气 象数据,及时发出灾害预警, 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 的损失。
农业服务
气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农业种 植、养殖等方面的服务,帮助 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是将采集到的气象 数据传输到气象信息系统的关键
环节。
数据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无线 传输,其中无线传输包括卫星通
信、移动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高效率和低延 迟,以保证气象数据的实时性和
准确性。
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是气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 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气象信息系统》课件
《气象信息系统》PPT课 件
气象信息系统是指用于获取、处理、分析、呈现和发布气象数据和信息的系 统。它在气象预报和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言
气象信息系统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气象信息系统?本节将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介绍。
气象信息系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卫星气象信息系统
利用卫星技术收集和传输气象数据,支持气象预 报和监测。
2 处理气象数据
3 分析气象数据
对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质 量控制、校正和处理,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统计、模型等方法对 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探索 气象现象和规律。
4 呈现气象数据
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将气象数据呈现给用 户,方便理解和应用。
5 发布气象信息
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数据转化为可理解的 信息,发布给用户和决策者。
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
农业
利用气象信息系统进行农作物产量估测和灾害预 警。
交通运输
通过气象信息系统进行交通管制和航海导航。
航空航天
气象信息系统为航班运营和火箭发射提供气象支 持。
能源
利用气象信息系统进行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 规划和管理。
气象信息系统的趋势
1
智能化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市政气象信息系统
针对城市气象需要开发的信息系统,用于城市防 灾减灾和气象服务。
地面气象信息系统
通过地面观测设备和仪器收集和处理气象数据, 用于气象预报和研究。
航海气象信息系统
提供海洋气象数据,支持航海活动和海上安全。
气象信息系统的功能
1 获取气象数据
从不同来源获取各类气象 数据,包括观测数据、卫 星数据等。
项目任务书-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密级: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任务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起止年限:20 年月至年月中国气象局年月填写说明1.本任务书甲方为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
2. 本任务书根据上报财政部的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经费来源与支出预算应与财政部批复的预算保持一致。
3.任务书签订流程:(1)任务书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协作单位共同编写,经由项目组织单位审查后,加盖承担单位和组织单位公章。
(2)任务书经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审核后签订。
4.其他说明(1)任务书各项填报内容页面不够可另附页;(2)本任务书用70克A4纸双面打印,页码居中,封面不显示页码,左侧装订,请勿用各种厚纸或彩纸、塑料等制作封皮。
(3)本任务书一式5份,其中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1份,计划财务司1份,项目组织单位1份,项目承担单位1份,项目负责人1份。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信息表一、项目立项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三、现有工作基础及承担单位保障条件四、目标和任务(①研究目标;②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③技术路线,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技术方案和创新点等。
)五、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六、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包括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或应用指标、人才队伍建设及其他应考核的指标,须明确满足业务应用的考核指标。
各项考核指七、项目经费来源与支出预算注:专项经费一栏信息请根据财政部批复情况填写本表所有信息必须与项目预算书B3表保持绝对一致;9八、项目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此表所填参加人员应与项目预算书参加人员一致)10九、共同条款1.项目各方应共同遵守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219号)、《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和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管理办法》(气发〔2012〕57号),本任务书未规定的事宜,按上述办法和规定有关条款处理。
《气象信息系统》课件
讨论传感器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信技术
通信方式
介绍气象信息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如无线电、卫星、GPRS等 。
通信协议
解释气象信息系统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如TCP/IP、UDP等,以及 它们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数据传输效率
讨论如何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如采用压缩技术、多通道并行传输等 。
详细描述
气象信息系统可以为城市规划者提供详细的气象数据 和气候预测结果,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所在地区的气 候特点和变化趋势。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规划者合理规 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合理安排城市 绿化、排水系统等设施的位置和规模,提高城市的适 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气象信息系统还可以 为城市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持。
网络化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系统逐渐实现网络化,数据共享和 远程访问成为可能。
现代化阶段
目前,气象信息系统正在向现代化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02 气象信息系统组成
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是气象信息系统的底层部分,负责从各种气象观测设备中 获取原始数据。
详细描述
气象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结合气象学原理和算法 ,对未来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天气预报对于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旅游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预测
总结词
气候预测是气象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趋势,为长 期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它通常包括传感器、采集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等组件,能够实时监测温度、 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
基于SOA以及工作流的湖南气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
21 年第 3 01 6期
基于 S A 以及工作流的 O 湖南气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
曹 思沁 1 胡 志 刚 , 2
f. 1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0 1;. 10 2 湖南省气象局 湖南 长沙 4 0 0 ) 2 10 7
【 摘 要】 随着 Ie e技术的蓬勃发展 , nmt t 越来越 多的应用软件都以 We b作为 系统运行 平台。 搭建基 于 We b的湖南气象科研 管理信 系 g 统 -
平台 . 能有效地提 高科研 活动的统计效率 , 节省组织科研活动 统计 工作时人 力、 物力的投入 , 实现公开 、 平、 正、 公 公 科学的评价活动 , 为此研 究 气象科研管理信息 系统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良好 应用价值 。本 文分析 了面 向服务 的体 系结构,探讨 了基 于工作流的 系统应用架构 ,借助 于 NE T以及 S ev r QL Sre 环境 . 并详 细分析研 究了系统 实现过程 中的关键技 术。 【 关键词】 O 关键技 术 ; S A; 实现
We ev e 务器 上 . bSri 服 c 例如登录功能 . 了湖南气象科研 管理信息系 除 统外 . 还有多个系统需要基于同一个用户表登录 . 因此 , 将登录功能作 为一 个 We evc 供 多个 系统使用 .此 时. bSrie服务器充 当 bSrie We ev c 服务 提供者 . We 而 b服务器充 当服务请求者 , bS ri We evc e服务器访 问 数据库服务器 . 实现公有功能 对于那些无须在多个系统 中重用 的功 能. 可以通过 We b服务器直接调用数据库服务器来实现。 通过分析 . 部分功能将抽取出来使用 We e i 实现 . bSr c ve 部署在专 门的 We ev e 务器上 . bSri 服 c 此时 We b服务器 只负责接收用户输入 的 数 据并显示结果 . bSrie服务器实现业务功能 . We evc 数据 库服务器负 责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 在物理上实现表示 一 业务一 数据 的分 离 . 提高系 统 的灵活性 和可扩展性 . 也方便业务功能和数据的重用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 f1 1使用 c #语言针对业务功能开发 We evc . bSri 将每一个独立 的 e 功能封装在一个 sr c 业 务类 中 . ei ve 例如 L g Sr c 等 . 一个业务 oi e i n ve 每 类 可以提供 多个方法供 We 服务器调用 b f) We evc 2在 bSrie实现中 . 如果需要访 问数据库则直接 连接数据 库服务器 . 实现对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的增删改查 等业务操作 。 f) 3逐个测试 We ev e功能 . bSri c 确保功能正确无误 . 以通过输入 可 i p sw r d和 as od对登录功能进行单元测试 f) 布 We evc . We ev e发布到本 地网络 上的 U DI 4发 bSri 将 e bSri c D 服务器上。 f 在需 要使用该 业务功 能的模块 中远程调用 We e i . 5 1 bSr c 通过 ve 添加“ b引用” We 引入 amx s 文件 . 例如 ht:121 8 .38 8 /oiS t / 9 .6 . 1 : 1 gn e p/ 0 0 L rie s . 使用封装在 We evc ve. mx再 a bS rie中的业务功能 32工作 流 技 术 应 用 . 工作 流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模拟现实世界 中的信息传递 . 由于在科 研信息管理中涉及 到流程管理 . 因此本文研究的湖南气象科研管理信 息系统 . 将使用工作流技术实现科研项 目的管理 . 包括项 目申报 、 目 项 审批等流程 对 于项 目 审批流程 . 对应需要传递 的信息就是项 目申报 信息 . 申报人填写好 申报信息后可将其 发送给上级 主管审批 . 主管 审 批后可以转交给其他部 门存档 . 也可 以将项 目申报信息打 回给 申报人 重新填写 . 整个 流程包括多个活动 . 同的用户可 以执行不 同的活动 . 不 每个活动均有其启 动和终止条件 本 文 研 究 的 湖 南 气 象 科 研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使 用 S ae on 中 的 h rP it wok o rn w引擎实 现工作 流的创建 在 S ae on hrP it中包 含 了工 作流设 计、 工作流使 用 、 工作流监控和工作流管理等功能 , 而且提供了与 We b srie X evc 、 ML等技术 的无缝集成 .在实现业 务系统 中进行 的关键 流程 如科研项 目申报和审批等 流程 时 .可 以将业 务数据通过 We ev e bSri c 接 口写入 Sae n t h rP i 平台 .所有参与流程用户的审批和监控操作 均�
气象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纯方案,67页)
目录1. 实施方案 (3)1.1. 背景介绍 (3)1.2. 工作目标 (3)1.3. 工作思路 (4)1.4. 系统架构 (5)1.5. 系统模块 (7)1.5.1. 数据存储子系统 (7)1.5.2. 服务支撑子系统 (27)1.5.3. 运维管理子系统 (33)1.6. 系统功能 (41)2.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45 2.1.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45)2.2. 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45)2.2.1. 利用GreenPlum解决结构化数据存储 (47)2.2.2. 利用Hbase解决半结构化数据存储 (51)2.2.3. 利用FastDFS解决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52)3. 质量(完成时间、安全、环保)保障措施及方案 (55)3.1. 质量管理内容 (55)3.1.1. 编制和评审质量计划 (55)3.1.2. 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 (55)3.1.3. 不符合项的跟踪处理 (56)3.2. 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56)3.2.1. 质量保证小组职责 (56)3.2.2. 配置管理小组职责 (57)3.2.3. 测试小组职责 (58)3.3. 质量保障措施 (59)3.3.1. 项目进度 (59)3.3.2. 需求分析 (61)3.3.3. 系统设计 (62)3.3.4. 系统实现 (63)3.3.5. 系统测试 (63)3.3.6. 系统维护 (65)3.4. 项目安全保障措施及方案 (65)3.5. 项目环保保障措施及方案 (67)1.实施方案1.1.背景介绍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探测设备的不断增加,观测台站上传的数据正在急剧增加,存储总量呈现几何式增长,目前气象数据每年增量达到PB+量级,已具备大数据的特征。
而且随着公众对气象服务需要的日益增长,要求天气预报向精细化、全时空和集合预报的方向发展,气象服务从传统向多元化拓展,随着气象服务方式的改变,对气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越来越高,气象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逐渐成为了趋势。
气象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还能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气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气象信息化系统概述气象信息化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以气象观测、预报、预警等为主要内容,将气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展示,形成一套在线、实时、智能化、全面的气象服务系统。
随着气象服务需求的增长和用户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气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1. 前端界面设计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前端界面设计应该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让用户能够轻松使用。
界面需要直观、简洁、美观、易操作,设计应考虑可用性、统一性、协调性和易学性。
采用响应式布局技术,为用户提供不同大小屏幕的界面适配,并支持多终端浏览。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数据应包括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卫星云图、气候信息、气象预报等。
数据采集要求高效、可靠、规范。
系统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噪声去除、数据插补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预警机制与预报算法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预报算法。
预警机制应包括灾害预警、空气质量预警等,具备预测性、预警性、预防性。
预报算法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智能化,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气象因素进行分析,并能够进行大量数据的存储、并发计算和快速查询。
4. 服务支持与用户管理气象信息化系统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持和用户管理功能。
服务支持应包括用户需求统计、数据报表分析、定制服务等。
用户管理应包括用户注册、权限管理、用户数据查看等功能。
三、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气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在为气象部门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的同时,还能为立体化的城市建设以及大型天气灾害的预防和救援提供帮助。
其次,在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还能提供对环保和能源使用的帮助。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摘要气象信息管理系统(MIMS)是气象部门利用各种软硬设备资源进行气象信息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集成化、自动化信息系统。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气象信息能否及时正确发布,影响着人们对气象信息的正确获取。
因此,加强对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安全进行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气象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安全1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外出旅游、健身的群众不断增多,而这些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气象行业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领域也引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气象领域的开发建设,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对天气的预测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灾害天气的报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极大地减少了国家和群众的财产损失。
但是,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气象信息资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实时性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气象信息的综合应用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例如:没有统一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各级气象部门管理、业务、服务等多种应用需求难以满足;缺少经过整理的基本观测资料、业务支撑产品和气象服务产品,各级业务单位难以方便地获取所需的气象信息;各类气象信息的数据格式、表现形式、服务方式各异,造成气象信息共享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利用率较低等。
因此,根据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公共气象服务为目标,需要建立数据收集、分类和存储、监控、数据查询及管理等含有多个功能的气象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我们便于查询历史气象数据,还要满足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和收集,从而提高气象业务数据内在质量,推进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使气象现代化建设及防灾减灾的效益得以提升[1]。
气象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气象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气象信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信息系统也在日益完善和发展,其集成与应用成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气象信息系统的集成是将各种分散的气象数据资源、技术手段和应用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高效、协同的整体。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传输以及应用展示等。
在数据采集方面,气象信息系统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如气象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大量的气象要素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后续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
数据存储是气象信息系统的重要环节。
由于采集到的数据量巨大,且需要长期保存和快速检索,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不仅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支持快速的数据查询和访问。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信息的关键步骤。
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用的气象特征和规律。
例如,通过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可以对未来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通过气候模式分析,可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数据传输是确保气象信息能够及时送达用户的重要保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气象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遍全球。
无论是专业的气象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方式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农业领域,农民可以根据准确的气象预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方面,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气象条件优化航线和航班安排,避免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公路和铁路部门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安全。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未来挑战与展望:如何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以满足不断 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
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迎来更加 广阔的发展前景。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 统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气象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的应 用场景
02
气象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的概 述
05
气象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的挑 战与展望
03
气象科技管理 信息系统的技 术实现
06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该机构负责美国的气象观测和 预报,拥有先进的卫星和地面观测系统,为美国及全球提供气象服务。
日本气象厅(JMA):该机构使用先进的数值预报模型和卫星观测技术, 为日本及周边地区提供气象服务,包括台风、暴雨等灾害预警。
印度气象局(IMD):该机构利用多源卫星数据,为印度及周边地区提 供气象服务,包括季风降雨、干旱、洪涝等灾害预警。
特点:模块化设计,易于扩 展和维护
安全性:采用多种安全措施, 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
系统应用和发展历程
应用领域:气 象、环境、航
空等
发展趋势:智 能化、自动化、 云计算等技术
应用
历史沿革:从 人工观测到自 动化监测,再 到智能化分析
未来展望:进 一步提高预测 准确率,拓展
应用领域
03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的技术实现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科研人员使用手册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科研人员使用手册(气候变化科研专项部分)二○一三年七月目录1 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手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读者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使用软件说明和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系统角色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科技人员使用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角色及相关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201206086
高光谱卫星观测资料处理和反演关键技术研究
张鹏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01206090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观测产品加工处理平台研发
杨洪平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陈永涛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01206077
光学雨量传感器研究
杨志勇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201206080
地基自动云观测与卫星云观测集成与融合技术研究
曹晓钟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研究
吴艳峰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201206084
风廓线雷达组网观测资料业务化应用研究
201206048
我国北方冬小麦精细化土壤墒情动态监测预报和灌溉预报技术研究
毛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06052
山区人工防雹关键技术及业务应用的研究
王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01206055
太阳能光伏资源精细化评估技术研究
申彦波
孙娴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1206056
强冷空气对渤海海冰的影响及预报技术研究
柯宗建
国家气候中心
201206034
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异常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
杨建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201206035
中高纬海洋异常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
孙建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206037
北半球冬季风暴轴变异及其对我国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朱伟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038
北极涛动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及其在预测中的应用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1406033
青藏高原雪灾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假拉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201406034
多源水汽综合观测融合技术及暴雨预报应用
万蓉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1406035
鄱阳湖对区域天气气候的影响分析研究
单九生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1406036
大城市暴雨精细化短临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201406052
10-30天延伸期非线性集成预报方法研究
陆虹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201406053
西北半干旱区干旱事件的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技术研究
王劲松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01406054
中国气候服务基础信息支撑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发
陈峪
国家气候中心
201406055
气候变化背景下双季稻生产全过程的气象适用技术研究
201406021
GRAPES模式边界层层积云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
刘奇俊
国家气象中心
201406022
精细化预报检验技术研究及业务应用
赵滨
国家气象中心
201406023
东移西南涡影响下江淮持续性暴雨预报技术
严明良
江苏省气象台
201406024
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华南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机制与数值预报技术研究
兰红平
深圳市气象局
201406037
气候数据时空分析关键技术及网格化产品的研发应用
李庆祥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01406038
关键气候变量及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王国复
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3①作者简介:杨昆(1983,11—),汉族,男,山东青岛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信息技术、通信电子。
DOI:10.16660/ki.1674-098X.2020.02.163气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杨昆(临沂市气象局 山东临沂 276004)摘 要:气象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数据联系,把各部门子系统的信息和数据,通过相关的组织方法,连接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来达成数据资源的共享。
以促进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合作,使业务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合理分配资源和共享资源。
进一步有效地保证了气象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工作了效率。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面向内部局域网,服务气象业务管理。
关键词:C/S 气象信息技术 管理软件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b)-0163-02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高效的信息化进行企业管理已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我们在深入剖析气象信息服务的结构框架和业务流程后,研发出适用于各个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流程化、智能化。
当前气象所辖站点相互之间距离较远,因此远程管理各个站点势在必行,我们开发的这套程序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这样的问题。
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 系统总体流程作为可以方便使用的气象信息站实施控制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整体上一致性很好,数据的存储与调取比较安全可靠,系统运行状况稳定,界面美观维护方便,而且可以免费升级等。
在功能上要求满足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有效的管理和生产自动化,并能准确的把控整个流程,使之一目了然。
系统采用基本的语言知识实现特殊的管理功能,采用B/S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架构,实现气象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1•
编
号
任务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101
FY卫星资料 在台风和强 对流天气监 测预警中的 定量应用关 键技术研究 和产品开发
研究基于多源卫星观测资料的台风风场及结 构特征监测技术,包括优化基于红外通道亮温 的台风大风估算方法, 研发云雨结构特征和特 征变化参数的定量提取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生 成。开发基于FY-4扫描辐射计多通道数据的 对流云团定量判识、 路径追踪技术,研究FY-4闪电成像仪产品与地基闪电监测结果的匹配 方法,研发基于FY-4新型遥感资料的强对流 监测预警产品。研究基于FY-3和FY-4的卫星 云图及环境场特征提取方法,以及卫星特征产
降水,大风,强对流风险)、极端天气集合预 报产品,以及结合流域特征的中小河流洪水风 险预报产品,建成产品分析处理系统。
认识区域GRAPES模式的预报误差增长特征, 建成基于多尺度混合初值扰动技术和物理过 程参数化方案扰动技术的15km分辨率区域
GRAPES集合预报系统,系统集合发散度和高 影响天气概率预报技巧咼于国家级现有同类 业务系统,集合预报产品集成到中央气象台预 报业务平台。
雨精细化定量预报技术与系统和城市内涝预 警方法与平台,在典型大城市开展试验应用, 提高城市强降水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编 号
任务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112
典型天气过 程重现短期 预报平台关 键技术研究
研究基于灾害性天气的典型天气全要素数学 模型,构建元数据模型, 研究典型天气个例数 据库动态更新机制;研制典型天气短期预报的 评价模型,以及典型天气短期天气预报工作流 模型。
建立基于暴雨、大(暴)雪、寒潮等的典型天 气要素结构模型,典型历史天气个例库及动态 更新机制;建立“典型天气过程重现短期预报 平台”原型系统及其完整合理的预报流程,提
气象信息系统的构成详解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气象信息系统构成院系名称:信息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 1109学生姓名:史弘俊指导老师:刘欢笑日期:2015 年12月28日目录一、摘要 (1)二、气象信息系统的构成 (3)2.1 通信系统 (4)2.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4)2.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5)三、网络系统 (6)四、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7)五、数据管理和服务系统 (8)六、信息共享平台 (9)七、总结 (10)八、致谢 (11)九、参考文献 (12)气象信息系统构成专业班级:1109 学生姓名:史弘俊指导老师: XXX 职称:XXXX摘要:气象信息系统是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气象业务的公共技术基础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通信与网络、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共享、数据处理与管理、探测数据质量控制、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研究、气象技术装备管理、气象仪器的计量检定、技术保障等。
气象信息交流是现代气象业务的基础系统和支撑系统。
他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存储管理与共享服务,高性能计算机交流等,信息交流作为气象信息的传输,存储管理、计算机处理,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其发生是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并直接影响到气象业务部门和广大用户能否及时快速的获取和发送国内外气象信息,关系到气象能否为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气象信息交流的发展经受到其他气象业务交流发展的驱动,又制约着其他系统的快速发展。
目前气象部门内的气象信息系统主要由通信系统、网络系统、计算环境、数据管理与服务几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通信系统网络系统高性能计算系统数据管理与服务Abstract and Key wordsAbstract: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part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security system, is the basis of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public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mainly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data sharing, data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detection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observation research,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the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calibration, technical support, etc.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al system and support system. He mainly includes: communication network,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and Shared services,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as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torage management, computer processing, resource sharing of infrastructur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level, and directly affect the weather business departments and the broad masses of users can quickly in time to get and send the weather infor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to weather can be for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provides the high quality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such as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to other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through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drive, and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systems.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in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ystem, computing environment,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arts.Key words: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ystem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system data management and services二、气象信息系统的构成气象信息系统是整个气象事业的公共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平台和组成部分,是世界气象(气候系统)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是整个多轨道业务技术体系能否高效能运转的基础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的监测、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时兴合
青海省气候中心
201506050
北极变暖与东亚冬季气候有关的大气环流的关联
李跃凤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506051
台风/暴雨灾害损失及服务效益评估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
李廉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06052
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主要旱地作物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
201506027
全球和区域多模式集合的省级短期气候降尺度预测技术研究
姚益平
浙江省气候中心
201506028
mega-ENSO和北半球中高纬下垫面热力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的协同影响及预测方法研究
吴志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06029
延伸期-月尺度雾霾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潜势预测和评估技术应用研究
朱蓉、唐红玉
玉米干旱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及其监测预警技术
周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06057
日光温室低温和寡照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薛晓萍
山东省气候中心
201506058
风三卫星农田产品反演与作物模型多变量同化技术研究
余卫东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1506059
山岳型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预警服务技术
慕建利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潘志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6053
油茶高产高效栽培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蔡哲
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201506054
全球大豆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钱永兰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55
水稻对高温发生发展过程的响应机制及应对技术研究
申双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06056
环渤海海气交换特征与海雾预报应用技术研究
吕江津
天津市气象局
201506013
典型天气过程重现短期预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吴洪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506014
东北暴雪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孙欣
沈阳中心气象台
201506015
台风极端降水的预报技术及其可信度研究
余晖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01506016
郭建广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01506009
中国不同气候区域夏季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对比分析及关键预报因子研究
孙继松
北京市气象台
201506010
典型城市群静稳天气客观识别及雾霾中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饶晓琴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11
高分辨率网格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宗志平,赵翠光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12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
201506034
城市短历时强降水监测和致灾阈值研究及业务系统研发
邹旭恺、殷水清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201506035
暴雨致灾临界值确定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田红
安徽省气候中心
201506036
气象科普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陈云峰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201506037
气候分区对客观气候预测准确率影响的研究
张华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20
区域大气再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刘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06021
基于雷达局地强降水定量估测预警技术研究
吴翠红
武汉中心气象台
201506022
中亚低涡的活动特点及对新疆强降水的影响
杨莲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201506023
动态地表覆盖变化数据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
宫鹏
高涛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201506046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影响季风环流及其预测应用研究
范广洲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1506047
西北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信息融合的干旱过程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郭铌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01506048
东北夏季低温与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预测方法研究
李辑
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201506030
基于大气能量学的西太热带气旋季节-年际预测方法和业务应用
李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
201506031
中国区域多时间尺度干旱的机理及预估的关键技术研究
冯锦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1506032
两类ENSO的监测、分析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金飞飞
国家气候中心
201506033
梅雨监测预测信号判识及其异常成因研究
201506060
PM2.5和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评估技术
李海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506061
集合预报在风电预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何晓凤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1506062
气象影视文件化制播全台网技术研发
孟京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1506063
新媒体气象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陈钻
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业务化应用的全球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
张林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06
多尺度资料同化与快速循环精细化0-12h短临预报系统研究
孙娟珍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01506007
GRAPES区域集合预报多尺度混合扰动关键技术研究
邓国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08
空间天气态势分析及分级描述方法研究
附件
2015年度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进入
综合评审项目清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承担单位
201506003
FY卫星资料在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定量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方翔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01506004
风廓线雷达观测评估与华东数值预报应用
王晓峰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01506005
降水分布非均匀性及其对卫星被动微波遥感影响的研究
刘国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6017
军地气象监测资料在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苗爱梅
山西省气象台
201506018
GRAPES模式边界层层积云过程的参数化方案研究
刘奇俊
国家气象中心
201506019
基于GRAPES-GFS的极轨卫星高层通道观测资料同化应用技术研究
顾光芹
河北省气候中心
201506040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大气化学模拟的改进和评估
张霖
北京大学
201506042
川滇地区月内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
马振峰
四川省气候中心
201506044
黑龙江粮食生产气候条件预测技术研究
宋丽华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2015源自6045我国北方冬春降水气候预测因子和预测模型研究
清华大学
201506024
微小尺度地表气候场的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赵春雨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201506025
BCC-CSM中海冰模式的改进及其关键物理过程优化研究
张录军
南京大学
201506026
基于FGOALS-s、CMA和CESM气候系统模式的年代际集合预测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