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0ab5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6.png)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连体施工是指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将建筑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连体施工一般分为预制连体和现场连体两种方式,具体施工方案如下:一、预制连体施工方案预制连体是指在厂房或工地之外,对建筑的各个部分进行预先制作,然后再将其组装到现场进行连体施工。
预制连体的优势在于加工精度高,质量可控,施工速度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设计,确定建筑的结构尺寸和各个连接部位的布置。
2. 材料准备:准备预制构件所需要的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
3. 构件制作:在工厂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的制作,包括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和预制板制作等。
4. 运输和安装:将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利用吊装设备将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
5. 连体施工:在构件安装好之后,进行连体施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将构件连接成整体。
6. 填缝和修整:对连接处进行填缝处理,保证连接紧密,然后进行修整,使整体结构平整。
二、现场连体施工方案现场连体施工是指在建筑现场进行连体施工,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施工周期较短的建筑。
现场连体施工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高,适应性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施工设备安装和材料准备等。
2. 施工组织: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个施工工序的时间和作业内容。
3. 基础施工: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浇筑和基础强度检测等。
4. 分部施工: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分部,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分部施工,将分部工程逐步完成。
5. 连体施工:在各个分部施工完成后,进行连体施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将分部连接成整体。
6. 填缝和修整:对连接处进行填缝处理,保证连接紧密,然后进行修整,使整体结构平整。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ecb3e9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b.png)
1 回顾我们对超高层的定义进行了总结,根据CTBUH的定义,将300米以上的建筑定位为超高层建筑(Supertall),将600m以上的建筑定位超级高层建筑(M egatall)。
我们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划分为筒体结构、束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连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新型结构体系等。
图1 超高层结构的体系分类我们在上一篇中着重分享了筒体(框筒、支撑筒以及斜交网格筒体)结构体系的特点及案例,在本篇中主要着重分享关于束筒和筒中筒(框筒-核心筒、支撑筒-核心筒以及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及案例。
2束筒结构(Bundled Tube)束筒可以认为是由一组筒体组成的结构,这些筒体由共用的内筒壁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多孔的多格筒体。
在这个筒体中,水平剪力主要由平行于水平荷载方向的腹板框架来承担,而倾覆力矩则主要由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翼缘框架来承担。
并且,筒体的各个筒格可在不同的高度任意截断而不削弱结构的整体性。
各个筒格所形成的封闭筒体在建筑体型收进后,仍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
图2 由半圆筒体和矩形筒体组成的束筒结构束筒是在框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对于框筒结构,由于剪力滞后的负面影响,较大的平面尺寸中间位置的结构不能充分参与到结构抗侧中去,这也是限制框筒结构适用高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利用框筒结构来设计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可能需要采用更小的柱距来减小剪力滞后的不利影响,例如410m高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柱距达到了惊人的1m左右,即使这么小的柱距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
图3 世贸中心双子塔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提出筒体结构体系的Fazlur博士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发现,如果利用通长的剪力墙将框筒长边一分为三时,由于隔板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大尺寸筒体的剪力滞后效应明显降低了,其抗侧刚度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图4 束筒结构的原型如果横隔剪力墙可以有效降低长边的剪力滞后效应,那么对于大尺寸的框筒结构,在两个方向都引入横隔剪力墙,必然可以提高大尺寸框筒的整体空间作用。
关于高层建筑物间连廊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物间连廊结构设计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5cb1d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a.png)
本工程两单体间连廊结构采用一端铰接一端滑动的弱 连接的方式,连廊结构型式为钢结构,主要构件为变截面 H
型钢梁,楼板采用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承 受 的 荷 载 为 永 久 荷 载,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水平及竖向地震作 用,温度作用等。
ordertoimprovethefunction,itisnecessarytoopenholesintheroofofthefirstfloorhallandthecorrespondingsecondfloorfloor.
ThePKPM softwareisusedtomodel,andtheSATWEanalysisshowsthat:thestabilityofthestructuremeetsthedesignrequire
ments,theaxialcompressionratioofthecolumnexceedsthelimit,andseismicreinforcementisneeded,structuralreinforcement
isrequiredattheopeningfloor.
Keywords:RCframework,seismicperformance,functionaltransformation,reinforcementmeasures
·46·
第 47卷 第 2021年
12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Vaonl.. 472N02o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21)02004603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https://img.taocdn.com/s3/m/4b1a71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6.png)
式中: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去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
式中: ——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规程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第j层得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4.3.1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6度
7度
8度
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
3.9.4
B类建筑
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规程表3.9.4确定。
4.2.2
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地震作用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二级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cfd738ee06eff9aef8071d.png)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在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建筑的安全。
[关键词]大底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前言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的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地下室,基础及结构的相关设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的概述根据《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其中所描述的多塔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多个高层建筑的最底部有一个大裙房,将这些大裙房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大底盘;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底盘上一层突然收进,属竖向不规则结构;大底盘上有2个或多个塔楼时,结构振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因此如果结构布置不当,竖向刚度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及高振型影响将会加剧。
在高层建筑中,大底盘多塔楼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为了设置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我们需要将多幢独立的高层建筑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大型地下结构,在低地板上的第一层应该突然收进,从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竖向结构。
2、在建筑结构的大底盘上,一般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塔楼,这种复杂的结构形式会在建筑投入使用之后产生扭曲振动问题,因此在对该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在其中,然后对其严格控制,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在对大底盘多塔楼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将大底盘结构的顶层当做塔楼的固定端,通过该处的稳定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
目前,在城市中,很多有地下室结构的住宅建筑都是采用这种结构进行设计并施工的。
由于我们要将大底盘结构的顶端作为塔楼的固定端,那么各个塔楼的荷载也是相对独立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建筑结构内力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分开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8d19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0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 要素
基础设计
01
02
03
地质勘察
对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进行详细的勘察,为结构 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基础类型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 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桩基 、独立基础等。
基础承载力设计
根据建筑荷载和使用要求 ,设计基础能够承受的承 载力。
主体结构设计
结构体系选择
根据建筑高度、功能和抗 震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 墙结构等。
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总结词
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结 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 性和质量控制的可靠性。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 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时间等方面的规 划。其次,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 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施工 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 患应及时处理和纠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绿色水资源
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用水量。
绿色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绿色建筑外观
设计美观、实用、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建筑 外观。
数字化设计与优化
数字化建模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 建筑结构建模,提高设计效率
和准确性。
数字化仿真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 性能分析和优化,降低成本和风险 。
建筑高度
结构体系
风阻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98bdd7482fb4daa48d4bb3.png)
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
风力的大小。 • 当风流经过建筑物时, 通常在迎风面产生压力(风荷
载体型系数用+表示),在侧风面及背风面产生吸力
(风荷载体型系数用-表示)。
• 风压值沿建筑物表面
的分布并不均匀, 如
右图所示, 迎风面的
风压力在建筑物的中
部最大, 侧风面和背
风面的风吸力在建筑
2021/8/30
16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2. 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及一般计算原则
④ 一般计算原则
a) 一般情况下, 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 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 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 作用。
b)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 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附表8.5 采用,
计算8、9 度罕遇地震作用时, 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2021/8/30
20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2021/8/30
21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附表8.4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② 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的形状参数和阻尼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曲线水平段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
b)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γ=0.9+(0.05 - ζ)/(0.3+6ζ)
式中 γ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 ——阻尼比。
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664701581b6bd97f19ea90.png)
过伸缩缝相连 ;A、B塔 楼为 1 8层 ,两 栋 塔楼 顶 部两 层 ( 三层 楼
板 )相连 ,总高度 6 . m,A、B塔 楼 与两 层裙 房间 通过钢 结构 连 44 廊相连 ,连廊与塔楼间设置伸缩缝 。由于建筑 功能 的要求 ,本工 程 A 、B塔楼采用框架 一 力墙连 体结 构 ,底 部局部 大空 间转 换剪 力 剪 墙结构 ,转换 层在第 3层顶 面。 由于 同时采用 了两种 复杂结构 ,且 结构体 形较复杂 , 本工程按超限高层 结构进行 了送 审。该地 区地 故
8~2
2 结构整体设计及计算 结果
2 1 结构计 算单元的确定 . 由于本工程 主体 分为 A 、B 、c三栋 高 层塔楼及一栋两层 的裙楼 ,所有塔 楼之间 由地下室 顶板相连 ,考虑 地下室墙体较多 ,地下 室顶 板 ( 5 30 m) 厚度 较 厚 ,整体 刚 2 0~ 0 r a 度较大 ,故将上部结构 的计算嵌 固点 设在 ± .0 0 0 0处 ,计算 单元 分 成三个部分 ,即 C栋和两层 的裙楼 各为一个计算单元 ,A楼 和 B楼
措施 :
( )框支 柱 、框支梁 、剪力墙底 部加强部 位的抗震 等级提 高一 1
4 5 灯笼广场具有 中华 民俗特 色 的灯 笼 ,烘托 出喜 庆气 氛 ,是 市 .
民欢庆节 日的首选场所。 4 6 赣文 化民俗景观区 ,江西 各大名胜古 迹 的微缩 景观尽收眼底 , .
大量的安放在道路交 汇处及 人 口。
7 户 外 家具 概 念
根据户外家具 、公用设施 、 具系统 的实用性 与舒适性 , 达 灯 为 到风格 的统一性 ,本设计是特 别针 对红谷滩新 区临 江岸线景观作 出 的系列 性设计。突出设 汁的设 施包括座 椅 、废 品箱 、庭院灯 、 坪 草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557d5e852458fb770b5697.png)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论文摘要: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时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连体结构,确保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面对地震灾害时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引言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指除开裙楼外,高层建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楼之间存在带有连接体的建筑结构。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连体结构部分是较为薄弱的,因此对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增加了难度。
由于高层建筑在遭受地震灾害时,容易对地震区的连体高层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需要加强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二.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为52000㎡,项目占地面积约25000㎡,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A楼和B楼由同一主楼组成,主楼的高度为16层,主楼10层以下为相互独立的建筑结构,在11层和15层之间设置一连体结构,连通A楼和B楼。
在连体部分中,将11层作为可用建筑空间,其余楼层均为架构部分。
在A楼和B楼之间设置连通的地下室。
三.高层建筑的连体结构设计1.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计算数据分析按照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对高层建筑的复杂体型进行分析,需要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至少需要采用两个具有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软件对整体内力位移进行数据计算;由于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体型具有特殊性,连体部位的承受力非常复杂,因此需要采用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整体进行建模分析,并采用弹性盖楼对连体部分进行分析计算。
2)在计算结构抗震系数时,需要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设置振型数高于15,计算振型数要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得小于总质量的90%。
3)需要采用弹性时,要采用程分析法补充进行计算。
4)需要采用弹塑性动力或静力分析方法对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进行验算。
2. 结构选型高层建筑的连体结构由于各独立部分存在相同或相近的体型、刚度或平面,抗震设计为7度或8度时,刚度和层数差别较大的建筑,不适合简单采用强连接方式。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d7b3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b.png)
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共3篇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1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南京金鹰天地广场位于南京市区核心商业区,店铺、商场、娱乐场所、餐饮店等一应俱全,是南京市著名的购物中心之一。
其中的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更是备受瞩目。
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指三座高层建筑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物。
在这个结构中,三座塔的间隔和角度都经过了仔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整体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在该结构中,三座塔的高度分别为238米、218米和198米,呈不规则形状,因此需要仔细的设计和计算。
经过多次模拟和试验,设计师们最终决定采用下列结构:首先,三座塔的构造均由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柱组成。
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塔的重量和抵御风力对建筑物的冲击。
其次,具有连接作用的桁架结构被安装在三个建筑物的顶部。
这些桁架被设计为强大的承重结构,稳固地将整个建筑物连接在一起。
最后,建筑物中心的空心部分被设计为一个大型的钢结构管柱,可以有效地支撑整个结构。
此外,管柱的外形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和建筑师密切合作,精确地量化每个方面,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精确的构造方法、考虑天气因素和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评估。
总体来说,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一项由各个方面组成的复杂工程,但最终,通过建筑师和设计师团队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建造了一座美观、稳定、安全的高层建筑。
这对于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一件巨大的财富,同时也表明了中国设计和建筑创新的潜力和实力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是一项具备极高复杂性的工程,但经过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施工,成功地建成一座高度稳定、安全、美观的高层建筑。
该项目体现了中国在设计和建筑方面的创新潜力和实力,为南京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此次成功实践不仅对于本项目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2南京金鹰天地广场超高层三塔连体结构分析与设计南京金鹰天地广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连体结构设计(一)肖从真
![连体结构设计(一)肖从真](https://img.taocdn.com/s3/m/8647b53bc5da50e2524d7f32.png)
第三节
强连接连体结构
对强连接连体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是
保证连接体与塔楼可靠连接,共同受力。 工作应重点围绕如何保证连接体与塔楼 整体共同工作及该特殊体型结构的计算 分析设计方面开展。
第三节
强连接连体结构
一、强连接连体结构计算分析 (一)计算原则 1 、根据现行《高规》第 5.1.13 条规定,对复杂体型高层建 筑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二节 连体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一、连体结构的特点 连体结构的受力比一般单体结构或多塔楼结 构更复杂。
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扭转效应需引起重视
– 连接体部分受力复杂
– 重视连接体两端结构连接方式
第二节 连体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一)、扭转效应需引起重视
较之其它体型结构,连体结构扭转振动变形 较大,扭转效应较明显,应引起重视。
3 )对 8 度抗震设防地区的连接体结构,应考虑竖向 地震作用; 4)连接体部分的振动往往较明显,舒适度验算应引 起关注。
第三节
强连接连体结构
(二)、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
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外,还应补充进行弹性时 程分析计算。 应采用考虑平扭耦连方法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且 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振型数至少应按多塔楼结 构的振型数量选取,以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 量的90%。
第二节 连体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二)弱连接方式 当采用阻尼器作为限复位装置时,也可归为 弱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较好的处理 连接体与塔楼的连接,既能减轻连接体及其 支座受力,又能控制连接体的振动在允许的 范围内,但仍要进行详细的整体结构分析计 算,橡胶垫支座等支承及阻尼器的选择要根 据计算分析确定。
连体混凝土结构超限高支模施工技术与管理重点
![连体混凝土结构超限高支模施工技术与管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52cdc1a32d7375a517806f.png)
管理观察与探讨区域治理一、工程概况西虹桥商务区徐泾中31-01 D地块,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虹桥商务区,诸光路以西,东向阳河以东,蟠中东路以北,崧泽大道及地铁 17 号线(在建)以南,项目占地面积17002.5m2,基坑形状大致正方形。
项目地上由D1#-D2#连体、D3#单体共3栋11层塔楼(建筑高度50m),DA-1#~DA-7#共7栋2-3层单体商业。
工程地下3层,基坑开挖面积15000m2,基础埋深为16.9m,采用桩基础形式,总建筑面积约88470m2。
由上海联虹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如图1所示。
图1工程整体效果图及连体建筑镂空部位图二、高层连体结构情况本工程D1#、D2#建筑地下3层,其中地下1层层高8.0m,地下2、3层层高各4.0m。
混凝土板厚250-350m。
地上11层,其中1层层高6m,2~11层层高均为4.5m,剪力墙结构体系。
D1#至D2#楼之间连体混凝土结构长23.85m,宽14.5-16.5m,面积351.56m2,1~2层镂空高度10.3m,3~8层镂空高度27.5m,9、10、11层每层高4.5m。
连体混凝土框架主梁400×1200,长14.5~16.5m,次梁300×900,两侧框架梁500×1400,连体梁板标高为10.3m及37.5m,混凝土板厚170m。
结构全高51.5m,梁、板混凝土强度:C30、C35。
如图2所示。
图2高层连体结构10.3m、37.5m标高平面图三、高层连体高支模施工重点、难点及方案的确定第一,本工程高支模部位分别是地下1层15000m2,高8m,高层连体结构,1`2层高10.3m,3~8层高27.5m。
连体结构上部还有9、10、11三层每层4.5m高的结构施工。
第二, 地下1层与连体结构1~2层、3~8层高支模均在上下同一垂直面,结构施工支撑组合传递到下部梁板,相当于均布集中荷载。
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fcfed8b9f3f90f77c61b0c.png)
构通常会有很明显的地震扭转效应,需要在设计时就通过多
种软件 的计算 , 分析 出最适合的结构设计方案 。
【 作者简介】 蔡健萍( 1 9 7 7 ~ ) , 女, 广东怫山人, 工程师, 从事建筑结
构设计 , ( 电子信箱) 5 4 3 8 0 0 3 3 7 @q q . c o m。
1 引言
近几年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 形式 , 在国 内还没有大规模的 出现 , 因为连体 结构需要保证各 个 建筑物所承 受的作用 力相协调 , 有很明显的扭转效应 , 受力
2 工程 简介
某栋办公大 楼设 计时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 , 二级 安全结 构, 建 筑物应 为不可分割的平面不规则结构 , 建筑物两 侧竖向 连体部分是竖向不规 则结构 。 大楼在建成之后平面形状呈“ u ”
s t r u c t u r e . c o n j o ne i d s t r u c t u r e c a n b e s e t u p s e v e r a l d i f e r e n t l f o o r , c o n n e c t i n g t o g e t h rmo e ec r l o s e l y l i n k f u n c i t o n c ns a h o wb e t t e r
【 摘 要】 近几年来, 一种新 兴的结构模式不断 出现在 建筑行业 , 那就是 高层连体 建筑结构 。 连体的结构设 置能够将几 个不 同的楼体连接在一起, 更紧密地联 系, 在功能上也 能展现 出更好 的效果 。文章结合 实例, 对 高层 混凝 土连体结构
的设 计方法进行 了探讨。
谈论多塔楼的连体结构设计分析
![谈论多塔楼的连体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b2667e58fafab069dc02b9.png)
谈论多塔楼的连体结构设计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颖的结构形式要求及高层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复杂的高层建筑包括高空连体结构,该类结构体系的特点较为复杂,同时塔楼之间由于连体而形成较强的空间耦联作用,其施工比一般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得多。
一工程概况某工程属于超限结构,包含高位大悬挑钢结构、空中连廊等复杂施工部位。
连廊本身由箱型桁架组成,箱型桁架系统的四个面全由大宽度及深度的桁架组成,以提高抗弯及抗扭能力;悬挑部分结构采用钢结构。
在塔楼内除设置核心筒外,还设置了十字型剪力墙,以提高塔楼整体的刚度和抗倾覆能力。
二连体结构设计⑴计算分析。
①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连体结构因体型特殊,连体部位受力复杂,宜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整体建模分析,对连接体部位应采用弹性楼盖进行计算。
②)抗震计算时,应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③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④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
⑵结构选型。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各独立部分宜有相同或相近的体型平面和刚度,7度、8度抗震设计时,对于层数和刚度相差较大的建筑,不宜简单采用强连接方式,应根据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结果,使结构在罕遇地震下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三高层结构体系设计方法⑴高层多塔楼、高位悬挑及连体结构形式独特,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设计规范或规程,因此课题组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在理论分析和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注重结构体系、设计关键技术以及构造方法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高层多塔楼、高位悬挑及连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⑵某工程为结构特别不规则的超出规范适用范围的高层建筑群,由于建筑体型和功能要求,其复杂体形的大底盘多塔、结构竖向高位收进、高位悬挑、复杂大跨连体、竖向构件不连续等设计对抗震不利。
经过大量研究,通过对结构进行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全过程非线性时程分析,提出性能设计的方法,解决了复杂工程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
双塔高位连体混凝土结构施工钢平台施工技术
![双塔高位连体混凝土结构施工钢平台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09f79fef61fb7360b4c6566.png)
3. Suzhou Industrial Park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uzhou ,Jiangsu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 of concrete structure between two towers in high-sky is bad ,and large areas supporting formwork in high-sky is difficult. Steel platform is set up between two towers to provide good construction circumstance. The steel platform composed of x -direction and y -direction trusses ,cantilever triangle truss and second beams. The fabrication ,installation by means of decomposed and dismantle process of steel platform in high-sky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a practical project. Because of greater risk in high-sky working ,the steel platform is installed and dismantled successfully by adopting many safe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 steel structures ; platform ; prefabrication ; installations ; dismantle 1 工程概况 红谷凯旋 1 号楼工程含机房层共 34 层, 分双塔 组成, 双塔 从 24 层 到 32 层 连 为 整 体 。 如 图 1 ~ 2 所示 。 2 施工钢平台设计 由于高位连体 部 分 主 要 采 用 混 凝 土 结 构, 因高 空支模 等 原 因, 施 工 难 度 较 大 。 为 此, 在 21 ~ 22 层 之间设置 1 层钢桁架平台以满足上部混凝土结构施 活荷载以及风 工要求 。 平台设计 主 要 考 虑 恒 荷 载 、 荷载, 由于 施 工 时 钢 平 台 上 满 铺 钢 板 网, 除平台主
高层连体结构弱连接设计浅析
![高层连体结构弱连接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354ffc81c758f5f61f67f3.png)
高层连体结构弱连接设计浅析摘要详细阐述了某高层办公楼连体结构弱连接的设计思路。
用两种空间力学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空中连廊、屋面钢桁架与主体结构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对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影响;为避免大震作用下连接体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或连接体滑落,根据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要求进行连接体支座设计。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整体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合理的抗震加强措施。
以期对类似结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层连体结构、地震作用、连接体、弱连接1前言随着建筑设计思路的开拓创新,连体高层建筑成为一种新颖的建筑形式。
主体结构之间在楼层处通过空中连廊或天桥等连接体相连以增强建筑功能的互补性。
一般连接体的特点是跨度大,体量轻盈,直接支承在主体结构上,并由此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效果。
连体结构通过连接体将不同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连接体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连接体刚度与主体结构刚度比值、连接体的竖向位置等因素均对连接体、主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产生影响。
唐山地震、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震害表明,连体结构破坏严重,连接体本身塌落较多,主体结构与连接体的连接处结构破坏也较重;由于连接体自身塌落又引起许多次生破坏。
因此,如何处理主体结构与连接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解决主体结构与连接体之间的变形协调、如何防止连接体在大震下不塌落、不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是连体结构在设计时重点解决的问题。
对于主体结构与连接体的连接方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一般采用两种连接方式:强连接(又称刚性连接)或弱连接(又称柔性连接)。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对于采用弱连接的连体结构进行探讨。
2 工程概况某办公大楼建筑群体主要包含10栋单体,单体地面以上高度为37.2m,每两栋单体南北相对,之间采用连廊和屋面桁架相连。
连廊宽度3m,跨度20m。
屋面桁架跨度20~24m,沿单体纵向通长布置。
该建筑群下设一层连通地下室,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钢骨混凝土高位连体结构悬挂式模板系统施工技术
![钢骨混凝土高位连体结构悬挂式模板系统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1b52d833d4b14e85246898.png)
应 用 于 工 程 实践 , 保 了 工 程 进 度 、 量 和 施 工 安 全 。 确 质
『 键 词 1 高空连体结构; 关 避难层 ; 同步提升; 结构 自 承重; 实时监控
f 中图分 类号]U 7 . f T 9 31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0 5 6 7 {0 0 0 — 0 0 0 10 — 2 0 2 1 )5 0 4 — 4
c n r t o ne tn tu t r n h g rs u l i g I h s wa i salto flr e a d h g att d te o c ee c n c ig sr c u e i i h- e b id n . n t i y,n tlai n o a g n i h— liu e se l i sr cu e ef u otn e lt s o r n fr b a i h te e no c d c n r t o ne t tu t r ,t e t t r ,s l-s pp ri g t mp ae fta se e m n t e se lr if r e o c e e c n ci sr c u e h u ng c a k r ssa c fun o nd d pr sr se o c e e c a k r ssa c , t e i o ma in c n tu t n tc n lg r c e it n e o b u e e te s d c n r t r c e it n e h n r to o sr c i e h o o y f o
2010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10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3695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a.png)
6
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主要工作
4.11.1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 情况、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并分析论证结构设计与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符合性。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 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 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 四个等级 ,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4.11.1),每个 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面运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相 对应。
10
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
A级性能目标是最高等级,中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1抗震性能水准 (完好、无损坏),大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2 抗震性能水准(基本完好、 轻微损坏),即结构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B级性能目标,要求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满足第2抗震性能水准(基本完好、 轻微损坏),大震作用下满足第3抗震性能水准(轻度损坏),结构仅有轻度损 坏;
5)必要时,还需进行构件、节点或整体模型的抗震试验, 补充提供论证依据,例如对本规程未列入的新型结构方案又无震 害和试验依据或对计算分析难以判断、抗震概念难以接受的复杂 结构方案;
6)论证结构能满足所选用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15
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性能水准
4.11.2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可按表4.11.2 进行宏观判别,各种性能水 准结构的楼板均不应出现受剪破坏。
9
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 2. 选用抗震性能目标
本条提出A、B、C、D四级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和五个结构抗震 性能水准(1、2、3、4、5)。地震地面运动一般分为三个水 准,即多遇地震(小震)、设防烈度地震(中震)及预估的罕遇 地震(大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连体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因此加强对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以某办公楼为例,对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引言
因为连体结构需要保证各个建筑物所承受的作用力相协调,有很明显的扭转效应,受力也较为复杂,在结构设计之时非常有难度。
本文以某综合办公楼为例对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经研究发现,连体结构通常会有很明显的地震扭转效应,需要在设计时就通过多种软件的计算,分析出最适合的结构设计方案。
2工程简介
某栋办公大楼设计时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二级安全结构,建筑物应为不可分割的平面不规则结构,建筑物两侧竖向连体部分是竖向不规则结构。
大楼在建成之后平面形状呈“u”形,地上有16层,地下1层,建筑物长88m,宽约62m,整个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有32000m2。
东西两侧竖向楼体的第11层至15层相连,整体呈现为凯旋门式的结构。
本建筑屋面的上部是6m高的钢结构飘架。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层建筑,完工后,结构抗震的等级为一级,超出了预想的范围。
3建筑主体结构
确定本工程将主体确认为“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的筒体位置定为楼层的四角。
在楼、电梯间布置了4个右下至上厚度为350~200mm的钢筋混凝土质的剪力墙。
周圈部分的框架柱利用了建筑物的外立面,保持4m的柱距,而中间部分的框架柱的柱距为8m×8.8m,因为缩小柱距可以让整个建筑结构的抗扭增加。
建筑物楼板以及楼层梁处使用了等级为c30的混凝土,而剪力墙和柱右下至上的混凝土强度为c50~c30。
连体部分共有6层楼,由于结构关系刚度较大,所以选用了强连接的方式将连接体与塔楼相连。
连体部分平面见图1.
4建筑物连体部分的设计实施方案
高层连体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复杂的就是连体处受力结构的
分析。
建筑物从竖向来说,连体部分的层数较多而且自身跨度较大,由于荷载作用所承受的内力很大。
而水平方向上连体部分结构需要协调两侧建筑体的变形,承受了较大水平内力。
当建筑物受到水平地震或是风的作用之时,各个塔楼除了会产生一定的同向平动,同时伴随着相向运动。
而结构方面不但会产生平动变形,也会出现扭转变形现象。
在本工程中,每个塔楼的刚度各不相同,差距较大。
当发生的各种平动、扭转振型相耦合之时,对整体结构产生的扭转效果将非常明显,振动的形态也变得更为复杂。
经过严密的计算,最终定下的设计方案是经过多重比较之后的方
案。
连接体的刚度也调至刚好能够协调好几个塔楼间的刚度,调控好整个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同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控制连接体自身构件受到水平、竖向的荷载作用后所产生的变形、应力等。
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实施方案,可参考图2,图中右图为多层钢桁架结构。
本工程中,连体部分的受力主体选用了钢结构,并配合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楼板。
主受力结构的钢材用的是q345-b,而设置于底部的两层钢桁架,包括钢柱、横梁以及斜撑使用的都是焊接h 型钢。
在设置的时候钢柱应当旋转90°,上3层用钢框架,钢柱的设置同样旋转90°,并将其支撑在之下钢桁架的节点处。
钢柱、钢梁、钢桁架之间需要用固接方式相连。
而连体结构上的钢桁架的横梁与斜撑需要固接在两边的混凝土剪力墙筒体上。
将h型钢埋设在钢桁架的横梁及斜撑与剪力墙相连处的混凝土柱端之内。
由10层至16层均用强焊接的形式将钢构件与剖口相连,并在11层、13层、15层的钢梁之内的区格布置焊接的圆钢管作为钢支撑,以保证连体结构处楼板的平面内刚度。
5连体结构的选材
连体部分通常会选用钢结构、或是混凝土结构的桁架形式,两种方案的图示可见图1。
经过计算可得造价比较表,如表1。
混凝土方案,是在连体结构的部分使用3道巨型混凝土桁架。
钢结构方案,需要在连体结构的部分布置3道钢制的桁架。
这两种方案选材不同,在受力方面均能符合要求。
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两方案的优缺点。
若选用的是混凝土方案,结构梁、斜撑、柱等构件会产生较大断面,而建筑师需要底部两层的结构构件裸露于外,这样或多或少会对立面的美观性产生影响。
本建筑具有跨度大、连接层数多的特点,这就使得选用混凝土方案后结构自重预计将比选用钢结构方案多
出近3347t,自重增加的同时,连接体两侧柱以及剪力墙的基础造价也一起增加。
此建筑的连体部位相对较高,需要巨型桁架结构,所以需要有能够承受住所有连体处荷载的模板,且只有当所有桁架构件都达到强度要求之后才能将模板拆除。
但是混凝土的支模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支模的总费用支出达到200万元,会增加整体造价。
在模板拆除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计算各方向的桁架受力作用,避免桁架在模板拆除时瞬时加载产生不利影响。
若选用的是钢结构方案,能够适当缩小结构的整体重量以及桁架的截面尺寸。
具有能够使建筑物轻盈、有造型感、空透的特点,有效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
除此以外,还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的优势。
所以在本工程中,最终就选用了钢结构的施工方案。
6对整体计算的简要说明
地震力的作用需要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扭转耦连振动
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运用3种不同的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分别进行位移以及整体内力的分析。
将7度设防烈度、0.05的阻尼比以及ⅱ类的场地类别等因素均考虑进去。
工程的模型及荷载的输入运用的是pwpm结构分析软件系列中的pmcad。
satwe主要负责工程结构的重点分析计算。
最终结构对比校核的工作由tat和
pmsap担当,并进行一定的补充计算分析。
经过3种程序的主要计算分析,汇总得到表2。
表中的层刚比取的是下部楼层侧向刚度与上相邻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和与其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70%两数据中较小的数值。
1)计算参数。
①建筑的结构确定为钢筋混凝土结合的高层结构;
②连体结构部分的楼板为弹性楼板;③楼层的刚度计算选用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的方法;④以总刚模型的结构振动分析方法进行地震作用的分析;⑤地震按照不规则结构计算;⑥将计算振型数确定为15。
2)荷载工况。
荷载工况主要以风荷载、重力荷载以及水平地震力为主要考量因素。
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相关规定选用工况组合。
7结语
1)在分析复杂高层建筑之时不能单一使用一个程序,需要多种程序从不同角度分析,最终人工判断各个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
本文就是以satwe为主,结合tat、pmsap进行的分析校核,最终得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2)复杂的高层建筑通常会有显著的扭转效应,应设法减小其扭转周期。
本工程中运用的是增设连廊水平支撑,同时增加连体结构部分桁架的刚度来解决的。
3)连体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连接体本身跟两侧建筑物的
支座连接。
在本工程中选用的是强连接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完美地将受力协调掌控。
4)在设计竖向、水平都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时,设置剪力墙以及竖向构件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尽量使得整个结构的质量中心跟刚度中心是接近的,这样可以有效削弱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参考文献:
[1]任旭.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探讨[j].工业建筑,2006(36):324-327.
[2]娄宇,王红庆,陈义明.大底盘上双塔和连体高层建筑的振动分析[j].建筑结构,1999(4):9-12.
[3]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