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蛋白质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参考.ppt

蛋白质的测定课件参考.ppt
1.装水至 2/3 容积 处,加甲 基橙数滴 及硫酸数 毫升以保 持酸性
4.NaOH 溶液
4.5.6 5.水洗漏 步操 斗数次 作要 6.夹好漏斗 迅速 夹,水封。
2.管下端 插入液面 下(瓶内先 装硼酸液 及混合指 示剂2滴)
7.水蒸气蒸馏至指示剂变绿色 开始计时,蒸馏10min,将管
8.吸收液用0.01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
总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精选课件
2
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利用蛋白质共性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 杜马斯法
福林酚法
利用特定氨基酸残基法
染色法
精选课件
3
第二节 蛋白质的定性测定
一、蛋白质的一般显色反应
电泳或纸层析之后用一些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并 变色。书中列举了 5 种染料。
二、复合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第一节 概述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The elements of protein)
▪ C:50-55% N:15-18% O:20-23%
▪ H:6-8% S:0-4%
▪ 微量元素:P、Fe、Zn、Cu
2、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精选课件
1
4、蛋白质分析的重要性
▪ 生物活性测定 ▪ 功能性质调查 ▪ 营养标签
精选课件
17
操作方法
▪ 1、制作标准曲线 取10支干试管分成两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3
4
标准蛋白液/ml
0.2 0.4 0.6 0.8
蛋白浓度 /(mg/ml)
2.0 4.0 6.0 8.0
蒸馏水/ml

第七章_蛋白质分分离纯化和表征09

第七章_蛋白质分分离纯化和表征09

(三)根据电荷不同的纯化方法
电泳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 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原则上按电泳的原理来分,可分为: 自由界面电泳 区带电泳 滤纸电泳和薄膜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 粉末电泳(淀粉、纤维素粉、硅胶粉,粉末与适当溶剂调 和,铺板) 细丝电泳,如尼龙丝和其它人造丝电泳,这是一类微量电 泳 凝胶电泳,最常用的支持介质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 凝胶
几种蛋白质等电点
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与分子量的测定
蛋白质的分子量的范围:
6×103~1×106 Da
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一)根据化学组成测定最低相对分子量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出蛋白质中某一微量元素的 含量。并假设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被测元素的原 子,则可由此计算出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 例: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铁量均为0.335%, 计算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
溶剂的密度(g/cm3)
(四)凝胶过滤法测定Mr
凝胶过滤(层析)可按照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的技术,同时可以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蛋白质通过凝胶柱的速度即洗脱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 先测得几种标准蛋白质的 Ve (Ve为洗脱体积) ,并 以其分子量对数对Ve作图得 一直线,再测出待测样品的 Ve,查标准曲线即可确定分 子量,并以其分子量对数对 Ve作图得一直线,再测出待 测样品的Ve,查标准曲线即 可确定分子量。
① 盐析法(salting out) : 中性盐(NH4SO4,NaSO4,NaCl等)→ 蛋白质脱去水 化层。 优点:不引起蛋白质变性。
盐溶(salting in):稀盐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增 加的现象。
② 有机溶剂沉淀法: 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脱去水化层以及 降低介电常数 而增加带电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条件:低温操作,缩短时间。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二课时蛋白质油脂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二课时蛋白质油脂课件
第31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探究 2 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化学性质
第32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2)水解反应: ①酸性或酶的作用下水解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
+3H2O
第33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 的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称为皂化反应。
第20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答案 D 解析 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 质,二者共同的性质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遇浓硝酸显黄色、 灼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蛋白质燃烧不 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含氮、硫的物质等。
第21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4.(2019·西安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变性:蛋白质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变性,化学变化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 HNO3 变黄(鉴别部分蛋白质) 鉴别: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味道(鉴别蛋白质)
酶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合适温度下,催化活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第8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3.用途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蛋白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 服装。 (3)大多数酶是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第25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课堂释疑拓展
第26页
化学(必修第二册)
探究 1 蛋白质的性质和检验
【实验引领】 【实验 7-9】
编号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4.2蛋白质、油脂(共30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4.2蛋白质、油脂(共30张ppt)

蛋白质
2. 组成 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
水解
R — CH — COOH
NH2 氨基
羧基
蛋白质
氨基酸
酸、碱或酶催化 水解
肽键 多肽
继续水解
氨基酸
蛋白质
3. 物理性质
有的蛋白质能溶于水,如鸡蛋清等;有的难溶于水,如丝、毛等。
4. 氨基酸
(1)定义:
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原子被 -NH2 (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硬脂酸钠(肥皂)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丙三醇(甘油)
应用:工业上用此反应来制肥皂。
油脂的化学性质
(2) 油脂的氢化反应 (加成反应、硬化反应)
硬化油性质稳 定,不易变质,便 于运输,可用于制 造肥皂、脂肪酸、 甘油、人造奶油等。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
3 H2
丙三醇(甘油)
油脂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高级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不含C=C键
硬脂酸: C17H35COOH 软脂酸: C15H31COOH
不饱和脂肪酸
含C=C键
油酸: C17H33COOH 亚油酸:C17H31COOH
硬脂酸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油脂
(3) 淀粉溶液
D.P—P键的键能为 kJ/mol
( D ) (4)鸡蛋清溶液
(B )
2.下列有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是单甘油酯

体液蛋白质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

体液蛋白质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
种类:1000种 500种 200种 含量: 60-80g/L 来源:肝脏是蛋白质主要的加工厂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1. 根据分离方法分类
盐析法:(pH7.0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 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最简单)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6种

电泳法 (实用)
琼脂糖凝胶电泳:13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0种
第七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
教学目标 OBJECTIVES
知识目标
✓ 简述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 ✓ 认识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 归纳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种类和临床意义。
能力目标
✓ 描述血浆中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功能和临床意义。 ✓ 描述常见相关疾病蛋白质水平的典型变化特征。
(六) α2-巨球蛋白(α2-MG,AMG)
合成部位:肝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 理化性质: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625-800KD 生理功能:是血浆中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能与蛋白水解酶 (如纤维蛋白溶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及组织蛋 白酶)结合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临床意义 ①低蛋白血症(如肾病综合症)时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以 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时升高 ③新生儿及儿童比成人高2-3倍,是保护作用,抗衡较高浓度的 蛋白酶
生理功能 ①急性时相反应主要蛋白:急性炎症时升高,与免疫防御功能 有关 ②可结合利多卡因和普萘洛尔(心得安),急性心肌梗死时 AAG作为急性时相反应升高,可干扰药物剂量的有效浓度
临床意义 ①作为急性时相反应指标:风湿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和组 织坏死时增高;一般增加3-4倍 ②随糖皮质激素而增加,包括内源性的Cushing综合征和外源 性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时;雌激素使其降低。 ③营养不良,肝严重损伤、肾病综合征、胃肠道疾病致蛋白严 重丢失等情况下AAG降低 ④AAG升高是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诊断指标之一 参考范围:0.25-2.0g/L

蛋白质课件新人教版

蛋白质课件新人教版

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疏水性肽链片段,能够肯定的
是这些片段(
)。(见细胞测试83题)
A .贯穿于膜脂质双层中
B .是功能蛋白分子的活性中心
C .以小亚基的形式构成功能蛋白复合体
D.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管道,以利于物质通过
氨基酸的紫外光吸收
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 而在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 有吸收能力。其中色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279nm,酪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苯丙氨酸的为259nm。利用紫外光法可以 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
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吸收绝大部 分是由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引起的。因此测定 蛋白质含量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 质在280nm的光吸收值是一种既简便而又 快速的方法。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α-氨基参加的反应 (1)与亚硝酸反应:氨基酸在室温下与亚硝酸作 用生成氮气。 (2)与酰化试剂反应:氨基酸的氨基与酰氯或酸 酐在弱碱溶液中发生作用时,氨基即被酰基化。
Cα如是不对称C(除Gly),则: 1. 具有两种立体异构体 [D-型和L-型] 2. 具有旋光性 [左旋(-)或右旋(+)]
2005年1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α--碳原子是不对
称的,但 除外。( ) A.丙氨酸 B.组氨酸 C.甘氨酸 D.谷氨酸
2001年4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_____。
氨基酸分子有的亲水,有的疏水。 在水相中,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疏水 氨基酸部分往往折叠到蛋白质大分子 的内部而远离水相;在强疏水环境中, 例如在细胞膜的脂类层中就暴露在大 分子的外面而与脂类分子相邻。
蛋白质分子中亲水类氨基酸的部 分在水相中大多露在蛋白质分子的表 面与水接触。
2007年60.构成跨膜区段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大部分是:

蛋白质检测方法Ppt讲课文档

蛋白质检测方法Ppt讲课文档
✓ ELISA 和 Western 杂交都利用抗原抗体间的分子识别作用 ,借助不同的抗体分子标记实现蛋白质的检测。
第7页,共41页。
紫外吸收法
✓ 理论基础: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残基使其在 280 nm 处具有紫外吸收, 其吸光度与蛋白质含 量成正比。 此外,蛋白质溶液在 238 nm 的吸光度值与肽键 含量成正比。 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值与蛋 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测定蛋白质含量。
分子的荧光被敏化增强
第21页,共41页。
✓ 基于蛋白质疏水作用: ✓ 在水介质中球状蛋白质的折叠总是倾向于把疏水性残基包埋
在分子内部而形成疏水空腔。疏水作用及亲水和疏水平衡在蛋 白质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 利用极性敏感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与蛋白质结合前后基于 其疏水空腔提供了一个非极性环境从而导致探针荧光性质的 改变
凯氏定氮法由于蛋白质是体内的主要含氮物,因此,通过测 定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样品中的总蛋白质含量 。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 Х 6.25
此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2~1.0 mg氮。 ✓ 优点:应用范围广,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 缺点:局限于样品中总蛋白的检测,破坏蛋白质结构,
易受到被测样品中其它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干扰
导致在不知道蛋白质种类的情况下测量结果存在部分偏差。
第11页,共41页。
比色法-BCA法
✓ BCA (Bicinchoninic acid) 试剂的主要成分为二喹啉甲酸钠 。 ✓ BCA并不能直接与蛋白质发生化学或是物理上的反应,而是对 双缩脲反应的强化。BCA 极易与 Cu+结合形成紫色的复合物,该 复合物在 562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对入射光的吸收程度与 Cu+ 的浓度成正比。

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检测PPT课件

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检测PPT课件
Company Logo
主要操作条件和要点
预处理(样品、称量瓶、海砂) 样品重量和称量瓶规格 干燥设备 干燥条件 干燥剂
Company Logo
样品预处理
原则:在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须防止 组分发生变化和水分散失。
样品性质
预处理方法
固体
切细或磨碎。谷类约18目,其他食品30~40目
干燥温度
一般是 95~105 ℃; 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先(50~60℃)干燥
然后再105℃加热。 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130 ℃干燥。 对于脂肪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可能高于前一次
(由于脂肪氧化),应用前一次的数据计算。
Company Logo
干燥时间
a.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差 < 2 mg 。 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
玻璃 底部直径:4~5cm,6.5 ~9.0cm 规格 铝质 直径5cm,高度至少2cm
直径加大,高度至少3cm
选择称量皿的大小要合适,一般样品≯1/3高度。
干燥条件
根据样品的性质以及分析目的选择干燥的 温度、压力和干燥时间。
干燥温度 根据经验,准确度要求不高的。 压 力 常压、减压
干燥时间 a.干燥到恒重 b.规定一定的干燥时间
肉干、肉松、其它熟肉干制品: ≤20.0% 肉脯、肉糜脯 :≤ 16.0% 油酥肉松、肉粉松: ≤ 4.0% 桂园、荔枝: ≤ 25% 柿饼: ≤ 35% 葡萄干: ≤ 20%
Company Logo
水分的定义(GB5009.3 )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
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水分和水分含量
采用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前提条件:
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 通过干燥可以较彻底地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其它组分可能发

第七章-蛋白质基材料.

第七章-蛋白质基材料.

诺贝尔化学奖- G蛋白偶联受体
• 诺奖的产生:源自(莱夫科维茨)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开 始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在成功分离得到了这种重要激素的受体,并成功地解析了 它的作用机制十余年之后,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第一次克 隆到了编码这个受体的基因(科比尔卡)。 • 很快他们发现这种受体的结构与之前发现的光受体视紫质 有些许类似。
生物质材料
主要内容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纤维素基材料 木质素 木材 淀粉基材料 甲壳素基材料 蛋白质基材料 其他生物质材料
第七章 蛋白质基材料
• 目的和要求

了解蛋白质的来源、组成、性质、改性及应用,重点掌握 蛋白质的化学改性。 7.1 蛋白质概述 7.2 大豆蛋白 7.3 蚕丝蛋白 7.4 蜘蛛丝蛋白
HO
CH R
COOH + H 2O + N 2
• Sanger(森格尔)反应-测定多肽或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R
CH
NH 2 + F NO 2
NO 2
R
CH
NH NO 2
NO 2 + HF
COOH
COOH
7.1 蛋白质概述
甘氨酸 天冬酰胺
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牛胰岛素的结构
7.1 蛋白质概述

血红蛋白四级结构示意图
7.1 蛋白质概述
(5)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理化性质一部 分与氨基酸相似,如两性电离、等电点、呈色反应、成盐 反应等,也有一部分又不同于氨基酸,如高分子量、胶体 性质、变性等。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大分子溶液在一定溶剂中超速 离心时可发生沉降。沉降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之比值即为蛋 白质的沉降系数S。分子愈大,沉降系数愈高,故可根据 沉降系数来分离和鉴定蛋白质。

第七章_蛋白质检验-推荐下载

第七章_蛋白质检验-推荐下载
3. 维持体液 pH 恒定;血浆蛋白 pI 一般都小于 7.4 是弱酸,一部分以弱酸 盐形式存在,构成缓冲对。
4. 免疫功能;血浆中许多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主要由浆细胞合成,电 泳时位于 γ 区带,如 IgG、IgA、IgM、IgD、IgE,此外,还有具有免疫作用的 非特异球蛋白,如补体。
5. 凝血与纤溶作用;凝血与纤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凝血因子与纤溶因子 绝大部分是血浆蛋白质,它们促进血液凝固,防止血液流失和溶解血栓,防止 重要脏器的动脉栓塞。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5试要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4置底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3敷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蛋白质检验精品课件.ppt

蛋白质检验精品课件.ppt

--
纤维蛋白原
醋酸纤维素薄膜
+-
8
即时可用的蛋白质电泳标准
9
➢功能分类:
10
二、个别血浆蛋白质 (一)前白蛋白(PA)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54000,四个相同亚基构成的四聚体。 理化性质:pI=4.7,肝细胞合成,半寿期12 小时。 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技术。
11
功能:营养指标,载体功能(甲状腺素/维生素A)。 临床意义: 敏感性高的指标; 降低:营养不良,肝功不全, 急性炎症,恶性肿瘤, 肝硬 化及肾炎时。 参考值: 200—400mg/L 。
13
功能:营养作用,载体功能(高亲和力),维持血浆渗透压 和正常pH值。 临床意义:合成受食物影响,敏感性较低。 降低:在营养不良,肝功不全,急慢性肝疾病时; 增高:少见,假性升高。 参考值:35-50 g/L
14
(三)α1-抗胰蛋白酶(AAT)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394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含10%~12%的糖 MW=5.5 万。
3、了解其他蛋白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尿液蛋白和脑脊液蛋白 的检测 。
3
第一节 概 述
机体主要的
机体蛋白质: 生物大分子 体液蛋白质的检测:
含量:人体固体成分的45%
种类:10万,3000~5000种/单细胞 功能:生长,代谢、血凝、运动、免 疫、信息传递等
疾病发生
体液蛋白质异常
4
要判断异常
首先要清楚正常的血浆蛋白质组成,功能及分类及特点
第七章 蛋白质检验
人类白蛋白分子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测定
2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 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 测定方法和原理。 2、熟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 白原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的测定PPT课件

蛋白质的测定PPT课件

杜马斯法(燃烧法)
样品在高温下(700-800℃)燃烧,释放的氮 气由带热导检测器(T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 测得的含氮量转换成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几种蛋白质测定方法比较
原理 装置 溶剂
时间 灵敏 度 干扰
凯式定氮法 双缩脲
总氮量
蛋白氮
凯式定氮装置 分光光度计
浓硫酸
用量较少

较低
简单快速 低
较小
▪ Y为标准曲线查得蛋白质得浓度(mg/ml) ▪ N为稀释倍数 ▪ c为样品原浓度(mg/ml)。
福林-酚法(双缩脲法的发展)
▪ 两步反应
(1)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离子作用生成蛋 白质—铜络合物。
(2)此络合物将试剂磷钼酸—磷钨酸(Folin试剂) 还原,混合物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 。
0.0 4.0
A540
取两组测定的A540值的平均值,即A540为纵坐标,蛋 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
取4支试管分成两组,按下表平行操作: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样品稀释液/ml
0.5
蒸馏水/ml
1.0
0.5
双缩脲试剂/ml
4.0
4.0
A540
3、计算
▪ 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计算:
固体样品蛋白质的含量(%) Y N 100% c
第四节 氨基酸定量测定
一、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本身有碱性-NH2基,又有酸性COOH基,成中性内盐,加入甲醛溶液后, 与-NH2结合,碱性消失,再用强碱来滴定 -COOH基。
总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利用蛋白质共性的方法 利用特定氨基酸残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蛋白质检验
主讲:王保平 生化教研室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蛋白质检验
2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 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 测定方法和原理。 2、熟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 白原的测定方法
15
功能:蛋白酶抑制物(具有90%的抑制蛋白酶活力)。如 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但此抑制作用有明显的pH依赖性。
参考值:成人:0.83-1.99g/L, 新生儿:1.45-2.7g/L
临床意义: 升高: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恶性肿瘤、胶原病、妊 娠、外科手术、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 前列腺素等),斑疹伤寒等。
理化性质:pI=4-5.8,肝细胞合成但不储存,半衰期为1519 天,占总蛋白的57%-68%,pH7.4时带负电。 测定方法:色素结合法:溴甲酚绿(BCG), 溴甲酚紫(BCP),盐析等。
13
功能:营养作用,运输作用(高亲和力),维持血 浆渗透压和正常pH值。 临床意义:合成受食物影响,敏感性较低。 降低:在营养不良,肝功不全,急慢性肝疾病时; 增高:肾病综合征,少见,假性升高。 参考值:35-50 g/L
含量:人体固体成分的45%
种类:10万,3000~5000种/单细胞 功能:生长,代谢、血凝、运动、免 疫、信息传递等
疾病发生
体液蛋白质异常
5
要判断异常
首先要清楚正常的血浆蛋白质组成,功能及分类及特点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及功能
组成:
种类:1000种
500种
200种
含量:μg
mg
g
来源:肝脏是蛋白质主要的加工厂
参考值:0.25-2.0g/L 。
18
(五)甲胎蛋白(AFP)
结构:590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 MW=6.5万~7万, 含4%的糖。
理化性质:pI 值4.7-4.8,在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胎 儿肝/卵黄囊合成,成人量微,升高由于肿瘤细胞合成。
测定方法: RIA、CLIA、 ELISA(常用)、 ECLIA(标本含量>400μg/L时 采用)等。
除免疫球蛋白、蛋白类激素。
6
(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①营养作用,修补组织蛋白; ②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维持75%~80%的血浆渗透压; ③作为PH缓冲系统的一部分:酸性或碱性蛋白质; ④运输作用:作为激素、维生素、脂类、代谢产物、离子、药物等的载 体; ⑤体液免疫防御系统:抗体与补体等免疫分子; ⑥催化作用:酶的本质; ⑦代谢调控;作为底物、酶或中间产物抑制、激活组织蛋白酶; ⑧参与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除Ⅳ因子外均可。
3、了解其他蛋白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尿液蛋白和脑脊液蛋白 的检测 。
3
蛋白质概念:
蛋 白 质 (protein) 是 由 许多氨基酸(amino acids) 通过肽键(peptide bond) 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 物。
4
第一节 概 述
机体主要的
机体蛋白质: 生物大分子 体液蛋白质的检测:
7
(二)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依据来源、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
➢来源
肝生成: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 其他组织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和蛋白类激素
8
1.根据分离方法分类
盐析法:白蛋白和球蛋白(pH7.0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5种

电泳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13种
辨 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0种
20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和鉴别(80%原发增高)
免疫扩散技术。
11
功能:
营养指标(修补组织材料) 载体功能(甲状腺素/维生素A)。
临床意义: 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的敏感性升高的指标; 降低:营养不良,肝功不全, 急性炎症,恶性肿瘤,
肝硬化及肾炎时。
参考值: 200—400mg/L 。
12
(二)清蛋白(ALb)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585个aa残基构成单链多肽MW=66458,含17个二硫 键。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法(扩散,浊度),化学法(间接法), ELISA法等。
17
功能:与免疫防御功能有关,机制不详;抑制血小板凝集 影响胶原纤维形成;参与脂类运输。
临床意义: 升高:急性炎症,组织损伤,风湿,肿瘤,AMI,溃疡性结 肠炎的最可靠指标; 降低:营养不良降低, 严重肝损伤、肾病综合征、消化道疾 病和雌激素作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双向电泳:300种 高
-
纤维蛋白原
醋酸纤维素薄膜
+
9
2.根据生理功能分类:
10
二、血浆中几种重要的蛋白质 (一)前清蛋白(PA)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54000,四个相同亚基构成的四聚体。 理化性质:pI=4.7,肝细胞合成,半寿期12 小时。 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
19
功能:胎儿血浆主要蛋白质,调节肝细胞生长和脑细胞发 育;抑制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反应;维持正常妊娠,防止母婴 排斥。
参考值:20-100μg/L(成人) < 5g/L(新生儿) 放射免疫电泳AFP正常值:≤25μg/L 放射免疫分析AFP正常值:≤20μg/L 酶联免疫法AFP正常值:≤25μg/L 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 若超过25ug/L为阳性,若再25~400 ug/L之间为低浓度阳 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降低:α1-AT缺乏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肝炎、 肾病综合征、蛋白丧失性胃肠症、营养不良、未成熟儿、肾 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等。
16
(四)α1-酸性糖蛋白(AAG/α1-AG)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181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 MW=4万,含45% 的糖,其中唾液酸占11%-12%。
理化性质:pI 值2.7-3.5,肝合成,脓毒症时粒细胞和单核 细胞及某些肿瘤组织也可合成。 位于α1-球蛋白区带。
14
(三)α1-抗胰蛋白酶(α1-AT/AAT) 具有蛋白酶抑制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394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含10%~12% 的糖 MW=5.1 万。
理化性质:pI值为4.8,占α1-球蛋白区带显色的90%。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法(常用),电泳(酸性凝胶电泳或 等电聚焦电泳),利用蛋白酶抑制能力测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