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互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各种相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学习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相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重力作用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宇宙中无处不在。

重力作用是由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还可以解释地球上物体下落的现象,也是天体运动的基本原因。

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受到阻碍时产生的力。

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三、弹力作用弹力是物体之间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当一个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它会产生弹性形变,这时物体内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物体恢复原有的形状。

弹力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与物体的弹性系数成正比。

弹簧是一个常见的弹性体,通过弹簧的拉伸和压缩,我们可以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四、电磁力作用电磁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磁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磁力不仅存在于静电场中,还存在于电流和磁场中。

电场和磁场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了电磁力的应用范围。

五、压力作用压力是一种物质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产生的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会产生对外的压力。

按照帕斯卡定律,物体内的液体或气体在任意位置上的压力大小是相等的。

压力作用在液压和气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水泵、液压千斤顶等。

通过对以上几种相互作用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力的类别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备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弹力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条件接触形变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方向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缺一不可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 m具体数值计算根据平衡条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备注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标量和矢量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共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F ₁和F ₂在同一条直线上F ₁、F ₂同向:合力F=F ₁+F ₂方向与F ₁、F ₂的方向一致F ₁、F ₂反向:合力F=|F ₁-F ₂|,方向与F ₁、F ₂两者中较大的方向一致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备注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注意点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合≤Fl+F2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整体法和隔离体法整体法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隔离法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方法选择涉及的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涉及的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注意点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是无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平衡条件的推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验证胡克定律。

二、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3.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的弹力F 与其伸长量x 成正比,比例系数k =F x,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另外,在F ­x 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也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1.按下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 0。

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 表示弹力,l 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l -l 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五、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k =ΔFΔx。

六、误差分析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另外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即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所作图线往往不过原点。

七、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学习目标】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会画物体受力图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 3.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学习重点】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学习难点】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力学中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由于地球吸引相互接触挤压、有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垂直接触面(切向)沿接触面(切向)、垂直弹力沿接触面(切向)、垂直弹力大小G=mg 弹簧:F=kx 根据力的平衡;……. f=μN备注重心确定例:拉力、压力、支持力大小、方向均可以突变一般μ〈1,与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有关知识点2 受力分析1.概念把指定物体(或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示意图的过程.2.顺序先分析,再分析,最后分析_____________.3.步骤【注意】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v v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下滑力、动力、阻力等)5.分析物体受力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做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判断该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组内研学】1.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1)沿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2)沿竖直墙面下滑的物体(3)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4)沿光滑斜面上滑的物体(5)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1) (2) (3) (6)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4) (5) (6)2.分析光滑球的受力3.分析下列图中两物体的受力M 、m 均静止,两悬线均竖直F v ABA 静止 α ABC A 、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反馈评学】1.如图所示,用力F 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F N ,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N 增大,f 不变 B .F N 增大,f 增大 C .F N 变小,f 不变 D .关于F N 和f 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 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 ,则C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 ) A .1个力 B .2个力 C .3个力 D .4个力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1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 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 .无摩擦力 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支持力为 (M+m )g D .支持力小于 (M+m)g 4.画出图中A 物体的受力图,A 处于静止状态。

高一重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重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重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重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重力学是必修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一学年的重力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一、引言重力学是研究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学科,负责研究物体间的引力和作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物体受到重力的影响,也能够利用重力实现很多实用的应用。

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作用的基本规律。

根据牛顿的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如下: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三、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记作g。

物体的重力由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得到:F = m * g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四、重力的研究对象和应用重力学研究的对象涵盖了各种物体,从微小的粒子到巨大的星系,都受到着重力的作用。

重力在航天、建筑、地球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例如,重力被用于测量地球的质量和形状,也被用于确定卫星的轨道。

五、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在只受到重力影响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自由落体运动的重要特点是:下落时间与下落距离无关,只与物体离地高度有关。

六、重物和轻物的实验验证在同一重力加速度下,重物和轻物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例如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同一斜面上,它们会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

七、斜面上物体滑动的分析当一个物体沿着斜面滑动时,重力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量。

平行于斜面的分量与斜面的摩擦力平衡,使得物体稳定地沿斜面向下滑动。

八、天体运动中的重力学重力学还涉及了天体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学习目标】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会画物体受力图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 3.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学习重点】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学习难点】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力学中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由于地球吸引相互接触挤压、有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竖直向下垂直接触面(切向)沿接触面(切向)、垂直弹力沿接触面(切向)、垂直弹力大小G=mg 弹簧:F=kx 根据力的平衡;……. f=μN备注重心确定例:拉力、压力、支持力大小、方向均可以突变一般μ〈1,与接触面材料、粗糙程度有关知识点2 受力分析1.概念把指定物体(或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示意图的过程.2.顺序先分析,再分析,最后分析_____________.3.步骤【注意】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定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v v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下滑力、动力、阻力等)5.分析物体受力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做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判断该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组内研学】1.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1)沿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2)沿竖直墙面下滑的物体(3)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4)沿光滑斜面上滑的物体(5)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1) (2) (3) (6)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4) (5) (6)2.分析光滑球的受力3.分析下列图中两物体的受力M 、m 均静止,两悬线均竖直F v ABA 静止 α ABC A 、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反馈评学】1.如图所示,用力F 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F N ,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N 增大,f 不变 B .F N 增大,f 增大 C .F N 变小,f 不变 D .关于F N 和f 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 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 ,则C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 ) A .1个力 B .2个力 C .3个力 D .4个力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1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 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 .无摩擦力 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 .支持力为 (M+m )g D .支持力小于 (M+m)g 4.画出图中A 物体的受力图,A 处于静止状态。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2.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概念和定律。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相互作用的概念:物体之间会相互产生作用力,称为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是:有力的物体不断改变其位置和形状,轻盈的物体则很难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2.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物体内部会产生恢复变形的力,称为弹性力。

弹性力的大小是与变形量成正比的,并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力的关系:F = 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变形量。

3. 弹簧的形变:弹簧的形变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增加,压缩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缩短。

4. 弹簧系数:弹簧系数是一个描述弹簧性质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劲度越大,反之弹簧的劲度越小。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6. 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在自由悬空状态下所处的平衡位置。

对称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对称轴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形状对称的位置。

7. 压强: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受力大小,A为受力作用面积。

8. 压强的应用:应用压强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应用,如大海能够支撑船只、用小钉子穿墙等。

9. 连续介质的流动: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行为的学科,其中连续介质流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连续介质流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层流和湍流。

10. 流体的压强:流体受到的压强是由其自身重力和外部施加的压力造成的。

流体的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体的高度有关,按照势能变化原理,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所处高度。

2012高中物理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1

2012高中物理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1

1.放在粗糙斜面上加速下滑的物体所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D.重力、下滑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2.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4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A.0 B.2F4C.F4D.2F43.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时,为了减小杠铃上升的高度和便于发力,抓握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距离,使两臂上举后两臂间成钝角,手臂伸直后所受作用力沿手臂方向,一质量为75 kg的运动员,在举起125 kg的杠铃时,两臂成120°角,如图1所示,则此时运动员的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F及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大小分别为(g取10 m/s2)( )图1A.F=1 250 N,F N=2 000 NB.F=1 250 N,F N=3 250 NC.F=625 N,F N=2 000 ND.F=722 N,F N=2 194 N4.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5 N,方向沿x轴的正1向;F=6 N,沿y轴正向;F3=4 N,沿x轴负向;F4=8 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2力方向指向(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 N、6 N、7 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 N、3 N B.17 N、0C.9 N、0 D.5 N、3 N图26.如图2所示,两个弹簧质量不计,两个小球的重力均为4 N,则A、B两弹簧在静止时的受力分别是( )A.4 N,4 NB.8 N,8 NC.4 N,8 ND.8 N,4 N图37.如图3所示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 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N/kg,sin53°=0.8,cos53°=0.6)( )A.360 N,480 NB.480 N,360 NC.450 N,800 ND.800 N,450 N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8.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9.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0.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1.5 N和7 N的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是( )A.1 N B.13 NC.2.5 N D.10 N12.将力F分解成F1和F2,若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为锐角),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F1>F sinθ时,有两解B.当F1=F sinθ时,一解C.当F sinθ<F1<F时,有三解D.当F1<F sinθ时,无解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图413.(6分)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如图4所示(F 与AO 共线),图中______是F 1与F 2合成的理论值,______是F 1与F 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若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则实验结果将______(填“变”或“不变”) 14.(9分)某同学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 ,其操作过程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2…挂七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37图5(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 1=L 4-L 0=6.90 cm ,d 2=L 5-L 1=6.90 cm ,d 3=L 6-L 2=7.00 cm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 4=____=____ 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为ΔL.ΔL 用d 1、d 2、d 3、d 4表示的式子为ΔL =______,代入数据得ΔL =______ cm . (5)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 N /m (g 取9.8 N /kg )图615.(7分)轻绳OA 的O 端固定,对A 端施加两个水平力F 1和F 2,使绳处于南偏东30°的方向.其中F 1的大小为3 N ,方向水平向东,如图6所示.若F 2的方向指向正南,试求该力大小以及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图716.(10分)如图7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 N/cm,用其拉着一个重20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时,则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图817.(10分)如图8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角)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 N 和10 N,竖直绳抗拉能力足够强,三绳系于O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图918.(10分)如图9所示,人重600 N,木块重为400 N,人与木板、木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求:(1)人拉绳的力的大小;(2)人的脚给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C 2.B [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F 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此时产生了与F 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物体受到的力为两个力的合力,即为2F 4.] 3.A [分析杠铃受力,重力、人给的两个支持力,三个力的夹角为120°,杠铃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且相等,F =1 250 N .把杠铃和人看做整体,整体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且两力相等,F N =2 000 N .] 4.D 5.B6.D [此题属于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下的平衡问题.隔离B 下边的小球:受重力和B 弹簧的拉力,并且两力相等,所以B 弹簧受力为4 N ,而中间小球受三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4 N 、B 弹簧向下的拉力4 N 、A 弹簧的拉力.由平衡条件,A 弹簧的拉力等于A 球重力和B 弹簧的拉力之和共8 N .] 7.A [ 如图所示,对人受重力沿手臂和腿方向分解得:F 1=G cos 53°=600×0.6 N=360 N ,F 2=G sin 53°=480 N .]8.CD [力是矢量,力的合力不能简单的代数加减,故A 是错误的,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故B 是错误的,C 、D 正确.] 9.CD 10.AD 11.AB 12.AC [如图所示,当F 1=F sin θ时,只能构成唯一的平行四边形,分解得到F 1B 和F 2B ,B 正确;当F sin θ<F 1<F 时,能构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分解得到的一组解是F 1C 和F 2C ,另一组解F 1C ′和F 2C ′,C 错误;当F 1<F sin θ时,构不成完整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无解,D 正确.]13.F F′ 不变14.(1)L 5 L 6 (2)6.85(6.84~6.86) 14.05(14.04~14.06) (3)L 7-L 3 7.20(7.18~7.22) (4)d 1+d 2+d 3+d 44×4 1.75 (5)2815.F 2的大小为3 3 N 绳上拉力大小为6 N 方向为北偏西30°解析 由题意知F 2=F 1tan 30°=3 N33=3 3 N拉力F =F 1sin 30°=3 N ×2=6 N ,方向为北偏西30°16.(1)0.4 (2)120 N 80 N解析 (1)由胡克定律知弹簧的拉力F =kx① 物体匀速运动,则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F =f② f =μG③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求得μ=0.4(2)由①式得当x =6 cm 时拉力F′=20×6 N =120 N由于此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未变,故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μG ,即80 N . 17.10 N解析 当F OC =10 N 时 F 斜=10 2 N <20 N此时最多可悬吊的物体重 G =F OC =10 N 当F 斜=20 N 时F OC =10 2 N >10 N ,故此时水平绳已断,因此,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10 N 的物体. 18.(1)100 N (2)100 N 方向向右 解析 (1)先将人、木块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于二者匀速向右运动,故2F T =f 1①f 1=μF N =μ(G 人+G 板)② 解得:f 1=200 N ,F T =100 N(2)再分别对人、木板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乙、丙所示,可得f 2=-f 2′=100 N 为静摩擦力.因为人相对木板滑动至少需μG 人=120 N 的拉力,所以人的脚相对木板不会滑动,由图丙知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第三章相互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第三章相互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谢 谢 观 看 ! 相互
作用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
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返回
第2节:弹力
思考:
谢 谢 观 看 ! 用力压讲台桌面或者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等,发生形变了吗?
T 弹力竖直向上.
T′ A
否则没有.
A
T A
返回
第2节:弹力
【总结提升】弹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相互 作用
FN



FN

!F
F
FN FN
G 不平衡
FN
FN
F
G 不平衡
FN
不平衡
G
返回
第2节:弹力
弹力的大小和什么
相互 作用
谢 谢有关观? 看 !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 消失,弹力也消失。
谢 谢 观 看 ! 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相互
作用(3)公式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 “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决 定的。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弹 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 k的单位是牛顿每米,单位的符 号是N/m。
返回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二、重力
谢 谢 观 看 !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相互
作用 问题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问题2:物体受重力,需要与地球接触才能产生吗? 问题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对吗?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学习重难点分析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学习重难点分析
[2]
图1 要解答这一问题,可以将白毛巾的上、下部分分别看成 1 与 3,黑毛 巾为 2 和 4. 那么当这两条毛巾在折叠状态时,其是个接触面的摩擦力则 分别为:
1 m g 2 ; 1 1 F 2 与 3 的接触摩擦: 2 FN 2 g m g ) m g ; 3 ( m 2 2 3 1 1 1 g m g m g ) m g F FN 2 3 ( m 3 与 4 的接触摩擦力: 3 ; 2 2 2 2 4 和地面的接触摩擦力为: F4
[1]
容也要予以考虑。最后,学生们还需要完成相关的验证工作,既要保证每 个力都可以找到所对应的施力物体,同时所受到的力也能够与物体真实的 运用状态相对应。[3] 2.2 从实例中学习“相互作用”的重难点内容 要对高中物理中“相互作用”方面的重难点知识开展学习,那么还 需要学生们从实例中不断地进行探寻。 例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拉动车子前进是马先对车施力, 形成的力, 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也一定产生接触。 C.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不管其作用点分布在什么位置,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样的。D. 施力的物 体一定同时也是受力的物体。要解答这道问题,需要对力的相互作用中的 基础概念有所了解,从 A 中可知,马和车之间的作用并无先后关系,所以 该选项错误。 再有 B 中, 力的作用中也能够存在不接触也产生效果的种类, 比如磁力、重力等等,所以选项 B 也错误。在选项 C 中因为力的三要素是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作用的效果会有所差异。所以 C 错。 在 D 中由于力的相互性特征,所以施力方同时也受力,所以 D 正确。 例题 2,如下图一所示,已知存在两条黑白颜色的毛巾交替的叠放在 地面上,并且白毛巾的中部已经用线与墙壁连接起来了,黑毛巾的中部也 开来,若毛巾同地面之间的摩擦因素为 平拉力应为多少? ,那么请求出所需要的水

高中物理必一 相互作用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

高中物理必一 相互作用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

第二章相互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王若彬一.课前自主回顾知识点1: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3.三要素:,,。

【注意】:(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必定变化,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中的一个发生变化或两个同时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

(3)力的性质:①力的物质性:有力发生则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②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给予受力物体作用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受力物体的反作用力,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每个力产生独立的作用效果。

【例1】.以下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种要素D.在各种力中,只有重力没有施力物体知识点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比较:力的分类3知识点.1.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注意】:(1)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

(2)同一个力按性质命名有一个名称,按效果命名则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马拉车的力按性质叫弹力,按效果可以叫拉力,也可以叫动力。

(3)对力进行分类时,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标准,一般按性质来分。

(4)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

【例2】.关于力的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知识点4:重力的概念及大小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探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探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形变种类;2、了解弹性、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3、掌握弹力的三种效果力及其方向判断方法;4、掌握胡克定律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导:1、认识形变⑴形变: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或发生变化。

⑵形变的种类:形变、形变、形变、形变等四种⑶形变的特点: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可发生形变,只是有的形变很,而有些形变很。

2、弹性与弹性限度⑴弹性:发生形变的物体能的性质⑵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撤去外力后,能原状的形变⑶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出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即为弹性限度。

3、弹力⑴定义:发生的物体,由于要,会对跟它的其它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⑵种类:、、(从力的效果分类)⑶方向:弹力的方向与两物体的接触面。

其中压力方向垂直指向的物体;支持力方向垂直指向的物体;拉力方向总是绳子指向绳子的方向。

4、胡克定律⑴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或)量X成正比。

⑵定义式:其中K为二、课堂导学:※学习探究1、认识形变2、弹性与弹性限度弹力⑴定义:发生的物体,由于要,会对跟它的其它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⑵种类:、、⑶大小:与物体形变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同一物体,形变程度越产生的弹力越大,⑷方向:弹力的方向与两物体的接触面。

压力方向垂直指向的物体;支持力方向垂直指向的物体;拉力方向总是绳子指向绳子的方向。

⑸弹力产生的条件BA ① ②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⑹胡克定律【实验与探究】探究弹簧弹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X 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①器材:铁架台、两根相同的弹簧、刻度尺、钩码若干②按图安装好器材,用刻度尺量度弹簧的原长L 0并记录③先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稳定后量度弹簧的长度并在表3-1-1中记录有关数据④再在弹簧下端增加一个钩码,稳定后量度弹簧的长度并在表3-1-1中记录有关数据⑤在弹性限度内依次增加钩码,并且每次增加钩码后都在表3-1-1中记录有关数据结论定义式: ,用来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K 为 ,单位是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的阻力,应与C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反,即FC向下;A点所受的摩擦力FA是皮带转
B点所受的摩擦力FB是皮带转动的阻力,应与B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反,即 FB向上;D点所受的摩擦力FD是从动轮转动的动力,应与D点实际运动方向相同, 即FD向下. 上述几种方法中,“相对法”分析较为透彻,“毛刷法”分析较为形象,而“动 力阻力法”分析则较为简便.
3.逐步掌握和体会受力分析方法是本专题重点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摩擦力的
分析是同学们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注意对静、动摩擦力可能出现的相互转化 的情况的讨论.
在下图中,a、b两个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其中A、B两图中
a、b两球均用轻绳悬挂)(

【思路剖析】
(1)对弹力有无判断应思考的是两物体接触吗?相互挤压了吗?挤压时发
第二部分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一 力的基本概念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几种常见的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专题三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专题四 力学实验与探究
(一)知识与技能
本专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力的概念,常见的三种力,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大 小及方向判断等,考查理解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所示,由几何知识可知:F1、F5与F3的夹角为60°,且F1=F5=
夹角为120°,所以合力大小仍为F15 =
2
3 ,由于F1、F5
同理可得,F2、F4合力的大小为F24= 3F3 , 三个力方向均沿F3方向,大小分别为 力)、F3;
F3 ,方向与F3相同; 2
F 2
由于合力与分力可以等效替代,可以将五个力等效为三个力,即F15、F24、F3这
断,特别是两物体是否相互挤压,如本题容易错选D,认为小球分别同两个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资料板块一:基本知识点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的作用效果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由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均匀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不一定在物体身上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①按照接触类型分:3类;②绳、杆、弹簧)5、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实验)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不代表物体一定静止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不代表物体一定运动大小:f=μN(注意N不一定等于mg)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实验)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思考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作分力的基本操作:明确分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分力为邻边构建平行四边形计算法求合力、分力的实质: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运算)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垂直于接触面)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根据运动状态分析:根据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七、重难点模型1、三力平衡模型2、斜拉模型3、斜面模型(见右图)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 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板块二:必须会做的题类型一:概念辨析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 .√3mgB .mgC .12mgD .√33mg 答案: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作图法分析得到,当小球施加的力F 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

根据平衡条件得,F 的最小值为F min =Gsin30°=12mg 故选C 。

2、重量为1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 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 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 )A .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B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若用33N 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30ND .若用20N 的水平推力推移动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20N答案:BA.最大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刚要运动时对应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5N,故A错误;B.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所以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推力,即30Nf=μmg解得μ=0.3故B正确;C.33N的水平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静止,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摩擦力为33N,故C错误;D.木箱滑动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只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与水平推力无关,因此,此时的摩擦力为30N,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半径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E和半圆柱体M靠在一起,E、M之间无摩擦力,E的重力为G,M下表面粗糙,E、M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过E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缓慢地将E拉离地面一直滑到M的顶端,整个过程中,M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对该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面所受M的压力不变B.地面对M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开始时拉力F最大,且为√3G,以后逐渐减小为0D.E、M间的压力开始时最大,且为2G,以后逐渐减小到G答案:BA.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所受M的压力不变,总等于二者的总重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CD.圆柱体E受重力G、拉力F、半圆柱体的支持力N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所示开始时N与竖直方向成60°角,对应图中的最大三角形,此时拉力F和半圆柱体的支持力N都最大,其大小分别为F m=Gtan60∘=√3GN m=Gcos60∘=2G随着E向上移动,三角形逐渐减小,拉力F、半圆柱体的支持力N都逐渐减小,当E移动到M顶端时,F减小到零,N减小到G,故开始时拉力F最大,且为√3G,以后逐渐减小为0,E、M间的压力开始时最大,且为2G,以后逐渐减小到G,CD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M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所以摩擦力随拉力F的减小而减小,B错误,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互相作用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基真互相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因为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 G=mg方向 : 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平均散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散布不平均,由质量散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平均,由形状决定重心7、四种基本作用(1)万有引力( 2)电磁互相作用( 3)强互相作用(4)弱互相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还本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有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索缩短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 劲度系数 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拙2、相对运动趋向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向方向相反大小: 0≤f ≤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拙2、有相对滑动大小: f =μ NN互相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 G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代替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成效同样的一个力求协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章(协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协力的大小,方向即协力的方向)协力与分力的关系1、协力能够比分力大,也能够比分力小2、夹角θ必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协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必定,夹角增大,协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协力就减小( 0<θ<π)4、协力最大值 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协力,求代替 F 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协力按照平行四边形定章实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立协力的作用成效2、形变成效3、由分力,协力用平行四边形定章连结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剖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走开受力物体(3)次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 ...... )②弹力:绳索拉力沿绳索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 1. 求 2. 假定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余力(题中已知力)(4)查验能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剖析静摩擦力剖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拙②相对运动趋向2、大小 0 ≤f ≤Fmax3、方法:①假定法②均衡法滑动摩擦力剖析1、接触时粗拙2、相对滑动七、增补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 =tan 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 tan θ物体保持静止μ< tan θ物体在斜面上加快下滑2.三力协力最小值若组成一个三角形则协力为 0若不可以则 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力物体的平衡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本章从力的基本定义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并通过受力分析,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从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物体的受力分析法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析方法。

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知识的考查重点是:①三种常见力,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明年乃至许多年后,仍将是频繁出现的热点。

②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在高考中或单独出现或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相结合,或选择或计算论述,或易或难,都要出现。

核心知识课标解读力的概念1 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会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4 知道力的分类.重力的确概念 5 知道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6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7 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弹力的概念8 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9 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弹力的方向.10 知道如何显示微小形变.胡克定律11 知道在各种形变中,形变越大,弹力越大.12 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13 对一根弹簧,会用公式f=kx进行计算.摩擦力的概念14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15 会利用公式f=μN进行计算,知道动摩擦因数跟什么有关16 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17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跟两物间的压力成正比二力平衡18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19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和分解20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1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2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公式法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3 熟悉力的三角形法.24 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25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逆运算,26 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矢量和标量及运算27 知道什么是矢量,什么是标量.28 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加法运算的普遍定则.受力分析 2 初步熟悉物体的受力分析.专题一.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知识梳理要对力有深刻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领会力的概念。

1.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

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当两个力 F1、F2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F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

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1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米/秒2,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

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

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mg7.弹力1.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形变(挤压或拉伸)。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

(3)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沿杆。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1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为劲度系数,由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x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与原长Lo的差:x=|L-L0|,不能将x当作弹簧的长度L ○2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计算,例2小车的例子就说明这一点。

◎例题评析【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分析与解答】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一定发生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的作用叫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通过场发生的作用叫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物体的施力和受力不分先后,总是同时的。

正确答案为B、D【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C.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分析与解答】重心是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薄板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他形状的物体重心位置也可以用悬挂法想象的讨论。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当然不是物体中最、重的一点,故AB错,(如一根弯曲的杆,其重心就不在杆上)用悬线挂起物体处于静止时,由二力平衡原理知细线拉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共线,故C正确。

【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折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一固定一质量为m 的球,则当小车静止时和以加速度a 向右加速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如何?【分析与解答】当小车静止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

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设小球受的弹力F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 θ=ma Fcos θ=mg解得:F=22)()(ma mg tan θ=a/g可见,杆对球弹力的方向与加速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加速度a=gtan α、且方向向右时,杆对球的弹力才沿着杆;否则不沿杆的方向。

(4)面与面、点与面接触的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如图所示,球和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例4】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分析与解答】:方法一选连接体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力如图乙所示.对连接体整体,由三力平衡得F-F l -F 2=0,其中,F 1=μm 1g ,F 2=μm 2g .选木块2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丙所示,由三力平衡得F-F 2-F 弹=O ,其中,F 弹为弹簧的弹力.综合以上各式得,F 弹=μm 1g .设弹簧的伸长长度为ι,由胡克定律得F 弹=kx即x=μm 1g/k .所以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ι+x=ι+μm 1g/k.因而选项A 正确.可以说,这一解法被不少同学所采用.方法二选木块l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丁所示,由二力平衡得F 弹-F 1=0,而F 1=μm 1g ,由以上两式得F 弹=μm l g .参照方法一,所求距离是ι+μm l g/k .显然,这一创新的解法比较简单,而第一种解法是常规的却是较麻烦的解法.它们是由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而出现的.◎ 能力训练11. 关于力的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 . 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一个或几个以上的施力物体B . 力是使物体增加位移的原因,C . 压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

2.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牛顿C.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D.按力的性质可分为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如图,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测量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压在支持面上的压力5.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6.一个物体重2N,那么,在下列情况下物体的重力仍为2N的有:A.将它放在水里,它被浮起B.将它放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C.将它放在月球或木星上D.将它从直升机上抛下7.一个熟鸡蛋很难立于水平桌面上,而一个生鸡蛋能很容易立于水平桌面上,这是因为:A.熟鸡蛋比生鸡蛋轻B.熟鸡蛋重心位置不变,而生鸡蛋重心位置可以变化c.生鸡蛋的重心和熟鸡蛋重心位置都固定,但直立时高度不同D.熟鸡蛋的重心位置变化,而生鸡蛋的重心位置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9.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01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0a、O b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1,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2和N3,则10.如图所示,OP为粗糙的水平杆,OQ为光滑的竖直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环a,b,通过细线连接套在杆上,a环在A位置时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