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慈善之都

合集下载

公益活动对企业的益处[终稿]

公益活动对企业的益处[终稿]

企业如何做好公益活动谈到公益,随着近年来国家级灾难性事件的频繁,这个话题是越来越普遍了。

对于公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不发达国家,都是需要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企业做得不够好。

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眼》中谈及中美的慈善观和价值文化,这种差异都是存在的。

虽然处事方式不一样,但是,对于公益事业我们企业和个人还是要做的。

公益事业在国外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并在许多国家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十分发达,对所在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香港,慈善不仅是一项公益活动,更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

生于斯,长于斯,香港崇尚“取诸社会、用于社会”,弹丸之地有着世界慈善之都之称。

加强企业的公益意识,提高从企业营销战略角度去从事公益活动是今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事社会活动,巴菲特的全球“劝捐令”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里面固然有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原因,另一原因就是中国企业“太聪明”,这其中有中国企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也有体制上的原因,前段时间,李连杰接受主持人柴静采访时透露,以自己名义成立的公益慈善组织“壹基金”成立3年来,面临着许多问题,甚至有可能“中断”。

此语一出,议论之声四起。

我们发现,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在做公益,也有的企业是高调得不得了,着力点落在哪里却不知道,公益虚假的例子比比皆是。

作为营销策划人,查钢深感遗憾,查钢认为,这不是普通的关怀与被关怀问题,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才能会经营好事业,才能懂品牌的价值和内涵。

在这一点上,对公益事业的务实做法和经营模式,值得我们所有企业学习。

公益的务实性谈到公益,大家都会想到休育活动,想到农夫山泉的“一分钱”活动,这就是一种务实的做法,虽然少,但是能聚沙成塔,以小见多,较适用于大企业。

2010年5月份,双鹿电器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一元钱”慈善捐赠活动,形式与农夫山泉是一样的。

中国“公益慈善”新走向

中国“公益慈善”新走向
落 户深 圳 ,是 深 圳 长 期 以 来 致 力 推 进 慈 善 事业 发 展 的 结 果 。
深 圳 不 仅 是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先 锋 ,公
益 慈 善 改 革 也 走 在 前 列 。深 圳 是 全 国第 一 个 施 行 无 偿 献 血 和 器官 捐 献 的 城 市 ; 陆 大 第一 个 义 工 团体 在 深 圳 诞 生 ; 01 民 政 21 年 部 发 布 的 城 市 慈 善 公益 排 行 中 ,深 圳 市 因 人 均 捐赠 最 多而被 评 全 国最慷 慨 城 市” 。 在 许 多 城 市 正 在 热 心 于 GD P增 长 的 时 候 ,深 圳 已 经 转 向 努力 建 设 热 心 公益 慈 善 的 城 市 和 志 愿 者之 城 。深 圳 主 动 接 纳 中 国 首个 无 业 务 主 管单 位 的 民 间公 募 基 金 会 在 这 里 落 地 ,足 以 表 明深 圳 打造 慈 善 之 都
Chn r ae iaP i t v
Eco om yof n S cen e &Tec no o y i c h lg
2 1 月刊 0 28
设 方 面 先 行 先 试 ,大 胆 创新 ,第一 个 提 出 设 “ 民社 会 ”并 将之 写 ‘ 公 十二五 ”规 划 。
金 , 具 有 独 立 身 份 的 公 募 基 金 ,壹 基 金 ” 到 “
制 而 转 战 北 京 、 上 海 , 曾因 身 份 问题 导 公益 组 织 信 息公 开 透 明 ; 前一 天 , 中 国企 业 基 金 会 发 展 报 告 》
按照 20 0 4年 出台 的 基金 管理 条 例 》 ,
要 想 获 得 公 募资 格 ,除 了在 民 政 部 门 登记 ,
在 “ 益 行 业 透 明 化 ” 沙 龙 活 动 中, 公

记盛宣怀的曾孙女:圆圆

记盛宣怀的曾孙女:圆圆

记盛宣怀的曾孙女:圆圆展开全文慈善大家盛承慧记盛宣怀的曾孙女:圆圆2011年秋天,上海交通大学在纪念建校115周年的日子里,收到一份来自香港的特殊礼物——香港昌兴国际集团的盛承慧女士捐献一千万元,在该校成立“盛毓绶细胞与免疫研究中心”。

该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马德秀在捐赠仪式上介绍说:“盛毓绶细胞与免疫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为纪念盛毓绶先生‘坚忍豁达、慈悲乐观’的处世态度,加深了上海交大和盛氏家族的友谊,更进一步增强了交大生命学科的整体实力……”这位盛承慧就是上海交大的创办人盛宣怀的曾孙女、香港著名实业家黄炳均的夫人,盛毓绶是她的父亲。

她是“中华慈善奖”获得者,近十余年来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外婆家那幢温馨的花园洋房盛承慧是盛毓绶与任蕊芬的独养女儿。

上纪纪50年代后期,她出生在外公、外婆家的老房子里。

那老房子是座带花园的三层老洋房,坐落在上海常熟路安福路口,曾经非常热闹,里面住过几十口人。

任家是一个大家庭,盛承慧的外公任伯轩、外婆路克严生了十个孩子,两个儿子,八个女儿,加上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任家又是个有名的票友世家,几代人都喜欢看戏唱戏,所以从前每到周末,屋子里、院子里,不是胡琴声、锣鼓声,就是吊嗓子和欢笑声。

盛承慧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是老人家膝下最小的外孙女,在这栋温馨的花园洋房里,她从小沐浴在长辈们慈爱的目光里。

她的祖父盛恩颐和祖母孙用慧,住在万航渡路一处更大的花园洋房,那是她父亲一辈人早年生活的乐园。

到她出生时,祖父祖母已经故去,盛家毓字辈人也已各立门户了。

盛家与任家是“双份”的姻亲——盛毓邮娶了任家大小姐任芷芳,盛毓绶娶了任家的小女儿任蕊芬,亲上加亲,皆大欢喜。

与盛家一样,任家也是个官宦大家族,宜兴人,任蕊芬的曾祖父任道镕是李鸿章的老部下,打太平军和捻军时获得晋升,官至山东巡抚、浙江巡抚、河道总督。

任道镕与李鸿章还是姻亲,李鸿章的小女儿李经溥嫁给了任蕊芬的叔祖任德和,而盛毓邮和盛毓绶的亲姨妈孙用蕃,又是李鸿章外孙张廷重的继室,即张爱玲的后母。

[古润金:仁爱铸就完美]古润金自己不吃完美

[古润金:仁爱铸就完美]古润金自己不吃完美

[古润金:仁爱铸就完美]古润金自己不吃完美“身在异国他乡,依然眷恋红尘故土,返乡投资不失华夏儿女本色,功成献善终得人生真谛,名扬故里方使人间真情永固,以切实行动诠释世态百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追逐完美生命生活。

”这是一位海外华人当选慈善人物的上榜理由,这位华人就是完美公司的董事长古润金。

古润金是著名的马来西亚华裔青年企业家、慈善家,同时担任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会长、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荣誉会长等多个华人社团领袖职务。

1994年,古润金回到家乡创办了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作为公司董事长,他一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凭着深切的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又被评为“2008年十大慈善家”。

出身贫寒古润金先生祖籍广东中山。

古润金的祖父在20世纪初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靠着勤劳的双手,给人做苦力艰难度日。

后来,古润金的父亲在此降生,成为马来西亚第二代华裔,这是一代最贫困的华裔。

1959年,古润金先生就诞生于这样一个贫困的华人家庭。

“我的童年是非常辛苦的。

”古润金说,虽然祖父和父亲都非常勤劳,但两代人的努力,并未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有太大的改观,他们的生活依然艰辛。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古润金秉承了父母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懂事很早。

读小学时,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每天6点起床,7点之前就已将一大捆报纸,挨家挨户送到订户手中,挣几个铜板贴补家用。

从书本上和父母的口中,他知道了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先生“天下为公”的博爱胸襟深深打动了他,由此培养了他对人生价值的孜孜追求和一颗慈爱众生的心。

缔造完美尽管没有见过祖国,尽管生于异域,长于异域,但是年轻的古润金从小就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种神圣的向往和深深地眷恋,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踏上祖国的土地看看、走走。

然而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马来西亚只允许65岁以上的华侨回国探亲,年轻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他耐心地等待着、期盼着。

余彭年:我要把每分钱都用到穷人身上

余彭年:我要把每分钱都用到穷人身上

余彭年:我要把每分钱都用到穷人身上2006年胡润中国慈善榜公晓天下,这一刻,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身家30亿的他捐款金额高达20亿,成为2006年新科慈善榜状元。

与他颇为传奇的创富经历相比,余彭年的慈善人生更耐人寻味。

忆当年,大善的种子播撒进心田“呼!呼!呼!”洪水如同猛兽,汹涌着扑向小镇的街道、商店、房屋。

人们惊慌失措地向高处奔逃。

这是1912年,湖南省涟源县再次遭遇大水。

在蓝天镇从事小本生意的彭麟阁多年的积蓄被大水冲得一干二净,兄妹6人也被大水冲散。

彭麟阁悲痛欲绝,以为彭家从此完了。

不料水灾过后,父老乡亲们帮助他盖起了新房,又将他失散的兄妹一个个找了回来。

彭麟阁对这一切充满了感激。

很多年后,彭麟阁在弥留之际将儿女一一叫到病床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句话:不要忘记报答乡亲。

父亲的叮嘱深深地烙在了余彭年的心中,至今,他还记得父亲说话时的神态。

为了照顾家庭,余彭年大学未毕业便做起生意,不过,他早年的经商并不顺利。

1949年,他辗转来到上海,拉过黄包车,摆过地摊,希望在大上海这个十里洋场梦想成真。

谁料,1954年冬,飞来横祸,有人告余彭年有“海外关系”,是“逃亡地主”,没来得及作半句分辩,他就被投进了监狱。

后来,他因“逃亡地主”的罪名查证不实而获释。

自由回来了,余彭年的壮志也回来了。

1958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正值而立之年的余彭年抛妻别子,从上海到了香港,从此开始了他传奇般的人生历程。

初到香港,除了一张通行证和一只空空的行囊,余彭年剩下的只有满腔的热血了。

没有背景,又不懂广东话,在香港,他饱受漂泊之苦。

露宿街头时,他被误认为是小偷而遭到殴打,也曾被视为偷渡者而被关押……费尽周折,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清洁工。

那是一份薪水极低的工作,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周而复始地扫地、清洗厕所、擦窗户等。

这对为实现梦想而来到香港的余彭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如果连这份工作也不做的话,他只有饿着肚子乞讨街头了。

高中历史 民国时的慈善事业:溥仪被感动捐出3000大洋素材

高中历史 民国时的慈善事业:溥仪被感动捐出3000大洋素材

民国时的慈善事业:溥仪被感动捐出3000大洋如今“慈善〞成了热词,有人却因“慈善〞而苦恼。

其实,老北京就曾是慈善之都,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个“孝惠学社〞,坐落在府右街的“壮学庐〞,里面有十几位全国知名的慈善家;如今人们似乎只记得朱庆澜或章元善,而饶凤璜、娄裕熊、钱澄、周仁寿等人,都成了无人翻开的历史,还有唐宗郭……溥仪“救〞下1000人老北京公私都有慈善组织,其中北平私立“孝惠学社〞,大约成立在1928年,设立在府右街的“壮学庐〞。

其全名是“孝惠学社义赈委员会〞,委员长是著名慈善家朱庆澜。

2006年5月,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举行了朱庆澜将军铜像揭幕和纪念馆的开馆典礼,隆重纪念朱先生保护法门寺的无量功德,传开了朱庆澜的生平传奇。

朱先生生于1874年,辛亥革命后任四川副都督,后任黑龙江督军兼巡按使,率军收回沙俄占领的黑龙江航权。

1917年任广东省省长,1923年任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1925年后他放弃高官、脱离了军政、专心于慈善救灾,出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1929年曾提出“三元钱救一命〞口号,感动得末代皇帝溥仪也捐出了3000元大洋,按这算法,溥仪能救下1000人了。

此外,他还担任过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救灾抗日积劳成疾,1941年卒于西安灾童教养院,被誉为中国近代赈灾慈善的一座丰碑。

朱庆澜赈灾时,眼见各地名胜古迹破败,心急如焚,于是一起赈救古迹。

1930年到扶风县,看到法门寺破败不堪,带头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义赈》一文,使法门寺330年后得到首次大规模整修。

当清理出许多宝物时,他提出“原塔封存〞,使唐代地宫得以秘密保存。

关帝庙里宣誓赈灾辛亥革命那年,享有“晚清民间赈灾第一人〞之誉的大慈善家唐锡晋去世,但他的慈悲大义却传承了下来。

朱庆澜及其“孝惠学社〞,以唐大善人命名,尊唐锡晋的“义赈学说〞为宗旨——“孝惠〞即唐孝惠,讳锡晋。

唐孝惠乃是江南贤达,1872年被授安东〔今江苏涟水〕教谕,任过七品官,一生好义谨记家训赈急救灾,因义赈37年达8省51州县而享誉朝野,被众口赞扬为“大善人〞,曾受到清廷和民国政府的隆重褒奖。

寒门之子王锦辉的慈善人生

寒门之子王锦辉的慈善人生

29现在,王永清除了地里劳作,就是承欢母亲膝前,给他演杂技。

母亲身体很好,还能下厨做饭,每次王永清从地里回到家,都会问一句:“娘,饭做好了吗?”刘玉花总会笑着惜母亲健在的每一天。

得了“南粤慈善之星”“中国最牛捐资助学老人”之美誉。

艰苦创业成香港富翁王锦辉1923年出生在广东省东莞石排镇一户贫寒之家。

35岁那年,王锦辉怀揣20元钱闯进香港。

由于年龄大、又没学历,只能到建筑工地当小工。

虽然每天干的是力气活,王锦辉却不甘心一辈子这么混下去。

经过一番思考,头脑灵活的他开始有意识地跟老师傅学习建筑施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经过不懈努力,几年下来,王锦辉的专业水平、尤其在机电设备安装方面的水平已不输于工地技术员,收入也有了提高。

1963年,有了一些积蓄的王锦辉,发现香港工程安装市场有很大潜力,毅然辞职创业,成立了以经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电力设备安装为主的“金城营造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在业界显得很弱小,王锦辉认准一个道理:要想干好就得玩命付出。

揽到工程后,他每天吃住在工地,白天和工人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紧张劳作,渴了到水龙头上喝口自来水解解渴;累了找块阴凉地方席地而坐稍事休息接着干;晚上工人们休息了,他还要挑灯研究图纸,辉不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还将业务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公司迅速发展成拥有上亿资产的“香港金城营造集团”,王锦辉也成为香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花甲之年投身慈善事业生意获得成功,伴随着财富和年龄不断增长,王锦辉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和自己当年一样念不起书,每天为了温饱而日夜奔忙的贫困者,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些事。

他认为:金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些积累,只有将它反哺社会才更有意义!于是62岁那年,他毅然决定退居幕后,除大事上把把关外,将集团公司日常业务和管理全部交给儿子王国强打理,自己腾出出席捐建的韶关学院音乐楼落成仪式30与孩子们3132都对他赞赏有加并专门题词勉励。

从穷人变成富人的经典例子

从穷人变成富人的经典例子

从穷人变成富人的经典例子从穷人变成富人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话题,因为它代表着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激励。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例子,展示了一些人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富的逆袭。

1.李嘉诚李嘉诚是全球最知名的华人企业家之一,也是亚洲首富。

他出生于中国广东一个贫穷家庭,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

年轻时,他曾经卖瓷器、承接修洋娃娃等小生意来支持家庭。

后来,他创办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多家成功企业,包括长江实业集团和和记黄埔等。

通过持续努力和聪明的商业头脑,李嘉诚最终成为了亿万富翁。

2.杰夫·贝索斯杰夫·贝索斯是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球首富。

他在出生时并没有任何财富背景,但是他通过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以及对顾客需求的深入理解,成功建立了亚马逊这一全球电商巨头。

亚马逊从创立初期的一个在线书店发展为如今销售几乎任何商品的平台。

贝索斯的成功凭借着创新精神和勤奋工作,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亿万富翁。

3.奥普拉·温弗瑞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电视主持人、演员和慈善家。

她在童年时期遭受了贫困和虐待,但是她利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担任了《奥普拉秀》的主持人,该节目成为美国最成功的脱口秀节目之一。

除电视事业外,奥普拉还投资于电影制作、杂志出版和书籍发行等领域,成功积累了巨大财富。

她的个人财富和影响力使她成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

4.亨利·福特亨利·福特是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他在年轻时期,从事过农活、机械师和橡胶工人等多个职业,仅靠这些收入很难改变贫困生活。

然而,亨利·福特始终对机械和汽车制造非常痴迷,他通过自学和勤奋工作,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负担得起的汽车——福特T型,该车成为汽车历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

福特的成功改变了汽车行业,使他从一个贫困的机械工人成为亿万富翁。

5.马云马云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

慈善富豪余彭年名人故事

慈善富豪余彭年名人故事

慈善富豪余彭年名人故事“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去找彭立珊”。

20xx年底,在湘潭市的一条普通街道,当地居民几乎天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广播。

作为家乡人,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位叫彭立珊的乡亲就是如今的大富豪、大慈善家余彭年。

广播日复一日地响着,声音有些单调,但是这单调的声音却改变了一个少年和他家庭的命运。

这个少年叫刘洋,今年17岁,是当地一家盲人按摩院的按摩师。

从一生下来,刘洋的世界就是一片朦胧,因为先天性白内障导致他的视力几乎为零。

小学四年级那年,病情加剧,刘洋不得不放下自己心爱的课本辍学回家。

和刘洋一样,他两岁的弟弟刘鹏思也是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到现在小鹏思都不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

刘洋的妈妈非常内疚,在她看来这都是自己的错,她自小患上白内障和青光眼,现在右眼已经完全看不见东西了。

更让刘洋妈妈感到无奈的是,一个白内障手术的费用高达4000元,对于一个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20xx年12月,就在刘洋听到广播的几天后,他被接到长沙湘雅二院进行了白内障手术。

在得知刘洋的家人也是白内障患者后,余彭年又专门让人找到他的家人,希望帮助他们一家都从模糊的世界走出来。

以上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介绍“彭年光明行动”时的一段动情描述。

截止到目前,“彭年光明行动”已经让湖南、青海、甘肃、西藏、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近10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就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因为“彭年光明行动”而记住余彭年的时候。

城市的人们也因为慈善排行榜而渐次知道了这位84岁的慈善富豪。

20xx年,无论是胡润榜还是“官方”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余彭年都名列第二;今年,由于统计方法不同,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上,余彭年以1。

086亿元排第二位,而在胡润榜上则以20个亿遥遥领先。

其实,无论排第一还是排第二都不重要,重要和难得的是余彭年先生的慈善意识。

大张旗鼓做慈善慈善事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意识和成熟的机制。

低调行善

低调行善

李立国说,行善的理念和方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个性化,所以无论是高调行善,还是低调行善,默默无闻的做善事、好事,都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都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在慈善事业的贡献中来体现。

慈善事业有宣传就能有带动,所以慈善事业的宣传对慈善事业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更多的爱心人士,默默无闻地做善事、好事,汇集成慈善事业发展的不断扩大的资源和强大的洪流,当然更有益于慈善事业的整体发展。

作为慈善公益对象帮助群体受益的来源,也将得到发展。

因此,我对这个记者的提问只能说,既讲共同点,又讲个性化,只要有利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只要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都可以认同,都可以提倡。

当然在慈善事业中,对救助对象、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的考虑也是必要的,这也要从奉献爱心体现在对象上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和设定。

最近,围绕我国富人行善的行为,社会中不时掀起层层波澜。

一些行善之人过于高调张扬,以至人们对其行善动机产生质疑甚至是指责。

事件演变至今,公众已开始关注行善人的账目、税收、人格等等,甚至将一些人的善行称为“暴力行善”。

曾经的一些善人如今在公众眼里俨然成了恶人。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真心行善之人也却步于善。

笔者在此不想花费笔墨去分析行善之人的动机和出发点,只想从行善的艺术和方法上,给予行善之人一些忠告和建议。

这是因为:不管其动机的善恶,行善的结果可能最终都有益于社会,既是如此,我们就该鼓励行善,让人们更加乐于做善事,并为行善之人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而且,古往今来,行善的确是有学问的。

不讲究艺术,善意的出发点也会被误解,甚至适得其反。

基于此,笔者对行善者提出三个建议:首先,一定要低调行善。

我们行善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别人、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赢取名声,否则,就不能称作行善,而是地道的商业行为。

因此,真心行善者,以默默行善为宜。

《圣经马太福音》6:1-6:4告诫行善者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

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指上帝――笔者注)的赏赐了。

新时期深圳精神之思想探源

新时期深圳精神之思想探源

新时期深圳精神之思想探源作者:杨华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04期[摘要]深圳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年轻城市,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志愿精神、关爱精神、慈善精神、宽容精神和对文化的不懈追求为基本内涵的独特城市精神,其基本维度包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新深圳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移民文化、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与对学术文化落后的反思,更得益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永立潮头、敢为天下先”这种开拓精神的不断实践;对“创新”这一精神内核的一以贯之。

[关键词]深圳;深圳精神;移民文化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4-0092-05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的追求,是内化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法则和行为逻辑。

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

”[1](P65)深圳无疑是一座独具个性的城市,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成立之初的“拓荒牛精神”,到“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再到“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新深圳精神,深圳在不断思考并探索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引领一个时代发展的城市精神。

一、新时期深圳精神的内涵城市人文精神的传统内涵包括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激发人的精神,促进人的解放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时代又赋予城市人文精神新的内涵。

它注重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平衡发展,强化人的社会意识、生态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倡生活方式的科学文明和丰富多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倡导人际关系的平等关爱和诚信宽容。

因此,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对于丰富城市文化的人文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感恩节的全球庆祝方式与习俗

感恩节的全球庆祝方式与习俗

感恩节的全球庆祝方式与习俗感恩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这一天,人们感谢上天给予的收成和他人的帮助。

尽管感恩节起源于美国,但现如今已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都有一些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美国是感恩节的发源地,也是庆祝方式和习俗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家人通常会像西方电影中那样,齐聚一堂,围坐在宽大的餐桌旁享用丰盛的感恩节大餐。

传统的感恩节大餐通常是一只火鸡和各种配菜,如南瓜派、蔓越莓酱和甜薯泥。

此外,感恩节还有观看橄榄球比赛、游行和举办慈善活动等传统习俗。

加拿大也庆祝感恩节,但时间上略有不同。

加拿大感恩节通常在美国感恩节前一周的周一,也就是10月的第二个周一。

加拿大人庆祝感恩节的方式与美国相似,举行盛大的感恩节大餐,家人团聚,感谢农田的丰收。

与美国不同的是,加拿大感恩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传统活动,即分发感恩节菜篮给需要帮助的人。

英国在历史上也有过感恩节的庆祝活动,但现在已经不再具有官方地位。

尽管如此,感恩节仍然是英国人团聚、感谢和互换礼物的好时机。

类似于美国和加拿大,英国人也会享用丰盛的感恩节大餐,煮火鸡和配菜,并共享传统的布丁甜点。

此外,英国还举行各种活动,如修道院和城堡的公开日、街头音乐会等。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感恩节通常是在夏季举行,因为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感恩节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得到广泛庆祝,但人们仍然以各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例如,澳大利亚人会组织感恩节慈善午餐,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的餐食。

此外,一些澳大利亚人也会参加感恩节跑步活动,感受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在亚洲,尽管感恩节并不是传统节日,但一些地区开始引入这个庆祝活动。

例如,中国的香港地区和韩国都在感恩节期间举行慈善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此外,一些国际学校也会教授感恩节的相关知识,并与学生们一起制作感恩节手工艺品。

总的来说,感恩节的全球庆祝方式与习俗各异,但核心价值都是表达感激之情、团聚和帮助他人。

初三描写慈善的作文

初三描写慈善的作文

初三描写慈善的作文初三描写慈善的作文1福耀集团的曹德旺被网友称为“中国首善”,去年他股捐35亿元,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

有人问曹德旺,一个人该如何才能走向“慈善”?曹德旺说了一个故事:1983年,他处在创业阶段,口袋里没有多少钱。

但一天,他十分敬重的一位老师找到他,希望他能为学校捐点钱,购置一些课桌椅。

曹德旺一口应承下来,向朋友借了2000元捐给了学校。

曹德旺说,这是他第一次做慈善,是情义上的“不得不做”,也是老师对孩子的关爱让他“感同身受”,让他“没法不做”。

他说,慈善这件事,最初是人的一种本性,但真正投身慈善,靠本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从受益人身上学习,从别人身上学习,从做慈善这件事本身上学习,“学习”可以让自己拥有坚定的慈善之心。

香港影星成龙曾说过他最初的“慈善之路”。

成龙在香港刚红的时候,有人请他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成龙当时拍片多,应酬多,根本无暇顾及做慈善。

成龙总是说,他没有时间去。

于是助手便游说他:“你不需要做什么,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出席一下,这样对你和你的电影都有好处。

”成龙于是答应了,抽出时间去看望残障儿童,助理们把礼物分发给孩子,然后说:“成龙非常忙,但他今天还是抽出时间看望你们,还带来了礼物。

”事实上,成龙并不是自愿来看望残障儿童的,也不知道这些礼物是什么。

于是,成龙就感到很不安,觉得自己骗了这些可怜的孩子。

后来成龙就不允许自己再这样做,成龙对于“慈善”的理解,就是从这样的小事中,一步步地被教育着,一步步从“被动的慈善”中学习,最终成为自觉的“慈善”,成为一位公益慈善大使。

初三描写慈善的作文2应该怎么做慈善?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有人认为慈善事业应该大力宣传,有人认为应该保密。

最近南京理工大学对每个月在食堂消费一定金额的学生实行补贴,引起了很多讨论。

作为一个贫困生,出于自尊,他不想以公开高调的方式成为资助对象。

南京大学的做法妥善维护了贫困生的人格尊严,在这方面确实很厉害。

然而,这种做法也有其弊端。

直面困难的名人例子

直面困难的名人例子

直面困难的名人例子困难是人生中难免遇到的,但是如何面对困难,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名人都曾经面对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不仅没有被困难打败,反而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功走出了困境,成为了成功的人物。

以下就是一些直面困难的名人例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

1.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在年轻时就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

但是,他在30岁时开始逐渐失去听力,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简直是噩梦般的打击。

但是,贝多芬没有放弃,他用手感和心灵来创作音乐,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2.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商人和慈善家,他在年轻时就开始创业,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很快就成为了香港商界的佼佼者。

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公司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的资产缩水了数十亿美元。

但是,李嘉诚没有气馁,他通过削减成本和重新调整业务,最终将公司带回了正轨。

3.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创办苹果公司之前曾经遭遇过很多困难,比如被开除、财政危机等。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寻找机会和突破口,最终创办了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4.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在年轻时曾经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被拒绝、失败等。

但是,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反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最终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

以上这些名人例子,都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成功走出了困境,成为了成功的人物。

他们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气馁,不能放弃,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最终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名人例子中学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勇于尝试、不断学习和改进的态度,以及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坚持自己的梦想成功的名人例子

坚持自己的梦想成功的名人例子

坚持自己的梦想成功的名人例子李嘉诚,他是中国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世界第十三位富豪。

他以及他的家族在香港和国际上都有很大影响力。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曾经是一名衣衫褴褛的渔民,而他没有得到任何教育。

然而,李嘉诚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李嘉诚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财富自由。

他开始他的财富之路早在1960年代,他创办了一家小公司,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金融服务。

随着公司的发展,他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1994年,他成立了长江实业,使他的财富激增,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李嘉诚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也是一位慈善家。

他赞助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贫困地区的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捐赠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他也赞助了很多艺术机构,为艺术家提供支持,以及捐赠资金保护文物和古迹。

李嘉诚的成功激励了许多人,他证明了如果人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他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以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能力,以及财富所带来的责任,在慈善方面,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角色模范。

马云,他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教师,他没有经济上的支持,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

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他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云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成规模最大的全球市场。

1995年,他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他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让中国的企业可以更好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贸易。

他的眼光极其敏锐,他的努力已经实现了他的梦想,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马云的成功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取得了飞跃,他的梦想也激励了无数人。

他证明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捐赠了大量资金用于慈善事业,包括慈善基金、受灾地区救济和公益活动等。

公益四十问

公益四十问

“公益通识”:和别人聊起公益时,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一些问题,于是决定做下梳理,为行业之外的朋友和初涉公益的伙伴提供一个了解公益的窗口,即为“公益四十问”。

一、公益误区1、是不是有钱才能做公益?公益行为分很多种,可以从小额捐款开始,量力而行。

香港乐施会在中国大陆做了近40年的扶贫发展及防灾救灾工作,投入资金总额超過11亿元港币,其中96%来自香港普通市民每个月一百来块港币的小额捐赠。

做公益除了捐钱还可以贡献时间和技能。

全国各地有很多活跃在教育、性别平等、儿童权益、环保、助老服务等领域的志愿者,他们完全是自发的,不需要任何指派和领导,充分说明:做公益,并不需要先有钱。

做公益还可以贡献社会关系、创意、甚至在手机上轻轻一点……2、公益慈善一定是助人的活动吗?学习雷锋是做公益吗?帮助他人的活动属于公益慈善,但公益慈善不仅仅是助“人”,还包括保护环境、保存历史、维护社会正义等行动。

同时,公益慈善行为并不仅仅指帮助“他”人,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相互的支持,称为互益行为,也属于公益慈善活动。

学习雷锋是自上而下的主流道德教化活动,将雷锋宣传和塑造成道德典范和忠诚典型,将“学雷锋”变成“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而公益是公民自发的行动,建立在平等,公正等基本的价值观之上,离不开公民意识和责任感的建设和培育。

公益强调赋权,认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并不是单纯接受救济。

公益探究社会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原因,进而努力改变现状。

公益更注重社会规则,需要用组织化的方式去实现。

所以“学雷锋运动”中助人为乐的行为,有公益属性。

但做公益绝不等同于“学雷锋”。

3、人人都可以做公益吗?可以做的公益方向有哪些?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参与层次:(1)关注和发声。

例如你关注儿童权益,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相关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影响身边的人。

(2)给相关公益组织捐款,例如捐款给关注儿童权益的公益组织,支持他们的工作。

(3)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相关公益组织的工作中,为相关议题的解决贡献时间与技能。

求助慈善机构的方法

求助慈善机构的方法

求助慈善机构的方法
如果你需要寻求慈善帮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 在网上搜寻: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的慈善组织,了解它们的宗旨、服务内容等信息,适合你的可以联系他们寻求支援。

2. 咨询社会服务机构:各地都有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他们会有自己的资源和渠道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例如,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发展协会等。

3. 与教育机构联系:教育机构一般也会有相关的慈善项目,如大学的学生社团、青少年联合会等。

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4. 通过报纸等媒体:可以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发布请求帮助的信息,希望得到慈善机构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寻求慈善机构的帮助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的,希望你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荆》,2009年5月号刊——《香港,慈善之都》
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会,应具备国际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等条件,我想,还应具备成熟的慈善事业等现代社会文明意识。

香港,我虽不生于斯,但长于斯、发展于斯。

我爱香港,因为她还是慈善中心。

在香港,慈善不仅是一项公益活动,更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

捐赠助人理念深入人心,90%以上的年轻人参与过捐赠;数以千计的慈善组织和团体,尽心竭力扶危济困……涌动的爱心,温暖的真情,为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打上一抹温暖的底色,奠定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底蕴。

慈善机构已成维持社会安定第三力量
香港的慈善团体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长团体迄今已近一个半世纪。

本土的民间组织既有符合当地情况的丰富经验,又将西方理论和管理模式进行“过滤”并移植过来,恰到好处地形成了香港特色。

慈善事业不是一门随便的工作,这一理念扎根人们心灵。

如今,慈善机构已成为继特区政府、市场以外,第三股维持社会安定繁荣的强大力量。

极具影响力的香港红十字会,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内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分会。

香港本地较少天灾,香港红十字会以急救服务、关怀老弱、健康推广等为主业,参与国际救援也是重要内容。

通过红十字会的一些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对生命尊严的捍卫和弱者的帮扶:1951年,教导荔枝角医院精神病人制作工艺品,是关怀病人服务的雏形;1968年,在慈云山开办伤残青少年宿舍;1979年,设立越南难民医疗中心;1995年,协助社会福利署举办健康护理课程;2000年,举办以输血服务等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研讨会;2007年4月,确立服务核心元素:保护生命、关怀伤困、维护尊严。

去年汶川地震后,香港的慈善组织迅速活动,仅香港红十字会一家在3个月内就筹集到近10亿善款。

2008年7月,香港红十字会在四川省德阳市成立复康及假肢中心。

这是5.12地震后四川首间专为地震受影响人士成立的假肢中心,除了提供复康及假肢服务外,还会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并为有关人员提供培训,预计可为区内约1.1万名因地震而引致身体残疾人士提供服务。

东华三院是香港历史最大、最悠久的慈善机构,一直致力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小区服务。

至2006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共194间服务中心、五间医
院、53所学校。

东华三院每年都举办多项筹款活动,并设有全年捐款热线。

其中每年12月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办的“欢乐满东华”是最重要的筹款活动,该节目创办于1974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全球最长寿的电视慈善筹款节目。

我喜欢参与他们的慈善活动,从2007年起已连续两届担任东华三院总理。

香港赛马会是香港第三大慈善机构,每年的慈善捐献仅少于东华三院和公益金。

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博彩活动在香港已超越了娱乐层面,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石。

自1915年开始,马会每年均拨捐善款,资助各项有意义的公益慈善计划,惠泽社会。

海洋公园黄竹坑入口,向南朗山方向就会看到一个蓝色的海马标志。

这个海马就是代表“海洋”和“马会”,海洋公园是由赛马会拨捐的。

马会援建的香港科技大学,为香港培养了大量的科研和商业人才。

科技大学发展至今,己成为世界级大学。

香港有上千个慈善机构及慈善信托,仁济医院、博爱医院、保良局、香港乐施会、香港世界宣明会、香港无国界医生、护苗基金、香港青年协会、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等,涵盖范围遍及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

慈善文化最成熟的华人社会
“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

香港众多慈善家无论出身如何,均身体力行着中华传统美德。

根据胡润慈善榜,靠地产建筑和酒店起家的余彭年先生是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

他自1981年起,投身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2003年11月24日,余彭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个隆重的签约仪式,他向外界承诺,要为西藏、内蒙、甘肃、湖南等九个省、自治区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

“我要用5亿元分5年时间,免费治疗15万到20万白内障患者。


人称何伯的何英杰,是香港烟草有限公司创办人。

1983年,何英杰创办“良友慈善基金会”,1994年成立何英杰基金会有限公司,捐出金额数以亿元计,主要帮助香港普罗大众及内地同胞,他捐助大量金钱,却从不求名,亦不会出任慈善机构的主席等职务,他会每年定期向东华三院捐款。

1991年华东水灾,他曾捐款1亿港元予灾民。

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

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

现时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

迄今邵逸
夫累积向内地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

邵逸夫于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大额捐赠予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或其它福利事业,总捐款额已超过32亿港元。

在20世纪80年代,邵逸夫就已经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

中国科学院在1990年,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2005年,他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

除了捐助大陆的医疗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

在2008年,邵逸夫获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李兆基捐资办学、曹仁超无偿帮助西部女孩……“取诸社会、用于社会”,不仅是这些富豪慈善家们的理念,而且这种慈善文化也深入每个香港市民的心中,香港是慈善文化最成熟的华人社会。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慈善,重在尽其所能。

每到周六,走在香港街道上,常可以见到一群年轻的义工向途人筹款。

当市民投放金钱于钱袋后,这些义工便会将一张小贴纸贴在捐款者的衣服
上。

这种筹款方式,在香港俗称卖旗,是香港慈善机构筹款的一项独特模式。

香港市民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

相关调查显示,香港有关机构要求慈善捐款的信,平均每一封可以得到460港元的捐款,这比起美国只有10美元和英国的5美元捐款都高得多。

香港青年协会早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在2000多名15岁以上的受访香港市民中,93.7%的人曾在年内捐款,包括直接将金钱捐给有需要的人士,或通过团体、组织等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

2005年发生的南亚海啸,香港筹募了约7亿港元善款,成为世界之冠;平均计算,每名香港市民捐出约100港元,远多于其它城市。

慈善从我做起
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

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有极为精辟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

讲的是纵向关系。

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

讲的是横向的关系。

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慈善是一种社会教化的资源和世道改善的力量。

德不孤,必有邻。

特区政府的开明政策成为港人乐善好施的坚实后盾,如慈善捐款可免税由最高至25%,现已增至35%,特区政府的收入虽减少了,但却鼓励了香港如雨后春笋般的慈善事业。

同时,法规的完善,香港传媒的无孔不入,也让众多慈善团体力争透明化,以增强公众对慈善团体的信心。

这一切,使善款源源不绝,形成“善”的循环。

慈善不应单纯理解为对失学儿童、困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支持和帮助,更应视为薪火相传、同尚善行的社会教化,视为星火燎原、共襄义举的精神感召。

慈善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需要你、我、他一代代年轻人挑起重担。

(冯丹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