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合集下载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2011版)诊疗方案优化说明(2011版)一、中风(脑梗死)方案优化1.疾病诊断标准:目前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在脑梗死的治疗上,2010年跟进《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进行部分内容修订。

2.急性期中成药治疗:2010年增加银杏叶滴丸。

3.完善专科特色治疗:在黄角愈风糖浆、通腑排气合剂、安神合剂治疗的基础上,2009年对博心通软胶囊防治动脉硬化的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有效。

2010年在方案中增加了博心通软胶囊用于防治动脉硬化,加强中风病二级预防。

二、眩晕病方案优化1.中草药治疗:根据临床观察, 2010年增加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等中成药。

三、痴呆方案优化1.中成药治疗:2010年在口服银杏叶制剂的基础上,增加益脑胶囊、脑得生浓缩丸、培元通脑胶囊等中成药的使用,临床有效。

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中风病是在人体气血虚弱的基础上,多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为病因,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风病的范畴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

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

(一)、中医部分1.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缓慢,都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都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也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底动脉症状和体征。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讨论结论与建议范文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讨论结论与建议范文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讨论结论与建议范文In the real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troke, also known as cerebral infarction, is considered a result of Qi and blood stagnation, leading to an obstruction in the collateral vessels. TCM tak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reatment by focusing on enhancing blood circulation, promoting Qi flow, and resolving phlegm stasis. In this discussion, we will delve in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stroke in TCM.在中医领域中,中风也被称为脑梗塞,被认为是气血瘀滞导致了毛细血管的阻塞。

中医采取全面的治疗方式,着重于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气机流通以及消除痰饮阻滞。

在本讨论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对于中风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Diagnosis of stroke in TCM mainly depends on observ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analyzing tongue and pul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on symptoms include sudden onset of hemiplegia or hemiparesis, speech impairment, facial deviation, and loss of consciousness. The tongue might show a deep-red or purple color with ecchymosis or a thickcoating. Additionally, the pulse may present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lippery or wiry.中医对于中风的诊断主要依靠观察临床表现以及分析舌象和脉象特征。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2016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2016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一、基本情况中风病(急性期)作为脑病科优势病种,我们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我脑病科完成了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路径的入径工作。

制定了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方案并加以实施。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等。

我们脑病科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按照诊疗方案应入径人数为315人,变异人数为145人,退出路径人数为32人,完成入径人数为138人,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

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提出问题并加以完善,回顾去年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合并其它多项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或无法纳入。

二、中风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经过近1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中风病(急性期)病人138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汤剂54例、中药静脉制剂54例、针灸23例等治疗,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2、辨证分型:气虚血瘀证10例,痰蒙清窍证32例,痰热内闭证11例,风痰阻络证8例,痰热腑实证2例,阴虚风动证0例,元气败脱证0例。

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使用率60%,特色疗法使用率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40%,临床显效率50%,有效率10%,无效率0%。

5、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98%,并愿意接受本临床路径。

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治疗难点分析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可以首选中医治疗,但是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中医选用的时机:是在选用西药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还是单纯选用中药?这样结果又如何评价?(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改善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减轻了中风病(急性期)对身体造成的各种损害,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

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

中风病(包括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一、定义1、中医定义: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2、西医定义: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隙碍为主要特征。

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肋,,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出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2、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客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睡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诊断时,在中风病病名的诊断基础上,还要根据有无神识昏蒙诊断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中风病病类。

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类最长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3、诊断要点:(1)神昏初起即可见。

2021年上半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2021年上半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21年1月至6月,威海市中医院在脑病康复科护理组应用“中风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28例,第一诊断28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共11例,患者平均住院12.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26例:风痰阻络证14例。

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0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病情观察,体位,皮肤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功能锻炼,卧床休息、避免诱因、观察、环境、排痰、监测、物理降温、语言功能训练、评估、鼻饲管、吞咽训练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脐灸、耳穴压豆、中药足浴、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热敏灸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穴位贴敷。

分析其原因:1.穴位贴敷治疗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和脐灸。

分析其原因:1.耳穴压豆治疗是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对症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应用效果好,受患者喜爱。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4脐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脐灸、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和热敏灸,分析其原因:脐灸、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和热敏灸改善中风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不适症状,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康复科中风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

康复科中风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

康复科中风病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风,又称卒中,是指突发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脑细胞缺氧而死亡的病症。

内科中风病急性期(脑梗死)

内科中风病急性期(脑梗死)

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与评价、优化一、中风病急性期(脑梗死)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多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有责任梗死病灶(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风阳上扰证:平素头晕头痛,突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脉弦有力。

(3)阴虚风动: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2、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鼻鼾痰鸣,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血行瘀滞证(阴闭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松懈瘫软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血行瘀滞证(阳闭证):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血行瘀滞证(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血行瘀滞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觥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2010年中风病急性期诊疗方案

2010年中风病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2010年)中风又名卒中。

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血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风病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中风辨证诊治。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鉴别诊断】1.眩晕:眩晕以头晕为主要症状,其甚者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眼歪斜等症。

可与中风伴有的眩晕相鉴别。

1.痫症:痫证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且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可与之鉴别。

2.厥症:厥症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但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口眼喎斜,手足偏废,亦无四肢抽搐等症。

3.痉症:痉症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出现神昏,但痉症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在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

中风期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期急性期诊疗方案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60 g、全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川芎10 g、 地龙10 g等。 中成药:消栓通络片、脑安胶囊、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等。


3、常见变证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1)呃逆
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 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昐怒,尿赤便干,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面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症:头晕目眩,痰多面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 滑。
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展开为度。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
针点刺出血1-2毫升。丘墟透照海穴约1.5-2寸,局部权胀为度。每日针刺2次,十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 3-5个疗程。

(2)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适应症:假性延髓麻痹。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0.40×50mm毫针,取项部双侧风池、翳明,供血,刺入约1-1.5寸,针尖稍向内 下方,施以每分钟100转捻转手法各约15秒,留针30分钟,期间行旬3次后出针。再取颈部廉泉、外金津玉 液,用60mm长针向舌根方向刺入约1-1.5寸,吞咽、治呛、収音分别直刺刺入0.3寸,上述各穴均需快速捻 转行针15秒后出针,不留针。


1、中脏腑
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痰热内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 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 (1)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丹参注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决思路与措施(2012)一、临床资料中风又名卒中。

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血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风病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中风辨证诊治。

中经络可分为风痰阻络、肝阳暴亢、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四型,分别应用脑脉通1-4号治疗。

我科在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中风病人405人,其中中风急性期386人,中风恢复期19人,中风住院人数占内科总住院人数39%。

其中男198例,女207例;年龄最小者5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7.5士5.3)岁。

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其中风痰上扰型共128人,占31.6%;肝阳暴亢型共56人,占13.8%;阴虚风动型占105人,占25.9%;气虚血瘀型占116人。

占28.6%。

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四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89%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5%以上。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在中风的治疗中,在按照西医(脑梗死)诊疗指南处理时,加用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认为中风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袪风化痰、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方法。

但以活血通络贯通始终。

风痰阻络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用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如下:陈皮12g 、半夏15g、茯苓15g、天麻20、丹参30g 、当归20g、胆星12g、鸡血藤30g、白术15g、炙甘草15克、川芎12g肝阳暴亢型用脑脉通2号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亦加丹参,当归,地龙等以活血通络。

2011中风优化

2011中风优化

2011年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一、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我科在2011年共收治住院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病人23例, 全部病人均采用西药、中药治疗,其中中脏腑2例,中经络21例,有效率达100%,辨证分型准确率100%,服用中药汤剂的有16例,服用中药率69.57%。

缺血性中风患者以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最多,风痰阻络次之。

死亡患者多为中脏腑:痰热内闭心窍及元气败脱为主。

存在问题:部分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坚持理疗,尚需加强沟通,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二、诊疗方案实施体会及优化措施方案中风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较高,中医药在其急性期及缓解期的辨证论治,求因治本的治疗较有成效,主要在恢复期效果较好,治疗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

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的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首乌,脾胃不足者,可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汤、理中汤、建中丸、归脾汤、实脾饮等,一言敝之,对证补之不足。

久病易虚易瘀,无痰不作眩也是经验之谈。

痰瘀之邪也不可轻视之。

同时,应提高身体素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尤其是针对性的肢体活动不遂锻炼也是治疗之本。

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中医治疗脑梗塞具有明显优势: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能降低病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认知功能或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药广泛应用于中风病的治疗中,针灸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当前主要采用以辩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内科基础治疗同时,根据病程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选用针灸、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及康复训练等多种针对性治疗措施,其中在恢复期应用活血化瘀、滋阴潜阳、益气活血等措施已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优化措施:中经络里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风优化方案

中风优化方案
治法:滋阴息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代赭石先煎15g龟板先煎30g白芍12g玄参9g天冬9g川牛膝12g川楝子6g茵陈9g麦芽9g川芎9g如大。便秘结,可加麻子仁20g,杏仁10g;
(5)气虚血瘀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六.难点分析
脑梗死治疗难点如下:
1、严格的时间窗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限制了溶栓疗法的临床广泛应用,不能溶栓的脑梗死早期患者采用的西医治疗方法较单一,中医治疗方法虽在我国应用广泛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2、对部分并发症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
3、虽然临床多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但部分患者仍不能避免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9g,茯苓9g,陈皮9g,胆南星9g,石菖蒲9g,远志9g,丹参9g,竹茹6g,枳实9g。如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15g,全瓜蒌30g,桑百皮30g以化痰降逆。
(3)元气败脱证
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013中风优化

2013中风优化

2013年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一、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我科在2013年共收治住院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病人33例, 全部病人均采用西药、中药治疗,其中中脏腑2例,中经络31例,辨证分型准确率96.97%,服用中药汤剂的有25例,服用中药率75.76%。

有效32例,无效1例(转院),有效率96.97%。

部分患者对急性期使用中药汤剂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口服中汤药,认为效果慢。

随着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患者对中医药的优势开始逐渐了解,近年来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逐渐增多。

临床中药的应用疗效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二、诊疗方案实施体会及优化措施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总结经验,对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脑梗塞患者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进行治疗。

血压明显下降,并且头部胀痛、眩晕、失眠多梦等肝阳上亢症状有明显改善。

使大多数患者能够较为平稳的度过急性期。

减轻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在恢复期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配合医院针灸、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患者有较为好的疗效。

在恢复期以气虚为本,痰瘀贯穿始终,其关键在于气虚。

补气常选用人参、黄芪,涤痰常选用胆南星、牛黄粉、天竺黄、海藻、石菖蒲等,祛瘀则常选用水蛭、三七、土鳖虫、益母草等。

中风后期,酌补肝肾。

肝肾不足致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因此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龟胶、鹿角胶、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等。

并结合灸法疗法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中风病人急性期重症患者常出现顽固性呃逆、痫症发作等变证,需及时治疗,故治疗时增加了变证治疗。

在临床的治疗中,发现部分中风(脑梗死)患者不能归入原诊疗方案证型,故在原方案中加入中经络气虚血瘀证,逐步完善诊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综合治疗及疗效分析

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综合治疗及疗效分析

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综合治疗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比较相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5例采用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作为治疗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1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92%,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西医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中风;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中风是由于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类疾病,又被称为脑卒中。

该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复杂且迅猛,常出现头晕,意识障碍,甚至发生半身不遂,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本文中笔者分析本院从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中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从2009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风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

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

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1~82岁,平均71.5岁,脑出血例27例,脑梗死38例,左侧瘫痪37例,右侧瘫痪28例,平均发病时间(1.21±1.13)d;治疗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62~81岁,平均71.5岁,脑出血例25例,脑梗死40例,左侧瘫痪36例,右侧瘫痪29例,发病时间(1.23±1.04)d。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基本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经颅脑CT或MRI证实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或脑出血;(2)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2];(3)年龄60~85岁;(4)初次发病或既往有发作但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5)未接受手术与溶栓治疗;(6)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1]。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方案说明:本方案适用于针灸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2周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 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 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中风优化方案及疗效评价

中风优化方案及疗效评价

2016年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优化方案及疗效评价我科2015年度共收治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6例,有效121例,有效率96%,全部执行诊疗方案。

现将2014年度我科中医特色优势病种“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d”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并分述如下:一、分析、总结本年度我科收治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共计126人次,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其中治愈3例,占2.4%;好转92例,占71.15%;未愈29例,占23.1%;死亡2例,占1.6%。

辨证分型如下其中风痰瘀阻型61例,占48.79%;痰热腑实型14例,占11.40%;痰热内闭型9例,占7.10%;痰湿蒙神型4例,占3.18%;气虚血瘀型33例,占26.54%;阴虚风动型5例,占4.86%。

其中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较大。

中医参与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日为6天。

详见表一:表一: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医疗效分析二、疗效评价共收治缺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6例中,全部执行诊疗方案,有效121例,有效率96%。

难点:通过临床治疗,我们发现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数量较多。

中风后肢体瘫痪在急性期多为弛缓性瘫痪,随着病程的延续,逐渐出现痉挛,痉挛妨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在我科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占总病例数的25.6 %,中风后吞咽困难易造成误吸、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并发症,而且可独立的影响病死率从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一旦患者发展到鼻饲给食,经济费用将大幅提高,极大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所以应对中风后吞咽困难进行积极治疗。

三、优化方案:我科以神经生理学及针灸学为基础,在针刺取穴时,主要以患肢拮抗肌侧取穴为主研究。

结果表明:针刺拮抗肌能明显改善中风后痉挛,改善中风病人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其总有效率为76%,显效率30.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决思路与措施(2012)
一、临床资料
中风又名卒中。

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血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中风病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

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中风辨证诊治。

中经络可分为风痰阻络、肝阳暴亢、阴虚风动、气虚血瘀四型,分别应用脑脉通1-4号治疗。

我科在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中风病人405人,其中中风急性期386人,中风恢复期19人,中风住院人数占内科总住院人数39%。

其中男198例,女207例;年龄最小者5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7.5士5.3)岁。

二、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其中风痰上扰型共128人,占31.6%;肝阳暴亢型共56人,占13.8%;阴虚风动型占105人,占25.9%;气虚血瘀型占116人。

占28.6%。

在总疗效判定方面,四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89%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在85%以上。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
在中风的治疗中,在按照西医(脑梗死)诊疗指南处理时,加用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认为中风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袪风化痰、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方法。

但以活血通络贯通始终。

风痰阻络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用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如下:陈皮12g 、半夏15g、茯苓15g、天麻20、丹参30g 、当归20g、胆
星12g、鸡血藤30g、白术15g、炙甘草15克、川芎12g肝阳暴亢型用脑脉通2号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亦加丹参,当归,地龙等以活血通络。

方药如下: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0g、杜仲15g、丹参30g、川牛膝12g、黄芩12g、桅子15g、当归15g、川芎12g、珍珠母15g、地龙15g、桑寄生20g、菊花15g。

阴虚风动型用脑脉通3号主方为镇肝熄风汤,白芍20g 、玄参20g、天冬15g、龟板15g、枸杞子30g、丹参30g、牛膝20g、当归15g、地龙15g、黄精10g、龙骨30g、山萸肉15g、炙甘草15g、牡蛎30g。

气虚血瘀型用脑脉通4号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均应用大量活血化瘀药物以通络。

黄芪50g 、地龙15g、当归15g、川芎15g 、桃仁12g、红花12g、赤芍20g、党参20g、全虫10g、葛根30g、桑寄生30g从上面结果表明,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很大程序上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特别配合针灸、理疗大大的促进了肢体的恢复。

四、中医治疗难点与对策
中风证系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四高”,是目前中风病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救治效果和康复效果又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提高中医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1)加强宣教。

提高人们对中风病发病特点认识,及早就诊、紧急治疗。

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功能”的观健康观念。

(2)改善医疗条件。

建立快速救治体系,进一步强调卒中单元为神经科急诊超急的意义,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残程度。

(3)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

中医要发挥传统中医急救药物的研究如开发,如传统中成安宫牛黄丸,同时发挥中药的整体治疗优势。

(4)动态的辨证施治,治疗个体化。

中风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个体差异极大,不能一个证型,一个处方一直治到底。

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治疗更具针对性。

(5)
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脑病科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形成救治——康复——健康教育与预防一体化的治疗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医的康复理论及康复设施,与中医针灸、推拿、烫疗等有机结合。

(6)加强研究力度。

深入探索中风病病因病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与措施,研制新的高效中药。

难点之二:患者有球麻痹,服中药困难的问题。

加强针灸等治疗球麻痹,促使患者能顺利进食,必要时下鼻饲,灌服中药。

难点之三:如何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1)进一步加强中风病的流行病研究,特别是中医中风病流行学的研究,寻找出规律,制定防治措施。

(2)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预防中风危险因素及中风病发生的古籍文献研究,以及饮食疗,药物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3)临床治疗与中医治未病有机结合。

如中医灸法预防中风。

(4)加强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治疗和控制。

难点之四: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及时分析总结诊疗方案,优化方剂,提高疗效。

1.去掉脑脉通1号中的钩藤,因钩藤微寒,不易袪痰.去掉寒性的地龙.
加桃仁、红花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加枳实、竹茹行气化痰。

2.去掉脑脉通2号,3号中的葛根防其升阳.
3.脑脉通4号中去掉引血下行的牛膝.去全蝎。

加鸡血藤活血通络。

4.脑脉通3方中加赭石以重镇潜阳加茵陈清泄肝阳,条达肝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