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模型实验报告精编版

合集下载

细胞模型实验报告精编版

细胞模型实验报告精编版

细胞模型实验报告精编版⼴西医科⼤学实验报告科⽬:细胞模型实验年级:研究⽣院2016级组别:A组学号:*************姓名:********实验⼆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长的抑制作⽤实验原理:MTT⽐⾊法原理是活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的MTT还原为蓝紫⾊的结晶甲臜。

后者结晶产物的量与活细胞数⽬成正相关,⽽死细胞或红细胞没有此功能。

结晶⽤DMSO、⽆⽔⼄醇、酸化异丙醇等溶解,在酶标仪上以波长为490nm进⾏⽐⾊,所检测吸光值的⼤⼩可反应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

实验步骤:1:贴壁细胞消化和吹打:加1ml0.5%胰蛋⽩酶并轻摇使其遍布所有细胞表⾯⾄镜下观察发现胞质回缩、间隙增⼤停⽌,倒掉,加⼊含⼩⽜⾎清的培养液,反复吹打⾄瓶壁上⽆贴壁细胞为⽌。

2:计数与分板:取20ul细胞悬液于计数板计数,⽤1640培养液调整使其细胞数约为5×104个/ml,在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ul,共18个,培养箱孵育12h。

3:加药与孵育于培养板中分别加⼊浓度为0.1,0.2,0.4,0.8,1.6mg/ml环磷酰胺注射液各100ul,每组重复3孔,设空⽩对照组3孔各100ul,孵育24⼩时。

4:MTT显⾊每孔加MTT20ul,3⼩时候弃上清,每孔加DMSO100ul。

5:酶标仪测定:490nm处测其吸光度实验结果及讨论:1.不同浓度药物的⽣长抑制率如下浓度(ug/ml)平均吸光度(x±s)抑制率(%)存活率(%)1600 -0.15367 -18.98% 118.98%800 -0.01133 -1.40% 101.40%400 0.254333 31.42% 68.58%200 0.075667 9.35% 90.65%100 0.121667 15.03% 84.97%0 0.32 39.53% 60.47%2.浓度与抑制率关系图注:横坐标为浓度对数值、纵坐标为抑制率3. 讨论:1. 本次实验出现错误较多,OD值出现负值和其中还有400ug/ml组加悬液过量,致使数据有所偏离。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实验报告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时间:2017.11.6 第5节 实验仪器:圆形泡沫塑料、大头针、橡皮泥 、小刀 、牙签、 实验步骤: 1、将泡沫切割成半圆形,多色橡皮泥揉成多种形状做成细胞结构 2、细胞核:黄色--椭圆状 ,用牙签捅成蜂窝状 ,洞构成核孔 3、线粒体:紫色--略长的椭圆状 4、高尔基体:蓝色--大小不一的圆柱和小的球, 将圆柱压成扁状折叠,将球放在它的周围或面上 5、内质网:4块不同大小的橘色--按成扁状,叠放在一起 6、溶酶体:白色---一个椭圆状 7、中心体:黑色---两个圆柱状 ,摆成垂直形状 8、核糖体:红色---多个球状。 实验结论: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仪器是否1班

细胞模型定理实验报告

细胞模型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细胞模型定理实验,了解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相互作用,掌握细胞模型构建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胞模型定理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构建模拟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细胞内各种生物学过程。

本实验以细胞膜电位为例,介绍细胞模型定理的构建和应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计算机、绘图软件、电子天平、量筒、秒表等。

2. 实验试剂:KCl、NaCl、CaCl2、MgCl2、葡萄糖、ATP等。

3. 实验动物:哺乳动物细胞。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求,配制KCl、NaCl、CaCl2、MgCl2、葡萄糖、ATP等溶液。

2. 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

首先,建立细胞膜电位的初始条件,包括膜内外离子浓度、电位差等。

然后,设置模型参数,如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离子泵的转运等。

3. 模拟实验条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

4. 运行模型:启动模型,观察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

5.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电位逐渐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电位逐渐升高。

2. 通过调整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可以改变细胞膜电位。

例如,关闭Na+通道,细胞膜电位降低;关闭K+通道,细胞膜电位升高。

3. 在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说明细胞模型定理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六、实验结论1. 细胞模型定理是一种有效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2. 通过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可以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模型定理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生物模拟细胞实验报告(3篇)

生物模拟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生物模拟细胞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结构的模拟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本实验通过模拟制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实验材料1. 胶水2. 面粉3. 水彩笔4. 橡皮筋5. 透明胶带6. 白纸7. 记号笔五、实验步骤1. 制作细胞膜:将胶水均匀涂抹在白纸上,形成薄膜状,待胶水半干时,用橡皮筋固定薄膜,使其保持形状。

2. 制作细胞质:取适量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状,将糊状物均匀涂抹在薄膜上,形成细胞质层。

3. 制作细胞核:用记号笔在细胞质上画一个圆圈,代表细胞核。

4. 制作细胞器:用彩色水彩笔在细胞质上画出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5. 观察并记录:将制作好的细胞贴在透明胶带上,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细胞的结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结果分析:(1)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2)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参与细胞代谢活动。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4)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作用。

(5)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6)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学生成功模拟制作了细胞结构,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八、实验心得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通过模拟制作细胞结构,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九、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污染。

2.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误伤。

细胞模型检测实验报告

细胞模型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模型的制备方法;2. 学习细胞模型的应用,以评估不同化合物的生物效应;3. 了解细胞模型在药物研发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细胞模型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可以模拟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通过构建细胞模型,我们可以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本实验采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和神经元细胞模型,测试不同化合物的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1.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和神经元细胞;2. ImageXpress Pico个人型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3. 钙振荡频率、细胞活力、细胞骨架完整性、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检测试剂盒;4. 心脏活性药物、神经递质和神经毒性或心脏毒性化合物。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分别培养于DMEM/F12和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模型构建:将培养至一定时期的细胞进行钙振荡频率、细胞活力、细胞骨架完整性、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检测,筛选出功能正常的细胞作为模型。

3. 化合物处理:将筛选出的细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溶剂。

4. 自动化成像分析:使用ImageXpress Pico系统对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包括钙振荡频率、细胞活力、细胞骨架完整性、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等指标。

5. 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化合物的生物效应。

五、实验结果1. 钙振荡频率:实验组细胞在加入化合物后,钙振荡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差异,表明化合物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有影响。

2. 细胞活力:实验组细胞在加入化合物后,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表明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3. 细胞骨架完整性:实验组细胞在加入化合物后,细胞骨架完整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表明化合物对细胞骨架有破坏作用。

模拟细胞活跃实验报告(3篇)

模拟细胞活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活性与细胞生长状态的关系;2.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3. 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变化;4. 分析细胞活性与生长状态的相关性。

二、实验原理细胞活性是指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够进行代谢、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力。

细胞活性与细胞生长状态密切相关,细胞活性越高,生长状态越好。

本实验通过模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观察细胞活性与生长状态的变化,以探讨细胞活性与生长状态的相关性。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2.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3. 培养皿:12孔培养皿;4. 移液器:1ml移液器、200μl移液器;5. 吸管:吸管头、吸管管身;6. 计时器;7. 显微镜;8. 细胞计数板;9. 细胞活性检测剂。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复苏:将冷冻保存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复苏,在37℃、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 分组:将复苏后的细胞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正常培养组)、B组(低温培养组)、C组(高温培养组);3. 培养条件:A组在37℃、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B组在4℃的低温培养箱中培养;C组在42℃的高温培养箱中培养;4. 观察与记录:每隔24小时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记录细胞数量;5. 细胞活性检测:在实验结束时,对各组细胞进行细胞活性检测。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生长状态观察:A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数量呈指数增长;B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数量增长缓慢;C组细胞生长停滞,细胞数量基本不变;2. 细胞数量记录:A组细胞数量从第1天到第7天,细胞数量增长约5倍;B组细胞数量从第1天到第7天,细胞数量增长约2倍;C组细胞数量从第1天到第7天,细胞数量基本不变;3. 细胞活性检测:A组细胞活性较高,细胞活性指数约为80%;B组细胞活性较低,细胞活性指数约为50%;C组细胞活性极低,细胞活性指数约为20%。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活性与细胞生长状态密切相关。

细胞模型建立实验报告

细胞模型建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

2. 学习建立特定细胞模型的方法。

3. 了解细胞模型在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及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模型是指通过体外培养细胞,模拟体内细胞在特定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功能状态,从而研究相关生物学问题的实验模型。

建立细胞模型的关键在于模拟体内环境,包括细胞培养条件、细胞表型、细胞功能等。

三、实验材料1. 细胞:HL-1细胞(心房肌细胞系)2. 培养基:1640培养基、DMEM培养基3. 试剂:胰蛋白酶、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双抗、D-半乳糖、油红O、MTT、Fura-2/AM、Hoechst 33258、碘化丙啶、抗氧化药物、护肝清脂片等4. 仪器:细胞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细胞培养皿、酶标仪、离心机、冰箱等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1)HL-1细胞培养:将HL-1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L-02细胞培养:将L-02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模型建立(1)HL-1细胞快速起搏模型:采用电场刺激方法,将HL-1细胞置于电场刺激器中,以600次/min、1 V/cm的频率和强度进行电场刺激24 h。

(2)L-02细胞肝脂肪变性模型:将L-02细胞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加入含有游离脂肪酸(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的1640培养基诱导培养24 h。

(3)D-半乳糖诱导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将HepG2细胞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的D-半乳糖(37.5、75、150、300 mmol/L)处理24、48、72 h。

(4)Aβ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不同时间,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3. 细胞模型鉴定(1)HL-1细胞快速起搏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刺激前后HL-1细胞的动作电位周期,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制备细胞模型实验报告

制备细胞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实践细胞模型制备的流程。

3. 了解不同细胞模型的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指将生物体内的细胞取出,在体外模拟生物体内环境,使细胞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

细胞模型制备是细胞培养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制备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模型,可以模拟生物体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问题。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细胞培养瓶、细胞计数板、移液器、显微镜等。

2. 仪器: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胞复苏:将冷冻保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取出,用DMEM培养基溶解冻存管中的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传代:当细胞贴壁生长至80%左右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用DMEM培养基洗涤细胞,按照1:2的比例传代至新的培养瓶中。

3. 细胞模型制备:a.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加入细胞培养瓶中,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b.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细胞浓度、培养时间等参数,制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模型。

4. 细胞模型观察:a. 将制备好的细胞模型用DMEM培养基洗涤,用移液器收集细胞。

b. 将细胞均匀铺在载玻片上,用固定液固定细胞。

c. 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如伊红、苏木精等。

d.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模型的形态和功能。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对细胞模型进行拍照、记录形态和功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制备了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模型。

2. 观察到细胞模型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

3.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模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纤维状、多边形等。

4. 细胞模型在功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如细胞增殖、迁移等。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模型,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人体细胞实验报告(3篇)

人体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人体细胞是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样本2. 显微镜3. 载玻片、盖玻片4. 吸水纸5. 稀碘液(或龙胆紫)6. 生理盐水7. 消毒牙签8. 烧杯9. 吸管四、实验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获取口腔上皮细胞。

- 将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 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

- 在盖玻片的一侧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 显微镜观察- 先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转换、焦距的调整等。

-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边缘整齐的扁平细胞,即为口腔上皮细胞。

- 选择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用高倍镜观察其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绘图与描述-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绘制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 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特点,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形态、大小等。

五、实验结果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呈透明薄膜状,边缘整齐,与细胞质相连接。

2. 细胞质: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为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呈透明胶状,其中含有多种细胞器。

3. 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了科学思维,为后续生物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模型实验报告(3篇)

植物细胞模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通过模型制作,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等,负责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中心。

三、实验用品1. 模型材料:PVC管、透明胶带、剪刀、彩色卡纸、彩色笔、透明胶、泡沫塑料、橡皮筋等;2. 实验工具:尺子、直尺、铅笔、量角器等;3. 实验药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等模型材料。

四、实验步骤1. 制作细胞壁:取一段PVC管,剪成适当长度,用透明胶带封口,作为细胞壁;2. 制作细胞膜:取一段透明胶带,剪成适当宽度,包裹在细胞壁上,模拟细胞膜;3. 制作细胞质:取一段泡沫塑料,剪成适当大小,贴在细胞膜上,模拟细胞质;4. 制作细胞核:取一段彩色卡纸,剪成适当形状,涂上黑色,贴在细胞质上,模拟细胞核;5. 制作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分别取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剪成适当形状,贴在细胞质上,模拟各种细胞器;6. 制作液泡:取一段透明胶带,剪成适当宽度,包裹在细胞壁上,模拟液泡;7. 组装细胞模型:将所有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模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我们成功模拟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等;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了解了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分布。

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制作植物细胞模型,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实验用品和工具制作模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细胞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细胞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形态的基本特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形态是指细胞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外周血白细胞、酵母菌细胞、动物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等。

2.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管、显微镜专用擦镜纸、显微镜油、显微镜台测微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细胞悬液: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外周血白细胞、酵母菌细胞、动物细胞等分别制成细胞悬液。

2. 涂片:将细胞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使细胞均匀分布。

3. 干燥:将涂片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 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放入固定液中固定5-10分钟。

5. 染色:将固定后的涂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如伊红染色、姬姆萨染色等。

6. 洗涤:将染色后的涂片放入清水中洗涤,去除多余的染料。

7. 晾干:将涂片晾干,备用。

8. 显微镜观察:将晾干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等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中含有的叶绿体呈绿色。

2. 人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较大,染色质较粗,细胞质中含有颗粒。

3. 酵母菌细胞:细胞呈球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中含有的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

4. 动物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较小,染色质较细,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细胞形态的基本特征,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细胞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细胞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为了加深对细胞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细胞模型制作实验。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制作细胞模型,加深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了解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橡皮泥、彩泥、卡纸、透明胶、剪刀、水彩笔等材料。

2. 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等实验用具。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了解细胞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2. 根据观察到的结构,设计细胞模型的制作方案。

3. 使用橡皮泥、彩泥、卡纸等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制作细胞模型。

4. 制作完成后,用水彩笔为细胞模型上色,区分不同细胞结构。

5. 将制作的细胞模型放置在载玻片上,滴加稀碘液,用盖玻片覆盖。

6.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模型,观察细胞结构的细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制作的细胞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结构的细节,如线粒体的形状、叶绿体的颜色等。

2. 实验分析通过制作细胞模型,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不同材料制作细胞的不同部分,提高了动手能力。

同时,在观察细胞模型时,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六、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了解了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 在制作细胞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细胞的不同部分。

3. 在观察细胞模型时,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4. 本次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我们之间的沟通能力。

细胞培养小实验实验报告(3篇)

细胞培养小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2. 了解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规范。

3. 观察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增殖和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从生物体中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的过程。

细胞培养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使我们得以直接观察活细胞,并在有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了体内实验时的许多复杂因素,还可以与体内实验互为补充。

三、实验用品1. 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移液枪、培养皿、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箱、细胞培养箱、CO2培养箱、细胞计数器等。

2. 试剂:细胞培养液、胰蛋白酶、胎牛血清、抗生素、无菌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原代细胞培养(1)取动物组织,剪碎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2)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皿,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3)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

2. 传代培养(1)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2)将细胞悬液按1:2的比例传代到新的培养皿中。

(3)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

3. 细胞计数(1)取适量细胞悬液,加入细胞计数器。

(2)计数细胞数量,计算细胞密度。

4. 细胞形态观察(1)取细胞培养皿,用盖玻片覆盖。

(2)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生长情况:原代细胞在培养皿中生长良好,细胞密度逐渐增加。

传代培养后,细胞生长速度略有下降,但总体状况良好。

2. 细胞形态: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间连接紧密。

3. 细胞计数:细胞密度为1×10^6个/mL。

六、实验结论1. 成功进行了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

2. 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良好,细胞形态正常。

3. 细胞培养技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了解了无菌操作规范,并观察了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增殖和形态变化。

细胞结构观察实验报告(3篇)

细胞结构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3. 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酒精灯、解剖针、显微镜油、擦镜纸等。

2. 实验试剂:碘液、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3.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红菜苔等。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1)取洋葱鳞片叶,用解剖针轻轻刮去外层表皮。

(2)将刮下的鳞片叶放入载玻片中央,滴加少量生理盐水。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气泡。

2.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

(2)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3.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消毒牙签轻轻刮取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的细胞。

(2)将刮取的细胞滴加生理盐水,制成临时装片。

4.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

(2)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5. 制作红菜苔临时装片(1)取红菜苔叶片,用解剖针轻轻刮去外层表皮。

(2)将刮下的叶片放入载玻片中央,滴加少量生理盐水。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气泡。

6. 观察红菜苔细胞(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

(2)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1)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细胞的代谢活动。

细胞制作模型实验报告

细胞制作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制作细胞模型,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对于研究生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制作细胞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材料:- 橡皮泥- 彩色卡纸- 废旧纸壳- 保鲜膜- 线条- 水晶泥- 塑料袋- 豆- 小木棒- 橙子、苹果、豆角、马铃薯、荷豆等蔬菜和水果2. 工具:- 剪刀- 滴管- 针- 胶水- 水彩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所需材料准备好,并按照实验要求裁剪、清洗等。

2. 制作细胞膜:用保鲜膜包裹一个一次性碗,形成细胞膜。

3. 制作细胞核:用橡皮泥捏一个球体,用针戳几个洞,形成细胞核。

4. 制作细胞质:用橡皮泥捏一个较大的球体,将细胞核放入其中,形成细胞质。

5. 制作细胞器:- 线粒体:用荷豆模拟,将荷豆切成小段,插入细胞质中。

- 高尔基体:用豆模拟,将豆折成不同的长度,插入细胞质中。

- 溶酶体:用马铃薯模拟,将马铃薯切成多边形的中块状,插入细胞质中。

- 核糖体:用豆模拟,将豆放入细胞核周围。

- 中心体:用小木棒模拟,插入细胞质中。

6. 制作植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壁:用硬纸板模拟,制作一个棱角分明的细胞壁。

- 液泡:用塑料袋装上无色水晶泥模拟,插入细胞质中。

7. 制作动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膜:用保鲜膜包裹一个一次性碗,形成细胞膜。

- 细胞核:用橡皮泥捏一个球体,用针戳几个洞,形成细胞核。

- 细胞质:用橡皮泥捏一个较大的球体,将细胞核放入其中,形成细胞质。

8. 涂色: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为细胞器、细胞核、细胞质等部分涂上颜色,以便区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制作细胞模型,我们成功地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等。

细胞构造的实验报告(3篇)

细胞构造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2. 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3.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特殊结构。

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可以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

三、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鸡肝细胞;3.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碘液、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鸡肝细胞,分别制成临时装片;2. 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用镊子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样本上;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结构;4. 调整显微镜焦距,使细胞图像清晰;5. 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6.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7. 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含有各种细胞器,负责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含有遗传物质,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 液泡:位于细胞质内,具有储存水分、营养物质等功能;- 叶绿体:位于细胞质内,负责光合作用。

2. 动物细胞结构:- 细胞膜: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含有各种细胞器,负责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含有遗传物质,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 无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差异:-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而动物细胞膜较为柔软;- 植物细胞液泡较大,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动物细胞液泡较小;- 植物细胞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而动物细胞无叶绿体。

植物细胞细胞实验报告(3篇)

植物细胞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结构观察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3. 认识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

实验材料:1. 洋葱内表皮细胞2. 菠菜叶表皮细胞3. 辣椒表皮细胞4. 显微镜5. 水滴6. 玻片7. 染色剂(如碘液)8. 载玻片实验步骤:1. 将洋葱内表皮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和辣椒表皮细胞分别取出,用刀片轻轻刮下细胞层。

2. 将刮下的细胞层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水。

3. 用镊子轻轻压平细胞,使其均匀分布。

4. 滴加适量的染色剂(如碘液)于细胞上,盖上盖玻片。

5.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先使用低倍镜观察,再切换到高倍镜观察。

6. 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 洋葱内表皮细胞:- 细胞壁:呈绿色,较厚,有明显的纹理。

- 细胞膜:呈透明状,位于细胞壁内侧。

- 细胞质:呈绿色,含有大量淀粉粒。

- 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

- 液泡:呈无色,位于细胞质内,较大。

- 叶绿体:呈绿色,散布于细胞质中。

2. 菠菜叶表皮细胞:- 细胞壁:呈绿色,较薄,有明显的纹理。

- 细胞膜:呈透明状,位于细胞壁内侧。

- 细胞质:呈绿色,含有大量叶绿体。

- 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

- 液泡:呈无色,位于细胞质内,较大。

- 叶绿体:呈绿色,散布于细胞质中。

3. 辣椒表皮细胞:- 细胞壁:呈绿色,较薄,有明显的纹理。

- 细胞膜:呈透明状,位于细胞壁内侧。

- 细胞质:呈绿色,含有大量淀粉粒。

- 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

- 液泡:呈无色,位于细胞质内,较大。

- 叶绿体:呈绿色,散布于细胞质中。

实验分析: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基本结构。

2. 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重要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液泡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3. 不同植物的细胞结构存在差异,但基本结构相似。

2016级细胞模型实验报告

2016级细胞模型实验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报告科目:细胞模型实验年级:研究生院2016级组别: A组学号: *************姓名: ********实验二 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原理:?MTT比色法原理是活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甲臜。

后者结晶产物的量与活细胞数目成正相关,而死细胞或红细胞没有此功能。

结晶用DMSO、无水乙醇、酸化异丙醇等溶解,在酶标仪上以波长为490nm进行比色,所检测吸光值的大小可反应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

? 实验步骤:1:贴壁细胞消化和吹打?:加1ml0.5%胰蛋白酶并轻摇使其遍布所有细胞表面至镜下观察发现胞质回缩、间隙增大停止,倒掉,加入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反复吹打至瓶壁上无贴壁细胞为止。

2:计数与分板?:取20ul细胞悬液于计数板计数,用1640培养液调整使其细胞数约为5×104个/ml,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细胞悬液每孔100ul,共18个,培养箱孵育12h。

3:加药与孵育于培养板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0.2,0.4,0.8,1.6mg/ml环磷酰胺注射液各100ul,每组重复3孔,设空白对照组3孔各100ul,孵育24小时。

4:MTT显色每孔加MTT20ul,3小时候弃上清,每孔加DMSO100ul。

5:酶标仪测定:490nm处测其吸光度?实验结果及讨论:?1.不同浓度药物的生长抑制率如下?抑制率(%)存活率(%)浓度(ug/ml)平均吸光度(x±s)1600 -0.15367 -18.98% 118.98%800 -0.01133 -1.40% 101.40%400 0.254333 31.42% 68.58%200 0.075667 9.35% 90.65%100 0.121667 15.03% 84.97%0 0.32 39.53% 60.47%2.浓度与抑制率关系图注:横坐标为浓度对数值、纵坐标为抑制率3.?讨论:?1.?本次实验出现错误较多,OD值出现负值和其中还有400ug/ml组加悬液过量,致使数据有所偏离。

细胞模型构建实验报告(3篇)

细胞模型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细胞培养技术构建细胞模型。

3. 了解细胞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模型是研究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构建细胞模型,可以模拟细胞内外的各种生物学过程,研究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机制。

本实验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细胞模型,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三、实验材料1. 原代细胞:如肝细胞、神经细胞等。

2. 细胞培养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等。

3. 实验器材: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瓶、移液器、显微镜、CO2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原代细胞分离与培养(1)取动物组织,用消化酶处理,得到单细胞悬液。

(2)用离心分离法获得细胞沉淀,用DMEM培养基洗涤细胞。

(3)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模型构建(1)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细胞进行模型构建。

(2)根据研究目的,对细胞进行诱导或处理,如药物处理、基因沉默等。

(3)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和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判断模型构建是否成功。

3. 实验指标检测(1)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记录细胞数量、形态变化等。

(2)进行细胞功能检测,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等。

(3)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蛋白质表达、基因表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代细胞分离与培养实验成功分离出原代细胞,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形态正常。

2. 细胞模型构建通过药物处理和基因沉默等方法,成功构建了细胞模型。

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和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发现细胞模型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与正常细胞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3. 实验指标检测(1)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实验组细胞形态异常,生长速度较慢。

(2)细胞功能检测: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减弱。

(3)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组蛋白质表达和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与正常细胞相比,某些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细胞综合培养实验报告(3篇)

细胞综合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2. 了解细胞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设备、试剂及操作步骤。

3. 掌握细胞培养环境的调控,如温度、pH值、氧气等。

4. 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增殖和形态变化,了解细胞生物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模拟生物体内环境,使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或传代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体外进行首次培养;传代培养是指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以一定比例转移到新的培养容器中,继续培养。

三、实验材料1.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抗生素等。

2. 培养器具:培养皿、培养瓶、移液枪、吸管等。

3. 设备: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显微镜等。

4. 试剂:胰蛋白酶、EDTA、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等。

四、实验步骤1. 原代培养(1)取动物组织,用PBS清洗,去除杂质。

(2)将组织剪成小块,加入胰蛋白酶,37℃水浴消化。

(3)消化至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用PBS清洗,去除胰蛋白酶。

(4)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

(5)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6)将培养皿或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5%CO2条件下培养。

2. 传代培养(1)观察原代培养的细胞生长情况,当细胞密度达到80%时,进行传代。

(2)用胰蛋白酶或EDTA消化细胞。

(3)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加入PBS,清洗,去除胰蛋白酶或EDTA。

(4)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

(5)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新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

(6)将培养皿或培养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5%CO2条件下培养。

3. 细胞培养环境调控(1)温度:保持恒温培养箱温度在37℃。

(2)pH值:定期检测培养液的pH值,维持pH值在7.2-7.4。

(3)氧气:保持培养箱内5%CO2,以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氧气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报告
科目:细胞模型实验
年级:研究生院2016级
组别:A组
学号:*************
姓名:********
实验二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实验原理:
MTT比色法原理是活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甲臜。

后者结晶产物的量与活细胞数目成正相关,而死细胞或红细胞没有此功能。

结晶用DMSO、无水乙醇、酸化异丙醇等溶解,在酶标仪上以波长为490nm进行比色,所检测吸光值的大小可反应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

实验步骤:
1:贴壁细胞消化和吹打:加1ml0.5%胰蛋白酶并轻摇使其遍布所有细胞表面至镜下观察发现胞质回缩、间隙增大停止,倒掉,加入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反复吹打至瓶壁上无贴壁细胞为止。

2:计数与分板:取20ul细胞悬液于计数板计数,用1640培养液调整使其细胞数约为5×104个/ml,在96孔培养板中加入细胞悬液每孔100ul,共18个,培养箱孵育12h。

3:加药与孵育于培养板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0.2,0.4,0.8,1.6mg/ml环磷酰胺注射液各100ul,每组重复3孔,设空白对照组3孔各100ul,孵育24小时。

4:MTT显色每孔加MTT20ul,3小时候弃上清,每孔加DMSO100ul。

5:酶标仪测定:490nm处测其吸光度
实验结果及讨论:
1.不同浓度药物的生长抑制率如下
浓度(ug/ml)平均吸光度(x±s)抑制率(%)存活率(%)
1600 -0.15367 -18.98% 118.98%
800 -0.01133 -1.40% 101.40%
400 0.254333 31.42% 68.58%
200 0.075667 9.35% 90.65%
100 0.121667 15.03% 84.97%
0 0.32 39.53% 60.47%
2.浓度与抑制率关系图
注:横坐标为浓度对数值、纵坐标为抑制率
3. 讨论:
1. 本次实验出现错误较多,OD值出现负值和其中还有400ug/ml组加悬液过量,致使数据有所偏离。

2. 加DMSO之后颜色对比明显,并且梯度效果比较好,平行孔间颜色较均匀,随浓度梯度变化相对明显,能够体现出抑制作用。

3.实验数据过少不能够完全判定药物的抑制作用,另因为如果孔内的细胞状态不好也有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实验三 HE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细胞后的形态学变化
实验原理:
HE染色法采用两种染料即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分别与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作用,使细胞微细结构通过颜色而改变它的折射率,从而在光镜下能清晰显示出细胞图像,染色的结果是酸性的细胞核被碱性的苏木素染成蓝色,碱性的细胞质被酸性的伊红染成红色。

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胰酶消化贴壁生长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每孔2ml加于6孔板,
加盖玻片,加入药物培养相应时间,取出盖玻片,用PBS洗涤3次。

2. 样品固定: 95%乙醇固定20min后PBS清洗2次。

3. 染细胞核: 苏木精染色5-10min后自来水水洗。

4. 染细胞质: 伊红染色1-2min后自来水水洗。

5. 脱水、透明: 70%,95%,100%乙醇逐级脱水,二甲苯透明,吹干。

6. 封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甘油,将有细胞的一片的盖玻片向下封固于载玻片上。

实验结果及分析:
染色的结果是酸性的细胞核被碱性的苏木素染成蓝色,碱性的细胞质被酸性的伊红染成红色。

如图所示染色的结果随药物浓度变化而变化,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并且体现出浓度趋势,整体的染色效果尚可。

实验四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实验原理:
吖啶橙是一种与DNA和RNA都能结合的荧光染料,在蓝色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DNA和RNA 都会激发出荧光,活细胞经过固定,染色后细胞DNA成亮绿色,核仁和散布在细胞质中的RNA成橘红色,胞质的其余部分为淡红褐色。

死亡的细胞,因为物质就够发生变化,其细胞核成暗绿色,细胞质也是成暗绿色。

实验步骤:
1.胰酶消化贴壁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 /ml, 每孔2ml加于6孔板, 加盖玻片,加入药
物培养相应时间, 取出盖玻片,用PBS洗涤3次,除去血清
2.95%乙醇固定15~30min
3.1%醋酸作用30s,1×10-4AO染色30s~60s,0.1M CaCl2处理30s~2min
4.PBS漂洗3次
5.甘油封片
实验结果及分析:
对照组IC50组
正常细胞染色后发出绿色荧光,密度不均匀呈结构样特征,而凋亡小体边缘清晰,呈染色增强,荧光亢进且密度均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对照明显,可见细胞数量在加药组减少。

有细胞正在进行分化,还有分化刚刚结束有细胞正在进行分化,还有分化刚刚结束。

实验五 TRIzol试剂快速分离细胞和组织中的RNA、DNA、蛋白质
实验原理:
TRIzol试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和组织中分离RNA的试剂,其主要成
分是苯酚,苯酚的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和核酸物质释放,由于RNA极易被RNase分解,所以TRIzol中常加入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等来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RNase活性,以保证RNA完整。

TRIzol试剂还利用RNA、DNA、蛋白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质,加入氯仿离心后,溶液分为水相、中间层和有机相,取出水相用异丙醇沉淀可回收RNA,用乙醇沉淀中间层可回收DNA,用异丙醇沉淀可回收蛋白质,从而实现三者快速分离。

实验步骤:
样品处理: TRIzol处理后的样品在室温放置5min,每使用1ml 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震荡15s,室温放置3min,离心15min.样品分三层:底层为红色有机相,上层为无色水相和一个中间层.RNA主要在水相,中间层和有机层用于分离DNA和蛋白质。

RNA :
放置干燥RNA沉淀,用无Rnase水在55-60度下溶解RNA
取2ul样品用核算微量检测仪测量RNA浓度
另取2ul在琼脂糖凝胶中跑电泳
DNA:
75%乙醇洗DNA沉淀后再离心
试问晾干后NaOH溶解,再用TE,HEPES调节PH
取2ul在核算微量检测仪上测量DNA浓度
蛋白质:
室温晾干后1%SDS溶解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检验
实验结果及分析:
1、RNA电泳图如下:可以看到28,18s,5s三条条带
2.
OD(260nm)/OD(280nm)浓度
RNA 1.79 1192.1 ng/ml
DNA 1.00 174.9 ng/ml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出现阳性结果,但是不是很明显。

4. 本实验得到的结果虽然都出现阳性结果,但是导致得到的物质的收率不是很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a) RNA的得率:样品匀浆时实际量太少,只是样品裂解不够彻底,RNA沉淀没有完全溶解,还有一些污染等原因导致RNA降解。

b) DNA 蛋白质得率:样品的匀浆和裂解的不彻底,得到的沉淀没有很好溶解,再就是得到的组织没有马上处理导致样品的降解。

我们只有严格的按照试验的流程操作,从操作步骤,样品和仪器的准备,以及注意一些操作环境的维护的事项,这样才能够得到欲想要的大分子,进而进行后续的实验.
实验五流式细胞仪凋亡分析AnnexinV/7-ADD双染色法
实验原理:
在凋亡的早期阶段,细胞内的钙离子快速持续上升,使谷氨酰胺转移酶被
激活,造成胞质磷脂不对称丧失,导致膜内侧磷脂酰丝氨酸从细胞内层暴漏与外层,Annexin-V为35-36KD的钙离子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并可被FITC荧光物指标记,故AnnexinV被作为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标记之一,7-ADD是一种核酸染料,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晚期和坏死的细胞,因为细胞膜受到破坏,而使细胞核染色。

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2ml(浓度为1×106 /ml)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皿,培养24h后,加入合适凋
亡诱导剂,设置空白对照1孔,加入同浓度药物各3孔(实验组)
2.进行细胞干预刺激24h,收集并用PBS洗涤,计数,离心
3.制备单细胞悬液,将细胞悬重于200ul的1×binding buffer中,每个样本浓度约为1×
106 /ml
4.100ul制备好细胞悬液加入到12mm×75mm试管
5.加入5ulAnnexin-V与7-ADD于制备好细胞悬液中,混匀,室温孵育5min,加
入400ul稀释后的binding buffer, 1h内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
6.测定要做3管对照
1单纯细胞样本
2细胞样本只加入5ulAnnexin-V
3细胞样本只加入1ul7-ADD
7.细胞仪测定:525nm测FITC,675nm测7-ADD,分析凋亡细胞、活细胞和坏死细
胞百分率。

实验结果及分析
1.这是没有做过药物处理的细胞,所以细胞落在左下象限,还有部分落在右上象限的是死细胞。

2.这是经过药物处理的细胞,可以看到在右下象限出现荧光标记,说明细胞处于凋亡早期。

3.在左上象限出现标记,说明药物处理的细胞处于凋亡中、晚期或是坏死细胞。

4.这个图片比较全面,各个时期的细胞特征都能够体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