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4990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9.png)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一、无线通信概述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物联网等各个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
二、无线通信基本原理1.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无线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发射无线电波需要一个发射器,而接收无线电波需要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辐射。
接收器则用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被传输到接收端。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调制技术主要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移调制(PM)。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分离成原始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的过程。
3.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A)、码分复用(CDMA)等。
4.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5. 天线技术天线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常见的天线形式包括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和扇形天线等。
6.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而对数字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奇偶校验码、卷积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等。
7. 功率控制无线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使得通信质量能够得到最优化。
8. 频谱规划频谱是无线通信中的宝贵资源,频谱规划是为了合理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以满足不同通信系统的需求。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技术2G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采用了GSM、CDMA、TDMA等技术。
通信行业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行业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9c37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4.png)
通信行业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通信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通信行业中的无线通信原理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无线通信技术。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特点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相比有线通信,它具有以下特点:1. 无线传输:无需通过物理线缆进行信息传输,更加灵活方便;2. 高速传输:无线通信可以通过调制、编码等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3. 广泛覆盖:无线通信可以覆盖更广的区域,支持移动通信需求。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调制、传输和接收等过程。
1. 信号调制:在无线通信中,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传输过程:经过信号调制后,电磁信号通过天线进行无线传输,其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损耗、传输距离等因素。
3. 接收过程: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传输的电磁信号后,通过解调和解码等过程将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使其可以被用户所理解和使用。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及其相关技术:1. 移动通信:无线通信技术的代表之一就是移动通信,如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Wi-Fi等。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传感器节点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传输和处理,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来传输和接收信号,广泛应用于远程通信、广播电视、导航等领域。
4. 物联网:物联网通过无线通信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
四、无线通信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1. 频谱资源受限:无线通信需要使用可用的频谱资源进行传输,但频谱资源有限,在高密度用户和设备下可能会导致频谱拥塞。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99929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6.png)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调制解调、信道传输、多址接入和信号处理等基本原理。
2. 信道分类无线通信信道主要分为广播信道、点对点信道和多址信道。
广播信道是一种辐射传输方式,只能由一个发射端向多个接收端传输信息;点对点信道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多址信道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频率,采用复杂的多址接入技术。
3.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解调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有AM(幅度调制)、FM(频率调制)和PM(相位调制)。
4. 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信号编码、信号调制和解调、信道编码等技术,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和高质量的接收。
二、无线通信系统1. 无线网络结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蜂窝网络、Wi-Fi网络和蓝牙网络等不同的无线网络结构,每种网络结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于监测环境数据、物体位置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
3.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够支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
4. 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入和传输数据的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5.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系统,主要用于区域覆盖范围广、通信可靠性高的应用场景。
三、无线通信技术1. 无线信道传输技术无线信道传输技术主要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多天线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等,用于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通信距离。
2. 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接入技术是一种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频率进行通信的技术,主要包括FDMA、TDMA、CDMA和OFDMA等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介绍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ed949440029bd64783e2cf4.png)
❖ 输出功率——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能力。常以功率或 电平表示。
阻抗匹配
❖ 阻抗匹配——使系统反射系数为零,即无反射时称为 匹配。
❖ 相应的传输线有三种状态:无反射状态(行波)、全 反射状态(驻波)、行驻波。
放大器(Amplifier)
❖ 放大器(Amp.)——用于实现信号放大的电路。有低 噪声放大器(LNA)和功率放大器(PA)。
❖ 主要指标——增益、饱和功率(ALC电平)。
LNA
PA
滤波器(Filter)、双工滤波器(Duplex)
❖ 滤波器——通过有用频率信号而抑制无用频率信号的 电路、器件或模块。有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之分 。
*主要特点
4、多谱勒效应 多谱勒频移(f= v cos / )——锁相技术(PLL) 5、用户经常移动——跟踪交换技术 位置登记、越区切换、漫游访问等 6、频率资源有限——各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 多址技术、调制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话音编码技 术等
*主要技术
1、多址技术
FDMA频分多址—模拟系统;
接头、转接头
接头:N-J8C
配8D馈线
NJ-1/2C (针头) NK-1/2C (孔头)配1/2馈线
NJ-7/8C (针头) NK-7/8C (孔头)配7/8馈线
转接头:N-50KK
N-50JJ N/SMK-JK
用于N-J与N-J接头的连接 用于N-K与N-K接头的连接
天线、馈线
❖ 天线(Antenna)——是将高频电流或波导形式的能 量变换成电磁波并向规定方向发射出去,或把来自一 定方向的电磁波还原为高频电流的一种设备。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972eec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折射
电磁波在传播时,遇到墙体等障碍物,就会穿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就称为折射,电磁波的折射和光线 在透明物体中的折射有很强的类似性。如图2.4所示:
2.2.2 无线电磁波的衰落和分集技术
• 无线信号从天线到用户之间的信道衰落,按 照衰落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慢衰落和快衰 落两种。
11
慢衰落
由地形和障碍物阻挡而造成的阴影效应,致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下降,信号强度随地理环境的改变而缓慢变化,这 种衰落称为慢衰落,又称为阴影衰落。慢衰落的场强中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与位置和地点相关,衰落的速度取 决于移动台的速度,它反映了传播在空间距离的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变化趋势。
CONTENTS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第二章
传输介质 无线传播理论 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复用 扩频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重要概念 我国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
02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1. 传输介质 核桃AI
2.1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 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 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 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 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 信息传输能力。
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 络。一般由一组具有自主能力的无线终端相 互协作形成的一种独立于固定基础设施、采 用分布式管理的多跳网络;网络中所有节点 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需任何预设的基础设 施和任何中心控制节点;网络中的节点具有 普通移动终端的功能;节点间可通过空中接
8.1.1 移动Adhoc网络MAC协议
图8.3 冲突情形1
8.1.1 移动Adhoc网络MAC协议
1)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0b6e1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7.png)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一、天线的基本知识天线的作用和地位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对于许多类型的天线,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电磁辐射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有关。
如图1.1a所示,若两导线的距离很近,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将两导线张开,如图1.1b所示,电场就散播在周围空间,因而辐射增强。
必须指出的是,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非常弱;当导体的长度L增加到与波长相当时,导体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强辐射。
对称振子对称振荡器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经典天线。
一个半波对称振荡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抛物面天线的馈源,或者可以使用多个半波对称振荡器形成天线阵列。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见图1.2a。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形状的半波对称振子,可以看作是将全波对称振子折叠成一个狭窄的矩形框架,并将全波对称振子的两端重叠。
这种狭窄的矩形框架被称为折叠振子。
请注意,折叠振子的长度也是波长的一半,因此被称为半波折叠振子,如图1.2b所示。
天线方向性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将从馈线获得的能量辐射到周围空间。
另一种是将大部分能量辐射到所需的方向。
垂直放置的半波对称振动器具有平面“甜甜圈”形状的三维图案(图1.3.1a)。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30d7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d.png)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分类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无线通信可分为远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和局域无线通信等。
1.远程无线通信:远程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长距离的通信,如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遥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场景。
2.近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通常用于相对较近的通信距离,如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相对近的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3.局域无线通信:局域无线通信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通信,如Wi-Fi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经历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过程。
1.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例如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传输与接收:传输过程中,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等传播介质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到接收设备。
三、无线通信的常见技术和应用无线通信涉及众多技术和应用,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和应用。
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移动设备间的通信。
其中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技术都在无线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有所提升。
2.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局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它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多个设备,实现互联网接入和资源共享。
通信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2ac2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d.png)
通信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传输介质,如电磁波、红外线等,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无线网络、卫星通信、遥感等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通信无线通信的原理及相关知识点。
一、通信无线通信的原理1. 电磁波传播原理通信无线通信主要依靠电磁波进行信号的传输。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通过空间传播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它可以沿直线传播,不需要介质。
在通信中,我们常用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的一种。
2. 调制与解调原理为了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我们需要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上。
调制是指通过改变载波的某些特性,将信息信号转化为调制信号,以便在传输中进行传递。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频调制(FM)、调幅调制(AM)等。
在接收端,我们需要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以还原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通过特定的解调器将调制信号转化为信息信号。
常见的解调方式包括频率解调、幅度解调等。
3. 天线原理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在发送端,天线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进行传播;在接收端,天线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如手机天线、卫星天线等。
二、通信无线通信的知识点1. 频率和波长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
在通信中,我们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兆赫(GHz)、兆赫(MHz)、千赫(kHz)等。
波长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空间距离,它与频率成反比。
波长的单位通常用米(m)表示。
2. 常见的通信制式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通信制式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后,通过调制技术转化为调制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通信则是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编码和解码技术进行传输。
无线通信复习整理
![无线通信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757ea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线通信复习整理填空部分:1.1、2、3G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双⼯⽅式,多址⽅式,语⾳信号速率1G(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采⽤了模拟技术、模拟电路。
技术界遇到的实际限制:在蜂窝很⼩时,难以切换,基站的选择和信号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困难,且投资昂贵;⽽且不同地区采⽤的不同标准使得⽤户不能实现全球漫游。
FDMA/FDD系统。
2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采⽤了数字技术、数字处理电路SIM卡,⼿机体积⼩质量轻,系统容量⼤。
2G 的标准主要有欧洲的GSM、⽇本的JDC和美国的IS-136及IS-95。
仍然不能实现全球漫游。
FDMA/TDD及TDMA/FDD 系统。
3G(微系统)是采⽤了智能处理技术、微处理单元,⽀持多媒体业务,系统容量⼤。
标准主要有WCDMA,CDMA2000,TD-SCDMA。
是TD-SCDMA 是TDD多址,WCDMA是FDD。
2.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只是在3G系统⾥⾯的,因为CDMA系统容量受限于系统内移动台的相互⼲扰,如果每个移动台到基站均为所需信噪⽐的最⼩值,则系统容量就会达到最⼤值。
功率控制分为:反向链路(从⽤户到基站)和前向链路(从基站到⽤户)。
反向主要解决远近效应,⽽前向主要解决同频⼲扰问题。
3.信道分配信道分配原则是有效利⽤⽆线频谱,增加系统容量和最⼩化⼲扰。
分配策略有:固定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
动态分配可以解决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4.衰落信道的3种表现:阴影衰落、多径、损耗。
⼩尺度衰落的原因:多径。
短时间或短的传输距离内,信号幅度、相位或多径时延的快速变化。
⼩尺度衰落:平坦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快衰落、慢衰落。
平坦衰落:信号的带宽较窄,⼩于⼼信道的相⼲带宽,信号频带内受衰落影响是⼀致的,这样的衰落叫平坦衰落。
延迟扩展⽐符号周期⼩。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带宽⼤于信道带宽,信号延迟扩展⼤于符号周期。
快衰落:⼤多普勒频移,信道相⼲时间(TD-SCDMA每个chip为时间长度为0.78us,也就是码⽚之间的相⼲时间是0.78us)⼩于符号周期,信道变化快于基带信号的变化。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6332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7.png)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要点一、引言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无线通信的原理无线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将信息编码成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天线传输和接收信号。
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无线通信主要使用的是无线电波,其波长范围广泛,包括了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无线传输的电磁波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恢复成原始的信息信号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过程中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
三、无线通信的基本组成部分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
1. 发射设备发射设备包括信源、调制器和发射天线。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原始信号,调制器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调制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发射天线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进行传输。
2. 传输介质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主要是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径传播、衰落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调制技术来提高传输质量。
3.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由接收天线、解调器和接收器组成。
接收天线接收到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后,解调器将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接收器用于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无线通信的应用无线通信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手机通信、移动互联网等。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和数据传输。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是在有限区域内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
它在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网络访问方式。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将信号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无线电基础必学知识点
![无线电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f473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2.png)
无线电基础必学知识点1. 电磁波: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2. 频率和波长:频率是指电磁波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Hz);波长是指电磁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对应的长度,单位为米(m)。
频率和波长之间有一个倒数关系。
3. 电磁谱:电磁谱是按照频率或波长进行划分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不同类型的电磁辐射。
4. 调制与解调:无线电通信中,信号是通过将信息波形(调制信号)和载波波形相乘得到的。
调制是指给载波加上信息信号,使载波的某些特性随着信息信号的变化而改变;解调是指将被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5. 调幅、调频和调相: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是常用的调制方式。
调幅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输信息;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调相是通过改变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6. 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通信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配合使用。
发射端负责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上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接收端负责接收信号,并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的信息信号。
7. 天线:天线是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装置,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或者将电流转换为电磁波。
常见的天线类型有天线杆、鞭状天线、方向性天线等。
8. 带宽:带宽是指可用于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带宽,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越大。
9. 路径损耗:无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路径损耗的影响。
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中途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
路径损耗还受到信号频率和传输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10. 干扰和抗干扰能力:无线电通信中,可能会受到其他无线电设备或环境中的其他电磁波干扰。
抗干扰能力是指设备对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使用抗干扰技术来提高。
这些是无线电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无线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大全
![无线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5083d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0.png)
无线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大全无线通信工程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无线通信工程中,有许多基础知识需要掌握。
首先是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这包括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解码、多址技术、信道估计与均衡等。
调制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信道编码与解码是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卷积码和纠错码。
多址技术则是为了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常用的多址技术有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其次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由无线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核心网组成。
无线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设备,基站设备则负责与无线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任务,核心网则负责处理通信数据的交换与传输。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并通过一系列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此外,无线通信工程还涉及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和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
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受到地形、建筑物和大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有助于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和优化。
而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则是指一个基站设备能够覆盖的地理范围,覆盖范围的大小受到天线高度、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无线通信工程还包括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
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主要涉及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技术,以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而性能优化则是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和信道资源分配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优化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无线通信工程相关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无线通信专业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0847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f.png)
无线通信专业技术总结无线通信专业技术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信息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通信技术是一项高速发展的技术,涉及到多种领域,包括传输媒介、通信协议、编程语言、硬件设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础知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无线频谱、信号传播、调制解调、通信协议等几个大方面。
1.频谱频谱是指一定时间内波的频率分布,通信中使用的频谱分为有线频谱和无线频谱。
有线频谱指有线通信所使用的频段,如电话线中使用的频段,而无线频谱指空气中电磁波的频率分布情况。
无线频谱主要分为使用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两种,通过这些频段的分配和管理,实现频段的利用。
2.信号传播信号传播是指无线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途中所经过的传播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的影响,无线信号会受到干扰、衰减等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正常接收,需要对信号传播路径进行优化,例如使用中继、引入信号增益等方式。
3.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指无线传输中控制信息的方式,主要分为模拟电信号和数字电信号两种。
模拟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失真、噪声等问题,而数字电信号则能更稳定地传输控制信息。
常用的数字调制方式包括FM、FSK等。
4.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转换、数据传输、错误检测、纠错等规范。
通信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等层次。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CP/IP、UDP、HTTP等。
二、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涉及到多种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三类。
1.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指由一组无线传感器组成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接收器中。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环保、医疗等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2.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在行动中进行的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早期主要使用2G技术进行通信,随着技术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3G、4G以及5G等多种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重要知识点(院校合作版)
![无线通信技术重要知识点(院校合作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1b46ef69dc5022abea0045.png)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第1章电磁场和电磁波1.电磁场的概念静电场/静磁场:电场磁场不随时间变化,但在不同空间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值。
时谐电磁场: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的正弦函数,但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幅度和相位。
时变电磁场:在空间某点的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时普通的时间函数,如果变换到频域,其频谱包涵各种频率分量。
2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而且电场的变化也要产生磁场。
时变电磁场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产生电磁辐射,即为“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输: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传送,这一点非常重要!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是固定的(光速,3×108米/秒)。
光波本身就是电磁波,无线电波也具有和光波同样的特性,比如当它通过不同介质时,也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传输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间波。
波长越长的地面波,其衰减也越少。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中波或短波等空中电波则是靠围绕地球的电离层与地面的反复反射而传播(电离层在距离地面50 ~ 400公里之间)。
趋肤效应:射频信号不是存在于导体中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自由空间中。
当射频信号存在于导体中时,它只是存在于导体的表面。
如果将射频信号放在一个球形的实心导体上,那么它只出现在该导体的表面,不会进入导体内部,如果可以将一个检测仪器放在球里面,它将检测不到射频信号的存在。
射频信号所呈现的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
发射机:把要传送的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经功放放大,再送到天馈线。
接收机:把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先进行低噪声放大,经变频、中放、解调出原始信号。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电磁波在视距的空间传输的过程中,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功率仅仅是发射机辐射功率的其中一部分,大部分能量都向其它方向扩散了,在自由空间中电波得扩散衰耗称之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4796bff524ccbff121847c.png)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什么是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简称无线通信。
2、简述无线通信的特征(特点)1)、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电波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会因多径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通信中的快速移动引起多普勒频移。
2)、噪声和干扰严重。
除外部干扰,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各种干扰,如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道干扰、多址干扰以及远近效应等。
3)、要求频带利用率高。
无线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解决方法: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可单网运行,也可多网并行并互连互通。
为此,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5)、可同时向多个接收端传送信号。
6)、抗灾害能力强。
7)、保密性差。
3、无线通信的分类4、按使用对象分为:军用和民用5、按使用环境分为:陆地、海上和空中6、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7、按覆盖范围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8、按业务类型分为:话务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9、按服务对象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10、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11、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无线通信的传播特性1、通信系统的信道按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快慢可以分为几种?无线通信的信道属于哪种?信道分类1、恒参信道;2、随参(变参)信道:无线通信信道2、地形可以分为几种?地物呢?1)、为了计算移动信道中信号电场强度中值(或传播损耗中值),可将地形分为两大类,即中等起伏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1、所谓中等起伏地形是指在传播路径的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m,且起伏缓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
无线通信复习总结
![无线通信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50810c227916888486d79a.png)
无线通信复习总结题型:填空13*2 选择10*2 名词解释4*6 问答题3*10请认真将群里上课的PPT课件看一遍,对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只考基本知识的掌握。
1、认真做好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的复习工作。
2、了解并自己查找以下定义:WEP、调制解调、WLAN、NFC、单片机、无线数传(以PPT为准,PPT课件没有的以百度百科为准)3、了解以下知识:无线扫描方式、WiFi无线网络拓扑形式、蓝牙设备运行状态、蓝牙的网络结构拓扑形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单片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单片机三大系列。
(这些都在PPT课件中查看)。
WIFI 设备实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这一个用百度查找)。
填空选择调制解调WLANWiFi无线网络拓扑形式蓝牙设备运行状态蓝牙的网络结构拓扑形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单工通信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进行收信和发信。
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发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
即全双工(Full Duplex)是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这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一样,说话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
目前的网卡一般都支持全双工。
半双工(Half Duplex)指数据可以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不能同时传输。
频分多址:有许多不同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信道共享。
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专用(称为地址),这种技术被称为“频分多址”技术。
频分复用(FDM)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技术。
频分复用技术下,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一个物理通信信道,该过程即为频分多址复用(FDMA)。
FDMA 模拟传输是效率最低的网络,这主要体现在模拟信道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使得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
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
无线电通信系统知识点总结
![无线电通信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ca37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6.png)
无线电通信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无线电通信系统概述无线电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和通信的系统。
它可以分为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卫星无线电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三大类。
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速度快、信道容量大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无线电话、卫星通信、雷达系统、导航系统等各个领域。
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 电磁波传播原理无线电通信系统利用的是电磁波传播的原理。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横波,是在真空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成反比关系。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就是通过调制电磁波的信号来传输信息。
2. 调制原理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号是通过调制电磁波来传输的。
调制是指利用载波信号的频率、相位或幅度,叠加原信号之上,使得原信号的信息能够被载波信号传送出去。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3. 解调原理解调是指将调制过的信号还原成原信号的过程。
在接收端,需要利用解调器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然后再进行信号处理。
解调的目的是为了从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原信号的信息。
4. 信道复用原理信道复用是指在有限的频段和时间范围内,将多个通信系统或多个用户的信号合理的分配到相同的传输媒质上。
常见的信道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三、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无线电通信系统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发送端包括信息源、信号调制、发射机和天线等部分,接收端包括天线、接收机、信号解调和信息终端等部分。
1. 信息源信息源是指产生信号的原始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数据等形式的信息。
信息源对应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它是进行调制的原始信号。
2. 信号调制信号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合成,得到调制信号的过程。
调制过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如调幅、调频或调相等。
3. 发射机发射机是将调制好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发射出去的设备。
无线通信期末总结
![无线通信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0248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c.png)
无线通信期末总结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到远距离的通信方式。
这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无线局域网、蓝牙等设备中。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下面将对我在这个学期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首先,我学习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将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传输到接收端。
无线通信系统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将信息转换成电磁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介质包括空气、太空和地球等,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受到衰减和干扰。
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转换成可理解的信息。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
其次,我学习了无线通信的技术和标准。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频率分割多路复用、码分多址、时分多址等。
频率分割多路复用是将频谱划分为不同的频段,每个频段用于传输一个通信信道。
码分多址是将不同的通信信道通过编码和解码技术进行区分。
时分多址是将不同的通信信道通过时间分隔进行区分。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取决于通信系统要求和资源的情况。
无线通信标准是制定无线通信技术的规范和规则。
目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标准包括GSM、CDMA、LTE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信号功率、通信协议等重要参数。
然后,我学习了无线通信的信道特性。
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折射、散射和多径传输等特点。
折射是指无线信号在经过物体边界时发生折射现象。
散射是指无线信号在经过物体表面时发生散射现象。
多径传输是指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时信号会发生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
这些特性会影响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
最后,我学习了无线通信的应用。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手机通信、无线局域网、蓝牙设备等。
手机通信是无线通信的典型应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和上网等功能。
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多个终端设备,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7d07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6.png)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无线通信基础1. 无线通信概述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播媒介进行通信的方式。
无线通信的主要特点是无需通过有线连接,可以灵活布置,适用于移动通信和远距离通信等场景。
2. 无线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调制解调技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在无线介质传播的无线信号,然后利用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
3.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无线通信系统一般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发射端通过调制将信息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经过无线传播后由接收端进行解调还原成信息信号。
4. 无线通信频段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通常包括微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和太赫兹频段,不同的频段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5. 无线通信标准无线通信标准是指由相应的标准化组织或行业组织制定的无线通信技术规范,例如3GPP 制定的LTE标准、IEEE制定的Wi-Fi标准等。
二、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1. 无线网络规划无线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通信环境特点等因素,进行无线网络的空间布局和频谱规划,以确保无线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满足需求。
2. 信道规划信道规划是指对无线网络中的空中信道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以避免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3. 网络拓扑设计网络拓扑设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布局情况,确定无线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布置位置和连接关系,以实现网络整体的高效运行。
4. 天线设计天线设计是指根据无线网络的覆盖需求和通信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布置方式,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有效传输。
5. 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设计是指通过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保护无线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侵入。
三、无线接入技术1. 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AP设备和无线终端设备之间的间接通信,实现用户终端与互联网的连接。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低功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3. ZigBee技术ZigBee技术是一种低速、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什么是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简称无线通信。
2、简述无线通信的特征(特点)1)、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电波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会因多径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通信中的快速移动引起多普勒频移。
2)、噪声和干扰严重。
除外部干扰,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各种干扰,如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道干扰、多址干扰以及远近效应等。
3)、要求频带利用率高。
无线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解决方法: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可单网运行,也可多网并行并互连互通。
为此,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5)、可同时向多个接收端传送信号。
6)、抗灾害能力强。
7)、保密性差。
3、无线通信的分类4、按使用对象分为:军用和民用5、按使用环境分为:陆地、海上和空中6、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7、按覆盖范围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8、按业务类型分为:话务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9、按服务对象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10、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11、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无线通信的传播特性1、通信系统的信道按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快慢可以分为几种?无线通信的信道属于哪种?信道分类1、恒参信道;2、随参(变参)信道:无线通信信道2、地形可以分为几种?地物呢?1)、为了计算移动信道中信号电场强度中值(或传播损耗中值),可将地形分为两大类,即中等起伏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1、所谓中等起伏地形是指在传播路径的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m,且起伏缓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
以中等起伏地形作传播基准。
2、其它地形如丘陵、孤立山岳、斜坡和水陆混合地形等统称为不规则地形。
2)、不同地物环境其传播条件不同,按照地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地区:1、开阔地。
在电波传播的路径上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呈开阔状地面,如农田、荒野、广场、沙漠和戈壁滩等;2、郊区。
在靠近移动台近处有些障碍物但不稠密,例如,有少量的低层房屋或小树林等;3、 市区。
有较密集的建筑物和高层楼房。
3、传播损耗的计算:式中,P t 为发射功率,以球面波辐射,Ar 为接受天线的有效面积,Ar=λ2*Gr/4πλ为工作波长,Gt ,Gr 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 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L =Pt/Pr 当Gt=Gr=1时:分贝式:接收换算:4无线通信信道的特征:1、带宽有限2、干扰和噪声影响大3、存在多径衰落基础技术之调制解调1、 无线通信对调制解调技术的要求是什么?1)、已调信号所占的带宽要窄2)、经调制解调后的输出信噪比(S/N )较大或误码率较低2、3、4、基础技术之抗衰落技术1、 分集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其中分集技术的两重含义是什么?分集技术可以分为哪两种?❖ 基本思想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 作用充分利用接收信号的能量,以期减小接收信号在平坦性衰落信道上的衰落深度和衰落的持续时间。
❖ 分集的两重含义:一是分散传输, 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二是集中处理, 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 分集技术可以分为宏观分集和微观分集❖ 宏观分集:多基站分集,减小慢衰落影响。
❖ 微观分集:减小快衰落影响。
t t 2r r G P 4πdA P =24⎪⎭⎫ ⎝⎛=λπd L2、常见的微观分集有哪些?❖ 1.时间分集(多经分离接收也是时间分集)同一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多次重发,间隔时间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衰落彼此独立。
❖ 2.频率分集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传输同一信息,频率间隔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衰落彼此独立。
❖ 3.空间分集两个位置上接收同一个信号,天线相隔足够大的距离。
实际测量表明,通常在市区,取d=0.5λ,在郊区可以取d=0.8λ。
4.角度、以及携带信息的电磁波极化方向3、分集技术的合并方式有哪三种?三种方式哪种对信噪比的改善最多?●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值合并改善最多,其次是等增益合并,最差是选择合并。
4、常见的纠检错编码技术有哪些?那些是适合纠正突发差错的?那些是适合纠正随机差错的?奇偶校验码、重复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卷积码、交织编码☐奇偶校验码、CRC码主要用来纠正随机差错。
☐卷积码既可以纠正随机差错,也可以纠正突发差错☐交织编码主要用来纠正突发差错5、为了减少码间干扰,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采用信道均衡技术础技术之信源编码技术1、什么是数据冗余?列举5种冗余类型在原始的信源数据中除了有用信息外,还有大量的无用信息,这就是数据冗余。
空间、时间、信息熵、视觉、听觉、结构、知识2、常见的数据压缩编码方法都有那些?哪些是有失真的?那些事无失真的?1.按照压缩方法是否产生失真分类压缩方法可被分为有失真编码和无失真编码两大类。
2.按照压缩方法的原理分类统计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分析合成编码、混合编码等。
统计编码为无失真编码3、常用的语音编码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符合无线通信要求的是哪个?混合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波形编码:➢具有很宽范围的语音特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优良的的话音质量;➢技术成熟、复杂度低;➢费用适中。
➢缺点:➢编码速率要求高,一般要求在16~64kbit/s之间,所占用的频带较宽,只适用于有线通信系统中。
参量编码:由于只需传输话音特征参量,因而语音编码速率可以很低,一般在2~4.8 kbit /s 之间,并且对话音可懂性没有多少影响。
缺点:话音有明显的失真,并且对噪声较为敏感,话音质量一般,不能满足商用话音质量的要求。
混合编码:混合编码=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力图保持波形编码话音的高质量与参量编码的低速率。
混合编码数字语音信号中既包括若干语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
比特率一般在4~16kbit/s 之间,当编码速率达到8~16 kbit/s 范围时,其话音达到商用话音通信标准的要求。
基础技术之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 1、常用的多址方式有哪些?⏹ 频分多址:是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或称信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收发频段分开,用户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须经基站中转。
⏹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
帧和时隙都是不重叠的。
⏹ 码分多址:以扩频信号为基础,利用不同的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 空分多址:空分多址是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在无线通信中,能实现空间分割的基本技术就是采用自适应阵列天线,在不同的用户方向上形成不同的波束。
⏹ 随机多址:随机多址是基于数据通信的思想。
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1、 蜂窝小区采用什么形状?六边形2、 什么是频率复用?为什么要采用频率复用技术?3、 什么是区群?区群内的小区数要满足什么公式?区群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相邻区群内同频小区的距离公式是什么?区群: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的覆盖区域。
⏹ 区群: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的覆盖区域。
⏹ 区群内的小区数应满足:(i>=0, j>=0)应满足的两个条件:a) 区群之间可以相邻,且无空隙、无重叠覆盖;b) 保证各相邻同信道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
r :小区辐射半径;N : 小区数。
r N r j ij i i i j r D ⋅=⋅++=++=3)(3)2/3()2/(322224、什么叫中心激励?什么叫顶点激励采用顶点激励有什么好处?基站在中心,叫中心激励(全向天线),基站在顶点叫顶点激励(定向天线)。
好处:采用定向天线可以减少同道干扰;采用多副定向天线可消除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
5、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几部分,每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每部分的组成如何?系统组成:网络子系统、基站子系统、移动台⏹移动台:移动用户使用的设备。
⏹通过无线接口接入移动通信网,具有无线传输和处理功能。
⏹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移动终端就是“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
⏹SIM卡就是“人”,存有认证客户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并能执行一些与安全保密有关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户进入网路。
只有插入SIM卡后移动终端才能接入进网。
⏹基站子系统(BSS):通过无线接口和移动台相连,进行无线的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和MSC相连,完成移动用户之间或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包括基站收发信台和基站控制器。
⏹基站收发信台(BTS):与移动台相连,由无线收发机及多块用于无线电接口的信号处理模块组成;⏹基站控制器(BSC):与MSC相连,主要任务是实现频率管理及BTS的控制和交换功能,比如无线信道的安排和释放,切换的安排等。
它监视和控制几个基站。
⏹网络子系统(BSS):管理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和其他用户之间的通信。
⏹主要功能:交换、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主要组成部分:⏹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鉴权中心AU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操作维护中心OMC⏹短消息中心SC6、什么叫信令,其功能是什么?移动通信网的信令分为那两部分?定义:为使通信网有序地工作所传输的控制信号。
作用:信令在通信网的不同环节(BS、MS和MSC)之间传输,各环节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交互作用形成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保证用户信息有效、可靠地传输。
信令分两种:接入信令:用户到网络节点间的信令,在移动通信中是指移动台到基站之间的信令;网络信令: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在移动通信中网络信令称7号信令(SS7)。
7、七号信令由几部分组成?7号信令: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数据库(如HLR、VLR和 AUC)之间交换信息。
三个组成部分:a)信令点(SP):发送信令和接收信令的设备。
包括业务交换点(SSP)(电话交换机,完成在交换机上发起、转移或到达的呼叫处理)和业务控制点(SCP)(接收SSP的查询,并返回所需的信息给SSP)b)信令链路c)信令转移点(STP)8、位置管理会采用哪些数据库?位置管理通常采用两层数据库:HLR和VLR。
9、位置管理的两个任务是什么?和两个任务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是什么?两个主要任务:⏹位置登记:是在移动台的实时位置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更新位置数据库(HLR和VLR)和认证移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