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申论(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随着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瘦肉精”、“苏丹红”、“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见诸于报道,一时间,民以食为惧,谈食色变。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度,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给群众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开头)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者、经营者的趋利动机,以及各种不规范的操作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原因。但是从深层次上看,面对市场经济转轨中伴生的新问题、新科技带来的挑战,原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客观上助长了不规范行为的势气,让不法之徒有空可钻,应当说体制和机制的失灵才是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根本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几年,有关部门在安全工作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也要看到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今后食品安全工作仍然责任重大,任务繁多,必须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才能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过渡)
因此,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就成为我国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针对上述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提高企业入市门槛以确保食品安全。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检测手段、计量仪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等基本条件,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的生产加工;食品出厂必须检验合格;食品出厂必须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建立食品销售环节的追
溯和承诺制度。应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如果食品安全无法达到承诺要求,生产厂商有将产品召回的义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即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第三,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性的恶化态势,原因固然很多,但现有法律法规中的惩罚力度较弱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原因。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第四,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第五,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是一个涉及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各级政府机关及各相关部门必须从源头着手,治标治本,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切实保障和维系人民的饮食安全,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的顺利运作,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二、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主要问题:
1. 生产加工企业少、规模小、产值和营业额较低。
2. 流通销售企业比例过大、档次低、竞争力弱。
3. 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
4.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仍然存在。
5. 一些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不择手段地制假售假,危害人民群众。
6. 农村牧区成了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
7. 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也较常见
8. 食品安全问题较多,监管形势严峻。
原因:
1. 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
2. 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以,就更谈不上如何去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了。
3. 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
4. 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牧区市场信息闭塞、农牧民消费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将城区市场已经过期或者将要过期的食品通过“商品展销会”、“送货下乡”等形式,低价倾销到农村牧区市场,致使农村牧区市场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非法食品加工厂家也由城市转向农村,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继续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牧区消费者。这些生产加工点普遍存在着“小、乱、散”的现象,大多以租赁房屋和家庭作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