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最新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最新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分析、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三、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学年周数项目一二三四合计12345678入学教育、军训33课堂教学15.518.518.516.518.518.518.59.5134考试1.51.51.51.51.51.51.51.512专业实习88劳动22毕业教育11合计2020202020202020160四、课程结构学时、学分及比例课程类型学时数所占比例(%)学分数所占比例(%)学校通识课必修82029.384226.09 选修1445.1684.97学科通识课必修68424.513823.60 专业课必修71125.473219.88选修43215.482414.91实践环节必修1710.56合计2791100161100五、教学计划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学时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校通识课(必修)081700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543 081700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362 081700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4543 0817000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0905 081700005形势与政策236362 081600001大学英语(1)374744+1 081600002大学英语(2)590904+1 081600003大学英语(3)472724 081600004大学英语(4)472724 081100002大学IT 37236364 081100004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37236364 081500001大学体育(1)126262 081500002大学体育(2)136362 081500003大学体育(3)136362 081500004大学体育(4)136362小计共15门次(9门)428207487291213110000学科通识课080910101高等数学(1)590906 080910102高等数学(2)590905 080910103高等数学(3)590905 080910104数学物理方法472724 080910105力学590906 080910106热学354543 080910107电磁学472724 080910108光学472724 080910109原子物理学354543小计共8门次(6门)386846841212970000专业课(必修)080930201理论力学354543 080930202电动力学354543 080930203量子力学472724 08093020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54543 080930205固体物理学472724 080930206近代物理实验(1)272724 080930207近代物理实验(2)136364 080930208模拟电路3.57254184 080930209普通物理实验(1)1.545453 080930210普通物理实验(2)1.554543 080930211普通物理实验(3)1.554543 080930212数字电路47254184小计共12门次(9门)32711414297333410784专业课(选修)专业任选课080930301机械制图236362 080930302电工技术2.55436183 080930303文献检索118181 08093030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57254184 080930305 C语言程序设计2.55436183 080930306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55436183 080930307可靠性物理236364光电信息方向080930308信息光学472724 080930309光电子学354543 080930310激光原理与器件472724 080930311光电材料与器件236362 080930312光通讯导论236362 080930313光电检测技术23618182 080930314光电信息专业实验(1)1.527272 080930315光电信息专业实验(2)1.527272 080930316太阳能工程236364微电子方向080930317半导体物理472724 080930318微电子专业实验(1)1.527272 080930319微电子专业实验(2)1.527272 080930320薄膜物理与技术354543 080930321半导体器件物理354543 080930322半导体材料354543 080930323材料结构分析基础236362 0809303 24光电子学器件与技术236362 080930325微电子学概论236362小计至少选修24432学校通识课(选修)自选8144按要求选定实践环节082000001军事教育23周√083000001劳动12周√083093001毕业论文(设计)6√√083093002专业实习88周√合计1612791242725262115128注:专业课(选修)至少选修24学分,在两个方向中选修一个方向,在专业任选课中至少选修2学分。

应用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光器件设计或微电子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光器件设计或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光器件设计、微电子学,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2.掌握光器件设计或微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3.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四、毕业最低学分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207学分,其中课内教学155学分(必修课113学分,选修课4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42学分,综合素质教育10学分。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物理学、光学与微电子学。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专业英语、激光原理、工程光学、光学系统设计、光电子器件、光学设计及建模软件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装实习、电工实习、数字电路课程设计、MATLAB软件综合实验、专业英语翻译、光学系统设计、光电子学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九、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十、教学总进程执笔人:李险峰审核人:教学主任:。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电子和材料等相关行业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微电子器件与材料、功能材料与应用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及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扎实的应用物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在应用物理学科、相关学科领域和企业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应用开发、设备维护等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 较为系统地掌握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定化学、计算机知识,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要求2. 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实验技能,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3. 系统掌握应用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应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4. 了解应用物理学专业所需的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及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等方面广泛的工作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5. 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物理理论对多门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的基本技能,了解应用物理各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的能力。

要求6. 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要求7. 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要求8.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要求9. 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知识。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大类:物理学类专业:应用物理学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专业代码: 0702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较强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理的认知结构,获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应用物理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电子技术、光电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动手、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和听、说、写的能力。

学生受到初步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研训练,具有获取信息、整理资料的基本能力。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分析、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外语应用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物理科学领域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创新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3、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理论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激光原理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信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信息光学、光电图像处理、光信息存贮原理、液晶显示原理等。

五、实践教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学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微机原理实验,传感器实验和单片机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必修 公共基础课
素质教育课
课程教学 (含实验)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必修课 选修课
实习实训
创新学分
合计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
学时/时间 1528 96 632 160 264 31 周
2680
最低毕业要求 学分 80 6 36 8.5 16 30 4
180.5
学分比例 44.3% 3.3% 19.9% 4.7% 8.9% 16.6% 2.2% 100%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70202 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现代技术领域 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低维物理和信息物理与应用及其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科 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等工作。

040821903

040821907

基 修 010721903

010721301

010721302
010721303
电路分析 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实验 数学物理方法 理论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电动力学
3 56 40 16
4.5 72 72
1 24
24
4 64 64
3.5 56 56
4 64 64
专业实验 半导体物理
计算物理


010732311
薄膜物理
010732312
纳电子学基础
010732313
低维结构测试技术
010732321

应用物理学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具备宽广而扎实的物理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学科交叉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能在应用物理学及绿色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高科技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理工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宗旨,确定应用物理学专业定位为:“夯实基础,加强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重在应用,光电子方向,偏向光电子材料与光通信技术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能在光电子材料、光伏产业、光纤通讯等高科技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的理工结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现途径应用物理学专业通过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着力,为最终实现把应用物理学专业办成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有一定特色,有一定影响”的基础应用型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设置上。

应用物理学专业除了在数学上按非数学类专业“大学数学”的最高标准要求安排256课时的学习外,“力光热电原”基础课开齐,使学生能学习到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

同时,应用物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用型专业,是学生理论知识修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一个学科,特别加强实践实习课程的设置。

2、在师资配备上。

应用物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改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促进继续教育培训,使师资队伍更趋合理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3、实验室建设上。

应用物理专业争取和投入了较充足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利用财政部专项资金逐年购买了几批专业实验仪器,在已有大学物理基础课实验的基础上,建设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光电子实验、应用光学实验以及激光实验等专业实验室,很好的保障了实验教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而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2、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与物性、材料物理、制图等。

四、学位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光学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包含:1、必修课99学分,含公共基础平台课5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20.5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26.5学分;2、专业方向模块课39学分,含模块专业课程12学分,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27学分;3、任意选修课22学分,含文化素质类课程4学分,“两课”延伸课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10学分,全校所有课程中选修6学分。

六、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运用物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良好的理学基础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材料物理、工程热物理、光电子信息等相关的学科领域中从事与实际应用、科研开发相关的工作,或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深造。

二、培养要求和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理论物理为基础,以工学专业为依托,理工相融。

学生修完理论物理类课程后,可以选修材料类、热能工程、光电子信息等课程。

通过四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2、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光电子信息、热能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

4、具有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材料学、热能工程四、主要课程数值计算、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材料基础学、材料学、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激光物理、光纤通信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军训、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范围3~8年。

七、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八、教育平台构成、学分安排、毕业学分要求九、教学安排1、基础教育平台说明:4、教学数据统计十、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十一、说明1.专业必修课《近代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因课程难度较大定为每8学时1学分。

2.物理专业实验课定为每10学时1学分。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等应用物理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对物理学的新发展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2.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或物理电子学方面的实验工作和技术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获得较好地新能源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能源获取和传输或电子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能够较熟练地解决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3.熟悉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述能力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

5. 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物理学。

2.学位课程:大学物理A、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计算物理学、固体物理学A、半导体物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A。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CAD、LED封装实训、新能源材料与工程实训(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向)、电子工艺实习(物理电子学方向)、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五、专业特色通过学科需求与理论研究优势相结合、社会需求与校企合作相结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或物理电子学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IT、生物环境、信息管理等方面(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掌握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应用物理专业相关行业方针、政策和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四)熟悉物理、计算机、电子专业的常用技术和生产过程。

具备应用物理、计算机、电子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有较强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素质,崇尚科学,注重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了解海洋生物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关注海洋科学的发展现状,有为海洋事业做贡献的意识和基本素质。

(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应用物理学专业外文文献获取和阅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环境下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八)掌握获取与处理物理方面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态度和适应物理、计算机方面职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九)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三、专业特色与服务面向本专业特色为环境生物物理特色,即根据我校特色在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物、环境领域的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能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IT、仪器制造、环境监测、海洋生物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上述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物理学六、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七、创新创业能力学分修读要求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课、公选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4个模块,学生至少修读6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方案编号:********
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光电子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培养基本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践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诚信品质;
(2)人文素质:具有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团队精神;
(3)专业素质:具有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技术应用意识和工程技术素养;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和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

3.知识要求
(1)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所需的数学、计算机、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应用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2)工具知识:掌握外语
注:*形势与政策课由马列教学部负责组织校内教师定期举办形势与政策讲座,各专业累计讲座时间四年内须达到34学时。

(二) 学科基础课平台
九、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
十、有关说明
专业任选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根据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科技的发展可以随时加进新的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