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某城市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中的特点和问题

合集下载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联系形式,它是指各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割和组织。

它的特点和模式如下:
一、特点:
1. 地方专业性:各地区在经济活动中以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为主,形成地方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2. 区际协作性:各地区之间通过贸易往来和互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 层次性:区域分工的发展程度和规模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从单个企业的部门分工发展到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分工,再到跨区域的经济区域间的产业布局分工。

4. 综合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体现在物质产品的交换上,还体现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二、模式:
1. 垂直分工模式:各地区之间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彼此相互关联并产生互动合作的关系。

2. 水平分工模式:各地区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以不同的行业为主,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形成一个紧密的区域经济网络。

3. 组合分工模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既有垂直方向的专业化生产分工,也有水平方向的行业分工,同时结合其他方面的互补优势,共同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区域经济体系。

4. 交错分工模式:各地区之间既有垂直方向的专业化生产分工,又有水平方向的行业分工,同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需求互补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区域经济网络。

总之,区域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它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融合、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特征、问题及基本策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基本策略。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一体化进程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然后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征,包括经济、产业、交通、科技、生态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揭示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等。

本文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引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征经济协同性显著增强。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区域之一,其经济协同性日益显著。

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日益明确,形成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其金融、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引领区域发展,而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则依托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制造业、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

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区域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实现了区域内外的快速通达。

同时,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如5G网络、数据中心等建设的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的信息通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动力。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创新的重要源泉,区域内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配置,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长三角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区域分工是指在一个地域范围内,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根据优势资源和经济特点,在各自领域内专门从事特定的产业或服务,形成相对专业化的分工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资源优化、协同发展和风险转移等角度来探讨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一、经济效益区域分工的首要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不同地区或国家通过相互合作,在各自领域形成专业化的产业或服务链,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通常专注于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而发展中国家则承担初级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模式。

这种区域分工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二、资源优化区域分工在选择产业和服务方向时,通常会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例如,在中国的区域分工中,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发达的港口和便捷的外贸条件,因此专注于制造业和对外贸易;西部地区则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农田,因此发展以能源、冶金和农业为主的产业。

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的互补。

三、协同发展区域分工往往伴随着协同发展的模式。

各地区或国家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在各自领域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服务链,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合作。

这种协同发展可以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附加值。

例如,华为作为全球通信设备巨头,依靠中国的制造优势和全球的研发网络,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产业链,实现了全球化经营和协同发展。

四、风险转移区域分工可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由于不同地区或国家从事的产业不同,当某个地区或国家面临经济周期波动或自然灾害等风险时,其他地区或国家可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填补缺口,减轻风险的影响。

这种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可以降低整个区域或国家经济的波动性,提高整体经济的稳定性。

[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篇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当前,我国经济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大于周期性矛盾,需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丰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内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就是要求从逆周期调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发力,应对多重挑战,实现多重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开放条件的发展,要更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抓住时机,加快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外贸和外资的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减少准入、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隐性限制。

提高自贸试验区改革探索的自主性,打造开放新制高点。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给发展势头好、带动性强的区域更多必要的能源、环境、土地等要素保障,更多改革探索的自主空间,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结合以来,推动中西部、东北地区比较优势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不断完善,中国改革开放、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思考文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比较明显。

区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案例介绍

区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案例介绍

模结构.
六、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包括骨干交通运输网及重要港站的选线定点,电站
及输变电线路选择、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证及选线等等.
七、环境治理保护规划
环境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山地灾害、地
震灾害等的防治规划;工业三废污染处理规划;防护林带及自然保护区规划;
生态经济系统规划.
二0年,示范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
前列,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
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
意义
一、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
设立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建立承接产业 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五、安徽区域发展规划
二0一0年一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皖江城市
安徽区域 发展规划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该规划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
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
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
规划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为安徽省长江
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
代服务业基地.
《规划》提出,到二0一五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
值比二00八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五五%,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到六0%以上;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良好,长江、巢湖水质改善.到二0
三、应走有安徽特点的城市化道路. 四、宜采取“梯度发展与跨梯度发展相结合”的 方略参与国际化竞争. 五、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结合.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四、加强政策衔接与政策协调五、加强合作与竞争,构建合理的开发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跨区域的联动发展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了各省市之间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之间在不影响彼此利益的前提下,相互协调联动,使得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得到优化与提高的过程,这一点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面对着如此广泛和复杂的地区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就不可避免。

发展速度快的地区需要维持其优势,而落后的地区也需要追赶防止被淘汰。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所致;二是行政区划的藩篱难以有效逾越;三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1.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建设。

政府在协调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建设要加强人员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术,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人才,更利于协调各地区发展。

2. 其次,实行有效的地方分权。

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分权方案,加强政策吸引,为地方真正实现自己的优势发挥提供合适的制度性保障。

3.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代科技和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的地方,明显比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地方表现要优秀。

4. 第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盟。

区域联盟是各地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的一种巩固机制。

联盟的实现将有利于推进区域开放,优化地区合作布局,实现互利共赢。

5. 第五,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看到市场力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合作。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报告

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报告

第二章:规划区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第一节:规划区现状:1.地理位置: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位于北纬30°30’59.72″,东经114°13′27.62″,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四大校区之一,在呈带状分布的马房山校区中处于中间地段,连接着西院与南湖。

鉴湖校区位于雄楚大道,由北部的洪达巷,东部的工大路,南部的雄楚大道以及西部的武汉科技学院包围而成。

如图所示:2.校园区域布局鉴湖校区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齐全,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容纳量可谓不小。

鉴湖校区主要是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住宿的场所,平面基本成正方形(缺了左上角西北方向上的正方形,同时右上角东北方向多了三角形的草坪),其边长为530米,粗略估计面积0.2809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等部分。

其中,鉴湖校区较之于其他校区尤为独特的是它是最具有人文气息,同时也是理工大景色最具有观赏性校区之一,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鉴湖的存在,鉴湖校区也是因此而得名。

(1)教学区:教学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鉴湖校区的东南部,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分布,边长300米,宽度为100米,面积为0.03平方公里。

包括鉴主,鉴一,鉴二,鉴三以及处于工大路东侧的鉴四(外国语学院),为鉴湖校区总面积的10%。

鉴主教学楼是鉴湖校区乃至武汉理工大学的最高建筑,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全称是“鉴湖校区主教学楼”,二十层将近四百个教室的庞大容纳量也使得它承担了鉴湖校区众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

鉴一教学楼位于鉴主教学楼的西侧,主要承担学校会议以及部分教学任务。

鉴二教学楼位于鉴一教学楼西侧,因为学校文艺活动众多,需要一些专业的场地来满足学校社团的排练需求,在鉴湖校区其他楼栋足以满足鉴湖师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鉴二的主要用途被定位给学生社团诸如大学生艺术团等提供排练场地以保证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鉴三教学楼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楼栋,楼高五层,每层设教室四个,全部为百人以上的大教室,为鉴湖校区各学院的跨学系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室保证。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区域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厦门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分工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和合作性,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厦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以厦门市为例,探讨区域分工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具体来说,研究将分析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该市各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分析区域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如何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 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厦门市各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情况(3) 区域分工对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4) 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2.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与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

(3) 统计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区域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4) SWOT分析法: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四、预期研究结果(1) 描述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了解厦门市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情况;(3) 探讨区域分工对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影响;(4) 提出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讨区域分工理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厦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发展规划理论在农村的应用

区域发展规划理论在农村的应用

区域发展规划理论在农村的应用本文概述了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介绍了吕梁市岚县概况,分析了区域规划理论在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实际运用,探讨了依据区域规划理论应采取的运行机制和具体措施。

要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导+专业合作组织辅助+农户参与执行受益”的运作模式,在政府和部门的引导下将基地、园区和农户紧密联结。

同时,要做好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技术与人才保障工作,确保农村区域发展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标签:区域发展规划理论;规划方法;农村发展规划;应用一、区域发展规划理论概述区域发展规划(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简写为RDP)是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总体部署。

它标志着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朝着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放开搞活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对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作为宏观调控与管理有效手段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

本文依据吕梁市岚县的区位发展优势,结合区域规划理论制定出可行性的岚县马铃薯发展规划,并阐述了区域规划理论在实际规划当中的应用。

二、吕梁市岚县概况1、人口情况岚县辖4镇8乡1个城区管委会,167个行政村、336个自然村。

岚县常住人口177278人,城镇人口53481人,乡村人口123797人。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岚县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岚县既是国务院批准的吕梁山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据统计资料,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7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2亿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元。

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所在的区域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区域为城市提供了资源、市场和发展的空间,城市则在区域中发挥着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撑。

区域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源、矿产等。

例如,一些依靠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其矿产的开采和加工都依赖于区域内的资源储备。

同时,区域的农业资源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和农产品保障,确保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区域的人力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

周边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

区域的产业基础对城市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一个区域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优势,城市往往能够依托这一优势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比如,在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区域,城市能够借助区域内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发展相关的制造业,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这种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较强的集聚效应。

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城市聚集,使得城市成为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

城市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城市的先进产业模式和生产方式会逐渐向周边区域扩散,推动区域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

城市还是区域的消费中心。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城市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这不仅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也为区域内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带动了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重要体现。

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加强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通。

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往往能够使其在区域发展中占据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方面发展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区域分工方案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社会区域分工方案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然而,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生产成本的上升、资源浪费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区域分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可以帮助各地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社会区域分工的基本模式社会区域分工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模式:1.资源分工模式:将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资源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中,实现资源的平均利用和优化配置。

2.产业分工模式:将同一行业的不同产业链环节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中,促进产业链协同和区域协同发展。

3.功能分工模式:将不同功能特色与地理优势相结合,实现由不同地理区域聚焦的优化发展。

三、制定社会区域分工方案的三大原则1.立足于需求: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应当从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2.突出优势: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

3.协同发展: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应当建立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四、三个案例1.北方雪乡:以滑雪、温泉为特色,发展旅游产业;以小麦、玉米为特色,发展农业产业;以木材加工为特色,发展林业产业。

2.南方沿海地区:以港口和海洋为特色,发展海洋产业;以绿色农业和林业为特色,发展生态产业;以珠宝加工和电子信息为特色,发展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中部地区:以钢铁、汽车、机械为特色,发展制造业;以草原和旅游景点为特色,发展旅游产业;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发展文化产业。

五、总结社会区域分工方案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区域分工方案,各地区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开展好业务经营

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开展好业务经营

1、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开展好业务经营目标方法激励考核协调困难,反应慢产品链,供应链单一业务向多元转变,因而产生各种事业部2、如何实施“保抢挖”战略对公上移,对私下沉的营销模式高端切入,联合营销,依托网点,全员营销保:夯实基础,做好维护的基础上,发挥存量客户价值最大化,提高对我行的效益贡献度抢:抢得先机,抢机遇,抢资源,加强与政府间信息沟通,政府、企业、银行通力协作,做好招商落地和创业。

以网点、技术、产品、服务优势吸引抢抓新客户,挖:一是从客户关系入手,二是从客户需求入手。

以银团业务、专项业务为切入点,。

3、如何维护班子团结一要有大局、公仆、坦诚、宽容、互助意识,二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当好表率、承担责任三有明确的议事程序和民主决策四班子决策的推进五要关心班成子成员成长六要解决好放子成员困难4、如何解决下属矛盾种类:一是不服气二是有背景三是不满意四是对着干事先预防,事中控制查明原因,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以德服人,宽容有度。

允许下属有不同意见,有意识输给下属5如何进行绩效考核个人和部门考核,个人业务绩应占80%。

薪筹设计三个阶段:初始:低保障高激励:与销量挂钩,上不封顶,完全依仗个人能力发展:保障激励并进:各占一部分,上封项,发展到一定规模,品牌拉力渐渐拉大,不仅看眼前销量,同时注重基础工作的质量成熟:高保障低激励:考核团队的结果性目标和个人的过程性目标;福利完善,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做贡献。

规模大、稳定发展的成熟企业;品牌拉力大,专业化分工更细,更强调团队内的协作待遇=岗位工资+红包+红利+福利1、工资总额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2、红利总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3、每股红利增长率<=30%月薪=P*Q*岗位工资P—部门季度业绩系数Q—季度考评个人表现系数红包=T*Q*H*岗位工资T:时间系数,T=工作月数/12工作月数=到岗月数-病、事假月数Q:年度绩效考评表现系数;H:年度公司业绩系数。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城市的辐射功能(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城市的辐射功能(解析版)

城市的辐射功能(答案在最后)0102知识网图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知识点0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城市: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2)区域: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功能(1)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承相的职能和所起的作用。

(2)类型: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特点:①功能较单一: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如格尔木市集散功能突出,是青藏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福建省武夷山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突出。

②多种功能:有些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如省会城市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4)几个概念:①共同功能: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城市的共性,区分城市与乡村。

②特殊功能:是某一个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决定该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

③综合功能: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如首都、省会。

④主导功能: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城市的辐射功能(1)概念: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城市的功能。

(3)衡量标准: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①城市的发展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②城市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发展为中心城市“卧城”。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6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基本理论 ——五种经典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亚当·斯密:英国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1)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地理分工的类型:
① 绝对的地理分工:完全不能生产 ② 相对的地理分工:生产成本高 3)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经济利益 4)地理分工的公式: Cv > Cp+t 产品:销售地价格 > 产地价格+运费和关税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的进一步发展
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中,除土地 不能自由流动外,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自由流动
按照相对价格差异的理论,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 构成,将所有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等类别。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土 地较充裕,资本和劳动力较稀缺,故形成小麦 、羊毛、肉类等产品的专门化。
展的基础和动力。 区域间经济联系: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的途径 区际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从国内局部性地
区分工,到全国统一市场下各区域之间的全国 性分工,从国内地域分工到国际地域分工。
(二)模式
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 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一个完整生产过程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等三个主要生产阶段,并需要相关配 套服务,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生产阶段而形成分 工,是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地区间的分工。

(精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精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件: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和黄田镇),尤以精锡、“汉白玉”大理石享誉国内
外。

(六)农副产品多样
展 平桂管理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
优 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给农、林、牧、渔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自然条件,盛产公会晒烟、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
势 青梅、大平腐竹、旺牌食用油等优质农产品,品质纯正,美名远扬,
33
第一节 区域优势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与模式
三、区域联系分析
34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三)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五)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区域优势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1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二、区域优势的确定
2
一、区域优势
(一) 区域优势概念 (二)区域优势特点 (三)区域优势类型
3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
• (一)、区域优势概念
• 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 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 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 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 保持在较高水平。
•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8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二)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方法
9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区域经济第十章: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第十章:区域分工

食品、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 食品、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向新兴行业集中,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正逐渐成长为第二代 支柱产业,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1993年 支柱产业,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1993年 车部汽车产量占全国52 %,其中乘用车〔轿车和客车〕 车部汽车产量占全国52 %,其中乘用车〔轿车和客车〕产 量占全国62% 量占全国62% 。中西部在冶金、纺织、食品、卷烟等传统 行业领域得到稳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第二, 第二,南北之间区域分工更为明显。我国的地域分工从 工业结构和区际贸易方面来看,明显呈“北重南轻” 工业结构和区际贸易方面来看,明显呈“北重南轻”的格 局。北方地区主要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初级产品和作为原材 料的中间产品; 料的中间产品; 而南方主要提供多为轻工业产品的最终消 费品。北方地区的输出部门都是重工业部门, 费品。北方地区的输出部门都是重工业部门,尤以采掘业 贸易比率为高,而轻工业部门都是输入部门, 贸易比率为高,而轻工业部门都是输入部门,均需不同程 度地通过区际贸易输入轻工业产品来满足本地需求; 度地通过区际贸易输入轻工业产品来满足本地需求;而南 方
(5)技术 (5)技术
总体看,中国区域技术梯度大体呈东高西低态势。当然, 以“三五”和“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展开工 三五” 四五”时期“大三线” 业布局,使中西部工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 人员的集中程度也相当高。有资料显示,在航空、电子、 精密机械和核工业技术等单项技术方面,西部一些省区甚 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前后期,原机械工业部1. 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前后期,原机械工业部1. 5 万 多个主要产品中,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产品中占 多个主要产品中,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产品中占 26.7% ,其中陕西、贵州这一比例分别34.40%,32.2%,在 ,其中陕西、贵州这一比例分别34.40%,32.2%,在 全国各省区居第一、二位 。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区域分工是指在一个大区域范围内,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差异,将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在各个区域中进行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 目标明确:区域分工的首要特点就是确定明确的目标。

各个地区会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点,确定不同的产业发展目标。

有些地区可能注重农业生产,有的则注重工业发展,还有的可能发展服务业。

因此,区域分工的特点是因地制宜,目标明确。

2. 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的地区适宜农业生产,有的则以旅游资源为主等等。

基于这些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分工会因地制宜,使得每个地区都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

3. 产业链配套:区域分工不仅仅简单地将一个产业放在某个地区,而是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各地区进行配套发展。

不同地区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产业上下游的关系。

比如,在制造业领域,一个地区可以专注于零部件的生产,另一个地区则专注于最终产品的组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4. 市场需求差异:区域分工的另一个特点是根据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差异来进行产业定位。

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有所不同,有的地区的消费水平较高,偏向于高端产品,而有的地区则对中低端产品有更多需求。

因此,区域分工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来进行产业定位,满足各地区市场需求。

5. 经济增长互补:区域分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和互补发展。

各地区通过形成互补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也可以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 地域式分工:地域式分工是指将一个地区的特定产业在该地区进行发展。

这种模式通常是根据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来进行产业定位,形成地域上的产业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区域优势、区域分工理论,试以杭州为案例,分析其在区域分工中的特点和问题杨加利规划11乙1191710234(一)区域特征近几年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杭州始终把推进城市化摆在重要位置,市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和重大举措,包括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调整高新区、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之江旅游度假区和西湖区管理体制建立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两轮撤乡(镇)建街、撤村建居,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十大工程”和西湖综合保护等重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杭州的城市化建设。

这些都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杭州区域创新建设必须把握的大环境。

具体表现在:1.城市定位奠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点杭州着眼于“浙江省省会城市、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从浙江、中国、世界这三个不同层次为杭州未来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也决定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范围和内涵。

对浙江而言,杭州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增强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和集聚辐射能力,真正发挥领跑作用。

对中国而言,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必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新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区位优势,拓展腹地辐射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对世界而言,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必须以国际化为先导,发挥独特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世界有影响的休闲之都。

杭州城市定位的三句话实际上为杭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定下了基点,从长远来看,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从三个层次来满足杭州发展需要,即要满足于浙江省区域中心发展的要求,要满足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于打造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需要。

2.“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气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具有时代特征、又有本地化特点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力,是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杭州市九届党代会提出的“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杭州人文精神,反映了新世纪杭州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体现在杭州的创业发展观念、机制和环境之中。

精致和谐,是从杭州历史人文特色中提炼出来的;大气开放,则是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杭州未来发展的要求,对杭州人文精神的新概括。

“大气开放、精致和谐”概括了杭州的人文精神,也决定了杭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气质风格,即区域创新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兼容的系统,是一个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互动合作的系统,是一个与杭州工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系统,是一个设计精巧、内涵丰富的系统。

3.经济快速发展夯实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近年来,杭州积极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有效地整合了各种资源和力量,促进杭州工业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总量迈上了新台阶。

2003年,克服SARS和高温缺电的不利影响,杭州完成工业增加值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很快。

按照国家新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4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40.4%。

同时,杭州市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底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06家,其中省级491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和17.2%。

高新企业UT斯达康进入全球1000强。

2003年,杭州软件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实现软件及相关业务收入70亿元。

2003年,杭州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69个,比上年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增长93.3%,其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8个,大项目协议利用外资12.66亿美元,占全部协议利用外资的63.3%。

外商投资项目已经从简单的加工组装向上、下游延伸,出现了制造中心、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一体化的趋势。

工业兴市战略取得显著进步,为杭州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区域创新体系夯实了基础。

4.产业布局明确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建设“两港五区”(新药港、信息港、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教园区、临平工业区、江东工业区),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心区,是加快推进大都市、新天堂建设的重中之重。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杭州要抓住浙江省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机遇,充分利用杭州所处的有利地理位置,把杭州打造成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区位中心区”,进而打造成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产业中心区”。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传统产业为基础,以“两港五区”为重点,以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良性互动载体,推动产业发展集聚化、产品结构高级化,构筑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2003年正式启动占地25平方公里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园区。

杭州以发展信息产业、医药产业以及环保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心区的发展布局已经明确,同样将成为杭州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重点。

同时,杭州积极实施“五大战略”,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要服务于这五大战略。

开放带动战略要求区域创新体系必须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地区;工业兴市战略要求区域创新体系要服务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城市化发展战略要求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为建设大都市、新天堂注入新鲜动力;环境立市战略要求区域创新体系必须服务于生态市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西进战略要求区域创新体系为杭州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提供支撑,坚持大杭州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综上所述,杭州的区域创新体系要从杭州的城市定位出发,结合杭州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路,努力建成具有杭州特色、与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人文精神相一致的区域创新体系。

这个体系的区域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紧紧围绕以“两港五区”为重点的一号工程建设,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能为杭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创新体系;与长三角区域互融,有利于培育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心区的创新体系;以城市信息化为目标,与社会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创新体系;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提供服务的创新体系;符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

(二)基础和现状1. 知识生产的基础条件较好,技术创新资源丰富杭州作为浙江省技术创新的研发、扩散中心,具有较好的知识生产基础和技术创新资源。

目前,杭州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信息产业部五十二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50多所部省属科研机构;几乎所有在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占全省90%以上的教授、研究员,重点实验室(基地)和重大科技装备集中在杭州;全省80%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杭州完成。

2003年,杭州市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350项,比上年增长53.9%,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345件,增长达到69.2%。

同时,根据浙江省统计局2000年开展R&D调查的数据,在杭的科研机构数量(包括企业办科研机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以及科技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分别占全省的29%、42%、46%和47%。

2003年,杭州市技术市场的合同交易额达42.75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2.64亿元,约占全省1/2强,说明杭州在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企业重视R&D的投入和自主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出现可喜局面2003年,杭州工业发展尽管遭遇SARS和缺电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工业兴市”的大氛围下,全市工业经济依然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一高一领先”的发展目标,即总量保持全省领先,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工业对GDP的贡献度加大,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8.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这其中有两个深刻原因,一是前几年杭州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理顺了企业的发展体制,调动了积极性,企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二是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投入自主研发,形成了技术领先的优势,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得到强化,意识到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和“知识产权”,具体的就是人才、专利、标准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企业非常重视R&D投入,加大力度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在机构内部形成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人才发挥其积极性,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红火局面。

如万向集团2002年的R&D投入为2193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8%,2003年的R&D投入为28100万,占销售收入的8.02%,这还不包括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万向每年投入的技改投入在12亿元以上。

2003年,杭州新培育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1家,市级研发中心30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69家。

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03年末累计有企业技术中心125家,其中国家、省级分别为5家和40家。

2003年,全市工业更新改造投入23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企业在杭州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

同时,杭州大型工业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行业内的国际一流企业加强技术合作,迅速的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这也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

3.科技合作交流日渐活跃,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强多年来,杭州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推进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2000年以来,杭州市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织实施学校与企业合作的“5112工程”、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121工程”高新成果转化工程;名院、名校、名城联手举办“杭州科技合作周”,精心组织“西湖论坛”;中国科学院来杭建立了杭州华大基因研究发展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南方基地、与杭州企业合作建立了杭州科技园。

杭州市高标准建设“大学城”,支持浙江大学在杭建设浙江大学科技园区,支持在杭省属高校建设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等,进一步壮大了杭州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杭州市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势头良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2003年,是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的一年,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迅速增加,在运行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